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概论绪论.ppt
煤矿开采学绪论,主讲潘棋电话13511999716EmailqpanQQ737803853,1、课程名称煤矿开采学煤矿开采学包含煤矿地下开采、特殊开采和露天开采三部分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主要是讲述煤矿地下开采内容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3、教材煤矿开采学(重排修订本),徐永圻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4、学时80学时其中讲授74学习,参观模型6学时,4、参考书(1)采煤学,中国矿业学院等院校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年;(2)煤矿地下开采方法,王家廉,吴绍倩合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85;(3)煤矿地下开采,王刚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4)采煤工艺学,钱鸣高、王庆康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年。,一、煤炭开采的重要性A、煤炭是工业的粮食,在我国一次能量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以上;B、煤炭不仅是我国的基本燃料,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中国能源结构组成预测%,世界与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二、煤炭开采的发展历史开采利用煤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煤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产品。春秋称煤炭为石涅、涅石魏晋称煤炭为石墨唐宋称煤炭为石炭明朝称煤炭为煤炭建国以后,采煤方法的发展过程1949年1952年恢复时期;1953年1957年采煤方法改革,长壁式为主占92.27;1976年1980年发展长壁、柔性、对拉、无煤柱护巷采煤法和水力采煤法;1981年至今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法。,新中国成立之初,1949年煤炭年产量只有32.43Mt,“七五”期间的6亿吨左右,“九五”期间的13亿吨,2006年23.25亿吨,2009年30.5亿吨。机械化程度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0提高到80以上。,三、建国后煤炭工业的主要成就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全国原煤产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18亿吨提高到2005年21.9亿吨,2006年23.25亿吨,2007年25.23亿吨,2008年27.9亿吨,2009年30.5亿吨,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大中型煤矿机械化水平、单产、单进、原煤工效,都逐年增高。建成了一批国际领先、高产高效矿井,初步建全了技术、设计、制造、培训比较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煤炭大型企业集团规模不断扩大,一些企业开始了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联合,煤、电、化、路、港、航产业链开始形成,一批劣势企业退出市场。行业整体效益不断增加。在经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后,2001年煤炭行业开始走出低谷,呈现恢复性增长。2002年后步入快速增长周期,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达550亿元。,世界第一位,四、煤矿开采学的基本概念与内容1、煤矿开采学的基本概念是研究煤矿开采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科学。2、煤矿开采的特点①地下作业,生产环节多,工序复杂;②必须有完整和独立的掘进、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③边生产边准备;④地面布置与井下布置相结合。3、研究内容煤矿开采学的基本内容是理论结合实际地阐述适应不同煤层赋存条件的各种采煤方法、准备方式、井田开拓及矿井设计等有关问题。,,,露天或地下,,,研究一个采区的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为采煤工作面的煤炭生产作好准备,,研究采煤工作面的采煤工艺及回采巷道布置的问题,是煤炭生产的核心工作。,,主要研究矿井和采区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是整个矿井开采的全局性战略部署,研究如何从地面进入地下揭露煤层,为煤炭生产的准备工作打下基础;,教学难点①煤矿井巷是一个复杂的三维空间系统,学习中很难理解和掌握其空间关系和概念;②煤矿井下机械设备特殊。课程特点①三多叙述多,图多,影响因素多(地质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②一强煤矿技术政策特别强,有的技术政策变化特别快);③一广适及机械、地质、岩石力学、矿压、井巷工程、制图、矿井通风、安全等多门课程知识。,[复习思考题]1、简述煤矿开采的特点2、简述煤矿开采学研究的内容。3、谈谈你对学习本课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