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储氢研究.pdf
卷( V o l u m e ) 2 9 , 期( N u m b e r ) 1 , 总( S U M) 1 0 4 页( P a g e s )1 2 2~ 1 3 0 , 2 0 0 5 , 2 ( F e b . ,2 0 0 5 ) 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 G e o t e c t o n i c ae t Me t a l l o g e n i a 收稿日期 2 0 0 4 1 0 0 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4 0 3 0 2 0 1 1 ) 和中国博士后基金( 编号 2 0 0 2 0 3 1 2 6 5 ) 项目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 木士春( 1 9 7 3-) , 男, 理学博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矿物学、 储氢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的研究. E m a i l m s c @m a i l . w h u t . e d u . c n 矿物储氢研究 木士春 (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0 ) 摘 要 目前多孔固体材料储氢的研究已由传统多孔活性碳储氢扩展到了新型多孔碳材料储氢、 有机 -金属复合 多孔材料储氢及矿物储氢等领域。本文提出了矿物储氢的概念, 指出具有储氢功能的矿物主要是具有结构性纳米 孔道的结晶物质, 其纳米孔道可在一维或多维尺度上分布。对晶体石墨、 沸石、 坡缕石 -海泡石族矿物作为储氢材 料的实验研究进行了评述, 并对矿物储氢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文中最后对矿物储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氢能; 储氢; 矿物; 多孔材料; 储氢材料 中图分类号 P 5 7 9 ; T B 3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1 5 5 2 ( 2 0 0 5 ) 0 1 0 1 2 2 0 9 0 前 言 随着化石燃料消耗逐渐增大和储量的日渐枯 竭, 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 人们越来越渴 望使用环境友好而又可再生的能源。目前, 人们最 寄希望的是氢能。这是因为氢能资源十分丰富, 可 以说是“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 燃烧产物只有水, 而 且水还可循环使用; 燃值高, 是汽油的 3倍; 使用方 便, 通过燃料电池( F u e l c e l l ) 即可将氢能转变为电 能。然而发展氢能, 首要攻克的是氢的规模储运这 一瓶颈。目前国外虽然已具备大规模生产氢燃料电 池汽车的能力, 但由于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氢燃料 的规模储运问题, 因此很难形成氢燃料电池汽车的 产业。因此, 世界能源署( I E A ) 的成员国, 每年拿出 财政预算的 7 %用于研究和开发新能源。美国、 加 拿大、 日本及欧共体等国家及组织投入了巨大的人 力、 物力和财力进行氢能的开发。我国也将氢的规 模储运的基础研究列入了国家的重大攻关课题。 美国能源部( D O E ) 将储氢材料的商业化指标 定为 6 . 5 %( 6 3k g / m 3) ( D i l l o ne t a l . ,1 9 9 7 ) 。若考 虑经济及安全等因素, 当前还没有哪一种储氢材料 或储 氢 方 法 达 到 D O E 标 准 ( S c h l a p b a c he ta l . , 2 0 0 1 ;J e n s e ne ta l . ,2 0 0 2 ;H i r s c h e re ta l . ,2 0 0 2 ; Mc C l a i n ee t a l . ,2 0 0 0 ;Z h o u2 0 0 0 ;P e t t e r s o n1 9 9 7 ; A t k i n s o n ,2 0 0 2 ) 。