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抽采钻机连续装卸钻杆装置设计.pdf
第 4 4卷 第 2期 2 0 1 8年 2月 工矿 自 动化 I n d u s t r y a n d M i n e Au t o ma t i o n Vo1 . 4 4 No . 2 Fe b .2 01 8 文章 编号 1 6 7 1 2 5 1 X 2 0 1 8 0 2 0 0 6 3 0 5 DOI 1 0 . 1 3 2 7 2 / j . i s s n . 1 6 7 1 - 2 5 1 x . 2 0 1 7 0 7 0 0 1 9 瓦斯抽采钻机连续装卸钻杆装置设计 武斌 波 , 郭 文 亮 。 , 寇子 明 。 , 宫晓 琴 , 辛宇鹏 1 . 太原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0 3 0 0 2 4 ; 2 . 山西省矿山流体控制工程实验室, 山西 太原0 3 0 0 2 4 ; 3 . 精密加工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0 3 0 0 2 4 摘 要 针对 当前 瓦斯 抽 采钻机 频繁 启 停 易使 钻 孔 内煤粉 堆 积 、 煤孔 壁 坍 塌 , 进 而 导致 钻 杆 断 裂 、 钻 具 丢 失、 钻孔无法使用等问题 , 设计了一种新型 瓦斯抽采钻机连续装卸钻杆装置 , 阐述 了该装置 总体设计方案及 钻 杆接 续 工作过 程 。 瓦斯 抽 采钻机 连 续装 卸钻 杆装 置 主要 由前后 动 力 头 、 测速 装 置 、 夹持 定位 装 置 、 给 进 装 置等组 成 , 可 实现 无需停钻 而连 续连接 下一 根钻 杆 , 减 少钻机 频繁 启停 对孔 壁 的破 坏 。基 于 AB AQUS有 限 元软件的装置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 明, 该装置基座 、 导轨等关键部分构件的安全 系数较 高, 可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 煤炭开采 ; 松软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抽采钻机 ;连续装卸钻杆 ;钻杆接续;有限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 TD 7 1 3 . 3 文献标志码 A 网络出版时间 2 0 1 7 1 2 1 5 1 6 5 0 网络 出版地 址 h t t p / / k n s .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3 2 . 1 6 2 7 . TP . 2 0 1 7 1 2 1 5 . 0 9 2 5 . 0 0 4 . h t ml De s i g n o f e q u i pme n t c o nt i nu o us l y l o a d i n g a n d un l o a d i ng d r i l l r o d o n g a s dr a i n a g e d r i l l i n g r i g W U B i n b o , GUO W e n l i a n g , 一, KOU Z i mi n g , GONG Xi a o q i n 一,XI N Yu p e n 1 . Co l l e g e o f M e c h a n 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Ta i y u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Ta i y u a n 0 3 0 0 2 4 , 2. S h a n x i Mi n e Fl u i d Co n t r o l En g i n e e r i n g La b o r a t o r y, Ta i y u a n 0 3 0 0 2 4,Ch i n a; 3. S h a n x i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Pr e c i s i o n M a c h i n i n g, Ta i y u a n 0 3 0 0 2 4,Ch i n a h i na; Abs t r a c t Fo r t he pr ob l e m t ha t e xi s t i n g ga s d r a i na g e d r i l l i ng r i g us ua l l y c a us e d c o a l p a r t i c l e s t o he a p i