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
吉吉林林省省矿矿产产资资源源总总体体规规划划 ( (2008~~2015 年)年) 二○一○年二月 国土资源部关于吉林省矿产资源国土资源部关于吉林省矿产资源 总体规划的复函总体规划的复函 国土资函〔2009〕1334 号 吉林省人民政府 关于报批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年)的函 (吉政函[2009]125 号)收悉。根据国务院关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的批复 (国函〔2008〕120 号)和省级矿产资源规划审批办法, 经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现函复如下 一、同意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年) (以下 简称规划 ) ,请予发布,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你省能源、非金属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煤炭、硅灰石、硅藻 土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油页岩开发潜力巨大。 为保持矿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坚持“在 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 理利用、依法保护的原则,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 转变,大力推进土地复垦和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三、加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力度。提高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程度,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服务。 加大对煤炭、油页岩、铁、铜、铅、锌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力 度。完成煤炭、铁、铜、铅、锌等矿种的资源储量核查与调查工作。 加强已有矿山深部或外围接替资源勘查与评价。严格监督管理,完善 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合理退出机制。 改善矿业投资环境,积极构建地质勘查新机制,鼓励和引导商业性矿 产勘查,力争尽快形成一批矿产勘查开发基地。 四、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宏观调控。对钼矿、钨矿和锑矿实行 开采总量调控,对硫铁矿、位于山间盆地内的泥炭、耕地以外的砖瓦 粘土和浮石等限制开采,加强煤炭、油页岩、铁矿等矿产开采调控, 禁止开采砂金、湿地泥炭和耕地内砖瓦粘土。严格执行规划确定 的分区和开采准入条件,加快建设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的油页岩、硅灰 石、硅藻土、矿泉水等优势矿产资源生产基地,重点建设长春、延边、 白山等超千万吨煤炭生产基地,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布局。调 整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严格执行最低开采规模制度,深化煤 炭、铁矿、金矿等重要矿产资源整合,提高集约化与规模化开发水平。 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油页岩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淘汰落后的采选 方法、技术、工艺和设备,严格监督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 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和矿业资本 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五、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力度。按 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矿 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督促采矿权人依法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义务。 积极探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新机制,严格按照规划 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治理时序,加大投入,切实加强矿山地 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力度。健全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 理保证金制度,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状况的调查和监测。 六、做好规划组织实施工作。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 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要在规划指导下,抓 紧组织编制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完善规划体系。各级矿产资源规划 的目标和主要指标应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 依据规划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活动,对不符 合规划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与矿区土地复垦等项目,不得批准立项,不得审批、颁发勘 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不得批准用地。强化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 检查,及时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二○○九年十二月十日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年)的通知年)的通知 吉政发〔2010〕5 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 有关部门 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年) (以下简称规划 ) 已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批,现予发布实施。具体要求如下 一、 规划是指导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 性文件,各地、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实施。