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采矿方法选择的多属性决策.pdf
S e ri e s N0 . 2 4 8 Fe br u a r y 1 99 7 金 属 矿 山 META1 M I NE 总 第 2 4 b 1 9 9 7 年 冀 2鹇 6 , _ 曩 重 ; . -- . ; j _ 薹 耋 萋 挚 乎 挚 謦 尊 孽 曼 , 片 摘 地解决该 关键 要地 下采矿方法的选择需要能准确给出各影响 因素的杠重 系数, 目前 的选 择方法来能 很好 词 椭蝌 , 群 , 千 Ma l t t a t t r i b u t e P o l l q D e c i s i o n o f U n d e r g r o u n d M 生 n g Me t h o d S e l e c t i o n J Zh ou Ke pi n g C A a n g s h a I n s t i t u t e Mi n i n gR e s e a r c h Ab s t r a c t Th e s e l e c t i o n o f u n d e r g r o u n d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r e q u i r e s a n e x a c t d e t e r mi n a t io n o f we i g h t c o e f f i , e i e n r s o f v a ti o l s i n fl u e n t[ a c t o r s a n d t h e e x i s t in g s e l e c t i o n me t h o d s h a v e n ’ t s o l v e d t h e p mb l e m. Th e a u t h o r】 I u s e d o b j e c t i v e 自 ig h t a s s i g n me n t a n d mu h i o b j e c t i v e p o l i c y d e c is i o n me t h o d s i n t h e o r d e r i n g o p t i mu m e c l i o r l of v a r io u s s c h e me s wh i c h h a s a c h i e v e d g o o d p r ac t i c a l e f f e c t s . Ke y wo r d M u l t i a t t r i b u t e p o li c y d e c i s i o n , W e i g h t e d v e c t o r S e l e c t io f r a i n i n g me t h o d 采矿方法选择的方法很多, 如价值工程法 、 综合评价系数法、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等, 近年 来, 由于灰色理论的不断应用, 又产生了灰色关 联分析、 灰色局势决 策等方法, 最近, 由于计算 机的迅速发展, 又产生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无 疑这些方法在促进采矿方法的科学选择中起到 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 这些方法普遍都存在着一个显著的 缺点, 由于不同指标对采矿方法选择的影响程 度不同, 从而都要求有相对准确的权重系数, 而 上述方法中却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有些 方法的处理也是很草率的. 从而使得出的结论 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如灰色系统理论体系 中的局势决策法, 最终 以“ 综合效果测度” 来排 列方案的优劣次序, 而“ 综合效果测度” 是 由各 目标效果测度的算术平均而来, 没有考虑各目 标在方案中的相对重要程度。综合系数法实质 是几何平均, 同样在平 均时没有考虑各 目标在 方案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多属性决策是多 目标决策理论研究的 一个 重要 内容. 可解决具有多个属性指标的有限决 策方案排序问题。 适用于采矿方法的选择 1 原理与方法⋯ 设多属 性决策问题 的方 案集为 s { s . S 2 , ⋯, s } ,指标值 为 P { P1 . P2 . ⋯, P , 指标 的加 权 向量 为 W { WI . W2 , ⋯, W.. 1 , 且满足0 o j 1 , 2 , ⋯, n , 而 且 w 就是函数 z的最小值点。 