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油峰值论到石油枯竭论.pdf
第 3 0卷第 1 期 2 0 0 9年 1月 石 油 学 报 ACTA PETROLEI SI NI CA Vo 1 . 3 0 No . 1 J a n . 2 0 0 9 文章编号 0 2 5 3 2 6 9 7 2 0 0 9 0 1 一 O 1 5 4 一 O 5 从石油峰值论到石油枯竭论 张 抗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 京 1 0 0 0 8 3 摘要 对石油产量的变化和峰值 的预测是有前提 的, 预测者或者是面对 简单的油田, 且其储 量和 开发方式无大 变化 , 或者是 限定储 产量的变化速度和最大可探明储 量等。对基本符合这些限定的“ 封 闭系统” , 预测的成果 可大致符合 实际情况。而对不断开拓新 区 新领域 、 发现新油田和不 断革新采油工艺提高采收率的“ 开放系统” , 预测结果 多会有很大 甚至定 性 的误 导作 用。此外, 还须考虑 到石油生产受社会 因素 的影响甚大。峰值论 的鼻祖 Hu b b e r t 1 9 5 6年预 测美国 1 9 6 9 --1 9 7 1年石油产量达到峰值 时恰逢油 田及开发 方式变化 不大 的简单情况 , 他言 中了。而其他对世界石油峰值 的预测 都把 复杂情况 简单化, 看 不到 石油在发展 中实施着战术和 战 略接替, 因而失败了。虽然近 2 O年来世界 石油 的储 产量 一直 为上升趋 势, 但 石油峰值论 和枯 竭论 等言论 在媒体 炒作 下却流传甚 广 , 导致公众对石油供应安全甚为恐慌 , 成 了高 油价 的幕后推手之一。 关键词 石油前景; 产量预测; 峰值论 ; 枯 竭论 ; 储 产量; 油价 中图分类号 TE 0 1 1 文献标识码 A Di s c u s s i o n o n o i l p e a k a nd o i l d e p l e t i o n ZH ANG Ka n g Si n o p e c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e t r o l e u m Ex pl o r a t i o n a n d Pr o du c t i o n,Be i j i n g 1 0 0 0 8 3,Ch i n a Ab s t r ac t The pr e di c t i on s o f pe t r o l e u m p r o du c t i on c h a ng e a n d p e a k r e l y o n a pr e c o nd i t i o n t h a t t he r e s e r ve s a nd d e ve l o pme n t me t h o ds a r e r e l a t i v e l y u nc ha ng e d,o r t he c ha ng e r a t e o f o i l p r o d uc t i o n a n d t h e ma xi mu m pr o ve d r e s e r v e s a r e f a i r l y pr e s c r i be d .The e s t i ma t i o n mi g ht be r e l i a b l e i n s ome“c l os e d s ys t e ms ” wi t h t h e a b ov me nt i o ne d f e a t ur e s . Howe v e r。f o r s o me “o pe n s y s t e ms ” c h a r a ct e r i z e d wi t h e ve r y un pr e di c t a b l e p os s i b i l i t y,t he s e e s t i ma t i o ns c ou l d be i n a c c ur a t e o r e ve n mi s l e a di ng . I n a d di t i o n,t he i mpa c t o f s o c i a l f a c t o r s o n pe t r o l e u m pr od uc t i o n s h ou l d al s o be c on s i de r e d i n t he a ppl i c a t i on of t he e s t i ma t i o n. Hu bbe r t ,who pr op os e d t h e pr od uc t i o n p e a k t he or y,wa s l u c ky e n oug h t o c o r r e c t l y p r e d i c t Ame r i c a’ S pr od uc t i o n p e a k