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帷幕工程中提高砂层注浆效果方法探讨.pdf
矿山帷幕工程中提高砂层注浆效果方法探讨 朱承敏, 高 超, 容玲聪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 长沙 4 1 0 0 1 2 摘 要 随着开采深度的延深, 新桥矿由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 矿坑涌水量大, 原帷幕已 不能满足地下开采的要求, 为此, 开展了露天坑边坡外侧地表垂直封底帷幕工程, 施工中, 出现内外砂层单位注浆量大, 浆液扩散半径小, 注浆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提高砂层注浆效 果, 对高压旋喷注浆方法和普通注浆方法进行了探讨, 其中高压旋喷注浆方法对集中砂层 区域以及小范围地层加固有较好的效果, 而普通注浆方法在大型帷幕工程第四系砂层中 具有成本低、 操作简单等优点, 可根据具体地质条件, 选择注浆方法.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矿山帷幕; 砂层注浆 0 引 言 安徽省新桥矿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新桥矿” 是一座以硫为主, 伴生铜、 金、 银、 铁、 铅、 锌等多种金 属元素的大型露天、 地下联合开采的矿山.矿坑涌 水量很大, 为典型的大水矿山,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矿区东翼原采用露天开采, 目前即将达到露采最终 标高.东翼露天开采期间, 矿山在露天采场东北侧 实施了第四系帷幕和地表帷幕注浆 注浆孔底标高 -1 8 0m , 保证了露天采场的安全开采.但当转入 地下后, 因矿体倾向北西, 向北西、 北面、 北东延伸大 大超过原帷幕平面位置, 开采深度也超过原帷幕注 浆底界-1 8 0m标高 井采一期拟采-2 3 0-3 8 0 m标高的9线以西 , 原帷幕作用将大大减弱.为 防止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出现水害事故, 新桥矿 于2 0 1 5年开始开展露天坑边坡外侧地表垂直封底 帷幕工程施工. 1 项目介绍 新桥矿露天坑边坡外侧地表垂直封底帷幕, 设 计由两排孔注浆形成, 分别为外线 L 2 x 和内 线 L 1 x , 两线相距1 0m,L 1 x靠近露天坑内侧, 两线 平均孔距38m. 帷幕线外排孔的位置为A-A 1-B-C-D线, 长约6 5 2. 1 6m,6 8个注浆孔平均孔距为9.8 8m.设 计7个检查孔帷幕线内排孔位置为C-D线, 长约 2 4 8.5 9m, 注浆孔共2 6个, 钻进总进尺5 3 1 9.3 8m, 平均孔间距为9. 9 4m. 内外排注浆孔施工时分三序进行, 先施工第一 序孔, 再施工第二序孔, 最后施工三序孔.第一序孔 兼幕址工程水文地质补堪孔, 钻探过程中取芯、 记 录、 水文地质试验按勘探孔的要求进行.第二、 三序 孔根据第一序孔的情况并参考物探成果进行针对性 布置, 一方面检验物探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提高主要 岩溶通道的命中机率.先施工外排孔, 再施工内排 孔.其中位于溶洞塌陷区域的钻孔为L 2 x-4 1 6 7,L 1 x 4 16 6.砂层施工情况见表1. 表1 砂层施工情况 砂层区域 钻孔、 孔数 砂层厚度 /m 单孔平均 厚度/m 砂层总注 浆量/m3 砂层单位注浆 量/ m3/m 外排孔 4 16 7 、2 5 3 3 7 1.2 81 3 4.8 53 0 9 3 6.0 8 49.1 7 6 内排孔 4 16 6 、3 3 5 8 9 0.1 11 7 8.4 91 5 5 1 6.9 5 42.6 3 4 从表1可知, 尽管主要砂层区域内外排间距缩 小到3m, 但内外砂层单位注浆量仍很大.说明浆 液扩散半径小, 注浆效果差. 为提高塌陷区域深部注浆效果, 并减少第四系 注浆时地表冒浆, 同时减少钻孔施工事故发生的概 率, 采取了以下措施 1注浆起始标高控制在-1 0m,-1 0m以下 注浆段采用花管注浆, 减小长分段注浆. 2注浆前后不做压水试验, 采用高浓度、 高流 动性 低稠度 高结石体强度的水泥粘土浆配比1∶ 2∶3,1∶1∶1.6进行注浆.以注浆结束标准来控 制段注浆效果. I S S N1 6 7 1-2 9 0 0 C N4 3-1 3 4 7/T D 采矿技术 第1 8卷 第1期 M 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V o l .1 8,N o .1 2 0 1 8年1月 J a n . 