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可控循环风利用与节能.pdf
S e ri e s No . 4 5 9 S e p t e mb e r 2 01 4 金 属 矿 山 ME I IAL MI N E 总 第 4 5 9 期 2 0 1 4 年第9期 安全 与 环保 金属矿 山可控循环风利 用与节能 刘晓培 宫 锐2 常德强 曲 元龙 柳静献 1 .沈阳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辽宁 沈阳 1 1 0 0 0 3 ; 2 .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 司, 辽宁 抚顺 1 1 3 3 2 1 ; 3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 1 0 0 0 4 ; 4 .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 沈阳 1 1 0 0 0 4 摘要随着我国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 矿井通风系统所需耗能更是不断增加。如何经济合理地向深部矿 井送风, 已是矿山深部开采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这种深部开采 , 采用可控循环风技术 , 可解决深部矿井的节 能送风问题。以辽宁抚顺红透山矿为例, 在回风气流有害气体净化实验成果基础上, 在 一 2 8 7 m中段设置以水净化为 主的循环风净化装置、 有害气体监测监控装置 , 同时采取相应的密闭措施及安装远程操作电控风门, 形成矿山的循环 风可控利用。通过对红透山气流质量监测表明, 混合入风的风流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循环风的掺混比 例及矿山耗能的理论计算, 红透山矿利用可控循环风后, 最低可节约能耗 3 2 . 1 %。在冬季利用循环风对新人空气进 行预热, 也可防止冬季冻井并节能。 关键词金属矿山 深部开采矿井通风可控循环风循环风净化 中图分类号T D 7 2 7 .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1 1 2 5 0 2 0 1 4 - 0 9 - 1 3 2 -05 Ut i l i z a t i o n a n d En e r g y S a v i n g o f Co n t r o l l e d Re c i r c u l a ti n g Ai r S t ud y o n M e t a l mi l l e L i u X i a o p e i G o n g R u i C h a n g D e q i a n g 。 Q u Y u a n l o n g L i u J i n g x i a n 1 . C N MC S h e n y a n g N o n f e r r o u s Me t a l l u r g y E R l ust . L t d ,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0 3 , C h i n a; 2, C h i na N o n f e r r o us H o n g t o ush a n F u s h u n Mi n i n g G r o u p C o . , , F ush u n 1 1 3 3 2 1 , C h / na; 3 . C o l l e g e o fR e s o u r c e s a n d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N o r t h e a s t e r n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0 4, C h i na; 4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Mi n i s t r y o fE d u c a t i o n f o r S a f e Mi n i n g , S hen y a n g 1 1 0 0 0 4, Chi n a Ab s t r a c t A l o n g w 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mi n i n g d e p t h , e n e r g y c o n s u mp t i o n o n mi n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s i n c r e a s i n g . Ho w t o s u p p l y a i r t o d e e p mi