自然地理总复习(2011-2012).ppt
课程考试,一、考试性质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学习其他地理专业知识的重要的基础课程。本课程考试的性质为地理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的达标考试。,二、考试要求本课程考试要求考生初步但较为全面地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与解决自然地理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本课程考试的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试卷分数为100分。,四、题型结构及分数分配情况1.概念解释(5个,每个3分,共15分)2.填空(20个,每空0.5分,共10分)3.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4.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5.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6.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五、答题要求举例1.名词解释(5个,每个3分,共15分)变质岩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其矿物成分、化学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2.填空(20个,每空0.5分,共10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竞争、寄生和捕食与合作。,3.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内。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背斜是②①形态上凸,两翼地层倾向相背,由核部向两翼地层越来越老②形态上凸,两翼地层倾向相背,由核部向两翼地层越来越新③形态上凸,两翼地层相向而倾,由核部向两翼地层越来越新④形态上凸,两翼地层相向而倾,由核部向两翼地层越来越老,4.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内,多选、少选、选错,该小题无分。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地貌形成的动力有内力和外力①④○○○①内力作用趋向于增强地表高低起伏②内力作用趋向于减弱地表高低起伏③外力作用趋向于增强地表高低起伏④外力作用趋向于减弱地表高低起伏⑤大型地貌的形成发展受内力作用控制,而与外力无关,5.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简述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①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众多。②具有较高的平均生物生产量和巨大的生物积累量。③环境的多变还使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也比较明显,包括季节性变化和各种类型的演替。④陆地生态系统具有相当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6.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1)纬度地带性分布。与热量气候带相适应,植被或生态系统具有顺纬度方向延伸成带而南北依次更替的分布规律。(2)干湿度带性分布。由于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等因素的作用,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因此在同一热量带,以水分为主导因素,使植被或各生态系统形成东西依次更替的分布规律。(3)垂直地带性分布。在山地,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使生物群落和土壤类型从下而上也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了植被或生态系统随海拔升高而呈带状依次更替的分布规律,叫做垂直地带性。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受水平地带性制约。,自然地理学,总复习,绪论,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地理学研究的空间范围是地球表层(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沉积岩底部)。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它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区域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和方法,去审视和研究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和调控。,二、自然地理学的性质,1.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特性。2.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3.环境性人类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4.系统性地球表层环境是一个系统,可称为地球表层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与结构功能性。,,三、“地球表层”特征●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转化的场所●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地球表层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表层是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四、有关概念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第一章地球,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地理意义1.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而太阳同地球的平均距离长达14960104公里。这样,就可把投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视为平行光线。当平行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各不相同。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正午高度角从南北纬2327′之间向两极减小。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暖的程度也按同样的方向降低,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的地带性分布。2.