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野生天麻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pdf
西南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平武野生天麻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 姓名李洪益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 指导教师李虎杰 20040416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页 摘要 天麻是种重要的中药材。本文运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 究了平武野生天麻生态地质环境,并对天麻和土壤中多种元素的关系进行了探 讨。结果如下 1 平武野生天麻生态环境 平武野生天麻般分布在海拔8 0 0 删米范围,海拔较高的大多分布在阳 坡,海拔低的分布在阴坡,总之平武野生天麻多生长在夏季冷凉潮湿而冬季又不 十分寒冷的环境;土壤中自然含水量般比较丰富;土壤P H 值般为6 “ - 6 .5 , 呈弱酸性并般为壤土;平武野生天麻生长的地方光照度很低;植被主要是青冈 木、板栗、山核桃、桦木以及各种竹类和蕨类植物。 2 平武野生天麻土壤理化特性 。 平武野生天麻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速效氮、全量氦元素,土壤中的速 搿潮j 和全量{ 剩匮中等力‘平,但运圆稠轩皑酎勤挪比较缺乏;平武罔I 生9 胡祀匕壤中 的有效锌含量比较丰富,铜含量属中等水平;目这两种元素与天麻中相应元素的含 量星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天麻能主动选择吸收铜,自吕在一定程度匕选择吸收锌; 铜对平武野生天麻的生长起决定性作用,锌对平武野生天麻的生长也有很重要; 土壤中活性锰含量高于临界值。全量铹啥量也比一般土壤高,但和天麻中相应元 素含量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天麻对铁和锰的吸收很弱,铁和锰对天麻的生长影 响不大土壤中无机污染元素镍、镉、铅的含量考陆允许范围之内,天麻中相应 元素含量也都在允许范围之内,其中土壤和天麻中镍、镉含量的线性关系表明天 麻中镍、镉的含量受土壤中相应元素含量的影响难提土壤和天麻中铅的含量不 存在线性相关。天麻对镍和铅的富集程度很低而对镉的富集程度很高。 3 平武野生天麻分布区域地层岩性以千枚岩为主,土壤中多种元素的含量及分 布受土壤母质的影响非常明显。 关键词野生天麻;生态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土壤理似睁性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I 页 A b s t r a c t G a s t r o d i ae /a t aB Li sa l li m p o r t a n t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r h e d i c i n e .T h ez o o l o g y g e o l o g i cc i r c u m s t a n c e w a s i n v e s d g a t e dt h r o u g hw i l dm v e s d g a f i o na n di n d o o ra n a l y s i s i nt h i sp a p e ra n d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m a n i f o l de l e m e n tb e t w e e ni nG a s t r o d /ae l a t aB 1 . a n di ns o i lw a sa l s od i l s c u s s e d .O u rr e s u l ts h o w e d t h a t 1T h e z o o l o g yg e o l o g i c e n v i r o n m e n to f P i n g w u w i l dG a s t r o d /ae l a t aB L P i n g w u w i l dG a s t r o d i ae l a t aB L c o m m o n l y d i s t r i b u t e sf r o ma l d t u d e8 0 0m d e r st O a l t i t u d e2 0 0 0m e t e r sa n d c o m m o n l y d i s m b u t t e so n s u n n ys l o p ei nh i g h a l l i t u d eb u td i s t r i b u t e sO i l s h a d ys l o p ei nl o wa l d m d e .