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板栗农业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1).pdf
河北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京东板栗农业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姓名温丹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土壤学 指导教师刘树庆 20070610 摘要 京东板栗素有“东方珍珠”和“紫玉”之美称,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 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在近几年板栗种植发展过程 中一直存在果农只追求产量而忽视了质量的问题,致使板栗品质出现了下降的趋 势。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京东地区迁西、遵化、宽城、兴隆四县的板栗种植、生 长情况、果实品质情况现状调查及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采用因子分析、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评价方法探讨京东板栗农业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并采用回归分析探 讨板栗品质与地球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 通过对京东板栗主产区迁西、遵化、宽城、兴隆四县板栗现状调查及分 析,查明了四县板栗种植面积分别为3 .6 7 万l u n 2 、2 .1 3 万h m 2 、2 万h m 2 、2 .7 3 万 h m 2 ,年产量分别为1 .6 万t 、1 .2 3 万t 、0 .8 万t 、3 .3 万t ;发现该区主要存在问题 是在发展板栗种植生产时规划不合理,出现板栗空壳、黄化现象。 2 建立京东地区板栗的农业地质环境评价体系。确定p H 值、母质岩性、品 种、有机质、坡度、表土质地、土壤类型、海拔、 1 0 ℃积温、灌溉、有机肥料投 入、土层厚度、树势、坡向、土体构型、地形为评价指标,并建立每个指标的隶属 度,对每个调查点进行评价,计算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聚类并排序,将调查区 域分为三类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 3 对板栗营养品质与土壤元素进行单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得出板栗的单 粒重、糊化温度、淀粉、V c 、还原糖以及产量与各元素有效态含量之间的线性回归 方程,并通过迭代计算出与品质相关的元素最佳组合含量为有效钾8 0m g /k g 、有效 铁2 3m g /k g 、有效锰3 5m g /k g 、有效铜1m g /k g 、有效锌4 .3m g /k g 、有效铅0 .8 m g /k g 、有效钙8 5m g /k g 、有效镁1 2m g /k g 、有效硼0 .3 4 m g /k g 。 4 在上述评价和统计方法中,因子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筛选指标,减少分析 的工作量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比较适用于定性指标较多的 板栗的农业地质环境评价;回归分析在相关研究中,用以剔除变量,找寻对因变量 影响最大的自变量指标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生产现状调查板栗品质适宜性评价农业地质土壤元素 S u i t a b i l i t yE v a l u a t i o no fA g r o - g e o l o g i e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f o rC h i n e s eC h e s t a g t 缸E a s t A r e ao rb e i j i n g M 面o r A u t h o r u p e r v i s e r S o i lS c i e n c e W e n D a n L i uS h u - q i n g A b s t r a c t J i n gD o n gC h e s t n u t ,w h i c hi so f t e nd e s c r i b e d 勰‘ p e a r l ”a n d ‘ p u r p l ei a d e ”.e n j o y sa v e r yh i9 1 1r e p u t a t i o ni n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 a r k e t .J i n gD o n gC h e s t n u ta l s oh a sv e r yh i g h e c o n o m i cv a l U ea n di t ’st h em a i na g r i c u l t u r a lp r o d u c ew h i c hi se x p o r t e dt og a i nf o r e i g n e x c h a n g e .B u t r e c e n ty e a r s ,i nt h ep r o c e s so fC h e s t n u tp l a n t i n g ,t h ef r u i tg r o w e r sa l w a y s c o n c , g , r na b o u tt h ey i e l da n di g n o r et h eq u a l i t