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矿体高效回采方法的探讨与应用.pdf
2 0 0 2年 1 0月 第 3 1 卷第 5期 有色矿 山 No nf e r r ou s M i n e s oc t . , 20 02 Vo1 . 31 NO. 5 薄 矿体高效 回采方 法 的探讨 与应 用 常俊山, 孟 学 勇 望 儿 山金矿 ,山东 莱 州 2 6 1 4 4 1 [ 关键词】薄矿体 ;采矿方法 ; 探讨与应用 [ 摘要 】通过 对 薄矿 体 的不 同矿段 进行 回采 实 验对 比, 总 结 出一种 既能 高效 落矿 又 能节 省成本 的 薄矿 体开 采 方 案 , 为黄 金 矿 山薄矿 体的 高效 开采 提 供 了一个新 思 路 。 [ 中图 分类 号 】TD 2 3 1 . 6 [ 文 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1 0 0 2 8 9 5 1 2 0 0 2 0 5 0 0 0 9 0 2 Di s c us s i o n a nd a ppl i c a t i o n o f h i g h e f f i c i e nc y m i ni ng m e t ho d f o r t hi n o r e b o d y CHANG J u n s h a n ,M ENG Xu e y o n g Wa n g e r s h a n Go l d Mi n e ,L a i z h o u 2 6 1 4 4 1 ,C h i n a Ke y wor ds t hi n o r e b o dy;m i ni n g m e t ho d;di s c u s s i on a nd a p p l i c a t i o n Ab s t r a c t A n e w me t h o d i s g i v e n t h r o u g h c o n t r a s t d r a wi n g e x p e r i me n t o f d i f f e r e n t o r e b l o c k o f t h i n o r e b o d y.I t i s no t on l y hi g h e f f i c i e n c y m i ni ng bu t a l s o l ow c o s t , whi c h p r o vi de s a n e w m e t hod f o r hi gh e f f i c i e nc y m i ni n g o f t h i n or e b od y i n g o l d m i ne . 1 引言 随 着望儿 山金矿 的 生产开采 , 深 部 中段 采场 的 回采工作 已开始 , 但 由于本 矿深部 的 一1 9 0 、 一2 3 0 m 中段的矿体赋存厚 度小, 在 回采过程 中, 受 自由空间 小 、 落矿效率 低等 因素 影响, 给 生产 带来很 大难 度 ; 同时黄金价格不 断调 整, 必须 寻找 一种 既能 高效 落 矿又能 节省 成本 的开 采 方法 来 满 足 生 产要 求。 为 此 , 望儿 山金矿组织专业技 术人员进行 对 比实验 , 找 到 了一种合理 的薄矿 体 开采方 法, 为黄 金矿 山薄 矿 体 的高效 开采提 供了一个新思路 。 2矿山地质条 件 2 . 1 地质概况 望儿山金 矿 位于 沂 沭断 裂 带东 侧 约 4 0 k m 处 , 矿体 赋存 受河东一 望儿 山断裂控 制, 呈 明显的构 造 [ 收稿 日期 】2 0 0 1 1 2 1 7 [ 修订 日期 】2 0 0 2 0 7 0 4 [ 作 者简介 】常 俊 山 1 9 7 4一 男 , 河北 邯 郸 人, 助理 工 程 师 , 从事 黄 金矿 山生 产工 作 。 控 矿特 征, 其 中河 东一 望儿 山断裂 位于 焦家断 裂带 的下盘, 平面上与焦家 断裂近 于斜交 , 为焦家断裂带 下盘的一个 分支断裂 , 长 9 k m, 宽 2 ~2 0 0 m, 矿体 倾 向北缓南陡, 上缓 下 陡, 断裂 呈压扭 性特 点, 矿体 平 均走 向 3 O 。 , 平 均 倾 角 5 5 。 , 矿 体 水 平平 均 厚 度 1 ~ 2 m, 矿石平均 品位 5 . 8 g / t 。 2 . 