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力中厚煤层采煤工作面安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pdf
声明声明下面论文由免费论文教育网 http//www.PaperE 用 户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档仅供参考,严禁抄袭 免费免费论文论文教育教育网网 - 1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高应力中厚煤层采煤工作面安全系统的高应力中厚煤层采煤工作面安全系统的 研究与设计研究与设计 费聿鹏1,吴秀艳2,孙雷3,白润才1** 作者简介费聿鹏,(1986-),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采矿工程 通信联系人白润才,(1961-),男,内蒙古自治区察右中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从事露天开采数 字矿山研究. E-mail Ebairuncai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学院采矿工程,辽宁 阜新 123000; 5 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 3. 铁法能源公司大兴煤矿企管办,辽宁 铁岭 112700) 摘要摘要针对矿区中某矿井下生产条件做了介绍,在生产作业中,安全生产是重重之中。本设 计根据工程部分破碎区范围大,采煤压力大等特点。通过对工程实际分析确定,通过新方法 改进一通三防,从风量计算,风速验算,瓦斯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保证了安全生产,10 提高了薄煤层采煤的机械化程度。同时,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为相类似施工工程提 供了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高应力巷道;工程应用;瓦斯管理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TD-72 15 High stress in thick seam mining working surface safety system research and design FEI Yupeng1, WU Xiuyan2, SUN Lei3, BAI Runcai1 1. Liaoning engineering graduate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mining engineering, LiaoNing FuXin 123000; 20 2.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LiaoNing FuXin 123000; 3. Coal Energy Company Daxing Coal Mine Management Office, LiaoNing TieLing 112700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mining area in the mine production conditions are introduced, the production operation, safety in production is heavy.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engineering 25 fracture zone range, mining pressur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rough the new improved One-ventilation and three-prevention, from the air quantity calculation, wind speed calculation, gas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research. To ensure the safe production, improve the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of coal mining in thin coal seam. At the same time,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constructors, for similar 30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vides the basis for. Keywords High stress roadway;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 Gas management 0 引言引言 目前,我国煤矿受到高应力影响的巷道主要有软岩巷道、动压巷道、深井巷道与这三类35 巷道的复合型巷道[1]。