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离层断裂型工程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pdf
第 2 O卷 第 1 1期 2 0 1 1年 1 1月 中 国 矿 业 CH I NA M I N I NG M AGAZI NE Vo1 . 2 O,NO .1 1 N O v . 2 O1 1 深部 离层 断裂型工程软岩巷 道 支护技 术研 究 张 军,段绪华 华 北科技 学院 ,北京 1 0 1 6 0 1 摘要 深部巷道埋藏深度大 ,地质构造复杂 ,应力 组合作用效应 明显 ,煤矿深部 开采巷道 围岩控 制成为制 约安 全高效生 产的主要 因素 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深部巷道 围岩特性及力学 环境 ,从 围岩对巷 道 工程支护对策选择及 方案设 计思路的影响出发 ,对围岩进行分类 ,提 出相应支 护对策 。支护效果 监测结 果表明 ,高强锚网索梁 带 联合 支护技术能保证深部复 杂高应力离层 断裂型工程 软岩巷道 的安全稳 定 ,取 得 良好 效 果 。 关键 词 深部开采 ;离层断裂型 ;软岩巷道 ;支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 TD 3 5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4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d e e p a p a r t b e d d i n g r u p t u r e e n g i n e e r i ng s o f t r o c k r o a d wa y s u p p o r t i n g t e c hn o l o g y Z HANG J u n,DUAN X h u No r t h C h i n a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Be ij i n g 1 0 1 6 0 1 ,Ch i n a 1 深部 巷道 围岩特性 及 力学环 境 深部 围岩 埋 藏 深 度 大 ,地 质 构 造 复 杂 ,处 于 原始 平衡 状 态 的 岩 体 已经 历 过 复 杂 多 变 的地 壳 运 动 、岩浆 活 动 、沉 积 作 用 、变 质 作 用 等 物 理 化 学 过程 。粉 砂 岩 、砂 质 泥 岩 、砂 质 页 岩 、砂 岩 、石 灰 岩 等坚硬岩 石 ,在 深 部 高应 力 地 质 作 用 过程 中 , 由于层 间 填充 矿 物 与 上 下 层 岩 石 组 成 结 构 差 异 较 大 ,没 有融合 成 连 续 介 质 。此 类 岩 体 层 理 结 构 明 显 ,在深 部高 应 力 作 用 下 ,填 充 矿 物 压 缩 变 得 致 密 ,但仍 然是 层 间 弱 面 ,整 个 岩 层 也 存 储 了变 形 能 ,埋 藏 深 度 越 大 ,岩 体 存 储 的 变 形 能 越 大 ,与 软岩 相 比 ,由于体 积 应 变及 组 成 结 构 的 巨大 差 异 , 收 稿 日期 2 0 1 l 0 6 0 4 基金项目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资 助 。 编号 5 1 0 4 4 0 0 9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 煤 炭 联 合 基 金 重 点 项 目” 编号 5 1 1 3 4 0 2 5 作者简介 张 军 1 9 7 4 ,男,内蒙 古 化 德人 ,博 士,副 教 授 ,主要从 事采 矿及岩土工程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 存 储 的能量 较小 。 深 部 围岩 力 学 环 境 复 杂 ,不 仅 具 有 浅 部 围岩 体 固有 的垂 直 应 力 、水 平 应 力 ,还 包 含 复 杂 的地 质构造及其诱 发的复杂应力 ,构造应 力作用将更 加 明显 ,高 地 压 、高地 温更 加 突 出。 围岩 变 形 结 构 复杂 、变形 能来 源组 合效应 明显 。 2深部 围岩 分类及 支 护对策 2 . 1 围岩分类 应遵 循 的主要 原则 1 分 类指 标直 观 、简单 、易 于获取 。 2 分 类具 有指 导工程 实 际的应用 价值 。 2 . 2围岩 分类 方案 从 围岩对 巷 道 工 程 支 护 对 策 选 择 及 方 案设 计 思路 的影 响 出发 ,将 深 部 复 杂 条 件 下 的巷 道 围 岩 分 为高应 力 完 整 围 岩 、高 应 力 较 完 整 层 状 围 岩 、 高应 力破 碎 围岩 、高 应 力 软 弱 围 岩 。