舡ar e s u l t , l 五n g w uw i l d G 嬲如知铀e /a t aB L o o m m o n l yg r o w s i n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w h e r ei se o o la n dw e ti n s u m m e rb u tn o tv e r yc o l di nw i n t e l - .T h es o dw h e r e P i n g w uw i l dG a s t r o d /a e /a mB Lg r o w sc o n t a i r L sr i c hn a l /u r e c o n t a i n i n gw a t e ra n ds h o w sf e e b l ea c i d i t y b e c a u s et h ev a l u eo fs o i lP Hi sf r o m6t o 6 .5 ;T h ed e g r e e o fi l l u m i n a t i o n w l 】e r ew i l dG 娜拥期铷e /a r t /B lg r o w si sc o m m o n l yv e r yl o w ;T h eu n d e , g r o 砒i s m a i n l yQ u e , 蹦g /a n d ul i l e r a B L 、C o s t a n e am o U i s s i m a 、B e t u l ap l a t y p h y l l a s u k ,C a r g ac a t h a y e n s i s a n d p t e r i d o p h y t B 2n ep h y s i c a la n dc h e r f f l cc h a l a c l e r i s f i co fs o i lw h e r e P i n g w uw i l d G a s t r o d t ae /a t aB 1 .g r o w s . 确es o i lc o n t a i m sa b u n d a n to r g a n i cm a l l e ia n da v a i l a b l e n i t r o g e n a n ds o i l n i t r o g e n .T h ea v a i l a b l ep o t a s s i u m a n ds o i lp o t a s s i u mi sm o d e r a t e , b u tt h es o i l i sa b s e n to fa v a i l a b l e p h o s p h o r u s a n ds o i l p h o s p h o r u sm l es o i l a l s oc o r l l a i n s a b u n d a n ta v a i l a b l ez i n c 如dt h ec o n t e n to f c u p r u r n i sm o d e r a t e .T 1 l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 t h ec o n t e n to fz i n ca n d c u p r u r nb e t w e e n i nt h es o i la n di nt h ew i l dG a s m 如e k n aB L s h o w s d i s t i n c t l yl i n e a r .W d d G a s t r o d 函e /a t aB Lc a n a c t i v e l ya b s o r bC t l p l U I nb u t c a n a b s o r bz i n ci ns o m e d e g r e e .C u p r u mi sc r u c i a lt oP i n g w u w i l dG a s m 池e /a t a 雕a n d z i n c i s a l s o n e c e ;s a r v t O w i l d G a s t r o 凼d a t a B L 皿e o o n t e n t O f a v a i l a b l e m a n g a n e s e i s a b o v et h ec r i t i c a lv a l u ea n dt | l ec o [ R e n to fs o i li r o ni nt h es o i li sa l s oh i g h e rt h a ns o l n c o t h e r s ,b u t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t h e i rc o n t a i n sb e t w e e ni nt h es o i la n di nt h ew i l d G a s t r o d /ae /a t aB /.a l en o tl i n e a r .Ⅵ日dG a s t m d /ad a t aB Lc a no n l ya b s o r b m a n g a n e s e a n di r o n w e a k l y .田l eg r o w t h o f w d dG a s t r o 如e /a t aB L a r en o t s t r o n g l y a f f e c t e d b ym a n g a n e s e a n di r o n .I n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c o n t e n to f i n o r g a n i cp o l l u t i n g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Il 页 e l e m e n ti nt h es o i la n di nt h ew i l dG a s t r o d i ae l a u B Zw h i c h g r o w si nt h i ss o i lS I J c ha s n i c k e la n dc a d m i u ma n d p l u m b u m a l ea l l i nt 1 1 e p e r m i t t i n gs c o p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t h ec o n t a i n so fn i c k e la n dc a d m i u mb e t w e e ni n t h es o i la n di n t h ew i l dG a s t r o d /ae l a t aB Ls h O W S l i n e a r .b u tn o rd o s eD l u m b u m 肺ec o n t a i n so f n i c k e la n dc a d m i u ma l ea f f e c t e d b y t h o s ei nt h es o i l .W i l dC , a s t r o d /ae /a t a 觑c a n s t r o n g l ye n r i c h m e n tc a d m i u m h u tc a n o n l y e n r i c h m e n tn i c k e la n d p l u m b u mw e a k l y . 