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矿山深部采掘条件下岩石力学研究与实践.pdf
第 3 1卷第 7期 2 0 1 2年 7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C.........h.... i ne s e J o u rna l o f R o c k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V _0 1 _ 3 1 No . 7 ,201 2 金川矿山深部采掘条件下岩石力学研究与实践 曹 平 ,张科 ,万琳辉 ,郭慧高 ,王永才 1 中南人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 1 0 0 8 3 ;2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金昌7 3 7 1 0 0 摘要金川矿山经过几十年开采,开采深度已达 1 0 0 0 m,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高地应力以及高渗透压导致深 部开采工程的稳定性问题愈加突出。对金川二矿区深部 8 5 O ~1 0 0 0 m水平进行大量的现场地质调查研究,测试深 部典型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膨胀 与软化特性,研究岩石力学性质和地应力随埋深的变化规律。采用岩体地质力 学 R MR 分类法和岩体质量 Q 值 分类法,绘制二矿区深部各分段水平的岩体质量分区图。在深入调查金川矿区 深部巷道变形和破坏特征 的基础上 ,对高地应力 、高渗透压下深部巷道开挖 支护稳定性进 行研 究,结果表明 ,u 型钢和锚杆联合支护效果最佳。全面总结金川矿区深部巷道支护经验,对巷道掘进和支护技术提出几点新的想法。 研究不同开采方式对金川矿区深部充填体和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优化矿体回采方式,建议采用 “ 隔三采一”布置 回采进路,有助于控制围岩的变形,减弱上部充填体的下沉。 关键词采矿工程;金川矿山;深部开采;巷道支护;回采方式 中圈分类号T D 3 5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0 6 9 1 5 2 0 1 2 0 71 3 3 40 8 STUDY AND PRACTI CE oF RoCK M ECHANI CS I N J I NCHUAN M I NE UNDER DEEP EXPLoI 1 1 ATI oN CAO Pi n g , ZHANG Ke , W AN Li n h ui , GUO Hui ga o , W ANG Yo ng c a i 】 . S c h o o l o fR e s o u r c e s a n dS a f e t yE n g i n e e r i n g ,C e n t r a l S o u t h U n i v e r s i ty,C h a n g s h a ,Hu n a n 4 1 0 0 8 3 ,C h i n m 2 . J i n c h u a n Gr o u p C0 . L t d . ,J i n c h a n g,Ga n s u 7 3 7 1 0 0,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Ati e r d e c a d e s o f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i n J i n c h u a n mi n e ,mi n i n g d e p t h h a s r e a c h e d t o 1 0 0 0 m. Du e t o c o mp l e x g e o l o g i c c o n d i t i o n , h i g h g e o s t r e s s a n d h i g h h y d r a u l i c p r e s s u r e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d e e p mi n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s a c r u c i a l p r o b l e m. A l a r g e n u mb e r o f fie l d 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s o f 8 5 01 0 0 0 m l e v e l i n J i n c h u a n No .2 m i ni ng d i s t r i c t a r e c a r r i e d o u t . P h y s i c o - me c h a n 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e x p a n s i o n a n d s o ft e n i n g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d e e p t yp i c a l r o c k a r e me a s u r e d .T h e c h a n g e l a ws o f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g e o s t r e s s wi t h mi n i n g d e p t h a r e a n a l y z e d .By u s i n g g e o l o g i c a l me c h a n i c s R MR c l a s s i fi c a t i o n me t h o d a n d r o c k q u a l i t y Q v a l u e c l a s s i fi c a t i o n me t h o d , z o n e ma p s f o r q u a l i t y c l a s s i fic a t i o n o f r o c k ma s s i n J i n c h u a n No . 