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巨大质量和体积,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如果地球没有现在这样大和这样重,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大气圈。因而也没有海洋和河湖,没有风,没有生物。地表平均温度将比现在低得多,温度较差将大得多,紫外线辐射将强得多,总而言之,地球将呈现完全异样的景象。,,二、地球自传和公转的地理意义,1.自转的意义①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②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④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⑥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的海面上升,而中高纬度区海面则相应下降。2.公转的意义①地球的公转导致季节的变化。②地球的公转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总之,地球运动对地表温度调节、生命孕育有重要意义。,第三节,,三、地球的内部构造,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特征研究,地球固体地表以内的构造可以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三者被两个显著的不连续界面所分割壳-幔之间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界面(简称莫霍面),幔-核之间为古登堡不连续界面。地壳是指地表至莫霍洛维奇面之间厚度极不一致的岩石圈的一部分。地壳分为两层上层为花岗质层,称为硅铝层;下层为玄武质层,称为硅镁层。,第五节,,四、地球的外部构造,●地球的外部构造是指地球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陆地水的地理意义●陆地水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冰川,甚至土壤和岩石中的孔隙水、矿物中的结晶水等都是水圈的组成部分。●水是地表分布最广、最重要的物质,是参与地表物质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因素。水分和能量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地带和自然景观类型。水溶解岩石中的营养物质,为满足生物需要创造了前提。水分循环不仅调节了气候、净化了大气,而且伴随着一切自然地理过程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五、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并对地表的几乎所有自然过程起作用。固、液、气三态物质并存于地表。三相物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系统。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自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包括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其结果形成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第六节,第二章,地壳,地壳是指地球固体表面以下至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是岩石圈的一部分。地壳分为两层上层为花岗质层,又称为硅铝层;下层为玄武质层,又称为硅镁层,一、矿物,1.矿物的概念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概念释义(1)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各种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自然产物;(2)具有相对固定和均一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均质物体;(3)矿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结合起来形成各种岩石;(4)许多人工合成的晶体物质,均不叫矿物。如果某些人工制造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也存在,则可称之为人工矿物或合成矿物。,第一节,,2.矿物硬度计(摩氏硬度计)滑石(1)、石膏(2)、方解石(3)、萤石(4)、磷灰石(5)、正长石(6)、石英(7)、黄玉(8)、刚玉(9)、金刚石(10)3.讲授过的几种主要造岩矿物石英、长石、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橄榄石,第一节,,二、岩浆岩,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的概念岩浆岩的分类(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24552%,中性岩SiO25265%,酸性岩SiO2>65%)岩浆岩的产状(喷出岩和侵入岩深成岩和浅成岩),,三、沉积岩,沉积岩的概念沉积岩的形成过程①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和剥蚀阶段;②搬运作用阶段;③沉积作用阶段;④硬结成岩压固、脱水、胶结作用阶段沉积岩的基本特征(1)具有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2)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生物化石;(3)有碎屑结构与非碎屑结构之分;(4)有层面构造(波痕、雨痕、干裂、槽模、沟模、生物遗迹等),四、变质岩,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概念变质作用类型(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或超变质作用),五、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概念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第二节,六、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岩相岩相一般分为海相、陆相和过渡相三大类。一般来说,若地壳上升,岩相可从海相向陆相变化,若地壳下降,可从陆相变为海相。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侵入体的沉积接触,七、地质构造,概念地质构造、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节理、断层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背斜和向斜的特征(如何区分背斜和向斜)断裂构造基本类型节理、断层断层要素断层面、断层线、断盘和断距等断层分类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和旋转(枢纽)断层,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摩根、英国的麦肯齐、法国的勒皮琼等人提出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它被诸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巨大构造活动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块体,这些块体称为板块。