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0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doc
课时10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考点要求】 1. 知道硅元素在自然界中以SiO2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知道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A) 2.了解硅及其主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B 3.了解SiO2与氢氟酸、碱性氧化物、强碱的反应,了解三大硅酸盐产品的用途(B) 【知识梳理】 考点1 硅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形式存在,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 1在地壳中,硅的含量在所有元素中居第 位,全部以 形式存在。硅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故原子既不易 又不易 电子。硅与金刚石结构类似, 结构。通常条件下,硅是 色,有 光泽,硬而脆的固体,熔沸点 硬度 ,良好的 材料。 2二氧化硅 物理性质 考点2 硅及其主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1硅 硅的化学性质写出硅与O2、Cl2、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2SiO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SiO2为酸性氧化物,与水不反应。,完成SiO2与NaOH、 CaO、焦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用途 。 3硅酸盐 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 ,可用作 考点3 SiO2与氢氟酸、碱性氧化物、强碱的反应;陶瓷、玻璃、水泥等硅酸盐产品 1 Na2SiO3 HCl ; Na2SiO3CO2H2O 。 2硅酸盐产品水泥和玻璃的生产 水泥 玻璃 原料 设备 反应 主要成分 特性 【课堂反馈】 1.下列说法属于伪科学的是 ( ) A.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造光导纤维 B.碳炉边放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C.在墙壁刚粉刷过石灰浆的室内生一炭火盆,墙壁会冒汗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SiO2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硅酸 B.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C.SiO2的俗名叫水玻璃,不溶于水 D.SiO2又叫水晶,能溶于NaOH溶液中 3.①盐酸、②浓硫酸、③氧气、④氢氟酸、⑤氢氧化钾溶液中,能与地壳中含量第一和第二的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起化学反应的是 ( ) A.①② B.④⑤ C.②④ D.③④ 4.将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会出现浑浊的是 ( ) A.氯化钙溶液 B.澄清的石灰水 C.水玻璃 D.硝酸钡溶液 5.熔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 ( ) A.铁制坩埚 B.普通玻璃坩埚 C.石英坩埚 D.陶瓷坩埚 6.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4价氧化物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单质在加热时都能与氧气反应 C.氧化物都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 D.碳和硅两种元素都有能导电的单质 7.下列试剂可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保存的是 ( ) A.硅酸钠溶液 B.盐酸 C.氢氟酸 D.氢氧化钠溶液 8.和空气接触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组合是 ( ) ① Na ②Na2SiO3溶液 ③Na2O2 ④烧碱溶液 ⑤石灰水 ⑥FeOH2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9.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H2、CO和H2O(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处理(假设每次处理均反应完全)①通过盛有硅胶的干燥管时,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炽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粉末变蓝色;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浑浊。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不可能是 ( ) A.H2和CO B.CO2、H2和CO C.H2O和CO2 D.H2和CO2 10.下表中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试将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填入表中 混合物 SiO2(CaCO3) SiO2 Fe2O3 SiO2 NaCl SiAl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双基达标】 1.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氢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硅酸盐工业使用的每一种原料都含有硅 B.水泥、普通玻璃都是混合物 C.生产水泥和玻璃都必须用石灰石 D.用纯净的石英制成石英玻璃,它的膨胀系数小,常用来制造耐高温的化学仪器 3.光导纤维已成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高技术材料。下列物质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 A.金刚石 B.大理石 C.铝合金 D.二氧化硅 4.根据水泥和玻璃的生产,总结出硅酸盐工业的一般特点是 ①生成物是硅酸盐②反应条件是高温③含有硅的物质作原料④反应原理是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SiO2起反应的是 ①浓H2SO4 ②H2O ③浓硝酸 ④氢氟酸 ⑤KOH溶液 ⑥氧化钙 ⑦碳酸钠 A.①②⑥ B.②④ C.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⑥ 6.给下列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A.氯化钙和硝酸钡的混合液 B.稀的水玻璃 C.偏铝酸钠溶液 D.碳酸钠饱和溶液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石英与烧碱反应SiO22OHSiO32一H2O B.往烧碱溶液中通入CO2CO22OHCO32一 H2O 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过量的石灰水2HCO3Ca22OH一CaCO3↓2H2OCO32一 D.往水玻璃中加入盐酸2H十SiO32一H2OH4SiO4↓ 8.1除去二氧化硅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的实验方法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 2除去二氧化硅中混有的少量硅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 。 3检验生石灰里含有石英和石灰石的化学方法是 。 9.物质A是一种高熔点化合物,不溶于硫酸、硝酸,却溶于氢氟酸,C是一种气体,D是白色胶状沉淀,E是白色固体,A、B、C、D、E的转化关系如图 根据图示关系回到下列问题 (1)填写化学式 A B C D D 2写出B、C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冲A行动】 10.