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若干采矿方法数值优选法的评价与优选.pdf
97 一 第 1 5 卷第 3 期 2 O 0 O年9月 湘 潭矿 业学 院学 报 J XI ANGTA I MI N.I NS T vd. 15 No . 3 ‰2 0 0 D 文章 蝙 号 1 0 0 0 9 9 3 0 2 O o o 0 30 0 O 70 5 对若 干采矿 方法数 值优 选法 的评价 与优 选 吴爱祥 , 张卫锋 中南大学 资榧 【 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湖南 长秒4 l 删 摘 要 数值 优 选 法是 对采 矿 方 法进行 选 择 时的重要 工具 . 从 正 反 两 十方 面对 目前 几 个 比较 流行 的 采矿方法数值优选法进行 了客观地分析和评价 ; 结合 它们各 自的特. 是. 对 多目标模糊 决策 法和双 基点法进行 了适当地改进 ; 通过 实例验证 , 推荐 了改进 的多目标模糊决策法、 相似率优 选浩等 几十 较为优 良的方法, 为选用合适的采矿方法数值优选法提 供 丁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 6 . 圈 善 耋T1721茎4 2 丝 A 行 秽 『{ 荤 中 圈 分 类 号 文 献 标 识 码 . IiJ 爱 7 、 K 叉 互 主 对采矿方法进行选择 , 是矿山企业设计和生产中所要面对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目前 。 以计 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为核心的敦值优选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多 目标模糊决策法 、 取基赢 法、 灰色关联法 、 密切值法和价值工程法等等 . 这些方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采用一定 的方法对 各备选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 使单位不同、 不具备可 比度的各技术经济指标 变得可比 然后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赋予它们相应的权重值 ; 最后再按照各 自的方法计 算出综合评价值 , 并由此比较出各方案的优劣 . 然而在这些数值优选法之间, 也有优劣之分 . 因此 , 对它们本身进行优选十分必要 . 1 对若 干数值优选 法的分析及 改进 1 . 1 多目标模 糊决 策法【 其基本模型为 BW R . 1 式中, B为各方案的相对选择率矩阵 ; W 为各因素的权矩阵 , W 16 1 , 2 . ⋯ , ; R为模糊 关 系优属度矩阵, R mn. 然后按照各方案的相对选择率大小排定各方案的优劣次序 . 该方法原理简单 , 便于理解 和手算 , 结果 比较精确 , 可操作性强, 但其关于指标“ 优属度” 的计算公式却有待改进 . 饲如 , 此 方法的某一类用下式来计算各指标的“ 优属度” ~ o / 一 当 为越大越好 的正 向指标时 1 0 l一。 / o , 一 当 为越小越好的负向指标时J‘ 收} j 1 日期 2 ∞0 一 O 1 一嘶; 修订 日期 2 ∞0 0 6 3 8 豁异 I 墅 _博 士 _从 事 散 体 动 力 学 和 地 下 矿 床 连 续 开 采 技 术 方面 的研 究 . 一 ’’ 维普资讯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2 O O O 年 9 月 式中 厂第 个方案 的第 个指标 ; 嘶一各方案 指标的最大值, 下同 . 此方法在计算正 向指标优属度时. 为最优值 , 用 n / ~计算当然十分合理 . 而在计 算负向指标优属度时. 用 I o / o j 即 一 / 来计算却有些不太合适 . 因为此时 嘶 是最劣值 . 如果仍用它作为分母 即 比较对象 , 表 面上看起来是 为了追求与对正 向指标 处理方式的一致性. 其实 , 这恰恰在一定程度上使正负向指标 的优属度 之间减少了可 比度, 人 为地削弱了负向指标优属度的价值 . 打个 比方 , 如果对若干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优 , 其 中正向指 标代表他的成绩 , 负向指标代表他违反纪律 的次数 . 在评价成绩优属度时 , 让他与成绩最好 的 比, 而在评价他在违反纪律方面的优属度时 , 却让他与违反纪律最多 的人比 . 尽管也能体现 出 他违反纪律越少优属度越高, 但因比较对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可 比度当然会降低 , 这显然 是不公 正的 . 