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研究新进展.pdf
第 3 0 卷第 5 期 V 0 l - 3 0 No . 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 然科学版 J ou r nal o f L i a o n i n g T e c h n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2 0 1 1 年 1 0月 Oc t . 2 01 1 文章编号1 0 0 8 - 0 5 6 2 2 0 1 1 0 5 . 0 6 6 7 . 0 5 DO I C NKI 2 1 . 1 3 7 9 / N.2 0 1 1 1 0 2 4 . 1 8 3 1 . 0 0 5 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研究新进展 范立 民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 西安 7 1 0 0 6 5 摘要为了系统归纳保水采技术的研究成果,促进煤理论的发展,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对 目 前保水采煤 保水开采 技术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由此,提出了以控制生态水位为核心的科学采煤 技术研究方法,保水位是保水采煤的核心,为今后保水采煤技术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保水开采保水开采技术;生态脆弱矿区;生态水位;采煤方法规划;综合分析;核心;采煤技术 中图分类号T D 1 6 4 . 1 文献标志码A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o a 1 mi n i n g me t h o d wi t h wa t e r p r o t e c t i o n i n f r a g i l e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g i o n FAN Li mi n S h a n n x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G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 Xi ’ a n 7 1 0 0 6 5 , Ch i n a Ab s t l ‘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s y s t e ma t i c a l l y s u mma r i z e t h e a c h i e v e me n t i n c o a l mi n i n g t e c hn o l o g y wi t h wa t e r p r o t e c t i o n a n d f u r t h e r a c c e l e r a t e i t s d e v e l o p me n t , t h i s p a p e r o v e r v i e ws t h e r e c e n t a c h i e v e me n t a n d t h e l a t e s t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c o a l mi n i n g me t ho d s wi t h wa t e r p r o t e c t i o n . I n a d d i t i o n ,i t p r e s e n t s t h e s o p h i s t i c a t e d c o a l mi n i n g me tho d wi t h t h e c o r e f o c u s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wa t e r l e v e l c o n t r o 1 . I t p r o v i d e s a d i r e c t i o n f o r t h e f u r t h e r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c o a l mi n i n g me t h o d s wi t h wa t e r p r o t e c t i o n . Ke y wo r d s c o a l mi n i n g wi th wa t e r p r o t e c t i o n ; t e c hn o l o g y for c o a l mi n i n g wi th wa t e r p r o , a n d p o i n t s o u t i t s 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h d i r e c t t e c t i o n ;f r a g i l e e c o l o g i c a l a r e a ;e c o l o g i c a l wa t e r l e v e l ;c o a l mi n i n g me t h o d p l a n ; c o mpr e h e n s i v e a na l ys i s ; c o r e ; m i ni ng t e c h no l o g y 引 言 保水采煤 保水开采 是针对陕北浅埋煤层开 采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而提出的。