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测定深部煤岩动力倾向性临界值.pdf
第3 3 卷 第l l 期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2 0 0 5 年1 1 月 电磁辐射测定深部煤岩动力倾 向性临界值 高明仕,窦林名,张 农, 许兴亮, 郑百生 中国矿业 大学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 院,江苏 徐州2 2 1 0 0 8 摘 要针对平煤十一矿 己二采 区煤岩动力倾 向性进行 了实验研究,测定 出煤 层 的动态破坏 时间 。 、弹性能指数 和冲击能指数 ,确定 了该采 区煤 岩的冲击矿压等级,同时得到 了煤岩 孕冲 一 冲击破坏的电磁辐射 E M E 现象的规律,确定了煤岩动力破坏的E M E临界幅值和脉冲数,为 实际生产 中采取解危措施及效果检验提供 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深部开采;动力倾 向性;E ME临界值 中图分类号T D 3 1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0 2 5 3 2 3 3 6 2 0 0 5 1 1 0 0 4 9 0 3 Dy n a mi c t e n de n c y a n d EM E c r i t i c a l v a l ue o f s e a m a n d r o c k i n d e e p mi n i n g s e c t i o n GAO Mi n g - s h i , DOU Li n - mi n g, ZHANG No n g, XU Xi n g - l i a n g, ZHENG Ba i - s h e n g S c h o o l ofE n e r g y a n d s f e tyE n g i nee r i n g,C h i n a o fMi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X u z h o u 2 2 1 0 0 8,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p a p e r h a d s t u d y o n t h e d y n a mi c t e n d e n c y o f t h e s e a m a n d r o c k i n No . J i 一2 mi n i n g s e c t i o n i n No . 1 1 Mi n e o f P i n g d i n g s h a n C o a l Mi n i n g G r o u p .T h e d y n a mi c f a i l u r e t i me T D ,t h e e l a s t i c e n e r g y i n d e x WE T a n d b u mp e n e r gy i n d e x K s w e r e me a s u r e d .T h e p a p e r d e t e r mi n e d t h e c l a s s i fi c a t i o n o f t h e p r e s s u r e b u mp f o r t h e c o a l a n d r o c k i n t h e mi n i n g s e c t i o n .Me a n wh i l e ,t h e p a p e r h a d o b t a i n e d t h e l a w o f t h e i n i t i a l b u mp a n d b u mp f a i l u r e .T h e p a p e r d e t e r mi n e d t h e E ME c r i t i c a l v a l u e a n d p u l s e n u mb e r s o f t h e d y n a mi c f a i l u r e for t h e c o a l a n d r o c ks . Ke y wo r d s d e e p mi n i n g; d y n a mi c t e n d e n c y ;E ME c r i t i c a l v a l u e 1 概 述 冲击矿压 岩爆 是 由于聚集在 煤岩体 中的 弹性应变能在瞬间突然释放而造成对巷道或人员极 大破坏的一种动力灾害现象。