可以发现 , 2 式在计算正 向指标的优属度时还是十分合理的 . 因此 , 可用这种思维方式 , 在计算负向指标优属度时将各指标与其最优值 最小值 相 比, 取其比值的倒数作为相应的优 属度 为 。 / q , 当 为正向指标时1 , 当 为负向指标时 J‘ 这样做在表面上看来 , 比较对象似乎并不一致 , 其实恰好相反 . 它不是生搬硬套地从形式 上追求 比较对象的一致性 , 而是从本质上做到了这一点, 且十分简单直观 . 用这种方法计算优 属度的决策法可称为改进的多 目标模糊决策法 . I . 2双基 点法[ 2 ] 该方法算法精细 、 准确 , 它的主要不足之处是其计算过程有一些不必要 的细枝末节 I 据调查 , 在采矿方法各技术经济指标 中, 并没有那种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 丽是越接近某一固定值越好的指标 , 所以在计算过程中就不必要考虑这种情况了 . 2 由于该方法对各指标进行 了“ 规格化” , 其所谓的反理想点的各元素均变成了零 . 再让 它参与相应的推导与计算反而显得比较复杂, 见 4 式 . 一 , ⋯ ⋯ 式中 , 各被评价对象与理想点 理想最优方案 的相对贴近度 ; D 各被评价对象 ; P‘ 理想点 理想最优方案 ; P。 反理想点; n 加权规格化矩阵的元素 ; 理想点 理想最优方案 的元素 . 因 为目 的 仅 仅 是 排 序, 所以 只 需 求出 ∑n / ∑ P 的 值 就 可 达 到目 的 以 大 为 优 . 同时 。 作者分析认 为它还有具体 的实际意义, 如果把它定义为“ 相似率” 用来表示各备选方案 维普资讯 第 1 5 卷第 3 期 吴爱样等 对若干采矿方法散值优选法的评价与优选 9 与假想最优方案相似的程度是 比较确切的 . 由此可见 , 完全可以利用相似率来进行排序优选 - 进而产生一种新的方法相似率优选法 , 它不但可 以继承双基点法精细 、 准确的优点 还可 以避免 4 式中繁杂的推导与计算 , 做到深人浅出 . 3 该方法在第 5步就计算被评价对象到理想点的距离 西。是不合适的, 见 5 式 . a √ 喜 一 , - 1 I ,⋯ , n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与 4 式相 同 5 因为在实际中出现各备选方案名次并列的情况概率很小 . 而如果不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必 计算它 , 所以把它放在前面计算极可能会增加 些不必要的计算量 . 此外 , 该公式计算的结果 是一种类似几何距离的东西, 它也因而显得有些复杂 . 作者认为, 对 一 取绝对值直接 计算 出其代数距离之和也可达到 目的 . 1 . 3灰 色关联 法【 , 该方法是一种很好的系统方法 , 它比较适宜用于各指标性质相 同或接近的情况 , 如某一系 统不同时刻的发展态势、 学生不同科 目的考试分数等 . 而在采矿方法数值优选中, 因受量锕 的 影响, 各被评价指标性质及数值相差很大 , 这时如不对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就直接使用灰色 关联法 , 则在其计算被比数据列f 五} 的第 个元素五 与参考数据列f 五 J 的相应元素的关 联系数 的公式 6 中, 两级最小差均为零 . 而两级最大差都产生 于某 两种方案的生产能 力之差 , 而且这个数值往往很大 . 在计算贫化率、 损失率等一些数值较小的指标时 , 仍用采矿 生产 能力的两级最大差 . 就会使其 中的 J 0 一粒 I 显得“ 赦不足道” , 严重影响了计算的 公正客观性L 3 J , 甚至导致决策的失误 . rai nrai n J 0 一 J p]F n a xm“ I 一 J J T 而 而 一 。 J 式中, P为分辨系数 , 一般取 P0 . 5 , m a x ma x I 知 一 J 和ra i n m l n J 0 一 1 分别被称为两级最大差和两级最小差 . 如果先对各指标实施无量纲化再使用该方法 . 其工作量要 明显大于多 目标模糊决策法改 进型的工作量 , 因为仅其无量纲化的工作量就要大于或等于计算指标“ 优属度” 的工作量 . 在 精确度不相上下的前提下, 简单的方法无疑要优越一些 . 1 . 4 密切值法[ 、 优序法【 叫 和价值工程法 】 密切值法的优点是算法精细、 准确 , 但它仍 比较复杂 , 手算极为困难 , 对于技术水平不太高 的矿山企业, 使用很不方便 . 而优序法的优点是算法简单 , 特别通俗易懂 , 但该方法不顾备备 选方案某一指标的具体差距 , 统一用该指标在各备选方案的同一指标中所 占的名次如 1 . 2 , ⋯ ,n 称为序数 来代替, 这种算法显然是 比较粗糙的 . 