十几年 来,保水开采研究与实践取得 了突破性进展。本文 对保水开采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简要总结,提 出进一步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 问题。 保水开采的基本思想是 1 9 9 0年之后形成的。 1 9 9 0年 4月 2 8日和 1 2月 2 0日,神北矿区的瓷窑 湾煤矿先后两次发生巷道 冒顶事故⋯,虽然涌入矿 井的水不多,但大量 的沙掩埋 了巷道,并引起了地 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水库干涸 、泉流量迅速减少 , 小溪断流和植被枯萎。韩树青等最早提出了陕北煤 田开发应高度重视对萨拉乌苏组地下水 的保护,指 出对于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到达萨拉乌苏组含水 层的区域,应采用充填式采煤方式保护地下水 J 。 范立民分析了陕北第一个综采工作面开采引起的 水位下降和生态环境破坏I 3 j ,提 出通过开采区域、 采煤方法的合理选择实现保水采煤 目的,并划分 了 三类开采条件分区,首次提出“ 保水采煤” 观点【 4 】 。 1 9 9 5年初,为保证大柳塔煤矿安全投产,开展了突 水防治工程L 6 J ,对采空区地下水渗漏有 了新认识 。 近年来,中国有多个课题组针对陕北浅埋煤层 保水开采 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提 出了保水开采对 策和方法 ,在原煤炭部资助下,首次开展了保水采 煤系统研究 , 发表了部分成果,包括李文平l 8 】 等划 分了煤层覆岩结构类型。叶贵钧 J 等对陕北煤炭开 发的主要环境地质 问题的论述 。魏秉亮、范立 民 U J 等对采空区地面变形 的论述等 。刘洋等开展 了“ 围 岩. 煤柱群” 力学参数模拟试验研究,提出了保水开 采的技术参数【 l 。 许家林【 l 】 等研究了神东矿区关键 层结构类型,指出单一关键层结构是导致浅埋煤层 特殊采动损害现象的地质根源。 马立强l l3 J 、 张杰[ 1 4 ] 等研究了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 收稿 日期2 0 1 0 . 1 2 3 0网络 出版时间2 0 1 卜1 O 一 2 4 1 8 3 1 2 7网络出版地址h t t p / / w w w.c n k i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2 1 . 1 3 7 9 .N. 2 0 1 1 1 0 2 4 . 1 8 3 1 . 0 0 5 . h t m l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计划基金资助项目 2 0 0 8 K R 5 8 ,2 0 1 I T J 0 1 作者简介范立民 1 9 6 5 一 ,男,山西 曲沃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煤地质 、矿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方面的研究。本文编校于永江 6 6 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3 O 卷 1 保水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1 . 1 保水开采的地质基础研究 1 9 9 0 1 9 9 3年作者在主持石圪台、前石畔井 田 水文地质勘探 中,提出了以保护萨拉乌苏组地下水 为 目标的勘查方法,并论述了采煤对萨拉乌苏组地 下水影响即 “ 保水采煤”问题 ,1 9 9 4年作者提出开 展陕北侏罗纪煤 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 研究建议书,受到叶贵钧教授重视,1 9 9 6年以 中 国西部侏罗纪煤田 榆神府矿区保水采煤与环境 地质综合研究为题,列为煤炭部重点科研计划, 这是首次使用“ 保水采煤” 一词,该课题研究面积涉 及陕西省境 内北纬 3 8 。 3 0 似 北的侏罗纪煤 田分布区, 1 9 9 8年完成。首次系统地完成了小比例尺的保水开 采地质背景研究,从宏观上对决策者起到一定的指 导作用,奠定了保水采煤研究的基础 ,其最大进展 是对煤层覆岩结构类型进行了划分 ,划分出沙土基 型、沙基型、基岩型、烧变岩型等五种煤层覆岩结 构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开采条件进行了分析,定 性划分出保水区、失水区、无水区等三个分区。