例如, 液氢( L H)的成本及挥发 问题; 压缩储氢( C H) 的安全运输及成本等问题; 储 氢合金的体积储氢密度较高, 但质量储氢密度却很 低, 通常为 1 % ~ 3 %, 而且释放氢时需要吸热; 虽然 Mg 基储氢合金的质量储氢密度得到提高, 但被吸收 的氢往往需要 4 0 0K以上的高温才能被释放; 活性 碳储氢则需要低于 7 0K的低温, 而且其储氢量通常 小于 2 %; 化学储氢, 如 N a B H 4及 N a A l H4储氢, 被认 为是目前最有希望应用于燃料电池的储氢材料之 一, 但仍然存在着氢吸附 / 脱附的可逆性问题, 反应 产物的二次污染问题, 以及生产成本和再生成本过 高等问题。 多孔固体材料储氢, 因其工作压力低、 储存容器 重量轻、 形状选择余地大等优点, 成为当前人们开发 和研究的热点之一。除传统多孔活性碳储氢外, 多 孔固体材料储氢的研究已扩展到了新型多孔碳材料 储氢( 如纳米碳纤维、 碳纳米管及富勒烯笼储氢等) ( 周理,2 0 0 0 ;L o u t f y ,2 0 0 1 ) 、 有机 -金属复合多孔 第 1期木士春矿物储氢研究1 2 3 材料储氢( R o s i e t a l . ,2 0 0 3 ;P a ne t a l . ,2 0 0 4 ) 、 类 矿物材料储氢( Wa n ge t a l . ,2 0 0 4 ) 及矿物储氢等领 域。鉴于矿物储氢的新颖性, 而且又属于笔者近期 的主要研究课题, 因此本文将重点对矿物储氢的研 究进行评述。 1 矿物储氢的概念 此处的矿物均是指具有结构性纳米孔道的结晶 物质, 笔者称其为多孔矿物。多孔矿物的纳米孔道 可以是一维或二维, 甚至于是三维尺度的。从应用 的角度出发, 多孔矿物既可以是天然产出的, 也可以 是人工合成的, 这与矿物的传统定义有所不同( Z o l t a i ,1 9 8 4 ) 。由于具有结构性纳米孔道, 多孔矿物通 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而且外表面积相对于内比 表面积可以忽略不计。理论上, 多孔矿物储氢原理 与多孔固体材料储氢应具有相似性, 即氢在矿物表 面的吸附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 氢分子与矿物表面 的分子间的结合力主要为 v a nd e rWa a l s 力。但由 于矿物表面通常具有极性, 极性表面可能会对氢分 子产生静电吸引, 因此矿物储氢的形式可能是多样 的。仅对于物理吸附而言, 多孔固体材料的储氢容 量与材料的比表面积、 储氢压力及储氢温度有关 材 料比表面积及储氢压力越大, 其储氢容量就越大, 反 之相反; 材料的储氢温度越高, 其储氢容量就越小, 反之相反。矿物储氢除了与上述因素有关外, 多孔 矿物的表面极性、 选择性吸附及纳米孔道效应等物 理性质也将会影响矿物的储放氢特性。因此, 多孔 矿物的储氢性质相对而言比较复杂。 目前被广泛进行储氢性能研究的多孔矿物主要 是一些具有层状结构的矿物, 如石墨等, 以及具有孔 道结构的矿物, 如沸石、 坡缕石 -海泡石族矿物等。 2 矿物储氢的实验研究 2 . 1 晶体石墨储氢 研究表明, 晶体石墨的层间可吸附一定量 H 2 ( 图 1 ) , 但吸附量通常较低( D a r k r i m e t a l . , 2 0 0 0 ; A r e l l a n oe ta l . , 2 0 0 0 ) 。这 可 能 是 因 为 其 层 间 距 ( 0 . 3 3 4n m ) 与氢分子的动力学直径( 0 . 2 8 9n m) 过 于接近, 而且其层间又为惰性, 对氢缺乏吸引作用。 此外, 层间断面存在的较多不饱和键, 可能会对氢产 生极化作用, 使氢在层间断面位置发生堆栈, 阻碍后 续的氢进入层间储存。石墨插层化合物与石墨相 比, 由于层间距增大, 储氢量有所增加( I c h i m u r ae t a l . , 1 9 9 2 ) , 但与碳纳米管储氢( L i u , 1 9 9 9 ;C h e n ge t a l . ,1 9 9 9 ;D i l l o ne t a l . ,2 0 0 2 ) 及活性碳储氢( 周 理, 2 0 0 0 ) 相比, 其储氢量仍是较低的。目前, 在一 些非正式出版的文献中, 出现了纳米石墨球储氢的 报道, 但其储放氢能力仍有待证实。 图 1 晶体石墨结构及氢在石墨层间的吸附 F i g . 1 S c h e ma t i cd i a g r a m o f c r y s t a l g r a p h i t e a n dh y d r o g e nu p t a k ei ni n t e r l a y e r s 2 . 