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区域,各板块之间的接合处则是相对活动的地带。目前认为,对全球构造基本格局起控制作用的有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此外还有许多较小的板块。,八、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第三节,九、板块边界的基本类型,①扩张(增生)②俯冲(汇聚)型板块边界③转换(平错)型板块边界,一、火山和地震的共同特点●火山和地震属于快速的构造运动,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火山和地震不仅发生在地壳中,还涉及更深的构造圈●火山和地震是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自然现象●火山和地震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均具重大影响二、火山喷发型式●裂隙式喷发●中心式喷发宁静式-夏威夷型、爆炸式-培雷型、中间型),第四节,三、火山的类型(根据火山活动状况划分)活火山现在尚在活动或周期性活动的火山死火山史前曾经喷发而有史以来不再活动的火山休眠火山有史以来曾经有过活动,但长期以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火山四、火山的分布火山沿板块边界呈带状分布,主要有四个主要火山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带,②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③东非裂谷火山带,④大西洋海岭火山带,五、地震的有关概念,●地壳的快速震动称为地震。地震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发生于地壳和上地幔固体岩石中。●发生在大陆上的地震称为陆震,发生于大洋底部的称为海震。海震可掀动海水形成巨大的海浪,称为海啸。●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从观测点(如地震台)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六、地震按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深度070km;中源地震深度70100km;深源地震深度超过300km。七、全球主要地震带分布1)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活动带3)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4)东非裂谷地震活动带,第五节,,,第三章大气与气候,大气运动包括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一、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2.地转偏向力(改变方向)3.惯性离心力(改变方向)4.摩擦力(减速、改变方向),第三节,二、有关概念,地转风、白贝罗风压定律、梯度风,三、大气环流主要表现形式,全球行星风系、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局地环流等。,,,四、全球气压带分布(7个纬向气压带)①赤道低压带;②2个极地高压带;③2个副热带高压带;④2个副极地低压带。五、行星风系●行星风系的定义。●行星风系主要包括三个盛行风带①信风带②西风带③极地东风带,①信风环流圈(Hadley环流)赤道与南北纬30之间。②中纬度环流圈(Ferrel环流)中纬度约3565地带。③极地环流圈高纬度约60与极地之间地带。七、气团与锋的概念●气团气团形成的条件①范围广阔、地表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②有利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锋的类型八、锋面天气九、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六、经向三圈环流,,太阳辐射是气候系统的能源,又是一切大气物理过程和现象形成的基本动力,在气候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气候季节交替,主要由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时空分布不均及其变化引起。而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受地理纬度制约,因此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是一种纬度因素。,(一)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一、气候的形成的影响因子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地理因子等。,第四节,,(二)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地表太阳辐射能量分布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是热量和水分的转移者,也是气团形成的基本原因。它促使不同性质气团发生移动,而气团的水平交换是不同地区气候形成及其变化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不同纬度的不同环流形势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也不相同。,(三)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地理环境使地球气候既具有纬度地带性,又具有非地带性特征。①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由于海陆物理性质不同,对太阳能的吸收与反射,热能内部交换,热容量大小以及地气和海气热量交换的形式等都有极大差异,致使同纬度、同季节海洋和大陆的增温与冷却显著不同,海上与陆上的气温也有明显差异。打破了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形成了同一纬度区带的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②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洋流可以将低纬度区的热量传输到高纬度区,又能从高纬度区向低纬度区输送海冰和冷水。洋流的热量输送对大陆东西岸的气温差异起着很大的作用;冷暖洋流对所经之地的降水也有较大影响。③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海拔高度、地表形态、坡向等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二、有关概念厄尔尼诺、拉尼娜、南方涛动三、厄尔尼诺的形成在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赤道东风,而东南太平洋吹东南信风,大洋东侧表层的暖海水被吹送到西太平洋,其下层的冷海水则不断向上补充表层流失的暖海水,结果使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热量聚积。