综上所述, 多属性决策方法计算步骤如下 1 根据公式 2 至 5 , 将矩阵 A 规范化. 得矩 阵 B; 为透镜状~似层状, 厚度为 0 . 8 ~ 8 IT t 其走向 长度 4 O ~ 4 0 013 2 , 倾向长度 2 5 ~ 3 0 0 n l , 倾角3 ~ 3 5 。 , 平均为 2 1 ‘ ; 矿石与围岩硬度系数 f8 ~ 1 0 , 属中等稳固, 地表允许陷落。 主矿体 T u 3 占设计储量的 6 7 . 2 8 % 金金 属量占7 4 % , 走向长 4 5 0 m, 倾向长 3 6 5 m, 矿 体厚一般为 3 ~8 i 1 2 , 平均 品位 7 . 5 g / t , 矿体形 态复杂, 不论沿走向或倾 向连续性差. 向深部仍 有较大的延深和变厚 的趋势。 根据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 对可采用的采 矿方法, 初选出 7种技术上可行的方案 全面采 矿法 、 留矿全面法、 普遍房柱法 、 分段空场法、 爆 力运矿法、 底盘漏斗崩落法、 尾砂胶结 充填法, 分别记为 A l , 2 . ⋯, 7 。根据该矿具体条 件, 井参照类似矿山. 对初选出的7种方案, 分 别选取 了采场生产能力 t / a , 贫化率 % , 损 失率 % , 采准工程量 m/ k t 、 采矿工效 t / 工 班 、 采矿直接成本 6项主要技 术经济指标。6 项指标 中, 采场生产能 力和采矿工效属 “ 效益 型” 目标, 贫化率、 损失率、 采准工程量 、 采矿直 接成本属“ 成本型” 目标。决策矩阵是 2 确定 各指标 的理 想值 6 1 , 2 , A “ , ; 3 根据 1 4 式, 计算各指标的加权 系数 w 1 , 2 , ⋯, ; 4 根据 8 式, 计算各方案的评价 目标值 d . i 1 . 2 , ⋯, m ; 5 根据 d i1 , 2 , ⋯。 m 值。 从小到大 排序, 相应的方案排序就是最终决策结果。 2 应用实例 某金矿属变质 一热液金矿床。工业类型属 变质岩中蚀变岩型矿床。矿床分蚀变岩型和石 英脉两种类型。前者为主要矿石类型, 赋 存在 第二岩性层底部的层间破碎带内, 品位低; 后者 赋存在第二岩性层中、 下部. 在层间破碎带的顶 盘, 品位较高。矿体形态变化大 , 蚀变岩型矿床 60 9 5 0 3 5 1 6 o 1 O 3 0 0 ’ 1 6 I 2 5 I 7 21 0 23 6 0 7 5 12 1 5 l 7. 5 1 3 10 1 6 l 0 9 7 1 5 2 5 . 4 1 5 2 8. 43 1 0 24 7 5 1 8. 5 6. 0 1 6 4 0 9 1 1 9 0 1 8. 4 1 4. 1 8 1 0 5 1 0 6 0 4 1 8 7 1 2 2 0 7 9 将矩阵 A 规范化得 厂 0. 0 4 0. 9 3 1 0 8 9 0 0 4 3 l l 0 0 0. 0 9 0. 5 9 3 0 l l 0 4 4 O 8 9 3 0. 2 7 3 1 0 . 0 8 6 l B l 1 0. 67 8 O 0. 9 4 7 0 3 5 4 l l 0 3 0. 6 4 3 0. 0 9 0. 1 6 4 0 1 2 8 l l 0 6 4 0. 4 2 8 0. 0 9 0 1 l L 0 0 4 1 0. 5 4 5 0. 2 4 0 . 1 7 7 3 63 对于矩阵 B, 理想点是 6 1 , 1 , l , 1 . 1 , 1 计算出的指标和加权 向量为 W 0. 0 8 0 6, 0 . 5 2 9 , 0. 0 7 2 . 0. 1 2 3 8 , 下转第 l 6页 维普资讯 Se r i No 248 Fe h r u a r y 1 9 9 7 金 属 矿 山 M哐TAL M I NE 怠 第2 4 8期 1 9 9 7 年 第 2期 2一 / 单一节理岩体 R R破坏准则及参数确定 基左要 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 陈 友根 马鞍 山矿 山研 览院 下9 3 3 锶萎 、萼 蔓 墨 姓、彩 萨 节 荆 悯 .蛐 、 、蔓 泣 、 R - R F a il u r e C r i t e r i o n f o r R o c k Ma s s w i t h S in g l e S e t o f Z h u Da y o n g Na i n g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Z h a n g S i we i Ch e n Yo u g e n g Ma a n s h a n I ; M o fi n i n g R e s e a r c h A l t r a c t F o r e v a l u a t in g t h e e f f e e m a f t h e j o i n t s i n t h e r o c k ma 站 O n i t s s t r e n g t h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t h e d t r i b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s t a t e o f s i n g l e s e t o f j 。 