在此范围中,采煤工作的展开与安全生产尤为重要。根据煤矿安全生 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针对该工作面的工程背景,对现场情况进 行了具体研究,从通风系统、瓦斯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理论经验公式与现场实 际结合研究出最佳方案,达到理想的通风依据。 - 2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40 1.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表 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Tab.1 working position and the wel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table 水平名称 一水平(-385m水平) 采区名称 西一采区 地面标高 65.2~70.3 井下标高 -361m~-510m 地面相 对位置 工作面地表位于村庄西420m、南120m处。 回采对地面 设施的影响 地表为平坦耕地, 有一条公路、一条土路及三条高压线在上方经过,将受到 采动影响。 井下位置及 与四邻关系 工作面井下位于西一采区北部;西部为采空区;东部工作面(尚未开拓)。 其下部8煤层,不可采,层间距在9m~14m之间,平均11m。 走向长度/m 2132 倾斜长度/m 186 面积/m2 362080 1.2 工作面煤层情况工作面煤层情况 45 表 2 煤层情况表 Tab. 2 table of coal seam 2.20~3.70 煤层厚度/m 平均3.1 煤层结构 简 单 煤层倾角/(o) 4~13 开采煤层 7-2煤 硬度 f1.5~2煤 种 长焰煤 稳定程度 稳 定 煤层情 况描述 工作面煤层总体为单斜构造, 其产状为 走向 0o~63o, 倾向为270o~333o, 倾角为4o~ 13o,南部较缓, 向北逐渐变陡。该工作面实见小断层9条,落差0.6~1.5m,煤层结构简单, 平均厚度为3.1m,呈条带状结构,贝壳断口,沥青光泽,节理发育,偶见夹石一层。 1.3 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 表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50 Tab. 3 coal seam roof and floor conditions table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 度/平均厚度(m)特 征 基本顶 细砂岩、中砂岩粉砂 岩 21.0~36.0/30.0 灰白色,泥质胶结,夹煤线,含植物化 石及碎屑,坚硬,致密,成份以石英为主。 直接顶 粉砂岩、细砂岩 3.45~6.07/4.25 灰黑色,泥质胶结,致密,夹煤线,夹 粉砂岩、细砂岩;含炭屑。 伪 顶 薄层泥岩、粉砂岩、 炭质泥岩 0.10~0.50/0.35 灰黑色,松软易碎,含炭屑,夹粉砂岩。 底 板 粉砂岩、细砂岩 9.0~14.0/11.0 灰色, 泥质胶结, 致密,成分以石英为主, 粒均,分选好。 1.4 断层情况断层情况 表 4 断层情况表 Tab. 4 fault table 55 断层 名称 实见 位置 走向/(0) 倾向/(0)倾角/(0)性质 落差/m 对回采 的影响 FW352 运顺 178 268 27 正断层 1.4 中等影响 FW337 运顺 103 13 65 正断层 1.0 影响较小 FW321 回顺 113 203 70 正断层 1.1 影响较小 FW353 运顺 189 279 42 正断层 1.0 影响较小 FW323 运顺 96 186 75 正断层 1.5 中等影响 FW322 回顺 124 214 60 正断层 0.7 影响较小 FW324 运顺 78 168 65 正断层 1.5 中等影响 FW345 运顺 101 191 75 正断层 0.6 影响较小 FW348 回顺 115 205 7.0 正断层 1.2 影响较小 - 3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2 “一通三防”系统设计“一通三防”系统设计 2.1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 2.1.1 回采期间主要通风机、通风设施情况及通风路线回采期间主要通风机、通风设施情况及通风路线 (1)回采期间中央风井采用型号为 GAF23.7-14-1,电机功率为 900KW 的主要通风机 供风,共计两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60 (2)回采期间直接影响工作面配风量的通风设施主要有 4 组即 W1701 皮带中巷一组 调量门, W1701-1 回顺联络道一组调量门、西三二期轨道下山一组自动风门、W1701 回风中 巷一组风门,施工风门质量要求为每组风门 2 道,其间距不小于 5m,要安装闭锁装置; 门框要包边沿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门扇与门框不歪扭。 (3)W1701 工作面回采期间通风方法采取矿井机械全风压通风,通风方式为U型,运顺65 入风,回顺回风。 通风路线为 ①新鲜风流→副井→井底车场→西三运输大巷→西三一期七层皮带中巷→ W1701-2 运顺→W1701-1 运顺→工作面→W1701-1 回顺→W1701-2 回顺→西三一期七层集中 回风眼→西三二期回风大巷→西三回风大巷→北翼瓦斯道→主井回风副巷→中央风井→地 面。 70 2.1.2 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计算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计算 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最大值进行验算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根据W1705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推算, W1701回采期间实际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19m3/t, 则绝对瓦斯涌出量按平均日产 6088.85 吨计算为 75 q绝4.196088.85144018m 3/min W1701 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18 m 3/min,其中预计抽采瓦斯量为 10.82m3/min,风排 瓦斯量为 7.2m 3/min。 风量计算如下 ①Q100qk1007.21.51080m 3/min[2] 80 式中q 风排瓦斯量 7.2m 3/min K 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 1.5 ②回顺实际需要风量 Q回 1080m 3/min。 (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85 Q60SV 6010.71.5963m 3/min 式中S 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积 10.7 m2 V 工作面温度为 20℃时的风速;取 1.5 m/s (3)按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 Q=4N=425=100 m3/min 90 式中4 每人每分钟需风量, m3/min N 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取 25 人 (4)风速校核 工作面最大控顶距时断面 14.5 m2 ,最小控顶距时断面 13.6 m2,减去采煤机、输送机、 - 4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液压支架等局部阻力的断面,通风净断面最大为 11.5 m2,通风净断面最小为 9.8 m2,则平95 均有效断面为10.7 m2。 a、工作面风速验算 ①按最低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低风量[3] Q最低V最低S600.2511.560182.5m3/min 式中 S 采煤工作面通风最大净断面面积,11.5m2。 100 V最低 采煤工作面允许的最低风速,0.25m/s。 则Q>Q最低 ②按最高风速验算,工作面的最高风量 Q最高V最高S6049.8602352m3/min 式中 S 采煤工作面通风最小净断面面积,9.8m2。 105 V最高 采煤工作面允许的最高风速,4m/s。 则Q<Q最高 通过验算工作面风量 1080m3/min 满足要求。 b、运顺风速验算 ①按最低风速验算,运顺的最低风量 110 Q最低V最低S600.251460210 m3/min 式中 S 运顺平均有效断面面积 14m2。 V最低 运顺允许的最低风速 0.25m/s。 则Q>Q最低 ②按最高风速验算,运顺的最高风量 115 Q最高V最高S60414603360 m3/min 式中 S 运顺平均有效断面面积 14m2。 V最高 运顺允许的最高风速 4m/s。 则Q<Q最高 通过验算运顺风量 1080m3/min 满足要求。 