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厚煤层应力集中诱发冲击矿压的作用机理.pdf
2 0 0 9年第 7期 煤炭工程 巨厚煤层应 力集 中诱发冲击矿 压 的作用机理 窦凤金,屠世浩,吴 其 中国矿业 大学 煤 炭资源与安全开采 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 徐 州2 2 1 0 0 8 摘要 针对千秋煤矿 2 1 2 0 1工作面高地应力、巨厚 、易燃复杂地质条件下冲击矿压频发的 现 状 .采 用 F L A C 软件 模拟 了3 - 作 面超前 支承应 力与 相 邻 工作 面采 空 区侧 向 支承应 力叠 加后 形 成动态应力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 明,在工作面前方局部区域产生3 . 3倍于原岩应力的垂直集中 应力,在较 高的动态集中应力作 用下,煤体聚集 了大量的弹性能,且该区域附近形成变化较 大的 错动剪应力,一定程度上加剧煤体破坏而引发 冲击矿压。 关键词深部开采 ;巨厚煤层 ;F L A C ;冲击矿压 中图分类号 T D 3 2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0 9 5 9 2 0 0 9 0 7 - 0 0 7 5 -04 St r e s s c 0 nc e n t r a t i 0 n r o l e me c ha n i s m o f ul t r a t hi c k s e a m t o c a us e p r e s s u r e bu mpi n g D O U F e n g j i n ,T u S h i h a o ,wU Q i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f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S a f e t y Mi n i n g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t y o f 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X u z h o u 2 2 1 0 0 8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o c k b ump i ng f r e qu e n t l y o c c u r r e d s t a t u s un d e r t h e h i g h s t r e s s,u l t r a t h i c k s e a m,s p o nt a n e o us c o m b u s t i o n c o m p l i c a t e d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i n 2 1 2 0 1 c o al mi n i n g f a c e o f Q i a n q i u M i n e , t h e F L A C s o f t w a r e w a s a p p l i e d t o s i mu l a t e t h e v a r i a t i o n l a w o f t h e d y n a mi c s t r e s s fie l d f o r me d b y t h e pi l o t s u pp o s t r e s s o f t h e c o a l mi n i ng f a c e p l us wi t h s i d e s u p p o s t r e s s o f t h e g o a f o f t h e a d j a c e n t c o a l m i n i n g f a c e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r e w a s a v e r t i c a l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s t r e s s 3 . 3 t i me s o f t h e o r i g i n a l r o c k s t r e s s o c c u r r e d i n t h e f r o n t a r e a o f t h e c o a l mi n i n g f a c e . Un d e r t h e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h i g h d y n a mi c c o n c e n t r a t e d s t r e s s,t he c o a l b o d y wo u l d a c e un ml a t e g r e a t e l a s t i c e n e r g y a nd a l a r g e v a r i a t i o n d i s pl a c e me n t s h e a r i n g s t r e s s wo u l d b e f o r me d n e a r t h a t a r e a. Th e r e f o r e t h e c o a l b o d y f a i l e d i n c e r t a i n de g r e e c o u l d c a us e t he r o c k b u mpi n g . Ke y w o r d s d e e p m i n i n g ;u l t r a t h i c k s e a m;F L A C -j I J ;p r e s s u r e b u m p 冲击矿压是开采过程中诱发并伴有微震活动和弹性能 突然释放的煤岩体结构破坏的过程 。