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镇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规划研究.pdf
声明声明下面论文由免费论文教育网 http//www.PaperE 用 户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档仅供参考,严禁抄袭 免费免费论文论文教育教育网网 - 1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中小城镇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规划研究中小城镇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规划研究 杨军,常江,王卫* 作者简介 杨军 (1986-) , 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城市更新、 生态修复、 工业废弃地再利用. E-mail yangjun_324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摘要摘要 由资源产业及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 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5 转型或消亡的过程。 本文通过对青山泉镇矿区采煤塌陷地为主体对象的研究, 阐述了采煤 塌陷地与城镇发展之间的利害关系。 并结合生态补偿的理念, 对采煤塌陷区的不同修复模式 进行了系统总结。进而提出了矿业城镇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规划理论。结论表明,矿业城镇 生态修复规划在推动矿业城镇城乡一体化进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 关键词关键词城市规划与设计;矿业城镇;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规划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TU984 Study on Eco-rehabilitation Planning Based on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of Small Town 15 Yang Jun,Chang Jiang,Wang Wei School of Mechanics and Civi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Jiangsu Xuzhou 221008 Abstract Due to the development regulation of resource industry and resource-based citis, resource-based cities are bound to experience a process of building - boom - recession - transition 20 or dying. According to the coal mining subsidence land in mining area as the main object of the study,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interest between the coal mining subsidence land and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summaried different repairation modes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Then proposed the theory of eco-rehabilitation planning in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Conclusions indicated that the planning of mining town 25 are all of great significance on promot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rocess,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Mining Town;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Eco-rehabilitation Planning 30 0 引言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资源型城镇资源生产量的逐年减少, 而且各资源型城镇在开发建设时 大都只注重资源的开采, 往往容易忽视其城镇本身有限的发展条件, 导致资源枯竭和城镇发 展的矛盾日益加剧[1]。 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资源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 的广泛关注。 从 2007 年国务院出台的 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到 200935 年温家宝总理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签署的 “江苏省与德国北威州政府联合共建中德徐州生 态区示范项目”,这一系列举措充分表明了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克服这些困难的决心[2]。笔者 通过分析塌陷地对青山泉镇所造成的影响, 结合近期参与编制的 徐州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 规划及青山泉镇塌陷区生态修复概念性总体规划,总结了青山泉矿区进行塌陷地生态 修复的价值。 并在对矿区采煤塌陷地现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其相对应的生40 态修复模式及规划,希望能对我国矿业城镇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 2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图 1 采煤塌陷区现状 Fig.1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1 采煤塌陷地现状分析采煤塌陷地现状分析 1.1 采煤塌陷地对矿业城镇发展的影响采煤塌陷地对矿业城镇发展的影响 青山泉镇隶属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北依齐鲁大地,南连淮北平 原,西距徐州 25 公里,东距连云港 150 公里,区位条件较为优越。