2 0 1 8 3采用岩层注浆压力值的8 0%作为控制段结 束标准, 防止地面跑浆、 冒浆. 4调整内排孔与外排孔的间距, 主要塌陷区 域控制在3m左右. 设计增加内排孔检查加密孔, 作为注浆效果薄 弱区域的补强措施. 2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发现帷幕外线从4 5号孔往东以及 内线4 3号孔往东的注浆孔上部大片溶洞发育, 顶板 塌陷直接与第四系相连, 底板深度不一, 最深的L 2 x -6 1达2 0 9.3 3m, 且溶洞充填第四系塌陷土层、 角 砾岩、 卵石、 接触带强风化岩层形成的碎石碎块以及 粗砂; 与河流、 水库等联通的溶洞、 裂隙、 断层经矿区 开采时长期的疏导, 主要充填河沙与粉细沙.施工 难度主要为 1地层条件复杂, 注浆钻孔施工难度大, 极易 出现垮孔埋钻烧钻事故. 2浆液的扩散半径小, 且无法采用高压注浆. 压力提高, 容易造成地面边坡冒浆、 套管挤压变形. 注浆效果差. 3 方法探索 3.1 高压旋喷注浆方法 提高砂层注浆效果, 首先考虑的是成本的增加. 采用高压旋喷注浆对第四系及砂层注浆效果较好. 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 淤泥质土、 流 塑、 软塑或可塑黏性土、 粉土、 砂土、 黄土、 素填土和 碎石土等地基.该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既有建筑和新 建建筑的地基加固处理、 深基坑止水帷幕、 边坡挡土 或挡水、 基坑底部加固、 防止管涌与隆起、 地下大口 径管道围封与加固、 地铁工程的土层加固或防水、 水 库大坝、 海堤、 江河堤防、 坝体坝基防渗加固、 构筑地 下水库截渗坝等工程.其特点主要有 1设备需求专业化, 成套化配置. 2施工现场要求高. 3专业技术要求高, 需配置专业技术人员. 由于高压旋喷法注浆主要采用桩基工程, 单根 桩基一般采用间距12m的多个钻孔同时注浆加 固形成.这是因为高压旋喷浆液有效扩散半径为1 2m.而国内大型帷幕工程设计孔距一般为1 0m, 砂 层区域25m.因此, 在帷幕工程中运用高压旋喷 方法处理砂层时, 工作量将大大提高, 同时该方法单 价成本远高于普通注浆方法, 所以, 对帷幕堵水率要 求不是非常高的情况下, 一般采用普通注浆方法. 3.2 普通注浆方法 普通注浆方法要尽可能的提高砂层的注浆效 果, 只能根据地层情况设计合理的孔间距. 在本帷幕工程中, 由于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跟 实际地层情况不符, 设计1 0m孔间距无法满足要 求, 在施工检查孔时5 m的间距仍无法形成帷幕 墙.针对此情况, 对砂层区域设计内排钻孔, 孔距 1 0m, 排距3m, 呈梅花型错开布置. 具体施工方案及步骤 1钻孔施工 大口径开孔 方便下多层套管 , 一般不低于1 3 0mm.施工至注浆起始标高后, 下 第一层套管, 并用水泥浆固结, 防止浆液从地表及孔 口冒出. 2全孔从上之下分段注浆, 段长根据地层及 施工难度控制, 每段一般不超过1 0m.该段注浆达 到结束标准后继续施工下一段, 直至成孔. 3根据地层情况及工程要求, 合理下第二、 三 层套管, 不采用水泥浆固结, 以便成孔后取出套管, 减少材料成本. 4钻孔各段注浆达到设计要求后, 取套管, 封孔. 施工中易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1地表及孔口冒浆.由于第一层套管水泥浆 固结效果不好, 造成孔口周边冒浆的, 在套管止水固 结过程中, 需确保水泥浆从孔口周边返出, 因裂隙漏 水无法返浆的需先对裂隙自流注浆后再固结套管, 并保证充足的水泥浆凝固时间 1 2h以上或添加速 凝剂 .因裂隙导致地表冒浆的, 采用提高浆液浓 度、 添加速凝剂、 降低注浆压力以及间歇注浆方法. 2因砂层垮孔缩径等无法按原孔位施工.本 帷幕工程采用从上至下注浆, 确保上部地层得到反 复注浆, 但也造成扫孔工作量增大, 以及成孔难度加 大.在该段注浆达到设计要求后, 扫孔至该段位, 并 下入套管穿过易垮孔缩径地层, 再继续施工下一段. 3因地层及注浆压力因素造成套管变形断裂 等.在下套管前, 确保该段注浆达到设计压力以及 套管质量符合要求.注浆压力的提高有利于注浆效 果的提升, 但是压力过高会造成套管变形断裂等事 故.因此, 在注浆过程中, 施工技术人员需严密观察 压力变化情况, 确保不出现超压注浆.同时, 设计人 下转第5 5页 34 朱承敏, 等 矿山帷幕工程中提高砂层注浆效果方法 [3]宫宇新, 何满朝, 汪政红, 等.