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谢外围3煤层顶板稳定性分析.pdf
第 4 3卷 第 1 O期 2 0 1 7年 1 O月 工矿 自 动化 I nd us t r y a n d M i ne Aut o ma t i on Vo1 . 4 3 NO . 1 O Oc t . 2 0 1 7 文章 编 号 1 6 7 1 2 5 1 X 2 0 1 7 1 0 0 0 3 7 0 6 D OI 1 0 . 1 3 2 7 2 / j . i s s n . 1 6 7 1 2 5 1 x . 2 0 1 7 . 1 0 . 0 0 7 潘谢外围3煤层顶顿稳定性分析 张 宇通 , 刘 启 蒙 , 蔡 梦雅 , 赵 晋 , 叶梅 , 张丹丹 安徽理工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 淮南2 3 2 0 0 1 摘要 针 对现 有顶 板稳 定性 评价 方 法存在 准 确性 较 差 、 可操 作性 不 强 等 问题 , 提 出将 可拓 学理 论 应 用 于 煤层 项板 稳 定性 分析 中。针 对 潘谢 外 围 3煤 层顶 板稳 定 性 问题 , 以断 裂分 维值 、 硬 岩 比例 系数 、 直接 顶 强度 系数 、 统 计厚 度 内岩层 层数 为评 价指 标 , 综合 四分 法和 数 理统 计 分析 确 定 各评 价 指标 的分 级标 准 , 结 合灰 色 关联度 法和可拓学物元模型对顶板稳定性做 出了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 , 潘谢外围稳定区占较大面积, 中等稳 定 区零 星分布 , 不稳 定 区和极 不 稳 定 区分 布 于外 围 中部 、 F 6 6断层 和岩 浆岩 侵入 区 附近 ; 南部 顶板 总体稳 定 性 较 好 , 北部 和 南部 局 部地 区顶 板稳 定性 较 差 , 主 要 与岩浆 侵蚀 有 关 ; 自西北 向 东南 , F 6 6断层 对 附近 煤层 顶 板 稳 定性 影 响逐 渐减 小 。 关 键 词 煤 炭 开采 ;顶板稳 定性 ;可拓 学物 元理 论 ; 灰 色关联 度 法;断 裂分 维值 ;硬 岩 比例 系数 ;直 接 顶 强度 系数 中图分 类号 TD 3 2 2 文献标 志 码 A 网络 出版 时 间 2 0 1 7 0 9 2 7 1 4 1 5 网络 出版地 址 h t t p / / k n s .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3 2 . 1 6 2 7 . TP . 2 0 1 7 0 9 2 7 . 1 4 1 5 . 0 0 7 . h t ml 收稿 日期 2 0 1 7 0 3 2 0 ; 修 回日期 2 0 1 7 0 7 2 0 ; 责任编 辑 张强 。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4 1 4 7 2 2 3 5 ;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 自然科学研究 重大项 目 K J 2 0 1 4 Z D1 1 。 作者简介 张宇通 1 9 9 1 一 , 男 , 山西长治人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E ma i l 1 1 7 4 4 8 0 1 4 2 q q . t o m。 引用格式 张字通 , 刘启蒙 , 蔡梦雅 , 等. 潘谢外围 3 煤 层顶板稳定性分析 f J ] . 工矿 自动化 , 2 0 1 7 , 4 3 1 O 3 7 4 2 . z HANG Yu t o n g ,L I U Q i me n g , C AI Me n g y a , e t a 1 .Ro o f s t 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i n N o . 3 c o a l s e a m o f P a n x i e p e r i p h e r a l [ J ] . I n d u s t r y a n d M i n e Aut o ma t i o n, 2 0 1 7。 4 3 1 0 3 7 4 2 . [ 6] [ 7] [ 8] [9] E l 0 ] 陈鸿杰. 物联网在煤矿安全生产应用 中监 测与控制技 术研究[ D] . 西安 西安 电子科 技大学 , 2 0 1 4 . 孙继平. 煤 矿物联 网特点与关键技术 研究[ J ] . 煤炭学 报 , 2 0 1 1 , 3 6 1 1 6 7 - 1 7 1 . S UN J i p i n g .Re s e a r c h o n c h a r a c t e r j s t i c s a n d k e y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c o a l mi n e I n t e r n e t o f t h i n g s [ J .