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甸金矿深部开采制冷机组应用实践.pdf
S e r i a l No. 5 5 3 Ma v . 201 5 现代矿业 M0DERN MI NI NG 总 第5 5 3 期 2 0 1 5 年 5月第 5期 夏甸金矿深部开采制冷机组应用实践 宝海忠 姜 云 居伟伟 , 。 赵武鹃 1 .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 司夏甸金矿; 2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 究院有限公司; 3 . 金属矿 山安全与健康 国家重点实验室; 4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 究中心有限公 司 摘要夏句金矿开采延伸至 一 6 5 2 m水平以下, 通风 系统 已无法满足通风降温的需要 , 井下 高温热害日益严重。为此 , 在深部 高温开采工作面采用空气制冷和水制冷降低工作面温度 , 改善工 作面环境 , 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为深部高温矿 山降温提供 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深井矿山 高温热害制冷 山东招远夏甸金矿位于招远市南 2 0 k m处 , 是 招金集团 的主要 矿井 , 2 0 1 3年矿 石开 采量 达 1 6 0 万 t , 黄金产量达 4 t 。由于该矿 一6 5 2 1T I 水平 以上 矿脉资源即将枯竭 , 目前 正在 一7 2 0 m水 平开拓。 开拓中受到井下高温干扰 , 经过现场实测 , 一7 0 0 m 水平和 一7 4 0 IT I 水平 掘 进风 筒 出 口处 温 度 已达 3 3 . 8℃, 回风竖井掘进头温度 已达 3 2 . 8℃ , 相对湿 度均达到 1 0 0 % , 超过国家 G B 1 6 4 2 3 --2 0 0 6 金属 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2 6~ 2 8 c 【 的采掘作业 地点 气象条件规定 , 存在高温热害问题。 岩温是深井矿山作业面气温升高、 工作面作业 条件恶化的主要原 因之一。井下高温对工人劳动效 率和人身健康有极大影响 , 环境温度升高 , 工人生产 2 6℃ 为基准, 气温每升高 1 oC, 劳动L生产率下降 6 % ~ 8 % ; 南非高温金矿 , 当井下气温高于 3 0℃, 相 对湿度大于 9 0 % 时 , 作业 人员 中开始 出现 中暑现 象; 原西德高温矿井 , 在气温高于 2 8℃, 相对湿度大 于 9 0 %的高温高湿环境中, 作业人员的心情烦躁不 安 , 注意力不集中 , 反应能力差 , 事故发生率增加约 2 0 %。因此深井高温矿井降温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 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 。 1 热源分析 1 . 1 地热 参考纬度与之相近的山东东营地区恒温带温度 深度 , 地温梯度参考纬度与之相近的山东淄博奎山 地区的梯度 , 取 0 . 0 2 C / m, 计算 夏甸矿各 水平 地 效率 明显 下降。据前苏 联调查 资料 , 以井下气 温 温 , 见表 1 。 表 1 夏甸矿各水 平地 温值 由表 1可见 , 夏甸矿开采到 一7 0 0 m水平 时地 温已达到3 3℃以上 , 根据煤炭系统热害等级划分原 则 , 夏甸矿井下高温属一级热害区 。 1 . 2 机电设备散热 本矿区井下采 、 掘、 运等各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 较高 , 根据理论计算 和实 际测量 ,电气设备 在运行 中有 2 0 %的能量将转化为热能散发到空气 中, 柴油 机散发到空气 中的热 能更 是达到其输 出机械 能的 2 0 0% ⋯ 。经统计 , 全矿 井下累计 电机设 备散热 量 为 5 5 0 k W, 柴油机设备散热量 6 2 4 2 k W 以上 。考 宝海忠 1 9 7 7 一 , 男 , 矿长助理兼安全科科长 , 2 6 5 4 0 0山东省招 远市夏店镇 。 1 9 6 虑到设备不可能同时运行 的因素 , 最大班 同时运行 的柴油机设备散热量高达 2 1 9 2 k W。由此 可见 , 井 下柴油机设备散热量是井下高温的重要热源之一。 2 井下制冷方案 目前矿井降温技术主要分为非人工制冷降温技 术、 空调制冷降温技术两类 。