n e e c o n o mi c a l l y i s o n e o f t h e i mp o r t a n t i s s u e s f a c e d b y the u n d e r g r o u n d d e e p mi n i n g . F o r t h i s d e e p rai n i n g , t h e c o n t r o l l e d r e e i r e ula t i n g a i r f l o w t e c h n i q u e wa s a d o p t e d t o r e a l i z e t h e e n e r g y - s a v i n g a i r s u p p l e me n t . Ta k i n g F u s h u n Ho n g t o u s h a n Mi n e i n L i a o n i n g f o r i n s t anc e , a n d b a s e d o n p u ri f i c a t i o n e x p e rime n t o f h a r mf u l g as a mo n g a i r r e t u rn , t h e a i r p u fi fi - c a t i o n p l a n t , the h a r mf u l g a s mo n i t o ri n g d e v i c e , a n d s o me s e ali n g and e l e c t ron i c a ll y c o n t roll e d t h r o t t l e we r e s e t a t 一 2 8 7 m l e v e l o f Ho n g t o u s h a n Mi n e t o f o r m c o n t r o l l e d r e c i r c u l a t i n g a i r . T h e air f l o w q u ali t y mo n i t o ri n g s y s t e m i n Ho n g t o u s h an s h o w e d tha t mi x i n g a i r f l o w q u a l i t y c o n f o r me d t o t h e r e l e v a n t s t a t e r e g u l a t i o n s . An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the o r e t i c al c alc u l a t i o n o f r e c i r c u l a t i n g a i r mi x i n g p r o p o rt i o n a n d e n e r g y c o n s u mp t i o n. e n e r g y c o n s u mp t i o n C an b e r e d u c e d b y 3 2 . 1 % i n mi n i mu m wi t h c o n t r o l l e d r e - c i r c u l a t i n g a i r s y s t e m i n Ho n g t o u s h an I ron Mi n e . I n w i n t e r , t h i s s y s t e m c a n be u s e d t o p r e h e a t f r e s h e n t r a n t air t o p r e v e n t s h a f t f r o z e n a n d s a v e e n e r g y . Ke y wo r d s Me t al mi n e , D e e p mi n i n g, Mi n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C o n t rol l e d r e c i r c u l a t i n g air , C i r c u l a t i o n a i r p u ri f i c a t i o n 当矿山开采深度很大时, 由于巷道延长带来的摩 擦阻力损失所致的通风成本十分高 昂。循环风是在 工作区域内, 利用净化后的循环风流与新鲜入风按照 一 定比例混合, 在保证混合后的空气质量满足国家标 准的情况下, 将其直接送至工作面。该方法可以节省 从地面直接送入井下工作面的一部分风量 , 因此通风 成本降低 。可控循环风是指井下循环风可以受人 工控制, 控制后的循环风可使工作面的各项通风指标 收稿 日期2 0 l 4 D 5 - 2 7 作者简介刘晓培 1 9 8 8 一 , 女 , 助理工程师。 1 3 2 满足矿井通风安全规程 的要求。以前由于技术条件 和理论知识的限制, 人们对循环风的利用并不认可, 以致一些国家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井下禁止使用循环 风。