3n e l i t h o l o g yo fs t r a t u mi nt h ed i s t r i c tw h e r eP i n g w uw i l dG a s t r o d /ae /a t a 戤 D i s t r i b u t e si sm a i n l y p h y n i t e .1 1 1 ec o n t e n ta n dd i s m b u t i o no f m a n i f o l de l e m e n t s e s p e c i a l l yt r a c ee l e m e n t sa l ea f f e c t e db y m o t h e rm a t e r i a l s . K e y w o r d s w i l dG a s t r o d me /a t a z o o l o g yg e o l o g i cd H 甜m s I a I l c e z o o l o g y 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 p h y s i c a l 、a n d c h e m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s o i l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页 第1 章绪论 中国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旱在2 0 0 0 多年前中华民族就利用中草药预 防与治疗多种疾病及保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它是具有中华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瑰宝。其理论博大精深,是一 门杰出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的医药科学。它为世界民族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我国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全园中药材资源种类达1 2 8 0 7 种,四川有4 5 0 0 余种。全国常用的中药材6 0 0 多种,四川拥有4 0 0 多种,且资源蕴藏量达 1 0 0 亿t 以上,居全国之首,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所以,四川历来有着 “中药之乡”、“中药材之库”、“无川I 不成方”的美誉。四川中药材种植历史悠 久,已有相当种类由野生变为家种,形成了川产地道药材品牌。四川省政府已 把中药产业列为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新世纪的中药产 业,『F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药材种植生产和质量标准规范化 G A P G o o dA g r i c u l ~t u r a lP r a c t i c e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符合中药现 代化及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国家科技部和卫生部已建立中药现代化科 技产业 四川 基地,并建成四川省中药种植研究等七大中心。 道地药材是指质优效佳、具有特定产区、历史悠久的药材。历代医家对道 地药材都非常重视.认为“凡诸草本、昆虫各有相宜之地”,“气味功力,自异 寻常”。为了区别道地与非道地药材,常冠以地名,.如广陈皮、宣木瓜、怀地 黄、辽细辛等,以此提示“地圣药灵,视斯益信”的道理。道地药材的气味的 确独具风格,如宁夏枸杞粒大肉厚,味甜子少;河北枸杞肉薄子多,甜味差。 天然药物由于产地不同,其质量疗效差别很大,因而必须重视道地药材的开发。 中药材自然资源及种植生产是中药产业的基础和源头,它的地道性和质量优 劣直接关系临床配方用药和中成药的质量。可以这么说,没有中药材资源,就 没有中药产业化和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和生产,中药产业化和现代化就是纸上谈 兵。同样,没有中药材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开发,中药产业化和中药现代化进 程就不可能得到持续性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中药材资源利用与保护、栽培 育种技术研究滞后,在某种程度上对中药材的地道性、品质及有效成分的含量 带来棚当的影响。l _ { | 自d 道地药材的生产面临的问题是,出于长期盲目对野生中 药的采挖,使≯} 多名贵稀少遒地药材逐年减少蕻至濒临绝种。据文章报道,被 称为“大然药园”的峨眉【b 已有1 4 5 种植物濒危,3 种绝种。同时某些道地药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 页 材产量在下降,,质量也在降低。