2 mi n i n g d i s t r i c t are p l o t t e d . Ba s e d o n t h e d e e p s u r v e y s o f d e f o r ma t i o n a n d f a i l u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d e e p r o a d wa y i n J i n c h u a n mi n e , t h e s t a b i l i t i e s o f d e e p r o a d wa y e x c a v a t i o n a n d s u p p o r t i n g u n d e r h i g h g e o s t r e s s a n d h i g h h y d r a u l i c p r e s s u r e a r e s t u d i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s t h a t c o u p l e d U s t e e l - a nc ho r s u pp o rti n g t e c h no l o g y p e r f o r ms b e s t .By s u mma r i z i ng t h e p r a c t i c e e x p e r i e nc e o f s u p p o rti n g t e c h n i q u e i n d e e p r o a d wa y i n J i n c h u a n mi n e , s o me n e w i d e a s o n d e e p r o a d wa y e x c a v a t i o n a n d s u p p o r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r e p u t f o r wa r d .T h e i n fl u e n c e o f d i f f e r e n t e x t r a c t i o n me t h o d s o n the s t a b i l i t y o f s u rro u n d i n g r o c k a n d b a c k fi l l a t d e p t h i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 By o p t i mi z i n g t h e s e q u e n c e o f p a n e l mi n i n g s t o p e o f o r e 收藕日期l 2 0 1 2 0 3 0 3 ;謦回日期l 2 0 1 2 0 5 0 4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H 5 1 1 7 4 2 2 8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 H 2 0 0 9 0 1 6 2 1 1 0 0 3 7 ;中南大学优秀博 上 学位论文培育 支持计划项 目资助 作者简介t曹 1 9 5 9一 ,男,1 9 9 0年于中南工业大学岩石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理论、试验和数值计 算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二 T 作。E - ma i l p c a o c s u s i n a .c o m 第 3 1卷第 7期 曹平等金川矿山深部采掘条件下岩石力学研究与实践 1 3 3 5 b l o c k,t h e mi n i n g s e q u e n c e o f t h e“ t h r e e s t o p e p a n e l s ”i s a p p l i e d t o t h e mi n e ,wh i c h h a s o b v i o u s e ff e c t o n c o n t r o l l i n g t h e d i s p l a c e me n t o f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 a n d b a c k fi l 1 . Ke y wo r d s mi n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J i n c h u a n mi n e ;d e e p mi n i n g;r o a d wa y s u p p o ; e x t r a c t i o n me t h o d 1 引 言 随着我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几十年来 的大 规模开采,浅部资源 已近枯竭,资源开采逐渐 向深 部转移 。深部与浅部开采工程所处 的工程环境迥 异[ 1 1 ,传统的工程设计及稳定性控制理论 已难 以适 应深部资源开采的需求。 深部软岩巷道的支护,一直以来困扰着全球采 矿界的学者 ,经过几十年的深入研究,取得 了较多 研究成果,但仍然未得到根本解决。巷道开挖支护 理论在 国外主要 以新奥法理论、应变控制理论以及 能量支护理论等为代表;国内则有轴变理论、系统 开挖理论、联合支护理论、锚喷 一弧板支护理论 、 关键部位耦合组合支护理论以及松动圈理论l 】 J 。深 部软岩巷道支护形式 由过去单一的被动支护技术逐 步发展为主动支护技术以及耦合支护技术【 6 J 。 金 川 I 集 团有 限公司是我 国最大 的镍矿生产基 地,其深部巷道围岩属于高应力膨胀软岩 ,破碎情 况严重 。