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生产发展.pdf
依靠 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发展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副经理 王保生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是我国05年代后期建 成投产的老企业 。 进入8 0年代后 , 公司的采 矿方法和选矿 、 冶炼等工艺落后 , 设备陈 旧 , 与生产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 在这种情 况下 , 公司上下普遍遵循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的思想 , 在不断深化改革 、 强化管理的同 时 ,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 , 较好地推动了公司 生产的发展 。 1 9 7 9年至19 89年 , 改革的n年 间 , 公司累计生产矿山铜22 . 7万吨 , 粗铜5 5 万 吨 , 铁精矿 3 15 . 1万吨 , 硫精矿56 . 6万吨 , 硫酸12 5 . 7万吨 , 磷肥 标量1 2 . 8万吨 , 创 工业总产值36 . 8 3亿元 , 上交利税.63 6 亿元 。 主要产品产量 、 产值税利1 9 8 9年与1979年相 比 , 矿山铜增长4 0 . 2 , 粗铜增长 1 6 . 9 , 硫酸增长3 1 . 4 , 硫精矿增长 4 0 , 工业总 产值增长24 . 1 , 实现利税增长7 4 . 9 。 大冶有色金属 公司依靠科技进步 , 除了 领导重 视 、 制订长远规划 、 建立健全科技管 理体系 、 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外 , 重要的是抓 住了三个环节 。 这三个环节是 1 . 抓住科研成果 的应 用和转化环节 n年来 , 大冶公司围绕生产实际 , 选定 20 0 多个科研课题 , 采取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与 独立科研单位 、 大专院校科技人员相结合的 办法 , 进行研究 、 试验 , 先后有一大批科研 项目获得成功 , 如白银富氧熔池熔炼模拟大 冶矿 工业试验 、 铜绿山矿硫化矿降低捕收剂 工业试验 、 赤马 山矿尾砂综合利用试验 、 丰 山矿综合回收黄金试验 、 强磁选铁工 艺研究 等 。 其中胶结充填料浆管道输送新工艺 、 反 射炉新型静电收尘器 、 不锈钢集电环等1 9 项 成果获国家 , 中国有色金属 工业总公司和湖 北省科技进步奖 。 公司积极创造条件 , 将这 些科研成果尽早应用到生产之中 , 使之转化 为生产力 。 198 1年 , 为 回收铜绿山矿尾砂中的弱磁 性铁矿物 , 同时 , 减少尾砂量 , 缓解尾砂库 容饱和的矛盾 , 公司选定了回收铁的工艺研 究 。 取得成功后 , 立 即组 织有关工程技术人 员进行设计 ,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会战 。 1 985 年 , 日处理量为1 200吨尾砂的强磁选铁工程 正式投入生产 。 到 1989年底 止 , 累计处理尾 砂6 1万吨 , 产铁精矿2 6万 吨 , 产值达150 0万 元 , 年获 利 10 0 万元以上 。 19 8 2年 , 公司机修厂研制成功了不锈钢 集电环 。 集电环是 冶金及起重用三相异步电 动机和绕线转子电动机的关键部件 , 当时市 场上销售的是铜基合金集电环 。 该厂研制的 不锈钢集电环与传统的铜基合金 集电 环相 比 , 具有整体导电性好 、 不氧化 、 不烧损 、 机械强 度高等特点 , 使用寿命提高1 5倍以上 , 成木降低3 0 。 对此 , 公司立即列 为上马 项 目 , 组织批量生产 。 至 19 8 9年止 , 已生产了 4 0 . 1 6万件 , 产值达 56 2 万元 , 累计利润超过 165万元 。 大冶公 司不仅注意 应用生产方面的试验 研究 成果 , 也注 意安全和其他方面试验研究 成果的应用 。 19 8 2年 , 公司在铜绿山矿试验 成功了井下采场长锚索和 开缝式摩擦锚杆联 合护顶新工艺 , 不久便在 一12 5 米中段全面推 广 , 先后锚固了 1 6个采场 , 支护面积 达1 2 8 万米 “, 维护备采矿量4 5万 吨 , 获利 10 0 多万 元 。 