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沟铁矿采场通风研究.pdf
1 8 矿 业 工 程 M i ni ng En g i ne e r i n g 第 9卷第 5期 2 0 1 1年 1 O月 矿 物 开 采 大 台 沟 铁 矿 采 场 通 风 研 究 周 育 王 鹏 刘 国强 高艳梅。 1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辽宁 鞍山 1 1 4 0 0 9 ;2 .莱州市交通局地方公路局 ,山东 莱州 2 8 1 4 0 0 摘要 大台沟铁矿是 国内首个正 在设 计的深部开采 型特大矿 山 ,设 计采用 大间距无底 柱分段崩 落法开 采 ,可以减少采准工程量 ,减轻矿 山开采 通风压力 。采场 实行风简 通风方式 ,适 合独头巷 道掘进 ,节约能 源 ,是对 国内深井开采通风 降温技术的新探索 。 关键词 通风降温 ;深部 开采 ;大间距参数 中图分类号 TD 8 5 3 . 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8 5 5 0 2 0 1 1 0 5 0 0 1 8 0 3 0 引 言 大台沟铁矿位于辽宁省本溪市平 山区桥头镇大 台沟村 ,属鞍 山 一本溪 铁矿 成矿 带 内典 型的 沉积 变 质型 “ 鞍山式”铁矿 ,目前控制 的资源量达 3 8亿 t ,远景储量超过 1 0 0亿 t ,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 大单体铁矿床 。矿体埋深1 1 0 0 ~1 2 0 0 m 标高一 9 0 0 1 0 0 0 m ,设计确定 采用无底柱 分段崩落 法开采,首采标高一9 3 8 1 T I 。以 目前所掌握的资料 看 ,恒 温 带 温 度 为 2 4 ℃ , 岩 温 梯 度 为 1 . 5 ℃/ 1 0 0 r f l ,工作面温度高达 4 6 . 1 ℃。目前大台沟铁矿 项 目采矿设计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 ,设计一期规模 1 5 0 0 万 t / a ,二 期规模 3 0 0 0 万 t / a 。如 果不 采 取 行 之有效的通风降温措施,工作条件将非常恶劣 ,会 严重 影 响工人 的工作 效率 和身 体健 康 。 因此 ,矿 山 开采设计应充分考虑深井通风技术要求 ,满足工人 正 常生 产对 工作 环境 的需 求 ,提 高工 人劳 动效 率 。 1 矿 床赋存 条件 大 台沟 铁 矿床 赋 存 于 太古 界 鞍 山群樱 桃 园组 , 属于特大型 “ 鞍山式”沉 积变 质贫赤、磁铁矿床 , 为隐伏 的单 一 矿体 ,矿 体 埋 深 1 1 0 0 ~1 2 0 0 I T I 标 高 ⋯ 9 0 0 1 0 0 0 m , 控 制 矿 体 最 低 标 高 一 1 7 7 0 m。矿体长度预测约为4 . 5 k m,总体走 向 3 1 5 。 ~3 2 5 。 ,倾 向南 西 ,倾角 8 5 。 ,近直 立。矿 体 厚 度 巨 大 ,平 均 水 平 厚 度 8 7 0 . 6 8 IT I ,为 一 厚 板 状 收稿 日期 2 0 1 1 0 4 2 0 作者简介 周育 1 9 7 0 一 ,男 汉族 ,湖南人 ,中冶北方工程 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采矿室副 主任 。 陡倾斜矿体。 本着 “ 早投产、早产出、缩短建设时间 ,总体 规 划 、分步 实施 、滚 动发 展” 的原 则 ,为 了减少初 期基 建 工程 量和 投资 ,尽 快建 矿投 产 ,在开 拓上 采 取 分 步 实 施 、分 期 建 设 。首 采 地 段 开 拓 标 高 为 一 1 2 8 0 1 T I ,最 低 开采标 高 为 一1 2 5 1 . 5 m。 2 当前 国 内外深井通风技术 深 井通 风 面 临 的 主要 问 题 包 括 矿 井 深 、风 阻 大、深部岩温高。对于老矿山深部开采 ,还存在采 空区漏风 、原有通风工程断面参数小等问题 ,需要 对原有通风系统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我 国金 属 矿 山深 井 通 风技 术 研 究始 于 2 0世 纪 8 O年代 ,一些老矿 山开始进入深部开采 ,如湖南 湘西金 矿 、安徽 冬瓜 山铜 矿 、辽 宁红 透 山铜 矿 、云 南大 红 山铁矿 、甘 肃金 川镍 矿等 。 