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a C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1 1, 3 6 1 1 6 7 1 7 1 . 姚 建铨 , 丁恩 杰 , 张 申, 等. 感知矿 山物 联 网愿景 与发 展 趋势口] . 工矿 自动化 , 2 0 1 6 , 4 2 9 1 - 5 . YA0 J i a n q u a n, DI NG E n j i e , ZHANG S h e n,e t a 1 . Pr os p e c t o f p e r c e pt i on m i ne I nt e r ne t of t hi ngs a nd i t s d e v e l o p me n t t r e n d [J] . I n d u s t r y a n d Mi n e Au t o ma t i o n, 2 0 1 6, 4 2 9 1 5 . 刘豪 . 矿压监测 系统在煤矿 安全管理 中的应用[ J ] . 机 电信 息 , 2 0 1 4 2 7 1 1 5 1 1 6 . 吕品 , 马云歌 , 周心权. 上 隅角瓦斯浓度动态预测模 型 的研究 及应用I- J ] . 煤炭学报 , 2 0 0 6 , 3 1 4 4 6 1 4 6 5 . LYU Pi n, M A Yu n g e , ZHOU Xi n q u a n . Re s e a r c h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n d y n a mi c f o r e c a s t i n g mo d e l o f g a s c o n s i s t e n c e i n t o p c o r n e r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 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0 6, 3 1 4 4 6 1 4 6 5 . 刘见 中. 上 隅角 瓦斯 浓度 预测及 其处 理方 法 的优 选 [ J ] . 煤 炭科 学技术 , 2 0 0 4 , 3 2 2 7 - 1 0 . LI U J i a n z h o n g . O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t o p c o r n e r g a s c o n t e n t p r e d i c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me t h o d [ J ] . C o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2 0 0 4 , 3 2 2 7 - 1 0 . 王彩萍 , 王伟峰 , 屈丽娜 , 等. 煤 自燃火灾 监测 预警 技 术 的研究现状 与发展 E J ] . 陕西 煤炭 , 2 0 0 9 3 卜4 . W ANG Ca i p i n g, WANG W e i f e n g,QU L i n a ,e t a 1 . P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n mo n i t o r i n g a n d e a r l y - wa r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c o a l s p o n t a n e o u s c o mb u s t i o n [ J ] . S h a a n x i C o a l , 2 0 0 9 3 卜4 . 孙继平. 煤矿 安全 生产 监控 与通 信技 术 E J ] . 煤 炭学 报 , 2 0 1 0, 3 5 1 1 1 9 2 5 1 9 2 9 . S UN J i p i n g . Te c h n o l o g i e s o f mo n i t o r i n g a n d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i n t h e c o a l mi n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Co a l S o c i e t y , 2 0 1 0, 3 5 1 1 1 9 2 5 - 1 9 2 9 . 