2 沸石储氢 沸石是一种多孔铝硅酸盐矿物, 通常按来源划 分为天然沸石( 如丝光沸石、 浊沸石、 八面沸石等) 及合成沸石( 如 A型、 X型、 Y型等) 两种类型。沸 石通常具有独特的笼( c a g e s ) , 如 α 、 β笼等。笼与 笼之间由多元环相连( 连接处被称为窗口, w i n d o w s ) 形成孔道( t u n n e l s ) (D a v i s ,1 9 9 1 ) 。形成的孔道可 在一维、 二维或三维方向上相通, 分别形成一维孔道 体系( 如方沸石等) 、 二维孔道体系( 如钠沸石、 斜发 沸石等) 或三维孔孔道体系( 如 A型沸石和 B型沸 石等) 的孔结构。沸石窗口是吸附剂分子或可交换 阳离子进入空腔( 最大尺寸 1 . 1 4n m) 的门户, 平均 有效孔径通常为 0 . 4 2~ 1n m , 大于氢分子的动力学 直径( 0 . 2 8 9n m ) 。沸石表面具有较强的极性( 通常 随 S i / A l 值增大而增强) , 优先吸附强极性( 如 S O 2、 H 2O 、 N O x 等) 或易于被极化的分子( 如 H2等) 。多 孔固体材料表面的极性特征对氢分子吸附的影响是 显著的。以碳纳米管为例, 由于管壁的石墨化程度 高, 管内外表面均呈隋性, 对氢的吸附作用势较小, 因此纯碳纳米管的储氢量较低。然而, 碳纳米管表 面经 K+或 N a +等碱金属离子掺杂( d o p i n g ) 后, 管表 面即被极化, 对氢分子的作用势增强, 碳纳米管的储 氢能力到了提高( Z i d a n ,2 0 0 2 ) 。此外, 沸石具有较 高的热导率( G r i e s i n g e r e t a l . , 1 9 9 9 ) , 因此只需要低 1 2 4 第 2 9卷 程度的加热, 被吸附的氢就能被释放。因此, 沸石 笼, 尤其是大空腔的笼( 如 α笼) 被认为是一种天 然、良 好 的 储 氢 单 元 (P e t r o v i c ,2 0 0 2 ; P h i l l i p s , 2 0 0 4 ) 。N i j i k a m p等 ( 1 9 9 5 )对 Z S M -5沸石 ( 4 3 0 m 2/ g ) 的试验研究表明, 在 7 7K 、 11 05 P a条件下 其储量达 0 . 7 %。增加储氢压力至 7 0~ 9 0MP a , 沸 石的每个 α笼吸附 2~ 2 . 5个氢分子, 氢吸附量至少 达 2 %, 与 理 论 计 算 结 果 基 本 相 符。We i t k a m p等 ( 1 9 9 2 , 1 9 9 5 ) 对具有不同可交换阳离子的 A型沸石 的氢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除 C s A沸石外, 含 K+、 N a +、 R b+等可交换阳离子的 A型沸石都具有 一定的储氢能力, 在压力为 2 . 5 M~ 1 0MP a , 温度为 3 0 0K条件下, 氢吸附量达到了 5 . 7c m 3/ g 。 沸石矿物的储氢过程通常被描述为( H o t t i n e n , 2 0 0 1 ) 室温下, 氢分子不能进入沸石笼中( 图 2 a ) ; 加热, 沸石窗口膨胀, 氢分子进入沸石笼中( 图 2 b ) ; 冷却, 氢分子被圈闭于沸石笼中( 图 2 c ) ; 再加热, 被 圈闭于沸石笼中的氢即可被释放。笔者将该储氢放 机制称作热胀模式。对于加热储氢的原因, 通常认 为是由于沸石的窗口过于狭窄, 氢分子较难进入, 因 此加热有利于窗口的扩张。但事实上, 沸石窗口的 有效孔径为 0 . 4 2~ 1n m , 大于氢分子的动力学直径, 图 2 沸石的储放氢机制 ( a ,b ,c -热胀模式;d ,e ,f -极化 -热胀模式) F i g . 2 Me c h a n i s m o f h y d r o g e ns t o r a g ei nz e o l i t e 理论上氢分子可以自由地出入窗口( 图 2 d ) 。笔者 ( Mue t a l . ,2 0 0 3 c ) 认为, 常温下氢难以进入沸石笼 的主要原因是沸石表面具有较强的极性, 尤其是窗 口位置, 极易使氢分子极化, 产生静电吸附作用, 导 致氢分子在窗口位置发生堆栈, 阻碍了后续氢的进 入( 图 2 d ) 。加热沸石, 一方面使窗口孔径增大, 另 一方面增强了氢分子的热运动, 氢分子易于摆脱离 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而进入沸石笼中 ( 图 2 e ) 。冷 却至室温, 氢分子重新在窗口位置发生堆栈, 吸附的 氢分子被圈闭于沸石笼中( 图 2 f ) 。笔者将这种储 放氢模式称为极化 -热胀模式。 2 . 