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矿业公司大红山铜矿情况介绍.docx
玉溪矿业公司大红山铜矿情况介绍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玉溪矿业公司大红山铜矿。今天有幸在这里与各位前辈、同仁在这里进行技术交流,感到十分的荣幸。 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座落在哀牢山中的一颗翠灿明珠大红山铜矿。 大红山铜矿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境内。矿区海拔标高在600~1850m。大红山铜矿是一座采选联合的中型矿山,现已探明的地质储量为铜金属79万吨、品位0.81;在铜矿带中伴生有铁1040万吨。 当期生产为珍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了低品位铜矿石的开采力度和铜铁合采工艺,原矿的供矿品位降到0.50.6%。 采矿方法主要为空场法回采嗣后充填法一期采用底盘漏斗空场法,电耙出矿。二期采用无轨设备进行采、供,有轨设备(电机车)运输。采空区用尾砂和废石充填处理。选矿方法先选铜后选铁。 大红山铜矿一期工程于1997年7月建成投产, I、II系列设计能力分别合计为2600吨/日,二期工程于2003年6月建成投产, III系列设计能力3000吨/日,也就是现在的一选厂。一选厂通过一、二期的建设,形成了设计能力为日处理5600吨的大型有色金属选矿厂。这些年来大红山铜矿选矿厂通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优化工艺参数,在没有新增磨矿机的情况条件下,使一选厂生产能力逐年提高到8200吨/日,并通过2006年技改扩产达到了10000吨/日以上。二选厂一期工程于2007年7月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4000吨/日,现已稳定在5200吨/日。并且两个选厂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比较先进,两个选厂年可处理500万吨原矿,年产精矿含铜25000吨,铁精矿80万吨。 下面我对大红山铜矿选厂多年来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作一点简单的介绍和交流 一、选矿生产能力扩产研究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碎矿除铁提高碎矿系统效率;二是采取多碎少磨方法降低碎矿产品粒度,提高磨机能力;三是开展精确化补装球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1、加强碎矿除铁提高碎矿系统效率大红山铜矿矿石属于铜铁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以磁铁矿的形式存在,矿石磁性较强,在井下采矿过程中,一些铁件如钎子头、水管、钢轨等混杂其中。为提高中碎机的碎矿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需对中碎机给矿中夹杂的铁件进行除铁,以前开展过一些研究工作,试图进行自动除铁,但由于各种原因都难以实现中碎给矿自动除铁,只能采用人工除铁。2003年与大专院校合作开发出了一套适合大红山铜矿中碎给矿自动除铁的新型除铁器,并于2007年1月投入工业试验,通过六个月的运行,可将重量大于180g的铁件实现输送带不停车、不夹杂矿石的自动除铁。并通过六个月的连续工业运行、考核,证明设备运行正常,设备性能稳定,可实现铁件输送带不停车、不夹杂矿石自动从中碎给矿中除去,大大减少了由于人工拣铁造成的中矿前给矿带停机的时间,提高了中碎系统的处理量。新型除铁器投入使用以后,中碎给矿带每班停车次数较未安装新型除铁器之前减少66.67,中碎机的台时处理量由安装新型除铁器之前的约500t/h,提高到了约600t/h,在保证破碎量的同时,中碎每班平均减少开机时间约1小时,节约了能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新型除铁器投入使用以后,实现了不夹杂矿石自动除铁,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中碎机的安全性。并且此项目在2007年7月新建成的二选厂上得到成功的应用。解决了困扰大红山铜矿选厂中碎给矿除铁近十年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铜、铁共生,强磁矿物中碎给矿除铁技术的重大突破。 2、采取多碎方法降低碎矿产品粒度;2006年一选厂引进了美卓HP500碎矿机对原有圆锥碎矿机进行改造,碎矿能力从原9000吨/日提高到12000吨/日,碎矿产品粒度由原来的-12mm66降低到-10mm95以上 。并在二选厂建设时一次成功地选用了美卓碎矿设备4台。国外先进碎矿设备的引进和成功消化应用,提高了碎矿效率,碎粒度大幅度降低,为磨矿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与大专院校合作研究开发了一套适合大红山选厂工艺的“精确化补装球新方法“,经工业试验成功后,全部推广应用到一、二选厂。此项目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项目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有极强的针对性,针对矿石抗破碎力学强度及磨机工作条件精确计算所需球径,针对磨机给料粒度组成确定球径比等;二是有很强的科学性,采用球径半理论公式精确计算球径,采用破碎统计力学原理指导配球,实现磨内有最大的破碎概率及磨机生产能力;三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运用,初装球及补球一次计算完成,现场可以不清球,大大缩减了工作量,生产中仅通过补球就可实现精确化装球;四是效果极显著,使同等给矿粒度条件下的磨矿能力提高了20%。 由于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一选厂再不增加新磨机的情况下由原设计的5600吨/日逐步提高到2005年的8200吨/日,2006年经碎矿机改造后提高到10000吨/日。而二选厂建设中一次成功选用美卓碎矿设备,并推广应用了精确化装补球方法,投产20天即达到设计能力(4000吨/日)一个月内就达到5200吨/日。 二、提高铁精矿品位研究 2003年与大专院校合作开发的“提高大红山铁精矿品位及回收率研究”项目荣获铜业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二等奖。主要经过工艺和设备研究在大红山选厂Ⅱ系列上开展工业试验,采用高效的选铁设备立式脉冲振动磁场磁选机及高效的分级设备高频振动细筛,配合相适应的精选工艺流程,铁精矿品位提高了4-5,达到66%。铁精矿品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尾矿品位略有降低。自从2006年3月工业试验以来,大红山矿Ⅱ系列按推荐生产流程进行生产,生产稳定,设备运行良好。所以大红山铜矿又在Ⅰ、Ⅲ系列上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在2007年7月新建的二选厂推广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项目与常规选铁工艺相比,显著提高了铁精矿品位,增加了铁精矿产品的附加值。 多年来玉溪矿业公司非常注重企业的发展研究和与各大专院校的合作,提高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提升了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力,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力。 谢谢大家 玉溪矿业公司大红山铜矿 选矿副总工 马丽珍 2008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