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订_选煤厂设计规范_的建议.pdf
年第期煤矿设计 关于修订选煤厂设计规范 的建议 煤炭部选煤设计研究院 邓晓阳周 少雷 煤炭工业选煤厂设计规范 一 实施以来 , 对我国选煤厂的设计 、 建设及管 理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近几年来 , 我国煤 炭基本建设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 主要表现 为①传统的计划经济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转变 , 基本建设的投资主体已由国家转 向企业②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 新技术 、 新工艺 、 新设备 、 新材料不断出现③煤炭工业基本建设 改革势在必行 , 设计改革首 当其冲 。 因此 , 适时 修订设计规范 , 对于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 对于指导 和规范新时期的设计行为 , 提高设计 质量 , 都是非常必要的 。 笔者总结多 年从事选 煤厂设计的实 践经 验 , 提出 了一些关于煤炭工业选煤厂设计规 范以下简称规范的修订意见 , 进行探讨 。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 转变设计观念 修 订规范 首先要突 出经济效益 这个主 题 , 本着 少投人多产出 、 晚投人早产出 的原则 , 提高基本建设的投资回报率 。 从制订设计规范 开始 , 就贯彻以经济效益为 中心这条基本原则 , 有利于转变设计观念 , 搞好设计改革 。 选煤厂不仅是煤炭行业的创利大户 , 而 且通过洗选加工可以大大提高煤炭的利 用率 , 降低煤炭产品的灰分和硫分 , 具有较好的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 。 因此 , 应该大力发展洗选 加 工 , 这已列人我国洁净煤炭能源 的政策之中 。 建 议在规范总则中明确规定 “ 新建矿井应配套 建设选煤厂含筛选厂 , 现有矿井也应酌情补 建选煤厂 , 以洁净煤炭和提高效益 。” 一次设计 、 分期建设 , 合理交叉 , 提前出 煤 , 加速还贷 、 滚动发展 。 这是新时期煤炭工业 基本建设的先进经验 。 为了与矿井分期建设 , 提 前出煤相协调 , 选煤厂也应采取相应措施 。 建议 在规范总则 中增加以下内容 “ 选煤厂应与矿 井同步建设 。 大型选煤厂主要洗选系统可按双 系统或多系统一次设计 , 分系统建设 , 提前见 效 , 逐步达产 。 ” 机械设备的工作制度直接影响基建投 资 。 现行规范以每年的生产能 力来确定选煤 厂 一 的建设规模 , 故设备能力 的大小与工作制度 密切相关 。 现行规范第条规定 “ 选煤厂 设计生产能力应 按每 年工作 、 每天工 作 计算 。 ”这是 六 十年代初从苏联照搬 过来 的 , 年 工作小 时数为 。 实际上 , 选煤厂工 作天数往往都高达 一 煤矿也如此 。 当 今选煤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 可靠性已远非六十 年代可比 。 例如 , 平朔安太堡露天矿选煤厂采用 “ 一 一 一 一 一 ”工 作制 , 连续工作 后 , 停或检修保养 , 年工作小时数可高达 。 从提高投资效益 角度出发 , 应尽 可能发 挥 设备效能 。 建议将设备工作制度改 为 “ 每年 或 , 每天作 , 强制性保养或 维修 。 ”工人可 以轮休 。 动力 用煤的洗选方法与下 限和经济效 益密切相关 。 现行规范第条规定 “ 化 工 、 气化及动力用煤 , 应 根据煤质特征 、 用户需 求和经济 效益 进行洗选加 工 , 分选 深 度 宜为 。 ”建 议将后半句 “ 分选 深度宜为 ” 删除 。 因为前半句已含 有 “ 分选深度 ”需 要论证 的意思 , 分选深度是否采用 , 应由设计论 证解决 , 不必作规定 。 