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河煤矿地温预测及分析.pdf
中国科技信息 2 0 1 4年第 O 1 期 C H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L OG Y I N F O R MA T t O N J a n . 2 o 1 4 韩 良政 刘河煤矿地温预测及分析 Geo t h er ma I Pr ed i ct i on a nd An al ys i s of Li u he Coa I Mi n e 韩良政1 _ 1河 南理 工大学能源科 学与工程 学院,河 南 焦作 4 5 4 0 0 3 2河 南神 火集团郑州神 火区域 管理公 司,河 南 郑州 4 5 0 0 0 0 1 概述 资源及环境 摘要 随着我 国煤矿 开采深度 的增加 ,地热现 已成 为制 约煤矿 企业发展 的 第六 大灾 害。为保障刘河煤矿今后深部开采能够安全可靠的进行,必须准确掌握刘河 煤矿 的地 温情况 ,本文主要 通过 现场 简易测温 ,对该矿 的地 温进行预 测 ,并 通过数据 分析 ,为今后解 决地热 问题提 供 了 技 术支撑 。 关键词 地热;深部开采;恒温带;变温带;地温梯度 Abs t r a c t W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c o a l mi n i n g d e p t h i n C h i n a , g e o t h e r ma l h a s n O W b e c o me t h e s i x t h l a r g e s t d i s a s t e r wh i c h r e s t r i c t s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c o a l mi n i n g e n t e r p r i s e s . I n o r d e r t o e n s u r e i t c a I 1 b e s a f e a n d r e l i a b l e o f L i u c o a l mi n e d e e p mi n i n g i n t h e f u t u r e , we mu s t ma s t e r i t s g e o t h e r ma l c o n d i t i o n s a c c u r a t e l y , S O t h i s p a p e r ma i n l y p r e d i c t s t h e mi n e s g r o u n d t e mp e r a t u r e t h r o u g h t h e s i mp l e me a s u r i n g t e mp e r a t u r e , t h e n a n aly s i s t h e d a t a , a n d p r o v i d e s t e c hn i c a l s u p p o r t t o s o l v e t he g e o th e r m a l p r o b l e m i n t h e f u t u r e . K ey wo r d s g e o t h e r ma l ;d e e p mi ni n g ;z o n e o f c o n s t a n t t e mp e r a t u r e ;z o n e o f v a r i a b l e t e mp e r a t u r e ; g e o t h e r ma l g r a d i e n t 中图分类号T D 7 2 7 文献标志码A 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 D OI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0 0 1 - 8 9 7 2 . 2 0 1 4 . 1 4 . 0 0 2 随着我国煤矿浅部煤炭资源的 日益减少 ,煤矿开采深 度在逐渐增加 ,深部开采 已成为一种趋势 ,地温问题也 由 此逐渐加大,成为矿井向深部发展不可避免的 ,使得矿井 地热成为我们煤矿灾害防治的第六大难题 。 针对 目前我 国部分矿井深部开采中地热这一难题 ,许 多学者做 了大量研究。张连强_ 3 】 从永城隐伏背斜两翼发育 的次级宽缓褶 曲及其高角度断层 ,控制着本区含煤地层的 分布为切入点,得 出该矿区的地温亦受各种地质因素的作 用与控制 ,表现为同一水平地层越老温度越高 ,背斜轴部 地温和增温率均高于向斜轴部;张金海[4 等介绍 了田陈气 温现状 ,对矿井地温进行 了测定 ,掌握了围岩的原始温度 一 2 7 一 和热源分布规律 ,结合北五采区的生产状况 ,提 出了改善 热环境的降温措施;石 中勇r5 ] 采用 简易测温及近似稳态测 温曲线 ,初步划分了该区地层变温带、恒温带、内热带的 界线,进行了地温梯度的计算 ,并进一步研究了本区地温 梯度以及同一水平面地温的变化规律;汤昆【4 等通过对煤 矿构造应力、地温变化与瓦斯异常的关系分析 ,得出构造 应力是促进煤炭物理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压力因素,造成地 温局部升高,改变煤的结构。 刘河煤矿以往未进行过测温工作 ,本次测温工作在该 矿井内布置简易测温6 孔 ,近似稳态测温1 孔 ,测温钻孔分 布均匀 ,同时深入地对其分析研究 ,基本查 明了井 田范围 内的地温状况及变化规律 ,对划分地温类型、矿井设计 、 建设开采 、矿井通风降温及其热害防治等将起到重要作 资源及 环境 用 。 