年来 , 大冶公司先后有铜绿山矿优先 一3马一 1 1 选金 、 强磁选铁 、 丰山矿提高金 、 银回收率 的工艺试验研究等6 6个大的科研成果应用于 生产 。 大批科研成果的应用 , 为 公 司科技进 步和生产发展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 。 2 . 抓住孟点工 艺设备 的改造环节 大冶公 司创建于5 0 年代初期 , 进入 8 0年 代后 , 工艺落后 , 设备老化 、 陈旧的问题愈 为突出 , 技术改造成 为 公司 面临的主要任 务 。 但是 , 改造的项 目诸多 , 而应用于 更改 的资金有限 。 在这种情况下 , 公司抓住采 、 选 、 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 艺 、 设备和 环 保 、 节能方面的项目 , 突出重点 , 集中人 、 财 、 物力 , 各个击破 。 选矿是公司生产的中间环节 , 它的工艺 设备好坏直接关系到铜回收率和精矿品位的 高低 。 从8 0年代中期开始 , 大冶公司先后对 重点矿山的选 厂进行了技术改造 。 铜绿山矿 在对选 厂的改造中 , 建立湿式自磨处理泥质 氧化矿磨浮系统 , 使选矿流程畅通 。 丰山铜 矿在对选矿的改造中 , 结合原矿含 铜量下 降 、 氧化率较高 、 含泥量较大的实际 , 安装 了铜硫分离系统和 中矿单独处理系统 , 增加 了泥矿作业二次精选流程和粗精矿再磨流 程 。 其中粗精矿再磨流程将经过第一次浮选 的精矿再磨一次 , 增加细度 , 使有用矿物进 一步单体解离 , 结果精矿细度比原来 提 高 1 5 , 铜回收率和铜精矿 品位分别比原来提 高0 . 49和0 . 4 9 5 。 生产公 司主产品硫酸的炼铜转炉烟气制 酸第一 系列 , 原采用的是6 0年代末期的 “热 浓酸洗 ” 流程 , 净化指标差 , 设备管道腐蚀 严 重 , 成 品酸质量 只达到二级 , 缺乏市场竞 争能力 。 1 98 6年 , 大冶公 司冶炼厂投资4 2 0万 元 , 将净化 工艺改成 “ 7 6酸洗 ” 流程 。 经 过改造后 , 净化指标上升 , 成品酸质量有所 提高 。 在对生产过程 中的重点环节进行技术改 造的同时 , 大冶公司也不放过 环保和节能方 面 的重点工艺设备改造 。 冶炼厂反射炉大烟 囱烟尘排放原来一直超过国家标准 , 对环境 污染严重 , 多次被罚款 。 1 9 8 2年 , 公司对收 尘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 将原设置的两台有色 一 3 0型静电收尘器改为YWZ 一 RS4 0 一 2/3型 新型静电收尘器 , 同时更新排烟机 , 采用新 盘形阀 、 滑板阀等高温阀门 。 改造后 , 收尘 效率稳定在9 9 以上 , 烟气含尘浓度达到国 家排放标准 , 每年多回收铜金属量27 0吨 , 增 利11 0万元 。 冶化系统的风机是耗电大户 , 设 计时所选用的风机 , 由于性能差 、效 率低 、 风 量 、 风压远比实际需要量大 , 风机只能在阀门 开启度很小的条件下 运转 , 电耗高 。 1 9 8 1年 , 大冶公司开始重新按实际需要选择和安装了 新型高效风机 。 改风机后 , 冶炼系统日耗电 量由946 1 2千 瓦 时降至 8 6 2 5 4千瓦 时 , 年 节电2 7 5万千瓦 时 。 “六 五 ” 期间 , 大冶公司技术改造总投资 16451万元 , 绝大部分用于 重点环节的技术 改造 , “七 五” 期间 , 大冶公司每年更新改 造的投资规模在 5000万元以上 , 绝大多数是 生产中的重点环节 。 n年来 , 大冶公司在重 点环节上的技术改造项目达4 0个之多 。 一批 重点项目的改造成功 , 增添 了公 司生产发 展 的后劲 。 3 . 抓住新技术 、 新设备 、 新材料的运 用 和推广普及 环节 企业技术要进步 , 生产要发展 , 实践证 明运 用和推广普及新技术 、 新 设备 、 新材料 十分必要 。 n年来 , 大冶公司 注 重运 用 “ 只 新 ” , 尤为注重对 “三 新 ” 的推广普及 。 原设计的冶炼反射炉烟气只经粗收尘 器 回收少量烟尘后 , 由大烟囱直接排放 , 没有 余热回收装置 , 每小时 12 1 4焦的可利用热白 白浪费 。 7 0年代末8 0年代初期 , 大冶公司成 功地运用余热发电技术 , 试制出了wc z 一 45 /3 9 一 I型余热锅炉 , 安装了N 6一35一l和N3 一 24型汽轮发电机组 , 建成了装机容量为 9 0 00 千瓦 的大型余热电站 。 电站建成 后 , 年 发 电 近3 万千瓦 . 时 , 反射炉 总热效率由3 一一 00 0 4 0 提高到6 0 , 吨铜能耗由1 . “吨标准煤降到 1 . 4 4吨标准煤 。 