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深部软岩巷道底鼓机理及控制技术.pdf
l 2 6 科技 论坛 浅析深部软岩巷道底鼓机理及控制技术 左 超 安徽理 工大学 煤矿安全 高效开采省部 共建教 育部重点 实验室 , 安徽 淮南 2 3 2 0 0 1 摘要 进入深部开采阶段 , 面对日益严重的软岩巷道底鼓问题 , 本文从巷道底鼓产生机理和底鼓的破坏程度两个方面对巷道底鼓 进行了分类, 分析了巷道底鼓的影响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深部软岩巷道底鼓控制的防治措施。工程实践表明 采用联合支护加固的 方法, 能有效控制巷道底鼓。 关键词 深部开采 ; 巷道底鼓 ; 底鼓机理 ; 防治措施 目前, 我国煤矿开采深度逐渐增加, 预计未来很多煤矿将转为 千米深井。煤矿在深部开采时, 地质环境复杂, 在多场、 多相耦合作 用下, 深部巷道支护特别是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更加困难 , 巷道底鼓 现象尤为突出 。巷道底板稳定性更加难以控制, 强烈的底鼓不仅 带来大量的维修工作, 增加维护费用 , 而且底板大量变形经常导致 巷道两帮及顶板变形, 从而使整个巷道失稳 , 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 威胁嘲 。 因此, 在深部软岩巷道的底鼓防治研究对深部矿井的安全生 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在对深部软岩巷道底鼓的产生机理及底鼓类型进行总结 的基础上, 对巷道底鼓防治方法进行研究 , 并通过工程实例对综合 性加固法的底鼓控制方法进行实验。 1巷道底鼓的类型 1 . 1 按巷道底鼓产生机理分类。 由于巷道地质条件、 围岩性质和 应力状态的不同, 巷道底鼓产生的机理也不同, 底鼓主要分为挤压 流动性底鼓、 挠曲褶皱性底鼓 、 剪切错动性底鼓和遇水膨胀性底鼓 4类。不同类型的巷道底鼓, 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 1 . 1 . 1 挤压流动性底鼓。此类底鼓常发生于软弱破碎底板 如 煤、 粘土岩等 , 两帮及顶板强度远大于底板岩体强度, 底板受到严 重挤压形成挤压流动性底鼓 , 如图 1 a 。 1 . 1 . 2 挠曲褶皱性底鼓。 此类 底鼓是在平行于层理方向的压力作用下, 底板岩层向巷道内部挠曲 褶皱使底板岩体失稳产生的, 如图 1 b 。底板岩层分层越薄, 巷道越 宽, 底鼓量也越大。1 . 1 . 3剪切错动性底鼓。巷道直接底板为厚层岩 体, 在高应力作用下, 底板受剪切作用发生破坏 , 底板岩层由于剪切 破坏出现楔块体, 相互错动的楔块体造成巷道底鼓, 如图 1 f c 1 。1 . 1 . 4 遇水膨胀性底鼓。通常, 含有蒙脱石、 伊利石等的粘土岩层浸水后 , 岩石强度弱化 , 同时便随体积的急剧增大。 在井下生产中, 膨胀岩底 板遇水会迅速膨胀 。 形成膨胀性底鼓。 1 . 2按巷道底鼓破坏程度分类。 根据巷道底鼓的破坏程度, 巷道 底鼓可分为以下 4 类 1 . 2 . I 轻微底鼓, 底鼓量为 1 0 0 2 0 0 m m, 巷道两帮基本没有移 动变形, 底板出现微小裂痕, 顶板局部开裂, 底板轨道有轻微鼓偏 , 断面收缩量小, 巷道底鼓不严重, 不影响正常使用, 如图 2 a 】 。1 . 2 . 2 明显底鼓 , 底鼓量为 2 0 0~3 0 0 m m, 巷道底鼓现象明显, 底鼓速度增 加, 3 4天底鼓量可达 2 0~5 0 m m。 巷道两帮发生内移变形, 顶板下 沉 , 巷道底板起鼓, 轨道偏斜, 水沟被挤, 喷层开裂, 需要及时进行巷 道维护, 如图 2 0 。1 . 2 . 3 严重底鼓, 底鼓量为 3 0 05 0 0 mm, 底鼓速 度迅速增大, 一昼夜的底鼓量可达 5 0~l O O m m, 底鼓持续时间长, 巷 道两帮移近量增大, 顶板下沉、 开裂, 枕木鼓歪、 鼓断, 轨面鼓偏, 水 沟挤坏, 巷道喷层裂缝较大, 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必须及时进 行翻修 、 扩修处理 , 如图 2 c 。1 . 2 . 4破坏性底鼓 , 底鼓量达 5 0 0~ 8 0 0 tu r n , 底鼓发展迅速 , 对巷道两帮、 顶板及底板结构的稳定性破坏 极大 , 一昼夜的底鼓量可达 2 0 0 ~ 3 0 0 m m 。此类底鼓现象极其严重 , 巷道两帮岩石开裂 、 片帮、 内移 , 顶板破裂 、 下沉 , 底鼓持续时间较 长, 严重时可使巷道垮落并处于半封闭状态, 无法正常行人和通风 , 必须进行彻底翻修和加强支护, 如图2 a 。 