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矿井压力显现规律与锚索网联合支护技术.pdf
第 2 8 卷第 5期 2 0 0 9年 5 月 煤炭技术 Co a l Te c h n o l o a v V o J . 2 8 . No . 0 5 Ma y , 2 O O 9 “ ” “ ” ” ” ” “ 警 安全技 术 毒 ... 一 .. - 一 -.I 深部矿井压力显现规律与锚索网联合支护技术 曲 征 ,张国华,毕业武 黑龙江科技学院 安全工程学院,哈尔滨 1 5 0 0 2 7 摘要 通过对深部巷道矿压显现特点、 巷道变形规律、 巷道破坏机理及巷道支护原理进行分析, 根据现场实际地 质条件提出了深井巷道矿压的控制应该充分发挥以锚杆为主体, 以锚索、 铁网为辅的新型支护以及锚喷、 锚索、 锚 网等联合支护形式; 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支护参数。 关键词 深部开采;深井矿压;联合支护 中图分类号 T D 3 2 T D 3 5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8 7 2 5 2 o o 9 o 5 0 0 8 9 0 3 De e p M i n e Pr e s s u r e Be h a v i o r a n d Co mb i n e d S u p p o r t Te c h n o l o g y wi t h Bo l t Ca b l e W i r e O u Z h e n g , Z H A N G G u o h u a ,B I Y e w u {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e c u r i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一 , H e il o n g J i a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s t i tu t e , H a r b i n 1 5 0 0 2 7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r o u d e 印 r o a d w a y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t h e r o c k b u r s t ,d e e p mi n e p r e s s u r e b e h a v i o r ,roa d w a y f a i l - u r e me c h a n i s m a n d r o a d w a y s u p p o r t p ri n c i p l e a re a n a l y z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c t u a l o ns i t e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 fi o n s ,s o me me a s t l re S a l e p o i n t ed o u t , the p re s s u r e c o n t r o l i n d e e p min e t u n n e l s h o u l d gi v e f u l l p l a y t o t h e m a i n a n c h o r f o r a n e w t y p e o f s u p p o r t a s we l l a s c o mbi n e d s u p po rt f o r m wi th s p r a y an c h o r ,c a b l e ,wi re me s h. Th e s p e c i fic s u p po r t p a r a me t e rs a r e d e t e r m i n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c t ua l c o n d i ti o n s. Ke y wo r d s d e e p mi n i n g;d e e p mi n e p r e s s u r e ;c o mb i n ed s u p po rt O 前 言 随着全 国各行业对煤炭资源的大量需求 , 开采 煤层的埋藏深度必然要因为保证煤炭产量而增加, 与此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煤炭开采技术和采煤机械 的长足发展 ,加速了矿井向深部发展的速率 。