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下深部压煤开采技术探讨.pdf
垫 皇壹 2 0 1 4 年第2 1 卷第8 期 技术研发 村庄下深部压煤开采技术探讨 邢正虎 西 山煤 电安监 局 ,山西 太原 0 3 0 0 5 3 摘要 论述 了传统村庄下的采煤方法, 并在该基 础上 对提 高煤柱 出产率的村庄 下深部压煤开采技 术措施进 行 了分析 与 探讨, 希望借此文内容, 能够为村庄矿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份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 村庄下采煤 ; 开采技术 ; 深部开采 ; 采 出率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8 5 5 4 . 2 0 1 4 . 0 8 . 0 7 2 0 引言 目前, 煤矿开采的深部化促使村庄下压煤量逐渐增大, 随 之而来的便是传统开采技术无法适应当前的村庄下深部煤炭 开采条件。如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煤矿开采的深部 化又等于是在一个阶段的非充分性开采, 因为地表的移动与变 形的可能相对较小 , 比较有利于地表层建筑物的保护。本文对 村庄下深部压煤开采技术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 希望 借此文内容, 能够为我国村庄下深部煤炭开采的产出率保证提 供一份有效的借鉴建议。 1 国内村庄下压煤现状分析 依照有关文献资料中的数据表明, 目前我国三下压煤的总 产量已经达到 1 3 2亿吨, 而村庄下的压煤总产量已占据了这个 庞大数字的4 0 %, 已经超过了5 0亿吨。就村庄的压煤来说, 它 已经遍布于全 国的各个矿区之 中, 并且 占据的储存量也非常 大 , 通常来说 , 它可 以占到整个矿井储存量的 1 0 % 一 4 0 %之间。 如若依照当前的生产进度以及发展速度而言, 村庄下压煤的产 量还会逐 年上升 。 在传统开采技术盛行时, 为了能够使煤炭的整体开采工作 保持~种连续性, 一般来说, 煤炭开采企业对于压煤村庄大多 选取搬迁的方式, 从而来保证煤炭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然 而, 这种方式虽然有效 , 却伴随着工作量大以及费用过高等特 点, 这为煤炭开采企业带来了非常巨大的经济负担。 2 村庄下深部压煤开采所存在 的问题 1 随着煤炭层掩埋越深 , 依照移动角所界定的煤柱范围也 会进行扩张 。与此同时 , 压煤总量的变化也是 由煤炭层 的埋 藏 深度直接决定 的, 一旦煤 炭层 的埋藏深 度加深 时 , 煤 炭 总量 往 往也会成倍的大量增长。 2 传统使用的煤炭开采技术与煤炭保护技术都无法适应 如今的深部煤炭开采。例如条带开采技术, 当煤炭的开采深度 逐渐增大时 , 为了充分保证 煤柱 的性能稳 定 , 则必须 增大条 状 煤柱的整体宽度, 然而 , 一旦条状煤柱的整体宽度被增大时, 地 表层便会逐渐出现波浪型的移动变化, 这种移动变化对于村庄 上的各种房屋建筑物, 都是极为不利的。虽然以条带开采为首 的一系列开采技术在对于村庄上地表层建筑物的变性变化方 面起到了适当的缓解作用, 然而, 该类技术的煤炭产出率却 比 较低 , 使煤炭资源大量消耗 , 完全违 背了高效生产 的核心宗 旨。 故此, 煤炭开采企业应当充分了解并掌握深化的煤炭开采技术 特点, 将提高煤炭的采出率为最终 目的, 并且探索出一种新的 技术, 在确保煤炭采出率的前提下, 充分保证地表层建筑物的 安全性能。唯有这种开采技术才能真正促进煤炭企业走上可 持续发展的道路。 3 村庄下深部压煤 开采的常用技术方法 一 般而言, 村庄下深部压煤开采的常用技术方法有以下三 种 井下煤炭开采技术; 地表层建筑物保护开采技术; 村庄搬迁 技术 。井下煤炭开采 技术从煤 炭生产 总量上减 少地 表层 的沉 陷, 并且从时间上逐渐减缓其变化程度。优点 从根源上有效 地控制地表层的变化影响因素。缺点 为煤炭的生产布置带来 了诸多困难, 很容易影响煤炭的生产效率及最终产出率。地表 层建筑物保护开采技术, 可以有效减少村庄上建筑物受到地表 层变化的影响程度, 促使建筑物具备较为 良好的抗变形能力, 对于村庄上的建筑物其保护效果较为良好。但该种技术措施 在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并且建筑物一旦出现倾斜则 无法进行纠正。