如四川白芷由于种植退化,药材逐年变小变瘦 或分叉;怀山药品种铁棍山药产量低,濒临绝境。 中药材具有地域性特点,讲求道地性。地质、气候及生物等各因子组合的 “地质背景系统 G B S ”制约着中药材的分布、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也就是 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与地质背景系统有着密切关系.这是道地药材 具有强烈地域性之本质。究其原因,生态地质背景是影响农业最基本和最重 要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之一。在一定的自然和地理条件下,生态地质背景对农 业生物生态的发展和变化具有某些决定性的作用。中药材生长对微量元素的需 求直接来自土壤,中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取决于中药材对土壤元素的吸收水平 和选择性吸收,但土壤元素背景值大小 包括活度、有效元素比例大小 影响 作物吸收和产量、品质。故优质中药材对微量元素的种类有严格要求,吸收量 有密切内在联系。中药材是这样,其它农作物也是如此。如香米与普通大米之 区别是香米对铜元素弱吸收,中等吸收C a 、S r 、C o 、N i ,普通大米对铜元 素强吸收,极弱吸收C a 、S r 、C o 、N i 。对花生、黄豆、油菜、香柚的研究也 有类似情况。 土壤是中药材生长的基础和场所,其环境质量是G A P 中药材生产的先决条 件。中药材生产涉及的气候、土壤等农业生态因子与中药材G A P 的相关性研究 是发展和完善中药材产业化技术体系的基础保障。从本质上讲,中药材在不同 地区的生长发育随各地的地质条件、气候、土壤、生物等环境生态条件的差异 相应表现出产量、外观、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变化,这说明环境生态条件与中 药材生长发育息息相关。土壤是以母质为基础的,在气候、生物等作用下,不 断地同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即通过“岩石 母质 一土壤一 中药材”系统,将物质、能量、信息流 如矿质元素、地下水、地热等 ,源 源不断地传递给中药材,这相应从某种角度决定了中药材的种类、地域分布和 内在成分含量。因此,G A P 中药材的生产首先必须考虑的就是地质背景对中药 材的产地制约,必须遵循“产地区划,讲求道地”的原则。现代中药材生产必 须结合地理环境、农业生态条件对产量品质的综合影响,以中药材G A P 为核心 指导,走中药材G A P 基地建设的道路,以最终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平衡稳定。 土壤生态因子与中药材G A P 中药材栽培生产对土壤除要求能提供良好的生 根立足条件外,还要求土壤能提供充足的营养、水分和空气 即土壤肥力 。 品质纯正、质量稳定的中药材原料需要未受重会属和农药等污染的土壤条件。 k 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寸壤营养、壤水分、土壤酸碱度、土壤空气及土壤 微生物等均影响土壤肥力及中药材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土壤污染程度是中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 页 药材品质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中药材G A P 生产要求的土壤环境质量须有~定 的规范标准,如执行G B l 5 6 1 8 1 9 9 5 。 土壤质地是土壤中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按砂、粉、粘粒的组成比例, 可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及粘土类。不同中药材要求的土壤类型均有较大的差 异,~般保水保肥力强、蔬松、团粒结构优良的砂壤土均适应大多数中药材的 良好生长发育土壤有机质是中药材和微生物的养料源泉,也是土壤肥瘦好 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充分协调水、热、气 关系起着巨大作用土壤水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成分,是中药材生长发育水 分最重要的来源。它对土壤和植物体内进行物质转化和能量平衡起着重要的促 进作用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大多数中药材喜在中 性或微酸性环境中。故中药材栽培必须注意土壤酸碱度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 控以适应中药材生长及质量的要求。 土壤营养 氮、磷、钾、微量元素、有枧质等 是供中药材生长发育的“粮 食”,是创造优质高产中药材必需的物质条件之一。植物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 养均有其营养元素平衡问题,明显表现在土壤营养各因素之间以及与植物营 养的相关性和中药材营养吸收具有选择性和阶段性吸收特性上,土壤营养元 素除碳、氢、氧来自大气外,其余元素基本上都来自土壤,而施肥和土壤自身 的营养富集是土壤营养的重要来源。因此,合理施肥是中药材产量水平的关 键,高品位施肥是中药材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进行中药材G A P 产品生产时, 结合中药材生长发育规律和土壤营养的实际水平,寻求最佳的施肥模式,是 中药材能达到“高效优质丰产”的重要措施。 、 土壤微生物、土壤有机质或土壤腐殖质是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体现因素。 