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开采岩石巷道支护方式探索.pdf
2 0 1 1 年 第3 期 鸯 娃晨 十 技 2 3 深部开采岩石巷道支护方式探 索 李学民 龙 煤集团鹤 岗分公司兴安 煤矿 , 黑龙 江 鹤 岗 1 5 4 1 0 2 摘要该文根据兴安煤矿深部矿压显现特点。 分析了锚网喷一次支护及“ 喷一锚一喷” 、 “ 锚 一网一喷” 二次支护的支护工艺特点, 提 出了深 部岩巷 二次支护方式及二 次支护 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深部软岩二次支护松 动区 中 图分类号 T D 3 5 3 文 献标识码B 目前, 鹤岗分公 司兴安煤矿 已进入 四水平标高 一 5 OOm, 地表垂深 7 3 07 5 0 m开采, 软岩特性十分明 显。围岩应力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越来越大。以往的 “ 锚、 网、 喷” 支护方式对服务年 限较长的巷道也越来 越不适应。因此针对深部主要巷道支护 困难 , 兴安煤 矿在四水平北 1 1 层一区三段总机道施工过程中, 根据 巷道实际围岩状况采用了喷、 锚、 喷、 锚、 网、 喷支护工 艺, 取得了显著效果。 l 深 部 主要 巷道支 护 方式 选择 1 . 1 “ 锚 一网 一喷” 一次支 护工 艺 通常采用的 “ 锚 一网 一 喷” 支护其施工顺序是 巷 道掘出后先初喷, 打锚杆 , 然后挂网, 复喷。这种支护 的问题是 1 金属网在外喷层里面 , 受力不合理。混 凝土 的抗压强度 大 , 抗拉 强度 小 , 金属 网放 在 里层 , 正 是增加了混凝土抗压强度, 而井下喷层主要受拉应力 破坏 , 因此先挂网对喷层受力不合理; 2 所挂金属网 网格小 , 该矿采用网格 5 0 5 0 ra m ; 3 根据矿压测 试资料分析 , 巷道从原始状态开掘后 , 矿压有一个剧烈 的活动期和活动范围, 这个活动期和活动范围与所处 的 围岩状况 、 开采深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传统的 支护形式是在剧烈的活动期尚未过去时, 巷道已经完 成永久支护 , 因此易造成巷道支护破坏, 影响巷道支护 质量。所以说传统的支护形式已不符合深部矿压显现 规律; 4 由于深部围岩较松软 , 加之部分职工素质 低, 控制爆破掌握不好 , 所以巷道质量差 , 超挖、 欠挖造 成巷道周边凹凸不平 , 当围岩松软, 变形量大的时候 , 锚杆和金属网起不到锚固和保护喷层的作用, 往往出 现喷层和围岩脱落, 锚杆失效 , 导致巷道严重变形甚至 冒顶。如兴安矿施工的四水平北 1 1层三段机道 , 前 1 0 0 m采用传统的“ 锚 一网 一喷” 支护并且局部加打锚 索 , 前面掘进时, 后面巷道已严重变形 , 又重新架设 U 收稿 日期 2 0 1 01 01 9 作者简介 李学民 1 9 6 5 一 , 男 , 黑龙江鹤岗市人、 1 9 9 1 年毕业于 鹤岗工学院, 现任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兴安煤矿开拓区付区长。大 专学历, 工程师, 研究方向 煤矿支护。 形棚, 补打锚索 , 开帮、 挑顶重新支护。而在开门 l oom 后采用下述的二次支护新工艺, 巷道 目前 已施工一年 多, 状况仍然较好。 1 . 2 “ 喷 一锚 一喷” “ 锚 一网 一喷” 二次支护工艺 采用“ 喷 一 锚 一喷” “ 锚 一网 一喷” 复合支护结构 其工艺流程是 第一阶段为初喷初锚。巷道掘出后找 掉危石、 浮石, 立即喷混凝土, 充填爆破后产生的岩面 裂隙, 阻止危岩冒落, 并封闭围岩防止其潮解风化, 混 凝土初凝后, 立即打眼安装锚杆, 再拉线复喷, 复喷厚 度要达到设计 的 8 0 %, 作为第一次支护, 以适应出现 的剧烈变形期。待围岩变形缓和后, 再进行二次支护 , 控制松动带的发展。这种复合结构外层锚杆和金属网 不仅锚固围岩, 而且将喷层、 金属网、 围岩组合在一起 , 保正了喷层的完整性。即使在围岩变形作用下, 喷层 出现局部裂纹因为有金属网的保护, 也不剥落和扩大。 这种支护形式有 以下特点 1 二次支护工艺和 支护性能符合深部巷道矿压显现规律; 2 复合支护 结构充分发挥锚杆、 网和喷层的相互增强作用。