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4采煤工作面调斜措施.doc
E1614工作面调斜施工 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人李勇江 审核人杜 卿 队长王德荣 机电科长李 波 通风科长张 靖 安监科长邹荣武 机电副总盘登升 生产副总钟国君 安全副总李克虎 机电副矿长朱德华 生产副矿长廖兴国 安全副矿长唐贤初 技术负责人杜 卿 矿 长吕凤杰 编制日期二〇一二年十月九日 规程(措施)汇审意见栏 规程(措施) 名 称 E1614工作面调斜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职 务 签 字 汇审意见 汇审日期 矿 长 技术负责人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安全副总 生产副总 机电副总 调度室主任 生技科长 机电科长 安监科长 通防科长 队 长 补充汇审意见 E1614工作面调斜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现E1614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长度不一,经研究决定对运输巷进行加斜调面,为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要求相关部门严格落实执行。 1、工作面运输巷向南方向进行加斜调面,直到调成进、回风巷长度一致为止,要求按运输巷推进2个循环回风巷推进1个循环进行递增加斜,自溜尾加至溜头即为一组整斜,每调完一组斜后,工作面应及时正推一个循环,以便保持顶梁正悬臂,并垂直于煤壁子成一直线,依次类推。 2、加强斜尖处的支护工作,斜尖处排距不得大于1.1米,柱距可适当缩小,够30㎝打点柱,够50㎝回柱,严格按照加斜方法移溜子,溜子弯曲段不低于15米,斜口处严禁出现溜子扒口、飘链现象,为保证行人、运料畅通,要把斜口处的点柱作适当调整,留出出口,但杜绝空顶作业,出口宽度不低于0.7米。 3、打眼严格按加楔方法打眼,掌握好炮眼深度、角度、装药量,避免造成煤壁子参差不齐,给支护工作造成困难,打眼时斜尖处打浅眼。 4、严格回柱操作规程,严禁超前回柱,并在规定的控顶距内平行作业,回柱时,在斜口处要把切顶排圈成圆弧状,不能拐直角。 5、工作面在调斜过程中要协调一致,炮后及时挂梁支护,必要时要掏窝挂梁,斜口处需单摘挂梁时,必须严格按正悬臂要求挂梁,严禁出现两棵连续单摘顶梁。 6、工作面调斜时,溜头处推进速度慢,要加强对贴帮柱管理,同基本柱(沿推进方向)保持一致,要求工作面煤壁正常时采用“隔一打一” (贴帮柱柱距为两个基本柱距,误差大小随基本柱柱距变化而变化,初撑力不低于8Mpa),并用批子加强腰帮,带好柱帽,及时铺网连网,随时“敲帮问顶”防止片帮伤人。对于顶板破碎或煤壁片帮明显区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密贴帮柱及Π型梁支护,此时贴帮柱同基本柱(沿推进方向)保持一致要求一列一棵,Π型梁按规程要求打设。 7、加楔期间加强联网质量,严防出现网兜及窜矸现象。 8、加强斜尖处顶梁管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但不得连续出现两棵单挂顶梁现象,随工作面推进及时调整顶梁走向,确保顶梁垂直煤壁。 9、加强斜尖处出口管理,严格控制排柱距,斜尖处的出口及时调整,确保出口宽度不得低于0.7米。 10、加楔期间加强支柱二次注液,确保支柱初撑力不得低于12MPa。 11、工作面加楔时,各生产工序之间的安全间距仍严格遵照作业规程执行,严禁超前回柱,并在规程规定的控顶距内平行作业。 12、分段回柱时,分段处必须选择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的安全地点,并打好关门柱,严禁分段回柱时在顶板破碎处掐茬。 13、加强通风瓦斯管理,每班瓦检员必须加强对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技术负责人,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处理。 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E1614工作面作业规程。 规程(措施)贯彻学习栏 措施名称 E1614工作面调斜施工 安全技术措施 贯彻日期 贯彻人 贯彻地点 贯彻学习签字栏 序号 姓 名 序号 姓 名 序号 姓 名 1 11 21 2 12 22 3 13 23 4 14 24 5 15 25 6 16 26 7 17 27 8 18 28 9 19 29 10 2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