规划的基地位于青山泉45 矿原一号井塌陷地范围内, 面积达 5000 余亩。 由于基地内的塌陷地位于青山泉镇区的西部, 属于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较为敏感的镇村结合部,因此给城镇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1)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遭受严重破坏[3]。塌陷区由于长期煤炭生产造成地区性的环 境破坏,塌陷后长久闲置,大气污染、水系破坏、土壤沉陷等问题都十分严重。恶劣的生态50 环境不仅损害了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政府招商引资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2)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由于常年采煤造成了废弃煤矿土地大片塌陷,并且塌陷 区紧邻镇区, 距离镇中心繁华区域也不超过一千米, 对本镇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甚至制约了本镇相关产业的发展。 (3)城市化建设水平低。由于塌陷土地对镇区土地的分割,严重影响了城镇化进程前55 进的步伐。塌陷地周围村庄布局凌乱,发展不均衡,周边产业除本镇赖以生存的纺织和冶金 以外,其它产业分布零散、层次低、不成系统,发展相对滞后。 (4)居住环境、城镇面貌差。青山泉镇是贾汪区的经济大镇,曾荣获“中国乡镇之星” 等殊荣,是国家经济实力千强镇之一。但是本镇脏、乱、差的环境面貌与其声名极为不相符 合,街道面貌急需改善,生态环境亟待修复治理(如图 1)。 60 (5)人口下降、人才流失。土地破坏、环境恶化、生活来源丧失、失业人口增加导致 周边地区吸引力下降,人口流失严重,科技人才难以引进。如何引进先进的技术,留住人才 是本镇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对采煤塌陷地的“再认识”对采煤塌陷地的“再认识” 矿区采煤塌陷地曾一度被人们认为是废弃的、毫无利用价值的土地。在土地复垦条例65 修改草案(2008)中土地复垦被定义为“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损、塌陷、压占、污染等造 - 3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成破坏的土地或因自然灾造成破坏的住地, 采取整治措施, 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或恢复生 态的活动”。比较土地复垦条例(1989),土地复垦的涵义得到拓展,即恢复土地的生 态环境也是一种复垦,新的条例对采煤塌陷地的价值进行了重新认识。 事实上,塌陷地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生态上,还体现在经济、社会层面。塌陷地生态恢复70 不仅是单纯土地和生态意义上的恢复, 而是将塌陷土地视为城乡协调发展、 矿城可持续发展 的新资源,挖掘其潜在价值,根据矿业城镇现状及未来建设规划,在生态适宜性分析评价的 基础上开发、重建,恢复为矿区环境、经济、社会目标共赢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青山泉 镇塌陷地的价值有待被重新认识[4]。 2 塌陷地价值体现塌陷地价值体现 75 2.1 生态价值生态价值 (1)湿地净化作用 塌陷水体生态价值在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徐州地区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塌陷水体经过处 理后形成的人工湿地对于解决水资源流失、 短缺问题有积极意义。 以塌陷水体为基础建设人 工湿地可处理各类污水,如城镇生活污水、酸性矿山废水、农业污水等[5]。 80 (2)蓄洪防旱作用 地表塌陷造成地区水流系统失衡,农田被淹、渔业减产,如能结合塌陷水体进行区域内 的水利系统疏通、 修复, 则塌陷水域可起到涝可吞洪、 旱能吐水的蓄洪防旱、 减轻灾害作用。 由于当地水资源的匮乏,这既能体现出塌陷地自身的作用,也符合当地老百姓的迫切需求。 但青山泉镇的现状却是水资源利用不足,造成了众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85 (3)调节气候作用 以塌陷水域为基础建设人工湿地, 可以很好地发挥塌陷地水域调节气候的作用, 使本镇 范围内的小气候具有冬暖夏凉的自然生态优势, 这将是能够吸引本镇居民甚至是市区居民前 来定居的重大优势。 2.2 经济价值经济价值 90 矿区城镇塌陷土地大都位于城镇边缘,原始用途多为农田。一方面,复垦土地可以由原 来的农业单一经营模式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加工等多业联合的复垦开发,具有较大 发展前景与空间。土地修复后可进行多层次的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这将比仅依靠普通耕 种带来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复垦土地若作为工业用地、住宅用地等进行开发建设,在政 策的扶持与倾向下, 开放商的土地成本较低, 成本回收期短, 居民也能得到真真实实的优惠。 95 此外, 矿业城镇水系并不丰富, 塌陷形成的大面积湖面在未来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显 得尤为珍贵,塌陷水域周边的土地会随着矿区环境的好转,地价不断攀升,经济效益突显。 2.3 社会价值社会价值 塌陷地区社会问题较为突出, 土地破坏使得农民失去了生活来源, 矿井关闭导致工人就 业机会减少, 原本围绕矿区建立的地区小经济逐渐破产, 环境的恶化及生存机遇的减少致使100 区域内人口大量外流。 塌陷地的生态恢复治理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状况的改善, 更是该地区 经济复兴的良好契机[6]。 政府对老工业基地复兴的关注, 对塌陷地修复和再利用的策略研究, 其中重要的目标之 一就是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提升该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促进矿企的转型和发展。 - 4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从这一角度来看, 对塌陷地进行生态恢复将会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 使得镇村结合地区向更105 加和谐稳定的方向迈进。 3 塌陷区生态修复规划塌陷区生态修复规划 以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为目标, 响应 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 干意见提出的2010年前,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大多数资 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110 强。 