yo fc h e s t n u t ,t h e r e f o r et h eq u a l i t yo f c h e s t n u th a da r o r , r l e d .I n v i e wo ft h i sp r o b l e m ,w ec a r r i e do u tt h ei - v e s t i g a t i o na b o u tt h e p l a n t i n gc o n d i t i o n , g r o w t hs i t u a t i o n , f r u i tq u a l i t ya n da g r o - g e o l o g ye n v i r o n m e n to fJ i n g D o n gC h e s t n u t .W ea d o m e dt h em e t h o do fc o m b i n a t i o no ft h e 舢口m e t h o da n dt h e f i z z ys y n t h e t i ce q a l u a t i o nm e t h o dt od i S C U S St h ea g r o - g e o l o g ye n v i r o n m e n ts u i t a b i l i t y e v a l u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e h e s m u t , a n d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t od i s c u s s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c , l ng e o e h e m i s l r ye l e m e n ta n df r u i tq u a l i t y .T h er e s u l ts h o w s 1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i n v c s t i g a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a b o u tt h ec h e s t n u ti nQ i a nX i .Z t m H u a .K l l l a nC h e n ga n dX i n gL o n g .W Ck n e wt h ep l a n t i n ga l r l o ai nt h e s ec o u n t i e sI n e - 3 .6 7 】0 4 h m 2 ,2 .1 3 1 0 4h m 2 ,2 x 1 0 4h m 。,2 .7 3 X 1 0 h m 2a n dt h ey i e l da r c 1 .6 x 1 0 4 t 乜 1 .2 3 x l 矿帆O .8 1 0 4 t /a , 3 .3 x 1 0 4 t /a ;a n dt h em a i np r o b l e ma 化a b s e n c eo fr e a s o n a b l e p r o g r a m m i n gw h e ne x p a n d i n gc h e s t n u tp l a n t i n ga n dt h ea p p e a r a n c eo fe m p t yn u t sa n d y e l l o wl e a v e s . 2 E s t a b l i s ht h ea g r o - g e o l o g ye n v i r o n m e n t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o fc h e s t n u t si nt h e e a s to fB e i j i n g .D e t e r m i n et h ep Hv a l u e ,t h ep a r e n tm a t e r i a ll i t h ol o g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t h e v a r i e t y , t h eo r g a n i cm a t t .e r , t h es l o p e ,t h eC h a l “ d C t e ro fs u r f a c es o i l ,t h es o i lt y p e ,t h e e l e v a t i o n , 1 0 ℃a e e u m u l a t et e m p e r a t u r et h ei r r i g a t i o n , t h eo r g a n i cf e r t i l i z e ri n v e s t m e n t , t h et h i c k n e s so fs o i l l a y e r , t h et r e ec o n d i t i o n , t h es l o p eo r i e n t a t i o n , t h es o i lb o d y 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a n dt h et e r r a i n 酗t h eo v a l u a t i o r tp a r a m e t e r s .e s t a b l i s h e dt h es u b j e c t i o n d e g r e ef o re a c hi n d e x ,a n de v a l u a t e de v e r y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s p o ta n dm a r kt h e m .A c c o r d i n g t ot h es y n t h e t i c a ls c o r e s ,g a t h e r e dt h es i m i l a rk i n d sa n dd i dc o m p o s i t o r .w ec l a s s i f i e d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r e aa s t h es u i t a b l ea r e a , t h es u b - s u i t a b l ea l e l la n dt h eu n s u i t a b l ea r e a . 