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煤层开采高承压水突水预报及控制.pdf
第 2 3卷第 6 期 V o 1 . 2 3 NO . 6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Li a o n i n g T e c h n i c a l Un i v e r s i 2 0 0 4年 l 2月 De c . 2 O O 4 文章编号 1 0 0 8 0 5 6 2 2 0 0 4 0 6 0 7 5 8 0 3 深部煤层开采高承压水突水预报及控制 王希 良 ,彭苏萍 ,郑世 书 1 . 石家庄铁道学院 交通系,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4 3 ;2 _ 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生院’ 北京 1 0 0 0 8 3 3 _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 2 1 0 0 8 摘 要 以煤矿沉积岩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结构为切入点,利用地震和地质雷达技术实现软弱结构面的准确空间定位和岩体结 构的精细探测 。在 G I S的支持下 ,建立煤层底板 突水预 测模 型 ,提出底板突水评价指标体 系,为煤矿 深部开采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和 安全可靠 的技术方法 。采用 先进 工艺的注浆堵水技术 ,对高承压水实施封堵 ,堵水 效果 1 0 0 % 。为深部煤层高承压含水层上安全开采提 供 了一套较成功 的预报和 控制技术。 关键词 深部 开采;高承 压含水层突水预报;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T D 7 4 2 . 1 文献标识码 A Co n t r o l l i n g a n d p r e d i c t i n g wa t e r i n r u s h wi t h h i g h pr es s ur e i n dee p m l nl ng W ANG Xi l i a n g , PENG Su p i n g ‘ , ZHENG S h i s hu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T r a ffic ,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Ra i l w a y I n s t i t u t e ,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 5 0 0 4 3 , Ch i n a 2 . B e i j i n g C a mp u s Gr a d u a t e Co H e g e o f C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B e i j i n g l O O O 8 3 , Ch i n a 3 . Co ll e g e o f Na t u r a l Re s o u r c e s and Ge o s c i e n c es o f Ch i n a Univ e rsi ty o f Mi n i n g an d T echn o l o g y ,Xu z h o u 2 2 1 0 0 8 ,Ch i n a Abs t r a c t Ke e p i n g t h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g e o l o g y a n d h y d r o g e o l o g y s t r u c t u r e o f s e d i me n t a r y r o c k ma s s t o the p oi n t , the e x a c t l o c a t i o n o f s o ft s t r u c t u r e an d c a r e f u l s u r v e y i n g are f u l fil l e d . wi th the h e l p o f GI S, the mo d e l o f p red i c t i n g wa t e r i n r u s h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an d the i n d e x s y s t e m o f a s s e s s me n t f o r wa t e r i n r u s h i s p u t for ward , S O ,the the o r y f o u n d a t i o n an d rel i a b l e t e c h n o l o g y for d e e p mi n i n g are p r o v i d e d .Us i n g g r o u t i n g me tho d wi th a d v