合理减少劳动定员 , 提高劳动效率 , 减 少生产成本 , 降低居住区投资 。 主要途径是改变 传统的岗位定员制度 , 除关键岗位定员外 , 其余 岗位都应改为巡视制 。 当然 , 新工时制对劳动定 员有一定影响 。 为了解决工人工作制度和设备 工作制度之间的矛盾 , 可采取增加班次和轮休 的办法 。 合理确定 在籍系数就可顺利解决上述 矛盾 。 现行规范没有规定 劳 动定员和在籍系 煤矿设计年第期 数 , 建议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作为指 导性标准 。 具 体条款可以写成 “ 炼焦煤选煤厂的全员效率宜 不低于工日 , 动力煤选煤厂 的全员效率宜 不低于工日 , 在籍系数宜取 。 ” 经济效益是一切技术工作的最终体现 。 因此 , 建议规范中补充有关 “ 经济概算及评 价 ”方面 内容 。 以科学技术为先导 , 提高设计水平 设计规范不仅是生产实践的总结 , 而且是 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 。 规范指标既要求可靠 , 又 要求先进 , 并巨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 在科技发 展 的基础上制定先进可靠的设计指标 , 有利于 促进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 有利于促进设计水 平的提高 。 现行规范 中不少技术指标有待于 调整 , 也有不少设计指标需要补充 。 现行规范第条规定的跳汰机不 完善度 工值 , 第条规定的跳汰机处理能 力 , 是根据八十年代末我国一些选煤厂 实际生 产资料统计得出的 。 当时选煤厂使用的跳汰机 多为和系列 , 而现在系列 和 ’ 系列跳汰机已占主导地位 。 新型跳汰机采用了 多次进 风 、 复合脉动 、 自动排料等先进技术 , 提 高了分选精度和处理能力 。 因此 , 建议对这两种 新型跳汰机实际生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 重新 规定合理的 工值和处理能力 , 供设计参照选用 , 并且尽可能地分不同粒级列出值 。 现行规范中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的 值资料 , 取 自当时仅有 的一个选煤厂 。 经过几年 的发展 , 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含无压旋流器已 应用较多 , 为了提高设计指标的可靠性 , 建议收 集更多的实际生产资料 , 规定合理的值 。 螺旋分选机的值也存在上述问题 , 而 且 洲 型 和型 的值相差较大 , 需 要 收集更多 的资料进行核定 , 次生煤泥量是影 响煤泥水系统设计的 重要指标 。 现行规 范 第 条规定 “ ⋯ ⋯ 三 、 精选过程 中的次生煤泥占人洗原煤百分率 应 根据选煤方法和煤的易碎程度确 定 , 应符合 表 , 一规定 , 亦可按煤的 泥化试验确定 。 ” 如果将后半句颠倒一下就更合理了 , 建议改为 ,’ ⋯宜按煤的泥化试验确定 , 在无试验资料 时 , 亦可按表一的指标选取 。 ” 目前 , 我国虽然制定了煤和研石 的泥化试 验 方法一 , 但对泥化试验结果缺 少定量的评定标准 , 因此 , 设计人员无法直接根 据泥化试验结果选择次生煤泥量 。 建议尽快进 行这项研究 , 建立 “ 煤和研石泥化度评定标准 ”, 把泥化试验和设计参数有机地结合起来 , 使煤 泥水系统设计更加接近生产实际 。 空气重介干法选煤工艺的有关设计参 数 , 如值 、 悬浮体循环量 、 分选设备的处理 能力 、 配套风机的风量及风压 、 介质净化回收 、 除尘等 , 都需要及时总结 , 充实到规范中去 。 浮选柱是一种稀浓度微泡浮选设备 , 与 常规浮选相比 , 可获得较低灰分的精煤和较高 的精煤产率 。 虽然 目前还没有推广 , 但其应用前 景乐观 。 因此建议在规范中有所体现 。 脱水 、 脱介设备的处理能力是与其工艺 效果密切相关的 。 现行规范 中 , 除离心机和高 频筛之外 , 其它设备都只规定了处理能力 , 而没 有相应的工艺指标如水分 、 介耗量等 。 