i n t s a r e a 哪 s e d a n d t h e Ra o - Ra ma murt h y a t 盯_m f o r f a | l _ ure o f r o c k ma 轱 wi t h s i n gl e S e t o f j 0 i n 乜 a n d t h e t e s t me t h o d f o r p a r a me t e x d e t e n nln a t i o n玳p r e s e n t e d , wh i c h h a v e b e e n a p p l ie d t o t h e s t r e n g t h s t u d y o f t w o t y p i e a l r o c k l w i t h由 g k s e t 。 f j o i n t s i n t h e o p e n皿 s h o e e ,tE u l 眦Mine . K e y _ l s i n g h s e 1. o f j o in t s . F a i l u r e c r i t e ri o n . j o i n t s s t r e n g t h 自然界中岩体遍布大量不连续面如节理 、 层面、 断层等, 岩体的稳定性不仅与岩体基质即 完整岩块强度有关. 而且主要受岩体结构 面的 控制。完整岩石及结构面本身强度已得到充分 的研究】 , 岩体强度 日益倍受关注。 由于岩体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受到一 定方向的构造力作用, 岩体中的不连续面宏观 上成组分布. 岩体的强度不仅与不连续面本身 强度有关, 而且与其产状有直接的联系。 在实际岩体工程中常遇到岩体中只分布一 组优势节理面情 形, 因此单一节理岩体强度研 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可直接为工程服务。 为了充分反映岩体的节理效应, 通常取较大试 体进行原位试验。原位试验结果只代表试验区 段岩体强度。事实上岩体不同部位的节理状态 及应力水平各异, 强度指标大不一样, 完全通过 原位试验解决所有岩体的强度指标问题是不可 能的。无论是理论发展还是工程应用都要建立 通过少量简单室内试验获取节理岩体强度的完 善方法 。 l 节理性扶系数 单一节理岩体强度不仅仅取决于完整岩石 强度. 而 且很大 程度上受节理面 的强度、 产 状 相对于所承受的应力方向 以及节理密集程度 控制, 后者统 称为节理性状。节理性 状是影 响 单一节理岩体强度的控制因素, 对此 引入表示 节理影响程度的参数即节理性状 系数 J 。 节理性状系数必须包含成隐古节理密集度 J 节理相对倾角 节理面与大主应力 的夹 米大勇, 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研究队, 博士生, 2 1 0 0 0 7南京市。 维普资讯 总第2 4 8期 金 属 矿 山 1 9 9 7年g 2期 角如图 1 、 节理面的强度。 R a m a mu r t h y定义节 理的性状系数 , 为 r J r , 1 式中 J . 节理密集度即每米长度的节理 个数. 亦为节理问距的倒数 ; n 节理倾角系数, 无量纲, 与 值 有关 ; r 节理强度系数, 无量纲, 与节理 面强度有关 。 圈 1 节 理性 状示 意国 节理密集度 J 可以通过 现场调 查容易得 出 。 节理强度系数 r取节理面的峰值摩擦系数 r t g . 2 为节理峰值摩擦角. 可通过室 内试验确 定。 倾角系数 n必l颓反映相对倾角 对岩体强 度的影响程度。 以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 作为 岩体强度特征指标。 节理密集度J 固定时, i 随 卢角的变化而变化。 理论和试验都证 明 卢 9 0 ‘ 时, . 最大, 3 0 ‘ 左右 相当于理论破裂 角4 5 ‘ 一 罟, 为节理面摩擦角 , o , i 最小; 当 o . 时, 又重新达到最大。 定义倾角系数为 生 . 3 t o g r j 9 0 “ R a m a mu r t h y 根据大量试验结果认为 几 乎与L大小无关, n 与口 呈 u型 软岩 , 或肩型 硬岩 曲线关系如表 1 、 图 2 。 