村庄搬迁技术措施将村庄搬迁至不会受到煤 炭开采影响的位置 , 或者重新 在原有地点重新建设抗 变形变化 能力较强的建筑物 , 煤炭开采 的随意 性较 强 , 一 般来说不 会具 有太大的局限性 , 但投入的资金过多, 并且管理难度较大。 4 村庄下煤炭深部开采的技术分 析 针对于煤炭深部开采而言, 它能够涉及到的主要内容为两 个方面 煤矿开采技术; 煤矿开采的安全性。这属于一个 内容 广泛, 并且非常深入化的研究课题, 它是将当前煤矿开采的深 部化其整体性发展趋势作为着手点, 以便可以从中寻找到完善 当前技术问题的有效措施, 从而保证煤炭的正常开采运作。当 前, 村庄下逐渐实施煤炭的深部化开采 , 可谓是将深部化问题 在水体下 、 建筑物 下 以及铁路 下进 行煤 炭 开采 的一 种综 合体 现。虽 然在村庄下对深部化进行煤炭开采时 , 上 文提到的几种 开采技术都可以使用, 但是这些技术方法都存在着一些弊端, 无法从根本上使村庄下 的煤炭开采更为具 备科学性 、 合理性与 可行性 。所 以, 探寻出一种既 能解决 当前技术手段 中存 在 的种 种弊端 , 又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的开采技术, 是当前迫在眉睫 的新课题 。 5 跳采全采技术措施分析 这种技术方法是一种完全行于建筑物以下 , 分阶段实施进 行的开采技术。该种技术在第一阶段时, 主要针对于煤柱进行 跳采, 此时此刻的地表层处于一种极为不充分的状态下, 甚至 是一种开采沉陷的状态。然而, 当进行到第二阶段以后, 它便 主要是针对于剩下的煤柱进行开采, 并且逐渐对其进行优化处 下转第 1 2 1页 7 7 9 技术与市场 技术研发 2 0 1 4 年 第2 1 卷 第8 期 的更换 , 采用特制钢挂架 固定于墩 身或 盖梁上作 为施工 平 台。 还要进行支座检查 、 主梁调查并加固等。 2 对要更换的支座部位进行确认和检查, 现场记录支座位 置、 编号 、 病害情况, 并拍照记录, 妥善保存检查记录。 3 测量梁底 标高 , 并 对设计 图纸 提供 的梁底 标 高进 行核 对 , 详细记 录并妥善保存。 4 . 3 顶升作业 1 台帽、 盖梁面清理。①清理台帽或盖梁顶面的杂物, 必 要时可采用钢丝刷等对混凝土垃圾进行清理, 以保证支座更换 时的作业面干净整洁。②清理伸缩缝内沉积的垃圾和杂物, 以 防止顶升时梁体间互相挤压。 2 支座调查与复检。①复核原支座与新支座型号、 承载力 等指标是 否一致 , 并根据设 计的承载力确定顶 升重量及千斤顶 的型号和数量。②确定支座垫石顶面标高的调整高度。对于 新更换支座 与原支座不一 致 , 应根据新 支座 的型号 、 高 度确定 垫石改造后的顶面标高, 以保证支座更换后桥面标高符合设计 要求 。 3 千斤顶、 百分表安放与设置。①千斤顶的数量要与桥台 的支座数量保持一致。②放置百分表。要保证顶升的高度准 确测量, 并能够很好控制梁体的姿态, 要通过百分表记录数值。 4 顶升系统调试, 调试是保证设备正常作业的基础。 5 试顶。①试顶前的检查, 包括 千斤顶安装是否垂直牢 固; 影响顶升的设施是否已全部拆除; 顶升部分结构与其他结 构的连接是否已全部去除等。②现场各组人员各就各位 , 观察 试顶过程 中是否有异常情况, 仪器仪表是否正常, 显示读数是 否合理等。③顶升速度不得超过 1 m m / m i n , 最大顶升高度不 超过5 m m。④顶升就位后, 持荷 1 0 m i n , 密切观察梁体及设备 状况。如有异常情况, 应立即回油、 落梁, 待问题解决后再进行 试顶, 直至梁体受力及设备运行正常。⑤当顶升就位之后 , 要 根据顶升的数值反复测试各支座的承压, 当有异常情况发生, 就要调整支座的型号。⑥试顶正常后, 应平稳落梁。 6 梁体同步顶升。①进行顶升作业 , 要以2 m m为节点划 分多部, 并分级顶升, 高差范围要控制在 0 . 5 m m。使用位移传 感器测量顶升位移 , 并实时监测高差。一旦出现高差超出控制 范围, 就要立刻调整, 并进入下一个顶升周期 , 实现同步顶升。 ② 梁箱 的两边通过百分 表测量梁 箱 的转 动 , 梁箱每顶 升一 级 , 就要测量一次。操作人员要实时进行监测。③顶升作业过程 中, 梁升高5~ 6 m m, 就要加垫一块钢板。④同步顶升要尽量 降低 , 保留原支座拆除和新支座安装的空间就可以, 大概为 l 0 ~ 1 5 m m。⑤顶升就位之后 , 梁体由千斤顶转至临时支撑上。 7 支座更换。①取出旧支座。先取出旧支座后, 认真清除 梁底上的不锈钢板锈迹及污垢 , 再检查支座下垫石表面是否平 整, 能否满足新支座安装要求。