建议补 充完善 。 另外 , 新型脱水设备如加压过滤机 、 充 气式压滤机等的设计参数也应补充列人 。 现行规范第条规定的高频振动 筛处理能力偏 大 , 使用单位普遍反 映达不到设 计指标 。 由于该指标与煤质特性 如粒度 、 浓度 关系密切 , 故建议收集更多的资料 , 进行分析调 整 。 干燥设备的设计指标 如处理能力 、 蒸 发量 、 鼓风机与引风机配套能力等没有编人现 行规范 , 建议补充 。 现行规范中 , 粗煤泥分级设备没有 列 出处理能力与分级粒度的对应关系 。 特别是 分级旋流器 , 其直径 、 分级粒度和处理能力之间 有密切关系 。 浓缩机的两种选型方法 有 时 出人较 大 , 其指标需要进一步核审 。 现行规范第条中 , 脱水筛的处 理能力末精煤脱水为一 艺 , 末精煤脱泥 年第期煤矿设计 为一 , 二者相互矛盾 。 从原理上讲 , 脱水 时物料层厚一些更好 , 脱泥 时物料层则薄一些 更好 。 因此 , 脱水能力应该大于脱泥 能力 。 建议 核实修改 。 建议补充破碎设备的处理能力等设计 指标补充有关输送机 , 管道 , 溜槽等非标设备 的关键设计参数和要求 。 大型 、 特大型选煤厂的产品装车 , 宜考 虑快速装车装置 , 如定量漏斗环线装车等 。 建议 规范中补充有关设计参数 。 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 浮选系统设 备 、 泵类以及主要 闸阀等 , 也应尽可能纳人集中 控制 。 建议规范 列出相应的规定或措施 。 因为劳 动定员少 , 操作工人以巡视为 主 。 所以 , 要求设备的 自动化水平及控制水平进 一步提高 同时 , 要求设备及控制的可靠性进一 步提高 。 建议对规 范 的有关章节进行相应的 修改 , 并逐步向监测监控过渡 。 选煤设计研究 院主编的选煤厂建筑 结构设计规范 已通过专家审查 , 即将完成报批 稿 。 故规范中有关建 、 构筑物的章节应该与之 相吻合 。 推 广采用 “ 以上 大倾角或垂直提 升 胶带输送机 , 可以减少土建 费用和占地面 积 。 建议规范中补充有关内容或明确规定选 煤厂占地面积作为参考指标 。 建议增加铁路站场照明及通讯信号等 内容 。 现行规范 规定有些设备要求备用 , 如离心机 、 泵 、 空气压缩机 、 鼓风机 、 翻车机等 。 备用空压机和鼓风机是沿用煤矿设计规 范 。 对矿井来说 , 风机是关系到人身和矿井安 全的关键设备 , 必须备用 。 而对选煤厂来说 , 并 非关键设备 , 故不需要备用 。 泵类产品质量已有质 的飞跃 , 生 产实践证 明可不设备用有条件时可设库存备用 。 离心机的主要易损件是筛篮 , 检修和更换 比较便利 , 有一个班的时间已经足够了 。 故没有 必要备用 。 翻车机设置备用是田庄选煤厂的经验 , 而 田庄选煤厂采用 的翻车机是七十年代产品 。 由 于新型翻车机质量有所提高 , 加之设备投资太 大 , 故以不设备用为宜 。 生产实践表明 , 凡是设有备用的设备 , 一般 都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检修 。 尤其是泵类 , 往往 因闸阀打不 开或其它原因 , 而致使备用泵起不 到预期作用 。 因此 , 建议在规范中除保留消防水泵备 用的条款外 , 取消其它设备的备用条款 。 项目法人 自主决策 , 设计 、 生产紧密结合 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建设标准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强制采用的指令性标准 , 如国家的法律 、 法令 、 法规 、 政策等 ,规范 用词 为 “ 必须 、 应 , 或 严禁 、 不应 ” 另一类是推荐采用的指导性标准 , 如技术指标 , 建筑面积等 ,规范 用词 为 “ 宜 、 可 , 或不宜 ”。 现行规范绝大部分内容以强制性标准形 式出现 。 这是因为过去的投资主体是国家 , 建设 单位不承担还贷责任 , 都希望建设规模搞大一 些 、 建设标准定高一些 。 所以 , 设计规范需要制 定较多的强制性标准 , 以维护 国家利益 。 