在精度要求较高时 . 最好别用优序法 . 价值工程法 比别 的方法更重视采矿直接成本这一经济因素 , 但别 的方法如把成本作为一 个权重值较高的指标参与建立指标矩阵就都可 以做到这一点 . 事实上, 价值工程法中的“ 功 能” 项是一个零量纲 量纲次方为零 的“ 正向指标” , 它的算法与多目标模糊决策法中相对选择 率的算法一致 . 所 以. 它完全可被统一到多目标模糊决策法中去 . 维普资讯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狮年 9 胃 2实例 某金矿按照地质和采矿技术条件 , 初步选出 5 种可行的采矿方法 , 连同其相应的技术经薪 指标以及用层次分析法 A H P 求得的各指标权重值一起列于表 1 . 其中 A 1 代表普通浅孔房柱 法 , A 2 代表锚杆护顶浅孔房柱法, A 3 代表切顶锚杆中深孔房柱法, A 4 代表下盘漏斗中深孔房 柱法 , A 代表爆力运搬中深孔房柱法 , 试利用数值优选法选择出一种最佳方案 袁 1 采矿方法厦其技术经济指标值 T a b. 1 t e c h n i c a l e 。 l 衄 v i n d e x o f mi n i n g m毗h o d B 如利用改进的多 目标模糊决策法 , 根据 3 式容易建立优属度矩 阵 0. 4 0 0 0. 51 1 0. 6 6 7 0. 7 5 0 1 . 0 0 0 1 . 0 0 0 0. 6 6 7 1. 0 0 0 0. 3 5 0 0. 6 9 0 0. 8 0 0 1 . 0 0 0 1 . 0 0 0 1. 0 0 0 0. 5 0 0 0. 8 3 2 1 . 0 0 0 0. 9 5 4 1. 0 0 0 0. 9 3 8 0. 4 2 6 0. 9 0 7 0. 91 7 0. 7 0 9 1 . 0 0 0 1. 0 0 0 0. 5 3 3 0. 6 0 0 0. 2 6 5 0. 9 0 7 1 . 0 0 0 0. 8 o1 0. 6 0 0 0_ 8 2 7 0. 5 3 3 0. 6 0 0 0. 5 1 9 0. 7 0 0 0. 8 3 3 0. 8 0 5 W 0. 1 0 5 , 0 . 1 7 6 , 0. 1 8 2 , 0. 1 7 2 , 0 . 0 8 4 , 0. 0 9 5 , 0. 0 7 4 , 0 . 1 1 2 ; B W - R 0 . 7 2 3 , 0 . 7 8 5 , 0 . 8 8 5 , 0 . 7 5 3 , 0 . 6 2 9 . 因 B 3 B 2 B 4 B 1 B, , 所以各方案的优劣顺序为 A 3 A 2 A 4 A1 A 5 即第三 种方案切顶锚杆中深孔房柱法为最优方案 . 通过本倒 的计算 , 该方法简单快捷的优越性垦丽 易见 . 如利用相似率优选法 , 也容易计算 出各方案与理想最优方案 的相似率 分别为 4 2 . 0 1 %、 6 1 . 9 4 % 、 8 2 . O 6 %、 4 3 . 4 4 %、 2 6 . 5 0 % , 也能得到相同的排序结果 . 3 结论 1 综上所述 , 作者认为在这些方法中, 以改进的多 目标模糊决策法、 相似率优选法较为优 良 . 由于计算“ 优属度 方法的改进 , 改进的多 目标模糊决策法克服 了一些无量纲化方法的缺 陷, 简单精确、 十分直观, 利用它对采矿方法进行优选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2 相似率优选法面向采矿生产实际, 舍弃了双基点法中一些不必要 的环节 , 将一般原理 推导成有针对性的 、 简便实用的推论再加以应用 , 做到了深人浅出, 可操作性较强 . 维普资讯 第 1 5 卷第 3 期 吴爱祥等 对若干采矿方法数值优选法的评价与优选 3 灰色关联法不宜草率地用于采矿方法数值优选, 它可自 B 导致决策的失误 . 如果先对指 标进行无量纲化后再使用灰色关联法倒不如直接使用改进了的多 目标模糊决策法 . 因为仅其 无量纲化的工作量就要大于或等于计算指标“ 优属度” 的工作量, 在精确度不相上下的前提下 , 简单的方法无疑要优越一些 . 如用统一论 的思想来分析 , 价值工程法其实可被统一到多目标 模糊决策法中去 . 4 值得提出的是 , 采矿方法数值优选法本身在理论意义上也不是很精细 . 如备选方案各 指标的选取易受资料和时间的限制 ; 对定性指标采用专家评分制、 对权重值的评估易受主观因 素影响等 . 此外 , 采用先 由开采条件选出备选方案 , 再根据数值优选的结果进行决策的做法仍 属于传统的“ 两段论” . 所以, 理论上最优的方案不一定在实际生产 中最优 , 通过数值优选法算 出的结果只能作为决策时重要的参考依据, 而不能作为唯一的决定因素 . 参考文献 [ 1 ] 肖有鼎. 廖世金 . 应用模糊数学对采矿方法诗择进行综台评判[ J ] . 有色盒属 矿 山部分 . 1 9 9 3 . 1 1 6 . [ 2 ] 谢贤平 . 扬鹏 . 