J , 综合反映节理对岩体强度的影响程度, 节理密集度J 愈大或相对倾角口愈不利即n 愈 1 0 小或节理面峰值摩擦 系数愈 小, 则 愈大, 节 理减小岩体强度的程度愈大。 表 1 n与 ,关系 圉2 幢 角系数 与相对倾角芦的关系 2 R - R破坏准刚 岩体破坏准则通常是完整岩面破坏准则引 伸推 广。岩 土工 程 中最 常 用 的 破 坏 准则 是 Mo h r . C o l o u mb准则. 其包络线是直线 图 3 , 田 3 Mo h r .. C o l o u mb 准 剐包络线 因此属于线性准则。大量试验表明当岩石或岩 体处于较高围压状态、 包络线出现弯 曲 图 4 , 强度降低。例如对于露天矿高陡边坡 来说, 各 处应力 水平变化很大, 不考虑应力变化而采用 同一 C o l o u mb参数 C, 表示岩体强度显然 是不完善的。 维普资讯 朱大勇等 单一节理岩体 R - R破坏准则及参数确定 1 9 9 7年 第2期 一 圉 4 非线性破坏准则包培线 很多学者提出岩石或岩体非线性破坏准 则, 其中 Ho c k和 B r o wn提 出的经验准则f 2 ] 已 逐步广泛应用于边坡及地下岩体强度估算。单 一 节理岩体具有 明显的各 向异性, 因此不宜用 H o c k . B row n准则描述其破坏特.睦。 印度学者 Ra o和 R a m a mu r t h y [ 。 建立另一 种形式的岩石非线性破坏准则如下 1 0 “ 3 / B。 a c i/ a 3 , 4 式中 t 大主应力; 口 3 小主应力; i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B; 是与岩石品质有关的常数, 需室内试 验确定。下标 i 表示完整岩石 i n t a c t r ock 。 对于单一节理岩体, 存在同样形式 的破坏 准则 l 一0“ 3 / 3 Bj a c j t a 3 ’ , 5 式中 . 岩体单 向抗压强度; a i . Bi 与节理性状 等有关的参 数。下标 j 表示节理岩体 j o i n t e d r o c k 。 参数 十。 i . Bj 均不易甚至不能直接通过 试验确定, 但它 们与 完 整岩石单 轴抗 压强 度 i ,节理性状 系数 ‘ , , 之 间存在统计规律。R a . m a n x u r t h y总结了众多人的试验结果。 提出下列 经验关系 i 0. e l e x p 【 ~0 . 0 0 8 J j ] , 6 口 ; ≈ a Ja , i 。 . 7 B 。Bi / 0 . 1 3 e x p [ 2 . 0 3 7 0“ c j / a c . 。 ] . 8 ;由室内单轴抗压试验或现场点荷载试 验确定。 B i 由室内三轴试验确定。 变化一系列围 压 3 , 试验出岩样破坏时大主应力 . , 然后通 过非线性 回归计算 n . . B; 。 设试验出 组破坏的大小主应力 , . r i gl , ⋯, n , 令 口 lo g [ 一 / ] ] b lo g a i/ f 一 9 4 式变成 口 l o g B i fi r i . m l , 2 , ⋯, . 1 0 由最小乘法最后得 口 6 一 Ⅱ 互b n i } L, 1 1 三 一 三 . n 6 一 三6 三n b B . e x p 【 上 LL】 . 1 2 三6 一 6 确定完整岩石的有关参数后, 便可根据实 际单一节理岩体的节理性状系数 , , 由式 6 确 .定其单向抗压强度 . . 进而 由式 7 、 8 确定 岩体参数 B , 至此, 单一节理岩体破坏准则 全部参 数确定。 3 实例 我们选取太钢峨 口铁矿采场边坡两种典型 岩石 云母 石英片岩 Mg , 绿泥角闪 片岩 A m .2 作为试验研究对象, 通过大量室 内试验确定节 理面强度及完整岩石强度。 节理面峰值摩擦系数 r分别为 MSr0 . 7 0 4 4 , Al n 2 r 0 . 8 0 6 . 完整岩石单向抗压强度 分别为 MS i 7 1 . 2MP a , An l 2 d 。 8 4 8M P a. 完整岩石三轴试验结果见表 2 、 表 3 。 回归出完整岩石强度参数为 MS,。 i 1 . 3 9 9. Bj 0. 7 8 7. A . t l 2 i 1 . 1 6 1 , Bi 0. 7 8 7 . 设两种岩石节理密集度L 均为 5 条 / m, 节 理 面与 交角 口为 4 0 , 相应倾角系数 均对应 硬岩 0 . 1 2 , 则节理性状系数分别为 下转第 4 2页 维普资讯 Se r i e sNo 248 F e b r t t a r y 1 9 9 7 金 属 矿 山 M ETAL M 【 NE 总 第2 4 8 期 1 9 9 7 丰 2期 选矿工程 . i /I s ‘{ r■ ■■ ■ ■■■■ 善■■■ ’ _ ■_ . 