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金青顶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doc
胶东金青顶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 金青顶金矿床位于胶东牟乳成矿带中部,矿体产于中生代昆嵛山二长花岗岩中,受NNE向将军石-曲河庄断裂控制。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金矿。作者结合矿体及围岩蚀变特征,对该矿床成因矿物学和矿床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Ⅱ号矿体深部成矿前景进行了预测。该矿床是多期多阶段形成的,深部矿石类型以黄铁矿石英脉为主。围岩蚀变范围和强度从地表到深部呈反复膨大收缩的豆荚状变化趋势。蚀变过程中与Au相关的成矿元素以带入为主,说明与成矿相关的元素主要为热液携带而来,并非都从围岩中萃取而来。黄铁矿的形成受岩浆热液控制,浅部受地下卤水淋滤作用影响,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而不是直接来源于围岩昆嵛山岩体;黄铁矿形成温度集中在130~310℃;P间接指示成矿热液由NNE下方沿断裂向SSW上方运移;热电性参数填图显示,Ⅱ号矿体-785m以下很可能已到根部,向下延深可能趋于尖灭;用热电导型变化梯度估算矿体的延伸规模是可行的;黄铁矿电阻率值与矿石金品位、矿化度和矿体产状变化程度成反相关关系;S、Pb、He和Ar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并与深部幔源流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壳幔混合。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45345℃,盐度6.3512.5,流体密度0.800.97g/cm3,属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且随着成矿流体从早期到主成矿期演化,呈逐渐降低趋势。成矿压力集中于5075MPa,成矿深度集中于5.17.0km,与前人研究的从矿床形成至今胶东地区的剥蚀程度约为5.83km基本吻合。流体液相成分主要为Na、Cl-、SO42-、Ca2、Mg2、K,气相成分主要为H2O、CO2、H2,基本属于CO2-H2O-NaCl体系。F/Cl、Na/K、Na/CaMg研究表明矿体具有岩浆热液和热卤水的双重特性,且浅部受地下卤水作用较大。成矿热液属于中酸性还原介质,fO2普遍较低,随着成矿从早到晚演化fO2先升高后降低,fCO2逐渐降低。热爆曲线显示起爆温度低、低温区起爆频数较高、主爆裂峰较强往往指示金矿化的有利部位。热释光分析显示热释光曲线呈双峰型、单峰峰位的温度值集中在230~250℃之间、半峰宽较大均能代表富矿段特征。深部预测研究表明Ⅱ号矿体-785m已到根部,矿体向下延伸趋于尖灭。 同主题文章 [1]. 赵明川. 金青顶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J]. 地质找矿论丛. 2006.S1 [2]. 凌洪飞,胡受奚,孙景贵,倪培,沈昆. 胶东金青顶和大尹格庄金矿床花岗质围岩的蚀变地球化学研究 [J]. 矿床地质. 2002.02 [3]. 李胜荣,,陈光远,邵伟,孙岱生. 胶东乳山金青顶金矿区黄铁矿化学成分研究 [J]. 黄金科学技术. 1994.06 [4]. HQ口径绳索取心钻探深度全国纪录再次刷新 [J]. 地质装备. 2010.02 [5]. 应汉龙. 胶东邓格庄和金青顶金矿区煌斑岩特征及其与金成矿关系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6.03 [6]. 祝新友. 牟平乳山金矿带成矿物理化学环境及金的富集机制 [J]. 地质与勘探. 1991.09 [7]. 应汉龙. 胶东金青顶和邓格庄金矿床及其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摘要 [J]. 地质地球化学. 1994.05 [8]. 李胜荣,陈光远,邵伟,孙岱生. 胶东乳山金矿石英形态与微形貌标型研究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3.03 [9]. 王炳成,徐金芳,郑文深,,张理刚,陈振胜,刘敬秀. 氩同位素及胶东某些金矿床的成因 [J]. 山东地质. 1994.02 [10]. 王炳成,徐金方,郑文深,张理刚,陈振胜,刘敬秀. 山东胶东地区某些金矿床的氩、氢、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 [J]. 地质与资源. 1995.01 【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成因矿物学; 矿床成因; 金青顶金矿; 胶东 【作者相关信息搜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李胜荣; 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