随着对循环风理论研究的延伸以及电子技术设 备的发展 , 对循环风合理控制后 , 进行有 目的利用 , 循 环风的存在不但不会恶化环境, 而且还会大大地改善 环境 , 产生一系列的通风好处。近年来 , 可控循环风 通风技术在国内外迅速发展, 并且成功地应用于矿山 刘晓培等 金属矿 山可控循环风利用与节能 2 0 1 4年第9期 井下通风系统。与传统的通风技术相比, 可控循环风 具有投资少 、 见效快 , 节能效果显著等优点 4 。 。 红透山矿 自 1 9 5 8年开坑 以来 , 至今 已开采 了 5 0 余 a 。 目前 , 已开拓到 一8 2 7 m, 深度 已达 1 3 0 0多 m。 由于开采深度大、 风路长, 而且在浅部回风系统还存 在明显的排风能力瓶颈, 导致单纯依靠增加设备能力 的传统方式难以明显改善通风条件 , 并且这种传统的 方法投入产出比严重不合理、 能耗高 , 原有的技改路 线 已经不适应红透山的深采矿井 。因此 , 本研究 以红透山矿为例, 详述可控循环风的应用效果。 1 有害气体净化技术 金属矿山井下常见的对安全生产威胁最大 的有 毒有害气体主要有 C O 、 N O 、 S O 、 H S等。 1 . 1 实验室中对有害气体吸收的研究 针对回风气流中的 N O 、 S O 、 C O等有害气体 , 在 实验室中, 采用化学吸收的方法对回风气进行净化 。 此方案的净化系统 中, 净化试剂主要是氨水 少 量 C u C 1 的混合溶液 。在净化过程 中, 氨水可 以吸收 部分有毒气体 主要为 C O和 N O 、 S O 等 , 氨水和 氯化亚铜混合后产生的[ c u N H ] , 能更有效地 增加吸收效果 , 从而实现 了对有 毒气体 的多重净化 , 净化效果更直接、 更有效 , 使净化后的气体安全可靠 , 为气体的重复使用提供了保证。在该过程中, 可能会 有部分氨气从氨水 中逸出, 利用氨气易溶于水的特 性 , 在装置后部分设计 了丝网喷水 吸收, 可 以较好地 吸收逸出的氨气, 并对一些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 如 N O 、 H S 、 S O 等 进行再一次吸收 , 从而达到更有效 的效果。 1 . 2 红透山矿风流质量检测 可控循环风现场应用需要根据红透山矿本身 的 实际情况来设计方案, 并付诸实施。为此, 首先进行 现场新鲜风流及 回风的组分检测 , 包括 0 、 C O 、 N O、 N O 2 、 S O 2 、 C O等气体的浓度测试。测试结果如表 1 。 表 1 。 新鲜风及回风的风流质量 Ta b l e 1 Th e q u a l i t y o ff r e s h a i r a nd p o l l u t e d air 从表 1 可见, 回风与新鲜风流相比, 含氧量降低 了2 . 4 %, C O 含量升高了7 . 8 %, 而 s O 的含量降低 比较明显, 在回风中基本上检测不到 S O 的存在, 这 是 由于回风 中的湿度很高 , 可达 9 9 . 9 % , S O 已被 回 风 中的水分吸收; 并且 回风中 N O 和 C O的浓度也非 常低, 这是由于红透山矿在正常的工人作业时段, 不 进行放炮作业 , 一般是在工人下班后进行爆破。结合 前面实验室中对有害气体的化学吸收实验 , 在设计可 控循环风系统时 , 可以考虑集 中使用水净化装置。 2 红透山矿可控循环风现场应用及监测 2 . 1 红透山矿可控循环风现场应用 红透山矿的循环 风循环净化系统设在 一 2 8 7 m 中段 , 在循环风路的初始段 一4 6 7 m 中段 和末段 一 2 8 7 m中段 , 充分利用长距离的封闭巷道和采空 区, 在 一 2 8 7 m中段集 中安设了长达 1 2 0 m的水喷淋 装置 , 所需水都来源于井下 , 对井下水进行了充分利 用 , 降低 了成本 , 并且增设吸附措施 , 实现污风的全流 程多重净化 。如图 1 所示。 图 1 2 8 7 i n中段净化装置示意 F i g . 1 S c h e ma ti c d i a g r a m o f p u r i fic a t i o n d e v i c e a t- 2 8 7 m mi d d l e s e c ti o n 1 一循 环风井 ; 2 一喷水装置 ; 3 一折流板 ; 4 一喷水过滤网; 5 一吸附剂; 6 ~备用风门; 7 一远程 自动风门 ; 8 一 大竖井方 向; 9 一降阻反风门 下部中段的污风通过循环风井 进入到 一2 8 7 m 中段之后 , 进入到净化系统 , 该净化装置为喷水装置 、 折流板和喷水过滤 网交替设置 , 使 污风得到充分净 化。为了能时刻 了解 循环风 的风 流质 量, 沿循环风 一 2 8 7 m中段的净化路线先后设置 5组可以远程监控 有毒有害气体的探测器, 包括 s O 2 、 H 2 S 、 C O 、 N O 2 等4 种气 体 的探测 器, 对循环风气 流进行全过程 监 测[ 1 0 - 1 4 ] 。