1980年和1982年 , 大冶公司运用胶结充 填料浆管道输送新工艺 , 先后建成铜绿山矿 W号矿体 、 l号矿体充填系统 。 该工艺采用 局部流态化吸出式 、 立式砂包 , 湿式管道输 送充填料 , 实现了充填参数 自动检测 、控制, 在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 1 985年获国家科 技进步二等奖 。 近两年来 , 大冶公司还运用新技术 、 新 工艺筹建冶炼转炉渣浮选系统 。 该系统投入 生产后 , 反射炉每年可多处理铜精矿3万吨 , 每年可多产粗铜55。 。吨 , 硫酸 1 . 1万吨 , 年新 增税利可达 55 0 万元 。 大冶公司不仅在大的方面注重 “三 新 ” 的推广应用 , 在小的方面也十分注重对新技 术 、 新设备 、 新材料的推广普及 。 就主体专 业来讲 , 在采矿方面 , 公司先后采用了比较 先进的电动铲运机 、 采矿凿岩台车 、 露天牙 轮钻机 、 天井牙轮钻机 、 双台板振动放矿机 等 , 提高了采场机械化程度 , 在选矿方面 , 推广运用了胺黑药 、 异 丁基磺药 、 n号油等 新药剂和高效搅拌槽 、 水喷射泵与J J F型新 型浮选机等 , 提高了铜精矿品位和选矿回收 率 , 在冶炼化工方面 , 转炉吹炼粗铜的高压 风机使用我 国最先进 的励磁装置 , 粉煤制备 系统采用 回转反吹风扁布袋收尘 , 同时 , 结 合生产实际 , 采用抗高温 、 高压 、 防爆阻 燃 、 抗腐蚀 、 } 犷能等新型材料 , 都收到了较 好效果 。 在机械修理方面 , 机床加装了数显 装置 。 与此 同时 , 大冶公司还积极 采用微电 子技术 , 将微机应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中 。 目前 , 已经完成了动力厂 电力负荷监 测 、 丰 山铜矿选矿 自动加药等1 0个项目 。 在推广普及新技术 、 新设备 、 新材料的 同时 , 大冶公司还十分重 视对先进技术的消 化 吸收 。 8 0 年代中期 , 公司运用贵溪冶炼厂 从芬兰引进的 “ 回转阳极精炼炉及定量浇铸 系统 ” 新技术 。 应用过程中 , 大冶公司与南 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一起 , 结合生产实际 进行消化吸收 。 针对该工艺重油还原性差的 薄弱环节 , 组织攻关组 , 攻克了回转阳极精 炼炉使用重油作还原剂的技术难关 , 改精炼 气态还原为重油还原 。 改进后 , 该技术只需 通过固定在炉体上的同一特殊装置 , 就能满 足氧化期送空气 , 还原期送液态重油的工艺 要求 。 经鉴定 ,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改革的1 1年来 , 大冶公司坚持依靠科技 进步 ,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但也仍存在一些 间题 。 产生间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从目前 的实际情况分析 , 就外部而言 , 影响公司技 术进步的主要因素 1 . 资金问题近年和当前缺乏资金是企 业推进技术进步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 在大冶 公司这样的老企业更 为突出 。 大冶公司下属 的矿山大都面临一个周期性的投入时期 , 冶 炼反射炉也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造 , 而更改资 金少 , 就现有的资金来搞大的工艺改造 , 企 业 无能为力 。 2 . 技术服务的收费间题由于近年科研 单位所支付的工资 、 交通费用上涨 , 国家又 没有技术服务收费方面 的标准 , 因而科研方 面 的技术服务收费愈来愈高 。 1 989年 , 大冶 公司的外部技术服务收费就 占公司整个科研 经 费的 7 5 。 如此发展下 去 , 过高的技术服 务收费必然会影响甚至 限制企业与独立的科 研单位的合作 , 最终影响企 业的技术进 步 。 3 . 技术经济政策问题 主要是缺乏科学 的符合国情的技术经济政策 , 表现在 有时 大搞土法上 马 , 轻视先进技术 , 有时盲目追 冰高精尖 , 排斥通常的生产技术 , 结果往往 影 响 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 。 4 . 技术进步与经济承 包责任制的矛盾间 题从理论上讲 , 技术进步对企业经济承包 制的落实有促进作用 , 二者之间 应该不存在 矛盾 , 但实际情况不是或不完全 是 这样 。 