1I 口 3 8 工矿 自动化 2 0 1 7年 第 4 3卷 Ro o f s t 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i n No. 3 c o a l s e a m o f Pa nx i e p e r i p h e r a l Z HANG Yu t o n g,LI U Qi me n g , CAI M e n g y a , ZHAO J i n , YE M e i , Z HANG Da n d a n S c h o o l o f Ea r t h a n d En v i r o n me n t ,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Hu a i n a n 2 3 2 0 0 1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v i e w o f p r o bl e ms o f p o o r a c c ur a c y a nd we a k m a ne u ve r a bn i t y e xi s t e d i n r o of s t a bi l i t y e va l u a t i o n me t ho d s,t he e x t e ns i o n t he or y was a pp l i e d t o s t a bi l i t y a n a l ys i s o f c o a l s e a m r o o f .Fo r pr o bl e m o f r oo f s t a bi l i t y o f No.3 c o a l s e a m of Pa nx i e p e r i ph e r a l , f a u l t f r a c t a l v a l ue , h a r d r o c k r a t i o, s t r e ng t h c oe f f i c i e nt of i mm e di a t e r o o f a nd nu m b e r o f 1 a y e r s i n t he s t a t i s t i c a l t hi c kne s s we r e u s e d a s e v a l ua t i o n f a c t or s.A n d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s t a n da r d o f e a c h f a c t o r wa s de t e r mi ne d b y q u a r t e r i n g a nd m a t he m a t i c a l s t a t i s t i c s a n a l ys i s.Fi na l l y,t he g r e y r e l a t i o n me t ho d a nd t he e xt e ns i o n m a t t e r e l e me n t m o de l we r e us e d t o e v a l ua t e r o of s t a bi l i t y.Th e e v a l u a t i o n r e s ul t s s ho w t ha t s t a bl e r e gi o n ha s a l a r ge a r e a i n Pa nx i e p e r i p he r a l ,mi d s t a bl e z o ne i s s c a t t e r e d,uns t a bl e a n d e xt r e m e u ns t a bl e a r e a s a r e l o c a t e d i n t he c e n t r a l o f pe r i ph e r a l a n d t h e vi c i n i t y o f F6 6 f a u l t a nd ma g m a t i c i nt r us i v e a r e a;t he o ve r a l l r o o f s t a b i l i t y i n t he s o ut h i s be t t e r ,whi l e r o of s t a bi l i t y i n t he no r t he r n a nd s o ut h e r n pa r t s i s po o r, whi c h ma i n l y r e l a t e d t o m a g ma t i c e r o s i on; f r o m no r t hwe s t t o s ou t he a s t , t he i nf l u e n c e o f F6 6 f a u l t on r o o f s t a bi l i