目前 ,国内正在 生产 的深 部开 采老 矿 山 ,由于各 种原 因无 法形 成新 的通 风系 统 ,通风 研究 主要 是对 原有 通风 系统 进行 改进和完善 ,主要 体现在补充 以前通风欠账工程 , 处理 老 的采空 区和井巷 漏风 等 。 国内深 井通风 主要 技术包括高风速降温技术、低温预冷入风流技术 、 湖 南湘 西金 矿 “ 深井 子域 分 区”结 合 “ 低温 岩层 预 冷 入风 流” 技术 。 国外 矿 山在 1 9世 纪 末 进 入 深 井 开采 阶段 ,如 印度科 拉尔 金矿 、南 非迪 普莱 维尔 斯金 铀矿 等 。这 些 矿 山在采 用通 风 降温技术 外 ,同时采 取制 冷 降温 技术 ,如 印度科拉 尔 金矿 在 2 0世 纪 8 0年代 开采 深 度 超过 3 0 0 0 IT I ,岩层 温 度 超 过 6 9 。 C,在采 区采 用 制冷技术,通过冷却空气 向井下通风 ,降温费用达 2 0 1 1 年第 5 期 周 育等 大 台沟铁矿采场通风研 究 1 9 到 每 吨矿石 1 0美 元Ⅲ 。2 0世 纪末 期 ,瑞 典 基 律 纳 铁矿进入深井开采阶段 ,矿山采用多级机站通风系 统 ,井 下采 区采 用管 道通 风方 式 ,取得 了较 好 的经 济效益 。 3 采 区通 风研 究 3 . 1 采 区参数 选择 大 台沟 铁 矿 生 产 规 模 大 ,可 以 比肩 大 型 露 天 矿 ,设计坚持设备大型化 ,采用大间距结构参数开 采 。生产通风主要是放炮后的排烟工作影响出矿生 产 ,所 以增大采场结构参数 ,减少采区布置,不但 可 以减 少采 准 工程量 ,而且可 以减 少通 风 区域 ,减 轻矿 山通 风 压 力。根 据 基 律 纳 经 验 ,分 段 高 度 1 2 r n 时 ,连续扇形炮孔排面抵抗线为2 m,每排爆 破1 5 0 0 t 矿石 ,要达到 6 0 0 0 0 t / d 生产能力,每天 2 4 小时需爆破 4 0排炮孔;若分段高度为3 0 i n,抵 抗 线 为3 . 5 r i 1 ,每 次爆 破量 1 4 0 0 0 1 5 0 0 0 t ,每 天 只需 1 ~2个 区段 进行 爆 破 [ 5 ] 。大 台沟 铁 矿根 据 矿 岩性 质及 国 内 生 产 水 平 要 求 ,设 计 确 定 分 段 高 度 2 8 . 5 m,进路 间距2 5 m。 3 . 2采场 通风 系统 3 . 2 . 1 方案 1 风筒通 风 新鲜 风流 经进 风 井 进 入井 下 , 由一9 5 0 m进 风 水 平 进入 脉外 进风 天井 ,再 由进 风天井 进 入分 段进 风巷 道 ,进风 巷道 内设 通风 管道 ,新 鲜风 流进 入通 风管道 ,由通风管道进入采场联络道 ,进入各进路 风筒 ,再 由风筒到达工作面 。冲洗工作 面后的污风 由进路、联络道回至各分段 回风巷道 内,回风巷道 内设风墙和通风管道,污风进入通风管道后 ,由通 风管 道 回至脉 外 回风 天井及 回风 水平 ,由 回风 水平 进入 回风 井后 排 出地表 。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 回采进路是独头巷 道 的特点 ,采 区通 风采 用风 筒通 风 ,并且 在分 段进 回风 巷 中安 装 调 频 控 制 的轴 流 风 机 ,根 据 生 产 要 求 ,调整 风量 ,减 少风 量 的损失 与浪 费 。在 回风 巷 道内设风墙,可以防止风路窜风或反风 ,提高通风 效果 。 3 . 2 . 2方案 2 巷 道 通风 每个采区布置一条进风天井 ,新鲜风流经进风 井进 入 一1 2 5 1 . 5 m水平 ,由一 1 2 5 1 . 5 m进 风 水 平 进入 采场 上 向进风 天井 ,再 由进 风 天井进 入采 场 联 络道 。冲洗工 作 面后 的污 风 由进 路 、联 络道 回至 各 分段 回风 巷道 内 ,回风 巷 道 内设 风 墙 和 通 风管 道 , 污 风进 入通 风管 道 ,由通 风管 道 回至 回风天 井及 回 风 水平 ,由 回风 水平 进入 回风 井后 排 出地表 。 