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依法 保护的原则,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推进矿产资源利用 方式和管理方式根本转变,保障我省矿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 规划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 重要依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必须遵循矿产资源规划。 对不符合规划的项目,不得批准立项,不得审批、颁发勘查许可 证和采矿许可证,不得批准用地。必须依据规划,加强对矿产资源勘 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监督管理。 三、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要进一步加 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力度,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加强矿产 资源开发利用宏观调控,促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矿山地质 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工作,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 保护相协调;积极培育、规范矿业权市场和矿业资本市场,充分发挥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四、在规划指导下,抓紧完成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 作。各地要从当地矿产资源特点、供需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 突出重点,提高深度,体现地方特色,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完善 矿产资源规划体系。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 与矿产资源规划做好衔接。 五、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完善规划的管理制度, 落实规划实施领导责任制。要将矿产资源规划目标和主要指标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 查,及时纠正违反规划的行为。建立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 高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水平。 吉林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二月一日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产资源现状及供需形势矿产资源现状及供需形势..........................................................1 一、首轮规划实施成效..........................................................................1 二、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1 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 四、矿产资源供需形势..........................................................................7 第二章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9 一、指导思想..........................................................................................9 二、基本原则..........................................................................................9 三、规划目标........................................................................................10 第三章第三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16 一、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16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17 三、矿产资源勘查................................................................................18 第四章第四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22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及总量调控............................................22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24 三、开采规划区块................................................................................27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28 五、矿山开采准入条件........................................................................29 六、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30 第五章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32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32 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32 三、矿区土地复垦................................................................................34 第六章第六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5 一、建立健全规划的法律法规体系....................................................35 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35 三、完善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强化规划管理....................................36 