但 由于勘查程度低 ,控制工程少,研究深度不足 以满 足保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 2 0 0 3年作者主持完成 了“ 榆神矿区保水采煤研 究” ,就规划中的大保 当、金鸡滩等井田进行 了专 门研究,定性划分了榆神矿区保水开采地质条件分 区 自然保水开采区、可控保水开采区和限制开 采区,促进了榆神矿区开发进程。2 0 0 4年范立 民认 为,采煤不可能不造成一定的地下水渗漏l 6 J ,但保 水采煤到底保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保了水,针对 陕 北沙漠区植被特点,至少应考核 以下两个指标一 是不至于造成泉水的干涸或大幅度减流;二是对植 被的生长条件不产生大的影响。结合部分煤矿开采 实践,提出了合理选择开采区域和采用合适的采煤 方法 的保水开采实现途径L 4 J ,并就 陕北煤炭资源开 发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问题进行了研究L 1 引 ,指 出,要 做好区域性煤炭工业大规划和合理划分井 田,科学 选择采煤方法,以免造成采煤区地下水位下 降。 模拟了基岩厚度 3 0一步 m 以下、 土层 2 0 m 以下的 砂土基型和基岩厚度 3 0 m 以上、土层 2 0 m 以上的 砂土基型 2种类型的工程地质条件,通过煤柱上的 米赛斯应力分布、上覆岩层的拉应力分布以及顶板 的下沉量等模拟结果分析,判断了煤柱和覆岩的稳 定性,得出了不同基岩厚度工作面实现保水开采 的 合理推进距 。确定了属于陕北沙土基型覆盖层类型 的榆树湾矿首采面要实现保水开采 的合理开采方 法是应采用上分层采高为 5 m 的分层开采方案,而 上分层采后 的下分层 开采和放顶煤开采方案均不 能实现保水。 保水开采的关键,是煤层上覆隔水层在采煤条 件下的稳定性 ,隔水层稳定是保水开采 的最佳途 径,也是评价萨拉乌苏组地下水是否渗漏的重要指 标 。黄庆享 【 l 7 J 等研究 了隔水层特 性及其采动隔水 性,开展 了长壁保水开采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 为了促进中小煤矿技术改造和保水需求,张少 春u 8 J 等开展了模拟试验研究, 提出了采用间歇式保 水采煤方法,认为顶板基岩厚度小于 3 0 m 时,只 能采用条带式、房柱式开采或者不开采。刘洋、石 平五【 1 1 】等提出,条带采煤法是目前实现保水采煤的 一 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分析了条带开采技术参数, 应用 R F P Az D数值试验程序 ,模拟了不同采 留比的 条带开采设计中围岩破坏的力学过程,提出条带开 采技术参数,形成了窄条带保水开采技术,为榆神 矿区富水区中小煤矿提升技术水平 、提供回采率和 保水开采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在榆 卜 界煤矿等推广 应用,取得成功。 值得说明的是,尽管作者不主张窄条带开采, 但现有地方煤矿已经开采多年,煤炭采出率低,采 煤工作面布设不规范。因此,研发窄条带保水开采 技术是为 了规范现 有中小煤矿房柱式采煤而进行 的迫不得已的技术 , 按照 “ 窄条带 ” 保水开采技术, 回采率提高 2 0 %以上,同时保护了生态水位 ,据监 测 ,榆 l- 界煤矿等开采后,采空区上方萨拉乌苏组 地下水水位下 降幅度小于 O . 3 m,使地下水位埋深 保持在 5 m以浅,从而保护了生态环境。 1 . 2 实验模拟研究 1 . 3 采煤方法研究与实践 根据榆树湾煤矿建设的需求 , 侯忠杰 等 以相 似材料模拟所得到的工作面推进距离与覆岩裂隙 高度关系为依据,建立了数值模拟模型,以计算工 作面合理的煤柱尺寸,运用 A L G OR有限元程序 , 2 0 0 6 年以来, 作者针对陕北保水开采问题, 提 出了分类分区采用不同采煤方法的方案 】 。 对于榆 神矿 区东南部的浅埋煤层 ,进行限高开采和条带开 采的保水技术方案,并在鑫源、二墩等 1 0余处生 第 5 期 范立民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研究新进展 6 6 9 产矿井推广,取得了成功,由房柱式开采改为条带 开采后,回采率明显提高,采空区地下水水位保持 恒定或下降幅度很小,减小了矿井涌水量【 2 们 ,达到 了保水开采 目 标;对于新民矿区黄土沟壑区,推广 长壁开采, 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同等产量情况下, 大幅度减少开采面积,减少采动损害,府谷县 8 4 处整合矿井全部推行壁式布置长壁开采,达到了减 少采动损害、提高回采率的目标【 l 。 2 以控制生态水位为 核心的科学采煤技术 2 . 1 生态水位及其合理埋深 地下水 是维系 陕北地表生态系统的最主要因 素,也是保持矿 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主控因素,地下 水位埋深对地表生态环境起着严格的控制作用,我 们把调控表生生态环境的水位称为生态水位【2 J 。 陕北生态脆弱矿 区地跨湖群高平原区、沙漠区 和盖沙丘陵区,其典型植物长势与地下水位埋深的 关系具有代表性。