2 现场测温 中国科技信息 2 0 1 4年晕 0 1 期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L OG Y i NF OR MA T I ON J a n . 2 o 1 4 表1现场测温结果表 孔 3 8 8 3 8 9 3 8 一 “ 3 9 3 3 9 - 4 4 l 一 5 4 2 1 0 测温炎 简 动 简幼 简 简易 觞易 近似 稳 念 兢 动 Ⅲ Ⅲ 2 煤 底扳 潞 度 2 8 。 0 2 4 . 6 2 1 . 0 2 3 . 9 2 4 . 9 2 4 . 7 3 5 . I 均梯度 ℃/ - 米 2 . 4 2 2 O 3 1 . 7 O 2 . O 8 2 . 2 9 】 . 7 8 1 . 9 1 2 . 1 工程概况 刘河煤矿属原永夏煤田刘河井 ,永夏煤田位于黄淮 冲积平原的东南部 ,全区地势西北 高,东南低 ,地面标高 一 般为 2 8~ 4 O m;地层走 向4 0 线以南为NNE,向北逐 渐变为N NW向 ,倾向S E 至NE,倾角5 。 ~3 2 。 ,区内构 造以NN E 向断裂为主,发育有宽缓褶皱 ,构造复杂程度中 等。本矿开采二2 煤层 ,采 用立井开拓 ,设计 生产能力3 0 万吨/年 ,2 0 1 1 年实际生产能力3 8 . 7 万吨 。采煤方法为走 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 ,采煤工艺为打眼放炮落煤 ,一次采 全高,采用 单体液压支柱 n型钢梁对棚支护管理顶板;掘 进工作面采用打眼爆破方法掘进 ,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 集中分级排水 。 2 . 2 原始资料分析 1 恒温带确定 依据永城矿 区车集井 田之恒温带深度为2 3 米 ,温度为 1 5. 5 ℃ 。 2 孔底温度校正 邻区及本区近似稳态资料表 明,非稳态测温钻孔孔底 温度有随钻孔稳定时间延长而趋于稳定的规律 ,孔底温度 T随时问 t 的变化可用公式T L n t 来表示。 2 _ 3 地温测试 现场测温结果见表1 所示 。 根据 简易测温两次测得的孔底温度 T及相应的钻 孔稳定时问 t ,求出所对应的 、 ,在一般情况 ’ , 孔底经7 2 fl , 时的稳定后 ,原始岩温即可恢复 ,故令稳定时 间 t 等于7 2 fl 时 ,代入公式即可 ,求 出孔底原始温度 T,对于近似稳态测温的钻孔 ,由于稳定时 间已超过 7 2 / J 时 ,所以不须校正。 利用孔底及恒温带 的温度和深度 ,按式 1 计算钻 孔平均地温梯度。 GCP一 AT ,. 1 0 0 % 1 △Ⅳ 式中Gc P -- 4 L 平均地温梯度单位℃/ 1 0 0 m; △T 一孔底与恒温带之温度差,单位℃; △H 一孔底与恒温带之深度差 ,单位m。 二2 煤层底板温度用式 2 进行计算。 T GC P △H 1 5 . 5 2 式中△H1 一煤层底板深度与恒温带深度之差; - 28 1 5 . 5 一恒温带温度,单位℃。 2 . 4 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工作 ,基本 证灾 r该区为地温 正常 区 ,地 温梯度1 . 7 0~2 . 4 2 C/1 0 0 米 , 均为2 . 0 3 ℃/】 0 0 米 。根据 4 卜5 、4 2 一 l o L N温资料证实 ,区『人 J 二2 煤层一级高温的深 度在6 5 0 米以深 。 3结语 1 通过利用简易测温扎的布 对刘河煤矿地温进行 测试 ,对地 层变温带 、恒温带 、内热带的划分进行 了研 究,避免 了千篇一律利用经验数据进行三带划分和地温梯 度的计算 ,使得地温资料更客观 、真实、n 靠。 2通过对本矿 地温分带及变化 律 的研究 ,叮能 对邻近矿井 新庄煤矿 、葛店煤矿等地温变化规律的认 识有所借鉴。 3 通过对刘河煤矿地温的测试上作 ,为令后该矿深 邹开采 的矿井 降温 问题提供 了叮靠的理论分析和数据 支 撑 ,从而能够为煤矿j 二 人提供一 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 参考文献 [ 1 】 袁东升,王德银,全洪昌等. 矿山热灾害防; e l M ] .徐州中 国矿 业 大 学 出版社 ,2 o 0 8 1~2 . [ 2 】 张帅,田道春 ,刘文中.涡北煤矿地温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因素分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2 0 1 2 ,5 2 1 55~ 58 . [ j ] 张连 强.顺和 西煤矿 区地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 _中 国 煤 炭地质 ,2 0 1 2 ,2 4 7 2 9 ~j 5 . [ 4 】 张金海,李 方,李民革. 矿井深部地温调查与防治[ J ] _ 山东 煤炭科技 ,2 O O 8 5 1 4 3 ~1 4 4 . [ 5 】 石中勇.陶二煤矿扩大区地温分带及变化规律研 J 】 .中国 煤炭地 质 ,2 0 1 0 ,2 2 增 6 3 ~6 6 . [ 6 ] 汤昆,孔 令国.煤矿构造应 力、地温 变化与 瓦斯 异常的关 系 『 J ] .云南地质 ,2 0 0 7 ,2 6 3 2 2~5 2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