3 坡缕石族矿物储氢 笔者( 木士春等, 2 0 0 0 ,2 0 0 1 ) 曾根据孔径、 物化 性质及应用特征, 探索性地将多孔非金属矿划分为 三类, 即纳米孔级、 微米孔级和毫米孔级多孔非金属 矿。纳米孔级多孔非金属矿主要包括天然沸石及海 泡石 -坡缕石族矿物等, 它们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 海泡石 -坡缕石矿物属含水链层状镁硅酸盐矿物, 因具有 2 ∶ 1型结构, 因此该类型矿物又可称作 2 ∶ 1 型链层状镁硅酸盐矿物。它们在比表面积、 孔道发 育、 表面具极性等等特征与沸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因此在吸附及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C o r m ae t a l . , 1 9 8 8 ;D a m y a n o v a ,1 9 9 6 ) 。它们的晶体习性多 呈棒状、 纤维状等。由于结构单元中四面体活性氧 指向作周期性地倒转, 使八面体片不连续, 形成独特 的、 与沸石笼形结构相异并沿 X轴定向延伸的一维 孔道( V a ne t a l . ,1 9 7 9 ) 。形成的孔道极为规则, 大 小相等且相互平行, 但互不相通, 在横截面上呈“ 蜂 巢” 状( 图 3 ) 。坡缕石、 海泡石矿物的单个孔道截面 积分别为 0 . 3 7n m0 . 6 4n m 、 0 . 3 7n m1 . 0 6n m ( B r i n d l e y ,1 9 8 0 ) ,均大于氢分子的动力学直径,可 图 3 坡缕石族矿物的孔道结构及 氢分子在孔道中的可能位置 F i g . 3 S t r u c t u r eo f p a l y g o r s k i t eg r o u pmi n e r a l s a n dh y d r o g e nmo l e c u l e s 第 1期木士春矿物储氢研究1 2 5 容纳水分子和可交换大离子。根据理论计算, 其比 表面积都在 9 0 0m 2/ g 以上, 其中以孔道为主的内比 表面积远大于外比表面积( 陈正国, 1 9 9 4 ;Ma l i ne t a l . ,1 9 7 0 ) 。由于孔道极为规则, 坡缕石和海泡石 对分子或离子的吸附或交换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 性, 即孔道只允许小于其直径的分子( 如 H 2) 或离子 进入, 直径较大者只能被吸附在孔道之外的表面上。 多孔固 体吸 附的影 响因素 除 了 熟 知 的 比 表 面 积 ( m 2/ g ) 、 孔隙结构外, 还有表面吸附势及其分布特 征等。基于 L e n n a r l d-J o n e s 势能函数模型, 吸附剂 表面位阱深度随着相对表面间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 小( Ma r i ae t a l . ,1 9 9 6 ;T a ne t a l . ,2 0 0 0 ;周理等, 1 9 9 9 ) 。吸附质分子总是优先吸附在表面位阱最深 的所谓“ 活性点” ( Me n o n ,1 9 6 8 ) 上。表面官能团通 常构成剩余电荷中心, 因此对于极性吸附质分子或 易于产生诱导偶极的吸附质分子( 如 H 2) , 无疑是吸 附的活性位置。与蒙脱石等粘土矿物一样( D a v i se t a l . ,1 9 9 0 ;魏俊峰等, 2 0 0 0 ) , 坡缕石、 海泡石具有 5 种类型的表面官能团, 即四面体片基上的复三角形 硅氧烷空穴、 八面体片面上的镁醇、 片边缘的硅醇和 镁醇及边缘的 L e w i s 酸位。由于晶格内部存在着不 同程度的阳离子类质同像置换和片边缘晶格缺陷, 导致结构中存有剩余电荷, 表面官能团附近通常成 为活性中心。因此, 坡缕石、 海泡石为表面官能团密 度较高的一种极性吸附剂, 它们强烈吸附阳离子、 极 性分子或易于被极化的分子。 国内外对坡缕石、 海泡石等 2 ∶ 1型链层状镁硅 酸盐矿物的气体吸附特征作了不少研究, 结果表明 海泡石、 坡缕石的 N 2吸附等温线属Ⅱ类( B r u n a u e r 分类) , 具 H 3型滞后线( I U P A C分类) ( 郑自立等, 1 9 9 6 ,1 9 9 7 ) , 与蒙脱石、 三水铝石等矿物的吸附特 征较为相似( 严继民等,1 9 8 6 ) 。这可能是因为 N 2 为非极性分子, 而且其临界直径为 0 . 3 7n m , 与坡缕 石、 海泡石的孔道截面宽度较为相近, 以致 N 2很难 自发进入孔道内部, 故吸附等温线表现为Ⅱ类特征。 