在对实地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如唐山、杭州、德国鲁 尔等。以“还青山泉-青山绿水,建青山泉-花园城镇”为规划理念,在对塌陷地进行生态修 复的同时,对青山泉镇西地区进行统一科学规划,构建环境优美、人民满意的可持续发展的 新青山泉(如图2)。 115 3.1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1)经济生态原则 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一个地区得以生存发展, 良好的环境是前 提。因此,青山泉镇塌陷地生态修复规划必须遵循“环境为先”的原则;另一方面,青山泉 镇的经济活动和代谢过程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和命脉, 也是做好青山泉镇塌陷地生态修复120 规划的基础,因此,还应遵循“经济为本”的原则,促进经济发展,而非抑制其发展。青山 泉镇塌陷地生态修复规划要体现经济生态发展的目标要求, 而经济发展的目标又要以环境生 态目标为前提,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 (2)社会生态原则 矿区是社会化的产物, 人的社会行为和文化观念, 是矿区演替与进化的动力源泉。 因此,125 在进行生态修复规划的同时, 要以人类对生态的需求为出发点, 规划方案应充分考虑新的开 发建设与原有城镇格局、居民区之间的相互融合、实现塌陷区与城镇的共同发展,且规划方 案应被矿区周边利益相关主体所接受和支持。 (3)复合生态原则 矿区是区域环境中的特殊生态综合体, 是整个城镇区域里内部具有生态环境意义的生态130 实体,是城镇中的生态敏感区[7]。因此,必须将塌陷地区与青山泉镇区视为一个有机体,综 合加以规划。 图 2 生态修复总体规划 Fig.2 Eco-rehabilitation planning - 5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3.2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基于“还青山泉-青山绿水,建青山泉-花园城镇”的规划理念(如图2),以城乡统筹135 发展为宗旨,采取多技术、多途径土地复垦,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建立不同功能的矿区 生态建设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生态恢复建设机制,最终实现一个总 目标恢复青山绿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共赢。 3.3 规划策略规划策略 青山泉镇塌陷地生态修复是以塌陷地治理、 环境修复为契机, 挖掘采煤塌陷地的资源价140 值,重新构建青山泉镇区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实现镇区内外空间的融合,新旧功能的整 合,生态景观的重塑,文化特色的塑造和传承,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实现青山泉镇的 可持续发展(如图3)。因此,可从以下二个层次促进城乡生态体系的恢复重建。 第一层次重塑生态环境、发展高效林业 塌陷区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大气、 水体造成污染以及对土地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145 大气、水体、土地的修复治理仍是矿区生态环境重塑的主要任务 (1)整顿矿区周边污染源,提倡环保清洁生产,建立生态产业链; (2)挖掘塌陷地湿地价值,整理水系,构建多层次的生态景观; (3)科学合理打造高效林业种植,探索塌陷地植物修复新技术。 第二层次建立休闲产业、营造生态住区 150 从城乡一体化出发,因地制宜、分区利用塌陷地,建立不同利益团体的合作平台,寻求 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共赢 (1)争取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 (2)第二产业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并举转变; (3)营造生态住区,改善人居环境。 155 4 结论结论 从国内外众多资源型城镇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来看,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早、 长远的 规划。借着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契机,积极推进徐州地区中小城镇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 图 3 规划意向 Fig.3 Planning intention - 6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统筹发展出发, 打破 “城乡” 界限, 综合考虑 “矿” 、 “城” 、 “乡”的统筹关系,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区补偿,利用塌陷地建立不同利益团体的合作160 平台,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王川红.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协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 常江,吕恒林,葛世荣等. 徐州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规划[R].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9-6. 165 [3] 刘抚英.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D]. 清华大学,2007 [4] 林祖锐, 常江, 王卫. 城乡统筹下徐州矿区塌陷地生态修复规划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09,10 [5] 张金伟,常江. 城市废弃地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07,11 . [6] 赵淑云. 淮北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发展的战略选择[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2175-178. [7] 汪军英,达良俊,由文辉. 城镇生态敏感区的划分及建设途径[J].城市问题,20070152-55.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