t y o f ne a r by c o a l s e a m de c r e a s e s gr a d ua l l y. Ke y wo r d s c o a l m i n i ng;r oo f s t a b i l i t y;e x t e ns i o n ma t t e r e l e me nt t he o r y;g r e y r e l a t i on me t h od;f a u l t f r a c t a l va l u e;h a r d r oc k r a t i o;s t r e ng t h c o e f f i c i e nt o f i m me d i a t e r o o f 0 引 言 煤层顶板稳定性是其 内在结构和外部荷载综合 作 用 的结果 , 宏 观表 现 为 顶 板 完 整性 程 度 及 应 力 响 应 特征 的不 同口 ] 。 由于地质 体本 身具 有不 均一 性 和 各 向异 性 , 它 的受 力 状 态 难 以准 确 测 量 和 模 拟 , 所 以 , 顶板 稳 定性 评价 常利 用定 性和 定量 指标 。此 外 , 勘 查 阶段钻 孔 间距 较 大 , 实 测 点 数 据 只 能较 准 确 代 表 测点 周 围情况 , 对 于测 点 问顶板 稳定 性 , 通 过 不 同 测点推测的结果可能矛盾。文献[ 2 ] 用顶板沉积环 境 及其 与 工程地 质 、 水文 地质 的关 系进 行分 析 , 得到 了顶板 岩 层形成 时 的稳 定 性及 其 含 水 层 的分 布 、 富 水 性 等水 文 地 质 特 征 , 结 果 较 为 可 信 , 但 理 论 性 太 强 , 现 场应 用可 行性 值得 商榷 。文 献 [ 3 ] 用煤 层 顶板 岩性组 合 特 征 、 岩 石 质 量 指标 RQD 、 测 井 曲线 和 岩石力 学 性质 等数 据 综 合 评定 顶 板 稳 定 性 , 适 合 现 场工作 , 但得到的结果较粗糙 。文献[ 4 5 ] 利用模糊 综 合评 判 、 单 因素分 析相 结 合 的方 法 确定 顶 板 稳 定 性 , 评 价指 标权 重 由专 家评 分 确 定 , 主观 性 较 强 , 难 以推 广 。上述 方法 在 评 价 准 确性 、 可 操 作性 和可 推 广性方 面 不 同程度 地 存 在 缺 陷 。文 献 [ 6 ] 提 出 的可 拓学 理论 很好 地解 决 了上述 问题 。该 理论 利用 形式 化工 具 , 从 定性 和定 量 2个 角 度 研 究 不 相容 问题 的 转 换规 律 和解决 方 法l 7 ] , 比较适 合顶 板稳 定性 评 价 。 该 理论 在 泥石 流 危 险 性_ 8 ] 、 黄 土 斜 坡 稳 定 性_ 9 评 价 中得 到 了较 好 的 应 用 。本 文 拟 采 用 可 拓 学 物 元 理 论 , 结合 灰 色关联 度 法对 潘 谢 矿 区外 围 3煤 层 顶 板 稳 定性 进行 评价 。 1 矿 区概 况 潘谢 矿 区外 围 以下简 称外 围 位 于潘谢 矿 区东 部 , 区内潘集 背 斜轴 向为 北 西 西 向 。北翼 受 南 倾 的 F 6 6逆 断层 和北 倾 的 明龙 山逆 断 层 切 割 , 地 层 走 向 由近东 西 向变为 北北 西 向 。背斜 两翼 的西 北边 缘有 岩浆侵 入 , 但分 布范 围小 。 由外 围 4 3 个 揭露 3 煤 层 的钻 孔 可 知 , 3煤 层顶 板 以细 、 中砂岩 为主 , 次为 泥岩 或砂质 泥岩 , 泥 岩 、 粉 砂岩 、 砂 岩 的 抗 压 强 度 分 别 约 为 2 4 . 0 4 , 4 6 . 3 7 , 5 7 . 8 8 MP a 。根 据文 献[ 1 0 - I 中的含 煤 岩 系岩 石 力学 强度类 型划 分方 法 , 确定 覆 岩 岩 性 为 中硬 。根 据厚 煤层分层开采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经验公 式口 可 得 , 垮 落 带高 度 为 1 O . 4 5 2 . 2 m, 导 水 裂缝 带高 度为 3 9 . 2 8 5 . 6 m, “ 两 带 ” 高 度 为 4 2 . 2 8 ~ 5 7 . 8 8 m, 平 均高度 为 5 0 . 0 8 m。 2评 价指 标及 其分 级标 准确 定 2 . 1评 价 指 标 确 定 由于 不 同矿 区的开采 条件 、 勘探 程度 不 同 , 能 够 获取 的地 质资料 的详 实程 度也 不 同 。外 围 尚处 于 勘 探阶段, 结合文献E 1 2 1 3 ] , 笔者拟采用断裂分维值 、 硬岩 比例 系数 、 直接 顶强 度系数 、 统计 厚 度 内岩 层 层 数作 为评 价指 标 。 2 0 1 7年 第 1 O期 张 宇通 等 潘谢矿 区外 围 3煤 层顶 板稳 定性 分析 3 9 直 接顶 强度 系 数 计 算 公 式 见式 1 。