采矿方法设计方案 的评价与选择[ J ] . 黄金 . 1 9 9 6 , 1 7 6 1 5 1 8 . [ 3 ] 诅 } 贤平 .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采矿技术经济分析 中的应用[ J ] . 矿山设计研究 , 1 9 9 0 , f 5 2 3 2 7 . [ 4 ] 王亮 . 基于密切值法的采矿方法选择与优化[ J ] . 有色金属 矿山部分 . 1 9 9 9 , 4 1 2 1 4 [ 5 ] 白广熙 试用价值工程 F D法选择采矿方法[ 刀. 垒属矿山. 1 9 8 7 . 5 l 4 1 7 . [ 6 ] 黄志伟 . 我国采矿方法的数值 优化选择[ 刀 长抄矿山研究脘季刊, 1 9 9 0 . 1 O 3 5 7 6 2 Eva l u a tio n a nd o pt i mi z a tio n o f s o me nu m e r i c a l o pt i m i z a t i o n m e t ho d s o f mi n i ng m e t ho d WU Ai x i a n g,ZHANG We i,- f e n g f 删 D fR e o a n e s t E n t o n m e a t C i v i l 目 № ,C e n t r a l S c t t t h U n i v e q , ,a s● 4 1 0 3. t l a Al l 6 “ t l a c t Nmn e r i c al op t i n i z a fi oo me t h o d s a I e i mp o r t a n t t o o l s f o r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o fJ n i n i I me t h o d .I n t i ffB p a p e r ,the p r o s a n d c o F l 8 o f s o mepo p u l a rramr l c a l o p t i mi z a ti o nⅡ 硷thMsof ml n i r g me t h o d we f e 0 b i e c . t l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a n d e v alu a t e d.I n v i e w o f the i r r e 8 p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i C S ,t he a u t h o r i mp mv od t h e mu l ti o b j t f - y d e c i s i o nme thod a n dthe d u a l b a s e poi n t me t h o d p r ope r , a n d r e c a n m e n d e d s e v e ml 【 c e 1 . 1 e n t n u me r i c al o p t i ml z a t i me t h o d sof 缸 n i 工 1 g me t h o d w i th the h e l pof a n 既a n Ⅱ , n c l u d i n gt h ei r a . p r o v e dmu l t i 一 e c t f u z z y d e c i s i o nme t h o dan d t h e s i mi la r i t y r a ti ome t h o d .A s a r e s u l t ,蛐 r e f r e n c e a d v / c e was V ∞ t o the o p t i mi z a ti o n of n u me r i c a l o p ti mi z a t i o n me 【 l l o d s of mi n i n g me thed .1 t a b. . 6 曲. Ke y wo r d s mi n i n g me t h 0 d mun e fi c al op t i mi z a t i o n; i mp r o v e n t Bi o g r a p h y WU Ai d an g , ma l e, b o m i n 1 9 6 3 ,Dr . , p r o f e s s o r , u n c o n s o l i d a t e d s o l i d d y n a mi C S a n d ∞n . t i r mo u s mi n i n g t e c h n 9 1 o g y o f u n d e r g r o u n d mi n e.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