由于 当工作面推至距废巷 1 5 m时开始调采 , 把工作 面调成和废巷成 1 0 o 夹角向前推进。 2 . 3 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 由于调采势必影响工作 面的推进速度 , 因此加 强管理 , 加快采煤机截速度 , 搞好机 电设备 的日常保 养和检修 , 减少事故影响 , 使 回采速度加快 , 就可 以 缩短采动压力对废巷 的作用时间, 减少废巷的破坏 程度。 2 . 4 坚持工作面上矿压观测, 掌握顶板活动规律 , 科学指导过废巷工作 该工作 面 刚开 始 回采 就在 工作 面 l 0 , 2 0 , 3 0 , 4 0 , 6 0 “ , 8 0 , 9 1 支架各设 1台Z C B一6 0 型耐 震式综采测压专用表 , 同时在 5 0 和 7 5 支架上 各 安设 1台 K B J 一 2 0 0 4 B型矿用多功能监测系统 , 进行 一 系列矿压监测。通过矿压观测基本摸清该块煤顶 板的活动规律 。同时采面过废巷期间 , 矿压组每天 都派专人到工作面检测支架的立柱载荷情况, 要求 泵站压力必须达到 3 0 MP a , 工作面支架立柱工作阻 力必须达到 3 8 MP a ≥F≥2 4 M P a 。达不到以上要 求的现场立即整改 , 否则 不准生产。以上措施保证 了工作面支架有足够支撑强度支撑顶板, 保证 了工 作面安全跨巷。 3 结束语 综三采煤队历时 4个原班顺利通过废巷 。从采 面过废巷情况看 工作面没有 出现片帮 、 漏顶 、 倒架 现象 , 没有其它矿压显现 。实践证明 废巷内铺设圆 木密集棚子和加厚板梁、 废巷内打设 的木垛 或充填 的炉灰渣充填物及两帮注射玛丽散等支护方式维护 废巷 , 完全能够满足采面过废巷 的支护强度要求 , 说 明在深部高压区复合顶板下综采过废巷技术上是可 行 的。 同时, 综三跨废巷 回采 月产达 8 . 8 万 t , 没有影 响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综三采煤队跨废巷回采保证 工作面的生产接续, 工作面少停产 1 M, 多为企业生 产原煤 9万 t ; 并且保证 了采面的安全生产 , 为新安 煤矿全年完成 2 2 0万 t 的奋斗 目标 , 为双 矿集 团公 司全年完成 1 3 0 0万 t 奋斗 目标 , 打下 了坚实 的基 础。该综采工作面在深部高压区复合顶板下顺利跨 过废巷的实践 , 可为类似条件的矿井提供可借鉴 的 技术经验。 责任编辑王风英 收稿日期 2 0 0 8 1 1 2 6 ; 修订 日期 2 0 0 90 30 2 作者简介 曲征 1 9 8 8 一 , 男, 黑龙江齐齐哈尔人 , 黑龙江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 0 6 4班 , 专业方向为煤矿安全工 程 , Em a i l q u z h e n g o y a h o o . c o rn. a n 。 9 O 煤炭技术 第 2 7卷 不同的产煤国家在煤层赋存的自然条件、 技术装备 水平和开采技术上存在差异、 以及在深部开采中出 现问题的程度不同 , 因此 国际上 尚无统一 和公认 的 根据采深划分深井 的定量标准。中国煤矿开拓系统 按开采深度对矿井分类 浅矿井 埋深 H4 0 0 m 、 中深矿井 4 0 0 m≤中深矿井 8 0 0 m 、 深矿井 8 0 0 m≤深矿井 1 2 0 0 m 、 特深矿井 ≥1 2 0 0 m 。 鸡西矿业集团东海煤矿距地表垂深 9 8 0 m左 右 , 属于深部开采矿井, 开采过程中诱发出一系列工 程灾害主要有 巷道 变形速度快 、 巷道围岩变形量、 变形范围大; 巷道持续变形、 巷道趋于稳定时问长 ; 采场矿压显现剧烈 , 采场失稳, 易发生破坏性的冲击 地压; 高地应力通过巷道两帮传递到底板 , 造成深部 巷道底鼓严重; 岩层温度将达到摄氏几十度的高温, 工作面温度达 3 O ℃以上, 作业环境恶化。由此可 见 , 东海煤矿深部矿井安全开采与围岩控制是 当前 该矿井面临的的主要 问题。 1 深部开采围岩变形特征与矿压显现 规律 1 . 1 深井巷道矿压显现特征 1 . 1 . 1 巷 道 变形 量 大 矿井深部巷道矿压显现的显著特点之一是从巷 道开挖伊始就产生大的收敛变形量。该特点是由深 井巷道 围岩因承受巨大的围岩应力处于破裂状态和 深井巷道围岩因采动影响而有较大的破裂范围决定 的。研究表明 , 随开采深度增加, 巷道变形量呈近似 线性关系增大, 从 6 0 0 r f l 开始, 开采深度每增加 1 0 0 m, 巷道顶底板相对移近量平均增加 1 0 %左右。由 于深井巷道变形量大 , 若支护形式选择不合理 , 则巷 道变形、 破坏更加严重 ; 因此 , 深井巷道的维修工作 量大、 周期长 , 维护费用高。实践表明, 深部开采的 巷道翻修率可达 4 0 %~8 0 %, 有些地质条件复杂的 煤矿 , 巷道返修率甚至高达 1 0 0 %。 