海泡石、 坡缕石等对 N H 3、 S O2、 N O2等有害气体有着 较强的吸附能力, 吸附不仅能很快达到平衡, 而且也 易于脱附。气体吸附量主要与气体温度、 蒸气压、 气 体分子偶极距、 样品纯度、 矿物结晶度有关( 李平 等,1 9 9 6 ; 王 继 徽 等, 1 9 9 4 ; T o k i y o s h ie ta l . , 2 0 0 2 ) 。 虽然坡缕石、 海泡石在孔径分布、 比表面积大小 及表面极性强度等方面与沸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其孔道结构更有利于储氢。这是因为( 1 ) 沸石 的孔道除主通道外, 还具有大量的侧通道, 而侧通道 往往由于孔径相对较小, 容易被大阳离子堵塞, 气体 分子难以通过, 因此沸石的孔道利用率并不高; ( 2 ) 孔道中存在众多窗口, 由于其孔径相对较空腔小, 气 体扩散速度会在窗口处发生突变, 造成堵塞; ( 3 ) 受 S i 4+、 A l3+间相互取代的影响, 窗口位置具有净电荷 分布, 容易吸引极性或易于极化的气体分子在此处 堆栈, 造成窗口的堵塞; ( 4 ) 沸石孔道结构较为复 杂,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氢分子的扩散, 使沸石的吸 氢变得较为缓慢。可见, 沸石的孔道利用率低。而 相比之下坡缕石、 海泡石矿物的孔道大小均匀、 规 则, 既无主、 侧通道之分, 也无窗口与空腔之分, 强极 性或易于极化的气体分子在孔道中发生堵塞的几率 要小于沸石矿物, 因此海泡石 -坡缕石矿物应具有 较好的氢吸附性能。笔者近期在中国博士后基金项 目 ( 2 0 0 2 0 3 1 2 6 5 )及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4 0 3 0 2 0 1 1 ) 联合资助下, 对坡缕石、 海泡石矿物的 超临界氢吸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木士春 等,2 0 0 3 a ,2 0 0 3 b ) , 经初步提纯和改性处理的坡缕 石、 海泡石矿物具有一定的氢吸附性能。 3 矿物储氢的机制研究 由于目前还缺乏研究临界点下的氢作为探针分 子在多孔固体表面上吸附特征的有效手段, 因此很 难采用类似液氮吸附的方法来表征多孔固体的氢吸 附特性( A h ne t a l . ,2 0 0 2 ;P r a d h a ne t a l . ,2 0 0 2 ) 。 但超临界氢在多孔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实验却相对易 于进行, 通常在常温、 常压下即可完成( 周理, 2 0 0 0 ; C h a m b e r s e t a l . ,1 9 9 8 ) 。可见多孔固体的超临界氢 吸附研究蕴含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超临界吸附是指 气体在 它 的 临 界 温 度以 上 在 固 体 表 面 上 的 吸 附 ( A d s o r p t i o na t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t e m p e r a t u r e ) ( G o r d o ne t a l . ,1 9 9 9 ;Mae t a l . , 2 0 0 1 ) 。由于吸附实验的温度 远高于气体临界温度, 因此超临界吸附成为多孔固 体材料吸附储氢的理论基础。 与临界温度以下的吸附相比, 气体的超临界吸 附具有明显特殊性( 周亚平等,2 0 0 0 ) 一是吸附机 理发生改变; 二是吸附等温线形状发生改变; 三是气 体的超临界吸附在常温和低压下吸附量非常低, 只 有在高压条件下其吸附量才会明显提高。目前关于 超临界吸附的研究工作不多, 没有形成一致公认的 吸 附 理 论 ( K a n e k oe ta l . ,1 9 9 2 ;O z a w a ,e ta l . , 1 9 7 6 ;S h e t h n ae t a l . , 1 9 9 4 ) 。近年来, F i n d e n e g g 、 周 1 2 6 第 2 9卷 理等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F i n d e n e g g等 ( 1 9 8 2 , 1 9 8 3 ) 测试了在 - 2 0~ 1 0 0℃、 1 5MP a以下, C H 4、 A r 、 K r 、 乙烯在炭黑、 石墨上的吸附。