有些中药材必须借助土壤微生物的共生才能生长发育,同时土壤微生物又是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动力,这些均给中药材良好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良的土壤 环境条件。 随着我国加入w T 0 ,国际药业竞争的战场己推进到国门,民族制药企业只 有极大改进药材不稳定这一关键环节,才能提高药品质量,迎接挑战走向现 代化.走向国际化。 天麻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材,用途广,销路大。目前有近百种中成药使 用了天麻。天麻种植业已成为天麻产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之一。天麻适 直在哑热带气候为主的地区生长,主产于我国的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湖 北等省。全国年产天琳仪1 0 0 0 吨,但需求达1 5 0 0 吨左右,从数量卜- 远不能满 足需求。同时,由于生念环境恶化以及不适宜的人工栽培条件等导致天麻品种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页 退化,使天麻在质量上也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由于天麻的名贵和价值高,扩大 种植和人工栽培一直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也确实在天麻的育种栽培、菌物 系统与天麻生长、施用营养液和提高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朴惠善 等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的主要成分一天麻素含量作了研究,这为我 们从本质上了解天麻的品质提供了便利;刘能俊、吴沿友等对天麻矿物质吸收 及其营养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天麻吸收非金属元素的两个途径,分析了天 麻吸收金属元素的“泵”的作用机理,指出了天麻蜜环菌之间的游离氨基酸特 别是天冬氨酸和谷氮酸的交流是天麻和蜜环菌生长发育的关键他们还通过施 用营养液提高天麻繁殖率徐锦堂等人也通过研究表明在无蜜环菌的情况下, 白麻可以从环境中吸收3 毡说明天麻可以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某些营养元素。由 于天麻主产于我国,国外研究资料报道甚少,对我们的人工栽培和繁殖等几乎 没有可供借鉴的东西。 己有的研究表明,虽然天麻可以生长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较宽,但产出 的天麻品质却有很大差别,如四川平武天麻基地的天麻,天麻素含量为o .3 9 %, 远高于国家药典规定的o .1 %的标准贵州毕节县所产天麻的天麻素含量为 o .2 1 %等等。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几乎没有研究。从已有野生天麻生长条件和 天麻引种栽培等诸多研究来看,关键是天麻产区生态地质环境的差别。因此, 本课题以平武野生天麻产区为对象,研究野生天麻产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并重 点探讨生态地质环境中的土壤系统。该研究对持续的利用好四川省天麻适宜种 植区的自然资源和提出保护改良天麻种植区生态条件的具体科学措施及推广 和指导人工天麻种植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 页 第2 章野生天麻生态环境 天麻在i 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了一些列适应性变化。在其整个牛长周 期中,除牛殖牛妖期的两个多月在地表可见到花茎外,其余9 0 %的牛艮发育过 程都深居地下鲜为人知。要使天麻人工栽培获得成功并且产量高,道地性好, 必须了解野牛天麻的牛活习性和牛长规律以及制约天麻道地性的关键因f 。人 工栽培要获得成功,必须对野牛天麻牛态条件及牛长繁殖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和 掌握,所以甬先对平武野牛天麻牛态环境进行调查。 2 .1 研究区自然情况 图2 1 平武野牛天麻调查区域分布图 ①为极高山峡谷地貌,②为高山峡谷地貌,③为中山峡谷地貌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 页 平武县位于东经1 0 3 0 5 0 ’2 6 ”一一1 0 5 。,北纬3 1 0 5 9 ’2 6 ”J I I l l , 盆周边缘。 东接江油、青川,南连北川,西邻松潘,北与南坪、文县 甘肃 交界。本县 属盆周向高原过渡山区。 平武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4 8 .1 %,各种经济林木3 0 多万亩, 土特产1 8 0 0 多种,己开发利用7 0 0 多种,曾先后被列为四川省茶叶、核桃、 天麻、生漆、木耳、青梅、当归、党参、杜仲、黄柏、厚朴生产基地县,核桃 为全国1 5 个重点产区县之一。 平武县共有2 5 个乡镇,其中有2 0 个乡镇盛产野生天麻。相应当地的天麻 人工栽培发展也比较快,全县共有人工栽培天麻1 5 万窝左右。按地理位置和 照海拔高度的不同,将人工栽培天麻区分为上山区和下山区,下山区位于平武 县东南部,海拔较低,山体较缓;上山区位于平武县北部,海拔较高,山体比 较高大,山脉纵横,坡陡谷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本次研究分别选取余家山 林场、大桥、土城、豆叩、大印作为上下山区的代表,其区域分布见图2 ~1 。 