煤岩体冲击倾向性理 论认为动力倾向性是煤岩介质产生冲击破裂的固 有能力或属性,是冲击矿压发生的必要条件,它反 映了煤岩体发生冲击破坏的急剧程度和在瞬间释放 弹性变形能的速率。反映煤岩动力倾向性的指标 已 不少 ,主要包括蠕变柔度系数 、刚度 比、顶板弯曲 能指数 、脆性系数、有效冲击能指标等,而 目前在 我国得到应用 的主要是动态破坏时间 、弹性能 指数 和冲击 能指数 三个指标。随开采深度 增加,原岩应力明显增大,地压显著增大,煤岩体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 金重大资助项 目 5 0 4 9 0 2 7 0 ;教育部 博士点专项基金资助项 目 2 0 0 3 0 2 9 0 0 1 7 的动力倾向性也随之增大。因此对于任何煤岩体, 特别是深部采区,在事先不清楚其冲击破坏危害性 大小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对其动力倾向性进行实验研 究 ,测定出煤层 的动态破坏 时间 。 、弹性能指数 和冲击能指数 ,确定深部采区煤岩的冲击矿 压等级,同时测定煤岩变形破坏的 E M E 电磁辐 射规律,确定煤岩发生冲击矿压的 E M E临界幅 值和脉冲数,为实际生产中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提供 理论依据。 平煤十一矿己二采区埋深 ⋯ 8 4 7 9 3 0 I n ,可 采储量 1 4 5 9 . 8 3万 t ,设计生产能力 6 0万 t / a ,服 务年限为 1 8 . 2 a ,是该矿第二水平接续首采区。采 区内主采煤层为己 1 61 7煤层,赋存较稳定,煤 厚变化 较 大,在 4 . 2 5~2 O . 5 4 I n ,平均 7 . 4 5 I l l 。 2 0 0 4年上半年在施 工采 区集 中运输 巷时 ,发生 了 大的煤炮及震动现象 ,个别地段甚至煤壁突然大面 积片帮 、挤 出,支架歪斜移动等 ,在施工钻眼过程 49 维普资讯 第3 3 卷 第1 1 期 煤 炭科 学 技 术 2 0 0 5 年1 1 月 中也出现了夹钻、卡钻等动力现象。这些动力现象 是典型的冲击矿压显现 ,所幸未造成重大事故 。为 有效防治冲击矿压 ,在中国矿业大学岩石力学实验 室 ,对该采区煤岩动力倾 向性及其变形破坏过程的 E ME规律进行 了实验测定 ,为采 区采取针对性 防 冲措施实现安全回采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2 实验过程 2 . 1 取样及试件J j n - r - 在己二采区 2 2 1 2 0工作面选取煤样后 ,在中国 矿业大学岩石力学实验室将煤样加工成 0 m m 1 0 0 m m的标准试件 由于煤质特别松软,部分煤 样只能加工成长方体 5 0 m m 5 0 m m1 0 0 m m或 正方体 5 0 mm 5 0 m m 5 0 mm 。 2 . 2 试验 系统及方法 实验系统由加载系统、电磁辐射和声发射信号 采集系统、载荷位移记录系统和电磁屏蔽罩组成, 如图 1 所示。 图 1 实验系统 1 一 位移传感器 ;2 一 声发射探头 ;3 一绝缘纸 ;4 一平板 天线 5 一 圆筒天线 ;6 一屏蔽 网罩 2 . 3 加载系统 加载装置采用长春实验机研究所生产的高精度 能控制加载速度及 调节油压 的 C S S一 4 4 0 0电子万 能实验机 主机、附件、计算机系统和德 国 D O L L电子公司生产的 E D C 1 2 0数字控制器力学试 验系统。 2 . 4 声发射和电磁辐射系统 采用 中国矿业 大学 D i S P一 2 4煤 岩力学声 电测 试系统。该系统可记录煤岩体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声 发射 A E 和电磁辐射 E M E 信号,记录信号 的幅值 、脉冲数、声发射的振铃计数率、能量等, 是 目前国内先进的岩石力学声电测试系统 。 2 . 5屏蔽系统 为了减少外界工业用电、无线广播 、电动机械 5 0 等环境的干扰影响,采用了网格尺寸小于0 . 5 m m 的铜网作屏蔽系统 ,铜 网直接接地 。实验时将 电磁 辐射的天线、声发射探头、伺服材料实验机压头等 一 起放入屏蔽 系统 内。 2 . 6 实验过程、数据采集、加载速度及细节记录 加载速度 为 0 . 0 2 m/ mi n ,波形采样频率为 2 MH z ,记 录内容见表 1 。 表 1 实验通道及输出内容记录 且各通道设置 了不同的增益和门槛值。 3 煤岩动 力倾 向实验结果 3 . 1 煤岩加载破坏实验 曲线 通过对 l 2个煤岩试样进行 的一次加载和循环 加载破坏实验 ,得到了煤岩试样的载荷 一时间、载 荷 一 变形 、应力 一应 变 、E ME幅值 一时间、E ME 脉 冲数 C N T 一时间、声发射 A E频率 一时间的 关 系。 