为了确保对循环风风量的控制更加安全可 靠 , 在 一 2 8 7 m中段防风 口巷道上修建 1 道混凝土密 闭墙 配套设置风门和风窗 , 在此基础上 , 又增设了 1 道可以远程操作的电控风门, 至此形成了较为完善 的可控循环风的应用系统 。 2 . 2 净化风与新风掺混后风流质量监测 可控循环风系统建成后 , 需要对其进行风流质量 的监测及计算, 判断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首先, 要了解净化前风流质量。利用检测装置记 录净化前的风流质量在 1 d 2 4 h 之 内的变化情况 , 如图 2所示。 . 1 3 3 . 总第4 5 9期 金 禹 矿 山 2 0 1 4年第 9期 U 2 4 6 1 U 1 2 l 4 l 6 1 2U 2 2 2 4 时间/ h 图 2 净化前风流质量 F i g . 2 Th e a i r f l o w q u ail t y b e f o r e p u r i fic a ti o n _一 S 02 ; ●一 N02 ; ▲ 一 H2 S; 丫一 C0 从图 2中可以看 出, 在正常的工作 时段 , 有害气 体的浓度比较稳定, 且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在放 炮后 , 也是在非作业时段 , 一般是凌晨零点后 , S O 、 C O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急剧升高 。 图 3是在 同一天净化后的风流质量。可见 , 经过 净化后 , 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变化基本稳定 , 并且有 害气体的浓度不高, C O气体的浓度最高, 但 2 4 h中 不超过 1 . 1 m e/m 。 鲁 目 艇 蛙 时间, h 图3 净化后风流质量 F i g . 3 T h e a i r fl o w q u a U t y a f t e r p u r i fi c a ti o n 一一 SO2 ; ●一 NO2 ; ▲ 一 H2 S; v C0 以 2 4 h的平均值作为计算的基础 , 可 以计算出 可控循环风系统对各种有害气体的过滤效率, 如表2 所 不 。 表2 有害气体净化效率 Ta b l e 2 P u r i f y i n g e ffi c i e n c y o fh a r m f u l g a s 从表 2可以看出, 循环风净化系统对 C O、 S O 的 净化效率比较高, 对 H S的净化效率最低, 这也与风 流中H s 气体本身含量低也有关。 循环风经过进化后 , 通过 2条路径与新鲜风流汇 合 , 1 条是进入到一段大竖井 中, 另 1条是进入到二 段小竖井中。为 了能实时监测 到进入作业 中段风流 的质量 , 在这 2个井 口附近分别安装了有害气体的检 . 1 3 4 测探头。图 4是 2 4 h中一段大竖井井 口附近风流质 量情况, 有害气体浓度都不超过 1 . 1 m m 。图5是 二段小竖井井口附近的风流质量情况, 有害气体浓度 不超过 1 . 4 m e/m。 。 一⋯’一一一一一一 “ “。 _- , _ “ 0 2 4 6 8 l 0 1 2 l 4 l 61 8 2 O2 2 2 4 时间, h 图 4 大竖井附近风流质量 Fi g . 4 Th e a i rfl o w q u a l i t y n e a r b y b i g s h a f t _一 s 02; ● 一 NO2; ▲ 一 H2 S; CO 昌 邑 蝰 0 2 4 6 8 1 0 l 2 1 41 6 l 8 2 0 2 2 2 4 时间, h 图 5 小竖井附近风流质量 F i g . 5 Th e airfl o w q u a U t y n e a r b y s m a l l s h a f t ●一 S O2; ●一 NO2; ▲一 H2 S; C0 根据 G B Z 2 --2 0 0 7 工业场所有害 因素职业接 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中规定, 井下作业地点的空气 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 C O不超过 3 0 m e /m , N O 的浓度不超过 5 m e/m , S O 不超过 1 5 m e/I n , H S不超过 1 0 mg / i n 。因此 , 一段大竖井附近和二 段小竖井附近的风流质量完全符合国家规定。 3 可控循环风掺混控制与节能分析 3 . 1 可控循环风掺混控制 红透山矿循环系统 , 是在循环区加入部分新鲜风 流 , 同时使用净化设施对循 环风加 以净化处理 , 这种 循环称为开路循环。其原理图如图 6所示。 2 Q C Q e 净化器芝 7广一 l 采 L 一 r . Q.e Q 图 6 循环风净化原理 F i g . 