n d r i l l e d h o l e .h o l e wa l 1 t o c o l l a p s e a n d f u r t h e r a c c i d e n t s s u c h a s d r i l 1 r o d f r a c t u r i n g,d r i l l i n g t o o 1 1 o s i n g, d r i l l e d h o l e b e i n g u n a v a i l a b l e a n d s o o n b e c a u s e o f f r e q u e n t s t a r t s t o p , a n e w t y p e o f e q u i p me n t c o n t i n u o u s l y l o a d i n g a n d u n l o a d i n g d r i l l r o d o n g a s d r a i n a g e d r i l l i n g r i g wa s p r o p o s e d.Th e wh o l e d e s i g n s c h e me of t h e e qu i pme n t a s we l l a s wo r k i ng pr o c e s s o f d r i l l r od s c o nne c t i ng on e b y one we r e f o c u s e d on. Th e e q u i p me n t h a s s t r u c t u r a l c o mp o n e n t s i n c l u d i n g f o r me r a n d r e a r p o we r h e a d s ,s p e e d me a s u r i n g d e v i c e , c l a mpi n g po s i t i o ni n g de vi c e,f e e di n g e q ui p m e nt , e t c. , whi c h c a n r e a l i z e c o nt i nu ous l y c o nn e c t i n g t o t he n e x t d r i l l r o d wi t h o u t d r i l l i n g s t o p p i n g,S O a s t o r e d u c e t h e d a ma g e t o d r i l l e d h o l e wa l l c a u s e d b y f r e q u e n t s t a r t s t o p o f t h e d r i l 1 .Th e 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y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e q u i p me n t b a s e d o n AB AQUS e l e me n t s o f t wa r e s h o w t h a t t h e k e y s t r u c t u r a l c o mp o n e n t s o f t h e e q u i p me n t s u c h a s p e d e s t a l ,g u i d e wa y a n d S O on ha ve hi gh s a f e t y c o e f f i c i e n t a n d m e e t a pp l i c a t i o n r e qu i r e me nt s . Ke y wo r ds c o a l m i ni ng;s of t c o a l s e a m ;c o a l a nd g a s o u t bu r s t;g a s d r a i na ge d r i l l i ng r i g;c on t i nu ou s l y 1 o a di ng a n d unl o a d i ng d r i l 1 r o d;d r i l l r o d c o nn e c t i o n;f i ni t e e l e m e nt a na l y s i s 收稿 日期 2 0 1 7 - 0 7 0 7 ; 修 回日期 2 0 1 7 1 2 1 2 ; 责任编辑 李 明。 基金项 目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 目 2 0 1 6 0 3 D 4 2 1 0 3 6 ; 山西省归 国留学基金 资助项 目 2 0 1 3 0 4 0 ; 山西 省科技重大专 项项 目 MJ H2 0 1 5 0 4 。 