3 . 2 煤岩动力倾 向等级确定 从得到 的载荷 一时间曲线可算出煤岩的动态破 坏时间 ,从一次加载破坏实验曲线可计算出冲 击能指数 ,由循环加载实验 曲线可计算 出弹性 能指数 ,进而根据分类标准对该采 区冲击矿压 危险程度进行等级划定,最后确定平煤十一矿己二 采区煤岩具有中等冲击危险。实验结果见表 2 。 4煤岩孕冲 一冲击的 E ME临界值确定 4 . 1 煤样冲击破坏的 E ME规律 从部分煤样破坏的 E M E实验室试验结果曲线 可分析得 出己二采 区煤样 冲击 破坏 的 E ME规律 ① 在发生冲击性破坏以前 ,电磁辐射强度值较高 , 之后有一段时间相对较低,一般在某个值 临界 值 以下 ;② 而在冲击破坏时 ,电磁 辐射强度 突 然增加 ,达到 、接近或超过临界值 ,煤岩体电磁辐 射的脉冲数也随着载荷的增大及变形破裂过程 的增 强而增大,载荷越大,加载速率越大 ,煤体的变形 破裂越强烈,电磁辐射信号也越强。 维普资讯 第 3 3 卷 第1 1 期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2 0 0 5 年1 1 月 4 . 2 煤岩冲击破坏 E ME临界指标确定 从实验结果看出,己二采区的煤样 ,在 自然状 态下冲击破坏时 ,电磁辐射的幅值平均为 1 5 0 m V, 电磁辐射脉 冲数基本为 2 0 0 0 0次。煤样在实验室 加载直到完全破坏,而实际生产中对应的是完整煤 体, 还远未被压裂破碎,测录的数据相应要比实验 室测得的指标小一些。考虑到上述原因,特确定己 二采区煤岩防冲监测 E M E临界幅值为 1 0 0 m V,电 磁辐射脉冲数为 1 5 0 0 0次。 5结 论 1 由于地 应力 的增大 和 开采扰 动 的影 响 , 深部采 区较浅部采 区煤 岩的动力倾 向性 相对增大 , 发生冲击矿压的几率也相对增加,因此在进行深部 采区开采之前很有必要对煤岩本身的动力倾向性及 孕冲 E ME临界值进行实验测定 ,为形成完整 的防 冲技术体系 “ 煤岩动力倾向性 冲击 E ME临界值 实验室测定一深部采 区 工作面冲击等级确定 ~ 制定 防冲方案一现场 E M E监测一超标解危一 E M E效果检验一低于临界指标正常生产” ,做好前 提条件。 2 在实验室对深部采 区煤样动力倾 向性进 行测定 ,测定 出煤层 的动态破坏时 间 、弹性 能 指数 和冲击能指数 ,从而对平煤十一矿己二 采区冲击矿压危险程度进行等级划定, 并划定为中 等冲击危险,为采区提前作好防冲准备提供了理论 依据。 3 由实验得到 了煤岩孕 冲 一冲击破坏的 E ME规律,确定了煤岩动力破坏 的 E M E临界幅值 和脉冲数 ,为现场实际生产中采取解危措施及效果 检验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1 ] 窦林名,何学秋 .冲击地压防治理论与技术 [ M]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2 0 0 1 . [ 2 ] 赵本均,滕学军 . 冲击矿压及其防治 [ M] .北京煤炭工 业 出版社 ,1 9 9 5 . [ 3 ] 周晓军 . 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条件及其控制的理论与应用研 究 [ D ] .重庆 重庆大学 ,1 9 9 7 . [ 4 ] 唐春安 . 岩石破裂过程中的灾变 [ M] .北京煤炭工业出 版社 ,1 9 9 3 . [ 5 ] 王宏图,许江,魏福生,等 . 煤岩体冲击倾向性指标评 价 [ J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1 9 9 9 3 . [ 6 ] 王占江,张德志,张向荣,等 . 蓝 田花岗岩冲击压缩性的 实验研究 [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3 5 . [ 7 ] 窦林名,何学秋 . 采矿地球物理学 [ M] .徐州 中国矿业 大学 ,2 0 0 1 . 作者简介高明仕 1 9 7 0 一 ,男,甘肃靖远人,现为中国矿 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深井开采煤 岩动力灾害防治。E m a i l c u m t g m s 1 6 3 . c o rn 收稿 日期2 0 0 5 0 61 0 ;责任编辑李军涛 5l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