当洋流运动异常或大气环流变化而导致赤道东风和东南信风减弱时,赤道太平洋海面西高东低的温度分布将会被破坏,赤道逆流增强,西太平洋温暖的海水向东延伸,从而使东太平洋补充表层的下层冷海水减少,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形成厄尔尼诺。,,四、厄尔尼诺的影响1.引发气候异常●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迅速升高,主要降水区由印度尼西亚地区东移至日界线附近,直接导致该海域和南美太平洋沿岸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地异常多雨。厄尔尼诺还会抑制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风暴生成,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多。●厄尔尼诺事件又使热带西太平洋降雨减少,造成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大范围的严重干旱。厄尔尼诺还会导致加拿大西部、美国北部出现暖冬,使美国南部冬季潮湿多雨。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东南信风减弱,表层海水倒流,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智利沿岸海域的海水不再上翻,海面温度升高,营养盐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以及鸟类的大量减少,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3.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的影响①使来自东南部海洋上的夏季风强度减弱,造成夏季降雨带的位置偏南,出现南方暴雨成灾、北方干旱少雨的异常现象;②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期偏晚;③东部地区秋季容易出现北少南多的降雨分布;④容易出现暖冬;⑤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的热带气旋或台风数量偏少。,,,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第六节,一、有关概念河流、水系、流域、河流纵断面二、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1.停蓄阶段2.漫流阶段3.河槽集流阶段,三、河流的补给形式及其特点雨水、冰川和积雪融水、地下水、湖泊和沼泽,都可以补给河流。1.降水补给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关系密切。2.融水补给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3.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具有稳定和均匀两大特点。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取决于它们对水量的调节作用。湖泊愈大,水量愈多,调节作用就愈显著。一般说来,湖泊沼泽补给的河流,水量变化缓慢而且稳定。5.人工补给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把水引入水量缺乏的河流,向河流中排放废水等,都属于人工补给范围。,,四、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河流的地理分布受气候的严格控制。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源的补给形式及其比例,水位、流量及其季节变化,结冰期长短等,无一不受气候条件制约。此外,其它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也有明显影响,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密度直接影响着径流汇聚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下渗状况;植被则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影响径流;等等。河流对地理环境也有显著的影响。河流对其流域的气温有调节作用;河流搬运固体物质,起着削高填低的作用。所以河流既是地表景观的创造者,还是内陆和海洋盆地中盐类的供给者。河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交通运输、灌溉、发电和水产事业等方面都为人类带来了重要财富。,五、湖泊的成因和类型1.湖泊的概念地面上洼地积水形成比较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水是形成湖泊的物质基础。2.湖泊的成因分类(1)内力作用形成的湖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熔岩堰塞湖与山崩堰塞湖)。(2)外力作用形成的湖河成湖、风成湖、冰成湖、海成湖、岩溶湖。,第七节,六、沼泽的成因1.沼泽的概念通常把比较平坦或稍为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称为沼泽。沼泽中生长各种喜湿植物,并有泥炭层。在沼泽物质中,水占8595%,干物质(主要是泥炭)只占510%。水分条件是沼泽形成的首要因素。只有过多的水分才能引起喜湿植物的侵入,导致土壤通气状况恶化,并在生物作用下形成泥炭层。,2.沼泽形成过程●水体沼泽化沿湖岸水生植物或漂浮植毡向湖中央生长,使全湖布满植物,大量有机物质堆积于湖底,形成泥炭,湖渐变浅,最后形成沼泽。低洼平原的河流沿岸沼泽化过程与此相似。当河水不深、流速也不大时,水生植物从岸边生长,造成泥炭堆积,最终导致河流沿岸的沼泽化。●陆地沼泽化主要有森林沼泽化和草甸沼泽化两种。在过湿区域的森林砍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草本植物大量繁殖,一方面阻碍木本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又成为苔藓植物的温床,最后形成苔藓沼泽,这是森林沼泽化。地表长期处于过湿状态,特别是河水泛滥及邻近水体沼泽化的影响,使潜水位升高或地下水出露地表,造成草甸的过度湿润,以致低洼处水分积聚,土壤中形成嫌气环境,死亡有机质在嫌气细菌作用下,缓慢分解而形成泥炭层,这是草甸沼泽化。,七、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等。,第八节,八、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及其特点,,河、湖水位高于附近地区潜水面时,河、湖水补给沿岸潜水;反之,潜水补给河、湖水。潜水与河流水面间往往形成互相补给的关系,这种现象称为河流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九、冰川类型山岳冰川(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山麓冰川冰川分布的高度受着雪线高度的严格制约。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高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雪线是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冰川形成于雪线之上的常年积雪区,在那里全年的积雪不会完全融化,而逐年得到积累。