作者简介 武斌波 1 9 9 2 一 , 男 , 河北 邯郸人 , 硕 士研究生 , 主要 研究方 向为松软煤层钻 机关键技 术, E - ma il 7 2 4 9 3 2 4 2 5 q q . e o m。通信作 者 郭文亮 1 9 6 0 一 , 男 , 山西五台山人 , 教授 , 博士 , 主要研究 方向为煤层钻孔技术 , E ma i l g u 0 we n l i a n g t y u t . e d u . c n 。 引用格式 武斌波 , 郭文亮 , 寇子明 , 等. 瓦斯抽采钻机连续装卸钻杆装置设 计E J ] . 工矿 自动化 , 2 0 1 8 , 4 4 2 6 3 6 7 . W U Bi nb o. GU O W e n l i a n g, KOU Zi mi n g, e t a 1 . De s i g n o f e q u i p me n t c o n t i n uo u s l y l o a d i n g a nd u n l oa d i n g d r i l l r o d o n g a s d r a i n a ge d r i l l i n g r i g [ I ] . I n d u s t r y a n d Mi n e Au t o ma t i o n, 2 0 1 8 , 4 4 2 6 3 6 7 . C 6 4 工矿 自动 化 2 0 1 8年 第 4 4卷 0 引 言 井下 瓦斯抽 采是 瓦斯 治 理 的关键 措 施 。 j 。瓦 斯抽 采 的主要形 式 为本煤 层抽采 [ 5 ] , 既能 抽采 瓦斯 , 又能消 除瓦斯 聚集所 带来 的威胁 。 目前在 煤与瓦斯 突出煤 层 中钻 孔进行 瓦斯 抽采 、 排放 或卸压 , 是在 无 保护开采条件下消除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主 要方法 ] 。但本煤层特别是松软煤层 打钻技术是 瓦斯抽采工作 中亟待解决 的难题。 目前 松软 煤层 瓦斯 抽采 坑 道钻 机 有 2种 类 型 一 种是分体式全液压坑道钻机 , 主要依靠人工搬运 或步履 机构 短途 移 动 , 迁移 速 度 慢 , 劳 动 强度 大 , 稳 固钻 机所需 时 间长 ; 另 一种 为 履 带式 全 液 压 坑道 钻 机 , 能满足煤矿井下快速迁移和稳固要求 , 钻进辅助 时 间短 , 钻 进效率 较高 , 比较 成熟 的产 品有 中煤 科工 集 团西安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研 发 的 Z D Y6 0 0 0 L D履带 式全 液压 坑道钻 机和 中煤科 工集 团重庆研 究 院有 限 公 司研 发 的近 水平 定 向全 液 压 钻 机 _ 1 。很 多 国产 钻机 在钻 进过程 中 , 采 用静 态 接 续 方法 接 续 下一 根 螺旋 钻杆 , 需要 已钻人 煤层 的长钻 具停 止转 动 , 导致 已钻 进煤 层 的钻 具 部分 频 繁 启停 , 无法 连 续 排 出煤 孔 内的煤 渣 , 容 易造成 钻孔 内部煤 粉堆 积 ; 频 繁启停 不仅 降低 生产效 率 , 而 且 启停 过 程 的 冲击 容 易 造 成 已钻成孔壁坍塌l 1 ] , 使钻具被抱死 , 无法启动, 严 重时导致钻杆断裂、 钻具丢失、 钻孔无法使用等。针 对 上述 问题 , 本 文对 人工接 续钻杆 部分 进行 改进 , 设 计 了瓦斯 抽 采 钻 机 连 续装 卸 钻 杆 装 置 口 。该 装 置 无需 钻具 停止转 动 即可接 续 下 一 根钻 杆 , 不 仅 能 提 高钻 孔效 率 , 而且能 防止 因停 钻 造成 的抱 夹 钻故 障发 生 , 实现钻 机远距 离控 制技术 的 突破 。 1装置 总体设 计方 案 1 . 1装 置 结 构 瓦 斯 抽 采 钻 机 连 续 装 卸 钻 杆 装 置 设 计 借 鉴 了 Z D Y 系列 钻机 的成功 经验 , 由前 动 力 头 、 后 动 力 头 、 测 速装置 、 夹持 定 位装 置 、 给 进 装 置 、 调 角装 置 等 组 成 , 如图 1所示 。前动力头主要 由卡盘夹持装置 、 前 动力头液压马达等组成 ; 后动力头主要 由 A6 V斜轴 式 变量 马达 、 液 压 卡 盘 、 后 动 力 头 壳体 、 后 动力 头 基 座等组成 ; 测速装置主要 由转 速传感器及其控制系 统组 成 ; 给进装 置 主要 由导 轨 、 给 进液 压 缸 、 导 轨 固 定装 置等 组成 。对 于 关键 受 力 结 构 , 需要 采 用 有 限 元 软件 AB AQUS进行 受 力 分 析 , 其 中 自制 的 关 键 部 件材料 见表 1 。 