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透山矿深井开采通风系统循环风研究与应用.pdf
S e r i e s No . 4 3 8 D e c e mb e r 2 0 1 2 金 属 矿 山 METAL MI NE 总 第 4 3 8 期 2 0 1 2 年 第 1 2期 安全 与环保 红透山矿 深井开采通风 系统循环风研 究与应用 袁梅芳 石长岩 李志超 李印洪 刘伟强 姚银佩 申 延 1 .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 2 .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 摘要简单阐述可控循环风原理; 突破局部循环通风方式, 在红透山矿深部开采中段成功实现系统循环通 风。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在红透山矿的运转情况, 并建立循环风流净化设施和有毒有害气体监控设备 , 确保循环风 满足井下安全工作环境的要求。该系统运行指标良好, 安全可靠, 解决了通风困难和通风节能问题。 关键词深部开采系统循环风污风净化监测 自控 Re s e a r c h a nd Appl i c a t i o n o f Ci r c ul at e d W i nd o f Ve n t i l at i o n Sy s t e m i n De e p Ex pl o r a t i o n o f Ho ng t o us ha n M i ne Yu a n Me i f a n g S hi Ch a n g y a n Li Zh i e h a o Li Yi n h o n g L i u W e i qi a n g Ya o Yi n p e i Sh e n Ya n 1 . H u n a n L a b o r P r o t e c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o fN 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 ; 2 . C h i n a N o n f e r r o u s H o n g t o u s h a n F u s h u n Mi n i n g G r o u p C o . , L t d . Ab s t r a c t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 c o n t r o l l a b l e c i r c u l a t e d v e n t i l a t i o n i s s i mp l y i n t r o d u c e d . Di f f e r e n t f r o m t h e l o c a l c i r c u l a t i o n v e n t i l a t i o n mo d e,t h e s y s t e mi c c i r c u l a t i o n v e n t i l a t i o n s u c c e s s f u l l y wa s a p p l i e d i n t o t h e d e e p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Ho n g t o u s h a n mi n e .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h e s y s t e m i n Ho n g t o u s h a n mi n e i s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d e t a i l ,a n d t h e p u ri f y i n g f a c i l i t i e s o f c i r c u l a t e d a i r a n d mo n i t o r i n g e q u i p me n t f o r h a r mf u l g a s e s a r e b u i l t t o me e t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f u n d e r g r o u n d s a f e t y w o r k o n c i r c u l a t e d v e n t i l a t i o n . T h e s y s t e m i s g o o d,s afe a n d r e l i a b l e . Di f fi c u l t i e s i n v e n t i l a t i o n a n d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we r e s o l v e d . Ke y wo r d s De e p mi n i n g ,S y s t e ma t i c c i r c u l a t e d v e n t i l a t i o n ,C o n t a mi n a t e d w i n d p u ri fi c a t i o n,Mo n i t o r i n g c o n t r o l 上世纪 8 0年代以来 , 抚顺红透山铜锌矿逐渐进 入深部开采, 由于深部矿体急剧向东侧伏 , 使整个作 业区域集 中在东部 。 