2 矿体开 采技 术条件 矿体原岩 为花岗岩 , 遇热蚀变 , 含金热液沉积 富 集成 为金矿床, 含硫 较高 , 蚀 变带 中裂 隙局 部发 育, 矿体与构造间为 紧 闭的接触 关 系或渐 变接 触关 系, 岩石硬度 f 6 ~7 , 围岩 为钾化 花 岗岩, 中等 以上稳 固程度 , 矿岩密度 2 . 7 0 t / m3 , 矿 岩松散系数 1 . 6 。 3 采 矿 方法 研 究 为解决现有 采矿效 率低的 问题 , 根据地质条件 , 主要对凿岩方式进 行 了试验 和 改进 , 首 先对 在浅 部 I号 脉的采场采 用的凿 岩方 式即斜 向上凿岩进行 了 试验 , 然后对沿脉矿体倾 向凿岩进行 了试验 , 通过试 验对 比, 得 出一种高效 的薄矿体 开采方法。 3 . 1 斜向上凿岩方式试验 以望 儿山金 矿 一1 9 0 4采场 为斜 向上凿 岩的试 维普资讯 1 0 有 色 矿 山 2 0 0 2年 第 3 1卷 点, 一1 9 0 4采场的矿体 倾 角 5 8 。 , 平均 厚度 2 . O m, 矿 石性 质为含金黄 铁矿 呈块 状 脉状 分布 于花 岗岩 中, 围岩为钾化花 岗岩 , 中等 以上 稳 固程度 。在 回采过 程中将该采场 以天井 为 界划分 为南 北两 部 分, 北 部 矿块 以浅部沿 用的斜 向上方式 凿岩 , 倾 角 4 5 。 , 孔 深 2 m, 排 距 0 . 8 m, 孔 距 0 . 6~0 . 8 m, 每 个 孔 装 药 量 0 . 7 5 ~0 . 9 0 k g , 梅 花形 布孔方式 , 由采矿工人 自行作 业 ; 南部 由采矿技 术人 员针 对不 同 的地 形情 况对 炮 孔参数 、 装 药量 等进 行调整 , 凿岩设备 为 7 6 5 5型台 钻。 布孔方式见 图 1 。 AA 一 c LB 图 1斜向 上凿 岩钻 孔布 置 示意 图 1 一 矿体 ; 2 一钻孔 ; 3 一 落矿 空 间 3 . 2 沿倾向凿岩方式试验 以望 儿 山金 矿 一1 9 0 1 2采场 为试 点,一1 9 0 1 2 采场 的矿体 倾角 4 0 。 , 平均厚度 2 m, 矿石性 质为含金 黄铁矿 呈脉状、 浸染状分 布于花 岗岩中, 围岩 为钾 化 花 岗岩, 中等以上 稳 固程度 , 采 用沿 倾 向凿岩 方式 , 孔距 0. 6 ~0 . 8 m, 排 距 0 . 6~0. 8 m, 而后 孔距 、 排 距 逐渐增大 为 0 . 8 ~1 . O m, 凿岩角度即 为矿体 倾角, 每 个孔装药量 为 0 . 8 ~1 . O k g , 孔深 2 . 5 m, 凿 岩设备 为 7 6 5 5型台钻 , 布孔方式见 图 2 。 AA r B BB 图 2 沿 倾向 凿岩 孔 布置 示意 图 l 一矿 体 ; 2 一 钻孔 ; 3 一 落矿 空 间 4 试验结果对 比与分 析 三次试验的成本消耗及生产指标对比见表 1 。 表 1 试 验结 果对 比 成本 项 目 斜 岩 斜 是 嚣岩 沿 倾 向 凿 岩 南 部 北 部 ⋯ ⋯ ’ ’ 单耗 单 本 单耗 单 成本 单耗 单位 成本 兀 / t 兀 /t 兀 / t 1 从试 验效 果看 , 斜 向上 凿 岩虽 然 使采 矿成 本有所下降 , 但下降幅度不大, 说 明凿岩工艺 已被工 人熟练掌握, 只是这 种凿岩利用率较低 , 而沿倾 向凿 岩使炸药单耗 由原来的 0. 5 1 k g / t 降至 0 . 2 3 k g / t , 采 矿成本 由原来 的 4 . 6 7元/ t降至 3 . 0 9元/ t , 吨矿成 本降低 了 1 . 5 8元。 2 斜 向上 凿岩 顶板 一 般 不 会 呈 较平 整 的拱 形, 有 时需 要用光爆技术对其进行 修整 ; 而沿倾 向凿 岩 由于孔底 在 同 一水 平 上, 爆 破 后 顶板 较 为平 整。 两者相 比之下, 沿 倾 向凿岩 落矿方 式 较斜 向上凿岩 方式节省成本 , 同时也缩短 了作业循 环时间。 3 斜 向上凿 岩施 工组 织 比较 复 杂, 它 由凿岩 爆破一 出矿一凿 岩 爆 破一 出矿一 修顶~ 出矿 组 成 , 而沿倾 向凿岩方式则较 为简单, 每分 层回采时, 首先 压顶将采场控 顶 高度 控制 在 2 . 5 m 左 右 , 然后 将落 下的这部分矿石 出完 , 再次是沿倾 向打 垂直 孔, 孔深 2 . 5 m, 分 次爆 破, 最后统 一出矿。 5 建 议 1 缩小 钻头 与药 圈 的直径 , 降低 药 圈 中心与 炮孔端部的距离 , 从而降低大块率 ; 2 由于垂 直 上 向凿岩 炸 药量 相对 集 中, 故此 种凿岩方法应用在上盘较稳 固的采场。 