3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s i m p l e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 纽d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b e t w e e n c h e s t n u t sn u t r i t i o nq u a l i t ya n ds o i le l e m e n t .w cg o tt h el i n e a rr e g r e s s i o ne q u a t i o n b e t w e e nJ i n gD o n gC h e s t n u t ’ss i n g l es e e dw e i g h t , g e l a t i n i z a t i o nt e m p e r a t u r e ,s t a r 也 V i t a m i nC ,r e d u c i n gs u g a r , y i e l da n dt h ec o n t e n to fa v a i l a n ef o r mo fe a c he l e m e n t , a n d u s e di t e r a t i v em e t h o d sw o r ko u tt h eo p t i m u me l e m e n tc o n t e n t sw h i c ha f f e c tt h eJ i n g D o n gC h e s 恤u t 。sq u a l i t ya 他a v a i l a b l ep o t a s s i u m8 0m g /k g ,a v a i l a b l ei r o n2 3m g m g , a v a i l a b l em a n g a n e s e3 0m g /k g ,a v a i l a b l ee u p l 弛rl m g /l 【g ,a v a i l a b l ez i n c4 .3m ∥k g , a v a i l a b l e l e a d0 .8m g g ,a v a i l a b l ec a l c i u m8 5 m g /k g ,a v a i l a b l em a g n e s i u m1 2m g /k g . a v a i l a b l eb o r o n0 .3 4m g /k g . 4 I nt h em e t h o d so fe v a l u a t i o na n ds t a f f s t i ∞m e n t i o n e da b o v e .W ef o u n dt h a t , f a c t o r 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c a nb eu s e dt Os c r e ∞i n d e x ,c u td o w na n a l y t i c a lW O r k l o a d ;t h em e t h o d o fc o m b i n a t i o no ft h eJ U 口m e t h o da n dt h ef u z z ys y n t h e t i c “a l u a t i o nm e t h o dw i l lb e a p p r e c i a t e dw h e nm o r cq u a l i t a t i v ei n d e x e ss h o u l db eu s e di nt h es u i t a b i l i t ye v a l u a t i o no f a g r o .- g e o l o g ye n v i r o n m e n t ;i ne o r r e l a t i v er e s e a r e kt h e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h a si t s a d v a n t a g ew h e nW e 眦i tt oe l i m i n a t ev a r i a b l e sa n dp u r s u i n gv a r i a b l ei n d e xw h i c hh a s m a x i m a le f f e c to nd e p e n d e n tv a r i a b l e . K e yw o r d s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nC u r r e n tP r o d u c t i o nS i t u a t i o n ;Q u a l i t yo fC h i n e s eC b e s t n u s t ; S u i t a b i l i t yE v a l u a t i o n ;A S r o g e o l o g y ;S o i lE l e m e n t s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塑些盔些盘茎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 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知刁年6 月1 3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塑些垒些盘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塑丝盛些盘茎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湿哥 