其 发生机理 十分复杂 , 国内外学者 从不 同角度 提 出 了诸如 强 度理 论 、刚 度理 论 、 能量理论、冲击倾向性理论、三准则理论和系统变形失稳 理论等 。其实质就是应 力集 中导致 裂纹扩 展 和变形 而产 生 的失稳现象 ,与岩石介 质 的力学性 质 和集 中应 力场 的演 化 与失稳密切相关 。 冲击矿压发生 的影响 因素较 多 ,目前 还没 有能够 对 于 其发生的时间 、地点 和强 度进行 定量 判定 的方法 ,只能在 一 定程度上定性的预测预报。论文中采用 F L A C 数值软件 模 拟了工作 面超 前支承应 力和 相邻工 作 面采空 区侧 向支承 应力等叠加后形 成动 态应 力场 的演化 过程 。分 析垂直 应力 和剪应力对煤层大量弹性能的聚集和突然释放的作用机理, 得出一些有 益的结论 ,有 助于进一步认识 和防治冲击矿压 。 1工作面 概况 千秋矿 2 煤 为主采 煤层 ,平 均厚 度 1 3 . 8 m。煤层 极 易 自燃 ,自然发火期最短 1 5 d 。井 田为单 斜构造 ,构造类型简 单 ,冲击矿压 主 要表 现 为重 力型 冲击。随 采 深不 断 加大 , 冲击矿压发生 的频率 和强 度都 有所增 长 。在 回采 2 0 0 2 1工 作面时 ,先后 四次发生 冲击矿 压 ,最严 重 的一次摧 毁巷 道 4 3 . 5 m、崩倒支架 8 8架 、突 出煤量 1 0 0多 吨 、煤层 塌落 最 厚处达 1 . 7 0 m,严重影 响正常生产 。 2 1 2 0 1 工作面位于矿井二水平 2 1采区,北接 2 1 1 8 1工 作面采空 区,南边为实体煤 ,工 作面倾斜 长度 1 3 0 m,运 输 巷中约9 0 0 m沿空掘巷,平均采深7 3 5 m,煤层厚度 1 0 . 6 3 6 . 5 m,平 均 1 9 . 8 m。由于瓦斯 、煤层 自然发火 等复杂地 质 因素,分层开采管理难度非常大,故采用综采放顶煤一次 采全 高开采技术。 由于采深较大 ,冲击 矿压现象 尤为明显 。 工作 面布置见图 1 。 2冲击矿压动力冲击性分析 许多学者认为,质点运动速度是衡量物体运动的最好 标尺,破碎煤岩体向自由空间抛出的动能很大程度上取决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41 6 作者简介窦凤金 1 9 8 4一 ,男,陕西横山人,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从事采矿方面的研究。 7 5 煤炭 工程 2 0 0 9年第 7期 于破碎煤岩体的平均初速度。研究资料表明, 。 l O m / s 时 ,肯定是 冲击矿压 。 以煤岩体作为研究对象 ,则需要聚集的动能至少为 E ⋯ { , 式 中 p 为 抛 出 破 碎 煤 岩 体 的 平 均 密 度 。 - 2 1 2 0 1 工 作面主要以煤体突出为主,P1 4 5 0 k g / m ;由此计算在该 0 0 。 c 寸 。。 0 0 \ 。 寸 o。 n 0 0 寸 t “ q 时 。。 地质条件下发生冲击矿压所需最小的动能 E 7 . 2 5 1 0 J / m 。煤体聚集的弹性能可用形状变形能 和体积变形 能 E 表示 ,假设应力超过煤体的强度极限取决于形状改变 聚集的能量 ,则动力冲击的初始动能取决于煤体体积改 变聚集 的能量 E 。 3 7 5 7 3 0 0 0 3 7 5 7 3 2 0 0 3 7 5 7 3 4 0 0 3 7 5 7 3 6 00 3 7 5 7 3 8 0 0 3 7 5 7 4 0 0 0 37 5 7 4 2 0 0 3 7 5 7 4 40 0 ● 北 轨 道 顺 槽 l 女 盔 J L. 运输顺槽 瓦斯高抽站 运输顺槽 ‘ f 2 1 2 0 1 .作面 轨道顺槽 - n 2 1 2 2 1 工 作面 2 1 2 叭 工 作面U 图 1 2 1 2 0 1工作面布置图 』 d y [ lo r 2 lor 3 。 or 2一or 3 ] J 式中 、 煤体 的剪应变和正应变 ; l 、or 2 、r , 3 三向主应力 ; 运动速度; C 、 ~煤体的剪切模量和弹性模量。 在未开采前煤体原岩应力状态可认为 orl 【 z y h 采掘活动以后应力重新分布 ,其应力状态可认为 r 1 k y h { 2v k y h 【 0 式 中h为开采 深度 ,2 1 2 0 1工 作 面平均 采深 为 7 3 5 m;实 验室测得 0 . 3 0 5 ;煤体 的弹性模 量 E 2 . 0 4 G P a ;一般情 况下,工作面前方支承应力集中系数 3 。 由此分别算得两种状态下煤体的形状变形能 和体积 变形能 E 原岩状态下 r 2 . 9 7 x 1 0 J / m ,E 3 . 5 1 1 0 J / m ;应力重新分布后 4 . 7 21 0 J / m ,E 9 . 7 9 1 0 J / m 。该能量下产生的初速度 l 1 . 6 m / s ,由此可知, 当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应力集中系数超过2 . 5 6时,煤体已经 具有动力冲击性,假如煤体的变形能超过其强度极限,则 在不采取相应措施的情况下 ,必然发生冲击矿压 。 3 复杂应力场的三维数值模拟 3 . 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7 6 模型以2 1 2 0 1 综放工作面及其相关地质资料和工作面 布置为依据 ,建立了基于 F L A C 程序的三维计算模型。模 型长度为6 0 0 m,宽度为4 0 0 m,整个模型共由 1 8 6 7 5 0个块 体和 2 0 9 2 0 2个节点组 成 。