6 Pr i n c i p l e o f r e c i r c u l a t i n g a i r p u r i f i c a t i o n 图6中,Q i 为人风量, m / s ; Q 为循环风量, 2 0 8 6 4 2 O l 1 0 0 0 O 一 u v ∞ 旦、 毯艇 6 2 8 4 O 山 , ∞ 曼 、 凝 4 2 O 8 6 4 2 0 1 1 1 0 0 0 O 刘晓培等 金属矿 山可控循环风利用与节能 2 0 1 4年第9期 m / s ; Q 为进人工作 面风量 , m / s ; C i 人风污染物浓 度 , ms / m ; C 为 回风污染物浓度 , ms / m 。 ; C 为进化 后风流中污 染物浓 度 ; C 为混合 入风污染 物浓 度 , m s / m ; q为采区内污染物的产生量 , m g / s 。 假设为稳定状态条件下 , 到达点 1 处 的污染物总 量 Q可由式 1 求出 点 1 处混合人风污染物浓度 c 可由下式求得 c 盟 . 1 Q Q m i r ’ 设循环率分量系数为 K, 0 ≤K≤1 则 . 将式 2 代入到式 1 中 , 则得 C C 一C 3 根据上述推导 , 可以看出进风流中混合污染物浓 度与循环风有关 , 在净化器 的净化效率一定 时, 污染 物浓度随循环风量的增加而增大 。 对 于 S O 气体 来说 , 由于 C 4 mg / m , C 。 0 . 7 3 me , / r / 1 , C iC , 说 明矿井通风系统本身对 S 0 的吸收效果非常好 , 相 反 , 循环风可 以稀释新鲜风流 中的s 0 , 因此, 不需要求出K的值。 对于 N O 来说 , 规程规定, 井下作业地点的空气 中 N O 的浓度不超过 5 m g / i n 。 , 根据式 3 以及测试 数据的结果 , C i 0 m g / 11 1 , C 0 . 5 5 mg / 1 1 2 , 可得规 程规定条件下的K 值为 K D≤9 . 0 9 . 4 对于 H S来说 , 规程规定 , 井下作业地点的空气 中 H S的浓度不超过 1 0 m r l l ’ , 根据式 3 以及测试 数据的结果 , C i 0 m m , C 0 . 3 2 m m , 可得规 程规定条件下的K 值为 K D≤3 1 . 2 5 . 5 对于 C O来说, 规程规定, 井下作业地点的空气 中 C O的浓度不超过 3 0 m g / I n , 根据式 3 以及测试 数据的结果, c 0 m s / m , c 0 . 9 1 m g / m , 可得规 程规定条件下的K 。 值为 K D≤3 2 . 9 6 , 6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 , K为 0~1的任意值 , 符合 国 家规程规定 远小于 上限值 。 3 . 2 可控循环风系统的节能分析 前面已经讨论了对可控循环风的技术控制是可 行的 , 下面论证可控循环风的使用是否真正地为红透 山矿带来经济性利益。图 7所表示的是在使用可控 循环风前后网络的变化。 设循环进风巷到循环 回风巷的风阻为 R, 循环风 系统其横风巷的阻力为R 。 Q a 使 用前 b 使用后 图 7 可控循环风的使用 Fi g . 7 Ut i l i z a tio n o f c o n t r o l l e d r e c i r c u l a t i n g a i r 当采用传统 的通风 方式 时 即不采用 可控循 环 风系统 , 通风系统主扇所要克服的阻力为 h 。R Q , 7 所消耗的功率为 P oh o Q 0R Q 3o . 8 当采用传统的通风方式, 将进风量由原来的 Q 。 增加到 Q , 此时所要消耗的功率为 P R Q. 9 当采用可控循环风时, 设循环率 K Q / Q 。 , 此 时 , 系统的进风量保持在 Q 。 , 工作面的风量为 Q 。 , 因 此 , 系统主扇所要克服的阻力为 h 。R Q , 1 0 系统主扇所消耗的功率为 P l R Q 未 1 1 循环风机不但要克服进回风巷之间的压力差 , 还 要克服循环横向风阻尺 , 并传递一定的循环风量, 因 此循环风机所克服的阻力为 h R Q R Q ; R Q , 1 2 则循环风机消耗的功率为 P f R尺 2 K K Q , 1 3 在 区域可控循环通风系统中 远小于 尺, 可 忽略不 计 , 则 P fR K Q , 1 4 则可控循环风系统所消耗的总功率为 P P 1 P fR 1一K 。 Q R K Q . 1 4 综上所述 , 当工作面增加相 同风量时 , 可控循 环 风系统与传统的通风系统相比, 其能耗的比值为 P R 1一K Q R K Q P 。一 R Q 1一K -4 - K . 1 6 当新鲜风流与净化风流的掺混 比例为 1 1时 , 即 K 0 . 5, 则可控循环风系统消耗功率是传统的通风 系统的 0 . 6 2 5倍 , 可节约能耗 3 7 . 5 %。图8是可控循 环风系统与传统通风系统的能耗比值随循环率变化 情况 。 1 35 总第4 5 9期 金 属 矿 山 2 0 1 4年第 9期 K 图8 节能比率变化 Fi g . 8 Va r i a ti o n o f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r a t i o 从图8中可以看出, 可控循环风系统的耗能是随 着 的变化有所 变化的。