一 一 一~ ■■ 一|.. ■_ . 一z __■. . ■■ ] l 叠 原 位快速 测定 矿石 品位的_X 辐射取样 技 术 。。j _ j一 i i 。 l 。 一 _ 1 l l 一 一 ■ r 。 _ 0 一 一 { { 皇 l尘 赖 万 昌 l周 四 春谢 庭 周 ; l l _ 童 0 g l ; l i 。 一 枣 工 肇癌 - - - ll 奠 0 f 中嗣 饕质太 零 _ _一 { ⋯⋯⋯⋯⋯⋯⋯⋯⋯⋯一 l抽要X辐射取样是一种原位快速测定矿石品位的新技术 基体效应、 不平度效应和矿化不均 匀效 应是该技术 的三 个技 术关 键。本文 提出了以 目标元 素的特散 比为基 本参数建立求 解矿 石 目标元 素 品位 的数理 方程和判 别主要干 扰元 素的判据, 提 出了克暇矿化 不均匀 效应的最 佳 两。通 过对铜 、 铅 、 锌、 铁、 钼和儡等不同矿种的实验和应用表明 x辐射取样确定矿石品位与常规的刻槽 摔块 取样方法 具有 同等的准确度和 精确度 . 可现场准确地划分矿体边 界。 关量调 . 取 样 芏 墨 墨 些 竖 苎垄 , ’ X Ra d i a t i on Sa m p l i n g Te c h ni qu e f o r I n - s i t u 选 云 三 Ra p i d De t e r mi n a t i o n Ge L i a n g q u a n L a i W a n c h a n g Z h o u S i c h u n Xi e Ti n g z h o u C t g a I n s t i t u t e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0 f0t 屯Gr a d e Z h a la gYe C h i n a U n i e r s i l y0 , 岫 Ab s t r a c t X r a d i a t io n s a mp l ing i s a n e w t e c h n i q u e f o r i n - s i t u r a p i d d e t e r mi n a t k m a r o r e g r a d e . Ma t rix e l - f e e t , u n % ∞e ffe c t a n d h e t e r o g e o u s e f f e c t ;L T e t h e t h r e e k e y p o i n o f t h i s v e c h n i q u e . B a s e d∞ t h e h a c∞ . 糟m e e I s o f t h e r a t i o o f c h a r a c t e r is t i c x - r a y t o s c a t t e r e d r a y s f r o m S 0 u r c e o f t h e o b j e c t d e me n t s . a ma t h e a n a t i e a l mo d e l f o r t h e o e c t d e me n t g r a d e o f t h e 0 r e a n d a j u d 锄 e n t e x p r e s s io nf o r m a i n d i s t u r b i n gd e m e n t s a l e p ie s t e d . An o p t i ma l r a e a s u r ffa e n t I m f o r o 、 r c 0 I n j D g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 e f f e c t h a s a l s o b e e n s u g g e s t e d T e s t s o n d i f - f e n mt 0 r 8 o f c o p p e r , l e a d 。 z i n c . i r o n . mo l y b d e n u m a n dt i n a n d p r o d u c t i o n a p p o rt i o n h a v e s h o wnt h a t X i a 一 。t k m s a mp l i n g i s a s a c c u r a t e a n d p r e c i s e a s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n o t c h g r o o v i n g s o r t i n gs a mpl i n g me t h o d i n iD r e s m l e d e t e r m in a ti o n a n d c a I . i n - i m d e l i n e a t e o z e b o d y b o u n d a r i e s . Kqr X r a d i a t i o n s a mp l i ng Or e g r a d e . S a m pl i ng t e c h n i q u e 在坑道巷壁、 采掘掌子面和爆堆等采矿、 储 矿和运矿场所. 