随着地下水位埋深增加,植被从 沙柳灌丛一沙蒿灌丛演替; 从小叶杨 向旱柳演替【 2 。 当地下水位埋深≤3 m时, 所有典型植被的长势都较 好;而随着地下水位埋深/5 m,植被的长势变差; 地下水位埋深≥1 2 m时,这些植物根本无法生存。 研究得出,该区域最适合沙漠植被生长的地下水位 埋深,即生态水位埋深为 1 . 5 ~ 5 m。沙柳灌丛与小叶 杨是相对比较喜水 的植物,适宜的地下水位埋深区 间较窄,而沙蒿灌丛与旱柳耐旱能力强,适宜的地 下水位埋深区间较宽。当地下水位埋深下降到 5 m 以下时,表生生态恶化将在所难免,生态一旦恶化, 一 是难 以恢复,二是恢复代价高昂。因此,保水开 采控制的核心就是要控制生态水位。 2 . 2 采煤 引起的水位下降及环境问题 研 究 了浅埋煤层 大采 高长壁工作面 的采动覆 岩导水通道的分布特征,对采空区冒裂带发育情况 进行了探测研究[ 7 , 1 o , 2 1 】 。结果表明,对于典型浅埋 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在初次来压至第一次周期来压 期间,覆岩导水通道迅速发育至松散含水层底部, 工作面后方约 2 个周期来压距离后,采空区覆岩垮 落带以上的覆岩导水通道被逐渐压实闭合,但开切 眼处的导水通道不易闭合; 对于次浅埋煤层, 主关键 层初次来压后,导水通道迅速发育至最大高度,但 伴随着主关键层约 1 ~2个周期来压后,基本顶至 主关键层 之间断裂带 内的覆岩导水通道可很快被 压实闭合。该成果可对浅埋煤层保水防溃采煤研究 和应用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 2 . 3 煤炭工业规划及科学开采方法 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针对 陕北煤层与含水层 赋存的空间关系 ,研究了不同采煤方法条件下煤层 开采对含水层的影响,提 出了保水开采地质条件分 区和采煤方法规划的概念和实施方案,提出了生态 脆弱地 区煤炭开发新思路,并在陕北推广应用,取 得了较好的效果 。陕北唯一具有供水意义和重要生 态价值 的含水层位于煤层之上,合理生态地下水位 埋深为 1 . 5 ~ 5 . 0 m, 煤层开采 的导水裂隙导致地下水 位下降,表生生态退化,我们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 科学采矿实践,采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联合水 文地质 、生态环境 、采矿等学科专家联合攻关,取 得重大突破,提 出了控制地下水位是生态脆弱矿区 科学开采的核心 。开采实践和室内模拟实验表明, 当煤层上覆隔水岩组厚度≥3 3 ~ 3 5倍采高时,煤层 开采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煤层上覆隔水岩组厚 度 1 8倍采高时,煤层开采会破坏隔水层,导致水 位下降;1 8 ~ 3 5倍采高时,可采取“ 限制采高” 等措 施实现保水开采。以控制地下水位为目 标,以采动 隔水层稳定性分区为基础,以采煤方法规划为手段 的丌采方法是生态脆弱区煤炭科学 开采 的有效途 径,并编绘了我国第一幅区域性采煤方法规划图 图 1 ,在陕北地区广泛推广应用 ,取得重大经济 社会效益【 叭 。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学认识 了生态脆 弱矿区煤炭开发 问题,既不能片面追求高产高效, 也不能因环境脆弱制约开发,必须走地质先行 、综 合研究、科学分区、分类开采的开发道路;二是为 陕北减少采动损害找到了有效途径;三是为西部生 态脆弱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开创 了新思路。 2 . 4 定量划分保水开采地质条件 根据采厚和 隔水岩组及含 隔水层 的空间关 系划分,实现了保水开采地质条件的定量划分。对 于隔水岩组与采厚 比大于 3 3 ~ 3 5 倍 的区域,采煤产 生的裂隙带不会导通含水层,规划为 自然保水开采 区;对于隔水岩组与采厚 比小于 1 8倍的区域 ,采 煤产生的裂隙带将发育到含水层,疏干地下水,必 须采用特殊开采方式才能实现保水,称为保水限采 区;隔水岩组厚度介于 l 8 ~ 3 5 倍采厚之间的大部分 区域,采取一定的措施,限制裂隙带发育高度,即 6 7 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3 O 卷 通过限高开采实现保水开采 ,称为可控保水区,该 区域是扩大保水开采的主要区域。 根据实验研究与部分煤矿开采实践,围绕控制 地下水位的目 标,将生态脆弱区的煤炭开采技术条 件划分为 自然保水开采区、长壁限高开采区、局部 充填开采区 生态可恢复型,水煤共采型和长壁 开采区等 4种开采地质条件类型 图 1 自然保水 开采区,采用一次采全厚的长壁开采方法,水体和 地表生态不会受到破坏的区域;长壁 限高开采区, 通过限高开采 包括 限高分层开采 ,调整开采程 序 包括上行开采 ,充填开采技术等 ,可以实现 水体和地表生态不会受到破坏的区域;局部充填可 采区需要进行充填开采,地方中小煤矿采取窄条带 置换充填开采,大型煤矿采用条带充填,在现阶段 充填开采技术不能达到保 护水 资源和生态环境的 区域,基于煤水关系的重要性 ,可限制开采 ,即不 允许开采或者不允许建设新矿井;新 民矿区属于长 壁开采区属于黄土丘陵区,按照长壁布置开采,但 该区煤矿过度密集 ,应该限制新井建设,同时,整 个陕北地区的窟野河流域、秃尾河沿岸煤矿 已经过 度集中,超 出了环境承载能力。 