120 C、回顺风速验算 ①按最低风速验算,回顺的最低风量 Q最低V最低S600.251460210 m3/min 式中 S 回顺平均有效断面面积 14m2。 V最低 回顺允许的最低风速 0.25m/s。 125 则Q回>Q最低 ②按最高风速验算,回顺的最高风量 Q最高V最高S60414603360m3/min 式中 S 回顺平均有效断面面积 14m2。 V最高 回顺允许的最高风速 4m/s。 130 则Q回<Q最高 通过验算回顺风量 1080m3/min 满足要求。 2.1.3 确定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确定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为 1080m3/min.实际配风量按保安区当月配风计划执行。 - 5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3 瓦斯管理瓦斯管理 135 3.1 瓦斯检查瓦斯检查 (1)瓦检员的配备W1701 回采工作面配备 1 名专职瓦检员,负责检查路线上瓦斯浓 度、一氧化碳浓度、温度、 “一通三防”设施完好情况。 (2)瓦检员必须携带光学甲烷检定器和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火棍、一氧检定器、 温度计、胶管等,并保证仪器完好。 140 (3)检查路线及检查点布置 ①回采初期 a、检查路线西三二期皮带下山→W1701 回顺→W1701 回顺风流→钻场→W1701 工作 面→W1701 运顺→W1701 回风中巷→西三二期轨道下山。 b、检查点布置西三二期皮带下山机电设备设置地点;西三二期皮带下山风门;回顺145 机电设备设置地点;回顺高顶;回顺绞车硐室;回顺钻场;回顺钻孔;上隅角;上隅角至工 作面 30m架间至回顺 20m范围内的煤壁以及高顶、风流;工作面风流;架间;顶板;煤壁; 采煤机附近;地质构造带附近;下隅角;下隅角至工作面 30m 架间;运顺机电设备设置地 点;W1701 运顺高顶密闭;运顺绞车硐室;W1701 回风中巷风门;西三二期轨道下山机电设 备设置地点、风门。 150 ②回采过旧巷后 a、检查路线西三一期七层回风中巷→W1701 回顺→W1701 回顺风流→钻场→W1701 工作面→W1701 运顺→西三一期七层皮带中巷。 b、检查点布置西三一期七层回风中巷机电设备设置地点、密闭;W1701 回顺联络道 风门;回顺机电设备设置地点;回顺高顶;回顺绞车硐室;回顺钻场;回顺钻孔;上隅角;155 上隅角至工作面 30m架间至回顺 20m范围内的煤壁以及高顶、风流;工作面风流;架间; 顶板;煤壁;采煤机附近;地质构造带附近;下隅角;下隅角至工作面 30m 架间;运顺机 电设备设置地点; W1701 运顺高顶; 运顺绞车硐室; 西三一期七层皮带中巷电设备设置地点、 密闭。 (4)瓦斯检查规定 160 ①瓦斯检查员检查实行定时间、定路线、定地点,按巡回图表进行检查,严禁出现假检 和漏检情况。 ②每次检查瓦斯后, 必须认真填写瓦斯检查牌板及瓦斯检查员手册, 瓦斯浓度最大值的 填写要说明地点、范围、持续时间、原因、处理情况及处理方法。 ③瓦检员对瓦斯变化异常的地点要随时检查、及时汇报, 165 ④上、下隅角,下隅角至工作面 30m架间,工作面风流,上隅角至工作面 30m架间至 回顺 20m 范围内风流,回风流、每班至少检查 3 次、汇报 3 次,其它地点每班至少检查 1 次。 ⑤检查密闭时,从外往里由低向高逐渐检查。 ⑥瓦检员要在接班后、班中、交班前向有关领导汇报。 170 3.2 瓦斯抽采系统瓦斯抽采系统 瓦斯抽放是瓦斯治理和利用的主要方式[4]。 由于该地区岩石较软, 并且瓦斯压力比较大, 造成瓦斯排放效果增大。因此,安全有效的施工瓦斯钻孔,对保证安全生产有重要的意思。 - 6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永久抽采系统为 回顺钻场钻孔经回顺∮273mm 管路(长度 1775m)→西三一期七层集中回风眼(∮175 273mm 长度 55m)→西三二期四层回风中巷(∮273mm 长度 322m)→西三二期回风大巷 (∮273mm 长度 553m)→西三回风大巷(∮273mm 长度 2250m)→抽放立孔(∮299mm 长度 360m)→地面瓦斯泵站,管路最长距离 5315 米。 3.3 瓦斯抽采方法瓦斯抽采方法 (1)回顺钻孔抽采法在回顺每个钻场内布置 5~8 个钻孔.抽取本煤层及邻近层卸压180 瓦斯[5]。 (2)埋管抽采法该法主要是在切眼对接期间,随采随向采空区内埋入∮108mm PE 管,抽采采空区高浓度瓦斯。 回采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抽采方法进行综合比较,选择合理的抽采方法,及时进 行调整,保证抽采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185 3.4 瓦斯抽采能力瓦斯抽采能力 抽采系统附属装置地面瓦斯泵站设置防回火、防回气、防爆炸装置,设置检测瓦斯抽 采流量、浓度、压力等参数的仪表及自动监控系统;各钻孔单独设控制阀门及观测孔;管路 分支处均要设置控制阀门,抽采地点要设置抽采钻场管理牌板和“U”型压差计,各钻场及 管路的低洼处设置自动和人工放水器,回顺口设除货装置,回顺口设总控制阀门,联孔使用190 Ф89mm防静电塑料软管。 