四、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融资机制....................................37 五、构建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37 六、增强规划的基础支撑能力............................................................38 七、扩大规划的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39 附附 表表 目目 录录 附表 8吉林省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分区表 附表 9-1吉林省基础地质调查评价项目表 附表 9-2吉林省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项目表 附表 10-1吉林省矿产资源重点勘查分区表 附表 10-2吉林省矿产资源勘查分区表 附表 12-1吉林省矿产资源重点开采分区表 附表 12-2吉林省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 附表 14吉林省矿业经济区规划表 附表 15吉林省主要矿产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附表 16吉林省主要矿区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附表 17-1吉林省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规划表 附表 17-2吉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重点工程规划表 附表 18吉林省矿山土地复垦规划表 注附表 1-7、附表 11、附表 13 略。 前前 言言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 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部署,依据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全国 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 年的要求,编制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 规划(20082015 年) (以下简称规划 ) 。 本规划是吉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 文件,是编制吉林省矿产资源专项规划、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依法 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吉林省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规划的范围包括吉林省行政辖区内 9 个市(州)和长白山保 护开发区。 规划以 2007 年为基期,规划期为 20082015 年,展 望到 2020 年。 规划由国土资源部批准、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吉林省国土 资源厅负责组织实施。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产资源现状及供需形势矿产资源现状及供需形势 一、首轮规划实施成效 地质找矿实现较大突破。地质找矿实现较大突破。首轮规划实施以来,累计投入矿产资源 调查评价与勘查资金 11.46 亿元,新发现矿产地 172 处。煤炭查明资 源储量增加 1.4 亿吨、铁矿查明资源储量增加 1.2 亿吨、金矿查明资 源储量增加 85 吨、钼矿查明资源储量增加 13.6 万吨、硅藻土查明资 源储量增加了 4633 万吨、水泥用灰岩(大理岩)查明资源储量增加 了 1.1 亿吨、陶粒页岩查明资源储量增加 1.4 亿吨、矿泉水允许开采 量增加 24 万吨/日。铜、铅、锌、镍矿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也有所增 加。主要矿产资源储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矿产资源保障程度有所提 高。 矿产开发规模明显增大。矿产开发规模明显增大。2007 年与 2000 年相比,煤炭产量由 0.16 亿吨增加到 0.2 亿吨,增加 25;铁矿石产量由 277 万吨增加到 637 万吨,增加 130;铜矿、铅矿、锌矿、镍矿等有色金属矿产产量 由 134 万吨增加到 297 万吨,增加 122;硅灰石产量由 9 万吨增加 到 17 万吨,增加 89;硅藻土产量由 7 万吨增加到 16 万吨,增加 129。矿产品产量增长势头强劲,对我省经济建设的贡献进一步增大。 矿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矿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2000 年至 2007 年,矿山企业数量由 4445 个减少到 2977 个,减少了 33;大、中型矿山数量由 46 个增加 到 226 个,增加了 391;大、中型矿山所占比例由 1提高到 8。矿 山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大中型矿山比例明显提高,矿业结构趋于合 理。 二、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 矿产种类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丰欠程度差别较大。矿产种类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丰欠程度差别较大。截至 2007 年底,全省发现矿种 158 种(包括亚矿种) ,有查明资源储量的 矿种 115 种。查明资源储量的主要矿种有石油、天然气、煤炭、油页 岩、地热等能源矿产;铁矿、铜矿、铅矿、锌矿、镍矿、钨矿、钼矿、 镁矿、金矿、银矿等重要金属矿产;硼矿、石墨、耐火粘土、熔剂用 石灰岩(白云岩) 、沸石、硅灰石、硅藻土、膨润土、水泥用石灰岩 (大理岩) 、饰面石材、火山渣、陶粒页岩等非金属矿产;矿泉水、 地下水、二氧化碳气等水气矿产。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总值和人均资源 占有量与其他省份相比均较低。查明储量的矿种中资源储量丰富的矿 产有油页岩、硅灰石、硅藻土、膨润土、矿泉水等,在全国资源储量 中占有重要地位;资源储量严重欠缺的有铜、铅、锌等;省内至今尚 未发现的矿种有钾盐、铝土矿等。 矿产资源分布地域特色明显,一些矿产既在区域上广泛分布,又矿产资源分布地域特色明显,一些矿产既在区域上广泛分布,又 在资源储量上相对集中,有利于规模开发。在资源储量上相对集中,有利于规模开发。能源矿产在全省各地均有 分布,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主要分布在松原、白城、长春;煤炭 主要分布在延边、长春、吉林、白山、通化;地热主要分布在白山、 延边。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山区,铁矿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八 道江板石沟、桦甸老牛沟和敦化塔东三处产地;镍矿主要分布在磐石 红旗岭和通化赤柏松;钼矿主要分布在永吉大黑山、舒兰季德、敦化 大石河等地;金矿主要分布在桦甸夹皮沟、安图海沟、珲春小西南岔、 八道江金英等地。