目前最深 的开采中段到 一8 8 7 m水平 , 采矿总深度 已达到 1 3 3 7 n l , 在井下 的深部 开采 中段 的东部风井呈 阶梯型 向东平移 , 致使通风 线路长 , 风阻大 , 通风问题 日益严重。 循 环风是在工作区域 内, 利用净化后 的循环风 流或加入新鲜空气 的循环风流进行通风的方法。循 环风通风方式分为开路式和闭路式。开路式循环通 风的作业面有进风道和回风道 , 在循环通风过程中 , 由外界提供部分新鲜风流与循环风流相混合 , 供给 作业面, 由作业面排除的污风一部分循环使用 , 另一 部分排至回风道。闭路式循环通风不需要外界风 源 , 只利用净化后的风流进行通风。 可控循环风技术是解决矿井通风困难和通风节 能的一种新途径⋯。与传统的通风改造方法相比, 投资少, 见效快, 节能效果显著⋯。井下循环风在 过去不受欢迎, 因为人们认为井下循环风的存在会 引起循环 区域 内有害物质的聚积, 恶化通风环境 , 以 致一些国家 以法规 的形式规定井下禁止 使用循环 风 J 。但 自从 1 9 7 1年在英 国锡汗煤矿首次应用井 下循环风流获得成 功后 , 人们对井下循环风有 了新 的认识 J 。如果在井下有 目的地使用循环风流, 并 对其进行合理控制, 循环风的存在不但不会恶化环 境 , 而且还会大大改善环境, 产生一系列的通风好 处 。 1 可控循环风原理 图 1 表示有无循环风通风系统示 意图。图 中, Q i 为人风量 , I n / s ; Q 为循环 风量 , In / s ; C i 为人风 污染物浓度 , %; C 为 回风污染物浓度 , % ; C 为混 合入风 污染 物浓度 , % ; q为采 区内污染物 的产 生 量 , In / s 。 当无循环风时 图 1 a , 假设为稳定状态条 件, 则回风浓度 c 由式 1 求出 袁梅芳 1 9 5 7 一 , 男, 高级工程师, 4 1 0 0 1 4湖南省长沙市香樟路 6 0 1 号。 91 总第4 3 8期 金 属 矿 山 2 0 1 2年第 l 2期 a无循环风 P C Q P C Q C m b有循环风 图 1 有无循环风通风系统示意 c C i . 1 在点 1处 , 混合入风浓度 c 即为人风浓度 c i , 即 C C i 。 当有循环风时 图 1 b , 假设 为稳定状态条 件, 且回风中的污染物浓度为某一未知值 C , 可知 循环风量 q 中的污染物浓度也等于 c , 到达点 2处 的污染物总量 q则可由式 2 求出 Q Q i C i Q C q. 2 Q也等于到达点 2的总风流量 中所含的污染物 含量 , 即 Q Q i q C . 3 将 2 、 3 式联立 , 解之得 cr ci q Q i - 4 点 1 处混合人风污染物浓度 C 由下式求出 . ㈥ 设循环风分量系数为 尺, 即 R , 6 代人式 5 , 则混合入风污染物浓度 c 为 c _C _ . 7 当循环风量为零时 , 在点 1 处 , 混合入风污染物 浓度 c 即为人风污染物浓度 c i , 即 C C i . 8 比较式 1 和式 7 后可知回风中污染物浓度 不受循环风 的影响。比较式 7 和式 8 可知进风 流中混合污染物浓度与循环风有关 , 并且其 污染物 浓度随循环风量的增加而增大 , 但循 环风量 系数 R 仅在 0~I 之间 , 因此得知人风侧污染物浓度绝对小 于回风侧污染物浓度, 但比无循环风时的入风测污 染物浓度大 R q / Q i 。 2 通风系统循环风应用技术与实践 尽管“ 循环通风” 相关技术及其应用 在文献 中 也有一些报道, 特别是上世纪 8 0年代 以后 , 相关研 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 但实践应用更多地局 限于 区 域小环境范围 , 距离在矿井大系统范围应用还有很 大的差距 。本次研究立足红透山矿 的实际状况 , 充 分利用现有通风系统的有利条件 , 在循环风利用上 继续取得重要的突破性进展 。 2 . 1 系统循环通风技术路线 1 充分利用空 区 自净能力。浅部众多已回采 结束的中段保有大量的废弃巷道和采空区, 据统计 目前空区总体积超过 3万 m , 如此大体积 的采空 区 可以发挥出重要的 自净功能 , 使污风得 以净化。 2 增加人工净化处理措施。在充分发挥采空 区 自净能力 的基础上 , 再选择水雾净化结合其他物 质吸附方法 , 构建一套 全流程 “ 污风净化装置 ” , 增 强净化效果 , 改善空气质量。 3 确定适宜的“ 放风” 部位。矿井系统 “ 循环 风” 的实质就是在适宜 的中段 , 选择通风 网路 的正 压端 主回风井 进行“ 放风卸压” , 其位置的选择应 当符合远离主作业中段 、 利于净化处理 、 便于管理的 基本条件。 4 充分利用“ 定时爆破” 工作的有利时段 。目 前红透山矿井下采掘爆破作业采用定时放炮的管理 方式 , 即规定各作业 点掘进和 回采爆破作业都集中 在 1 4 0 0 1 6 0 0时间段 内进行 , 以便于集中进行污 风排放。非集 中爆破作业 时段是“ 人均需风量” 最 大的时段 。充分利用非集 中爆破有利时段 实现 “ 人 员集中作业时段内” 系统循环通风 , 在此基础上 , 再 逐渐扩展到其他全部生产时段 , 使得系统 的运行有 充分的安全保障。 