岩石破坏声发射时频分析算法 与瞬时频率前兆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 程学报,2 0 1 3,3 2 4 7 8 8 G 7 9 9. [4] MO G IK. S o u r c e l o c a t i o no fe l a s t i cs h o c k s i nt h ef r a c t u r i n g p r o c e s s i nr o c k[J]. B u l l e t i no fE a r t h q u a k e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G t e,T o k y oI m p e r i a lU n i v e r s i t y,1 9 6 8,4 68 1 1 0 3 G 1 1 2 5. [5] S C HO L ZCH.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yo f t h e f r a c t u r i n g i nb r i t G t l er o c k[J]. J o u r n a lo fG e o p h y s i c a lR e s e a r c h,1 9 6 8,7 44 1 4 4 7 G 1 4 5 4. [6] J AN S E DDP,C A R L S ONSR,YOUN GRP,e t a l . U l t r a G s o n i c i m a g i n ga n da c o u s t i ce m i s s i o nm o n i t o r i n go f t h e r m a l l y i n d u c e dm i c r oc r a c k s i nL a cd uB o n n e tG r a n i t e[J]. J o u r n a l o fG e o p h y s i c a lR e s e a r c h,1 9 9 3,B 1 29 8 2 2 2 3 1 G 2 2 2 4 3. [7]裴建良, 刘建锋, 左建平, 等.基于声发射定位的自然裂隙动 态演化过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 0 1 3,3 2 4 6 9 6 G 7 0 4. [8]左建平, 裴建良, 刘建锋, 等.煤岩体破裂过程中声发射行为 及时空演化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 0 1 1,3 0 8 1 5 6 4 G 1 5 7 0. [9]张鹏海, 杨天鸿, 徐 涛, 等.蚀变花岗片麻岩破坏过程中声 发射事件的演化规律[J].岩土力学, 2 0 1 7,3 88 2 1 8 9 G 2 1 9 7. [1 0]XU S h u a i,L I U J i a n p o,XU S h i d a,e ta l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i e so np i l l a rf a i l u r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b a s e do na c o u s t i ce G m i s s i o nl o c a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J]. T r a n s a c t i o n so fN 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S o c i e t yo fC h i n a,2 0 1 2, 2 2 2 7 9 2 G 2 7 9 8. [1 1] 康玉梅, 刘建坡, 李海滨, 等.一类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声发射 源组合定位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1 0,3 1 1 1 1 6 4 8 G 1 6 5 1. 收稿日期 2 0 1 7 G 1 1 G 1 6 作者简介 高子兴 1 9 9 6- , 男, 河北平泉人, 主要从事采矿 工程与岩石力学试验方面的研究,E m a i l 2 8 0 9 5 8 1 9 8 9@q q . c o m. 上接第4 3页 员需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注浆压力, 在保证注浆 质量的前提下, 减少钻孔事故的发生. 4成孔后, 取套管难度较大.