在最 大程 度 的网格 细化基 础上 , 为得到更好的后 处理效 果 ,在水 平的两个 方 向都 采用均匀 网格划分,为提高计算效率,在垂直方向上煤层的顶底板 网格划分按一定的比率逐渐增大,见图 2 。 图 2 数值模拟计算三维模 型图 煤岩力学性能参数 由 中国矿业大 学岩层控制 实验 中心 试验室测试所得,煤岩的采样按照 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 质测定的采样一般规定M T 3 8 8 7的规定执行,试验测试 的主要内容有 2 1 2 0 1 工作面顶底板岩体包括 2 煤 的基本物 理力学参数。将试验测试的结果结合现场材料,最终确定 模拟计算采用的煤岩力学参数见表 1 。 3 . 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3 . 2 . 1 垂直应力分析 图3 、图 4分别是工作面推进到 2 0 0 m和 3 0 0 m时煤层 垂直应力分布情况,从图上可知 1 由于掘进引起巷道围岩变形使得部分能量释放,在 沿巷道方向形成较窄的应力降低区,该应力降低区对于缓 解巷道型冲击矿压起到一定作用。 2 在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和相邻工作面采空区侧向支 承应力相互作用下,运输巷道内侧附近超前工作面 1 O~ 2 0 0 9年第 7期 煤炭 工程 3 0 m范 围 内,形 成 明显 的 应力 增 高 区。在 工 作 面 推 进 到 2 0 0 m、3 0 0 m时分别达到 6 5 . 7 M P a和 5 9 . 3 M P a ,应力集 中系 数分别达 3 . 3和3 . 0 。在较大的垂直应力作用下,煤体聚集 了大量 的弹性 能 ,在工 作面 回采 时 ,该 区域 运输 巷超前 支 护采用了长锚索、u型钢、单体支柱等多种支护手段 ,巷 道变形依然非常严重。 表 1 数值 计算 的岩体力学参数 6 O 凸一 4 0 2 0 0 图 3 工作面推进 2 0 0 m 时垂直应 力分布 O 图 4 工作面推进 3 0 0 m时垂直应力分布 3 整个应力场随着工作面推进不断向前移动,应力峰 值也有所不同 ,尤其在 初次来 压 和周期 来压 时应力 集 中程 度更高,发生冲击矿压的几率也更大。 3 . 2 . 2 剪应力 分析 图 5 、图 6分别为工作面推进 2 0 0 m时垂直应 力与两个 水平应力作用形成的剪应力 ,从图 中可 以看 出 1 最大剪应力 出现在垂直应力集 中区域 ,垂直应 力集 中程度越高 ,剪应 力越大 。工 作 面前方靠 近运 输巷 附近 剪 应力最大可达 6 . 3 5 M P a ,最小值为 一 4 . 5 8 MP a ,两峰值相差 不到 l O m,剪应力在近距离内由最大值变为最小值,且随 着工作面推进不 断向前 移动 ,对 于工作 面煤 体极 易形成 剪 切破坏,而该区域煤体受压聚集了大量的弹性能,在破坏 的瞬间形成冲击矿压。该工作面开采 以来 ,已发生多起冲 击矿压 ,在 2 0 0 7年 6月 5日 1 3时和 6日 1 2时 发生 的冲击 矿压比较严重 ,造成工作面瓦斯超限、割煤机轻度损坏等。 1 委. 晷 . -1 。 主 瘟R 图 5 工作面推进 2 0 o re时剪应 力分布 图 6 工作面推进 3 0 0 m时剪应力分布 2 沿运输巷和轨道巷都形成了明显的剪应力带 ,由于 运输巷采用沿 空掘 巷 ,小煤柱 已基 本塑 性发育 ,应 力集 中 程度较小,剪应力在实体煤侧的急剧增加 ,加之 2 1 1 8 1工 作面采空 区侧 向支 承应 力共 同作用 ,成为 冲击矿 压频发 的 区域 。其主要表 现为煤 炮 ,轨 道巷应 力集 中程 度较 弱 ,煤 炮也时有发生 ,但相对较少 。 4结论 1 通过煤层动力冲击指数分析 ,当2 1 2 0 1 工作面回采 过程中煤体应力集中系数超过 2 . 5 6时,煤体已经具有动力 冲击性 。 2 从数值模拟结果来看 ,垂直应力在工作面前方支承 应力 和相邻 工作面采 空区侧 向支 承应力 相互叠 加的 区域 集 7 7 煤炭 工程 2 0 0 9年第7期 特厚冲积层矿井竖向局部保温冻结 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晓健 ,程 桦 ,姚直书 ,荣传新 1 .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2 3 2 0 0 1 ;2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 合肥2 3 0 0 2 2 摘要 煤炭深部资源开采过程 中,采用局部保 温冻结技术的特殊凿井法逐步得到应用并显 示出较大优越性。文章结合特厚冲积层矿井冻结工程 ,给 出局部保温冻结设计的优化计算;提 出 采用合理的局部保温方案。特厚冲积层上部和下部的冻结壁厚度、冻结壁位移等均能满足施 工 要 求 。 