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 表明, 当围岩温度达到一定高度, 风量增加到一定程 度后, 非人工制冷降温技术降温幅度受到限制, 无法 解决热害问题 。夏甸金矿井 下热害降温应 主要 采用矿井空调制冷降温技术。 矿井空调制冷降温系统根据冷却介质的不同可 以分为风冷式降温 和水冷式降温以及制冰降温 ; 根 据降温区域划分, 可分为井下局部降温和整体降温; 宝海忠姜 云等 夏甸金矿深部开采制冷机组应用实践 2 0 1 5年 5月第 5期 根据制冷设备的摆放位置又可分为井上集 中式 、 井 下集 中式和井下移动式 。 井下移动式方案 , 制冷机采用分散式局部制冷 降温 , 布置灵活 , 可根据负荷需要进行调节 , 无需引 入水管 。 2 . 1 6 5 2 m 水平以下环境现状 根据估算 , 一 6 5 2 m岩温为 3 1 . 9 9 q C, 对井下 的 热环境影响较小 , 一 6 5 2~一7 2 0 m水平岩温逐步升 至 3 3 . 5℃ , 对采掘工作面的影响开始显现。 现场实测 , 地 面温度 2 9℃ , 混合井 一6 5 2 m水 平新风温度为 2 8 . 4 c I , 说 明浅层较低的地温消除了 井筒中空气压缩热 的影响 , 与估计的该地 区地温梯 度基本吻合。 根据夏甸金矿提供 的资料 , 一6 5 2 m 以下水平 的主 要 热 源 为 生 产 运 输 设 备 。统 计 资 料 表 明 一 6 5 2 m 以下各水平共有铲运机 4台, 输 出功率为 5 8~9 5 k W, 最 大 班 同 时工 作 的铲 运 机 有 3台; 一 6 5 2 m 以下各水平共有运输卡车 7台, 输 出功率 为 9 0~1 7 6 k W, 最大班 同时工作 的运输 卡车有 6 台。经计算 , 最大班工作时仅柴油机车的发热量达 到 2 3 7 2 k W。 一 6 5 2 m以下水平最大班生产人员达 到 1 2人 , 人体散热量约 5 . 6 4 k W。 井下 一 6 5 2 m水平以下有掘进和运输 。其 中掘 进主要受地热影 响, 运输 主要受地热和柴油机散热 双重影响 。 当人井风温为 3 1 . 1 o C、 相对湿 度为 7 5 %运输 工况时, 井下 一 6 6 2~一 7 0 0 m水平 以下环境 温度达 到 3 6 . 6~3 9 . 5℃ , 相 对 湿度 约 9 8 % , 因此 井 下 一 6 5 2 m水平以下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2 . 2机组安装位置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 同, 风冷机组必须距离 回风 井较近, 水冷机组必须距离水仓较近。经考察 , 选择 将风冷机组放 置在 一7 4 0 m水 平 5 5 1 0 2线 处 , 水冷 机组放置在 一 6 5 2 m水平 5 5 1线处。风冷机组使用 O 0 mm的风筒输送冷风至 5 5 2线天井联巷 , 使用 4 , 6 o o mm的风筒输送热风至 5 4 2回风井 ; 水 冷机组 使用 O 0 m m 的风筒输 送冷风 至 5 5 1 0 1线 进路 , 一 6 5 2 m水平 5 3 8水仓取水 至机组 , 换热后 的水排 至 5 3 8水仓 。 2 . 3制冷机组技术数据 1 风 冷 机组 。① 配 置 2台压 缩机 , 制冷 量 7 5 . 2 k W, 风机输入功率 9 . 6 k W/ 台, 合计1 9 . 2 k W; ②制冷排热量 3 0 0 0 0 m / h , 内部风阻3 5 P a , 热风进 风温度 3 2℃ , 出 风温 度 4 4℃ ; ③ 制 冷机 制 冷量 5 4 0 0 m / h , 内部 风 阻 1 0 P a , 冷 风进 风 温度 3 2℃ 相对湿度 9 5 % , 出风温 度 2 1 . 5℃; ④ 冷风采用 J K 5 8 1 N o 4 / 5 . 5 k W 局部通风机和 O 0 mm的风筒 输送 , 热风采用 2台 F D N o 6 . 3 / 2 X 3 0 k W 局部通风 机和 4 , 6 o o m n l 的风筒输送。 2 水 冷 机组 。① 配 置 2台压 缩机 , 制冷 量 7 5 . 2 k W, 压机输入功率 6 . 6 k W/ 台 , 合计 1 3 . 2 k W; ②制冷机冷却水流量 1 5 . 5 m / h , 冷却进水 3 0 q C、 出水 3 5℃ ; ③制冷机冷风量 5 4 0 0 m / h , 内部风阻 1 0 P a , 冷风进风温度 3 2℃ 相对湿度 9 5 % 、 出风 温度 2 1 . 5 o C; ④采用 J K 5 8 . 1 N o 4 / 5 . 5 k W 局部通风 机和 O 0 m i l l 的风筒输送冷风。 3 机组应用 2 0 1 4年 5月份 , 夏甸 金矿 完成 了现 场安装 调 试 , 开展了为时 1 0 d的井下小型可移动式风 水 制 冷机组井下应用试验。 