雪线是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与消融量相等。雪线以上全年冰雪的补给大于消融;雪线以下情况相反,只能产生季节性积雪区。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第九节,十、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在极地和中低纬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地区的气候发生影响,巨大的冰川如南极和格陵兰冰盖,则对广大地区甚至全球气候发生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的扩展将大大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变冷,并影响气团性质和环流特征。在地球水圈的水分循环中,冰川也有重要的作用。冰盖消融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冰川不仅是河流的补给来源,还是其调节者。冰川冰从积累区向消融区运动的结果,使长期处于固态的水转化为液态。但是,低温而湿润的年份,冰川消融将受到抑制;高温干旱年份,消融则将加强。这样,冰川就对径流起到了调节作用。冰川推进时,将毁灭它所覆盖的地区的植被,动物被迫迁移,土壤发育过程亦将中断。自然地带将相应向低纬和低海拔地区移动。冰川退缩时,植被、土壤将逐渐重新发育,自然地带相应向高纬和高海拔地区移动。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特殊的冰川地貌。,第五章地貌,一、地貌形成的动力内力、外力的概念及其作用趋势二、陆地地貌的基本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高级地貌类型的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而低级地貌类型多与外力作用有关)。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地貌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第一节,二、基本地貌类型,地貌规模极其悬殊,按相对大小,并考虑地质构造基础、塑造地貌的营力,分为以下等级最高(最大)一级为大陆和海洋盆地;次一级如大陆上的山地、平原,海洋中的洋中脊、深海平原;再次一级如分水岭、河谷、山间盆地等。高一级的地貌由低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高级地貌类型的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而低级地貌类型多与外力作用有关。,四、地貌的形成影响因素1.构造运动2.气候因素髙纬和高山寒冷气候冰川、冰缘(冻融)作用为主,冰川地貌、冰缘冻融地貌。温湿气候流水作用为主,各种流水地貌类型。干旱气候风的作用为主,各种风蚀、风积地貌。山地气候1)湿润而又足够高的山地以冰川作用和流水作用组合及相应地貌类型占优势。2)干旱区山地高、中、低山带分别以冰川冰缘作用、流水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为主要外动力并形成相应的地貌类型。3.岩性4.人类活动,一、风化作用的概念二、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化学、生物三、风化壳的概念四、滑坡的概念五、滑坡发生的条件(1)地下水和地表水;(2)岩性与地质构造;(3)斜坡形态六、滑坡的诱发因素(1)地震;(2)斜坡形态的改变;(3)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变化,第二节,一、泥石流的概念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①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②暴雨和洪水;③陡峻的沟谷,第三节,三、河流地貌的有关概念河床、河漫滩、河口三角洲、洪积扇、河流阶地四、河漫滩的发育①滨河床浅滩阶段;②雏形河漫滩阶段;③河漫滩阶段五、河流阶地的类型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一、喀斯特地貌有关概念喀斯特作用和喀斯特地貌二、喀斯特地貌类型地表喀斯特地貌石芽与溶沟、漏斗(溶斗)与溶蚀洼地、落水洞、岩溶盆地与岩溶平原、峰丛、峰林、孤峰与残丘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与地下河(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卷曲石等)、暗湖,第四节,三、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①发育地面的石芽、溶沟、漏斗和落水洞。地表水部分转入地下,循裂隙进行溶蚀。②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岩体内形成许多独立的洞穴系统,无统一的地下水面。随地下洞穴发育,独立洞穴归并,地下水位渐趋一致,地下水位以上出现干溶洞,附近发育地下河。地面缺水、支离破碎。③由于长期溶蚀和侵蚀,地面逐渐蚀低,较浅的溶洞与地下河因崩塌而出露地表,地下河逐渐转变为地面河。随崩塌范围扩大,破碎地面就出现大型的溶蚀洼地和峰林等地貌。④最后,地下河道及溶洞的大量崩塌形成了地表水系,岩溶盆地不断蚀低扩大,地面广布石灰岩残余堆积物,形成溶蚀平原,但石灰岩残丘及孤峰仍有存在。,,1.冰蚀作用概念2.冰碛物类型表碛、侧碛、中碛、底碛、内碛、终碛3.冰碛物基本特征结构疏松,堆积杂乱,无层理,磨圆度极差。4.冰蚀地貌类型冰斗、刃脊、角峰、冰川槽谷(U形谷)、羊背石、悬谷、冰蚀三角面、峡湾等▲冰斗发育于雪线附近,冰斗底部高度可指示雪线高度。▲羊背石平面呈椭圆形,长轴与冰流方向一致。迎冰面坡缓,背冰面陡坡。可用来判定冰流方向。5.冰碛地貌类型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鼓丘平面上呈蛋形,长轴与冰流方向平行。迎冰面陡,背冰面缓,其形态可用来判定冰流方向。,第五节,一、风沙地貌类型,1.风蚀地貌风棱石与石窝、风蚀柱与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残丘、风蚀雅丹2.雅丹地貌的概念3.风积地貌及其特征(尤其是最常见的新月形沙丘)(1)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沙丘新月形沙丘、沙丘链和复合型沙丘(2)平行于风向的纵向沙丘新月形沙垄、沙垄和复合型沙垄等(3)多风向作用下的沙丘形态金字塔沙丘,第六节,二、黄土与黄土地貌,1.黄土的概念2.黄土的特性质地均一、富含碳酸钙、结构疏松、无沉积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具有湿陷性3.黄土地貌类型黄土沟谷地貌细沟、切沟、冲沟、坳沟、河谷黄土沟间地貌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一、海蚀地貌类型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与海蚀柱、海蚀台地二、海岸类型1.岩岸(山地海岸)2.砂岸(包括粉砂淤泥质海岸)3.生物海岸(生物礁海岸、红树林海岸)三、海底地貌洋底(大洋中脊和大洋盆地)大陆边缘,第七节,第六章土壤圈,一、土壤及土壤肥力的概念二、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1.