将45g SiO2和足量的碳在高温下发生反应SiO2CSiC2C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有0.756.02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 B.反应中有18 g碳被还原 C.反应中生成了3.36 LCO标准状况 D.反应中有18 g碳被氧化 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主要操作 A SiO2 Fe2O3 盐酸 过滤 B CO2 CO O2 点燃 C FeCl2 FeCl3 Cu 过滤 D CH3CH2OH H2O Na 蒸馏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因SiO2不溶于水,故H2SiO3不是SiO2对应的酸 B.CO2通入硅酸钠溶液可以得到硅酸沉淀 C.SiO2是一种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溶点高、硬度大 D.氢氟酸能够雕刻玻璃,故不能用玻璃瓶来盛装氢氟酸 13.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的原因是 ( ) A.它溶于水得相应的酸 B.它对应的水化物是可溶性强酸 C.它与强碱溶液反应只生成盐和水D.它是非金属氧化物 14.在某石灰石样品中含有少量SiO2杂质,5.0g该样品与50mL2mol/L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1064mLCO2(标准状况),计算 ⑴石灰石样品中SiO2的质量分数 ⑵中和多余盐酸所需1mol/LNaOH溶液的体积 考查点8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教学目标 1、 硅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主要用途 2、 硅元素在自然界以SiO2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3、 SiO2与氢氟酸、碱性氧化物、强碱的反应。陶瓷、玻璃、水泥等硅酸盐产品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硅的存在及用途 ①在地壳里,硅的含量在所有元素中居第 位,仅次于 ,全部以 __ 态存在。 ②晶体硅有 光泽,硬度_______熔沸点 ,是良好的 材料。 ③与O2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氯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强碱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二氧化硅的性质 二氧化硅 物理性质 熔沸点高、硬度大的固体,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与氢氟酸反应 与NaOH溶液 与碱性氧化物(如CaO)反应 用途 光导纤维、化学仪器、光学仪器、钟表、电子部件 注意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常用橡皮塞。 三、硅酸盐工业产品比较 水泥 玻璃 陶瓷 原料 石灰石和黏土 纯碱、石灰石、石英 黏土 反应原理 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 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主要成分 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 Na2SiO3、CaSiO3、SiO2 【巩固练习】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 B.硅元素是形成地壳的主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一位 C.纯硅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得SiO22CSi2CO↑ D.单晶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下列溶液中可以盛在玻璃瓶中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是 A. 硫酸钠溶液 B. 氢氟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氯化钠溶液 3.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SiO2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B.二氧化硅分子由一个硅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C.不能用二氧化硅跟水直接反应制取硅酸 D.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烧碱反应,所以它是两性氧化物 4.实验室里熔化氢氧化钠时,不能选用的坩埚是 A. 氧化铝坩埚 B. 石英坩埚 C. 铁坩埚 D. 瓷坩埚 5.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 A. SiO2 B. GaO C. CaCO3 D. Na2CO3 6.生产水泥、玻璃都用到的一种原料是 A. 石英 B. 纯碱 C. 石灰石 D. 粘土 7、下列物质中,不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A、烧碱 B、氢氟酸 C、硝酸 D、生石灰 8.三硅酸镁被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胃溃疡,是因为该物质服用后能中和胃酸,作用持久。把三硅酸镁Mg2Si3O8nH2O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将24g石英和80g石灰石在高温下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 课时12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考点要求】 1.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以及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A 2.了解氮的氧化物及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B 3.了解氨气与水、与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以及氨水的不稳定性 B 4.了解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B 5.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硝酸分别与铜、木炭的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B 6.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C 【知识梳理】 考点1 A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以及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1氮气的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氮气是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 2氮气的化学性质 ①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 。 ②与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 。 ③氮元素由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称为 。 考点2 B了解氮的氧化物及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1氮有1、2、3、4、5等化合价写出所有氮的氧化物的分子式 、 、 、 、 、 。其中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NO,理由是 2氮的氧化物中 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 3①NO被氧化 。 ②NO2与水反应 。 考点3 B了解氨气与水、与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以及氨水的不稳定性 1氨气的物理性质 。 2氨气的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 。 ②碱性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 3氨水中的微粒有 。 4氨气的检验 。 考点4 B了解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1铵盐都是含有 离子的化合物,如 等。 2铵盐都 溶于水。 3铵盐受热 ,与碱反应放出 ,故可用此性质检验氨气和实验室制取氨气。 考点5 B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与铜、木炭的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 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 1、酸性具有酸的通性(与金属反应时,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一般不产生氢气)。 2、不稳定性 保存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HNO3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除 等少数金属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u + HNO3浓 = Cu + HNO3稀 = (2)与非金属反应 C + HNO3浓 = 3铝、铁在常温下遇浓硝酸 。可用 制容器装运浓硝酸。 考点6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课堂反馈】 1.除去混入NO中的少量NO2应将气体通过 ( ) A.Na2CO3 B.NaHCO3 C.H2O D.浓H2SO4 2.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 )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 3.下列反应中,既表现硝酸的氧化性,又表现了硝酸的酸性的有 ( ) A.CHNO3浓 B.CuOHNO3 C.CuHNO3 D.FeOH3HNO3 4.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 A.空气在雷电作用下所产生NO B.NO和O2生成NO2 C.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NO2 D.NH4Cl与CaOH2反应生成NH3 5.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有 ( ) A.NO B.NO2 C.H2 D.CO 6.常温下,下列溶液中能溶解铁的是 ( )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硝酸 C.浓盐酸 D.浓硫酸 7.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 ) A.浓硫酸 B.碱石灰 C.硅胶 D.五氧化二磷 8. 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 C.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 D.NH3H2O的受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9.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 ( ) A.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气体与浓硫酸反应生成铵盐D.气体与浓盐酸反应生成铵盐 10.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 A. Na、Ba2、Cl-、SO42- B. Na、Ba2、Al3-、NO3- C.NH4、K、Cl-、NO3- D. Na+、K+、NO3-、SiO32- 【双基达标】 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目前在我国城市中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 ( ) A.Cl2 CO2 N2 酸雨 B.NH3 CO2 NO 雾 C.SO2 NO2 CO 烟尘 D.HCl SO2 N2 粉尘 2.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CO B.NO C.NO2 D.N2 3.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O是具有刺激性的红棕色气体 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C.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 D.NO能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4.下面哪个反应不是“雷雨肥田”的基本反应 A. B. C.2NOO22NO2 D.3NO2H2O2HNO3NO 5.气体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乙可在空气中产生白雾,当甲与乙相遇时可能生成 A.NH4C1 B.NH4HCO3 C.NH42CO3 D.NH42SO4 6.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 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 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 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 7.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 A.NH42CO3 B.CaCO3 C. MgOH2 D.FeCl3 8.下列各种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其质量增加的是 ( ) A.酒精 B.浓硫酸 C.浓氨水 D.碳酸钠晶体 9.将铁粉投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少量铁粉,反应后溶液中含量较多的阳离子是 ( ) A.Fe3 B.Fe2 C.Fe2、H D.Fe2、Fe3 10.对下列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部分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氨气与氯化氢相遇冒白烟 B.把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红棕色褪去 C.常温下,铝片投入冷的浓硫酸中,产生大量气体 D.烧得红热的细铁丝伸到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棕黄色的烟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 A.钠跟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铜跟浓硝酸反应Cu2N03-4H=Cu22N02↑2H2O C.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C032-2H=CO2↑H2O D.铁跟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3=3Fe2 12.为了更简便制取干燥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 ) A.NH4Cl和H2SO4(浓)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B.N2 H2 → NH3 ,用烧碱干燥 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 13.下列物质中,常被误认为是食盐而被食用发生中毒的是 ( ) A.硝酸钠 B.亚硝酸钠 C.硝酸钾 D.亚硝酸钾 14.检验Cl 时所用试剂稀HNO3的作用是 ( ) A.防止CO32的干扰 B.防止Cl的干扰 C.生成Ag2CO3沉淀 D.防止NO3的干扰 15.关于硝酸叙述正确的是 ( ) A.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就会分解 B.稀硝酸是弱酸,浓硝酸是强酸 C.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D.稀硝酸是弱氧化剂,浓硝酸是强氧化剂 16.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 ) A.SO2与O2 B.NO2与NOC.O2与N2D.NO与O2 17.