o f 1 9 69 1 9 7 1 pe o r i o d i n 1 9 5 6 whe n t h e oi l s i t ua t i o n wa s mu c h s i mp l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p r e s e n t d a y s .M e a n wh i l e ,o t h e r e s t i ma t i o n s a b o u t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p e a k we r e f a i l e d d u e t o t h e i r b l i n d n e s s t O t h e e v e r c h a n g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o f t h e p e t r o l e u m i n d u s t r y .Th e i r o n y i s t h a t ,q u i t e c o n t r a r y t O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pe a k a n d d e pl e t i on t he or i e s,t he p e t r o l e u m pr o duc t i on ha s a l wa y s be e n i nc r e a s i n g d ur i n g t he r e c e nt 2 0 y e a r s .H o we v e r ,t h e s e t he o r i e s we r e wi de s pr e a d t hr ou g h me d i a a n d i nd uc e d c o nc e r n s o ve r pe t r o l e u m s up pl y s e c ur i t y.Thu s,t ho s e s e r v e d a s on e o f t he r e a s o n s f o r p u s h i n g s k y - h i g h o I l p r i c e . Ke y wo r d s p e t r o l e u m p r o s p e c t ;p r o d u c t i o n p r e d i c t i o n;o i l p e a k t h e o r y ;o i l d e p l e t i o n t h e o r y ;r e s e r v e s p r o d u c t i o n r a t e ;o i l p r i c e 1 石油产量预测和新 峰值论 无论 是研究 石油 安 全还 是 石 油 价格 , 都 不 可 回避 地 碰到一个 问题 世 界石 油 的 生产 能 满 足人 类 不 断增 长的需求吗而分析这一 问题又必须从“ 世界石油产 量 马上 或 已经 到顶 ” 人手 。 对石油储o、 产量变化过程的认识是研究 石油发 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油田发展历程的共 同点 自然就得出一个结论 现有的条件不变时, 一个油 田、 油区可能在达到了高产期之后产量下降。它们将 经历储产量快速上升的青年期, 相对稳定 的壮年期 , 急 剧 下降的老年期 和低产背景下缓慢 下降 的衰亡期 , 储 、 产 量 的变 化 构 成 其 “ 生 命 曲线 ” l 1 ] 。美 国学 者 M. K. Hu b b e r t 它典 型化 为基本 对称 的“ 钟形 曲线 ” , 并 以此为据从 1 9 5 6年 以前 的美 国石 油产 量 数 据推 测 其石油产量将在“ 1 9 6 9年至 1 9 7 1 年达到高峰期, 而后 持 续递 减” ] 。Hu b b e r t 言 中 了 1 1 9 7 0年 美 国石 油产 量达 到 5 3 0 8 4 x 1 0 t的峰值 , 而 且 至少 在 1 9 5 5 -- 1 9 7 6 年间产量曲线表现为近乎完美的钟形 图 1 。 Hu b b e r t的成功给人们 留下深 刻的 印象。1 9 6 2 年他利用由实际资料拟合 l a g i s t i c 曲线的方法 , 得到根 据累积产量和最终可采储量预测产量峰值 的Hu b b e r t 作者简介 张抗 , 男 , 1 9 4 0年 1 1 月生 , 1 9 6 3年毕业 于北京大学 , 1 9 8 1 年毕业于 中国科学 院研究生 院, 现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 研究 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教授级高级工 程师 。