签字日期呻‘月,,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孑;缸乙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月饮白海* 姻自淖目 导师签名二- 乍≈仫 签字日期 0 7 年6 月侈日 电话f 弓,3 础f 站 邮编o 7 I /Y O 京东板栗农业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1 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档果品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市场对各 类名特优果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名特优果品也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商品,它的出口创汇是 农村赖以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 0 0 2 年河北省干鲜果品总产量7 5 .5 亿蜒,果品产值达1 2 0 多 亿元,其中梨、板栗、苹果、红枣等果品年出口量达3 .7 亿k g .占全国果品出口总量的1 /4 以 上,果品及其相关产业的税收占全省农业总税收的加%以上,靠果品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人口占 全省农业总人口的1 /3 以上I l J .2 0 0 4 年河北省板栗总产量8 4 6 6 1 t ,其中迁西板栗面积现有3 .7 万h m 2 ,常年产量L 6 万t ,年出口量约占全省的1 口闭,板栗已经成为该产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支 柱产业之一. 名特优果品是特殊地域环境内生长的作物,其优良品质的形成,除了受气候、品种等因素 影响外,还受水文地质、土壤条件和养分配比以及供应状况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名特优果 品的区位特点。揭示其生物体优质的生态环境地质特征与背景.对扩大该名特优果品资源的种 植面积,提高果品品质,使其由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1 3 1 ,有许 多物探队和科研人员利用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等资料来研究名特优农作物和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 关系H .开展专题农业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扩大名特优作物的种 植面积.有效提高土壤资源生产力,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做出一定的贡献。 但在名特优果品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影响果品的产量和品质.在目前我 国名特优产品的生产中,由于不注意因土种植。导致一些产品,如柑橘、苹果、烟草、中草药 等品质降低,大大影响了果、茶、烟、药的经济效益.因此,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通过对农业 地质环境的研究查明了名特优农产品的立地条件,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产量和质量净”. 农业地质环境是按自然规律进行生态农业区划的最重要基础条件之一,按照植物对地质环境的 适应性和分布规律。可以规划出作物最佳、适宜、不良等不同级别的种植区域蓝图,为生态农 业宏观发展做出战略部署,促进生态农业向深层次发展. ’ 京东地区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诗经’、‘本草纲目’、‘农政全书’ 等都有记载,并有“紫玉”之美称,品质居全国板栗之首.也优于日本和意大利板栗.加世纪4 0 年代,日本曾调集板栗专家从迁西县采集种栗、接穗、样土到日本本土,并在和迁西县处于同 一纬度的日本地区多次进行栽培试验,但生产出的板栗品质与迁西板栗全然不同;国内其它地 区也是如此. 然而近几年由于受到利益驱动,果农追求板栗的产量而忽视了质量,盲目扩大种植范围及 过多施用化肥农药,加之气候干旱等自然灾害,致使板栗生长结实率低、空壳率高、品质下降, 影响出口贸易.因此,开展京东板栗的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加强京东扳栗品质与特殊生境的相 关性研究十分必要.另外,随着田内外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京东板栗有限的产量已很难满足 需要.通过这项研究,一方面探明京东板栗对农业地质环境的要求.揭示与其相应的农业地质 环境因素或生态资源的最佳质与量的组合,另一方面也探明生态环境各要素与京东板栗产量及 品质的联系。以查明影响这类生态系统中产品品质的主导因素.对板栗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2 文献综述 栗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的广阔地域_ l 。粟树为壳科栗属植物,其果实营养价值丰富. 栗属植物一般认为有1 卟种.自然分布在亚洲的有4 个种.美洲4 个种,欧洲和非洲各有1 种.商 业化栽培的主要种是中国板栗 C a s t a n e am a l l i s s i m aB L ,欧洲栗 c s a t i v aM i l l . 和日本栗 c d e n t a t aS i e bc tz l I ∞.p .