传统 的锚网喷支护, 网与锚杆多采用铁丝拴网或压 网的方 式 , 造成网与混凝土喷层和锚杆连接不牢, 新的支护方 式即二次支护时锚杆压网又充分利用一次支护安装锚 杆所预留的铁丝拴网, 保持 了整个复合支护体的完整 性 ; 3 新的支护工艺不仅能够及时给爆破后围岩 以 封闭和支撑 , 又能在围岩剧烈变形和趋于稳定时进行 永久支护 , 使永久支护结构免遭围岩剧烈变形的破坏, 是解决深部主要巷道支护问题的有效支护手段。 2“ 喷 一锚 一喷” 、 “ 锚 一网 一喷“ 二次支护时机的 确 定 二次支护的关键是确定二次支护的时间, 时间过 早, 巷道处于开挖剧烈变形状态 , 二次支护易引起变形 破坏, 达不到支护的效果 ; 过晚不利于控制松动区进一 步发展。二次支护一般选在巷道开挖后围岩基本稳定 时较好 。巷道开挖阶段的围岩移动特征, 主要取决于 围岩的物理性质和围岩中的应力大小 , 受采动影响、 地 质构造、 地压大小等影响, 不同地点开挖时间不同, 具 体需经过矿压观测确定。经多次实地观测兴安矿区四 鸯撼晨 舛枝 2 0 1 1 年 第3 期 水平北 部 , 二次支护时间为巷道开挖后 1 5~ 3 0 d 。 3 工 程案例 3 . 1巷道 概况 兴安矿四水平北 1 1 层三段机道, 位于四水平北部 一 区, 埋深 7 5 0 m, 巷道标高 一5 0 0 m。服务年限 2 0 a , 沿 1 1 层煤底板, 灰色中砂岩和灰色页岩, 中间有一断层 , 落差 2 m, 倾 角 8 0 。 , 设计断面 S 净1 2 m 2 , S 掘1 3 . 2 m 。 3 . 2 支护 形 式 一 5 0 0 m标高 1 1 层三段机道, 巷道埋深大, 围岩呈 软岩特征 , 开门前 1 0 0 m采用了传统的锚、 网、 喷支护后 发现巷道变形严重, 采用 u型铁棚喷支护, 根据巷道实 际地压观测, 经研究决定采用“ 喷 一锚 一喷” 、 “ 锚 一网 一 喷” 二次方式, 喷厚由原来的 l O O m m改为 1 5 0 ra m, 锚 杆采用 2 0 m 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材质, 树脂药卷 , 锚 杆间排距 8 0 0 8 0 0 m m, 锚杆长度 1 . 6 m。 3 . 3 二次支 护 时间 的确定 巷道开挖后组成观测小组 , 进行 了巷道表面 位移、 深部位移及压力观测 , 经观测分析, 在巷道开掘 l 5~ 2 0 d 后围岩基本稳定 , 所以二次支护时间确定为开掘 后 1 7 d 。 4结论及 建议 “ 喷 一 锚 一喷” 、 “ 锚 一网 一喷” 二次支护能有效地 释放初压, 适应深部软岩巷道的变形特点, 并且安全可 靠, 经济合理 , 技术可行。但是 , 巷道的变形破坏既取 决于围岩自身强度特性和力学特性 , 又取决于围岩应 力, 因而同一种支护形式在岩性不同的条件下, 支护效 果也不相同。 根据矿压观测结果, 在顶板破碎有煤或有地质构 造的地带, 二次支护还是不能充分有效地控制围岩变 形 , 针对这种情况, 建议开拓大巷最好布置在煤层的顶 板底地板中, 避免开煤层, 如果穿煤层或过断层及岩层 破碎带, 应在二次支护的基础上增加锚索支护, 两者联 合能更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 上接 第2 2页 系统的报警功能, 对轴承和定子温度、 轴承振动等重要指标进行监测, 实施报警, 并保存报警 现场的数据信息, 提供查询和打印功能。另外, 系统还 采 集 信 号 预 处 理 历 史 数 据 处 理 P L C 变量定义 P L C 设备组态 通道连接 I 通道调试 I 理 a 信 号预处理功能块 每分钟报表 报表生成 报表打印 报表查询 历史曲线 温度曲线 c 历史数据处理功能块 引入了安全机制、 用户登陆等功能, 避免了由于人为的 误操作所引发的故障或事故。 实 时 数 据 处 理 西 隍 度曲 L 动 曲 d 报警机制 2 6能块 图2 软件系统主要功能块 4 应 用 喜 嚣 萎 自2 0 1 0年 6月 1日投运以来, 系统运行安全可 据, 对通风系统安全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 同时具备数据 靠 , 系统界面生动丰富, 操作简单 , 数据准确度高, 真实 远传与信息共享功能, 提升了煤矿通风管理的数字化、 网络化水平 。 ~ 一一 ~一~ 一一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