具 体 分 类 方 案 如表 1所示 。 m ;j d 一 一 哪 删 . 一 一 _耋 -蚕 一 一 一 一 ~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n 毗m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一 一 _; 一 一 ~ ~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_量 一 _蓍 8 4 中国 矿业 第 2 o 卷 3 深部 离层断裂 型工程 软岩巷 道变形破 坏机理 3 . 1变形破坏 特征 深 部离层 断 裂 型 工 程 软 岩 巷 道 围 岩 的变 形破 坏特征 表现如 下 1 巷道在破坏之前不发牛较大变形,破坏视 觉前兆 不明显 ,具有潜 在 的突然性 。 2 位 置 。拱 形 巷道 是拱 的 中部 ,矩 形巷 道 是 顶板 中部及 两侧 肩部 。 3 形 态 。顶 板 冒落 之 前 表现 为下 沉 和 中部 受 拉应 力作用 开 裂 ,两 帮 偶 有 片 帮 ,淋 水 大 的 区 域 有底 臌现 象 。顶 板 和 两 帮 破 坏 多 数 表 现 为 表 面 破 坏 s k i n f a i l u r e ,这 种 破坏 是 导 致 巷道 支 护 失效 或发 生垮塌事 故 的起 因 。 4 范 围。 冒 落 高 度 0 . 8~ 2 . 4 m, 长 度 为 7 ~ 2 0m 。 5 支护 体 形 态 。冒落 高度 2 . 2 m 的锚 杆联 合 支护 多 数 表现 为 锚杆 整 体下 落切 断掉 落 、锚 索 拉 断 或 出现 径 缩 ,U 形 棚 支 护表现 为严重 扭 曲变形 、失 去 应有 的支 护作 用 、 巷道 变形 到无法正 常使用 。 3 . 2变形破 坏机 理 深部离 层 断 裂 型 工 程 软 岩 巷 道 用 岩 的 变 形 破 坏机 理l 1 - 2 3 。 1 开挖 卸荷弹 性 能 释放 ,层 间胶 结 物 粘 结力 c 大 幅降低 ,存在潜 在离层 诱 因 。 2 深部复 杂高应 力 作用 下 ,围岩 由张 性 裂 隙 变 形转变 为追踪 张裂 隙的剪切 脆性破 坏 。 3 巷 道肩部 刚性 剪切 断裂 ,顶 板 失 去 横 向约 束 ,离层顶 板发生 中部 断裂或整 体 冒落 。 4 变形 破 坏 的 主 因是 深 部 复 杂 高 应 力 环 境 下 ,围岩 开挖 后 ,在 卸 荷 弹 性 能 释 放 及 不平 衡 力 作 用下 ,层状 岩 层 组 合 强 度 不 够 而 发 生 离 层 、错 动 ,整体 支护结 构强度 急剧 瓦解破 坏 。 4 深部 离层 断裂型 工程软 岩巷道 支护对 策研 究 4 . 1 支 护原则 由以上 巷 道 围 岩 破 坏 特 征 及 机 理 分 析 可 知 , 对 于深部 复 杂 高 应 力 条 件 下 离层 断 裂 型 工 程 软 岩 巷道 而言 ,要 保 证 巷 道 稳 定 ,必 须 阻 止 层 状 岩 层 变形 导致离层 。所 以 ,在 支 护设 计 中必须 遵循 以下原 则 1 支护 材料 必须具有 足够 的强度 和刚 度 。 2 “ 及 时抗 压 、一 次 到位 ” ,锚 杆 、锚 索 的安 装 扭矩 和张拉力 分别 达到 屈服强 度 的 6 O 以上 。 3 实现支护体与 围岩强度 、刚度、变形、结 构 协调 ,形成 支护体 与 围岩耦合 。 4 高强锚 杆采 用端 部 锚 固 ,使 锚 固 范 围 内的 任何 部位 岩 层 的 离 层 都 均 匀地 分 散 到 整个 杆 体 的 长度 上 ,避 免杆 体局部 应力集 中破坏 。 5 实 现锚 杆和锚 索 的 互 补作 用 ,锚 索 和 锚 杆 支护 达不 到互 补 作 用状 态 ,则 可 能 出 现变 形失 控 、 局部 冒落 或 大 面 积 冒顶 等 事 故 。因 此 ,重 视 各 种 时空条 件 下 的 预应 力 施 加 值 的变 化 至 关 重 要 。一 般地在 迎 头 工作 面 实 施 锚 索 支 护 ,预 应 力 值 应 适 当小一 些 ,约是 锚 杆设 计 值 的 0 . 8 ~ 1 . 0倍 ;在 掘 进 机后 实施 锚 索 支 护 时 预应 力 水 平 应 是 锚 杆 设 计 荷 载值 的 1 . 0 ~ 1 . 3倍 比较适 宜 。 6 现 场地 质条件 复 杂 多 变 ,要 加 强锚 索 支 护 的检 测 ,及 时 反 馈 分 析 、修 正 和 完 善 设 计 。锚 网 索联 合支 护 的巷 道 顶 板 离 层 临 界 值 的 大小 ,主要 第 1 1 期 张 军 ,等 深部离层断裂型工程 软岩 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8 5 取决 于锚 索 材 料 所 允 许 的最 大 伸 长 量 在 垂 直 方 向 上 的分量 。