E ma i l z h a n g k a n g p e p r l s C O I T I O 本文 中的储量如无特指 皆为剩余可采储量 。 一登 ~ 一选 一 一稿 一 ~来 ~ ll l ; 第 1期张抗从石油峰值论到石油枯 竭论 塞蔓耋星 墨 莹 莹璧莹 墨塞萎耋 星墨萋 量萋星 萎 莹 蔓璧至萎萤蚕 西口口口口0凸西西西西口小小套心口西o a凸口口口凸00 年份 图1 1900 - - 2007年美国 石油 储 、产量变化 F i g .1T hechanges ofoi lres ervesandproductionrateinU S A from1900to2007 注柱状图表示储量 ,方 块点连线表示产量。 数学模型。此 后中外的若干研究者创造 出多种数 学模 型,以更多 的数学方法、影响参数去预测石油产量 的变 化,其 中特别着重于峰值的大 小及出现时 间 13] 。由于 有了看似很严 密的数 学 计算方法 ,这 种 预 测被 尊 称 为 “ 峰值理论 ” 。显然,以数学模型描述未 来 储 产量变 化 是 一 个重 要 的 研究 方法,对石油 战 略研究 有 一 定的 意义 ‘“ 。 但峰值研究者却没有或不愿意注意到 Hub bert 的另 一 次失败的预测。在 2世纪7 年代中期他 曾预 测 “ 世界最迟在 80年代中期达到石油生产高峰,接 着 石油产量会爆跌 到2000年的3 4 00 10 。b b l /d54 1 10 。 m ’/ d ” 。但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世界石 油产量 的 总趋 势是上升的,2000年达 7 5 91.6 10 。b b l/d1 20710 。m。/ d15] ,为预测值的2 .2倍 。 在国外热衷于 “ Hubbert理论 ” 的 一 个重要人物是 C.J.Cam pbel l ,他还发起组织了石油峰值研究会AS PO ,其代表作是1998年发表的廉价石 油 的终 结 Theendofcheapoi l 。他预言 “ 除非出现全球 性 的经济萧条,否则世 界常规石油产量 很有可能在21世 纪前10年 内出现峰值 ” ,并在其全球产量曲线图上预 测此峰值出现在2003年 【L⋯ 。AS P O以他们认定的石 油储量计算世界常规石油产量的峰值年为2005年,即 便加上非常规石油,峰值年也要出现在 2010年[7] 。更 有甚者,美国普林斯 顿大学地质学家肯尼 思德费耶扬 言 “ 石油 的极限不是 明年,也不是 明天,而是此时此 刻 ”[} ; ] 。近年来相当活跃 的 一 位预测 者 是 M .R.S im mons,他认 为作为世界油库的中东沙特阿拉伯主力油 田产量将 “ 不 可挽回地下降 ” ,更可悲 的是中东没有地 方可供勘探,更不能 发现大 油田了, “ 沙 特阿拉 伯石油 黄昏的到来标志着我们进入了 一 个石油供应逐渐萎缩 的世界 ”印] 。虽然 在以Campbell和AS PO为 代 表的 一 批新峰值论 研究 者 的论断 中,对预测产量峰值出现 的时 间可能有所 差别,但他们共 同认 为现在 或峰值后 必将出现石油产量的快速降低和供不应求,这将导致 一 个高油价时代。 然而Campbel l和新峰值论者 似乎没有 Hub bert 的第 一 次预 测那 样 走运 ,他们的 预 测并没应验。 19972007年的10年间世界石油的储 、产量不但没 有降低反而分别以每年 1.47%和1.22%的速率增长, 2007年 的石油储 产比仍 高达 41.6。 这个 期 间不仅没 有出现 “ 全球性经济萧条 ” ,反而 呈现出全球性 的经济 发展。按 照 Cam pbel l的说法 ,经济发展将导致石 油消 费量增加,那么其峰值出现的 时 间应该 更 早。但直 到 现在,世界也 还没有出现石 油储产量呈降势的迹象,没 有什么 “ 石油 的末日 ” 。至于中东,在 长期执行限产政 策的背 景下,以Si mmo ns书中资料 截至的2002年至 今,5年间产量 的年增率为2 .95% ,老油田增储和提高 采收率使其产量上升;并且在阿拉伯半 岛腹地沙特阿 拉伯和伊拉克和伊 朗高原还有若干 很有前景 的新 领 域待开拓并已有重大新 发现 1.”] 。那么,问 题出 在 哪 里呢 2 石油产量 预测 的方法论 Hub bert第 一 次预测的对象是美国本土 48个 州, 他依据的事实是195 6年前2余年的储、产量变化,预 测 的时 间是2世纪5 年代后期 到70年代前期。而 恰在预测期 内美国没有向陆海 新区的开拓,在石油勘 探开发理论 和实践上也均无 重大、突破 性进展 ⋯ 。显 然,H ub bert当时面对 的是 一 个石油生产 的简单 “ 封 闭 ” 系统,其影响产量变 化的主 要因素相当明晰,生命 周期性相当典型。应该说这是 一 个 有条件的特例。在 Cam pbel l及其他 中外学者所依 据的 多种 模型中都要 _邑_ l、卿k桀姆 6 5 4 3 2 l 0 ∞如∞∞加 m O _为_ 【、嘲耀帐商熏是博 1 5 6 石 油 学 报 2 0 0 9年第 3 0卷 求有若干给定的参数 。