1 . 1 . 2 掘巷初 期 变形速度 大 矿井深部巷道另一个矿压显现特点是 , 在巷道 掘出后巷道变形速度大。现场观测表明, 深井巷道 刚开挖时的变形速度可达 5 0 m m / d以上。巷道掘出 后 , 变形速度随时间的延续呈负指数曲线急剧衰减 , 经过一定时间后趋于稳定。 1 . 1 . 3 地 压 大 深部矿井开采中矿压显现的主要表现有冲击地 压发生频率高、 冲击能量大、 波及范围广及无法预 测。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 以及开采条件 越来越复杂, 我国的冲击矿压现象越来越多, 危害也 越来越大。冲击地压是积聚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 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 在井巷发生爆炸性事故, 产 生的动力将煤岩抛 向巷道 , 同时发出强烈响声 , 造成 煤岩体振动和煤岩体破坏, 支架与设备损坏 , 人员伤 亡, 部分巷道垮落破坏 、 片帮。在深矿井开采中岩体 受力大, 在脆性大的岩层中, 就可能发生冲击地压。 1 . 1 . 4 巷道底臌量大 矿井深部巷道矿压显现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是底 臌量大。从国内外的有关报道看, 深部开采的巷道 底臌现象具有普遍性 。据前苏联对部分深井资料的 统计分析 随开采深度增大, 易于产生底臌的巷道比 重越来越大 ; 随开采深度增加底臌量及其在顶底板 相对移近量中所占的比重增大。 1 . I . 5 地温升高 地温是指井下岩层的温度。一般情况下 , 地温 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 地温决定着井下采掘工作面的 环境温度 , 即矿井温度。在深矿井开采 中, 矿井温度 一 般都 比较高 , 会影响人体健康 , 降低工作效率 , 有 时甚至会远高于人体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 导致呼 吸困难、 死亡 。在东海矿的部分工作面 , 其矿井温度 已接近 3 6 ℃,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矿井产量。 1 . 2 煤矿深井回采工作面矿压显现 1 . 2 . 1 老顶的初次来压 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 老顶断裂形成三 铰拱式平衡 , 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 变形 失稳 , 有时会伴随滑落失稳 顶板 的台阶下沉 , 从 而导致工作面顶板的急剧下沉。此时, 工作面支架 呈现受力普遍加大 的现象, 称 为老顶 的初次来 压。 回采工作面煤壁上所承受的支承压力将随着老顶跨 度的加大而增加。即刚从开切 眼推进时为最小 , 在 初次来压前则达到最大。老顶来压前 , 回采工作面 的顶板压力并不大, 但煤壁内的支承压力却达到了 这种情况下的最大值。所以, 煤帮的变形与塌落 片 帮 , 常常是预示工作 面顶板来压 的一个重要标志。 煤壁前方强大的支承压力 , 可能导致直接顶在煤壁 前方形成剪切破坏 , 从而形成顶生隙。这对 回采工 作空间的顶板管理显然也是不利的。老顶初次来压 比较突然。来压前回采工作空间上方的顶板压力比 较小。初次来压时, 老顶跨距 比较大, 影响的范围也 比较广 , 回采工作面易出现片帮严重、 支柱钻底、 炸 顶、 台阶下沉等现象。如不及时采取得力措施 , 就会 发生抽冒顶事故, 严重影响工人及设备的安全。 1 . 2 . 2 老顶的周期来压 老顶初次来压后, 工作面继续向前推进过程中, 软帮冒顶区上方形成的铰接岩梁跨度达到一定距离 后 , 由于自身重力等因素 , 铰接岩梁就会发生一次重 新平衡, 每次重新平衡都会出现顶板应力重新分布, 出现矿山压力异常增大的现象。这种周期性地出现 矿山压力异常增大的现象, 则被称为老顶周期来压。 周期来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 加, 顶板的下沉量变大; 支柱所受的载荷普遍增加; 有时还可能引起煤壁片帮、 支柱折损 、 顶板发生台阶 下沉等现象。 2 深井巷道围岩控制原理 根据巷道围岩应力、 围岩强度及它们之问的相 互关系, 选择合适的巷道布置、 保护及支护方式 , 降 第 5 期 曲征 , 等 深部矿井压力显现规律与锚索网联合支护技术 9 1 . 低围岩应力 , 增加围岩强度 , 改善围岩受力条件和赋 存环境 , 是深井巷道 围岩控制 的基本原理。主要控 制方法归结为优化巷道布置和提高巷道保护及支护 形式 。文中主要提及 的是提高巷道保护及支护。 