下列气体溶解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SO2溶解于水 B.NO2溶解于水 C.CO2溶解于水 D.NH3溶解于水 18.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常用的干燥剂 B.分别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都降低 C.都可以储存于铝制槽罐中 D.和铜反应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强酸性 【冲A行动】 19.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 ) A.铜和浓硝酸反应 B.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 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 20.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肯定有SO2 和NO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21.为了说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右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从U形管的长管口B注入稀硝酸,一直到U形管的短管口 A单孔塞下沿且液面不再留有气泡为止。关闭活塞,并用酒精灯在U形管短管下微热。试回答 1反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① ;② ;③ 。 2若将活塞缓缓打开,分液漏斗内有何现象 。 3写出生成一氧化氮的离子方程式 。 22.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0 g合金溶于80 mL 13.5 mo1L一1,的浓HNO3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6.72 L标准状况,并测得溶液中HNO3的浓度降至1 mo1L一1。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80 mL,试计算 1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2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考查点10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教学目标 4、 NO2与H2O的反应,氮气与水、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及氨水的不稳定性。了解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5、 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与Cu、C的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认识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反应原理 教学重、难点 氨气与铵盐的性质,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一、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1、氮气是一种 色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__ ,氮气在水里的溶解度 2、N2的电子式 ,N N键很牢固,因而N2在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 ,只有在一定条件(如高温、高压、放电等)下,才能跟H2、O2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与氧气反应 ___________ ____ (2)工业合成氨 __________ 3、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 、 的原料。氮气还常被用作 , 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 二、氮的氧化物 1、常见氮的氧化物有NO是 色 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NO2。NO2是 色 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空气中的NO2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2、空气中的NO、NO2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制硝酸工厂的废气。 3、NO2与H2O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中的NO2与水作用生成HNO3,随雨水落下形成酸雨,工业制硝酸最后也是用水吸收生成的NO2制得硝酸。 [例题]“雷雨发庄稼” 写出其中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三、氨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1、氨分子的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 2、氨气的性质 (1)氨是 色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易 ,极易溶于水, 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与水、酸反应时显碱性 ①与水反应 氨水中存在的分子有 ,存在的离子有 ____氨水越浓氨水的密度越 ,NH3H2O是一元弱碱。 ②与盐酸反应 氨与氯化氢相遇时,会生成浓的白烟(NH4Cl小颗粒),可用来检验氨气。 还可以用来检验氨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铵盐的性质 1、溶解性所有铵盐都 溶于水。 2、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写出下面两种铵盐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NH4HCO3 ___ NH4Cl ____ 3、铵盐与强碱反应 (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NH4Cl+NaOH _ NH42SO4+CaOH2 _ 注意①要反应生成NH3必须有加热条件,否则只生成NH3H2O ②该反应的作用a、实验室制氨气 b、鉴定或检验NH4 ③铵态氮肥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4、NH4+的检验取样,加入NaOH溶液加热,若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___ 色的气体产生,即含NH4 五、硝酸的性质 1、硝酸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液体,工业硝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2、酸性具有酸的通性(注与金属反应时,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不产生氢气)。 3、不稳定性纯净的硝酸或浓硝酸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就会分解 HNO3 __ (浓硝酸的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里浓硝酸呈黄色,就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硝酸的缘故。 4、强氧化性不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HNO3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u + HNO3浓 = _ Cu + HNO3稀 = 浓硝酸一般被还原成 ,稀硝酸一般被还原成 ,金属被氧化成相应的金属硝酸盐。 有些金属如 、 等在冷的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用_______清洗银镜反应后粘附在试管内壁上的Ag。 (2)与非金属反应 C + HNO3浓 = 浓硝酸与部分非金属反应时,一般被还原为 ,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 【巩固练习】 1、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