关键词 特厚冲积层;局部保温;径向位移 中图分类号 T D 2 6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0 9 5 9 2 0 0 9 0 7 - 0 0 7 8 - 0 3 Re s e a r c h a n d a p pl i c a t i o n o f mi n e v e r t i c a l pa r t i a l i ns u l a t i o n f r e e z i ng t e c h no l o g y i n s u pe r - t hi c k a l l uv i u m WA N G X i a o j i a n ,C H E N G H u a ,Y A O Z h i s h u ,R O N G C h u a nx i n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H u a i n a n 2 3 2 0 0 1 ,C h i n a ; 2 . An h u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I n d u s t r y H e f e i A n h u i 2 3 1 0 0 1 ,C h i n a Ab s t r ac t Du r i n g t h e pe r i o d o f e x p l o r i ng o f c o a l i n d e e p a l l u v i u m ,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p e c i al s i nk i ng me t h o d wh i c h us e p a r t i a l i n s u l a t i o n f r e e z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h a s s h o w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 T h e p a p e r g a v e o p t i ma l c a l c u l a t i o n o f p a r t i a l i n s u l a t i o n fr e e z i n g d e s i g n t o g e t h e r wi t h fr e e z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o c o a l s h a f t i n s p e c i a l d e e p all u v i u m. A r e a s o n a b l e p a r t i al i n s u l a t i o n p l a n wa s p r o p o s e d . T h i c k n e s s a n d d i s p l a c e me n t o f fr o z e n w a l l c a n f u l fi l l w i t h t h e d e ma n d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t h e t o p a n d b o t t o m o f s p e c i a l d e e p all u v i u m. Ke y wo r d s s p e c i a l d e e p a l l u y i u m ;p a r t i a l i n s u l a t i o n ; r a d i a l d i s p l a c e me n t 。 扩 。 矿、 矿 中程度较高 ,最大 为 6 5 . 7 MP a ,使得 煤体 聚集 了大量 的弹 性能 。 3 剪应力始终伴随着垂直应力出现,且随着垂直应力 的增大而增大,剪应力正负峰值距离极近,随着T作面推 进,形成不断错动的剪应力破坏带 ,加剧了冲击矿压的 发生。 综上所述 ,工作面前方 靠近运输 巷 附近 以及沿 空掘进 的运输巷成为 冲击矿压发生危 险区域和重点防治区域 。 参考文献 1 ] 窦林名 ,何学秋. 冲击 矿 压防 治理论 与技 术[ M] .徐 州 中国矿、 啦大学出版社 ,2 0 0 1 . 2 ] 郭玉龙,任高峰.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在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78 中的应用 [ J ] .西部探矿工程 ,2 0 0 5 , 3 2 0 4 ~2 0 6 . [ 3 ] 谢文兵,郑百生.变形局 部化对引发冲击矿压 的分析 [ J ] . 采矿与安全学报 .2 0 0 8 , 4 4 6 7~ 4 7 1 . [ 4 ] 赵本均.冲击地压及其防治 [ 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1 9 9 5. [ 5 ] 窦林名 ,赵从 国,杨思光 ,等.煤矿开采冲击矿压灾害防治 [ M] .徐 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 0 0 6 . [ 6 ] 张 晓春 ,缪协兴 ,杨挺青.冲击矿压 的层裂板模 型及试验研 究 [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 9 9 9,1 8 5 4 9~ 5 0 2 . [ 7 ] 潘一 山,李忠华 ,章梦涛.我国冲击地压分布 、类型 、机理 及 防治研究[ J ] .岩 石力 学与工 程学 报 ,2 0 0 3 ,2 2 1 1 1 8 4 _4 ~l 8 5 1 . 责任编辑马光辉 收稿 日期 2 0 0 9 0 3 2 3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立项项 目 2 0 O 9 S Q R Z O 6 8 ;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资助项 目 0 8 0 4 0 1 0 6 8 2 8 ;安徽理工大学硕士 、博士研究生资助项 目 2 0 0 6 y b 2 1 作者简介王晓健 1 9 7 8一 ,男 ,安徽肥东人 ,安 徽理 工大学 博士研 究生 ,主要从 事煤 矿地下 工程方 向教 学和科 研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