这些参数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①预测区资源量或在预定时间内可能被探 明的累计可 采储量; ②一定历史阶段 内各年 剩余可采 储量 、 产量 或累计采出量; ③设定的一个或几个储、 产量年增率或 预定的最高年产量r 2 钏。显然 , 对于这类数学模型 , 只 有在给定的参数下才能给出有意义的结果 。而这些给 定的条件意味着 ①所限定预测区具有限定 的油气资 源自然禀赋。已有储 、 产量数据的变化过程就反映出 这种资源的特点和未来增长 的潜力 。新产 区、 新领域 的开拓及其所带来的储 、 产量增长都被排除在上述给 定的条件之外 ; ②已有的储量变化中反映 出了石油的 勘探水 平 , 产量 变化 中反 映 出开发 者 的工艺技 术水 平 。 已有参数的给定就不可能包括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引入 新思路 、 新技术、 新方法及其所带来的储产量增加 。总 之, 它只能反映历史上已出现的情况和发展趋势 , 而不 允许出现新的 往往是更好 的 情况 , 因而其预测值 只 能理解为从静止、 凝固的角度看未来 。然而, 石油工业 发展的实践并不服从上述 的限定, 在许 多情况下产量 不完全取决于 自然 或合理 产能。超过合理限度的求 高产可降低后期 的产量; 人为的压 产, 如 OP E C的限 产保价政策不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使产量降低 , 也因 不注重勘探和老油 田挖潜而降低 了生产发展的后劲 。 更重要的是, 石油生产还会不断向新 区、 新领域开拓 , 他们所带来的增产效果却是局 限于老区、 老领域的历 史数据所难 以反映的。在作 全球和大国、 大油气区预 测时这方 面 的影 响是 非常 明显 的 。 . 2 0世纪 5 0年代至 7 0年代 中期美 国石油发展恰 恰是符合上述限定的封闭体 系, 在此期间没有新油区 接替 , 没有 重 大 采 油 工 艺 革新 , 因 而 Hu b b e r t 的 预 测 就成功了。但 Hu b b e r t 对全球预测时面对的是第二 次石油危机和其后 的需求大降 、 产量大减 。而这时新 领域 , 如 北海 和西非 的开拓 又 给 世界 石 油 工业 增 添 了 新 的活力 。这 使他 的预测 失败 了 。如 果用 同样 的公 式 以截 至 1 9 7 6年 的美 国储 产量 数 据 去预 测 2 O世 纪 7 O 年代后期到 8 0年代 的产量 , 由于不具备上述模型的适 用条件, Hu b b e r t 也会失败 图 1 。C o mp b e l l 和若干仅 以某种数学公式 去预测 全球 、 大 油 区 如非 洲 、 大 国 如 中、 俄 石油产量的研究者遭遇失败的原因也正在此。 多种数学模型所给予我们的是一定条件下石油储 产量 变化 的可能轨 迹 , 所 预测 的客体 时空 范围越 小 , 影 响因素越简单, 这种预测的准确性就越大。正 因为注 意 到上述 局限性 , 笔 者在 研究 工作 中强调 只能 以多种 数学模型预测值 必要时可以分别作 出高 、 中、 低方案 为参 考 , 同时 , 必须 结合 地质 情况和 可能 出现 的发展条 件变化进行综合性 的研究才能给出预测推荐值l_ 4 ] 。涉 及到石油发展趋势时, 不仅要研究老油区在现有储量 和当前科技水平下的变化 , 更须着力于石油生产的战 术性和战略性接替 。战术性接替是指老油田增储上产 的挖潜 , 特别是采油工艺技术水平革新所导致 的采收 率的提高。战略性接替则指向新区、 新领域的开拓 在 其中往往不乏有大型、 特大型油 田发现 , 从 常规 向非 常规 石油 的 发 展 。 以战 术 和 战 略接 替 去 弥 补 老 油 田 区 的衰减 , 实现石油工业的稳产或持续增产[ 1 ] 。但 这种战术性和战略性接替 的发展是不均衡 的, 某一地 区 、 某些领域中的产量有所下 降往往更直接推动接替 的实施。因而, 实际的产量曲线往往呈曲折的多峰式, 一 个领域、 一个较短期的产量下降 , 不应成为峰值论者 预测 产量 趋势性 “ 拐点 ” 的充分 论据 。 3 两个常见 的误解 在媒体炒作下, 石油峰值、 石油枯竭等话题 已开始 进入“ 寻常百姓家” 。这也与一些石油地质的专业问题 被许多人所误解有关 , 从而加大了恐慌心理。 3 . 1 石 油储产 E 匕 的含义 在许多统计报表上列 出了储产 比, 这是一个无量 纲值。它是指给定范围内的年底剩余可采储量与当年 产量的比值 , 也可以说是保持产量不变时现有储量还 够采多少年 。因而这个数据便被许多业外人士理解为 油田寿命或 世界 石油还能采多少年 , 被认为是石油 枯竭论的佐证。但实际上构成储产比的分子 储量 和 分母 产量 都在不断变化 , 分数值也不断变化 。如据 B P世界能源统计 , 1 9 8 2年世界石油的储产比为 3 4 . 