3 . 1 风冷机组测温数据 风冷机组测温数据见表 2 、 表 3 。 表 2 2 0 1 4年 6月 1 9日 一7 4 0 m水 平测温记录 ℃ 柏 占 基础温度 一次测温 二次测温 三次测温 四次测温 9 3 0 1 1 3 0 1 2 3 0 1 3 3 0 1 4 2 0 天井底 3 2 . 4 3 0 . 2 3 0 . 0 3 0 . 0 3 0 . 0 天井联巷 口 3 1 . 8 2 9 . 9 2 9 . 8 2 9 . 8 2 9 . 6 5 5 2 0 1 3 1 . 7 3 O . 6 3 O. 3 3 O. 3 3 0. 3 冷风筒 出I2 1 2 2 . 8 2 2 . 8 2 2 . 9 2 3 . 0 2 3 . 0 热风筒 出V I 4 8 . 2 4 8 . 5 4 8 . 5 4 8 . 8 4 9 . 0 望丝 注 1 1 O 0开始巷道 内有 1台内燃机 、 2台卡 车巡 回作业 。 表 3 2 0 1 4年 6月 2 3日 一7 4 0 m水 平测温记录 ℃ 啪 占 基础温度 一次测温 二次测温 三次测温 Ig t 次测温 ~ ” 、 1 0 O 0 1 1 O 0 1 2 O 0 1 3 O 0 1 4 O 0 天井底 3 1 . 8. 2 9 . 6 3 1 . 0 3 1 . 4 3 0 . 2 天井联巷 口 3 1 . 8 3 1 . 0 3 0 . 4 3 2 . 4 3 1 . 8 5 5 2 01 3 1 . 8 3 1 . 2 3 1. 4 3 2. 8 3 2 . 2 冷风筒 出口 2 5 . 0 2 9 . 0 2 6 . 6 2 9 . 2 2 8 . 6 热风筒一侧大巷3 1 . 6 3 2 . 2 3 3 3 3 . 4 3 2 . 8 机组处 3 1 . 8 3 3 . 0 3 4 . 0 3 5 . 0 3 4 . 0 注 1 1 3 0开始巷 遭 内有 1台内燃机 巡 回作 业 ; 制冷机 组 的人 风 、 出风温差为 1 3℃ 。 3 . 2 水 冷机 组测 温数 据 水冷机组测温数据见表 4 、 表 5 。 3 . 3 风冷机组巷道规格 风冷机组巷道容积见表 6 。 3 . 4水冷机组巷道规格 水冷机组巷道容积见表 7 。 4 结论 ’ 本次试验取机组正常运行 4 h数据为参考, 风冷 机组井巷最大降温 2 . 4 C / m , 水冷机组井巷最大降 温 2 . 9 C / m。 , 水冷机组更具制冷效果, 且安装使用方 1 9 7 总第 5 5 3期 现代矿业 2 0 1 5年 5月第 5期 表 4 2 0 1 4年 6月 1 5日 一6 5 2 m 水 平测温记 录 ℃ 表 6 7 4 0 n l 水平风冷机组试验处巷道容积 注 1 1 O 0开始巷道 内有 1台内燃机巡 回作业 。 表 5 2 0 1 4年 6月 1 7日 一6 5 2 m 水平测温记录 ℃ 注 1 1 3 0开始巷道内有 1台内燃机巡回作业 便、 对井下环境的影响优于风冷机组。试验结果表 明, 制冷机组可以解决深部高温热害问题 , 为矿山深 部开拓的高温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表 7 6 5 2 1 1 1 水平水冷机组试验 处巷道 容积 参考文献 [ 1 ] 刘多文, 李许胜 , 韩 宗欣 , 等. 黄金 矿山深 井制冷通风技 术应 用 研 究[ J ] . 金属矿山 , 2 0 1 3 6 1 2 9 - 1 3 3 . [ 2 ] 吴丽丽, 罗新 荣, 李浪 , 等. 高温矿井空调制冷技 术概况及发 展 [ J ] . 制冷与空调 , 2 o 1 2 1 2 9 7 1 00. [ 3 ] 宋士生 , 扬 中利 , 刘文 波. 深 井 开采 矿 山人 工制 冷技 术 综述 [ J ] . 黄金 , 2 0 1 1 5 3 4 - 3 6 . 收稿 日期 2 0 1 4 1 1 1 1 上接第 1 6 0页 随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 采取适 当方法提高植物的根系长度。对植物修复过程 中发 现的新情况 、 新问题应及时妥善处理 。 5 结 语 植物修复技术尽管 自2 0世纪 8 0年代兴起 以 来 ,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 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有一 定的限制性 , 通过从铀尾矿库污染 区域概况 、 植物选 择、 农艺措施、 管理措施 4个方面探讨了利用植物修 复铀尾矿库退役后流 出的铀离子污染问题所需考虑 的因素。