认为吸附 机理在不同温度范围是不同的, 即( 1 ) T<T c, 吸附 等温线为Ⅱ型; ( 2 ) T c<T<Tc+ 1 0 , 开始与Ⅱ型曲线 类似, 但在 P=P c附近, 吸附曲线随压力的升高突 然下降; T> 1 . 5 T c, 吸附等温线呈Ⅰ型, 并在高压处 出现最大值。周理等( 1 9 9 6 , 1 9 9 7 ) 利用自主开发的 可连续工作的大容量低温恒温槽测定了 7 7~2 9 8 K 、 0~ 7MP a范围内 H 2、 C O2、 C H4等在活性炭上的 吸附等温线, 表明在临界温度以上, 无论什么样的吸 附剂都只有一种等温线。这种现象被归因于在临界 温度以上吸附相中只能存在单分子层吸附结果, 即 超临界吸吸附本质上是 I 型的, 只是吸附等温线存 在一个最大值。根据实验及计算模拟结果, 他们提 出一个超临界吸附的简单数学模型( Z h o ue t a l . , 1 9 9 8 ,2 0 0 0 ,2 0 0 1 a ) n=n t-Vaρg。其中 n为实验 吸附量, n t为绝对吸附量, nt可通过方程 nt=e x p [ e x p ( α+β / l n P ) ] ( α 、 β是温度的函数) 得到。此模 型与不同吸附系统在大温度压力范围内测得的实验 数据均较为吻合( Z h o ue t a l . ,2 0 0 1 b ,2 0 0 2 ;Z h o uY Pe t a l . ,2 0 0 1 ) , 而且还可应用于临界点附近吸附等 温线的情形。但值得指出的是他们实验所用的吸附 剂大都为活性碳, 而活性碳本身具有 I 型吸附的特 点, 同时其结论与上述 F i n d e n e g g 等人的结论存在矛 盾。因此, 有必要进行矿物储氢机制研究, 包括超临 界氢在矿物的吸附态, 氢吸附动力学, 氢在矿物中的 扩散、 迁移、 储氢机制等。研究成果不仅是对上述研 究工作的检验和修正, 而且还将多孔固体超临界氢 吸附的研究领域由传统的碳素材料拓展到矿物材 料。 4 矿物储氢研究展望 笔者认为, 今后矿物储氢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 1 )多孔矿物的超临界氢吸附等温线特征研 究。由于超临界吸附本质上是一种物理吸附, 基于 L e n n a r l d-J o n e s 势能模型, 随温度升高, 位阱深度降 低, 氢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吸附量将减小, 但伴随着压 力升高, 氢分子间的排斥力得以克服, 吸附质与吸附 剂的作用势加强, 氢吸附量将会增大。 ( 2 )多孔矿物的表面极性特征及对氢吸附 / 脱 附的影响。对于层状硅酸盐矿物, 通常由于永久结 构电荷及配位电荷的存在, 其表面具有极性特征, 但 不同层状硅酸盐矿物其极性是不同的, 因此它们对 氢分子的极化度是不同的。此外, 矿物表面的极性 特征使其表面具有双电层结构, 易形成水分子层, 水 分子层对氢吸附及脱附性能的影响将是有待研究的 课题。 ( 3 )超临界氢在多孔矿物孔道内的吸附态。多 孔矿物孔道内, 除了一部分的氢可能会以质子形式 进入固体孔道表面的晶格中成为化学吸附的氢外, 大量的氢则以分子态吸附的形式存在, 包括被束缚 在孔道表面的氢分子及内表面与中心管轴之间分布 的自由态氢等。分子态的氢也有可能会随着压力的 增大向更紧密堆积的吸附态氢转化, 使矿物的氢吸 附量得到提高。该项研究对深入了解多孔矿物的表 面吸附位、 纳米孔道吸附效应, 以及超临界氢的吸 附 / 脱附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 4 )多孔矿物结晶度、 晶体习性及晶体尺寸差 异对超临界氢吸附 / 脱附行为的影响。即从矿物晶 体学的角度研究矿物的氢吸附 / 脱附行为与其晶体 结构间的内在制约关系。多孔矿物的结晶度直接决 定其纳米孔道的发育程度及规则性。通常可通过去 除矿物结构中的结晶水、 结构水或对矿物作不同程 度的酸活化处理来改变多孔矿物的结晶度。多孔矿 物的晶体习性及晶粒尺寸往往决定着纳米孔道的长 度及开口端的数量等。上述因素都将会决定氢通道 的数量及储氢空间的大小, 对氢吸附有着重要影响。 ( 5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 并与其它多孔固体吸 附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作对比研究, 构建矿物储氢 模式。 谨以本文献给已故恩师陈国达先生 参考文献 陈正国. 1 9 9 4 .坡缕石 -海泡石.见 杨雅秀等著,中国粘土 矿物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李平,万朴,董发勤.