图 1 方案 1 采场通风系统平面图 图 2方案 2采场通风 系统平面图 方案 2 类似于国内典型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 矿的通风形式 ,具有单独 的进风水平 ,下部进风 , 上部 回风;区别是将 单独 的回风水平改至开采水 平 ,在回风巷道 内设置风墙和风筒 ,防止风路窜风 或 反风 。 3 . 3方 案对 比 表 1 采 区通 风 方 案 对 比 项 目 风筒通风 巷道通风 施工 脉外进 、回风 天井 ,风 工程门,风墙 ,井筒 工程量少 施工 风门、风墙 产生部 分费 费用用 大 磊 釜 喜 璺 繁 蒉 风 天 井 , 进 风 水 平 巷 道 , 井筒 工程量大 ~一 采 区 进 风 天井 费 用 大 ,风筒 回风段有风墙 通风 采 区进 风天井 井底设 置 风机 ,回风天井 巷道集 中 风筒 设 置多台风机 ,风机数 量 通风 多 ,费用 大 阶段进 回风 巷道 中的风 管 理 等 薯进 、 回 风 水 平 管 理 日 动 , 风 墙 、 自 动 风 门 管 ⋯ 日 一 理 ,管道铺设管理 巷 道 通风 2 0 矿 业 工 程 第9 卷第5 期 方案 1 ,进 、回风 在 同一 生 产 水平 ,生 产 水平 采用 风筒 通风 ,需 要 在 分段 进 风巷 道 内设 置风 门 , 在分 段 回风巷 道 内设 置多 个风 墙 ,施 工量 增加 ,管 理复 杂 。在各 分段 分别 设 置可 移 动风 机 ,随着 生产 分段 水 平 变 化 ,需 要 移 动 风 机 ,增 加 风 机 移 动 费 用,并且使 生产管理 变得更 复杂,但 由于矿体集 中,分段 矿量 大 ,风 机 的移动 频率 可 以接 受 。 方案 2 ,需 设置 专 门 的进 风 水 平 ,每 个 采 区分 设采 区进 风天 井 ,采 区进 风井 工程 量 大 ,每个 采 区 进风 天井 需设 置 风机 ,且 费 用 高 ,但 管 理较 方 案 1 简单 。 总 之 ,方案 1 是 “ 小 水 滴灌 ”式 通 风 ,方 案 2 是 “ 大 水漫灌 ” 式通 风 , “ 小 水 滴灌 ”式 通 风 更 为 节省 能 源 ,经济 合理 。 3 . 4其他措 施 一一~ 加 强监 测 。大 台沟铁 矿 应增 加对 通 风系 统 风 质 、风量 的测 定 ,结合 六 大系 统 中 的监 测 监控 系 统 ,对风量 、风质、主、辅 、局扇风机功率等项 目 进行 监 测 。通过 监测 尽快 了解 矿 井 内部漏 风 量 、有 效风量 率、风量 分配、风流紊乱 、污 风循环 和停 滞 、掘 进工 作面 风量 、回风 段 阻力损 失 等情 况 ,便 于管 理 者对 不 良情况 做 出及 时应 对措 施 。 ~ 减 少设 备对 空气 的污染 。回采 出矿 以 电动 铲运机为主,柴油铲运机为辅的出矿设备配置 ,液 压设备采准 、凿岩 、开采过程尽量采用电动和液压 设备,少 用 柴 油 设 备。根 据 基 律 纳 铁 矿 经 验 , 7 7 5 I n 水 平 使 用 柴 油 铲 运 机 , 风 量 达 到 1 8 0 0 ~ 2 3 0 0 In。 / s ,而 1 0 4 5 In水 平 采 用 电动 铲 运 机 ,需 风 量为 1 5 0 0 In。 / s E 。 制 冷 设 施 安 置 。大 台沟 铁 矿 作 为 新 建 矿 山 ,本 次 设 计 最 低 开 采 深 度 约 地 表 以下 1 5 0 0 In, 设 计采 用 大断 面 进 回风 ,风 路 比 国 内老 矿 山简 单 , 开 采深 度未 达 到 1 6 0 0 1T I ,正 常通 风 降 温 措 施 理 论 上 可 以保证 正 常生 产 。如果 整体 通风 无法 满足 生产 要 求 ,可 以根据 井 下实 际勘 探和建 设 情况 ,采 取局 部 制冷 。如安徽 冬瓜 山铜 矿 ,热 害防 治整 体设 计 以 通 风降 温 为主 ,局部 制冷 为 辅 的通 风 方案 。考 虑到 井筒岩体温度的影响,可将制冷系统设置在井下分 段 通风 巷 中 ,制 冷 站 散 热 用 专 用 回风 道 或 用 地 下 水 。当然 ,制冷 降 温消耗 电力是惊 人 的 ,应 考 虑经 济 性和 全矿 用 电负荷 。 4结语 大 台沟铁 矿设 计采 用无 底柱 分段 崩落 法 回采 矿 石 ,大间距 参 数采 场布 置 ,可 以减少 采 区布置 ,减 少通 风量 ;采 取风 筒通 风方 式 ,既 可减少 井巷 工 程 布置 ,又 实 现 了 “ 小 水 滴 灌 ”式 通 风 ,经 济合 理 , 最适合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 山回采进路独头巷道的 通 风 。