建矿 以来,金川 I 公司与国内部分高校和科 研院所合作,对矿体上部范围进行了大量的岩石力 学研究。 目前 ,金川 I 二矿 区地下基建 已达 8 5 0 m水 平 ,距离地表 l 0 0 0 m 左右,实际采场也己达到 1 0 0 0 m水平 。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 金J I l 巷道支护方式的进步,双层喷锚网支护、锚注 支护 、钢筋混凝土支护、u型钢加喷锚网支护 以及 预应力锚索支护【 9 。 2 J 在金J I l 矿区得到应用。转入深部 开采后,由于金川 I 矿 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围岩软 弱破碎,地应力大,导致采掘施工难度大、安全性 差、巷道支护 困难 以及返修率高,严重制约金川 I 镍 矿开采 、采准巷道的掘进速度 ,直接影响矿 山建设 和正常生产 。多年来 ,金』 I l 矿 区不 良岩层巷道支护 一 直是矿 山生产面临的重大难题,也对金川矿山岩石 力学研究提出挑战。因此,开展金川 I 矿山深部岩石的 力学基本性质和深部开采岩石力学问题十分必要。 本文结合金J I l 二矿区现场工程地质调查结果, 对深部岩体质量进行 了分区,为深部开采提供可靠 的地质和岩石力学依据。测试研究了深部岩石力学 性质、膨胀与软化特性、地应力的变化规律;全面 总结了金川矿区深部巷道变形和破坏特征。在此基 础上 ,研究了高地应力 、高渗透压下深部巷道开挖 支护稳定性,以及不同开采方式对充填体和围岩稳 定性 的影响,提出了最佳的支护和回采方式。 2 金川深部岩石力学基础参数及岩 体质量分 区 2 . 1 金川深部岩石力学参数 所有岩石试样均取 自金川二矿 区 1 0 9 88 5 0中 段的典型巷道 。采用 1 NS T R O N 材料试验机测试岩 石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泊松 比、抗拉 强度 ;采 用 R YL一 6 0 0微机控制伺服岩石剪切试验机测试岩 石抗剪强度。对试验所得的岩体力学参数进行工程 折减 ,得到深部岩石力学参数如表 1 所示。 表 1 深部岩石 力学参数 T a b l e 1 P h y s i c o me c h a n 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o f d e e p r o c k 2 . 2 深部岩石膨胀与软化特性 采用 自由膨胀率测试仪测试岩石吸水后的轴向 膨胀率 。试验结果表明,初期膨胀变形随着吸水时 间的延长而增大,而后趋于稳定。I类大理蚀变岩 试样的膨胀率平均为 0 . 0 5 1 %;I I 类角闪岩、二灰橄 榄岩试样的膨胀率平均为 0 . 1 4 0 %。 测定岩石试样含水率后 ,进行单轴抗压试验 。 对试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拟合得到矿岩含水率 与单轴抗压强度 的关系式如下 一 1 0 0 9 . 8 2 3 3 . 9 3 I 类 I 一1 4 7 6 . 2 6 1 9 . 4 3 I I 类 2 研究结果表明,水对岩石的强度特性有弱化作 用,水 一岩作用降低了巷道的稳定性;同时,岩石 第3 1 卷 第7 期 曹 平等 金川 矿山 深部 采掘条件下岩石力学研究与实践 0O8 0 O 6 吕 漤0 0 4 0 O 2 0 O0 Ol O 0 O 8 00 6 登0 lo 4 002 0 O O 0 O 5 0 0 4 蔓0 0 3 登o 0 2 0 01 开挖步骤 开挖步 b 方案二 开挖步骤 开挖步 c 方案三 道表面的应力集 中程度显著降低,破坏深度变小, 顶、底板和两帮围岩 的变形在开挖 5步以内便 已达 到或接近稳定状态。因此在高应力和高渗透压条件 下,采用联合支护技术 见图 l o 有利于深部巷道的 长期稳定。 2 5 mil l 2 5 0 0 il l m 图 1 O 联合支护设计 断面 图 F i g . 1 0 Cr o s s - s e c t i o n d i a g r a m o f c o u p l i n g s u p p o r t d e s i g n 5 . 2 金川矿区深部巷道支护经验 1 金川矿区深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不同地 段的地质结构有很大差异,即使 同一巷道也会遇到 多种地质结构;不同地段受采掘影响的程度也不 同, 所 以支护结构受力情况的差异也很大 。因此,要针 对地质构造、地应力变化规律以及岩体特性,灵活 地采用多种支护方式。 f 2 对于地压大的巷道,宜遵循 “ 先柔后刚” 、 “ 先让后抗 ”的二次支护原则。合理确定一次、二 次支护时间,使支护方式最经济 ,且支护效果也能 达到最佳 。 f 3 金川矿区深部围岩属于高应力膨胀软岩, 破碎情况严重。两帮围岩宜采用挤压加固和整体锚 固相结合的锚杆支护方式 ,在破碎岩体中形成具有 一 定厚度的锚固体。根据巷道围岩变形机制,可以 选用松动区锚杆 、滑动区锚杆或回弹区锚杆。 喷锚网能主动加 固支护巷道围岩 ,充分发挥围 岩 自身的支撑能力,该方法的推广应用取得较大的 成功。锚注支护采用新型外锚 内注式锚杆 ,将锚杆 支护和 围岩注浆有机结合起来 ,能有效地解决金川 I 矿区深部巷道的稳定性问题 。 f 4 对于地下硐室 ,巷道断面形状直接影响着 巷道的受力状况和稳定性。从力学角度出发,理想 的巷道断面形状应 为椭圆形,但施工 比较 困难 ,而 且断面利用率也较低。数值模拟表明,似椭 圆形断 面是较好的设计形状 ,有利于应力的均匀分布和传 递 ,而且施工难度不大,断面利用率高。如二矿区 1 2 5 0 1 1 1东部地盘沿脉运输巷,原断面为直墙半圆 拱形,混凝土预制块衬砌,施工 中多次发生严重 冒 顶、片帮。成形后巷道变形破坏严重 ,被迫返修但 仍被破坏 。 而后将断面改成似椭 圆形, 并加设底拱, 全面返修后,一直处于良好状态。在金川矿区矿物 膨胀效应和高地应力 的联合作用 下,如 果不设底 拱,巷道仍要发生底鼓 ,所 以必须设置底拱 ,才能 有效保证巷道的长期稳定性。 5 . 