图 1 区域性采煤方法规划图 F i g . 1 ma p o f r e g i o n a l c o a l mi n i n g me t h o d p l a n 2 . 5 定量确定保水开采的采煤方法 以往,煤炭工业规划主要是矿区总体规划 ,主 要考虑因素是煤层赋存条件,一般情况下,只要有 可采煤层分布,就规划井田,予以开发,很少留设 环境保护缓冲地带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决定采煤方 法 ,很少根据采煤引起 的水位下 降情况来规划井 田、确定采煤方法 。 最近,笔者提 出针对特定区域 , 采用合适的采煤方法是实现保水采煤的关键技术 之一曲 ,开展区域性采煤方法规划,不仅要查 明煤 层、含水层、隔水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开展煤层开 采冒裂带发育规律研究,划分保水开采条件分区, 而且要根据各分区的地质条件确定定量确定最佳 的采煤方法,并编绘区域性的采煤方法规划图。 3 展望 保水开采是绿色矿 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深 入开展保水开采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是中国大型 煤炭基地建设绿色矿区的重要任务,对陕北生态脆 弱矿区 2 0年来的保水采煤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 初步形成 了保水开采 的技术体系,也得到了较好的 推广应用 ,但仍然有一些重大科学技术 问题未得到 很好 的解决一是控制生态水位的保水开采分区指 标的选取 问题,关键的科学技术 问题是 冒裂带发育 规律,针对不同的采煤方法、工作面参数,科学确 定冒裂带发育规律 ,结合精细的地质勘查资料 ,划 分保水开采区域,优化采煤方法,达到采煤与保水 位的统一;二是特殊开采区域的开采技术 ,如充填 开采保水位的技术经济可行性问题;三是煤炭密集 开发区采煤引起的生态效应 问题,尽管已经取得 了 一 些实测成果,但煤矿采空区的生态效应 ,受到大 气 降水 、农牧业 禁牧等因素 的叠加影响,尤其 是禁牧 因素,促进 了采空区 整个陕北草本植物 的发育,而采煤的影响程度,似乎减轻了。 保水采煤目 标的实现,降低了采动损害,控制 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促进 了绿色矿区建设。 参考文献 [ 1 】范立 民. 神 木矿 区的主 要环境 地质 问题 [ J 】 _ 水文地 质工程 地质 , 1 9 9 2 , 1 9 6 3 7 4 0 . 『 2 ]2 韩树青, 范立民, 杨保国. 开发陕北侏罗纪煤田几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问题分析[ J 】 . 中国煤田地质, 1 9 9 2 , 4 1 4 9 5 2 . [ 3 】范立 民. 煤 田开发的环境效应 以神北矿区为例 [ J ] . 中国煤 田地 质, 1 9 9 4 , 6 4 6 3 - 6 6 . 【 4 ]范立民, 蒋泽泉愉 神矿区保水采煤的工程地质背景[ J ] .煤 田地质与勘 探, 2 0 0 4 ,3 2 5 3 2 3 5 . [ 5 】范立民. 论保水采煤问题[ J 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 0 0 5 ,3 3 5 5 0 5 3 . [ 6 】F a n L i mi n . S t u d y o n g e o l o g i c a l d i s a s t e r f r o m wa t e r i n r u s h a n d s a n d b u t i n g i n m i n e o f s h e n f u mi n i n g d i s t r c t [ C ] . G r o u n d wa t e r Ha z a r d Co n t r o l a n d Co a l b e d M e t h an e De v e l o p me n t an d Ap p l i c a t i o n T e c h niq u e s -- P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M i n i n g T e c h ’ 9 6 S y mp o s i u m. CCMRI . Xi ’ a n , 1 9 9 6 1 5 4 - 1 61 . 第5 期 范立民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研究新进展 6 7 1 [ 7 ]范立民. 陕北地 区采煤造成的地下水渗漏及对策[ J 】 . 矿业安全与环 保,2 0 0 7 , 3 4 5 6 2 - 6 4. 【 8 】李文平, 叶贵钧, 张莱, 等. 陕北榆神府矿区保水采煤工程地质条件研 究【 J ] _煤炭学报, 2 0 0 0 ,2 5 5 4 4 9 4 5 4 . 