砂 岩包 括 粗砂岩 、 中砂岩和细砂 岩, 泥质岩包括 泥岩 、 砂质泥 岩 、 砂泥岩互层及炭质泥岩。砂岩、 粉砂岩、 泥质岩 权重 分 别 为 1 . 0 0 、 0 . 8 0 、 0 . 4 2 , 由抗 压 强 度 的 统计 值 计算得到。直接顶岩层在 回采后短期 即垮落 , 取垮 落带高度 1 O . 4 5 m 为直接顶厚度, “ 两带” 高度之和 为顶 板稳 定性 研 究 的统计 厚度 。 a 1 . O O h l 0 . 8 0 h 2 0 . 4 2 h 3 , 1 、 。一 而 一 u 式 中 S 为 直 接 顶 强 度 系 数 ; h 为 砂 岩 厚 度 , m; 。 为 粉砂 岩厚 度 , m; h 。 为泥 质 岩厚度 , m。 2 . 2 评 价指 标稳 定性 等 级划 分 评价指标是根据矿 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经验确 定的 , 相应 的分级标准不一定通用。在 自然现象中, 大 量 随机 变 量 服 从 或 近 似 服 从 正 态 分 布 r 1 。变 量 分 布在 区 间 一 , 、 一2 a , 2 a 、 一3 a , 1 1 3 a 的 概 率 依 次 为 6 8 . 2 6 、 9 5 . 4 4 、 9 9 . 7 4 , 此即“ 3 原则” , 其 中 为均值 , 为标准差。文中假 设影 响顶板稳定性因素的值也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 分布, 应用“ 3 原则” , 以 一 , , 处 的值为分 界点来划分评价指 标稳定性 等级。个别 数据有所 调整 。 上述 方法 为 纯数 学方 法 。笔 者又将 各 个评 价指 标 的统计值从小到大排列 , 取 1 / 4 、 2 / 4和 3 / 4处的 值 作 为稳 定性 等 级划 分 的 临界 值 , 此 即实 际生 产 中 经常采用的“ 四分法” 。取 2种分类结果 的平均值 , 评 价 指标 稳定 性 等级划 分结 果见 表 1 。 表 1 评价指标稳定性等 级划分结果 Ta b l e 1 Di v i s i o n r e s u l t o f s t a b i l i t y l e v e l o f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d e x 稳定 Rl 中等 Rz 不稳定 R3 极不稳定 R 4 o ~ o . 9 O O . 9 0 ~ 1 . O 8 1 . 0 8 ~ l _ 2 7 1 . 2 7 ~ 1 . 7 0 1 ~ 6 6 ~ 9 9 ~ 1 2 1 2 ~ 2 o o . 7 9 ~ 1 . o o o . 6 3 ~ l _ o o o . 5 8 ~ o . 7 9 o . 4 0 ~ o . 6 3 o . 3 7 ~ o . 5 8 o . 1 9 ~ o . 4 0 o ~ o . 3 7 o . OO ~ 0 . 1 9 3 理论 分析 与计 算 3 . 1 可拓 学物元 模 型的建 立 在煤层顶板稳定性评价中, 建立可拓学物元模 型。其中经典域模型、 节域模型、 待评价物元模型分 别如 式 2 一式 4 所示 。 R 一 Vn 2 { 3 V 4 2 式 中 R。 为钻孔 N 确定 的顶板稳定性等级为 i i 一 1 , 2 , 3 , 4 时的钻孔各个评价指标 的取值范围; 为 等级 i 下第 个评价指标 .2 7 』 一1 , 2 , 3 , 4 的取值范 围 , V 一 。 Rp P zl V≯ l 2 Vp 2 z3 V舶 z4 Vp 4 3 式中 R 为所有评价指标取值范围的全体 ; P为外 围所有钻孔 的全体 ; V 为第 个评价指标 的最 大取值范围 , 一 。 R N 1 z 2 Z 3 X 4 4 式 中 R为待评价物元 ; , 为钻孔 N 的评价指标 z 的实 际取值 。 经 典域 的建 立为 顶板 稳定性 评 价确立 了分 级标 准 , 节 域则确 定 了评价 指标 的最 大取 值范 围 , 即未发 生质变的临界 区间。通过建立经典域 和节域 , 为顶 板物元模型提供了评价依据 , 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 价结 合起 来 , 为关联 函数和关 联度 的计 算 打下基 础 。 煤层顶板稳定性等级的经典域和节域见表 2 。 表 2 煤层顶板稳定性等 级的经典域和节域 Ta b l e 2 Cl a s s i c a l f i e l d a n d j o i n t d o ma i n o f c o a l s e a m r o o f s t a b i l i t y 4 0 工矿 自动化 2 0 1 7年 第 4 3卷 3 . 2 关 联 函 数 的 确 定 为 了将事 物具 有某 种性 质 的程度 用数 学 的方法 表示 出来 , 可 拓学 中引入 了“ 距 ” 的概 念 来 确 定关 联 函数 。