9 l 【 J I J l 2 l 1 一前动力头液压马达; 2 一夹持定位装置 ; 3 一液压卡盘 ; 4 一转速传感器 ; 5 一后 动力头壳体 ; 6 一A6 V斜轴式变量马达 ; 7 一前动力头 ; 8 一导轨固定装置 ; 9 一导轨 ; 1 0 一给进液压缸 ; 1 1 一后动力头基 座; 1 2 一连接轴 ; 1 3 一调 角装置 图 1 瓦斯抽采钻机连续装 卸钻杆装置组成 Fi g.1 Comp o s i t i o n o f e q ui pme n t c on t i nu ous l y l o a di n g a nd u nl oa di ng dr i l l r od o n g a s dr a i na g e dr i l l i ng r i g 表 1 关键部件材料 Ta b l e 1 Ma t e r i a 1 o f k e y c o mp o n e n t s 调 角装 置 连 接 导 轨前 端 , 用 于调 节 导 轨 仰 角 。 前 后 动力头 、 夹持定 位装 置 、 给进液 压缸 固定在 给进 装置 的导轨 上 , 可 随 导轨 调 整 钻进 角 度 并保 持 相 对 位置不变。前后动力头采用中空设计 , 钻杆能够顺 利通过, 并安装有动力液压卡盘 , 能够夹持钻杆 , 并 带动其旋转 , 是钻杆旋转钻削动力的主要提供装置 。 夹持定位装置主要为装卸钻杆提供夹紧、 定位 、 导向 作用 , 方便 、 快捷地连接或拆卸钻杆 。给进液压缸是 钻杆 钻进动 力来 源 , 推 动后 动 力 头 向前 给 进 或完 成 后退 行程 。瓦斯 抽采钻 机连续 装卸 钻杆装 置可 替代 目前 钻机上 钻杆 装置 , 推 进 钻 机 实现 动 态 接续 钻 杆 进程 。 1 . 2 关键 部件 1 . 2 . 1 后 动力 头 后动 力 头可 将 液压 能 转换 为 机械 能 , 为 钻 杆 钻 进松 软煤层 提供 旋 转 动力 。高压 油 驱 动 A6 V 斜 轴 式变 量 马达旋转 , 经 行 星 齿轮 减 速后 带动 主 轴 和 钻 具旋转, 输出转速和转矩。变速箱为两级齿轮传 动 机构 , 调节 A6 V斜 轴式 变 量 马 达上 的手 轮 , 可 改 变 马达 的排量 , 实 现无 级 调 速 。液 压 卡 盘在 钻 杆 接 续 过程 中可 夹紧钻 杆 。 后动力 头基 座连 接 在 导 轨上 , 基 座 底 部 与 2个 给进 液压 缸 固定 连 接 , 可 在导 轨 上 由给进 液 压 缸 带 动前 后往 返滑 动 , 为 钻杆 推进提 供动力 。 2 O 1 8年 第 2期 武斌 波等 瓦斯 抽 采钻机 连 续装 卸钻 杆装 置设 计 6 5 1 . 2 . 2前 动力 头 和夹持 定位 装置 前 动力 头 和夹持 定 位装 置是 瓦斯 抽采 钻机 连续 装 卸钻 杆装 置设 计 的关 键创 新部 件 。前动 力头 箱 内 装 自动式机 械 卡 盘 , 其 动 力 由液 压 马 达 提 供 , 具 有 2种 工作状 态 当钻 杆 给 进 时 , 卡 盘松 开 钻 具 , 起 简 单 的定心 导 向作 用 ; 当钻 杆 给 进 到 预 定 位 置 不再 前进 时 , 前 动力 头卡 盘夹 持装 置 的卡 盘夹 紧钻 杆 , 为 已钻入 煤层 的 钻具 部 分 提 供旋 转 动力 , 继 续 空转 排 出煤 渣 , 后 动力 头后 移准 备接 续下 一根 钻杆 , 避 免人 工 接续 钻杆 带 来 的钻 机 频繁启 停 问题 。 夹持 定位装置 由液压 缸 、 支 架 、 2个 L式 半 V 型 定 位块 组 成 。液 压缸 同定 在支 架 上 , 前 端连 接 I 式 半 V 型定 位 块 。在钻 杆接 续 过程 中 , 当机 械 手 夹住 钻 杆 时 , 前端 母 接 头 置 于 I 式 半 V 型 定 位 块 上 , 液 压顶块夹住钻杆 , 减少对机械手完成动作的要求 , 防 止 钻杆 掉落 , 损 坏 钻 杆 、 钻 机 , 同时 能 起 到 关键 的定 位 、 定 心 作 用 。 方 便 与 前 一 根 钻 杆 的 母 接 头 自动 连 接 。 1 . 2 . 3 给进 装 置 给进装 置 的主要 作 用是 为后 动力 头推 进钻 杆提 供 动 力 , 并 对前 后动 力头 装置 起 固定 作用 。 导 轨 固定在 机 身 上 , 是 整 个 瓦斯 抽 采 钻 机 连续 装 卸钻 杆装 置 的承 载 构 件 , 并 可 带 动 整 套 装 置调 整 钻进 角 度 。考 虑到钻 机 的直线 推 力 为 1 8 0 k N, 在导 轨 上作 用 力相 当大 , 设 计 过 程 必 须 采 用 有 限 元 软件 分 析其 抗拉 强度 , 确保 结 构满 足材 料屈 服极 限要 求 。 2个 给进 液 压 缸 采 用 单 排 前 后 安 装 形 式 , 缸 前 端 通 过连 接轴 与导 轨 相 连 , 后 端 通 过 挡 环 形 式 固定 在 后 动力 头基 座底 部 , 是 后 动 力 头 装 置 推 进钻 杆 的 动 力来 源 。 2动 态钻 杆接 续 工作过 程 钻机 整 体 固定 后 , 由人 工 提前 将 第 1根 钻 杆 和 钻 头 安装 在前 动力 头 , 瓦斯 抽 采 钻 机 连 续 装 卸 钻杆 装 置 进入 初 始 状 态 。