非金属矿产全省都有分布,钠基膨润土主要分布在 公主岭刘房子、硅灰石主要分布在磐石错草和梨树大顶山、饰面用花 岗岩主要分布在蛟河天岗、硅藻土主要分布在长白马鞍山西大坡和 临江六道沟、石墨主要分布在磐石烟筒山、水泥用灰岩主要分布在双 阳羊圈顶子磐石烟筒砬子、松花石主要分布在八道江库仓沟吊水、 页岩土主要分布在江源石人砟子、橄榄石宝石主要分布在敦化大石 河。优质矿泉水主要分布在东部长白山地区。 矿石质量优劣不一,量大质优与品级差、组分杂、规模小并存。矿石质量优劣不一,量大质优与品级差、组分杂、规模小并存。 金属矿产单一矿产地少,多以共生或伴生形式赋存,贫矿多,富矿少, 选冶成本大。非金属矿产种类多,很多矿种品级好、适宜深细加工、 附加值高,如公主岭刘房子膨润土、磐石硅灰石、蛟河饰面花岗岩、 长白临江硅藻土、江源页岩土、龙井耐酸碱用安山岩、八道江松花石、 长白山区的矿泉水等矿产,品质享誉中外;而磷矿、石榴子石、冰洲 石及部分金属矿产,矿石品级较差,虽然有查明资源储量,但目前不 具备开发利用条件。 钨、钼、金等金属矿产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具有较大找矿潜力。钨、钼、金等金属矿产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我省南北跨两个Ⅰ级大地构造单元,东濒环太平洋成矿带,成矿地质 条件良好,中东部山区具有中大型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近年来,我 省在舒兰、敦化、珲春、白山等地评价了钼、钨、金等大型矿床,根 据成矿理论和目前找矿线索,某些地区还有很大的找矿前景。 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一)矿产资矿产资源源调查评调查评价及勘价及勘查查 基本查明了全省地质构造特征和成矿地质背景,发现了一大批地、 物、化、遥综合异常区和重要的找矿线索。全省提交矿产勘查地质报 告 3000 余份,发现矿产地 1000 余处。 截至 2007 年底,全省共有有效探矿权 1210 个,勘查区总面积 4.6 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延边、吉林、白山、通化等地区,其中勘查 程度达到详查的项目 235 个,占 19;勘查程度在普查及普查以下的 项目 975 个,占 81。 2007 年,全省地质勘查资金投入 4.85 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 1.67 亿元,地方财政投入 0.3 亿元,企事业单位投入 2.56 亿元,其 他投入 0.32 亿元。主要投向煤炭、油页岩、铁矿、铜矿、铅锌矿、 镍矿、金矿等矿种勘查。 专栏专栏 1 1 已发现和开发利用的矿产已发现和开发利用的矿产 矿产种类矿产种类 矿种矿种 数量数量 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 未查明资源储量的未查明资源储量的 矿矿 产产 能源矿产 8 石油、天然气、煤炭、油页岩、地热石油、天然气、煤炭、油页岩、地热石煤、铀、钍等 黑色金属矿产 5 铁铁、锰、钛锰、钛、铬、钒 有色金属矿产 13 铜、铅、锌、镁、镍、钴、钨、钼、锑铜、铅、锌、镁、镍、钴、钨、钼、锑、汞铝土矿、锡、铋 贵重金属矿产 9 岩金、银、岩金、银、铂、钯、铱、铑、锇、钌、砂金 稀有、稀土金 属矿产 15 锆矿、锗、铟、镉、硒、碲、锆矿、锗、铟、镉、硒、碲、重稀土氧化物、 重稀土磷钇矿、独居石 镓、铌、钽、铊、铼、 黑稀金矿 冶金辅助原料 非金属矿产 12 普通萤石、熔剂用石灰岩、冶金用白云岩、普通萤石、熔剂用石灰岩、冶金用白云岩、 冶金用石英岩、冶金用脉石英、耐火粘土、冶金用石英岩、冶金用脉石英、耐火粘土、 蓝晶石、红柱石、菱镁矿、铸型用砂 铸型用粘土、耐火用 橄榄岩 化工原料非金 属矿产 16 硫铁矿、明矾石、电石用灰岩、含钾岩石、硫铁矿、明矾石、电石用灰岩、含钾岩石、 泥炭、砷矿、硼矿、磷矿、泥炭、砷矿、硼矿、磷矿、自然硫 重晶石、制碱用灰岩、 含钾砂页岩、钾盐、 盐矿、芒硝、天然碱 建材及其它非 金属矿产 76 晶质石墨、隐晶质石墨、方解石、宝石、硅晶质石墨、隐晶质石墨、方解石、宝石、硅 灰石、滑石、长石、高岭土、石棉、沸石、灰石、滑石、长石、高岭土、石棉、沸石、 石膏、硅藻土、陶粒页岩、云母、水泥用灰石膏、硅藻土、陶粒页岩、云母、水泥用灰 岩、制灰用灰岩、泥灰岩、水泥用大理岩、岩、制灰用灰岩、泥灰岩、水泥用大理岩、 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黄土、建筑用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黄土、建筑用 花岗岩、建筑用大理岩、建筑用玄武岩、建花岗岩、建筑用大理岩、建筑用玄武岩、建 筑用安山岩、建筑用砂、建筑用凝灰岩、砖筑用安山岩、建筑用砂、建筑用凝灰岩、砖 瓦用粘土、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闪长岩、瓦用粘土、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闪长岩、 饰面用蛇纹岩、饰面用玄武岩、玻璃用石英饰面用蛇纹岩、饰面用玄武岩、玻璃用石英 岩、玻璃用脉石英岩、玻璃用脉石英、玻璃用砂岩玻璃用砂岩、玻璃用砂玻璃用砂、 水泥配料用板岩水泥配料用板岩、陶瓷土陶瓷土、伊利石粘土伊利石粘土、膨膨 润土润土、麦饭石麦饭石、珍珠岩珍珠岩、浮石浮石、霞石正长岩霞石正长岩、 火山渣、火山渣、压电水晶、熔炼水晶、石榴子石、 冰洲石、透灰石、建筑用闪长岩、饰面用灰 岩、饰面用大理岩、饰面用辉长岩、玻璃用 白云岩、水泥配料用砂岩 金刚石、光学水晶、 刚玉、电气石、玉石、 光学萤石、透闪石、 水泥混合材用玄武岩、 水泥混合材用闪长玢 岩、水泥配料用脉石 英、水泥配料用页岩、 建筑用正长岩、建筑 用白云岩、建筑石料 用灰岩、砖瓦用页岩、 陶粒用粘土、玻璃用 大理岩、保温材料用 粘土、海泡石粘土、 黑耀岩、粗面岩 水气矿产 4 矿泉水、地下水、二氧化碳气矿泉水、地下水、二氧化碳气氡气 合 计 158 115其中已开发利用 86 种 43 注加粗字体为已开发利用矿产 专栏专栏 2 2 地质调查工作成果地质调查工作成果 工作项目图幅数面积(万 km2) 覆盖全省面积比例 () 1/100 万地质调查 118.74100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 1212.9168.89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 341369.37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 1726.534.69 1/100 万重力调查 118.74100 1/20 万区域重力调查 341369.37 1/100 万航磁 11580.04 1/20 万航磁 4818.74100 1/5 万航磁 2409.7552.03 1/5 万航电 0.94.8 1/20 万区域化探 2512.365.64 1/5 万化探 144316.01 由于历史上长期勘查投入不足及其他条件的制约,导致全省勘查 工作程度不平衡,东部工作程度较高,中西部工作程度较低;很多矿 (化)点还只停留于异常查证和预查工作阶段;已发现固体矿产地勘 查深度一般不超 500 米;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地区,成矿条件虽好,但 矿藏埋藏较深,找矿难度很大,勘查程度仍很低;基础性、公益性地 质工作支撑力度较弱,重要成矿区基础地质调查滞后,勘查风险较大, 找矿进展缓慢。 二二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截至 2007 年底,全省已开发矿产 86 种,年产固体矿产矿石量 1 亿多吨。