当 K 逐渐从 0到 1增 大 时, 可控循环风系统 的耗能是先减少后增大的 , 当 ’ 取 0 . 4左右时 , 耗能达到最低。通过测试 , 红透山矿 可控循环风系统 的循环风量 为 2 7 m / s , 则 々1 0 2 4, 1 7 此时, 由图 8可知, 能耗 比为 0 . 6 7 9 , 即红透 山矿可节 约能耗 3 2 . 1 % 。 4 结论 1 红透 山矿循环风 的净化需要大量 的水。本 次设计中, 净化水主要来源于矿 山开采的地 下水 , 经 过沉淀过滤后供 一 2 8 7 m 中段净化使用。 2 在应用可循环风系统后 , 净化系统 中由于当 时设计安装的原因, 净化水管经常阻塞, 有害气体检 测装置有被腐蚀的迹象, 需要加强对其维护和改进。 3 随着矿山通风系统的信息化、 可视化、 智能 化的发展 , 红透山矿可利用 V e n t s i m三维通风仿真软 件 , 建立通风系统三维模型。通过 V e n t s i m 的实时监 测端口与井下监测装置相连, 实现对井下 C O 、 S O 等 有害气体的实时监测 , 并通过操作远程电控风门控制 循环风量 。 4 由于每个矿山的放炮 时间、 回风中有害气体 浓度等有所差别, 因此, 循环风的净化装置的配置, 要 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安装。 参考文献 [ 1 ] 何茂才. 金属矿山矿井通风 系统分析与设计 [ J ] . 有色 冶金 设计 与研究 , 2 0 1 0, 3 1 1 4 _ 6 . He Ma o c a1. An 出s i s a n d d e s i g n o f me t a l mi n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s y s t e m [ J ] . N 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 E n g i n e e r i n gR e s e a r c h , 2 0 1 0 , 3 1 1 4 _ 6 . [ 2 ] 安树峰. 矿井井下循环风的利用与控制[ J ] . 西部探矿工程, 2 0 0 5 5 2 1 1 - 2 1 3 . An S h u f e n g . Th e u t il i z a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o f r e c i reu l a t i n g a ir i n mi n e [ J ] . We s t - C h i n a E x p l o r a t i o n E n gi n e e ri n g , 2 0 0 5 5 2 1 1 - 2 1 3 . [ 3 ] 牛保炉, 苗惠东. 可控循环风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J ] . 煤矿安全, 2 0 0 2, 3 3 1 2 1 8 - 2 0 . Ni u Banl u, Mi a o Hu i d o n g .D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r e sea r c h s i t u a ti o n o f 1 3 6 . c o n t r o l l e d c i r c u l a t i o n a i r [ J ] . S a f e t y i n C o al M i n e s , 2 0 0 2 , 3 3 1 2 1 8 - 2 0. [ 4 ] 李锦峰, 谢贤平, 章能胜, 等. 受控循环通风技术国内外研究概 况[ J ] . 云南冶金, 2 0 1 2 , 4 1 6 1 - 6 . L i J i n f e n g, Xi e Xi an p i n g, Z h ang Ne n g s h e n g, e t a 1 . Do me s t i c a nd f o r - e i g n res e a r c h s i t u a ti o n o f c o n t r o l l e d c i r c u l a t i o n v e n ti l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 J ] . Y u n n a n M e t a ll u r g y , 2 0 1 2 , 4 1 6 l _ 6 . [ 5 ] 鹿广利, 王宝通. 可控循环风形式及通风特性分析【 J ] . 