I 式 半 V 型 定 位 块 向 中 间 移 动 , 到达设 定位 置 , 使得 钻杆 顺利 落 入 2 个 定 位块 中 间 , 机 械 手夹 紧从钻 杆 库运送 来 的第 1 根 接续 钻杆 , 前 端母 接 头搭 到 L式 半 V 型定 位 块 上 , 2个 定 位块 开始 继续 向中间移 动 , 抱 紧钻杆 , 如 图 2所示 。 后动 力头 开始 向前 移 动 , 夹住 接 续钻 杆 的尾端 。 该 过 程 主要 由 L式半 V 型定位 块 支撑钻 杆 , 机 械 手 夹持 钻杆 中部 , 在 后 动 力 头 夹 紧钻 杆 尾 端 开 始 转 动 和推 进之 前 可 离 开 , 为 后 动 力 头 给 进 让 开 空 间 , 如 图 3所 示 。 往 立 图 2接入钻杆 Fi g. 2 Ac c e s s i ng t o dr i l l r o d 图 3夹 紧钻 科 Fi g .3 Cl a mp i n g dr i l l r o d 2个 I 式 半 V 型 定位 块 后 撤 松 开钻 杆 , 与钻 杆 两侧 存 在一 定 的 间 隙 , 为钻 杆 提 供 导 向作 用 。后 动 力头 向前移动, 使新接续的钻杆母接头 贴近前一根 钻杆 的 公接 头 , 此 时后 动 力 头 的 转速 大 于前 动 力 头 钻杆 转 速 , 产 生 差速旋 紧 新接续 钻 杆 , 之 后前 动力 头 中液压 卡盘松 开 钻具 . 并 保持 与钻 具相 同转 速 , 从 而 在 夹 紧 、 松开 钻 具过程 中始终 与钻 具保 持相 对静 止 , 如 图 4所示 。 图 4旋 紧钻 杆 Fi g.4 Ti g ht e ni ng dr i l l r od I 式 半 V 型定 位 块后 移 , 为后 动 力 头 前移 让 出 空 间 , 后 动力 头 向前推 动 全部 钻具 并保 持旋 转运 动 , 做钻 进 和排 出煤 渣运 动 , 如 图 5所 示 。如此 循环 , 实 现 动态 钻杆 接续 。 G固 5钻 进 过 程 Fi g .5 Dr i l l i n g pr oc e s s 完 成钻 进任 务后 , 拆 卸 钻 杆 。此 时后 动力 头 液 压 卡盘 夹 紧钻杆 , 前 动力 头液 压卡 盘松 开钻 杆 , 给进 装 置带 动 由后动 力 头 夹 紧 的 整 套钻 具 向后 移 动 , 到 达 预定 位置 , 前 一 根钻 杆 的尾 端 伸 出前 动 力 头一 段 距 离 , 如 图 6所 示 。 前 动力 头液 压 卡 盘 夹 紧 钻 杆 , 后 动 力 头反 向旋 转 , 使 钻具 与拆 卸 的 钻杆 分 离 , 机 械手 夹 紧 钻 杆 , 如 图 7所 示 。 6 6 工矿 自动化 2 0 1 8年 第 4 4卷 图 6 钻具后移 F i g . 6 B a c k i n g d r i l l i n g t o o l 图 7钻 杆 分 离 Fi g . 7 Se p a r a t i n g d r i l l r o d 后 动力 头液 压卡 盘 松 开钻 杆 , 后 动 力 头后 移 与 钻杆分 离 , 机 械手 运送 钻 杆 到 钻 杆库 , 如 图 8所 示 。 之后后 动力 头前 移夹 紧前 一 根钻 杆 尾 端 , 重 复上 述 工作 , 完成 连续卸 载钻杆 动作 。 图 8回 收钻 杆 Fi g. 8 Re c yc l i ng dr i l l r o d 3装 置 力学性 能分析 在 P r o / E中创 建 瓦斯 抽 采 钻 机 连 续 装 卸 钻 杆 装置关 键部 件三 维模 型 , 导人 有 限元 软件 AB A QUS 分析计 算 。实 际 工 况 中 钻 机 转 矩 为 1 6 0 0~ 6 0 0 0 N IT I , 推 进力 为 1 8 0 k N。根据 实 际工 况 , 导 轨两 端 支 撑 座 采 用 固定 约 束 , 1 8 0 k N 反 推 力 和 6 0 0 0 N r n转矩 分别通 过 参 考 点 施 加 到 后动 力 头 液压卡 盘安 装表 面 , 1 8 0 k N拉 力施 加到 后 动力头 基 座底部 给进 液压 缸 固定 面 。 装置整体 Mi s e s 等效应力如图 9所示 , 整体最 大受力 基本 集 中在后动 力头基 座处 。由于各个 部位 材料不 同 , 对其 中受力 大 的结 构部位 进行 受力 分析 , 对于前 动力 头和 后 动力 头 等 受 力较 小 的 部件 , 不 分 析其应 力情 况 。 等效 应/ MP a 1 . 38 E00 2 一 进液 压 缸 固定 块 与底 板 连接 处 , 表达 结 构工 作 时 的 安全情况 , 可采 用安 全 系数 进行 强 度校 核 。Q3 4 5钢 屈服 强 度 为 3 4 5 MP a , 基 座 安 全 系 数 为 3 4 5 / 1 3 8 ≈ 2 . 5 , 可达到使用要求。