和锚 索 的有 效 安 装 长 度 及 其 同 巷 道 表 面 的安装 角度也 有关 系 。 4 . 2支护 技术方 案 对于 深部 复 杂 高 应 力 离 层 断 裂 型工 程 软 岩 巷 道 ,根据 上述 分 析 的 支 护 原 则 ,结 合 当前 支 护 理 论 、技 术 、方 法 ,可 采 用 高 强 锚 网 索 十 梁 带 联合支护技术 。具体 方案 锚 网索 配合钢带 、钢 筋梯 子联合 支护形 式 。 顶板 锚杆 间 排距 为 8 0 0 mi l l x 1 0 0 0 r r l 1 T I ,两 帮 锚杆 间排距 为 8 0 0 mmx 1 0 0 0 mm。 锚索 间 排 距 为 1 5 0 0 mm 2 0 0 0 IT I I T I ,长 度 为 4 . 5 ~1 2 m,锚 人 稳定 岩 层 中的 长 度 ≥ 1 . 5 m,锚 索呈 五花 型沿 巷 中分布 。 全断 面挂 菱 形 金 属 网 ,网 与 网压 茬 1 0 0 mm, 每 2 0 0 mm 用 1 O 铁丝 联接 一处 。 锚 固采 用 树 脂 药 卷 锚 固 ,锚 杆 及 锚 索 锚 固剂 型号 顶部 为 K2 3 5 0型 ,帮 部 为 K2 8 5 0型 ,锚 杆 锚 固长 度 为 5 0 02 mm,锚 索 锚 固长 度 为 5 0 0 3 mm 。 巷道 净宽 4 . 5 m,净高 4 . 0 I T I ,支 护 布 置 断面 如 图 1所 示 。 l 22 0 5 登 5 0 图 1 巷道支 护设计断面图 1 4 蔷 4 2 0 4 . 3支护 效果分 析 4 . 3 . 1 监测 内容 监 测 内容 的 选 择 必 须 充 分 考 虑 到 巷 道 围岩 的运动 状况 ,从 监测 数 据 直 接 判 断 围岩 是 否稳 定 ; 锚 杆 的工 作 状 态 ,判 断 锚 杆 支 护 参 数 是 否 合 理 ; 便 于 观测 ,易于 现场测 取 。 1 与巷 道两 帮 围岩 稳 定 有 关 的监 测 指 标 巷 道 表 面收敛 、围岩深部 位移 、锚杆 受力 。 2 与巷 道顶 板稳 定 有 关 的 监控 内容 有 顶 板 下沉量 、锚 固 区 内 、外 的离 层 值 。围 岩 深部 位 移 , 锚 杆受 力及其 分 布状况 。 本 次矿 压 观 测 安 装 表 面 位 移 观 测 点 两 处 ;顶 板离层 观 测 点 两 处 ;端 锚 锚 杆 锚 索 工 作 荷 载 观测点 三处 ;测 力 锚 杆 观 测 点 两 处 ;再 生 围压 观 测点两 处 。 4 . 3 . 2监 测数据 1 测 站 1 处 的表 面位 移监测 。根 据现场 数据 , 得到测 站 1处顶 、底 板 及两 帮变 形 曲线 ,如 图 2 、 图 3所 示 。 2 顶 、底板离层监测 。根据现场监测数据 ,碍 到顶底 板变形变化监 测 曲线 ,如 图 4 、图 5 所示 。 3 端锚 锚杆 锚 索 工 作荷 载监 测 。根 据 现 场 监测 数 据 ,得 到 测 力 锚 杆 和锚 索 的 工 作 载 荷 监 测 曲线 ,如 图 6 、图 7所示 。 4 . 3 . 3监测结 果分 析 对 一7 5 0 r n水平 的巷 道进行 深部 耦合 支 护技 术 工 程实 践表 明 1 顶 、帮 位 移 总值 6 0 0 mm,顶 板 离 层 4 0 ram,围岩稳 定 ,取得 良好 的支护 效果 。 2 端 锚锚 杆 锚 索 工 作 荷 载 的变 化 很 小 , 其安 全程 度高 。 根据 上 述 监 测 数 据 ,巷 道 顶 板 移 近 与 两 帮 收 敛量 表 明采 用 高强 度 、高 刚 度 锚 杆 与 高 预 紧力 锚 索 的耦 合 支 护 技 术 取 得 较 好 效 果 , 能保 证 巷 道 不 发生 离层 断裂破 坏 。 图 2测 站 1顶底 板 变 形 曲 线 图 3测 站 1两 帮 变 形 曲线 4 0 3s 30 l 2 5 2 0 喽1 5 证】 0 5 0 顶板离层陈测 ●●●/ 一 ’ ’’’’’ 一 数据l 外侧简1 ~ 数据2 [内侧筒1 1 2 3 4 5 6 7 1 0 1 2 l 4 1 6 I 9 2 3 时间 , d 图 4测 站 1顶 底 板 离 层 曲线 8 6 中 国矿业 第2 O 卷 顶 板离 层 监测 宴 繇 拄 图 5 测站 2顶 底 板 离层 曲线 图 6端 锚 锚杆 工作 荷 载 曲线 图 7锚 索 工 作 荷载 监 测 曲线 5 结 论 说 明本 文 对 深 部 要 应 力 离 层 断 裂 型 巷 道 工 程 软岩 的变形 特 性 、变 形 机 理 分 析 正确 ,所 采 用 的 支护 原 则 、支 护 方 案 、支 护 材 料 、施 工 工 艺 与 围 岩变形特性实行强度、刚度、变形、结构 的基本 耦合 。 