an c e d t e c h n o l o g y , the wa t e r i n r u s h wi th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i s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p e r v e r t e d u p . S u c c e s s f u l p r e d i c t i n g an d c o n t r o l l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for s a f e t y mi n i n g c o a l o n the a q u i f e r wi th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are p r o v i d e d. Ke ywo r d s d e e pmi n i n g wa t e r - b e a r i n gwi th h i g hp res s u r e ;f o r e c ast i n gfor wa t e r i n r u s h ;c o n t r o l l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引 言 华 北地 区石炭二 叠系煤 田受底板奥 陶系灰岩 水 的威胁越来 越大 ,突水 淹井 事故时有发 生,严重地 影响和制约 了煤炭企业的发展 。因此,研究煤矿底 板突水规律及机理,采取有效地方法进行预测预报, 为 受岩 溶 水 威 胁煤 层 开 采提 供 可 靠 的水 文地 质 依 据 ,已成 为煤矿 安全生产 中急需解决 的重大课 题 。 自从煤矿底板突水问题出现 以后,即引起 了国 内外 学术界和 工程界等领 域 内的专家 、学者 的高度 重视和极大兴趣 ,他们从各 自的领域出发,结合现 代科 学的先进 理论和技术 ,在煤矿 底板突 水机理 、 预测预报和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① 侧 重于水文地质方面研究的突水系数和 “ 下三带”理 论 ;② 重点研究煤层底板岩体变形破坏 的零位张 裂与破坏、梁板模型和关键层理论等。 然而 ,由于煤矿 底板岩溶水突出的影响因素多、 机 制复杂而 使传统 的底 板突水 预测 方法遇 到 了前所 未有的挑战,这些理论和技术虽然在不 同程度上为防 治底板突水起 到了积极的作用 。 但 预测预报的精度仍 然较差,特别是在指导深部煤炭资源开发时困难更 大, 突水淹井事故时有发生, 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现代数学和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解决煤矿 底板突水问题提供了契机,以 G I S为代表的信息技 术提供 了有力 的理论依据 和技术支持 ,它能综合考 虑与底板突水有关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开采条件等 因素 ,建立 的突水危 险程度分 区图像和 突水预报模 式 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以其快速处理、实时决策的 特点, 为煤矿安全开采提供正确、 直观的地质依据 。 在邢台煤矿底板开采实践中,将地质雷达和地 震探测技 术 、GI S和具有 先进工艺注 浆技术 应用于 高承压突 水预报 和控制 ,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 收稿 13期 2 0 0 3一l 02 7 基 金来 源河 北省教育 厅博士基金资助项 目 B 2 0 0 2 1 1 5 作 者简 介王希 良 1 9 6 6 一 ,男, 山东 平度人,博士 ,副教授 。本文编校 唐巧风 维普资讯 第 6 期 王希 良等深部煤层开采 高承压水突水预报及控制 7 5 9 1 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和主影响因素 多年开采实践及大量突水事例和理论表明,奥 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存在是煤层底板突水的物质基 础 ,其水压和岩溶发育程度直接影响了突水危险程 度和突水量的大小。水压的大小和隔水层的工程岩 体力学特性是决定底板能否突水的一对矛盾 ,当水 压和隔水层的稳定性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断层起 控制作用,使矛盾由不突水向突水方向转化【 l 】 。 概括地说,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有四 种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富水性、奥陶系灰岩含水 层作用于煤层底板上的顶托压力、对底板突水起控 制作用的断层 、抑制突水的底板隔水层厚度。 