土壤圈的地位土壤是地理环境统一体中的一个组成要素。它的形成始于有机体生长的地表岩石风化层,有机体在生命活动中进一步分解岩石,并从中吸收和集中必需的矿质养料,使陆地表层富集了植物营养元素和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土壤圈是地球各圈层中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圈层之一。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占据一定不变的位置,处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的界面上,土壤圈与其它圈层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平衡。,第一节,,2.土壤圈的作用1)土壤圈与生物圈进行养分元素的循环,土壤的理化性质决定了自然植被的分布。2)土壤圈与水圈进行水分循环与平衡,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域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迁移过程及水平分布,也影响水圈的化学组成。3)土壤圈与大气圈进行着气体交换,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平衡和全球大气变化。4)土壤圈与岩石圈进行着金属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循环。土被覆盖在岩石圈表面,对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各种外营力的破坏。,5)土壤在生态系统中,保持生物的活性、生产性,调节水体和溶质的流动,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并解毒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城市和工业产生的有害物质及大量降尘,储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内的养分及其它元素,支撑社会经济构架,保护人类的文明遗产。总之,土壤圈是一个运动的开放的物质与能量系统,与地理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化。地理环境中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输入,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中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输出,也可引起地理环境的变化。,土壤是地理环境中生命的发展条件,它与有机体共同构成陆地生物圈的原始结构单元,即生物地理群落。它在能量的积累和再分配、保持有机体生命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循环等方面起着全球性的作用。土壤圈是联络各地理环境要素的枢纽,是无机界与有机界联系的中心环节。,三、土壤形态的含义四、土壤剖面与土壤发生层次的概念五、自然土壤剖面发生层的划分和命名1967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六个主要发生层有机层(O),腐殖质层(A),淋溶层(E),淀积层(B),母质层(C),母岩层(R)。,六、耕作土壤剖面特征,(1)耕作层(表土层)属人为表层类,厚度一般大于15cm。由于经常受人为耕作施肥影响,土性疏松,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颜色较暗,肥力水平较高。(2)犁底层(亚表土层)在耕作层之下,厚度10~20cm,经长期耕作压实,土壤呈层片状结构,腐殖质含量较上层少。(3)心土层(生土层)在犁底层之下,受耕作影响较小,淀积作用明显,颜色较浅。(4)底土层(死土层)几乎未受耕作影响,根系少,土壤未发育,仍保留母质特征。,,,七、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除了剖面构造外,还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紧实度、干湿度、孔隙度、干湿度、新生体、侵入体等。八、土壤物质组成土壤是由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物质即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按不同的配置和比例组合而成,是一种多相的有机体系。土壤水分类型包括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九、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①土壤有机质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不断供应植物吸收利用。②土壤有机质具有较大的代换能力,可以大量吸收和保存植物养分,以免淋溶损失。③土壤有机酸和氨基酸等是络合剂,与钙、镁、铁、鋁形成稳定络合物,能提高无机磷酸盐的溶解性。④有活化土壤微量元素的作用。⑤有缓冲土壤酸碱性的能力。⑥能改变土壤的耕作性能。⑦腐殖质色暗,可增加土壤吸热能力,同时其导热性弱,有利于保温。,一、成土因素学说,19世纪末,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从土壤发生学的角度提出,土壤是独立的自然综合体,它的发生、发展与自然界的各成土因素都有联系,即它是母质、气候、生物、地貌和时间等成土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从而创立了成土因素学说。,第二节,,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1)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综合作用的结果。2)成土因素始终是同时存在,同等重要并不可替代地参与了土壤的形成过程。3)土壤永远受制于成土因素的发展变化;土壤是一个运动着的和有生有灭或有进有退的自然体。4)土壤形成因素存在着地理分布规律,特别是由极地经温带至赤道的地带性变化规律。,二、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一)土壤发育的母质因素岩石的风化产物称母质,它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1)母质特性决定了土壤的属性2)不同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有影响3)不同的母质形成的土壤养分状况不同4)母质影响土壤质地,(二)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温度、降水、湿度和蒸发等因素而起作用,即水热条件及其动态的综合。1)气候是影响土壤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2)气候影响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3)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4)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5)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土壤中物质的迁移是随降水和热量的增加而提高的。