3 金川矿区深部巷道支护的几点想法 在金川 I 矿区深部开采过程 中,存在巷道变形速 率快、变形量大、蠕变期长、建设进度滞后等 问题, 制约着井巷掘进进度 ,影响矿 山建设和正常生产。 目前金川 I 矿 区深部巷道支护依然采用的是普通短锚 杆,由于其强度和刚度均不够 ,常被拉断、剪断, 不能有效支撑围岩变形。另外,金川巷道支护方案 采用 “ 以柔让压 ”的理论指导,造成巷道支护整体 刚度和强度不够 ,无法有效抑制巷道大变形。 在全面调查金川深部围岩特性、地应力分布规 律 以及 围岩变形破坏机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巷道 1 3 4 0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1 2 正 支护理论和 金川矿 区巷道掘进 、支护 的研 究成果, 对金川深部巷道掘进和支护技术提 出了几点想法 见图 1 1 。 深部工程地质条件J f 深部地应力l l 深部巷道 及岩石力学性质 I 1分布规律 I l 变形破坏 机制 超前地质预 J f 定向 断裂控制 报系统 l l 新技术 C 4 0 高强度喷射l I 高强度高刚度锚杆 混凝土技术 l I 锚索支护技术 支护设计方案研究 施工质量检测新技术I l 变形监测分析 信息反馈和修正设计 图 1 l 金川矿区深部巷道支护新技术 F i g . 1 1 Ne w s u p p o r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d e e p r o a d wa y i n J i nc h ua n mi n e 1 通过研究不 良地层超前探测技术,借助相 关物理探测和无损探测设备进行监测,研究相应的 施工处置工艺技术,实施巷道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 在重要地段加强支护。形成一套金川深部软岩巷道 掘进施工方法和超前工程地质预报系统。 2 依照地质超前预报的信息,进行定向可控 制性爆破设计,加强巷道成形,充分控制巷道表面 质量,提高现有的掘进工艺。 3 研究适宜金川矿区深部巷道的高预应力、 高强度、高刚度锚杆及锚索支护系统,且具有一定 延伸性的锚杆与锚索联合支护技术 。提高初始支护 的刚度与强度 ,使巷道开挖后 ,支护系统能及 时控 制有害变形的产生。实现支护系统的合理延伸性, 在保持围岩完整性的前提下释放无害变形,达到卸 压的 目的。 6 深部矿体 回采方式 金川二矿区 1 矿体 1 0 9 8段埋深为 8 0 0 m, 上覆 充填体厚度达 2 0 0 m, 地质剖面图如图 l 2 所示。 巷 道围岩变形以及围岩与充填体间的摩擦现象已非常 明显,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根据现场开采情况, 图 1 2 地质剖面 图 F i g . 1 2 Ge o l o g i c a l p r o fil e 采用 F L AC Ⅲ三维数值计算软件对 “ 隔三采一”与 “ 隔二采一 ”垂直布置进路的 2种回采方案进行综 合比较 。在围岩与充填体问设置接触面 ,用于模拟 两者的相互作用情况。 2种方案的不 同回采步骤下矿体应力和位移结 果如表 2所示。“ 隔三采一”回采方案更能减轻盘区 内充填体周边的应力集中现象,改善充填体的应力 分布状态,有利于提高矿区充填体的稳定性。“ 隔三 采一”回采矿体时,围岩的变形量比 “ 隔二采一” 要小,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上部充填体厚度 不断增大,不 同回采方式产生的扰动影响也越来越 显著。所以建议采用 “ 隔三采一”布置回采进路。 表 2 不同回采步骤矿体应力和位移对比分析 T a b l e 2 Co mp a r i s o n s o f s t r e s s e s a n d d i s p l a c e me n t s i n d i ff e r e n t m i n i n g s t e p s 7 结论 1 本文是金 l l z . 矿区首个专门以深部岩石为 第 3 1 卷第 7期 曹平等金川矿山深部采掘条件下岩石力学研究与实践 1 3 4 1 研究对象 的课题,对深部岩石力学问题进行 了深入 研究,为深部开采提供 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 2 深部高应力条件下矿区岩石 由浅部的脆性 破坏 向延性转化,抗剪强度参数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下降。矿 区岩石遇水软化,并吸水发生膨胀 ,进一 步弱化岩石强度。 3 金川矿区深部巷道 围岩属于高应力膨胀软 岩,现场监测表 明,金川深部巷道变形具有收敛变 形量大、初期变形速率大、变形持续时间长等特征 。 4 研究 了高地应 力和高渗透压作用下深部巷 道开挖支护的稳定性, 提 出了 U型钢和锚杆联合支 护方式。 5 提 出了采用 “ 隔三采一 ”布置回采进路方 案回采矿体,有助于控制 围岩 的变形,减弱上部充 填体的下沉。 参考文献 R e f e r e n c e s 【 1 ] 何满潮,谢和平,彭苏萍,等 学与工程学报,2 0 0 5 ,2 4 1 6 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 J 】 . 岩石力 2 8 0 3 2 8 1 3 . HE Ma n c h a o ,XI E He pin g,PE NG S u p i n g, e t a 1 .S t u d y o n me c h a n i c s i n d e 印mi m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 J ]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 o c k Me c h ani c s a n d E n g in e e ri n g , 2 0 0 5 ,2 4 1 6 2 8 0 3 2 8 1 3 . i n C h i n e s e 【 2 ] 于学馥 ,乔端.