②安装新支座。将垫石表面的 油污及浮浆表面打磨清除干净后, 在原支座位置及新支座表面 进行十字定位后安放新支座 , 以确保支座更换后 位置 准确 。 8 墩顶垃圾清理。墩顶, 尤其是桥台顶经长期运营, 存在 大量垃圾 , 主要为淤积 的泥沙 , 有些桥 台 由于雨水 的渗入成 为 泥浆板结在桥 台顶。桥梁 的特 点是盖 梁和桥 台顶 大多没有 支 座垫石 , 因此 板梁底 和桥 台顶 间距 离 十分 小 , 甚至 完全 贴住 。 梁板顶起一定距离后 , 垃圾清理仍十分困难, 施工初期, 采用空 气压缩机带软管吹气 清理 , 效果不理想 , 经改进后 , 采用森林 灭 火器吹 , 并配合钢丝刷刷 , 墩顶 垃圾可完全清 理干净 , 取得 良好 的效果 。 9 支座更换。老支座取出后, 需要清理墩台顶表面, 安装 新的橡胶支座, 最后操纵桥梁顶升设备, 将梁体落位。 1 0 检查支座脱空情况。检查新安装 的支座是否受力均 匀 , 有无扭 曲现 象 , 否则 要重 新顶 起 , 局 部调 整支 座 的楔形 垫 板 , 确保 支座均匀受力 。最 后关 闭所有设 备 , 断开所 有有关 连 接 , 取出油顶 , 完成全部工作 , 清理施工现场 , 做到工完料清 。 5结语 总之 , 同步顶升技术是 当前我国最为先进的桥梁支座更 换 技术, 安全可控, 而且自动化程度高 ,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 1 ] 张大伟. 桥梁支座更换设计[ J ] . 北方交通, 2 0 1 2 , 1 2 5 2l一22. [ 2 ] 尹天军. 高速公路 上跨桥 整体顶升技 术方案 [ J ] . 世界 桥 梁, 2 0 0 9 , 2 3 1 . 6 1 6 3 . [ 3 ] 邱 苈彬 , 刘世 忠 , 李 丽园. 顶 升技 术在城 市桥 梁改造 中的 应用l J I . 施工技术 , 2 0 1 3 , 4 2 5 6 26 6 . 上接 第 1 1 9页 理 , 从 而来实现全面开采。这种技术 是在保护 地面层建筑物 的 基础上 , 尽 可能地扩大生产量。 该种技术方法之所 以称之为 “ 跳采 全采技术 ” , 正是 因为该 种技术方法主要是将跳采法与条带协调开采法作为技术支持 基础, 并具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相对应的完善及与补充 , 使该 项技术方法称为一项较为完整的综合技术方法。当前应用得 较为广泛。一般而言, 其工作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在针对 煤炭 开采地 区进行预期设计 时 , 其设计思想应当 围绕着保 护建 筑物为中心。②该技术方案在进行确定的阶段 中, 应当以坚持 保护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为基本原则, 将全面提高煤柱的产出率 作为发展目标。③在实施开展该项技术的过程当中, 应当注重 应用技术 的原则性 以及灵活性。 6 结语 综上所述, 如若加深村庄压下煤炭的开采深度, 势必会增 大村庄下的压煤数量, 此时如果没有有效的技术支持, 便无法 满足村庄下深部化的煤炭开采条件。所以, 为了更为科学合理 地解决 当前村庄下深部压煤开采中存在 的问题 , 探 寻出一种新 的有效技术途径 已经成 为了一种 必然 。而 跳采全 采采煤 方法 则是完全针对于村庄下深部开采条件, 其核心是充分使用开采 沉陷的基本原理, 从而更为科学有效地解决村庄下深部压煤中 存在的各种问题。它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 第一 阶 段 , 针对开采的实际尺寸进行调整策略, 有效控制地表层因为 开采而出现的各种变形, 从而保护地表层上的各种建筑物; 第 二阶段, 对于开采的实际顺序进行优化处理 , 从而使得开采对 于建筑物的损害降到最低, 最终实现为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提供 保障的目的。 参考文献 『 1 ] 戴华阳, 王金庄, 刘天新, 等. 村庄下深部压煤开采的技术 途径探讨 [ J ] . 矿 山测量 , 2 0 0 3 9 . 『 2 ] 陈明. 村庄下深部压煤开采的技术探讨[ J ] . 中国新技术 新产品 , 2 0 1 3 8 . 1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