【 9 】叶贵钧,张莱, 李文平, 等. 陕北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开发主要水工环 问题及防治对策[ J ] . 工程地质学报, 2 0 0 0 , 8 4 4 4 6 4 5 5 . 【 l 0 】魏秉亮, 范立民, 杨宏科. 浅埋近水平煤层采动地面变形规律研究[ J ] . 中国煤田地质, 1 9 9 9 , 1 1 5 4 4 4 7 , 7 1 . [ 1 1 】刘 洋, 石平五, 张壮路. 浅埋煤层矿区“ 保水采煤” 条带开采的技术 参数分析[ J 】 .煤矿开采, 2 0 0 6 , 1 l 6 6 - 1 0 . [ 1 2 】许家林, 朱卫兵, 王晓振, 等.浅埋煤层覆岩关键层结构分类[ J 1 . 煤炭 学报, 2 0 0 9 ,3 4 7 8 6 5 8 7 0 . [ 1 3 】马立强, 张东升, 乔京利, 等. 浅埋煤层采动覆岩导水通道分布特征试验 研究[ J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8 , 3 4 5 6 4 2 - 6 5 2 . [ 1 4 】张杰, 侯忠杰. 榆树湾浅埋煤层保水开采三带发展规律研究[ J 】 .湖 南科技大学学报, 2 0 0 6 ,2 1 4 1 0 . 1 2 . [ 1 5 ]范立民.陕北煤炭基地规划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J 】 . 陕西煤 炭, 2 0 0 5 , 2 4 1 3 - 7 . [ 1 6 ]侯忠杰, 肖 民, 张杰, 等. 陕北沙土基型覆盖层保水开采合理采高 的确定[ J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7 , 3 3 2 1 6 1 . 1 6 4 . 【 1 7 ]黄庆享.浅埋煤层保水开采隔水层稳定性的模拟研究[ J 】 . 岩石力学 与工程学报,2 0 0 9 ,2 8 5 9 8 7 . 9 9 2 . 【 l 8 】张少春, 张杰, 肖永福 .保水采煤合理推进距离试验研究[ J ] . 陕西煤 炭,2 0 0 5 , 2 4 1 1 7 - 1 9 . [ 1 9 】王双明, 黄庆享, 范立民 , 等. 生态脆弱矿区含 隔水层特征及保水 开采分区研究[ J ] .煤炭学报, 2 0 1 0 , 3 5 1 7 - 1 4 . 【 2 O 】杨泽元, 王文科, 黄金廷, 等.陕北风沙滩地区生态安全地下水位埋深 研究[ J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6 , 3 4 8 6 7 . 7 4 . 【 2 l 】王双明, 黄庆享, 范立 民, 等. 生态脆弱区煤炭开发与生态水位保护 [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 0 1 0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征订通知 国内邮发代号8 - 1 1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创刊于 1 9 7 9 年,是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工程技术大 学主办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现 为双月刊 ,双月月末 日出版, 国内外公开发行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是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 C C S E中国核心学 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收录源期刊、 辽宁省一级期刊。 本刊所载论文或摘要被美国 化学文摘 c A 、 俄罗斯 文摘杂志 A J , V I N I T I 、美国 剑桥科学文摘 自然科学、美国 剑桥科学文摘 工程 技术、荷兰 斯高帕斯数据库 S c o p u s 来源期刊和美国 乌利希期刊指南 U l r i c h s w e b 6 家 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和 6家 国内著名数据库或检索刊物收录。 本刊 以矿业工程 、地质与测绘工程 、力学工程等地矿类专业方 向研究为特色 ,侧重基础理论研究,主 要栏 目有 矿业工程、土木与力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计算机技术、机械与材料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 境工程与基础科学、工程与实践等。 国际标准刊号I S S N 1 0 0 8 0 5 6 2;国内统一刊号C N 2 卜1 3 7 9 / N; 国外邮发代号B 4 3 8 8 ;国内邮发代号8 1 1 1 每册订价 2 O 元 ,全年 6册 1 2 0元,邮发代号 8 一 l 1 l , 欢迎单位或个人到当地邮局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