除 了优 化采 区通 风线 路设 计 ,同时在 实 际生 产 中还应加强监测 ,多采用 电动设备 ,减少生产设 备 对 空气 的污 染 ,必要 时可 以安 置局 部 制冷设 施 。 建议 大 台沟铁 矿在 设计 和 开采过 程 中多 与科 研 院所结 合 ,申请 国家基 金 ,对新 建深 井 矿 山通风 降 温技术 进 行更 深入 细致 地研 究 实践 。 参 考 文 献 [ 1 ] 张维滨 ,郭树林 ,姚香 等 .中国金属 矿山深井 通风技 术研究 现状综述[ J ]. 黄金 ,2 0 0 9 9 2 6 ~2 9 . [ 2 ] 谢理 ,焦 玉书 .今 日瑞 典 基 律纳 铁 矿 [ J ] . 中 国矿 业 , 2 0 0 3 4 4 6 ~ 5 2 . [ 3 ]汪建 .瑞典 基律 纳铁矿 考察 报告 [ J ]. 矿 业工 程 ,2 0 l 1 1 5 7 ~ 6 2 . [ 4 3 邀 广斌 ,张雨春 ,严鹏 等 .夹皮沟深 井通风 存在 的问题及关 键 技术分析 E J ]. 现代矿业 ,2 0 0 9 6 1 1 o ~1 1 2 . E 5 3基律 纳 矿 的未 来 生 产 系统[ J ] . 世 界 采矿 快 报 ,1 9 9 7 9 1 2 ~ 1 3 . E 6 3 谢 贤平 ,赵梓 成 .近 十年 我 国金 属矿 山通 风 技术 发展 综述 [ J ]. 有色金属设计 55 ,1 9 9 5 1 5 ~1 O . [ 7 ] 孙英 ,马志刚 ,卢玉华 .我国金属 矿山通 风系统建 设的新 发 展 [ J ]. 矿业快报 ,2 0 0 8 1 2 1 8 ~2 2 . Th e Re s e a r c h o f Da t a i g o u M i ne Ve nt i l a t i o n ZHOU Yu . W ANG Pe ng 。 LI U Gu o - qi a ng , GAO Ya n me i 1 . No r t h Er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Te c h n o l o g y Co r p o r a t i o n ,MCC,An s h a n 1 1 4 0 0 9; 2.I . a oz hou Ci t y De pa r t me n t of Tr a n s por t a t i on Loc a l Hi ghwa y Bur e au, La i z ho u 2 8 1 40 0, Chi n a Ab s t r a c t Fhe m i ne of Da t a i g ou i s t he f i r s t ne wl y d e e p m i ni ng l a r ge mi ne . The mi ne i s d e s i gn e d wi t h t he l a r ge s p a c e no n pi l l ar s ub l e v e l c a vi n g me t h od. Thi s de s i g n me t ho d c a n r e duc e t h e e n gi n e e r i n g l ab or o f mi n i n g p r e p ar a t i on a nd ve n t i l a t i o n p r e s su r e . I h e s t op e ve n t i l at i o n u s e s wi t h pi p es . Thi s ve nt i l a t i o n me t h od i s f i t f o r bl i n d d r i f t , a nd wi l l s av e e ne r gy . I t i s a n e w e x pl or at i on f or v en t i l a t i on a n d c o ol i n g o f de e p mi ne . Ke y wo r ds ve nt i l at i o n a n d c o ol i n g; de e p nfin i n g; l a r ge s p a c e pa r a me t 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