下 转 第 1 3页 翠 l一2一 l 一2~ 3一 维普资讯 第 5期 赵广 山 关于级差矿利 的分析 1 3 议 的可能 。在这 种情 况下, 即使存在级差矿利 Ⅱ, 资 源的所有者如果 不在租约 中声 明, 就没有机会得到 。 ②农业 中追加 的投 资除 了补偿 投入 及其 利润 外, 一 部分将 沉淀在土地上并最终转 化为土地 所有者的财 富 , 而在 矿业中, 不论 开发 者 如何追 加 投资, 其结 果 均是资源无可挽 回地 被 消耗掉 , 所 以这 种追 加 投资 不能沉淀在 资源上 。在这 种 意义 上, 将 矿业 权 或资 源 的价值 视为某种形式 的地租是 不合适 的。同时资 源 的所有者也必将在租 约中考 虑到该资源开发 的最 大 收益并要求得到全部 或部分 的级差矿利 Ⅱ。 基于上述的分析 , 笔者认为, 遵 循马克思的级差 地租 形态分类的本质重 新确 定级 差矿利的形态是十 分重 要的。 矿 业开 发 同样 存 在粗 放 经 营与 集 约经 营 的 阶 段 。然而 由于前述 的原因, 对于 资源所 有者而言, 矿 业开发是按照项 目进 行的 , 所 以集 约化经 营 的成果 在项 目结束, 资源耗 竭之 后也 就 终结 了。相应 的这 种追 加投资的效果也 只停 留在经营期 间而不会沉淀 给资源所有者 , 相 反, 对资 源开发 的越 彻底 , 可能对 原有植被或土地形 态 的破 坏越严 重 , 相 应进行 的恢 复工作也就越艰 巨, 相应 的投入也就越 大。 按照投入 产出规律 和社会利润率平均化 的趋势 进行分析可 以从 另一方面了解级差矿利 的形 态。在 矿业 中, 由于 资 源 是耗 竭 的, 开发 是 按 照 资源 进 行 的, 开发的结果是 资源 的完全耗竭 , 所 以资源 往往是 在开发协议制订 的时候统一考虑 的, 也就是说 , 资源 是作 为一种资产完全移交给开发者 , 在开发期 间, 所 有者对于 资源 已经失掉 了实际 的支 配和控制权 。 5 级差矿利计 算 级 差矿利的计算可 以通过计算 矿产资源价值的 途径来求得 , 本 文拟 采用这 种 方法 。级 差 矿利 可 以 使用 绝对 数值, 称之 为级 差矿利 额 Vc ; 也 可 以比率 数值进行 表示, 称之为矿产资源级差收益率 比 R 。 1 求取矿产资源收益率 R , 根据 V, Vc 式 中 V, 矿产资源实现价值 ; 绝 对 矿 利 ; 级 差 矿 利 额 。 则有 R, V r Vc R R 式 中 R, 矿产资源收 益率 ; R 矿产 资源绝对收益率 ; R 矿产资源级差收益率 ; 矿业开发资金 ; V, 矿产资源实现 价值 。 2 求取 矿 产 资 源 级 差 收 益率 R , 根 据 Vr 并参考 如下 假设 ①矿 产 资源 价 值 与开 发 投入 成正相关 变化 ; ②绝 对 矿利与 资源 的 价值成 正 比关 系 。 当将正相关关系简化为正 比关系时, 则下式成立 v a | Vr K R r Vr | va 推出 R, K / R 贝 0 R, R R R, K R 即 R R, 1一K 其 中 K 资产收 益率 当前 的社 会 经济 条 件下 的 平 均 资 产 收 益 率 注 应 用 资 产 定 价 模 型 C AMP 可 以求 出 K 。 [ 参考 文献 ] [ 1 ] 夏永 祥等 . 试 论宏 观级 差地 租 [ J ] . 中国工 业 经 济 研 究 , 1 9 83. 1 2. [ 2 ] 陈于恒 等 . 煤 矿 级 差 矿 利 的确 定及 其 意 义 [ J ] . 中 国矿 业 大学 学 报, 1 9 8 7 , 1 . [ 3 ] N. B. 哥罗德年斯基 . 级差矿租与社会主义核算[ J ] . 国 外金 属矿 山, 1 9 8 9 , 1 . 上 接 第 1 0页 6结 语 通过 试验对 比, 对于薄矿体 , 沿倾 向凿岩存在 明 显优势 采矿 成本 降低 了 1 . 5 8元/ t , 生产 能力提 高 了 1 l t / d , 损 失贫 化 容 易控 制。据 此 对 这 种 凿岩 方 式进行 了推 广, 沿 矿体 倾 向凿岩 落矿方 式 已逐渐 被 广大 凿 岩 机 工 接 受 , 望 儿 山 金 矿 的2 3 0 8 、 2 7 0 6 、 2 3 0 2 等采场 均采 用此 种凿 岩方 式 , 生 产效 果 良好 。 合理 的采矿方法 , 大 大 降低 了望儿 山金矿 的生产 组 织难度 , 降低 了成本 消耗 , 增强 了矿山适 应市场的能 力 。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