投资体制改革后 , 投资由建设单位贷款或 自筹 。 项目法人要承担还贷风险 , 都从实际需要 出发考虑建设规模和标准 。 因此 , 设计规范就不 需要制定太多的强制性标准 , 应该以指导性 、 推 荐性标准为主 。 项目法人参照推荐性标准 自主 决策 , 有利于设计和生产 紧密结合 , 有利于项目 投产后迅速达到设计标准和发挥效能 。 规范中所有技术性指标 , 只要不违背 国家技术政策 , 不对生产 、 安全 、 环保等造成不 利影响 , 就应尽可能地以推荐性标准形式出现 , 用 “ 宜 、 可 、 参照执行 ”等词表达 。 例如 现行规 范第条 , 原文为 “ 选煤厂常 用筛分设 备的处理 能力应符 合 表 的规 定 。”建议 改为 “ 选煤厂常用设备的处理能力可 按表的指标选取 。 ” 其它类似的规定和用词也应按上例修改 。 煤仓的容量作为推荐性标准 。 原煤及产 品煤的贮存量不宜规定太死 , 由项目法人自主 煤矿设计年第期 决策为好 。 根据 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 形势预测 , 以销定产的格局不会改变 , 过多地贮 存原煤是无益 的 。 因此 , 原煤贮存量不宜过大 , 产品贮存量则可以适当大些 。 建议规范第条改为 “ 原煤储煤设 施和混煤场总容量应根据设计生产能力 、 运输 等条件确定 , 一般宜为一选煤厂的设计生 产能力 。 ” 第条改为 “ 当大容量的原煤储煤设 施为旁线设计时 , 为了调节主要设备的不均匀 系数 , 一般宜设计左右设计生产能力 的在线 原煤储存仓 , 也可采用其他类似措施 。 ” 第条改为 “ 一 、 产品仓的有效容 量宜采用一选后产品量⋯⋯ 。 ” 机电维修主要依托矿区和社会力量 , 选 煤厂只设日常维修间 。 车床等设备没有必要详 细规定 , 车间建筑面积指标也只作为指导性标 准供参照选取 。 汽车已非专控商品 , 不必规定汽车配备 数量 , 由项目法人自主决策 。 选煤厂行政福利 、 材料库棚 、 公共建 筑及居住区面积指标 , 单眷比等都以改为推荐 性标准为好 , 不必硬性规定 。 规定选煤厂服务年限没有实际意义 , 选 煤厂服务年限一般都应与矿井一致 。 建设工期 、 组织机构等在现行规范 中 没有提及 。 这部分内容还是留给项目法人自主 决策为好 。 由于矿井或露天矿生产出来的都是毛 煤 , 并含有一定的水量 。 因此 , 无论是用皮带秤 还是用地中衡计量 , 进人选煤厂的原料煤实际 上都是 “ 收到基毛煤 ”。 建议规范第条改为 “ 选煤厂设计 生产能力应按每小时平均收到基毛煤量计算 , 一般宜符合表规定 。 ”同时对表 进行 修改 。 把表改为小时设计生产能力 , 一方 面可以消除设备工作制度对建设规模的影响 , 另一方面又便于与国际接轨 。 编 制和修订规范 , 是一项艰巨而又细致 的工作 。 本文仅涉及到修改思路 , 乃蜻蜓点水 , 希望能起到抛砖 引玉的作用 。 只有进行广泛的 讨论和征求意见 , 修订后的规范 才能具有权 威性 , 才能成为新时期指导设计 、 评审设计和选 煤厂建设管理的有效工具 。 责任编挥 吴月君 尹 ,,,,,, , ,,,,,,, , ,, , , ,, , ,,、 ,,, ⋯⋯ ,, ⋯ ,⋯,,⋯, ,,, ⋯⋯ 丫 , , , ⋯ 产 信息报道 液王丘打 目反本‘ 统一认识 , 避免混乱 现行规范 中有的规定没有明确定义 , 容 易引起认识上 的混乱和不必要的争论 , 甚至会 导致一系列的设计问题 。 现行规范 第条原文为 “ 选煤厂设 计生 产能力应符合表规定 。 ”既 没有指明 是 “ 毛煤 ”还是“ 原煤 ”, 又没有规定是 “ 干燥基 ” 还是 “ 收到基 ”。有必要统一规定 。 由俄罗斯 “ 西伯利亚矿机厂 ”等研制 的一型液压打眼机带有机械掘进 装置 。 能在岩石硬度系数的煤和岩 石 中打眼 。 打眼机在无支撑架时由名工 人操作 , 有支撑架时可遥控 。 技术特征钻孔直径向掘进 工作面推进力 不小 于打眼速度 不大于眼深 一 。 西安矿业学院 哀汉春译自 “ 几 ’’ , 内内内内自内内内内内内内六内内确内内内内内内内内内自八内内内内内内六内内八内内内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