I 参考文献 [1] 何满潮 ,景海 河,孙 晓明.软岩 工程力 学 [ M] .北 京 科 学 出 版社 ,2 0 0 2 . [2] [3 ] [ 4] [5] 昝月稳 ,俞茂宏 ,赵坚.高应力状态下岩石非线性统一强度理 论 f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 0 0 4 ,2 3 1 3 2 1 4 3 2 1 4 8 . 孙晓明.煤矿软岩巷道耦合 支护理论研 究及其设计 系统开 发 [ D ] .北京 中国矿业 大学 ,2 o o z . Qi n , S .Q .P r i ma r y d i s c u s s i o n o n f o r ma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0 f d i s s i p a t i v e s t r u c t u r e i n i n n t a b i l l t y p r o c e s s o f r o c k ma s s E J ] . Ch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o c k M e c h a n i c s a n d En g ine e r i n g,2 0 0 0, 1 9 3 2 6 5 2 69 . 何满潮 , 孙 晓明.中国煤 矿软岩 巷道工程 支护设计 与施工 指南 [ M]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 2 0 0 4 .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来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上 接第 7 3页 参 考文 献 [1 ] 姚敬劬 ,张华成.宁乡式铁矿工艺 矿物学特征及选矿效 果 预期 [ J ] .资源环境与工程 ,2 0 0 8 ,2 2 5 4 8 1 4 8 7 . [ 2] [3] 刘万峰,王 立刚,孙志健 ,等.难 选含磷鲕状 赤铁矿 浮选 工艺研究 E J ] .矿冶 ,2 O l O,l 9 1 1 3 1 8 . 文勤.鲕状赤铁矿提铁降磷工艺研究[ D] .武汉 武汉理 工 大 学 ,2 0 0 6 . 米 米 米 来 米 米 米 来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柴 米 米 米 米 来 米 柴 米 米 米 米 米 栗 米 米 米 来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 I}米 柴 米 米 米 米 米 上 接第 8 2页 磨矿 细度一 3 2 0 图 5磨 矿 细 度 对 精 矿 品 位 的影 响 3结 论 1 该混合精矿 在没 找 出合理 的药剂制 度之 前 ,进行磨 矿 细 度 试 验 ,试 验 结 果 无 法 确 定 最 佳 磨矿 细度 ,表 明 了该 混 合 精 矿 的 分 离 难 度 很 大 。 所 以 , 在 确 定 药 剂 制 度 之 后 进 行 磨 矿 细 度 校 核 试 验 ,才能确定 最佳 磨矿 细度 。 2 硫化 钠与 活性 炭组 合 使 用 脱 药 ,发 挥 相互 协 同效 应 ,脱 药效 果优 于单独 使用硫 化钠 。 3 采用 乙硫氮 作 为捕 收剂 ,捕 收 性 和选 择性 较 强 ,铜 精矿 中铜 回收 率与 丁铵 黑药 、KM一 1 O 9以 及 乙硫 氮和 丁铵黑 药组 合 使 用 作 为捕 收 剂 时相 近 , 而铜品位 得到 提高 ,锌含量 下降 明显 。 4 新 型 抑 制剂 F S与硫 酸 锌 、亚硫 酸 钠 组合 使用 ,能有 效 抑 制 闪锌 矿 ,大 大 降 低 了铜 精 矿 中 锌 的互含 。_一 参 考 文 献 [1 ] 郑利强 ,胡 秀梅. 某铜 锌选 矿 厂混 合精 矿脱 药试 验研 究 [ J ]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 0 0 6 2 9 1 1 . [2] 于雪.铜锌硫化矿难 以分离 的可 能原因及解决途径[ J ]. 国外 金 属 矿 选 矿 ,2 0 0 4 9 4 8 . [3] 龙秋容 ,陈建华,李玉琼 ,等.铅 锌浮选分 离有 机抑制剂 的研究 [ J ].金属矿 山,2 0 0 9 3 5 4 5 8 . [4 ] 龚 明 光 . 泡 沫 浮 选[ M] . 北 京 冶 金 工 业 出 版 社 ,2 0 0 8 1 ≯7 1 5 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