轴变论和 围岩稳定轴比三规律【 J J 有色金属 , 1 9 8 1 , 3 3 3 81 4 . VO Xu e f u , Q I AO D u a n . T h e o r y o f a x i a l v a r i a t i o n a n d th r e e r u l e s o f a x i a l r a t io f o r s t a b i l i z i n g c o t m tr y r o c k [J ] . N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 ,1 9 8 1 ,3 3 3 81 4 . i nC h i n e s e [ 3 ] 于学馥,于加,徐骏. 岩石力学新概念与开挖结构优化设计[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 9 9 5 6 61 9 7 . VU X u e f u , Y U J i a , XU J u n . Ne w c o n c e p t o f r o c kme c h a n i c s and o p t i ma l d e s i g n o f e x c a v a t e d s tr u c t u r e s [ M] . B e r i n g S c i e n c e P r e s s ,1 9 9 5 6 61 9 7 i n C h i n e s e 【 4 】 何满潮 ,景海河,孙晓明.软岩工程力学[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 0 0 2 1 5 41 7 1 . H E Ma n c h a o ,J 1NG Ha i h e ,S U N Xi a o mi n g . S o ft r o c k e n g i n e e r i n g m e d a a n i c s [ M] . B e ij in g S c i e n c e P r e s s ,2 0 0 2 1 5 4 1 7 1 . i n C h i n e s e 【 5 】 董方庭,宋宏伟,郭志宏,等. 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 J ] . 煤炭 学报,1 9 9 4 ,l 9 1 2 1 3 2 . D O NG F a n g t i n g ,S O NG H o n g w e i , GUO Z h i h o n g, e t a 1 . Ro a d wa y s u p p o r t t h e o ry b a s e d o n b r o k e n r o c k z o n e [ J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ua C o al S oci e t y , 1 9 9 4 , 1 9 1 2 1 3 2 . i n C h in e s e [ 6 ] 何满潮,郭志飚,任爱武,等.柳海矿运输大巷返修工程深部软岩 支护设计研究 [ J 】 _岩土工程学报,2 0 0 5 ,2 7 9 9 7 79 8 0 . H E M an c h a o ,GUO Zh i b i a o ,RE N Ai wu, e t a 1 . De e p s o f t r o c k s u p p o r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t h e r e p a i r p r o j e c t f o r t r ans p o r t t t m n e l i n L i u h a i c o a l mi n e [ J ] . C hi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Ge o t e c h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i n g ,2 0 0 5 ,2 7 9 9 7 79 8 0 . i n C h in e s e [ 7 】 孙晓明,何满潮.深部开采软岩巷道耦合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J ] .中 国矿业大学学报 ,2 0 0 5 ,3 4 2 1 6 61 6 9 . S t r N Xi a o mi n g ,HE M an c h a o . N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o n c o u p l i n g s u p p o rt t h e o ry o f r o a d wa y w i t h i n s o ft r o c k a t d e p t h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n g and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5 ,3 4 2 1 6 61 6 9 . i n C h i n e s e 【 8 ] 郭志飚,李乾,王炯.深部软岩巷道锚 网索 一 桁架耦合支护技 术及其工程应用【J ]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9 , 2 8 增2 3 9 1 4 3 9 1 9 . GU O Z h i b i a o ,L I Q i a n ,WA NG J i o n g . C o u p l e d b o l t - me s h - anc h o r - t r u s s s u p p o rt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n d i t s e n g i n e e ri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t o d e e p s o R r o c k r o a d w a y [ J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 o c k Me c h a n i c s and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9 ,2 8 S u p p .2 、 3 9 1 43 9 1 9 . i n C h i n e s e [ 9 ] 王永才 ,杨长祥 ,陈伸杰.