地面瓦斯泵站抽采设备技术性能情况见表 5 表 5 瓦斯抽采泵站参数表 Tab. 5 parameters of gas drainage pumping station 195 瓦 斯 泵 型 号 2BEC-52(两台) 功 率 KW 315 额定抽气量 m 3/min 250 实际最大抽气量 m 3/min 100 地面瓦斯抽采泵站抽采混量预计平均为 30.92m3/min,瓦斯浓度预计平均为 35,则 地面泵站抽采瓦斯纯量预计平均为 10.82m3/min。 3.5 瓦斯监控系统瓦斯监控系统 1.该矿安全监控系统为 KJ2000N,回采期间 W1701 工作面配备 KJ2007G1 分站 2 台、200 KDJ-1 断电器 2 台,KDG6A 馈电传感器 2 台,KG21A 甲烷传感器 6 台, KG04 一氧化碳 传感器 1 台,KG05 温度传感器 1 台,KG3088 风速传感器 1 台,KGT9 开停传感器 2 台。 地面监测中心站配备 KJ2000N 监控系统。 W1701 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选用浓度为 0、 0.5、 1.0、2.0、3.0的标准气样进行标校。 - 7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205 图 1 瓦斯安全监控系统 Fig. 1 Gas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2.监测设备安装及使用情况如下表 210 表 6 W1701 回采期间监测设备安装情况表 Tab. 6 W1701 during mining monitoring equipment installation. 4 防尘供水系统防尘供水系统 4.1 主管路管径选择主管路管径选择 215 总用水量计算 本工作面各用水点的用水量分别选用以下值。 ①采煤机内外喷雾用水量为Q1=280L/min ②架间喷雾用水量为 Q2=45L/min ③各转载点喷雾和净化水幕Q3=60L/min 220 ④其它用水量为 Q4=180L/min 工作面最大用水量为 Qmax=K(Q1+Q2+Q3+Q4) =1.05(280+45+60+180) =593.25L/min=0.00989m3/s 225 式中K水量备用系数,1.05。 传感器 类 型 安设位置 安 设 要 求 工作面 后三角点回风侧,距离工作面小于等于 10 米处;垂直悬挂,距离顶板(顶梁)不得 大于 300mm,距离巷道侧壁不小于 200mm,并随时调到瓦斯浓度高的位置。 上隅角 距封堵面、顶板、侧帮各 100mm 处。 回 顺 距离回顺口 10~15 米处;垂直悬挂,距离顶板(顶梁)不得大于 300mm,距离巷道 侧壁不小于 200mm,并随时调到瓦斯浓度高的位置。 回顺中部 在回顺中部;垂直悬挂,距离顶板(顶梁)不得大于 300mm,距离巷道侧壁不小于 200mm,并随时调到瓦斯浓度高的位置。 甲 烷 传感器 施工钻场 在钻场内钻机上方;垂直悬挂,距离顶板(顶梁)不得大于 300mm,距离巷道侧壁 不小于 200mm。并随时调到瓦斯浓度高的位置。 一氧化碳 传感器 回顺 距离回顺口 10-15 米处;垂直悬挂,距离顶板(顶梁)不得大于 300mm,距离巷道侧 壁不小于 200mm。 温 度 传感器 回顺 距离回顺口 10-15 米处;垂直悬挂,距离顶板(顶梁)不得大于 300mm,距离巷道侧 壁不小于 200mm。 风 速 传感器 回顺 距离回顺口 10-15 米处;垂直悬挂,距离顶板(顶梁)不得大于 300mm,距离巷道侧 壁不小于 200mm。 - 8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主管路管径考虑采区内其它用水需要,选择主管路直径为Ф108 mm,支路直径为Ф 50mm。 4.2 防尘供水系统防尘供水系统 (1)回采初期 230 地面 1000m3水池→副井(Ф108mm 管路)→西三运输大巷(Ф108mm 管路)→西三 二期运输大巷(Ф108mm 管路)→西三二期皮带下山(Ф50mm 管路)→W1701 回风中巷 (Ф50mm 管路)→W1701 运顺(回顺) (Ф50mm管路) 。 (2)回采过旧巷后 地面 1000m3水池→副井(Ф108mm 管路)→西三运输大巷(Ф108mm 管路)→西三235 一期皮带中巷(Ф50mm管路)→W1701 运顺(Ф50mm 管路) 。 ↘W1701 回顺联络道(Ф50mm 管路)→W1701 回顺(Ф50mm 管路) 。 4.3 防尘供水要求防尘供水要求 (1)在运顺内铺设Ф50mm 供水管路一趟,每隔 50m 设一个三通阀门,每隔 200m 设 一个控制阀门, 供给采煤机内外喷雾, 架间喷雾, 转载点喷雾, 工作面洒水除尘及泵站用水。 240 (2)在回顺内铺设Ф50mm 供水管路一趟,每隔 50m 设一个三通阀门,每隔 200m 设 一个控制阀门,供给巷道降尘用水,各转载点喷雾用水,回顺钻孔施工用水。 (3)地面蓄水池储水量不小于 200m3。 (4)回顺排水管路在钻场处设一个三通,供钻孔施工使用。 4.4 防尘方式防尘方式 245 (1)防尘水管末端距离工作面不超过 30 米,并备有不少于 30 米的高压胶管。 (2)运、回顺净化水幕分别设置在距工作面上下出口和回顺距外出口不超过 30 米。且 雾化良好,覆盖全断面。 (3)各转载点均要安设喷雾装置,并且喷雾位置要正对落煤点,保证雾化良好。 (4)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和水压表,必须使用高压喷雾泵。割煤时必须喷雾250 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 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 4MPa。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 使用,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 8MPa。 (5)如果遇岩石需要放炮时,打眼必须采用湿式打眼,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6]。 (6)工作面每一组液压支架设置一组架间喷雾,保证降柱、移架时同步自动喷雾降尘。 (7)破碎机安设防尘罩和喷雾装置,保证喷雾效果良好。 255 (8)运顺每天冲刷巷道周边一次,工作面每个生产班洒水降尘一次,回顺每班冲刷巷 道周边一次。 (9)工作面采煤机司机、液压支架工及在工作面回风侧工作的所有人员必须配佩戴过 滤式防尘口罩。 4.5 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方式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方式 260 (1) 在工作面运顺、 回顺各安装一组隔爆水棚, 首排水棚距工作面必须保证在 60~200m 之间。 (2)运顺、回顺断面均为 14m2,按 200L/m2计算,总水量为 2800L,隔爆水袋规格 40L/个,应设水袋个数 70 个,实设水袋个数 72 个,棚区长度 24m,隔爆水棚 24 棚,每排 - 9 - 中国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论文在线 间距 1m,水棚要封闭全断面,做到经常清刷,保证水量。 265 5 综合防灭火系统综合防灭火系统 5.1 注氮系统注氮系统 ①注氮系统 采用井下移动注氮设备 西一一期七层回风中巷→→W1701-2 运顺→W1701-1 运顺→W1701 下隅角→采空区。 270 ②注氮工艺 运顺每间隔 40m引埋Ф108mm 钢管一趟, 用弯头及短管接到顶板最高处, 作为注氮管, 每一趟注氮管路埋入 30m 后通过该管路对采空区进行注氮,注氮管路在采空区内距离为 30~70 米。 5.2 注砂(浆)系统注砂(浆)系统 275 ①注砂(浆)系统西三注砂站→注砂立孔→西三回风大巷→西三二期回风大巷→西三 二期四层回风中巷→西三一期七层集中回风眼→W1701 运回顺→W1701 下上隅角→采空 区。 ②注砂(浆)工艺 运、回顺每间隔 30m引埋Ф108mm钢管一趟,用弯头及短管接到顶板最高处,作为注 280 砂管,每一趟注砂管路埋入 15~20m 后通过该管路对采空区进行注砂,注砂后该管路废 除。工作面每推进 30m,对上下隅角注砂,如果上下隅角冒落不严时利用封堵墙进行注砂。 6 总结总结 本系统在该矿进行使用,根据现场情况证明出本系统合理、安全等特点,较好的解决了 高应力采煤工作面的一通三防的问题,在以后的施工中,还要不断的完善,该方法对于现场285 施工工艺的成功实践,对今后类似施工条件下的一通三防选择具有很好的理论研究和依据。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李学华;侯朝炯;柏建彪;张农.高应力巷道围岩应力转移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J]煤矿支护.2010,01 1-7 [2] 张国枢,谭允贞,陈开岩,刘泽功.通风安全学[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2000 年 290 [3] 吴超,王文才,王海宁,王从陆.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年 [4] 井浩.浅谈瓦斯排放孔的施工改进.[J]能源科技.2011 年 03 期299-302 [5] 胡向志,王志荣,张振伦.煤层气开发与三软矿区瓦斯抽采.[M].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 年 [6] 井浩.浅谈瓦斯排放孔的施工改进.[J]能源科技.2011 年 03 期299-302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