煤矿底板突水预测方法 煤层底板突水的发生,受地质、水文地质和开采 条件等多种动态因素的影响, 突水模式的建立和预测 方法的确定应既能反映底板突水机理, 又能同时考虑 多种突水因素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的目标 是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应用信息复合的方法, 构 造一个包含多变量的、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数学模 型,以反映多因素对底板突水的综合作用及机理。 3 用地质雷达和地震技术探测岩体结构 1 地质雷 达探 测 ① 探 测原理在 已破坏 和未破坏 的岩 层分界 处,形成了两种介质,已破坏的岩层对电磁波吸收较 大, 电磁波速度小, 未破坏的岩层对电磁波吸收较小, 电磁波速较大,因此, 在雷达剖面上已破坏岩层与未 破坏岩层会产生明显的界面【4 J ; ② 试验区地质、 开采 条件 煤层总厚度 6 .4 IT I ,倾角 4 0 ~1 2 0 ,煤层顶板为 9 .5 1 6 .3 m的粉砂岩、 砂岩, 节理发育, 煤层底板为 一 层厚 7 . 5 m粉砂岩 ,下部为 0 . 2 m 薄煤 层,煤层下 部为中粒砂岩。 工作面埋深 3 3 4 3 8 4 1 13 、 倾斜长度为 1 0 0 m。采煤方法为放顶煤开采,采用长壁倾斜、区 域后退垮落式分层开采,分层采高为 2 .8 ~3 .0 m;③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最大破坏深度为 1 1 .7 m,在最大破坏深度范围内,底板岩体以下各段 破坏程度不同,自底板以下其破坏程度依此减弱,亦 即当它们受到水压作用 时,其阻水 能力是不同的。 2 地震 探测 ① 探测原理在工程岩体结构松动破碎区,地 震波波速较小而振幅衰减较快,反之,在岩体结构 较完整区,地震波波速较大、振幅衰减较慢。破坏 ∽ - 口 3 01 1 0 01 l l o0 l l l o ol 2 01 1 0 01 l lo ol 1 01 10 01 1 lo o 1 l lo ol l l o ol 图 1单 炮 记 录 解释 Fi g . 1 S d o no f s e i s mi c s u r v e yf o r e n g i n e e r i n gg e o lo g yo f wo r k i n gf a c e 范围 的岩 体与其周 围未破裂 的岩 体 的结构不 同 ,它 们之间形成一个明显的波阻抗界面,因此,可以利 用地震波频率波速的变化曲线来划分不同的工程地 质区【5 闫;② 探测结果分别在巷道的顶板、底板、 两帮布置检波器,获得各断面的单炮记录 ,通过 比 较直达波和折射波频率的相对高低、采用多点交汇 法作 图,划分 工作面的工程地质 范 围 从图 1可 以 看出,工作面不 同部位地震波的频率是不同的,这 反映了地震波在不同的岩体结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是不同的,也说明了巷道围岩结构的复杂多样性。 如图 1 ,1 2 ~ 1 8 、2 3 ~ 2 7道地震波速最低 ,岩体结 构最松散、工程地质条件最差,5 - 9 、9 ~ 1 2道地震波 速度较低, 岩体结构较松散, 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1 ~ 5 、 2 7 ~ 3 0道地震波速较高,岩体结构较完整,工程地质 条件较好;1 8 ~ 2 3道地震波速最高,岩体结构相对其 他区段最完整,工程地质条件最好。根据以上分析, 工作面可划分为表 1 的 4 个工程地质区。 表 1 工作面工程地质条件分类 T a b . 1c l a s s i l l e a t i o no f e n g i ne e r i ngg e o l o g yo f wo r k i n g f a c e 4 G I S支持下突水模式的建立与预测 对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压、奥陶系灰岩岩溶发育程 度 、断层 网络复 杂程度 和隔水层有 效厚度 4种 因素 量化后,利用 A R C / I N F O的数据输入功能,将量化 结果输入计算机 ,绘制成等值线图,建立拓扑关系 后,以专题层的形式存储。 在 GI S的支持下, 对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因素 逐一分析,确定与底板突水相关程度较高的主要因 素 ,根据底板突水机理,构筑初始数学模型,并与 实际突水点进行复合处理 ,经反复运算,最后得出 比较符合实际的突水模式 维普资讯 7 6 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第 2 3卷 K。 K。 / M 式中 突水指数; 一岩溶发育程度;J}l,厂 奥陶 系灰岩含水层水压; 断层分维值; 隔水层 有效厚度。 根据突水模式的输出结果,对煤层底板突水危 险程度进行划分,如图 2 。① 突水区 z ≥1 . 5 突水 点大 多发 生在此 区域 ,这些 地区在 开采之前必 须做专 门的矿井水文地质探查,并采取切实可行的 防治水措施;② 可能突水区 O .7 4T s z 1 .5 本区 在安全开采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开采,并制定 切实可行的防治水措施 ; ③ 基本安全区 T s z O .7 这些地区在正常地质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突水,但 在开采之前仍应进行矿井水文地质探查、编制开采 方 案和制 定相应 的防 治水 措施 。 