金川镍矿 井巷 工程支护技术评价与 展望[ c ] / /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 0 0 5 2 3 3 2 4 0 . WA NG Y o n g c al ,Y A N G C h a n g x i a n g,C H E N Z h o n g j i e . E v a lu a t i o n a n d p r o s p e c t s o f s u p p o r t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s i n k i n g a n d d r i v i n g e n g i n e e ri n g i n J i n c h u a n n i c k e l min e [ C ] / /Ne w T h e o ry i n Mi n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 B e ij i n g C h i n a C o a l I n d u s t r y P u b l i s h i n g H o u s e ,2 0 0 5 2 3 3 2 4 0 . i n C h i n e s e [ 1 0 】张忠.金 f l --矿区 1 0 9 8 m分段巷道稳定性研究[ J J .岩石力学与 工程学报,2 0 0 3 ,2 2 增 2 2 6 2 0 2 6 2 4 . Z H AN G Z h o n g . S ta b i l i t y r e s e ar c h o f r o a d wa y o f 1 0 9 8 m l e v e l i n N o . 2 o f J i n c h u a n [ J ]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o c k Me c h a n i c s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3 ,2 2 S u p p . 2 2 6 2 0 2 6 2 4 . i n C h i n e s e [ 1 1 ]王红霞,杨新安,黄宏伟,等. 金川不 良岩层巷道锚注支护试验研 究[ J ] .岩 石力学与 工程学报 ,2 0 0 1 ,2 0 6 8 2 68 2 9 . WA N G Ho n g x i a , Y ANG Xi n an ,HUANG Ho n g we i ,e t a 1 . T e s t i n g s t u d y o f b o l t g r o u t i n g s u p p o r t u s e d i n we a k r o c k r o a d w a y i n J inc h u a n mi n e [ J ]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 ock Me c h a n i c s and E n g i n e e ri n g ,2 0 0 1 ,2 0 6 8 2 6 8 2 9 . i n C h i n e s e 【 1 2 】 高谦,宋建国,余伟健,等.金川深部高应力巷道锚喷支护设计 与数值模拟技术[ J ] . 岩土工程学报 , 2 0 0 7 ,2 9 2 ,2 7 9 2 8 4 . G AO Qi a n ,S ON G J ia n g u o ,Y U We ij i an,e t a 1 . D e s i gn and n um e r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o f r o c k b o l t i n g a n d s h o t c r e t e for d e e p t u n n e l s wi th hig h s s s in J in c h u a n m i n e [ J ] . C h i n e se J o u mal o f G e o t e c h n i c a l E r n e e r i n g , 2 0 0 7 ,2 9 2 ,2 7 9 2 8 4 . i n C h in e s e [ 1 3 】北京科技大学,金川公司二矿区,金川镍钻研究设计院. 金 l l --矿 区深部地应力测量报告[ R ] . 北京 北京科技大学, 1 9 9 6 1 1 61 2 0 .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no l o g y B e ij i n g,No .2 Mi n e o f J i n c h u a n N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 Co r p o r a t i o n ,J i n c h u an I n s t i t u t e o f De s i gn an d Re s e a r c h o f Ni c k e l Co b a lt . Re s e arc h r e p o rt o n t e c t o n i c s t r e s s o f the d e p th for J i n c h u an No .2 m i n e [ R ] . B e U i n g Un i v e r s i ty o f S c i e n c e and T e c h n o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