我国是板栗原产地,据F A O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近年来板栗种植面积和 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其次是土耳其、韩国、意大利等国2 0 0 5 年我国板栗种植面积为1 2 5 0 0 0 h m 2 , 产量8 2 5 0 0 0 t .河北省主要有两个区域种植板栗。一是以迁西为代表的燕山区域,包括迁西、遵化、 兴隆、迁安、宽城、青龙等地.由于地处京东,所以该区出产的板栗俗称京东板栗;一是以邢台 为代表的太行山区域,包括邢台,武安、赞皇、平山等地. , 2 .1 板栗生产及品质与地球化学环境关系研究现状 2 .1 .1 气候 气候是影响板栗生长、品质、产量的重要因素.板栗是强喜光植物,生育期间要求充足的 光照;年平均气温1 0 - 1 5 ℃,最低不低于.2 5 “ C 年降雨量4 5 0 - 2 0 0 0 m m 均可正常坐果.7 0 0 - 8 0 0 m m 以上较易丰产;花期雨水过多妨碍传粉受精.导致结实率低或苞皮开裂I 删.罗田县的气象统计 资料显示1 9 5 9 年至1 9 9 2 年期间,只有1 9 7 7 年出现花期连续1 0 d 的阴雨天气。当年板栗减产 1 8 .4 7 %I “1 .在板栗花器分化发育期中,对产量影响显著的因子是上年1 2 月至当年2 月的极端 最低温、4 月和5 月日照时效、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降水量及3 月至6 月的降水量等.其权重占 总气象产量的7 5 .7 5 %- ..9 4 .4 5 %旧.果实发育期过于干旱,容易产生空苞。张继亮等对5 年生板 栗于生长前期 3 巧月 进行田问干旱处理.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不同程度的表现为光合强度下 降、单叶面积减小、结蓬敢减少、单株产量降低旧. 2 .1 .2 地质地貌 山区农用地.海拔、坡度和坡向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重要因子.海拔高度决定了该地区所 接受的太阳辐射和相应的热辐射所损失的能量。坡度和坡向是地面接受日照、风吹、雨水冲刷 的重要因素l ⋯. 板栗对地势要求不高,山地平原均可,但在海拔2 0 0 - 4 0 0 米的丘陵生长最好;板栗经济栽 植要求海拔在5 0 0 m 以下,坡度1 5 ‘以下的缓坡建园,因为土层深厚,捧水良好,光照充足, 树势旺,板栗产量高l l ,】. 李承绪认为板栗最适宜栽培在花岗、片麻岩残坡积物发育的棕壤、淋溶褐土上,其次为石 英砂岩、砾岩残坡积物发育的棕壤、淋溶揭土上,不宣在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和硅质 灰岩残坡积物发育的褐土上栽植川. 2 .1 .3 土壤 2 京东板栗农业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除碳、氢、氧外,其它的必需营养元素绝大部分都是从土壤中获得。在一定的沉积地质环 境下形成的一定范围内各土层的组合状况以及土壤养分成为决定名特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重 要因素【1 7 1 .田玉柱认为以阳坡、湿润而捧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栽培板栗最为适宜呻1 . 一般认为板栗在p H 值5 .5 - 6 .5 为生长最适宜,但对其上限有不同的认识,李承绪认为p H 值4 5 - 7 .6 范围内板栗能适应生长I “.而郡荣廷认为p H 值超过7 上板栗即生长不良I 卅.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板栗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虽然有机质不是板栗养料的主要来源. 但其具有离子交换作用、络合作用和缓冲作用,以及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 活动的作用等1 w . 充足的氮素营养、较高的土壤和空气湿度等有利于植物雌性器官的分化,例如板栗花原基 分化期 4 月上旬 施氨可增加雌花,减少雄花,进而增加板栗的产量1 2 0 1 .有研究结果表明全氮、 碱解氮、速效磷和钾元素与板栗产量的关联度分别为o .7 4 ,0 .7 2 ,0 .6 9 和0 ∞【2 l I .吴黎明认为 水解氨对徒长枝生长影响最为显著磷对提高板栗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且能通过氮、有机质 和钾等养分因子对产量产生问接作用,对徒长现象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l I 川.林莉铡得 板栗结果枝磷含量比雄花母枝和营养枝分别高5 .1 7 %和5 刀%,也可以间接说明磷对板栗的产 量有促进作用网.钾素对板栗产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直接作用.并能通过有机质、氟、磷等养 分因子对产量产生间接作用u 9 1 . 土壤中有益及有害微量元素丰缺也是影响板栗生长及产量的因素.板栗需硼量较高,缺硼 可导致板栗空苞.而施硼对降低板栗空苞率、增加产量有明显效果,且肥效能持续3 - 5 年.板 栗施硼时以每平方米树冠投影施入1 5 9 为最佳施硼量,增产幅度达4 5 .7 %,空苞率降低2 9 .1 %. 但硼含量过多也会引起毒害田l ,树冠投影每平方米施硼砂2 5 9 及3 0 9 栗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 毒症状嘲. 板栗是高锰植物,含锰量高于其它植物.当土壤中有效锰含量小于3 .3 m g A g 则容易发生黄 叶病.板栗幼苗对碳酸钙反应敏感.当土壤中碳酸钙含量达到1 8 .8 酬k g 时,栗苗即出现受害症 状。板栗幼树对土壤p H 值和碳酸钙的含量敏感.在微碱性条件下.