5 实时监测 自控系统。在整个循环通风 的路 径上 , 设置污染物电子监测探头 , 对空气成分进行实 施全过程监测 ; 同时 , 在安 装人工控制风 门的基础 上 , 再增设 1套远程 电动风门控制系统 , 可以对循环 风量利用率进行实时调控, 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度。 2 . 2 系统循环通风应用实际 红透山矿循环风 的放风 中段设 在 一2 8 7 m 中 段 ; 在循环风路的初始段 一 4 6 7 IT I 中段和末段 一2 8 7 m 中段 , 充分利用长距离的封 闭巷道和采空区 , 集 中 安设水喷淋装置 , 并辅以其他物质吸附措施 , 实现污 袁梅芳等 红透山矿深井开采通风 系统循环风研 究与应用 2 0 1 2年第 1 2期 风的全流程多重净化 J 。沿循环风 一2 8 7 r n中段放 风段路径先后安设 5组可以远程监控有毒气体的探 测器 , 对空气成分进行实施全过程 监测 。为了确保 对放 出风流的控制更加安全可靠 , 在 一2 8 7 m中段 放风中段防风口巷道上修建 1 道混凝土密闭墙 配 套设置风门和风窗 , 在此基础上 , 又增设 了 1道可 以远程操作 的电控风 门。在上述较完善 的系统设计 基础上 , 依靠净化 、 监测和控制装置 , 重点利用非集 中爆破作业 时间段 , 最终实现 了极 大提 高“ 人 员最 集 中作业时段” 有效风量供给的 目标。系统循环通 风工作原理见图2 , 一 2 8 7 m中段主要净化装置分布 图见 图 3 。 1 老 主 扇 图2 循环通风系统原理 图3 2 8 7 m中段主要净化装置分布图 1 一循环风井; 2 一喷水装置; 3 一折流板; 4 一喷水过滤网; 5 一吸附剂 6 一备用风门; 7 一远程自动风门; 8 一大竖井方向; 9 一降阻反风门 2 . 3系统循环通风成果 经过现场实测, 在 一 2 8 7 m中段, 通过综合净化 措施后进行“ 放风”, 实现 了通风 系统排风段 风流受 控循环利用 的 目标 , 当 2 7 m。 / s的净化风被放 出参 与循环利用时, 一 4 6 7东部接力风机的排风量达到 8 7 . 2 4 r n / s , 可控循环风量 占总风量 的 3 1 %。 该系统在 一 2 8 7 m中段的净化风流放出段安设 了里外 2道控制风 门, 因此放 出的净化风量受 到很 大的限制 , 并未达到 “ 最大化” , 还有很 大的增加潜 力。同时, 为了确保净化后风质的达标, 放出风量的 测试值都选择在“ 非集中爆破作业时段” , 因此净化 效果非常理想; 实际上, 即使在“ 集中爆破作业时 9 3 总第 4 3 8期 金 属 矿 山 2 0 1 2年第 1 2期 段” , 在 一 2 8 7 n l 中段控制风门关 闭、 系统封 闭通 风 的状况下 , 污风净化后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 在红透 山矿山构建 的循环风系统安全可靠 , 具 有很好的灵活可控性 , 系统运行指标优 良。废弃井 巷和采空区具有较强大的自净能力, 结合水净化为 主的辅助净化方法 , 确保 了矿井循环风 的风质达标 符合 G B Z 2 --2 0 0 2 , 实现了矿井循环风利 用的突 破性进展 , 特别是在系统运行受限的情况下 , 可利用 循环风量 已经超过 3 0 % , 具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 4 结论 1 红透山深井开采通风系统循环风研究与应 用突破了矿山局部传统 的循环通风方式 , 该系统 的 构建解决了红透山深部开采 的通风问题 , 又达到 了 良好的节能效果。 2 建立了监测监控和净化系统, 安装了有毒 有害气体传感器, 加强了环境检测, 采取了污风净化 措施 , 确保了循环风系统运行满足井下安全工作环 境要求 。 3 在净化 系统 高效运行 的基础上 , 通过采取 科学的控制排放措施 , 该通风系统在非集中爆破作 业 时段实施循环通风 , 很好地满足了通风的需要 。 上接第 6 5页 [ 2 ] [ 3] 参考文献 毛士平 , 崔长征 , 谢建宏 . 陕西某铅锌 矿铅锌 分离试验 [ J ] . 现 代矿业 , 2 0 1 0 1 O 5 3 - 5 5 . 雷力, 周兴龙, 文书明, 等. 我国铅锌矿资白源特点及开发利 用现状 [ J ] . 矿业快报 , 2 0 0 7, 4 6 1 9 1 - 2 . 薛亚洲 , 王海 军. 我 国铅锌 矿资源 综合 利用 现状 [ J ] . 中国矿 业 , 2 0 0 5, 1 4 8 4 1 42 . 4 该循环风系统的运行指标 良好 , 安全可靠 , 特别是对进入 中深部开采 的矿 山有 一定 的示范作 用 , 并且该技术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鹿广利 , 王宝通 .可控循环 风形式及通风特性 分析 [ J ] .山东 矿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 9 9 9 1 8 5 8 - 6 0 . T a t e S . Au x i l i r y a n d d i s t ric t r e c i r e u l a t i o n o f a i r i n Bri t i s h c o a l mi n e s [ J ] . Mi n i n g E n n e e r , 1 9 9 2 1 1 1 2 3 - 1 2 9 . 