已开发利用的能源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炭、油页岩、地 热;金属矿产有铁矿、铜矿、铅矿、锌矿、钼矿等 10 余种;非金属 矿产有石灰岩、大理岩、硅灰石、硅藻土等 67 种;水气矿产有矿泉 水、地下水、二氧化碳气。 2007 年,全省有各类矿山 2977 家,其中大型矿山占 1、中型矿 山占 7。2007 年全省矿业总产值为 345 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 17,利润总额 135 亿元,矿产品销售收入 515 亿元。矿业产值居前 5 位的矿种依次为石油、天然气、煤炭、镍矿、铁矿。 我省矿山矿区采矿回采率煤矿矿山为 6095,贵金属矿山 为 8595,其它固体矿产资源矿山一般为 80以上,选矿回收率一 般在 6090。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三率”水平接近或略高 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省正处于能源及矿物原材料需求旺盛时期,矿产资源消耗量仍 在不断增加,供需矛盾仍很突出,特别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煤炭、 铁矿、铜矿、铅矿、锌矿等能源及重要金属矿产保证程度偏低;较多 矿山企业尚未摆脱粗放式经营方式,矿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综合开发 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技术装备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较高,存 在资源浪费现象,形成规模开采、集约利用的矿业发展格局还需要付 出艰苦努力。 三三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与恢复治理 截至 2007 年底,全省由于采矿活动占压、破坏土地面积为 1100 平方公里,土地复垦面积 32 平方公里;由于矿山开采而诱发的地面 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面积 为 244 平方公里,治理面积 56 平方公里;废水、废液年排放量为 5.7 亿立方米,年循环利用量 0.3 亿立方米;尾矿废渣总积存量 2 亿 吨,年排放量 1200 万吨,年综合利用量 700 万吨。 为解决矿产开发带来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我省相继出台了矿产 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建立了矿山环境治理恢 复保证金制度,逐步完善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体系。截至 2007 年,共投入资金 1.3 亿元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已取得 初步成效。 由于矿山开采历史悠久,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矿山地 质环境恢复治理率和矿区土地复垦率较低,治理难度较大;矿山地质 环境恢复治理资金短缺、投资机制不完善等制约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 因素仍然存在;对部分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形成机制、危 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仍有待于进一步查明。 四、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从全省矿产资源供需形式看,除少数矿产资源能满足我省经济发 展需求外,多数矿产资源储量不足,保证程度较低,供需形势严峻。 专栏专栏 3 3 主要矿产供需形势及预测主要矿产供需形势及预测 基 期 供需形势 规划期及展望期供需形势预测 2007 年2010 年2015 年2020 年 矿产 名称 单位 产量消费量产量消费量产量消费量产量消费量 煤炭亿吨 0.20.550.40.760.450.90.551.1 铁矿矿石万吨 6372000100025001300300015003500 铜矿金属万吨 0.1840.240.3050.356 铅矿金属万吨 0.281.50.35190.522125 锌矿金属万吨 0.37400.545155265 镍矿金属万吨 0.350.30.60.3510.41.40.45 钼矿金属万吨 0.120.121.20.5212.21.5 镁矿金属万吨 5.35.3101030305050 金矿金属吨 3.523.526.26.27.37.38.38.3 硅藻土万吨 1610211530204025 硅灰石万吨 17353540 膨润土万吨 101152183204 水泥用 灰岩 万吨 932932200012003000150040002000 矿泉水万吨 77773006001000 依据矿产资源储量现状及保障程度,我省矿产资源可归纳为以下 四类第一类是储量丰富、能满足全省中长期经济发展需要,不但能 自给,而且可以大量外供,如油页岩、钼矿、镍矿、镁矿、硅灰石、 硅藻土、膨润土、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 、饰面用石材、火山渣、 陶粒页岩、矿泉水等;第二类是储量中等、能满足近中期全省经济发 展需要,如金矿、银矿、钨矿等;第三类是储量不足、影响我省经济 发展的,如煤炭、铁矿、锰矿、铜矿、铅矿、锌矿、锑矿、硫铁矿、 磷矿、硼矿、萤石等,这些矿产保证程度较低,不能满足省内需求, 需从域外补给;第四类是省内缺少的,如钾盐、钠盐、铬铁矿、铝土 矿等,省内至今未有查明资源储量,完全需要从省外购入解决。 第二章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切实提高矿产资源对 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 中保护”的方针,加大对我省紧缺的能源和金属矿产的勘查开发力度, 实施“攻深找盲” 、 “攻难找新”战略;以调整优化矿业结构为主线, 深化煤炭、铁矿、金矿等重要矿产资源整合;合理规划矿产资源开发 布局,加快建设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的油页岩、硅灰石、硅藻土、矿泉 水等优势矿产资源生产基地;依靠科技创新,改变粗放式经营方式, 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促进全省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矿产开发布局与资源省情相结合。矿产开发布局与资源省情相结合。充分考虑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和 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条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提升矿山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资 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矿业经济 体系,推动全省矿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业的要求,在提高矿产资源开发 利用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保护矿山生态环境,采取切实措施,将 “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落到实处,最大限 度地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合开发与资源整合相结合。