山东矿 业学院学报 , 1 9 9 9, 1 8 1 5 8 - 6 0 . L u Gu a n g l i , W a n g Ba o t o n g . Th e for ms o f c o n t r o l l a bl e r e c i r c u l a t i o n v e n t i l a t io n a n d ana l y s i s o f i t s v e n ti l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i c s [ J ] . J o u r n a l o f S h and o n g Mi n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 1 9 9 9 , 1 8 1 5 8 -60 . [ 6 ] P i c k e ti n g , A J , A l d re d R. C o n t r o l l e d rec i reu l a t i o n o f v e n t i l a t i o n a m e a n s o f d u s t C o n t r o l in f a c e a d v a n c e h e a d i n g s [ J ] . 1 1 1 e M i n i n g E n gi n e o r , 1 9 9 7 3 4 3 . 4 7 . [ 7 ] 张福群, 刘冰心, 吴静 , 等. 可控循环风通风技术的研究与应 用[ J ] . 金属矿山 , 2 0 0 6 1 1 8 - 1 1 . Z h ang F u q u n, L i u Bi n g x in, Wu J i n g, e t a 1 . Re sea r c h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 o n t r o l l e d c i r c u l a t i o n v e n ti l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y[ J 】 . M e t a l Mi n e , 2 0 0 6 1 1 8 - 1 1 . [ 8 ] 刘国兴. 矿井可控循环风研究 [ J ]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 0 1 1 , 3 8 6 1 5 1 8 . L i u G u o x in g . S t u d y o n c o n t r o l l a b l e m i n e c i r c u l a ti n g v e n ti l a t i o n [ J ] . Mi n i n g S af e t y&E n v i r o n me n t al P r o t e c t i o n , 2 0 1 1 , 3 8 6 1 5 1 8 . [ 9 ] 李锦峰, 谢贤平 , 章能胜 , 等. 区域受控循环通风过程中的高压 喷雾降尘[ J ] . 金属矿山, 2 0 1 3 2 1 4 7 - 1 5 0 . L i J i nfe n g, Xi e Xi an p i n g。 Z hang Ne n g s h e n g。 e t a 1 . Du s t red u c t i o n o f h i g l l p r e s s u re s p r a y s y s t e m t o reg i o n al c o n t r o l le d r e c i r c u l a t i o n v e n t i l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 J ] . M e t al M i n e , 2 0 1 3 2 1 4 7 1 5 0 . [ 1 0] 李锦峰. 南温河钨矿井下区域受控循环通风与监测监控 系统优 化研究 [ D] . 昆明 昆明理工 大学 , 2 0 1 2 1 - 8 . L i J i n f e n g . T h e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a n d s t u d y t o r e gio n al c o n t r o l l e d r e c i r - e u l a t i o n v e n t i l a ti o n a n d mo n i t o r i n g a n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i n Na n we n h e R i v e r T u n g s t e n M i n e [ D ] . K u n m i n g K u n m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nd Te c h n o l o gy . 2 01 2 1 - 8 . [ 1 1 ] 谢贤平, 韩孟微. 矿井通风信息化和智能化研究[ J ] . 云南冶 金 , 2 o 1 2 , 4 1 5 1 - 2 . Xi e Xi an p i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