2巷道底鼓的影响因素 巷道底鼓的影响因素众多, 其中底板岩性 、 应力状态及地质条 件 水理作用 是造成底鼓的主要因素 , 支护强度和巷道断面形状对 c 严重底鼓 d 破坏性底鼓 图 2巷道破坏分类及 其示意 图 巷道底鼓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2 . 1 底板岩性。巷道底板岩性对巷道底鼓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 用。 2 . 1 . 1 巷道底板岩层的薄厚以及破碎程度等不同的地质条件 , 形 成了如 1 . 1 所述的巷道底鼓的类型。2 . 1 . 2巷道为软弱底板岩层时, 其强度远远小于底板深部完整岩层及两帮围岩的强度, 在力的作用 下, 底板软弱岩层的变形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增大, 故巷道底板 岩层的软弱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巷道底鼓的严重程度。2 . 1 . 3 作者简介 左超 1 9 9 0 一 , 男, 河北石家庄人, 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科 技论 坛 1 2 7 在一定的厚度范围内, 巷道底板软弱岩层的厚度越大, 巷道底鼓量 和底鼓速度越大 , 底鼓也越严重, 故巷道底板软弱岩层的厚度也是 引起底鼓的重要因素。 2 . 2 应力状态。 开采深度不断增加, 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及水平应 力也随之增加, 但在巷道底板处会出现垂直应力降低区和水平应力 集中区, 水平应力会加速巷道底板围岩的塑性破坏, 底板围岩在浅 部首先出现塑性破坏区, 然后不断向底板深部围岩扩展变化, 随着 水平应力的增加 , 巷道底板塑性破坏区面积将持续增大 , 加之软岩 本身的蠕变性能, 在水平应力作用下巷道底板已经破坏的围岩将向 巷道内部移动, 导致底鼓。 随着巷道埋深的不断增大, 巷道发生底鼓 的可能性越大, 底鼓的严重性相应加重。 2 . 3水理作用。 煤矿开采过程中, 巷道底板不可避免的会存有积 水 , 底板岩石遇水后强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 水的存在会加重 底鼓的变形, 具体如表 1 所示。 3巷道底鼓的控制 巷道底鼓的控制技术, 主要分为预防和治理两类。为保证巷道 围岩稳定, 保护底板岩层, 应当坚持预防为主、 治理为辅、 防治结合 的理念。常见的底鼓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 3 . 1 加固法, 通过提高巷道底板的岩石强度及其支护强度 , 实现 巷道底鼓的控制 , 是目前最常用的底鼓治理方法。 采用底板锚杆、 底板注浆 、 底板锚注及反拱支护的方法增强底 板围岩强度 ; 采用砌筑底拱、 砌喧、 全封闭式巷道支架、 底板衍架等 方法提高巷道底板支护强度 ; 采用锚网全封闭混凝土、 喷网全封闭 金属可缩性支架 、 全封闭锚喷等联合支护方式来控制底鼓; 地质条 件复杂的情况下 , 可同时采用以上多种防治方法对底鼓进行综合性 治理。 3 . 2卸压法,是将巷道围岩的应力向深部转移来达到控制底鼓 的目的,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底鼓治理方法。 对于应力集中较显著的底鼓类型, 采用松动爆破或在底板中心 打卸压孔或卸压槽的方式进行底鼓治理 ; 对挠曲褶皱型底鼓采用切 缝卸压的方式进行治理; 另外, 可通过刚柔层卸压技术 , 即在一次支 护与二衬之间进行可压缩支护或充填柔性层 , 使其刚度匹配, 完成 卸压, 进行底鼓治理。 3 . 3 联合法, 是加固法和卸压法的综合 , 最大限度的进行巷道底 鼓治理。加固措施提高巷道顶 、 底、 两帮围岩的承载能力, 卸压措施 可实现围岩应力的深部转移, 减小巷道围岩应力。此方法适用于应 力集中较大、 底鼓较严重的巷道。 4 工程实例 淮北矿业集团杨柳煤矿 1 0 4采区主采煤层为 l 0煤, 1 041 6机 巷标高 一 7 4 6 . 4一 7 3 9 m, 巷道围岩岩性以中、 细粒砂岩为主 , 泥岩、 粉砂岩次之。砂岩呈灰 一灰白色 , 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 钙泥质胶 结 , 层理较发育, 赋水性较小。巷道净宽 5 0 0 0 mm、 净高 4 0 0 0 mm。巷 道采用锚网喷支护, 由于受工作面采动影响, 围岩体强度明显降低, 造成巷道底鼓严重 , 巷道顶板下沉量达 2 9 6 mm, 底鼓量达 1 9 7 mm , 巷道断面收缩量大, 变形严重, 影响正常生产。 