综合开发与资源整合相结合。在勘查中加强综合评价,在开发中 加强综合利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采、选、冶综合回收率,合理利 用矿产资源;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整合,逐步建立小矿退出机制,减 少矿山数量,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开采、集约利用水平。 市场导向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导向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 作用,又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优化资源利用结构、规模和布 局,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有序进行,建立矿产储备制度,提高资 源利用率,实现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相结合。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相结合。进一步开放我省矿业权市场,创造 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部资金投资我省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在加 强省内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基础上,针对我省短缺的矿种,鼓励地 勘查单位走出去,积极开拓省外及国外的资源市场,在省外及国外建 立稳定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 三、规划目标 (一)(一)总总体目体目标标 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提高基础地质调查程度,鼓励商业性 矿产资源勘查,使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勘查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形成 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矿产勘查新 局面,有效缓解资源瓶颈的制约。优化矿产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型、科技创新型转变。切 实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环境的 有效保护;加强矿山污染防治的力度,实现有毒有害废弃物零排放; 加强对矿山破坏土地的复垦,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规范和培育矿 业权市场,完善资本市场运作体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为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 续开发利用提供保障。 (二)(二)矿产资矿产资源源调查评调查评价与勘价与勘查查目目标标 20102010 年目标。年目标。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 度,新发现一批找矿靶区;加强能源矿产、非能源重要矿产及优势矿 产资源勘查,提交一批重要矿产大、中型矿产地,主要矿产资源储量 显著增长;开展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缓解一批大、中型危机矿山 的资源危机。 20152015 年目标。年目标。继续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及重要矿产资源勘查, 主要矿种探明资源储量在 2010 年基础上有较大幅度增长,矿产资源 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取得新进展。 专栏专栏 4 4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指标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指标 工作项目单位2008~20102011~2015指标属性 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km213254.66预期性指标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km212340.8911393.85预期性指标 15 万矿产资源远景调 查 km27820.00预期性指标 长白山玄武岩覆盖层下 15 万基岩地质矿产调 查 km2预期性指标 12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km2320071660预期性指标 矿产资源潜力预测10 个矿种11 个矿种预期性指标 资源储量核查与调查工作全面完成预期性指标 农业地质调查万 km28.77预期性指标 新发现找矿靶区处>10 0 >200预期性指标 专栏专栏 5 5 矿产资源勘查主要指标矿产资源勘查主要指标 指标单位2008~20102011~2015指标属性 煤炭亿吨 24 预期性指标 油页岩矿石亿吨 300500 预期性指标 铁矿矿石亿吨 11.5 预期性指标 金矿金属吨 3030 预期性指标 钨矿W2O3万吨 10- 预期性指标 矿泉水 允许开采量 万立方米/日 35 预期性指标 新发现矿产地处 80100 预期性指标 2020 年展望。年展望。继续进行基础地质调查,在重要成矿带和重要成 矿远景区实现基本覆盖;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主要矿种资源储量 明显增长,省内主要大、中型矿山资源危机得到缓解,矿产资源保障 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三)矿产资矿产资源开源开发发利用与保利用与保护护目目标标 20102010 年目标。年目标。主要矿产资源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可供性有 所提高;通过矿产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结构优化,使矿山开发布局趋 于合理,初步形成 7 个矿业经济区;在 2007 年基础上,全省矿山企 业数量减少 9,大、中型矿山比例由 8提高到 9,形成以大、中型 矿山为骨干,大、中、小型矿山协调发展的格局;调整矿产品结构, 提高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矿产品的比例;转变开发利用方 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 2007 年的基础上,煤炭矿山开采回采率提 高 1 个百分点,煤矸石利用率提高 5 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