在巷道锚杆支护设计 中主要依据的理论有悬吊 理论、 组合梁理论和组合拱理论。悬吊理论的实质 是将巷道顶板较软弱的岩层悬吊在上部稳定的岩层 上 , 增强较软岩层 的稳定性。组合梁理论则是关于 增加各个岩层 间的摩擦力 , 阻止岩层沿层面继续滑 动, 避免出现离层现象 ; 同时增加岩层 间的抗剪刚 度 , 使几个薄岩层锁成一个较厚 的岩层 。组合拱理 论的实质是关于通过锚杆形成 围岩压缩带来控制可 能出现 的两帮楔形剪切滑移的理论 。 在煤矿巷道 , 锚杆、 锚索大都是配合使用。锚索 支护的作用机理 单体锚索通过固定在岩体内的内 锚头和锁定 的外锚头对锚 索施加预应力 , 锚索产生 拉张弹性变形。当围岩有变形时, 锚索的预拉力通 过内、 外锚头以压力方式作用在围岩上, 平衡围岩的 变形力, 来维护巷道的稳定。当锚杆、 锚索及时支护 之后, 形成锚杆、 预应力锚索的加固群体。这样, 相 邻的锚杆、 锚索的作用力相互叠加, 组合成一个承载 拱。 这个新的承载层厚度比单用锚杆成倍增加, 能使 围岩发挥出吏大的承载作用。 3 东海深部矿井锚网索联合支护设计 3 . 1 工程地质条件 该工作面为 3 2层 左九副巷 、 左十路 回采 工作 面, 位于五采 3 2 层绞车道东侧 , 其范围北起 3 2层左 九路副巷, 南至 3 2 层左十路 , 东起切割上山, 西止 3 2 层保护煤柱, 面积 1 1 0 9 4 0 r n 2 。该工作面上部为 3 2 层左九路采空 区, 下部为本层未开采区, 西部为本层 未开采 区, 东部为采区边界。该区煤厚在 1 . 6 1 . 9 m之间 , 煤层结构复杂 ; 该 区煤层伪顶为页岩 , 厚度 为 0 . 3 4 m左右, 直接顶为粉砂岩 , 厚度为 1 . 2 8 m左 右, 老顶为粉细砂岩 , 厚度为 7 . 9 2 m左右 ; 底板为页 岩, 厚度为 3 . 4 2 m左右 , 粉细砂岩厚度 2 . 5 1 T I 左右, 中砂岩厚度为 8 . 4 0 m左右 。 3 . 2 锚网索支护参数确定 单从锚杆作用的角度来看不能提高巷道支护强 度 , 原因是锚杆长度小 , 药卷锚固长度小且在巷道的 破碎 区内, 这无法阻止巷道顶板的破坏。因此锚杆 支护的设计就不应单纯从提高支护体强度的角度来 考虑 , 而应从对破坏围岩的加 固、 阻止围岩继续松动 和提高松动体自稳性的角度来考虑。既要突出锚杆 支护的优越性, 又能使复合顶板的支护效果得以保 证。锚索有很好的延展性和抗拉强度, 使锚索形成 的锚固岩体在巷道围岩中形成一条强度大、 塑性强、 结构稳定的承载体。根据现场实际煤层覆存条件和 地质条件 , 采用工程类 比的方法进行设计。断面特 征以及锚杆锚索护设计参数见表 1 , 断面设计 图见 图 1 。 表 1 断面特征与锚杆锚索参数表 4 结论 缱枉 金属网 壁塞 图 1 锚杆锚索断面相间隔布置图 1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 , 围岩的物理 性质的变化 , 矿压 显现形式增加 , 矿压显现加剧 , 巷 道维护困难, 维护周期长, 维修费用大, 对人员设备 的威胁增加。 2 巷道发生明显流变特征 。在巷道掘进后 随 着时间延续 , 深部巷道持续变形 , 巷道断面积明显减 小, 巷道变形趋于稳定的时间长 , 巷道围岩变形速度 快 , 变形量大 , 深井巷道失效率高 , 易造成采掘失调。 3 煤矿深井巷道的矿压控制应该着重考虑优 化巷道的布置, 增加巷道的自 稳能力, 加强巷道两帮 及底板控制 , 提高破坏 区围岩强度 , 改善 、 发展巷道 的支护形式, 充分利用以锚杆为支护主体, 锚索、 金 属网为辅助支护体的锚喷、 锚网、 锚索、 锚喷网等联 合支护形式 。 参考文献 [ 1 ] 郭守泉. 矿井深部开采矿压与支护技术研究[ D ] . 辽宁工程技 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0 0 5 . [ 2 ] 马念杰 . 煤巷锚杆支护地应力设计方法[ J ]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 理 , 1 9 9 7 , 3 / 4 . [ 3 ] 何满潮, 李春华. 锚索关键部位二次支护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 J ] . 建井技术, 2 0 0 2 , 1 . [ 4 ] 袁和生. 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 M ]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1 9 9 7. [ 5 ] 陈炎光, 钱鸣高. 中国煤矿采场围岩控制[ M ] . 徐州 中国矿业 大学出版杜 。 1 9 9 4 . 责任编辑王凤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