考虑到安全性 , 在具体设计 中应 增加加 强筋 、 倒 角 等 , 优 化关 键 受 力 部位 , 增 强 其抗拉、 抗扭特性 。 导轨 Mi s e s 等效应 力如 图 1 O所示 , 最大应 力 为 7 3 MP a 。T8 钢 屈 服 强 度 为 9 3 0 MP a , 导轨 安 全 系 为 9 3 0 / 7 3 - 1 3 , 可达到使 用要 求 。 等效应力/ MP a 接触 区域 图 1 0导 轨 Mi s e s等 效 应 力 Fi g . 1 0 Eq u i v a l e n t M i s e s s t r e s s o f g u i d e wa y 选 取 导轨 与后 动 力 头 基 座 底部 接 触 范 围 内 的 3条棱 边 为路径 进 行 分析 , 其 中基 座 长 3 5 0 mm, 与 导 轨 接触 段 在 路 径 上 为 2 0 0 ~ 5 5 0 mm。接 触 路 径 上的应 力如 图 1 1 所 示 。可看 出受转矩 影 响 , 基 座底 部 与导 轨轨 面外边 接 触 的两 端 应 力 较 大 , 反 推 力 对 后 动力 头及基 座产 生 顺 时针 转 矩 , 使 基 座压 紧轨 面 后 侧 , 应 力达 7 0 MP a , 而 中间应 力较 小 ; T 8钢与 导轨 轨 体焊接边受拉力及扭转 钻具 影响 , 在后 动力头 基座 与导轨接触 范围 内应力增 大较 明显 , 约 为 3 5 MP a ; 导 轨 内边受力较小 , 基本在 1 0 gP a 上下 浮动。 0 1 0 0 2 0 0 3 0 0 4 0 0 5 0 0 6 0 0 接触路径/ m m 图 l 1 接触路径上 的应力 Fi g .1 1 St r e s s a l o n g c o nt a c t p a t h 4结论 1 提 出 了一 种新 型瓦斯 抽 采钻 机连 续装 卸 钻 杆 装置设 计思 路 , 介 绍 了其 主要 组 成 结构 及 具 体 工 作 过程 。该 装 置 无 需 停 止 转 动 即可 接 续 下 一 根 钻 杆 , 可 防止 因停 钻造 成 的抱 夹 钻故 障 , 是 实现井 下 7 6 6 5 4 4 3 3 rJ , 6 ■随叫口] ] l 2 0 1 8年第 2期 武斌波等 瓦斯抽采钻机连续装卸钻杆装置设计 6 7 无人化生产过程控制 的重要一步 , 对改善安全生产 条件 具有 一定 意义 。 2 采用 有 限元 软 件 AB AQUS对 装 置 结 构 进 行受力情况分析 , 可优化关键部位结构, 为实物设计 提供理论支持 , 保证装置使用 的安全性 。 3 目前研 究 主要 针对 结构 设 计 , 如 何快 速 、 精 确 实现 连续 装卸 钻 杆 过 程 , 所 需 动 力 和控 制 系统 仍 然是一个难点 , 需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 参考 文献 R e f e r e n c e s [1] [ 2] [3] [ 4] [5 ] [ 6] [7 ] 刘清泉 , 童碧 , 方 有 向, 等. 松 软煤层 快速 全孔 筛管 护 孔 高效 瓦 斯 抽 采 技 术 [ J ]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 2 0 1 4 , 4 2 1 2 5 8 - 6 1 . LI U Qi n g q u a n, T0NG Bi , FANG Yo u x i a n g,e t a 1 . Hi g h e f f i c i e n t g a s d r a i n a g e t e c h n o l o g y wi t h f a s t f u l l l e n g t h s c r e e n p i p e f o r b o r e h o l e p r o t e c t i o n i n s o f t s e a m [ J ] .C o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4 , 4 2 1 2 58 61. 王清峰. 远距离控制 防突钻 机 自动装卸钻杆机构 的设 计 [ J ] . 矿业 安全与环保 , 2 0 0 8 , 3 5 5 1 2 1 4 . W ANG Qi n g f e n g . De s i g n o f a u t o ma t i c mo u n t i n g a n d d i s mo u n t i n g m e c h a n i s m f o r r e m o t e o p e r a t e s o u t b u r s t p r e v e n t i o n d r i l l i n g ma c h i n e[ J ] .Mi n i n g S a f e t y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Pr o t e c t i o n, 2 0 0 8 , 3 5 5 1 2 1 4 . 