1985年后, 企业普遍推行了 经济承包责任 下转第2 6页 l| 卜 l| r|| 一峨王一 品位1 . 6 。 露天开采期间 , 矿山的损 失贫 化指标均在 2以下 。 3 0年来的露天开采 , 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边坡治理及排水 设施 , 有力地保证了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 。 公司有一座选矿厂 。 它随着整个公司生 产规模及技术的发展 , 得到相应的扩 展与 配套 。 选矿厂 的处理规模由当初的 10 0 t /d 、 25ot /d 、 soot/d发展到1 979年的z soot/d的规 模 。 目前入选矿石含镍品位1 . 6 5 , 回收率 8 5 , 镍精矿品位在6 . 7左右 。 选 矿 厂 的 设备经过改造 , 浮选槽已由6 A型换成J J F和 SF型 , 处理每吨矿石用水 5 . 8 t , 用 电4 0 kwh , 中锰铁球耗量18 0k 0 g 。 公司现有冶炼厂 三座 。 第一冶炼厂始建 于 19 70年 , 197 9年建成投产 , 采用镍精矿压 球 , 竖炉干燥 , 电炉熔炼 , 转炉吹炼的火法 工艺 。 电炉入炉球团含镍品 位6 . 7 , 低 冰 镍品位1 2 左右 , 转炉吹炼所得高冰镍品位 “ 左右 , 是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优质产 品 。 冶炼回收率91 . 5 , 高冰镍综合电耗 9 5 50 kwht / 。 该产品是公司的主导产品 。 第一冶炼厂火法工艺中产生 的二氧化硫 烟气 , 经旋风除尘 , 电收尘后进 入硫酸厂 。 硫酸厂采用水洗半封闭净化 , 单转单吸工艺 制酸 。 制酸一个系统能力为 2 . 7万ta / 。 根据 目前转炉烟气量及S叭浓度 2 . 73 . 0 , 硫酸产量实际在1 . 5万t/ a 左右 。 1 980年1 0 月 , 硫酸一次试车投产成 功 , 使得整个冶炼厂 区 环境得到净化 , 实现了净化环境 , 变害为利 的目的 。 第二冶炼厂是继高冰镍之后的深度加工 工厂 。 以高冰镍为原料 , 经过冷却 、 破碎后 进行二 . 次分选得镍铜合金 , 作为拨基镍原料 向外销售 。 二次镍精矿经干燥制粒后进行沸腾焙烧 得氧化亚镍 , 做为合金钢生产的含镍添加剂 销售给钢厂 。 分选得到的铜镍混合物 , 通过湿法冶金 过程生产盐类以及电解后得金属镍 。 目前生产的氧化亚镍 , 含镍7 27 4 , 含硫 、 铜均小于 1 。 第三冶炼厂是湿法冶金精炼厂 , 生产镍 盐及金属 。 所用工艺为 硫酸选择性常压 浸 出 流程 。 产品为精制结晶硫酸镍 , 产品含杂质 量属于化学试剂级 的痕量 , 规模为 10 00 t a / 。 该产品远销日本 、 美国 , 深受欢迎 。 此外 , 在改革之年 , 根据当地的锑矿资 源建成一座年2 00 0t/ a 能力的火法精锑 冶 炼 厂 。 流程采用 将含锑不低于3 0 的锑矿 石 , 经低料柱鼓风炉熔炼 , 再用反射炉精炼 除杂质 , 得到二号精锑外销 。 目前 , 因市场 疲软 , 实际生产规模为 50 t a / 。 除了基本生产厂外 , 尚有配套的供电 、 供水 、 铁路运输 、 汽车运输 、 建筑安装 、 以 及后勤福利 、 文教卫 生等系统 。 全公 司有全 民职工7 000人 , 集体职 工 3 0 0 0人 。 工业总产 值7 0 00万元 , 利税3 6 0 0万元 。 随着改革的发展 , 公司将在矿石的综合 利用上下功夫 , 把矿石的有用元素全部加工 成产品 , 以此为据 , 形成镍 、 铜 、 钻 、 硫的 四大生产体系 。 在目前的初级产品 的基础 上 , 完善配套工艺流程 , 使矿石中的元素都 成为精制品 , 为公司 的经济效益 翻番而奋 斗 。 ,J 、,心 J 口J 匕召 月 尸翻卜褚沈与 J屯心吧 创 夕各 J吧碑J之口口吧声 , J忆 、,乙 J之声 、酬乙、,各、 J忆声、 巴 J乙 弓筑与弓记创 J 忆 口、州L J 心口贬 声、李与 口各 』忆 创 J 乙J乙J乙、男与 、, e 弓俄卜 、口各、,乙 次 砂、口吧洲 上接第4 1页 制 。 实行承包后 , 企业在承 包期 内必须完成 国家计划 , 因而在技术进步方面 , 只能进行 一些中小项目 , 如进行大的改造 , 势必影响 完成生产任务 , 而从一 些建厂较早的重 工业 企业看 , 依靠科技进步 , 恰恰要从一些大的 项目入手 。 这样 , 在承包期内 , 既要完成生 产任务 , 又要进行大的技术改造 , 显然难度 很大 。 一 6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