彭同江.宋功宝.1 9 9 6 .海泡石坡缕 石吸附有机气体研究.西南工学院学报,4 4 4 - 4 9 . 木士春,汪灵. 2 0 0 0 ., 多孔非金属矿类型划分及其应用.非 金属矿,( 5 ) 4 3- 4 6 . 木士春,汪灵.2 0 0 1 .第四纪多孔凝灰岩的发现及其矿物材 料学意义.矿物学报,( 2 ) 1 9 6- 2 0 4 . 木士春,潘牧,袁润章. 2 0 0 3 a .坡缕石矿物储氢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 L0 2 1 3 9 0 9 0 . 8 . 木士春,潘牧,袁润章,沈春辉.2 0 0 3 b .海泡石矿物储氢材 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Z L 0 2 1 3 9 0 9 . 6 . 第 1期木士春矿物储氢研究1 2 7 木士春,潘牧,袁润章.2 0 0 3 c .H y d r o g e ns t o r a g eb ya d s o r p t i o ni nz e o l i t e s .见 第二届国际氢能论坛青年论坛会议 论文集,1 7 7- 1 8 0 . 魏俊峰,吴大清.2 0 0 0 .矿物水界面的表面离子化和络合 反应模式.地球科学进展, 1 5 ( 1 ) 9 0- 9 6 . 严继民,张启元.1 9 8 6 .吸附与凝聚固体的表面与孔.北 京科学出版社. 王继徽,关影莲,曾乐.1 9 9 4 .海泡石吸附脱除低浓度 S O 2 废气的研究.湖南大学学报,3 1 1 2- 1 1 6 , 1 2 8 . 周理.2 0 0 0 .碳基材料吸附储氢原理及规模化应用前景.材 料导报,( 3 ) 3- 5 . 周理.吕昌忠.王怡林.姚金花.王瑜.1 9 9 9 .述评超临界 温度气体在多孔固体上的物理吸附化学进展,1 1 ( 3 ) 2 2 2- 2 2 6 . 周理,周亚平.1 9 9 6 .关于氢在活性炭上高压吸附特性的实 验研究.中国科学( B辑) ,2 6 ( 5 ) 4 7 3- 4 8 0 . 周亚平,杨斌. 2 0 0 0 .气体超临界吸附研究进展.化学通报, ( 9 ) 8- 1 3 . 周亚平,周理.1 9 9 7 .超临界氢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研 究.物理化学学报,1 3 ( 2 ) 1 1 9- 1 2 7 . 郑自立,鞠党辰,罗淑湘,唐家中,田煦.1 9 9 6 .坡缕石中 微孔特征及其吸附机理讨论.矿产综合利用,( 6 ) 9- 1 2 . R e f e r e n c e s A h nC ,V a j oJ ,F u l t zB ,Y a z a m i R ,B r o w nDa n dB r o w nR . 2 0 0 2 .H y d r o g e ns t o r a g ei nm e t a l -m o d i f i e ds i n g l e -w a l l e d n a n o t u b e s .P r o c e e d i n g so f t h e2 0 0 2U . S .D O EH y d r o g e n P r o g r a mR e v i e w ,N R E L / C P- 6 1 0- 3 2 4 0 5 . A r e l l a n oJS ,Mo l i n aLM,R u b i oA a n dA l o n s oJA .2 0 0 0 . D e n s i t yf u n c t i o n a l s t u d y o f a d s o r p t i o no f m o l e c u l a r h y d r o g e n o ng r a p h e n el a y e r s . J o u r n a lo fC h e m i c a lP h y s i c s ,1 1 2 ( 1 8 ) 8 1 1 4- 8 1 1 9 . A t k i n s o nK ,R o t hS ,H i r s c h e r M a n dG r u n w a l dW.2 0 0 2 .C a r b o nn a n o s t r u c t u r e s A ne f f i c i e n t h y d r o g e ns t o r a g em e d i u m f o r f u e l c e l l s F u e l C e l l s B u l l e t i n ,( 3 8 ) 9- 1 2 . B r i n d l e yGW a n dB r o w nG.1 9 