根据评 价 指标 实 际取 值 在 其 对应 的 经典 域 、 节域 的位置 , 得到该指标隶属于该经典域的程度 , 实 现由“ 类 内为同” 向“ 类 内存异” 的精确划分 。评价指 标 实际 取值 与其 对 应 的经 典 域 、 节 域 的位 置 关 系 可 由关 联 函数综 合 表示 。 k v i 一J p vi V 0 5 一 l l0 ,V 一 , 5 【 a b ∈ V 式 中 志 为评 价 指标 , 属于 等级 i的程 度 , 即关 联 函数值 ; p , V , p v j , V 分别为评价指标值 与经典 域 一 及 节 域 V 一 的 距, l0 , V 一l 一 l 一 , lD v i , V 一} 一 下a pt q - b p j l 一 。 3 . 3评 价 指 标 权 重 的 确 定 评 价 指 标权 重 的确 定 方法 有 专 家经 验 法 、 层 次 分 析法 、 首 尾 比率 法 、 聚类 权 法 和 主 成 分 因 子 分 析 法 _ 】 “ ] 、 灰色关 联 度法口 等 。其 中 , 专 家经 验 法 、 层 次分析 法 对于 缺少 经验 的研 究者并 不 合适 。首 尾 比 率法以首尾标准值 的变化程度确定权重 , 当某一指 标 变化 范 围较 大 , 但 对 总体 的重要 性较 小 时 , 赋 予其 较 大权 重并 不合 理 。聚类 权 重法 仅适 用于 一个 样本 的综合 评 价 , 对 多 个 样 本 难 以 综合 考 虑 。主成 分 因 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指示信息 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 不适 用 于实 际应用 。 灰 色关 联 度法 不要 求 样本 数 据 的量 , 适 合样 本 有 限的情 况 , 同时计 算 量小 , 不会 出现 量化 结果 与定 性分 析结 果不 一致 的情 况 。该方 法是 唯一 一种 将数 据与 几何 图形 发 展态 势 相 结 合 的求权 方 法 , 通 过关 联度 大小 来判 断 评 价指 标 与 参 考 数 列 的关 联 程 度 。 利用 灰 色关联 度法 确定 评 价指标 权 重可 以较好 地反 映实 际情 况 。灰 色关 联 度 法 首 先 要 确定 参 考 数 列 。 因为硬 岩 比例 系 数 的资 料 直 接 来 源 于钻 孔 统 计 , 能 够较 直接 、 较 准确 地反 映顶 板稳 定性 , 笔者 将该 因素 列 为参考 数列 。 3 . 3 . 1数据 标准 化处 理 相 比其 他 数 据 处 理方 法 , 均 值 化处 理 可 以保 留 各指 标 变 异 程 度 的 信 息口 , 故 采 用 式 6 对 原始 数 据进 行处 理 , 处理 结果 见表 3 。 - z一 6 式中 .z 为均值化处理后的评价指标 ; z 为原始评 价指 标 ; 互 为原始 评价 指标 的平 均值 。 表 3 均值化处理后 的评价指标值 Ta bl e 3 Eva l ua t i on i n de x va l ue a f t e r me a n p r o c e s s i n g 3 . 3 . 2 评价 指标数 列相 对参 考数 列 的绝 差数 列 从 几 何 的角 度 来看 , 关 联 程 度实 质 上 是参 考 数 列 曲线 与评 价指 标数列 曲线 的相 似程 度 。两数 列对 应 点 的绝对 差可 以作 为关 联 程 度 的衡 量 标 准 , 而 其 中绝对 差 的极值 可 以反 映 出关联 程度 的极 端状 态 。 △ 一 l z 忌 一z 忌 1 7 △ ⋯ 一 mi n mi nl z 壶 一_z 尼 I 8 △ ⋯ ma x ma x l z 是 一 I 9 式 中 z 足 、 3 2 忌 分别为参考数列 、 评价指标数列 均值化 处理 后 的值 , 走为钻孔 数 。 根 据 式 7 一 式 9 , 可 得 △ ⋯ 一 0 . 0 0 3 , △ . ⋯ 一1 . 2 8 5 , 见 表 4 。 表 4 评价指标数列相 对参 考数 列的绝差数列 Ta bl e 4 The a bs o l u t e di f f e r e nc e s e qu e nc e of t he i nd e x s e r i e s r e l a t i ve t O t he r e f e r e nc e s e qu e nc e 3 . 3 . 3 关 联 系数 、 关 联度 和权 重集 第 k个钻 孔硬 岩 比例 系数 x o k 与第 J个评 价 指标 z , 志 的灰 色 关联 系数 为 , 4个 稳 定 性 等 级 的 关 联 度 为 r , , 各 评 价 指 标 的权 重 为 a , 。根 据 式 1 0 一 式 1 2 可 得 灰 色关 联 系 数 、 关 联 度 和 权 重 的计算结果 , 见表 5 、 表 6 。 ,一 式 中 。