祝启坤 .井下循环风的控制与利用 [ J ] .武汉化工学 院学报 , 1 9 9 8 2 0 3 4 - 3 8 . Pi c k e r i n g A J ,Ro b i n s o n R.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 o n t r o l l e d a i r r e e i r c u l a t io n t o a u x i l i a r y v e n t i l a t i o n s y s t e ms a n d mi n e d i s t ri c t v e n t i l a t i o n c i r u i t s [ C ]∥T h i r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Mi n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C o n g r e s s . L o n d o n I n s t i t u t i o n o f Mi n i n g a n d Me t a l l u n g y, 1 9 8 43 1 5 3 2 2 . 王建臣, 王延祚 . 可控循环风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J ] . 煤矿安 全 , 1 9 9 1 6 5 6 -60 . 牛保炉 , 苗惠东 .可控循环风的发展与研 究现状 [ J ] .煤矿 安 全 , 2 0 0 2 1 2 1 8 - 2 2 . 吴富刚, 宫锐, 石长岩 . 可控循环通风技术在红透山矿井中 的应用[ J ] .有色金属 矿山部分 , 2 0 1 1 , 6 3 3 5 1 - 5 3 . 收稿 日期2 0 1 2 - 0 9 1 1 [ 4 ] 王恒峰, 李兵容. 川西某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 J ] . 中国矿业 2 0 0 7 1 2 1 1 3 . 1 1 5 . [ 5 ] [ 6 ] [ 7 ] 马晶 , 任金萄 , 原连 肖. 某难选多金 属硫化 矿浮选 分离 试验 研究[ J ] .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 2 0 0 8 3 8 - 1 1 . 魏宗武, 陈建华, 艾光华 , 等. 硫化铅锌矿无氰浮选工艺流程及 技术进展 [ J ] . 矿产保护与利用 , 2 0 0 7 4 3 9 44 . 顾 帼华 , 王 淀佐 , 刘 如意. 硫 酸铜 活化 闪 锌矿 的 电化 学机 理 [ J ] . 中南工业 大学学报 , 1 9 9 9 4 3 7 4 . 3 7 7 . 收稿 日期2 0 1 2 . 1 0 . 1 5 上接第 7 8页 小, 给断层的定位带来一定困难。但由磁测成果图 基本可 以看出断层的大致走 向, 且与其他勘探方法 所确定的断层走向和位置基本吻合 , 进一步验证 了 磁测断层定位的可行性 。 参考文献 [ 1 ] 李征西, 曾昭发 , 李恩泽, 等. 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活动断层效果 和方法最佳组合分析 [ J ] .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2 0 0 5 , 3 5 7 1 0 9 - 1 1 4 . [ 2 ] 丁国瑜, 田勤俭, 孔凡臣. 活断层分段 原则 、 方法及应用[ M]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1 9 9 3 . [ 3 ] 吴建平. 城市地 震活断 层探测 的地 球物理方 法 [ J ] . 国际地震 9 4 动态 , 2 0 0 1 8 2 一 l 6 . 王诗东 , 庹先 国, 李怀 良, 等. 氡 气测量 法 一高 密度 电法在断层 定位 中的应用 [ J ] . 地学前缘 , 2 0 1 1 , 1 8 2 3 1 5 3 2 0 . 苏巧云, 端木合顺 , 王洁明. 磁法 勘探在 尼勒 克县松湖铁 矿 中 的应用 [ J ] . 物探与化探 , 2 0 1 1 , 3 5 5 5 9 2 - 5 9 6 . 钱建复 , 郑永春 , 沈 春霞. 磁法探 测地下 核爆 炸初探 [ J ] . 地球 物理学进展 , 2 0 0 6, 2 1 4 1 3 2 3 - 1 3 2 7 . 李岳亮 . WC Z一1质子磁 力仪 的原理及 应用 [ J ] . 企业 技术开 发 , 2 0 0 8 , 2 7 1 O 3 4 - 3 6 . 孟令顺 , 杜 晓娟.勘探重力 学与地磁 学 [ M] . 北 京 地质 出版 社 , 2 0 0 8 . 刘天佑.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 M]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 0 0 7 . 收稿 日期2 0 1 2 - 0 9 -09 ]j] ● ]j ] 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