根据 1 041 6 机巷受到动压影响、应力大及围岩破碎的特点, 采 用以锚网为核心的架棚、 注浆、 锚网、 喷浆联合支护加固的方案 , 对 巷道围岩进行加强支护。锚喷支护施工紧跟实施点 ,锚杆规格 G Q M2 4 一 q b 2 2 m m3 0 0 0 mm高 强锚 杆 ,全断面共 1 3根 ,株距 8 0 0 mm, 排距 8 0 0 mm, 与支护锚杆配套使用金属网采用 6 .5 m m圆 钢制作 , 金属网规格 2 5 0 0X9 0 0 mm, 网格间距 1 0 0X l O O mm。 通过对巷道起底、 刷帮, 并进行上述加强支护后 , 对巷道底鼓量 及两帮变形量进行观测, 如图 3 所示 , 对机巷布设 5 个测站 , 每个测 站相距 1 0 m。图4为 l 测站的观测结果, 可知, 从观测之 日起 1 5 d 之内,底鼓量约达到 8 9 mm,巷道底鼓速率逐渐减小 ;观测时间 1 5~ 3 0 d之间, 底鼓量为 9 1 mm, 并基本保持不变 , 底鼓速率趋于稳 定。说明采用架棚、 注浆 、 锚网、 喷浆联合支护加固方案提高了底板 岩层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 巷道底鼓得到有效控制。 5 结论 5 . 1 在深部开采中, 巷道的底鼓问题将 日益严重, 根据底鼓产生 ] 图 3巷道测站布置示意图 图4 1 测站巷道围岩变形 表 1底鼓的水理作用 』 苠 板以伊开 陌、 蒙脱石等粘土 矿 主 底板以伊蒙混 层和蒙脱石等 粘土旷物为主 水浸入底甑岩 层,岩体发生 境镑 型 、泥化、崩解, 使底扳 岩体 强度丧失, 产生弧状哟筑 最终导 致 挤匿.瀚 撒 水浸入 巷道崤皈 表蟊 并 堵体的裂隙为 豇 重 掺 入 扁瞌 -琏 舀 弧 使围岩强窗喊弱体恻彭 I} 长 ’ 裂隙 进_步 l扩大, 导致巷造 枣 损 嘭 I 张 蔚 皱 机理, 巷道底鼓可分为挤压流动性底鼓、 挠曲褶皱性底鼓、 剪切错动 性底鼓和遇水膨胀性底鼓 4类; 根据底鼓破坏程度 , 巷道底鼓可分 为轻微底鼓、 明显底鼓、 严重底鼓和破坏性底鼓 4类。 5 . 2由于巷道底鼓的原因各异,所以对巷道底鼓坚持 “ 主次先 后” 的原则 , 以预防为主、 治理为辅、 防治结合的理念, 对巷道底鼓采 用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行治理,同时加强巷道围岩变形的监测反 馈。 5 . 3采用架棚、 注浆、 锚网、 喷浆联合支护加固方案对杨柳煤矿 1 0 4 1 6机巷进行底鼓防治, 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量 , 巷道底鼓量 达 9 1 mm, 巷道底鼓治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 1 ] 何满潮, 张国锋, 王桂莲等. 深部煤巷底臌控制机制及应用研究【 J 】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9 . 2 8 S 1 2 5 9 3 2 5 9 8 . 【 2 ] 柏建彪, 李文峰, 王襄禹等. 采动巷道底鼓机理与控制技术【 J ] . 采矿 与安全工程学报, 2 0 1 1 , 2 8 1 1 - 5 . 【 3 】 兰永伟, 张永吉, 高红梅. 深部开采条件下巷道底鼓机NN[ J I . 矿 业研 究与开发。 2 0 0 5 。 5 1 3 4 3 6 . [ 4 1 E - .. - 军. 回采巷道底鼓力学原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D ] . 徐州. 中国矿 业大学, 2 0 0 2 [ 5 】 姜耀东, 赵毅鑫, 刘文岗等. 深部开采中巷道底鼓问题的研究f J 1 . 岩 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4, 2 3 1 4 2 3 9 6 2 4 0 1 . 【 6 】 杨生彬, 何满潮, 刘文涛等. 底角锚杆在深部软岩巷道底臌控制中 的机制及应用研究[ J ]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8 , 2 7 s 1 2 9 1 3 2 9 2 0 . [ 7 ] 9 - 景锁. 巷道底鼓机理及防治措施研 究与 实践【 J 】 . 煤炭与化 工, 2 0 1 4 , 3 7 1 9 7 - 9 9 . [ 8 】 孔恒, 王梦恕, 张德华. 隧道底板隆起的成因、 分类与控制[ J 】 . 中国安 全科学学报, 2 0 0 3 . 1 3 1 3 0 3 3 . 【 9 】 杨昕. 深部巷 道变形控制 的锚 网支护基础研 究【 D 】 . 北京 北京科技 大学, 2 0 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