突水 区 可能突水区 基本安全区 图 2邢 台煤矿下组煤 开采 突水危险性分区 Fi g. 2 Z O n e So fwa t e ri n r us hf r o m c o a l S . a r l l flo o r 5应用注浆技术治理高承压含水层突水 该矿 一工作 面发生突水 ,突水 量 3 6 4 m3 / h ,水 压 3 .2 MP a ,围岩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差,针对 突水地点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采取了具有 新型材料和工艺的高、低压注浆 的方法。① 注浆 设备 双液调速注浆泵,最大注浆压力 2 1 MP a ,最 大注浆量 1 8 0 L / m i n , 通过调挡,可实现高、低压 注浆。辅助设备包括搅拌机、水玻璃罐等;② 注 浆材料以水泥、水玻璃、水为主要原料 ,辅 以高 凝胶化剂按一定比例制成化学浆液,这种浆液具有 可灌性、粒间渗透能力强,抗压、抗剪能力高、稳 定性和可抗老化性能强等特 点,辅助材料包括粘 土,锯木屑等 ;③ 浆液配比。浆液配 比不固定, 它随突水量的大小、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注浆半 径的大小而变化 浆液配 比原则是要使浆液凝固 快,水泥与水玻璃的比例适当加大,并辅以一定量 的高凝胶化剂;要使注浆半径加大,则必须减少水 泥 与水玻璃 的 比例 。经多次试验 ,获得理想 的配 比 为 , w 水 w 水玻璃 1 1 ~ 1 . 5 , w 水 w 水泥 1 O . 5 ~O . 7 ,w 水泥浆 w 水玻璃浆 3 1 ,凝固时 间为 2 5 s ;④ 施工工艺 主要包括浅孔注浆 、固结 围岩和深孔注浆 ,充填、加固深部围岩。注浆的目 的在于固结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体,使围岩完整、 强度提高。注浆孔呈梅花型布置在突水点周围,孔 深 1 .8 ~2 .0 m,控制距离 3 ~5 m。采取间歇注浆的 方法并注意掌握好注浆节奏,一 开始注较浓 的浆 液,适当加大水玻璃的比例和质量浓度,同时,加 入一定量的高凝胶化剂。 深孔打至较完整的围岩,以浆液扩散至出水口 1 ~2 m为准 ,为防治跑浆过多, 在浆液中加入 了一 定量的高凝胶化剂,堵水效果 1 0 0 %。 6 结论 ① 根据岩体结构理论及电磁波、地震波的传 播特性,采用地质雷达和地震技术可以对软弱结构 面和岩体结构进行精细探测 ;② 应用地质雷达和 地震技术进行地下工程岩体结构的探测,突破了传 统的以地质素描为手段 的工程地质条件定性认识 的局 限性,提高了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的定量化水 平 ;③ 从突破的观点来看 ,工程岩体的破坏及底 板突水总是先从工程地质条件最差的地段发生,然 后才 由点到面,逐渐扩展到全部,因此在制定防治 水方案 时应 对突 破点 I I I 、I V区首先进行 控制 ; ④ 应用 GI S预测预报煤层底板突水的危险性,克 服 了传统预测方 法 的局 限性 ,对 突水机 理的认识更 加深刻 ,评价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⑤ 可以利 用地理信息系统快速运算能力和实时决策的特点, 进行底板突水的短期实时预报,为煤矿安全生产提 供可靠 的水文地质保障;⑥ 化学浆液是一种具有 可灌性、粒间渗透能力强、抗压抗剪力学性能指标 高、稳定性和抗老性能好等特点的优异浆材,特别 适应于岩石类突水点的堵水工程;⑦ 整个治水过 程,设计合理,注浆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施工时 间短,堵水效率高。既节约排水费用,又消除了事 故隐患,同时,也保护了宝贵的岩溶水资源,经济 效 益和社会 效益十 分 明显 。 参 考文献 【 1 】张大顺, 郑世书. 地 理信 息系统技术 及其在煤矿底 板水害预测 中的应 用[ M】 . 徐州 中国矿 业大学出版社, 1 9 9 6 . 【 2 】 王 希 良 . GI S 支 持 下 的 煤 矿 底 板 突 水 预 报 研 究 . 工 程 勘 察, 2 0 0 1 , 1 2 O 一 2 . [ 3 1王则才. 国庄矿北大巷 突水通道分 析[ J 】 . 煤 田地质与勘探, 2 0 0 1 , 6 6 - 7 【 4 】杨 永杰 . 巷 道 围岩 松 动 圈 的地 质 雷达 探 测 及 应用 【 J 】 . 工 程 地 质学 报. 1 9 9 7 , 3 7 6-8 1 . 【 5 】王 辉, 黄鼎成. 地 震层析成 像方法及 其在岩体 结构 中的应用 . 工程 地质学报 ,2 0 0 0 , 1 9 1 7 . 『 6 1陆基孟. 地震勘探原理及 资料解释【 M】 . 北京 石 油工业出版 社, 1 9 9 1 .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