8 0 .C r y s t a l S t r u c t u r e so f C l a y Mi n e r a l s a n dT h e i rX-r a y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L o n d o n Mi n e r S o c . C h e nZG .1 9 9 4 .P a l y g o r s k i t e -s e p i o l i t e .I n C l a ym i n e r a l so f C h i n a.E d s .b yY a n gYXe t a l .B e i j i n g G e o l o g i c a l P u b l i s h i n gH o u s e ,1 7 3- 1 9 9( i nC h i n e s e) . C h e n gHM,Y a n gQHa n dL i uC .2 0 0 1 .H y d r o g e ns t o r a g ei n c a r b o nn a n o t u b e s .C a r b o n ,3 9 1 4 4 7 - 1 4 5 4 . C h a m b e r s A ,P a r kC ,B a k e r RTKa n dR o d r i g u e z NM.1 9 9 8 . H y d r o g e nS t o r a g ei nG r a p h i t eN a n o f i b e r s .JP h y s C h e mB , 1 0 2 ( 2 2 ) 4 2 5 3- 4 2 5 6 . C o r m aA ,Mi f s u dAa n dP a r i e n t eJP .1 9 8 8 .I n f l u e n c eo f t h e p r o c e d u r eo f n i c k e l d e p o s i t i o no nt h et e x t u r a l a n dc a t a l y t i c p r o p e r t i e so f n i c k e l / s e p i o l i t ec a t a l y s t s .I n d u s t r i a l & E n g i n e e r i n gC h e m i s t r yR e s e a r c h ,2 7 2 0 4 4- 2 0 5 0. D a m y a n o v aS,D a z aL a n dF i e r r oJLG ..1 9 9 6 .S u r f a c ea n d c a t a l y t i cp r o p e r t i e so fl a n t h a n u m -p r o m o t e dN i / S e p i o l i t e c a t a l y s t sf o rs t y r e n eh y d r o g e n a t i o n .J o u r n a lo fC a t a l y s i s , 1 5 9 1 5 0- 1 6 1 . D a r k r i m,F .A o u f i A ,Ma l b r u n o t Pa n dL e v e s q u e D . 2 0 0 0 .H y d r o g e na d s o r p t i o ni nt h eN a A z e o l i t e A 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n u m e r i c a ls i m u l a t i o n s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s .J o u r n a lo f C h e m i c a l P h y s i c s ,1 1 2 5 9 9 1-5 9 9 9 . D a v i sJAa n dK e n t DB .1 9 9 0 .S u r f a c ec o m p l e x a t i o nm o d e l i n g i na q u e o u sg e o c h e m i s t r y .I n H o c h e l l aM Fa n dWh i t eA F ,e d s .Mi n e r a l Wa t e r I n t e r f a c eG e o c h e m i s t r y R e v i e w s i n Mi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