2 .2 区域地质背景 地质背景是影响农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之一。在一定 的自然和地理条件下,地质背景对农业生物生态的发展和变化具有某些决定 性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地层岩石背景、地质构造背景、地貌背景、水文地质 背景、地球化学背景等。 2 .2 .1 大地构造位置 平武位于松潘一甘孜印支造山带的摩天岭构造带,南与龙门山印支造山带 相邻,北部为秦岭印支造山带,区内表现为一系列沿东西向展布的褶皱和断层 构造,多数岩石均已遭受变质。 2 .2 .2 地层 地层岩五i 足生念地质背景研究的丰要内容之一。不同的地层岩石背景,对 所形成的七壤的用 化性质、微量元素组成和含量等有重要的影响。 根据1 2 0 0 0 0 0 和l 5 0 0 0 0 区域地质资料,本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7 页 匦 羹 基 甲 茹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8 页 茂县群 S m 、泥盆系危关组 D w 、三迭系菠茨沟组 T 蝤 和杂谷脑组 T £ 。 茂县群岩性以灰色、绿灰色绢云千枚岩为主,问夹少许变质钙质粉砂岩条带和 变质钙质细粒石英杂砂岩透镜体及生物碎屑灰岩。层厚2 8 6 5 ~3 4 2 1 m 。干枚岩 是本区主要区域变质岩类型之一。岩石呈灰色、绿灰色、黑色等多种色调千枚构 造,粒状鳞片变晶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 3 n 8 0 % 、石英 2 0 ~7 0 % ,随原岩性质的不同可出现绿泥石、方解石等矿物。按 矿物组合可分为以下几种岩石绢云千枚岩、绿泥绢英千枚岩、绢英千枚岩、绿 泥绢云千枚岩、变斑装铁白云石千枚岩、钙质千枚岩、炭质钙质绢云千枚岩等。 本区岩石地层单位中几种微量元素平均含量见表2 - - 1 。 表2 - - 1 本区岩石地层单位中几种微量元素平均含量 单位m g /k g 泥盆系危关组分布于本区中部,整合于志留系茂县群之上,主要由灰黑色绢 云英千枚岩、含炭质千枚岩与石英状砂岩的部不等厚韵律式互层组成,中部夹结 晶灰岩,层厚1 6 2 7 m 。 下三迭统菠茨沟组 T l b 下部以灰岩为主,上部为以碎屑岩为主的合砂岩 系,由铁矿层、锰矿层及铁锰质砂岩、于枚岩组成。 中三迭统杂谷脑组 T 2 z 岩性以厚块状钙质石英砂岩为主,夹少量绢云母、 石英千枚岩。 从表2 1 可以看出,茂县群和危关组岩石中z n 、L a 、A g 等均高于地壳元 素丰度值,而N i 、S e 等元素含量{ 氐于地壳丰度值。 2 .3 土壤概况及特点 土壤是母质、地形、气候、生物和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由于山 区地形复杂,立体气候,母质类型多,生物种类复杂,因而形成的土壤类型也 很多。大体E 可以分为水稻七、潮土、黄壤、山地褐色上、黄棕壤、山地棕壤、 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高L l | 草匈土、高I h 寒漠上等I O 土类。这些土类除水稻 土和潮土主要分布在1 0 0 0 米以下的地区外,其它土类的分布与海拔高度有关。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9 页 图2 3平武县上壤类型垂直分布图 2 .4 天麻生态环境野外调查 野外调查由于条件限制,只能携带简单的试验测试设备。野外调查手要包括; 海拔、经纬度、坡度、丰要植被、林内光照强度 即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 、 上壤P H 值、上壤含水量、上壤类型等;海拔高度和经纬度用G P S 全球定位系 统 接受机测量,坡度用罗盘锲4 量,林内光照强度用照度计测量,辛要植被和上 壤类型通过目测确定。 野外调查中所测的含水量均为上壤自然含水量,.1 壤自然含水量采用酒精燃 烧法。此法较快,但缺点是准确性不如烘T 二法,故只能用于野外粗测。方法原理 利用酒精燃烧气化上壤中之水,使之变干,根据燃烧后失重计算上壤含水量。操 作步骤旨先将采回之上样 O ~2 0 c m 混合均匀,用镊子把湿上中之植物根、碎 石块等杂物拣掉。将已称好之铝盒称上l O g 芹右。用量筒称取灯用酒精l 【f 1 L , 并将酒精7 m L 倒 装有湿上之铝盒中,转动铝盒,使酒精与之混合均匀。点燃酒 精,燃烧完毕后,再加入剩余之3 m l 酒精,继续点燃一次,冷却后称重;土壤 口H 值采用混合指示剂比色法。操作步骤用骨勺取少量土壤样品,放入白瓷板 凹槽中,加蒸馏水一滴,再加p H 混合指示剂3 ~5 滴,以能湿润样品f 面干自有余为 宜,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稍澄清,倾倒瓷板,观察溶液色度。或者用一小滤纸条 吸附有色溶液,与相应的二} 二壤酸碱度 p H 比色卡进行比较,确定p H 。调查结 果地表2 - - 2 。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0 页 燃 萋曩蓁藿量霎鬻 施 一 ” - H 嘲状 磷享 刊 0 .3 0 % 这一区间上,全量磷的平 均含量在甚缺乏 O .0 4 ~O .0 8 % 这一级别,全量钾的平均含量则属于中等 1 .0 ~1 .5 % 级别上。 有机质和氮是与天麻共生的真菌一蜜环菌必需的基本营养。氮素是真菌合 成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细胞质的主要成分。而有机质是主要的碳源,是给 真菌碳素营养物质如糖类、宵机酸、醇类等。蜜环菌利H { 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 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