气候影响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不同气候带发育有不同的土壤类型。,(三)土壤发育的生物因素,1)绿色植物可以推动土壤的形成和演化。植被类型的演替可导致土壤类型的演变。2)土壤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分解动植物有机残体,促进土壤肥力不断发展;还参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3)土壤中的原生动物参与土壤有机残体的分解、破碎及翻动、搅拌疏松土壤和搬运土壤。此外,它们的残体也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之一。,(四)土壤发育的地形因素,地形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影响土壤与环境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影响土壤发育过程。,(五)土壤发育的时间因素,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增加,土壤的成熟度逐步增加。但由于气候等条件的变化,时间越长,土壤的复杂性以及土壤的叠置性越强。,(六)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和演变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某一成土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调整土壤的发育方向的。,三、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的统一。1.地质大循环是指结晶岩石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风化变成细碎而可溶的物质,被流水搬运迁移到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成沉积岩,当地壳上升,沉积岩又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再次受到风化淋溶。,,2.生物小循环是指植物吸收利用大循环释放出的可溶性养分,通过生理活动制造成植物的活有机体,当植物有机体死亡之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之下,又重新变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矿质养料。生物小循环是在地质大循环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了地质大循环才有生物小循环,有了生物小循环才有土壤的形成。,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这两个循环过程是同时并存、互相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从而推动土壤不停地运动和发展。地质大循环使岩石风化为成土母质,并释放、淋溶出植物生命过程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生物小循环是植物营养元素的积累过程,它可以不断地从地质大循环中获得一系列生物所必需的养料元素,由于有机质的积累、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发生和发展了土壤肥力,使岩石风化产物脱离了母质阶段,形成了土壤。,1.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是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带性土壤大致呈平行于纬线并依纬度呈带状分布的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全球性的土壤纬度地带分布,二是区域性的土壤纬度地带分布。,一、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的含义二、土壤空间分布规律(水平分布规律和垂直分布规律)(一)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第三节,2.干湿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分布的干湿地带性,是因海陆分布的态势不同,水分条件和生物因素从沿海至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带谱也从沿海至内陆呈大致平行于经线的带状分布规律。,(二)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土壤分布的垂直带性,是指随山体海拔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在一定高度内递增,超出一定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呈垂直分带现象。,一、土壤资源的概念,,土壤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资源是土地资源的基础。土壤资源在历史上促成了农业社会的出现(农业的基本自然资源就是气候与土壤),支撑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且现在仍然是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基本自然资源。,,第五节,二、土壤资源的特点,1)土壤资源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其生产力高低,除了与土壤的自然属性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类生产科学技术水平。不同种类和性质的土壤对农林牧具有不同地适宜性。2)土壤资源具有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人类可以利用土壤的发展变化规律,应用先进技术,促使肥力不断提高,生产更丰富的产品,满足人类生活需要。若不恰当的利用土壤,其肥力和生产力将随之下降。,3)土壤资源的空间存在形式具有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在时间上有季节性变化的周期性,土壤性质及其生产特征也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变化。4)土壤资源位置有其固定性,面积有其有限性,同时具有其他资源不能代替的性质。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三、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一)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二)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三)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四)土壤盐碱化(五)土地沙化(六)土壤污染,四、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一)扩大耕地面积、盘活土地存量(二)综合整治,合理布局(三)改造土壤资源的障碍因素(防治土壤侵蚀、改良盐碱地、改良沙土地、防治土壤污染、培肥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