土壤中二价锰向三价锰转 化,当p I j I S 时,二价锰可转化为四价锰I l q . 板栗高产区土壤中铁的吉量都较其他地区高.宫进忠研究表明,京东板栗产量与水系沉积 物 土壤的近似 的N i ,Q l ,F b 2 0 ,,C o ,S c ,C r ,V ,S r .N 4 如,T i 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s i 0 2 ’A s ,S b 呈显著负相关,通过数学模型预测产量1 “ 2 1 .并认为,低浓度Q p 能提高植物 体内酶的活性和葡萄糖含量i 在栗树枝中N i 含量与地质背景呈正相关关系;S i 对板栗生长不 利,使作物根系以上部分的水分供给受到限制。 孙鲁平调查结果表明,口H 值与板栗品质呈显著的负相关.1 - 2 m m 的颗粒含量与板栗品质 成显著正相关,而F c ,M n ,C I I ,Z n 以及P .K 等与板栗品质呈不显著的负相关I 列.郑宏兵对 土壤肥力和板栗品质的关系进行研究,选定了板栗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栗实含水 量以及单宁作为栗实品质测定的5 项指标瞄】,结果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水溶性硼含 量与栗实的水分含量呈负相关,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与栗实含水量之间呈正相关;交换性锰含 量与板栗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速效磷与板栗可溶性糖呈弱的正相关 速效磷含量与淀粉含 量呈正相关;土壤深度与栗实蛋白质含量呈微弱的负相关,土壤容重与栗实蛋白质含量呈微弱 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水溶性硼与单宁含量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在板栗贮藏 3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的研究中把板栗的耐贮性也作为品质指标之一,钙和钾元素都能增强板栗的耐贮性l 明. 陈喜忠1 9 9 5 1 9 9 7 年在辽宁,北京、天津和山东等省市栗产区调查了栗园中栗树营养状况 及养分分配规律p ”.研究结果表明,凡产量超过2 2 .∞k g r n m 2 的栗园土壤有机质含量 1 2m g r r , .g , 全N 蛹.6 9 /k g 、水解N 9 6m g /k g 、有效P 6m g /k g 、有效K 4 0m g 唔.陈伟样认为土壤中的有 机质,速效磷 中坡与中下坡除外k 速效钾和水解氮等含量均随坡位的提高而呈现递减趋势, 这与该基地坡度较陡、坡面平整、上坡边缘为山脊的立地条件有关;不同立地条件土壤养分差 异是导致株间产量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网.肖斌的研究表明板栗产量与土层深度、管理水平. 树龄、郁闭度以及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的关联度最大i 与全氯含量、p H 值、碱解氮、密度的 关联度次之;与速效磷、土石比的关联度最小1 2 l J .吴黎明研究表明有机质、水解氰、速效磷和 速效钾4 个土壤养分因子对板栗株产和徒长枝的生长都有着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以 速效磷对产量影响最为显著,水解氮对徒长枝生长影响最为显著;还有部分相关因素 如密度、 微量元素、土壤的水气热、P H 偷对板栗株产作用的剩余系数有0 .4 0 6 3 [ 1 ”. 柬庆龙通过对土壤肥力与板栗枝干病害关系的研究表明,在土壤物理因素中.土壤类型以 粘土,石砾土的栗园发病较重,壤土、沙壤土、黄棕壤的栗园发病较轻;土壤容重与感病指数 呈正相关;土层厚度与感病指数呈负相关.在土壤化学因素中,有机质、速效磷与病情呈负相 关;p H 值、全氮和钾含量与病情关系不显著.并通过对土壤肥力因素与病情关系的逐步回归分 析,筛选出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粘性土、有机质和速效磷5 个因素对病情贡献较大.以此建 立了病情预测的回归模型嗍.有研究表明,当土壤中缺钾或是高硼则引起板栗焦枯病阁. 2 .1 .4 板栗品种 品种等植株自身因素是决定板栗的产量与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都对 不同品种的板栗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板栗高产高质的原因. 冯建灿研究表明结果母枝粗度、结果枝数量和平均每结果枝结苞致是构成板栗产量的重要 因子嗍;陈桂枝等研究表明结果枝数量和单株产量关系最密切嗍. 王白坡对8 个板栗品种开花特性及其与低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田1 .续九如等从始个品种 中根据单果重、含水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脂肪 含量6 个指标的综合评定,选出品质相对优良的5 个品种烟泉、风2 ,自选5 号、垂栗、青 丰削. 在燕山板栗主产区,经加余年的筛选选出具有优质、丰产、早实、短枝优良性状的4 个板 栗新品种.燕山魁栗、燕山早丰,燕山短枝,大板红树.深受栗农的欢迎,在生产上已得到广 泛的普及.已列入国家科委重点推广品种。 中国板栗在抗病性等利用特性上在栗属植物中占居重要的地位I s ] .对栗疫病亚洲栗树普遍 抗性强,欧美品种抗性差,中国板栗现有栽培品种中具有极丰富的抗栗疫病基因罔,并且中田 板栗被认为是最好的抗源,常被用作杂交育种的亲本之一.对中国长江流域、东南地区、北方 地区和西南地区的1 3 种有代表性的板栗品种进行了抗粟疫病的研究结果表明北方地区最抗栗 疫病的品种是红光栗 H o n g O u a n g ,东南地区最抗栗疫病的品种是皖薄壳0 V m m o k e ,它们都是 抗栗疫病育种中较好的种质资源闱. 