确定矿 石品位的常规方法是刻 槽取样或拣块取样, 这种方法 的特点是 由化学 分析或者物理分析方法产生的偶然误差可以被 严格限制在 1 0% 相对误差 之 内, 但 是, 在刻 槽 或拣块 、 碎 样和缩分过程 中困人的操作引 入的偶 然误差则远远大于实验室 中产生的误 差, 完成上述流程所需要 的时 间至少一周或更 长 。 采用能量色散 x射线荧光 E DX R F 技术, 可以应用轻便型 x射线荧光仪在坑道 巷壁 、 采 掘掌子 面和爆堆等采矿、 储矿和运矿场所的原 生矿石上原位测量, 现场获知矿石中 目标元素 的品位。把这 一新 的取样方法 简称为 x辐射 取样。x辐射取样不但避免了常规取样方法 中 引入的人为误差, 而且减轻 了工人劳动, 消除了 粉尘对人体 的危害。由于获 知每个测量点 2 5 c m3 上矿石目标元索品位仅需数十秒钟, 太大 葛良垒. 成都理工学院技工系, 博士后, 副教授. 6 1 0 0 5 9四川省 成都市。 维普资讯 葛良全等 原位 陕速测定矿石品位 的 X辐射取样技术 1 9 9 7年第2期 缩短了获知结果的时间。因而, 采用 x辐射取 样技术, 可以快速评价掌子面和爆堆, 及时提供 矿石的平均 品位和储量, 这对减少贫化和损失 率, 指导采掘方 向, 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具有重 要作用。 1 物理基础 x辐射取样技术的物理基础是近代原子物 理学中的奠塞莱定律 。该定律可表述为⋯ 元 素的原子放 出的特 征 x射线的能量正 比于该 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平方, 因此, 用放射性同位素 源照射矿石。 使矿石中 目标元素产生特征 x射 线, 测定该特征 x射线的能量, 即可对该 目标 元素进行定性 测量。对 目标元素的定量测量是 建立在下式基础上l 2 J r L F H 1 , 1 0 z . 式中,L为 目标元素原子放 出的特征 x射线的 照射量率;f 。为放射性 同位素源放出的初级射 线的照射量率;C a为矿石中目标元紊含量; o 和 分别为矿石对初级射线和特征 x射线的 质量吸收系数;F H为不平 度 因子, 它 与矿 石表面的凹凸不平度有关;K为常数。 从上式可看出, 有两个 主要因素影响 目标 元素特征 x射线照射 量率与 其含量之 间的线 性关 系。其一为不平度因子 F H, 其二为质 量吸收系数 o和 。前者称之为不平度 效 应, 后者称之为基体效应。影响 x辐射取样技 术的另一个影响 因素是矿化不均匀效应, 它是 由矿石中目标元素分布不均匀所致。不平度效 应 、 基体效应和矿化不均匀效应是 限制 x辐射 取样技术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的三个主要技术关 系 。 2 方法技术 2 . 1 不平度效应 不平度效应是 x辐射取样技术 中不可避 免的。根据不平度因子 F H的特征, 得出有 效地克服不平度效 应的两个 步骤_ 2 J ① 以 目标 元素特征 x射 线照射 量率与源 初级射线的散 射射线照射量率的 比值 简称特散 比 为基本参 数, 旨在有效地减小由墙f 样距 的变化所引起 的 误差 见图 1 ; ②选择最佳仪器源样距. 进一步 减小测量面凹凸不平的干扰, 如图 2所示。由 实验可得不 同矿种 x辐射取 样的最佳仪器源 样距 分别 为 S n 2 3 r c L r n , P bZ n 1 6 mr c t , Mo 2 0 r l x l m. Cu 1 6 mm, Fe 1 4 mmo jl of m m 田 2 最 佳仪器溽样 距曲线 实线为理论曲线. 虐线为实验 血线 2 . 2 矿化不均 匀效应 在原生产状下, x辐射取样的过 程可描述 为正态分布_ 3 】 。据该理论, 减小矿化不均匀效 应的有效措施是选择最佳测网。选 择原 则是 在有效地减小矿化不均匀效应的同时, 使测量 点数最少, 由此 可得 x辐射 棒的最佳测 网为 d c md c md为轻便型 x射线荧光仪探头的 有效探测面积的直径 。 2 . 3 基体效应 在有效地克服不平度效应 的前提下, 克服 . 1 3 . 维普资讯 总第 2 4 8期 金 属 矿 山 1 9 9 7年 第2期 基体效应的数学模型为 . Ci XA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