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Ⅰ课程教学体系建设.pdf
第 9卷第 4期 河 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9年 7月 J o u r n a l o f He b e i P o l y t e c h n i c U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V 0 L 9 N o . 4 J u 1 . 2 0 0 9 文章编号1 6 7 3 - 2 8 0 4 2 o 0 9 0 4 - 0 0 9 7 - 0 2 采矿 学 I 课程教学体 系建设 孙光 华,吕广 忠 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北 唐山 0 6 3 0 0 9 关键词 地 下开采 ;采矿 工程 ;采矿方 法 摘要采矿学I 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地采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之前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 建立在一系列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与其它课程互有交叉,相互加深。因 此。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部教学内容,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 系统的规划。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 3 文献标志码 A 采矿学 I 是讲授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一门学科,是采 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地采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之前的 一 门重要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基本 概念、矿床开拓、回采过程和采矿方法等相关知识。为适 应国内外矿业飞速发展步伐、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节 奏,采矿学 I 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环 节 ,需要进行系统 的研究与规划 。 一 采矿学 I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采矿学 I 课程建立在采矿工程专业其他专业学科基础 之上,主要包括地质学、矿山测量学 、岩石力学、爆破 工程、矿山机械、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产经济 学、矿山系统工程、地下开采设计基础等相关基础专业课 程。此外 ,采矿学 I 的教与学还需掌握计算机领域的相关 知识 。 采矿学 I 课程不是机械地建立在其他采矿专业课程基 础之上,而是与其它课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金属矿床 地下开采的相关知识点与其它专业课程联系紧密,互为呼 应。对于一座地下金属矿山而言,其矿山规模是由矿床赋 存条件、井上井下运输条件、矿业技术经济条件以及世界 经济发展状况等综合因素确定的。采矿学 I 重点讲授地下 矿山矿床开拓、采矿方法的选择、采矿工艺、矿井及采场 通风方式 、采矿技术经济指标等相关知识,基本涵盖了决 定矿山规模的各个因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则重点讲述其 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因素。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直接关系 到采矿学 I 课程教学的优劣;采矿学 I 的学习加深了对其 它课程知识的理解和驾驭。 收稿 日期 2 0 0 8 - 0 9 - 0 9 图1 采矿学 I 与其它课程关系示意图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9卷 二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专业课课时压缩 , 课堂讲 授内容也不断压缩。因此,课程要在压缩课时的条件下, 扩展知识范围,这就为课程增加了难度。作为采矿学 I ,既 离不开传统的教学经验,也离不开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持, 因此,在这当中寻找一个比较适中的结合点,是课程体系 建设的重点。 河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一直以地下金属矿出作为 自己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课程内容体系主要围绕地下 金属矿山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地下矿山开采的 基本概念是该课程必须关心的内容之一 ,只有了解和掌握 了这些基本概念,才能很好地与其他专业课程内容相联结, 才能更好地学习本课程知识 ; 2 矿床工业指标是金属矿 山设计与生产的重要依据,因此,要重点介绍矿山品位指 标及其计算方法、一般矿床分类方法、矿床开采技术指标 及矿山三级储量划分; 3 地下矿床开拓方法的分类、主 要开拓巷道类型与位置的选择、水平阶段开拓巷道的布置, 以及地下矿床开拓方法的选择。由于该部分涉及的内容太 多,因此只能介绍各知识点的基本内容,具体知识环节的 深入探讨要求学生自学; 4 回采工作的主要过程。主要 介绍落矿的原理及方法、矿石运搬的方式及采场地压的管 理方法等,为采矿方法的学习做好铺垫; 5 地下采矿方 法的分类、设备、采矿方法和工艺参数的确定以及采矿方 法的选择 。 三课程教学环节建设 采矿学I 课程教学建设离不开与矿山现场的密切结合; 离不开该专业科研业务的深入开展 ;离不开计算机为平台 的教学与设计。 采矿学I 是一 广 l 与矿山现场结合性很强 的工程学科, 为使采矿专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建立 良好的感性认 识,现场实习环节不可或缺。目前河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 专业已在多个地下大中型金属矿山建立实习基地,学生能 够深入现场学习,建立对矿山各生产环节的感性认识,使 之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 ,为课程的深入学习打下 良好的基础。 采矿学 I 课程已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在专业课时量 压缩的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矿山 录像教学片的引入、采矿方法模型的动画演示等手段大大 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扩展了知识范围,收 到 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国内一些相关专业院校已经较 多地运用矿 山设计专业软件 包括 S u r p a c 、M i - c r o Mi n e 、 G e o c o m、D a t a m i n e 、Mi n t e e h等国外产品进行课堂教学, 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实现了矿床模型的建立,尤其是块段 模型、地下矿山开拓系统设计、采矿方法设计等内容的三 维可视化及相关计算,为下一步的矿山设计打好了基础, 实践教学效果十分显著。矿山设计专业软件的应用应是采 矿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同时,专业科研水平的发展与提高促进了课程教学质 量建设。专业前沿的科研探索、矿山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 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给授课内容增添了灵性与活力,进 一 步将本科课堂教学引领至专业前沿,大大提高了教学质 量 。 四 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4 6学时,除去讨论课与习题课 3学时,只 有 4 3学时可支配。因此,课堂讲授的内容十分有限,其它 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课外学习内容包括 矿地下山开采技术及工艺新进展、地下矿开拓发展趋势、 地下矿山落矿的发展前沿、各采矿方法的发展趋势等。 五课程考核方式 采矿学 I 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 ,对课程知识掌 握程度的考查也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知识运用及实际能力的 考核。通过课堂及课外作业 ,考查学生对现代地下采矿工 艺、矿床开拓等知识的发展变化,对具体知识内容的掌握 程度以及计算机运用能力。 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矿床地下开采的特点 ,探讨课程 建设的内容,建立了课程内容体系,确定了课堂教学、实 习实践及课外练习的主要内容,为课程大纲的编写及教材 编写、课程建设打下了基础。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Un d e r g r o u n d Mi n i n g T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 Co n s t r u c t i o n S UN G u a n g h u a ,L V Gu a n g z h o n g C o l l e g e o f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H e b e i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T a n g s h a n H e b e i 0 6 3 0 0 9 ,C h i n a Ke y wo r d s u n d e r g r o u n d mi n i n g ;mi n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mi n i n g me t h o d A b s t r a c t T h e u n d e r g r o u n d mi n i n g l e a r n e d b y s t u d e n t s b e f o r e t h e s u b j e c t d e s i g n and th e g r a d u a t e d e s i gn i s o n e i m p o r t a n t s u b j e c t o f t h e m i n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 I t i s a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C O U rse i n mi n i n g e n gi n e e r i n g w h i c h i s b a s e d o n a s e r i e s o f t h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c o u rse s a n d p rof e s s i o n a l b a s i c C O U rse s ,i t r e l a t e t o o t h e r c o u r s e s c l o s e l y . T h e c o n t e n ts n e e d t o be p rogra mme d s y s t e ma ti c a l l y w h e n i t mu s t b e f i n i s h e d i n a s h o r t t e r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