9 , 此后 2 5年问每年以约 2 9 ~3 9 x 1 0 。 t的规模采出石 油 , 但到 2 0 0 7年储产 比却增为 4 1 . 5 。对 于一些小油 田和处于衰亡期的油 田, 由于未及时更新其可采储量, 以至在储量平衡表中可出现累积产量大于可采储量的 情况, 这时的剩余可采储量和储产 比都为负值。 3 . 2 勘 探难 度增大 使储量 难 以持续上 升 随着 老油 区勘探 开 发 的深 入 , 储 量 增长 的难 度确 实 增大 了 , 许多 业 内人 士也 担 心 , 随着 新 油 田 特别 是 大油田 发现难度的增大, 可能会出现全球储量补充系 数小于 1的情况, 而使产量难以持续增长。对此, 应注 意到以下情况 ①在 1 9 8 2 --2 0 0 7年的 2 5年间, 世界石 油产量、 储 量 的年增率 分 别为 1 . 3 5 %和 2 . 2 1 %, 在 1 9 9 7 --2 0 0 7年的 1 0年 间, 上述两数值依次为 1 . 1 6 % 和 1 . 4 8 %。虽然近期的石油储 产量增势有所减缓 , 但 两 个 时间段储 量 的增 势 皆大 于 产量 ; ②在 上 述 时 间 内 出现许多“ 反常” 的人为因素 , 明显抑制了石油储量的 正常增 长 。如 OP E C国家 自2 0世纪 8 0年代 中期 以来 政策的主流是限产保价 , 更无须去大力增加储量。前 第 1 期 张抗 从石油峰值论到石油枯竭论 1 5 7 苏联 自2 0世纪 8 0年代后期便因资金缺乏而难以维持 勘探规模, 到 2 O 世纪 9 0年代陷入动荡 的困境更无力 进行大规模勘探 , 这样 的情况至今 仍未得 到根本扭 转_ 】 ; ③在向新 区、 新领域开拓 中近年 出现 了增长迅 速、 潜力巨大的三支生力军, 它们是以西加拿大为代表 的油砂 , 以委 内瑞拉 奥 里诺 科 带 为 代 表 的 稠 油 和 以西 非、 巴西 、 墨西哥湾为代表的深海石油。他们开发技术 水平的大幅提高为石油储产量增长增加 了新的动力 。 总之, 世界石油储量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可保持增势。 无论是世界石油储产量增长的事实 , 还是对预测 数学模式的深入分析 , 都使人们对新峰值论者的论断 产生更多的质疑 , 而不是象一些人所说 的“ 随着时间的 推移 , 争论似乎对峰值论者越来越有利 ] 。 4 峰值论是油价猛涨 的幕后 推手之一 石油不 久就 达到峰 值 的预测 直接 导致 了石 油枯竭 论的流行。这种情况在世界石油史上已多次出现 , 而 每次似乎都在使人们经历 了心理上 的极度恐慌后却又 看到 了石油工业 的更 大发 展r 5 ] 。但这 一次 新峰值 论 者 似乎有更大的声威 , 他们高喊的“这次狼真的来了” 似 乎有更多的舆论呼应 , 其“ 动人心弦” 者主要有两点 ① 随着消 费量 的快 速增 加石 油供应 相对 紧 张 ; ② 近年来 , 油价在 大幅度攀 升 。 对于供应的相对紧张前面已有论述。需要补充的 是 , 在世界石油资源尚有巨大潜力 的情况下 , 需求的增 加恰 恰形成 了强 大 的动力 , 去推 动世界 石油 工业 更快 、 更均衡地发展。至于油价大幅度攀升是 由许多因素的 叠加造成的。对此 已有许多论著作 了深入剖析。笔者 仅指出 从 2 0 0 7年 1 月到 2 0 0 8年 6月 , 美国西得克萨 斯 中质原 油 WTI 的 月 平 均 价 由 5 4美 元/ 桶 上 升 到 1 2 0美元/ 桶 , 短 短 1 . 5年升 幅达 1 2 0 %。显然 , 这不 能 仅归因于供需形势变化、 美元贬值 , 更谈不上政治形势 有什么重大变化。油价的飙升凸显出其首要因素是投 机性炒作L { 。投机者之所以能借助于放大某些影 响 供需的局部性的次级 因素而成功炒作 , 就在于利用了 人们普遍存在的对石油未来缺乏信心的恐慌心理 。新 峰值论所宣导的石油枯竭说使 这种危 机感 产生 了的 “ 理论 基础 ” 。不少 研究 者认 为顶 峰论是 油价 陡涨 的根 本原 因o。就 连一 些 峰值 论 者 自己也 承认 , 该 论 点 是 油价异乎寻常高升的“ 幕后推手之一” _ 1 。 退一步说 , 石油产量峰值之后也并不一定意味着 “ 石油 的极 限” 或“ 石 油 的枯 竭 ” 。展 望 2 1世纪 中、 后 期 多种新能源 包括可再生能源 可望有迅猛发展, 其数 。 佚名. 顶峰论是高油价的根本原因. 石油商报 , 2 0 0 8 . 0 6 . 0 4 量充足、 品种众多、 应用方便高效 、 清洁环保 , 使他们有 可能在相当大程度上替代石油和石油产品, 到那 时可 能因需求减少使石油产量越过峰值而下降 。正象石油 时代接替了“ 煤炭时代” 并不是 因为煤炭的短缺一样, “ 后石油时代” 的到来 、 石油需求 和产量的减少也主要 不是由于石油供应的枯竭 。人们应当为环境的改善 , 为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在石油工业发展上不懈地节流开 源 , 但不应被不切实际的恐慌所左右而走乱 了自己前 进 的脚 步 。 