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采煤工作面防突安全技术措施.doc
1121采面 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1、工程概况 1121采面位于采区西翼, 工作面走向长度为 30米, 倾斜长度 20米,煤层平均厚度 1.4米,倾角 29, 煤层硬度 f23。 2、瓦斯地质情况 本工作面未发生过瓦斯动力现象,本煤层经煤与瓦斯突出鉴定, 在 760以上水平无突出危险性,但在回采过程中,为确保工作面安 全生产,避免瓦斯事故的发生,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并结 合本矿实际,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防突工艺流程 工作面回采前, 先经预测,若各项指标均不超限,在安全防护措 施下可进行回采,若指标超限,必须采取局部防突措施,并进行效果 检验,只有在效检措施有效后,在安全防护措施下方可进行回采,但 必须留有不小于 20米的措施孔超前距和 2米效检孔超前距。 附防突工艺流程图 1-1所示 防突工艺流程图 三、局部防突措施 1、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 1工作面采用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 ○ 1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指标 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指标 当 qm ≥ 4L/min 工作面有突出危险性 qm 4L/min 工作面无突出危险性 ○ 2钻孔钻屑解吸指标法 当△ h 2≥ 180Pa 工作面有突出危险 △ h 2180Pa 工作面无突出危险 2预测钻孔具体施工方法为 钻孔在工作面倾斜方向由下至上进行布置, 第一个孔距下巷不得 超过 5m , 最后一个孔距上巷不超过 5m , 中间孔沿采煤工作面每隔 10 15m 布置一个预测孔,钻孔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直径为 42mm ,孔 深为 8m 。效检孔位于措施孔中间。 钻孔每 2m 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 每 4m 时测定一次钻孔瓦斯涌 出初速度。测定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时,测量室的长度为 0.5m ,根 据每个钻孔的最大钻屑解吸指标和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确定本工作 面是否具有突出危险性。 3在突出煤层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工作面应预测为突出危险 工作面 ①在突出煤层的构造破坏带,包括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 ②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的区域; ③采掘应力的迭加的区域; ④在工作面预测过程中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 ⑤工作面出现明显突出预兆。 2、局部防突措施 工作面先经预测, 若指标超限必须采取浅孔释放措施, 钻孔直径 7589mm ,深度≥ 25m ,间距 1.25m一排 ,垂直工作面施工 , 钻孔角 度由施工单位根据煤厚决定。 经连续二次预测, 预测指标小于临界值时, 方可不采取措施直接 回采。 3、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1工作面采取防突措施后,必须经过效果检验,具体检验方法 同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 2经过效果检验措施有效,工作面可以推进 5m ,但必须留有不 少于 20m 的措施孔超前距和不少于 2M 的效果检验孔超前距。 3 当工作面经过效果检验超限孔 12个时, 施工单位在效果检 验指标超限钻孔前后 15m 范围的煤壁上, 重新补打措施孔, 再进行防 突措施的效果检验。 4 若超限孔达到 3个或 3个以上时全工作面执行局部防突措施, 措施孔执行后再进行效果检验, 直至措施有效, 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 可回采。 4、工作面综合安全防护措施 1压风自救 在工作面回风巷距离安全出口 2540m 处安设一组数量为 10个 的压风自救系统, 由此向外至联络巷口, 每 50m 一组 5个压风自救系 统,有人员工作的地点,按实际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反向风门外安设 一组 10个压风自救;工作面下巷距工作面 50100m ,安装一组压风 自救系统,数量为 10个,由此向外每 50m 安装一组压风自救系统, 数量为每组 5个; 另有人员工作的地点安装一组压风自救系统, 数量 为 25个。 ○ 1压风自救必须安装在上、下巷的人行道侧,管路安装顺畅,不 得扭劲、拐急弯。 ②压风自救开关阀门距巷道底板高度为 1.51.8m 。 ③压风自救的风量不得小于 0.1m 3/min,供风压力不得小于 0.4Mpa 。 ④在压风管路进入工作面以前必须安装油、水分离器。 ⑤施工单位负责压风自救的日常管理、 维护, 不得出现压风自救 损坏、无风等现象 , 保证压风自救的完好。 2放炮 ①放炮时工作面及回风巷人员全部撤到进风巷压风自救器处进 行躲避, 切断工作面和回风巷非本安型电源, 并在巷外口的新鲜风流 处设置警戒,严禁人员进入。 ②爆破作业必须按作业规程要求选用炸药和雷管。 坚持使用水炮 泥。装药孔应用炮泥封到孔口,所有不装药的孔都应用炮泥充填,充 填深度应大于爆破孔深度的 1.5倍。 ③放炮距离根据本矿实际确定为 150米。 ④进入该工作面的所有人员必须随身佩带隔离式自救器, 并能正 确熟练使用。 5、其它 1通风系统工作面的下巷进风,上巷回风,风量按需配备, 所有风门必需按照防突要求施工。 2当工作面出现煤炮声、支架声响、煤岩开裂、掉碴、底鼓、 煤岩自行剥落、煤壁颤动、瓦斯涌出异常、瓦斯浓度忽大忽小、煤尘 增大、气温异常等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切断工作面及上下巷的所有电源, 汇报矿调度室, 经研究补充措施后, 方可恢复回采。 3地质部门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 相关部门,及时补充措施。 4)为便于施工钻孔和预测及效果检验,注水钻孔在预测及效果 检验之后进行。 6、工作面安全防护措施 1)通防部门必须在本工作面建立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并采取 措施确保系统、通风设施稳定可靠。 2)监测人员必须对该工作面监测系统进行检查,安装位置、报 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及复电点的设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并每周定期调校,保证测值准确、灵敏可靠。 3)机电队要设专人对电气设备进行监督检查,通防队电工每班 开工前检查一次电气设备防爆性能,杜绝设备失爆现象。 4)所有进入该工作面工作的职工,必须对职工进行防突知识再 培训,掌握防突措施、突出预兆、突出应急预案和避灾路线等防突知 识。 5)工作面回采期间必须保证该工作面进回风系统的通风断面, 确保该面通风系统畅通无阻。 6) 本工作面必须建立健全综合防尘系统, 巷道按规定要求每 200 米设置以组隔爆设施,要切实作好综合防尘工作,杜绝煤尘堆积和超 限。 7)加强工作面回采期间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期间的瓦斯管理。 四、组织措施与岗位责任制 1、成立 1121 采煤工作面防突领导小组 6 组 成 长赵跃进 员刘继林 母先猛 林廷华 路西龙 李大红 赵跃进负责该工作面施工的全面组织协调工作;母先猛、李大红 负责措施的制定、学习及贯彻的落实;刘继林、路西龙负责施工工程 质量;李大红负责排放孔措施的落实;林廷华负责机电设备防爆、确 保压风系统可靠性。领导小组要形成定期分析制度,对地质情况、措 施执行情况以及措施效果进行分析, 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防突部门 提出对措施进行修改或补充完善建议。 2、防突队长负责 1)组织制定防突措施,并根据现场变化情况及时组织修改完善, 参与防突措施的审查; 2)组织收集工作面施工过程中防突资料,掌握突出动态和规律, 总结经验教训; 3)负责组织对防治突出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防突措施的 执行和现场落实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向矿总工程师汇报; 4)对打钻、效检等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5)组织对本工作面进行预测预报和效果检验,监督检查本措施 各项规定的落实情况; 6)指导预测工按本措施要求监督排放孔的施工情况,并做好记 录,填写好防突牌板; 3、工程管理部门负责 合理计划工作面产量,督促顺层钻孔施工,促进工作面正规作业 7 循环。 及时提供该工作面地质情况,工作面遇异常构造时,要及时汇报 矿总工程师, 并通知有关部室和施工单位, 以便采取相应针对性措施; 5、机电负责人 1)监督检查本工作面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严禁失爆,并有记 录可查; 2)监督检查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各种配件的供应与检查。 6、安检部负责人 监督检查本措施现场的落实情况,并严格按措施监督把关。 7、调度室主任负责 1)协调平衡安全生产工作; 2)负责在工作面的压风自救处安装调度电话,并保证电话的畅 通。 8、通防工区负责人 1)为本工作面建立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保证工作面有足够 的风量; 2)为该工作面配备专职瓦检工和专职放炮员; 3)当班瓦斯工负责与当班安检员一起验收迎头卸压钻孔的实际 打钻深度,并做好专项记录。 4)按措施要求安设监测探头,并负责探头的日常维护和调校工 作,确保探头准确、灵敏、可靠。 5)做好该采煤工作面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有效的通风断面; 8 6)按本措施要求施工迎头排放钻孔,并配合预测工搞好预测和 效检的打钻施工工作; 7)要求每班要有一名跟班队长现场跟班,负责本措施有关规定 的现场落实,当本措施没有得到完全执行时不得施工,并有现场工作 记录; 8)负责该巷电气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严禁失爆,并有记录 可查; 9)如工作面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出预兆、瓦斯超限或其它异常情 况时,跟班队长必须责令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并 配合班组长、瓦检工和安检员撤出巷内所有人员,并向调度室汇报; 调度室要通知井下变电所切断该工作面所有非本安型电气设备电源。 五、避灾路线 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 突出点→1121 运输巷→860 水平车场→轨道上山→主平硐→地 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