随植物修复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 越来越 多的因素被发现可 以影响植物修复效果 , 而铀尾矿 库本身是一个复杂 的生态系统 , 所 以合理选择植物 修复技术还需考虑诸多因素, 如铀尾矿库土壤 内微 生物生长及分布情况 , 对某些污染严重 的铀尾 矿库 可以考虑运用多种修复技术的联合运用, 如植物- 微 生物联合修复, 电压. 植物联合修复等。总之, 只有 充分掌握铀尾矿库 的污染情况, 了解应用植物修复 所应考虑的因素 , 才能使植物修复技术更成功的应 用到铀尾矿库退役后流出的铀离子污染修复中去 。 参考文献 [ 1 ] S a l t D E, S m i t h R D, R a s k i n I . P h y t o r e me d i a t i 0 n[ J ] . A n n u R e v l 9 8 P l a n t P h y s i o P l a n t Mo l B i l , 1 9 8 9, 4 9 1 6 4 3 - 6 6 8 . [ 2 ] V a n d e n h o v e H, C r y p e r s A, V a n He e s M, e t a 1 .O x i d a I iv e S t r e e s R e a c t i o n s I n d u c e d i n B e a n s P h a s e o l u s V u l g a r i s F o ll o w i n g E x p o s u r e t o U r a n i u m[ J ] . P l a n t P h y s i o l B i o c h e m, 2 006, 4 4 1 1 7 9 5 - 8 0 5. [ 3 ] S h a h a n d e h H, Ho s s n e r L R.R o l e o f S o i l P r o p e r t i e s i n P h y t o a c c u - mu l a t i o n o f U r a n i u m[ J ] . Wa t e A i r S o i l P o l l , 2 0 2, 1 4 1 1 1 6 5 1 8 O. [ 4 ] V i e h w e g e r K, G e i p e l G.U r a n i u m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a n d t o l e r a n c e i n A r a b i q o p s i s h a l l e r i u n d e r n a t i v e v e l g u s h y d r o p n i e c o n d i t i o n s [ J ] . E n v i r o n a n d E x p e ri me n t a l B o t a n y , 2 0 1 0, 6 9 1 3 9 _ 4 6 . [ 5 ] 李跃 , 谢 水波, 林达 , 等. 小球 藻对 u V I 一 的生物吸 附特 性 [ J ] . 微 生物 学通报 , 2 0 0 8 5 7 6 0 - 7 6 4 . [ 6 ] 徐俊 , 龚永兵, 张倩 慈, 等. 三种植物 对铀 耐性及 土壤 中铀吸 收积 累差异的研 究 [ J ] . 化 学研 究 与应 用, 2 0 0 9, 2 1 3 3 2 2 - 3 2 6. [ 7 ] 唐丽, 柏云, 邓大超 , 等. 修复铀污染土壤超积累植物的筛 选及积 累特征研究[ J ] . 核技术 , 2 009 , 3 2 2 1 3 6 1 4 1 . [ 8 ] Du q u e n e L , T a c k F, Me e r s E, e t a1.E f f e c t o f B i o d e g r a d a b l e A me n d m e n t s o n U r a n i u m S o l u b i l i t y i n C o n t a m i n a t e d S o i l s 『 J 1 . S c i T o t a l E n v i r o n, 2 0 0 8 , 3 9 1 1 2 6 - 3 3 . [ 9 ] C h ug P, Ki m K W , Y o s h i d a S, e t a1.U r a n i u m a c c u mu l a t i o n o f C r o p P l a n t s E n h a n c e d b y C i t ri c A c i d[ J ] .E n v i r o n G e o c h e n m He a l t h , 2 005, 2 7 5 5 2 9 - 5 3 8 .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3 -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