姚亚峰 , 姚宁平 , 彭涛. 松软煤层套管钻机 夹持机构 设 计 与分 析[ J ] . 煤炭科学技术 , 2 0 1 3 , 4 1 6 7 3 7 6 . YA0 Ya f e n g,YA0 Ni n gpi ng,PENG Ta o. Des i g n a nd a na l y s i s on c l a mpi ng me c ha ni s m of s o f t s e a m c a s i n g d r i l l i n g r i g E J ] . C o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3, 4 1 6 7 3 7 6 . 周 爱桃 , 王凯 , 吴则 琪 , 等. 瓦斯风 压诱导 矿井 风流 灾 变规律 研 究 I - j ] . 中 国矿 业 大 学 学 报 , 2 0 1 4 , 4 3 6 1 011 1 01 8. ZH OU Ai t a o, W ANG Kai , W U Ze q i , e t a 1 .Re s e a r c h o n a i r f l ow c a t a s t r op hi c l a w i nd uc e d by g a s p r e s s u r e i n mi n e[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2 0 1 4 , 4 3 6 1 0 1 1 - 1 0 1 8 . 何 勇. 本煤 层 瓦 斯抽 放 技 术 [ J ] . 煤 矿 安 全 , 1 9 9 7 , 2 8 6 1 9 - 2 1 . 秦 刚 伟 , 秦 法秋 . 突 出煤 层 瓦斯 抽 采 钻 孔技 术 探 讨 [ J ] . 煤炭技术 , 2 0 0 9 , 2 8 1 1 1 8 3 1 8 5 . QI N Ga n g we i ,QI N F a q i u .Hi g h l i g h t e x t r a c t i o n o f c o a l b e d me t h a n e d r i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t o o u t s p d c e[ J ] . Co a l Te c h n o l o g y, 2 0 0 9, 2 8 1 1 1 8 3 1 8 5 . 方新秋 , 耿耀强 , 王 明. 高瓦斯煤层千米定 向钻孑 L 煤与 瓦斯共采机理 [ J ] . 中国矿业 大学 学报 , 2 0 1 2 , 4 1 6 88 5 8 92 . FANG Xi n qi u, GENG Ya oq i a n g, W ANG M i n g. Ki l o me t e r d i r e c t i o n a l d r i l l i n g s i mu l t a n e o u s e x t r a c t i o n [ 9] [ 1 O ] [ 1 1 ] [ 1 2 ] [ 1 3 ] [ 1 4 ] [ 1 5 ] o f c o a l a n d g a s f r o m a h i g h g a s c o a l s e a m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2 , 4 1 6 8 8 5 - 8 9 2 . 肖峻峰 , 樊世 星 , 卢 平 , 等 . 近 距离高 瓦斯 煤层 群倾 向 高抽巷抽采卸 压瓦斯 布置 优化 [ J ] . 采矿 与安 全工程 学 报 ,2 0 1 6, 3 3 3 ;5 6 4 5 7 0 . XI AO J u n f e n g, FAN S h i x i n g, L U P i n g, e t a 1 . L a y o u t p a r a me t e r o 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h i g h l y - l o c a t e d d r a i n a g e r o a d wa y a l o n g s e a m f o r c o n t r o l l i n g g a s wi t h p r e s s u r e r e l i e f f r o m c l o s e - d i s t a n c e me t h a n e - r i c h s e a m g r o u p I- J ] . J o u r n a l o f Mi n i n g S a f e t y E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