参考 文 献 [ 1 ] 张抗 . 油气 田的生命周 期和战术 战略接 替[ M] . 北京 地质 出版 社 , 2 0 0 0 1 - 2 8 9 . Zh a n g Ka n g . Li f e c y c l e a n d s t r a t e g i c r e p l a c e me n t o f o i l a n d g a s f i e l d s i n Ch i n a [ M] . B e i j i n g G e o l o g i c a l P u b l i s h i n g Ho u s e , 2 0 0 0 1 - 2 8 9 . [- 2 3 冯连勇 , 赵林 , 赵 庆飞 , 等. 石油 峰值理 论及世 界石 油峰值 预测 E J 3 . 石油学报 , 2 0 0 6 , 2 7 5 1 3 9 1 4 2 . Fe n g Li a n y o n g, Zh a o Li n, Zh a o Qi n g f e i , e t a 1 . Mo d e l s o f p e a k o i l t h e o r y a n d f o r e c a s t o f w o r l d o i l p e a k[ J ] . A c t a P e t r o l e i S i n i c a , 2 0 0 6, 2 7 5 1 3 9 1 4 2. [ 3 3 王思聪, 冯连勇 , 赵林. 石油峰值 问题及油气 田生命周 期理论 研 究一 中外石油专家 石油 峰值 理论 要论 评析 [ J ] . 石油 科技论 坛 , 2 0 0 6 , 2 2 7 3 2 . W a n g S i c o n g, Fe n g Li a n y o n g, Z ha o Li n. Th e o r y s t u d y o n o i l p e a k a n d o i l g a s f i e l d s l i f e c y c l e Re v i e w o f p e a k o i l t h e or i e s f r o m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e r t s a t h o me a n d f o r e i g n[ J 3 . Oi l F o r u m, 2 0 0 6 , 2 2 7 3 2 . [ 4 ] 张抗 , 周总瑛 , 周庆凡. 中国石油 天然气发 展战略 [ M] . 北 京 地 质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中国石油化工出版社 , 2 0 0 2 1 7 7 8 . Zh a ng Ka n g, Zh o u Z o n g y i n g, Z h o u Qi n g f a n . S t r a t e g y f o r p e t r o l e u m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C h i n a [ M3 .B e i j i n g Ge o l o g i c a l P u b l i s h i n g H o u s e , Pe t r o l e u m I nd u s t r y Pr e s s , Ch i n a Pe t r o c h e mi c a l Pr e s s , 2 0 0 2 1 7 7 8 . [ 5 3 Ma u g e r i L e o n a d o . 石油 石 油 探寻世界上最富争议资源的神 话 、 历史和未来 [ M3 . 夏俊 , 徐 文琴译. 上海 格致出版社 , 上 海 人民出版社 , 2 0 0 8 1 - 1 2 9 . M a u g e r i L e o n a d o . Th e a g e o f o i l Th e my t h o l o g y, h i s t o r y, a n d f u t u r e o f t h e w o r l d ’ S mo s t c o n t r o v e r s i a l r e s o u r c e [- M3 . T r a n s l a t e d b y Xia J u n,Xu W e n q i n.S h a n g h a i Tr u t h Wi s do m Pr e s s , Sh a n gh a i Pe o p l e ’ S Pu bl i s h i n g Ho u s e , 2 0 0 8 1 - 1 29 . [ 6 3 C a mp b e l l C J , L a h a r r e r e J H, 赵林 , 等. 廉 价 石油 时代 的终 结 [ J ] . 