尽管作为护孔 的套管没有用水泥浆固结, 但由于砂层中粉细沙吸 附力及浆液胶结强度较大, 大多数套管无法正常取 出, 而导致施工成本增大.对此, 除了改善取套管的 方法外, 对砂层注浆施工合理的造价预算尤为重要. 4 结 论 为了提高新桥矿砂层注浆效果, 探讨了2种注 浆方法, 其中高压旋喷是一种高效高成本高技术的 施工方法, 对集中砂层区域, 以及小范围内地层加固 有较好的效果.而在大型矿山帷幕工程第四系砂层 处理注浆过程中, 普通注浆方法能有效的节约施工 成本, 施工方法及操作简单, 可以在矿山帷幕中得到 较好的推广运用.该2种注浆方法均能有效地提高 注浆效果. 参考文献 [1] G B1 2 7 1 9-1 9 9 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S]. [2]刘正峰.水文地质手册[M].出版社 银声音像,2 0 1 0. [3]丛 山.矿山帷幕注浆堵水工程设计与施工[M].地质出版 社,2 0 1 1. [4]黄才启, 孙 健.大水矿山截水帷幕注浆工程施工关键技术 [J].探矿工程 岩土钻掘工程 ,2 0 1 1,3 81 2 7 4 G 7 8. [5]王立彬, 毕明亮, 许小东.复杂砂砾石层坝基帷幕灌浆中特殊 地层处理对策[J].云南水力发电, 2 0 1 0,2 60 4 6 3 G 6 6. [6]姜春山.高压旋 喷桩工程特性 研究[J].科 技 创 业 家,2 0 1 3 0 6 3 1. 收稿日期 2 0 1 7 G 1 0 G 3 1 上接第4 6页 [1 0] 岳建华, 薛国强.中国煤炭电法勘探3 6年发展回顾[J].地球 物理学进展,2 0 1 6,3 10 4 1 7 1 6 G 1 7 2 4. [1 1] 刘树才, 刘鑫明, 姜志海, 等.煤层底板导水裂隙演化规律的 电法探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9,2 80 2 3 4 8 G 3 5 6. [1 2] 张 彬, 牟 义, 张俊英, 等.瞬变电磁法在导水裂隙带高度 探测中的研究应用[J].煤炭工程, 2 0 1 10 3 4 4 G 4 6. [1 3] 张宏伟, 荣 海, 韩 军, 等. EH-4在复杂巨厚煤层覆岩破 坏范围确定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 0 1 4,2 9 0 5 2 3 0 7 G 2 3 1 3. [1 4] 陈义群, 肖柏勋.论探地雷达现状与发展[J].工程地球物理学 报,2 0 0 5, 20 2 1 4 9 G 1 5 5. [1 5] 邓志刚, 李国宏, 盛继权, 等.基于微震分析法的特厚煤层导 水裂缝带高度研究[J].煤矿开采, 2 0 1 2,1 70 6 8 6 G 8 8. [1 6] 申 涛, 袁 峰, 宋世杰, 等. P波各向异性检测在采空区导 水裂隙带探测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 0 1 7,4 20 1 1 9 7 G 2 0 2. [1 7] 王俊茹, 张龙起, 宋雪琳.浅层地震勘探在采空区勘测中的应 用[J].物探与化探, 2 0 0 2,2 60 1 7 5 G 7 8. [1 8] 李 楠, 王恩元,G E M a o-c h e n .微震监测技术及其在煤矿 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煤炭学报, 2 0 1 7,4 2S 1. [1 9] 汪华君, 姜福兴, 成云海, 等.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微地震 M S 监测研究[J].煤炭工程,2 0 0 63 7 4 G 7 6. [2 0] 张 炜, 张东升, 马立强, 等.一种氡气地表探测覆岩采动裂 隙综合试 验 系 统 研 制 与 应 用 [J].岩 石 力 学 与 工 程 学 报, 2 0 1 1,3 01 2 2 5 3 1 G 2 5 3 9. [2 1] 张东升, 张 炜, 马立强, 等.覆岩采动裂隙氡气探测研究进 展及展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 0 1 6,4 56 1 0 8 2 G 1 0 9. 收稿日期 2 0 1 7 G 1 1 G 0 3 作者简介 李聪然 1 9 9 1- , 男, 河北元氏人, 硕士, 助理工程 师, 主要从事岩土勘察、 施工方面的工作,Em a i l l i c o n g r a n 6 6 @s i n a .c o m. 55 高子兴, 等 基于声发射监测的含水岩石动态损伤演化过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