4 京东板栗农韭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2 .1 .5 管理 李昌春检测了板栗果实及土壤中氟戊菊醋,敌敌畏、三氯杀螨醇、乐果、三唑磷的残留, 分析结果显示在板栗中未检出上述农药残留 残留量低于0 .0 1 m g /k g .说明目前在板栗生产中 的这种常规化学农药施用方法及药后间隔1 个月的采收方法对板栗是安全无害的.不会导致上 述农药在果实中的残留即. 2 .2 适宜性评价研究现状 2 .2 .1 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由于适宜性评价针对性强,实用性大,因而近几年来在评价方法选取、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及评价模型的建设上都有探索性的研究.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方法有特尔斐法,层次分折法、模 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等方法. 2 卫1 .1 特尔斐法 特尔斐法 D e l p h i T e c h n i q u e 由兰德公司提出并使用于难用定量方法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分 析的课题.该方法的关键是组织具有学科代表性的权威专家对评价指标进行测定.井对测定结 果采用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处理。选择专家的数量一般以1 0 - 5 0 人为宜.该方法的优点是.在选 择评价指标时可将一些难以用数学模型定量化或收集的数据不足但又对评价非常重要的指标也 考虑在内,最终根据评分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榫序;缺点是,在具体实施评价过程中可操作性相 对较差,并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结果使评价指标定量化排序时其结果的可靠性降低. 【N .J o l m s o n 等、ZI s h i d a 等、XH e 等分别使用特尔斐法用于宜林地的评价因子权重的确 定[ ”- 4 0 1 .李忠武针对红壤丘陵区这特定区域,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建立了红壤丘陵区 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同时结合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及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法.对红壤丘陵区 的典型区域长沙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1 .1 1 .王宗仁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利用特尔 斐测定法选定影响环境的因子,确定其权重.现场监测调查实际资料.判定各因子的作用分值. 采用模糊综台法计算生态环境变化前后的综合分值.以判定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前后的好坏I 叼. 胡石元应用云模型、特尔斐法、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土地定级中各影响因素的合理赋权问题.提 出了体现主客观信息的土地定级因素综合集成赋权方法,并依据武汉市土地定级指标体系和有 关数据,对武汉市土地定级影响因素进行了权重挖掘嗍.周佳松以南方丘陵山区为例,综合考 虑耕地质量的影响因子。筛选台面坡度,海拔高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养分、水 源保证率、地下水理深、捧灌设施、道路通达度作为评价指标,应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确 定权重,对耕地质量作以评价,确定占、补耕地地块的综合指数嗍.吴国庆按照生态系统整体 性原则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相结合、分区与分类相结合的研究 思路。建立分区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主导因素法、综合评价分析法、特尔斐法等方法, 对浙江省生态环境类型进行划区分类,并提出了主要区域的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目题及建设的 主攻方向湖.鲁明星在G I S 支持下,利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 5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选取土壤养分状况、理化性状、剖面性状、立地条件,土壤管理等5 个方面1 3 个影响因子,建 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以鄂州市为研究试区。采取专家打分和特尔斐法确定各影响因 子的隶属函教,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就其空间分布进 行了分析旧。 2 .2 .1 .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T h eA l 壕蛳cH i e r a r c h yP r i c e s ,简称A I m 是于上世纪7 0 年代由萨第 T .L .S j m a t y 提出,于1 9 8 2 年由高兰尼柴传入我国,随后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