石油科技论坛 , 2 0 0 5 , 4 3 2 3 7 . Ca mp be l l C J , La h a r r e r e J H , Z h a o Li n, e t a 1 . Th e e n d o f t h e a g e o f c h e a p o i l [ J J .Oi l F o r u m, 2 0 0 5 , 4 3 2 3 7 . [ 7 ] 赵林. “ 石油枯 竭论” 再析[ J ] . 中国石油企业 , 2 0 0 6 , 6 5 4 5 6 . Z h a o L i n . R e d i s c u s s i o n o n o i l d e p l e t i o n t h e o r y [ J ] . C 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Ent e r p r i s e, 2 0 0 6, 6 5 4 5 6 . [ 8 3 李 天 星. 论 说 篇 石油 争鸣 听 涛 声 [ J ] .中国 石油 企 业 , 2 0 0 6 ,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1 5 8 石 油 学 报 2 0 0 9年第 3 0卷 [ 9 ] [ 1 f 】] [ 1 I ] 1 2 5 4 5 5 . L i Ti a n x i n g . Th e r e v i e w o n s o me o i l c o n t e n t i o n s [ J ] . C h i n a P e t r o l e u m En t e r pr i s e , 2 0 0 6, 1 2 5 4 5 5 . S i mmo n s M R . 沙漠黄 昏一 即将 来I临的沙特石油危 机与世 界经 济[ M] . 徐小杰译. 上海 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6 1 _ 2 3 7 . S i mm o n s M R。Twil i g h t i n t h e d e s e r t Th e c o mi n g S a u d i o il s h o c k a n d w o r l d e c o n o my [ M] . Tr a n s l a t e d b y Xu Xi a o j i e . S h a n g h a i Ea s t Ch i n a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Pr e s s , 2 0 0 6 卜 2 3 . 张抗. 对 中东 石 油发展 前景 的 预测 [ J ] . 国际 石油 经济 , 2 0 0 8 , 1 6 9 2 8 3 2 . Z h a n g Ka n g . P r o s p e c t s f o r Mi d d l e E a s t e r n o il [ J ]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e t r o l e u m Ec on o mi c s , 2 0 0 8, 1 6 6 2 8 3 2 . 胡文海 , 陈冬 晴. 美 国油气田分布规律和勘探经验 E M] . 北京 石 油工业出版社 , I 9 9 5 1 7 9 . Hu W e n h a i , Ch e n Do n g q i n g . D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o i l a n d g a s f i e l d s i n Un it e d S t a t e s o f Ame r i c a n [ M] . B e i [ 1 2 ] [ 1 3 ] [ 1 4 ] j i n g Pe t r o l e u m I n d u s t r y Pr e s s, 1 9 9 5 1 7 9 _ 张抗. 中国和世界地缘油气[ M]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2 0 0 8 1 7 1 5 . Z h a n g Ka n g . Ge o l o g i c a l o il a n d g a s i n C h i n a a n d wo r l d[ M] . B e i j i n g Ge o l o g i c a l Pu bl i s h i n g Ho u s e , 2 0 0 8 1 7 1 5 . 牟雪江 , 宋明信. 高油价里的投机力量[ J ] . 中国石 油企业 , 2 0 0 8 , 6 4 0 4 2 . Mu X u e j i a n g , S o n g Mi n g x i n .T h e s p e c u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