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李家湾锰矿急倾斜极薄—薄矿体采矿方法.pdf
S e r i a l N o . 5 6 0 De e e mb e r . 2 0 1 5 现代矿业 MODERN MI NI NG 总 第 5 6 0期 2 0 1 5 年 1 2月第 1 2期 贵州李家湾锰矿急倾斜极薄一薄矿体采矿方法 刘锋 光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依据最新锰矿开采理论技术, 针对李家湾锰矿急倾斜极薄一薄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 从围 岩稳定性、 并采费用、 安全性、 采切比、 采场作业强度等方面分别对浅孔留 矿法、 进路式分层崩 落法进行分析对 比, 选定了浅孔留法进行开采并确定 了相 关采场的结构参数 , 为高效开采该类矿体 提供参考。 关键词 急倾斜极薄 薄矿体浅孔留矿法进路式分层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 我 国浅海相沉积型锰矿脉主要 以急倾斜极薄一 薄矿体的形态为主, 分布较广泛。该类矿体的开采 主要受矿脉厚度小 、 倾角大等因素影响 , 采场作业空 间受到限制, 开采机械化程度总体较低、 劳动强度 大 、 作业条件较差 。为保证采场 的最小工作宽度 , 减 少损失 , 需开挖部分 围岩 , 从而造成贫化率增大、 开 采成本增加 。通过对 目前应用较 广泛 的浅孔 留矿 法 、 进路式分层崩落法进行分析对 比, 为浅海相沉积 型锰矿脉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参考 。 1 锰矿工 程概 况 李家湾矿区探矿巷道掘进约 9 0 m处 时揭露矿 体 , 矿体呈 N E走向 , 倾角约 6 0 。 , 平均厚1 . 5 m, 属急 倾斜薄矿脉。矿体上盘为碳质页岩, 硬度 3~ 6 , 稳 定性极差 ; 矿体下盘 围岩为砂 岩 , 硬度 81 0 , 稳定 性较好 。矿层硬度低 , 易破碎成块状 , 稳定性较差 。 根据揭露的矿层及邻近矿 山采场情况 , 所揭露 的矿 体及上盘围岩稳定性均较 差 , 开采难度大。因此有 必要首先制定试采方案 , 通过采用不 同的采矿方法 进行试验开采, 探索适合矿体赋存条件的采矿方法 并统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为设 计合理 的采矿方法 提供依据 。针对浅海相沉积型锰矿脉的赋存条件和 产状 , 有浅孔 留矿法 、 削壁充填采矿法 、 进路式分层 崩落法等可供选择 。为便于分析 比较, 以厚 1 . 5 m, 倾 角 6 0 。 的矿体 为例进行设计 , 矿体产状及 稳定性变化较大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2 试采 方案 将 中段运输巷布置于脉内, 有 利于探矿工作的 高效进行 , 但上盘围岩及矿体强度低、 易破碎, 需采 用专门的管缝式锚杆进行支护。 刘锋光 1 9 7 4 一, 男 , 工程 师 , 4 1 0 1 1 6湖南省长 沙市湘府 东路 2 段 2 0 8号。 2 . 1 浅孔留矿法采场布置 2 . 1 . 1 采场布置及结构参数 矿房沿矿体走向布置, 采用脉内运输和有底柱 结构。其中矿房长 3 0 in , 其他采场参数均一致, 矿 房高 3 0 m, 宽 1 . 5 m, 底柱高 3 . 5 m, 顶柱高 3 r n , 问 柱宽 8 m 图 1 。 图 1 浅孔 留矿法矿房示意 单位 . I l 1 l 一穿 脉运输巷 ; 2 一顶 柱; 3 一底 柱; 4 一 通风行人 天井 5 一 放矿漏 斗; 6 一 采矿工 作面; 7 一 间柱; 8 一 联络巷 ; 一一 新鲜风 流; 一 一污 风 2 . 1 . 2采准切割工程 矿 房的采准切割工程主要包括 中段沿 脉运输 巷、 盲 中段沿脉运输 巷、 材料人行通风天井、 顺路 回 风天井 、 天井联络道 、 拉底巷道、 放矿漏斗。 2 . 1 . 3回采 工作 采场回采采用逆 向斜推进方式 , 以切割上 山和 拉底巷道的交汇处 为回采 自由面, 回采工作从拉底 巷道开始 自下而上分层 进行 , 分层高度取 2 m。回 采工作主要包括凿岩 、 爆破 、 通风 、 局部放矿、 撬顶平 场 、 大量 出矿等工作。 2 . 2 进路式分层崩落法采场布置 2 . 2 . 1 采场结构要素及回采顺序 分层崩落法是将矿体分成矿块 , 自上而下分层 进行回采 , 每一分层随着回采工作的进行 , 在底板上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