为分辨 系数 , 一般 取 o . 5 。 rj 一 ∑r kr k 1 1 一 u a j一 L 1 2 ∑ 2 O 1 7年 第 l 0期 张 宇通等 潘谢 矿 区外 围 3煤层 顶板 稳 定性分析 4 1 表 5 评价指标 关于硬岩 比例 系数 的灰 色关联 系数 Tab l e 5 Gr e y c o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t of e v a l u a t i o n f a c t o r a bo ut ha r d r oc k p r o po r t i on c oe f f i c i e nt 钻孔 号 7一 l 1 Z一 3 ● L4 1 0 .9 9 3 0 . 95 5 ● 表 6 关联 度和权重 Ta bl e 6 Cor r e l at i on de g r e e a n d we i g ht 评价指标 r J 评价指标 r J n 2 - 1 0 . 9 31 6 . 2 71 3 0 . 9 4 7 0 . 27 6 3 5 2 0 . 5 5 8 0 .1 6 2 l 1 0 . 2 91 4结果 与分 析 由式 1 3 得 到 钻 孔 N 隶 属 于 等 级 i的 程 度 , k N 取 值 最大 者 所属 等 级作 为该 钻 孔 最 终评 价 等 级 式 1 4 , 从 而得 到 各 钻 孔 周 围 3煤 层 顶 板 的稳 定性 。各钻孔的稳定性等级评定结 果见表 7 。限于 篇 幅 , 仅列 出部 分 数据 。 4 k i N 一∑n k v i 1 3 J 1 R N 一m a x k, N 1 4 i ⋯ l 2 3. 4 表 7 各钻孑 L 的稳 定性 等级评定结果 Ta b l e 7 Ev a l u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o f s t a b i l i t y l e v e l o f e a c h b o r e h o l e 钻孔号 R. N 稳定性等级 钻孔号 R N 稳 定性等级 7 - 1 0 . 0 5 1 8 中等 9 - 3 0 . 2 3 2 6 不稳定 1 2 - 3 0 . 0 4 6 3 不稳定 9 - 4 1 0 . 0 6 0 3 中等 2 5 2 0 . 1 6 0 1 中等 9 - 5 0 . 0 2 8 7 稳定 1 9 1 0 . 1 0 3 3 稳定 1 0 1 0 . 1 4 8 0 稳定 1 9 - 2 0 . 2 4 3 0 中等 1 2 一 I 一0 . 1 8 9 7 极不稳定 9 - 1 一 l 一0 . 1 5 5 6 稳定 9 - 2 1 0 . 0 2 7 0 中等 外 围勘 探线 分 别 平 行 、 垂 直 于潘 集 背 斜 轴 线 交 叉 布设 , 笔 者搜 集勘 探线 上 普查 和详 查 阶段 钻孔 , 从 中选 取 贯 穿 3煤层 的钻 孔共 4 3个 。其 中 , 每 一 勘探 线 上 钻孔 相距 5 0 0 m, 相 邻 普 查 阶 段 或 详 查 阶段 勘 探线相距 1 0 0 0 m, 相 邻普查 阶段和详 查阶段勘探 线相 距 5 0 0 m, 即每一 钻孔 控制 以钻孔 为 中心 、 直 径 约 为 5 0 0 m 的范 围 。 由于本 区 尚未 达 到 精 查 阶段 . 且贯 穿 3煤 层 的钻 孔 数 目有 限 , 所 以各 钻 孔 实 际 控 制 的 范 围并 非 与上 述完 全一 致 。大致 得 到 3煤层 顶 板 稳 定性 分 区 图 ,如 图 1 所 示 。从 图 1可 看 出 。 不 稳定区、 极不稳定区与岩浆岩侵入区相邻 , 推测岩浆 岩对 3煤层顶板的稳定性起 到 了负面作用 ; F 6 6断 层西 北段 是不 稳定 区 , 东南段 逐渐 过渡 到稳 定 区 , 说 明断层 对 煤层 顶板 的影 响向东 南逐 渐减 弱 。 图 1 3煤层顶板稳定性分 区 Fi g . 1 Z o n i n g ma p o f r o o [s t a b i l i t y o f No . 3 c o a l s e a m 5 结论 1 利用可拓学物元理论建立 了煤层顶板稳定 性评 价 物元模 型 , 结 合灰 色 关 联 度 法 确定 评 价 指标 权重 , 确 定 了各 钻孔 周 围区域 的稳 定性 , 由此 大致 圈 定外 围顶 板 稳 定 性 分 区 的分 布 范 围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外 围稳 定 区 占较 大 面积 , 中等 稳 定 区 零 星分 布 , 不稳 定 区和极 不 稳 定 区分 布 于 外 围 中部 、 F 6 6断层 和岩浆岩侵入区附近 ; 南部顶板总体较稳定 , 局部稳 定性 差 ; 岩浆 岩对 周 围煤 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