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煤层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应用.pdf
薄煤层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应用 李锐 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矿,山西吕梁0 3 3 3 0 0 ■ 一薄煤层资源在我国较为丰富,煤质好、分布广,可采储量基本能够占到总的煤炭可采储量的2 0 %,本文就薄煤 层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t 词薄堞层;机械化;采煤技术;应用 中圈分类号T 0 4 2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4 - 6 7 0 8 2 0 1 2 6 0 0 1 3 5 一0 1 0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煤炭需求大幅度卜升, 而传统的老煤炭矿区的煤资源储量在不断的下降,因此,煤炭企 业逐渐开始重视对于薄煤层的开采。薄煤层资源在我国较为丰富, 煤质好、分布广,可采储量基本能够占到总的煤炭可采储量的 2 0 %,许多矿区厚、薄煤层并存。为了提高薄煤层开采的经济效益 和生产效率,薄煤层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应用就浮上r 水面。 1 薄煤层机械化采煤的应用 薄煤层作为解放层开采,由于过去薄煤层机械化程度低,开 采速度慢,使下部厚煤层资源得不到开采,影响T .作面的正常接替, 有时甚至被迫丢失一部分薄煤层资源。进入9 0 年代以来,国内 一些采煤机制造厂虽相继开发了几种型号薄煤层采煤机,有的因 受采煤机机面高度限制或适应T 作面地板起伏变化较差等诸多因 素影响,均不能普遍推广使用。目前我国自主开发的M G l 0 0 /2 3 8 一 B W D 型等多种薄煤层非机载交流电牵引采煤机,为我固薄煤层综 合机械化技术装备提供了高端产品。该薄煤层采煤机研制成功后 将对提高我困簿煤层综采机械化程度,改善工作面安全生产环境, 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保持煤炭J 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目 前簿煤层采煤机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用r 煤层厚度O .8 5 m 一1 .5 5 m 的薄煤层开采; 2 液压调速,齿轮销轨行走; 3 过载、过热等保护功能齐全; 4 多点操作,使用方便 5 功率较大,机身尺寸短、窄、薄,对薄煤层工作面的适应 性强; 6 主机身为整体箱体结构,强度高; 7 液压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设计裕度大,可靠性高; 8 截割部进行了优化设计,提高了采煤机的装煤效果; 9 截割部电机装有离合装置和弹性扭矩轴,提高了安全性。 我们以四川柏林煤矿为例,该煤矿于1 9 7 3 年建成投产,矿井 煤炭赋存条件差、煤层薄,开采斟难大。矿领导班子不等不靠, 从2 0 0 1 年开始,积极探索矿井机械化,坚定不移发展薄煤层采煤 机械化。截止到目前,柏林煤矿4 个采煤工作面已全部实现_ r 机 械化作业,采煤机械化水平达1 0 0 %。2 0 0 6 年3 月,该矿从永荣 矿业公司订购一台M G l 0 0 - T P 型爬底式采煤机,安装在煤层厚度 为0 .7 4 m - O .9 9 m 的一2 4 2 7 采煤工作面,边试用边改进边解决存在 的问题,经过无数次技术攻关,机组运行逐渐正常。在0 8 3 8 采煤 工作面 K 1 8 煤层 的推进度,每天由原来的1 .2 m 提高到2 .4 m , 最高纪录达5 .6 m 。每天进月数达8 刀。r 作面职T 人数l l I 手采3 4 人, 减少到1 3 人,回采工效由2 .3 4 t /工提高到4 .5 t ,工,单产也由手采 的平均4 0 0 0 1 /月提高到了8 0 0 0 r /月。在2 0 0 7 年1 0 月,单产达到 了1 01 0 3 t 。创造了K 1 8 煤层单产最高纪录。同时,自使用采煤机 组后,不仅顶板更好管理。质量标准化水平较以往也有了大幅度 提高,在2 0 0 9 年达竹公司组织的质量标准化检查中,0 8 3 2 采煤 工作面两次获得全公司采煤专业评比第一名。 2 鼍翻方式的选择及合理的鼍深 2 .1 鼍翻方式的选择 1 簿煤层综采工作面由于大块煤少、片帮煤少、煤层低,没 有大采高工作面通常遇到的大块煤戗溜子、戗机组等问题。同时 片帮煤的减少了返空刀清理机道浮煤的必要性,使推溜子变得更 加容易.显著地降低了机道浮煤蛩; 2 双向割煤后,进行及时的推溜和移架,能够有利于安全生 产,加大工作人员行走的空间,减少空顶时间,有利于及时支护 顶板。因此,通常选择双向割煤的t 艺。此外,在薄煤层工作面 工作的工人一般都处于爬行的状态,双向割煤能够减少事故隐患、 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体能消耗,减少作业人员的往返次数。 2 .2 合理的蕾深 薄煤层工作面有足够的运输能力,地质构造简单,顶板较稳定 ,为了能够有效增加每刀进度的煤量,那么町以合理调整截深,加 大截深至0 .8 m 1 .O m 。加大截深,还能够相应减少辅助工作量,这 是因为可以缩短采煤机日运行时间,同时又能够不降低采煤机的 实际牵引速度。考虑到如果将截深距离设置过大,这样就会不利 于控制顶板,明显降低装煤效果,同时还会使进刀较困难,大大增 大采煤机功率,增加进刀的缺口工作量。而如果截深距离设置过小, 生产效率将会很低.因此我们认为截深0 .8 m 是十分合理的。 2 .3 积极改革捉进童工工艺.力争实现机械化装t 我国大多数煤矿、尤其是中小型煤矿,掘进T 作面绝大部分 为炮掘机装,个别煤矿依然存在炮掘人下装载。职工劳动强度大, 劳动效率低,掘进机械化程度较低。煤矿要进一步革新掘进施工 工艺,积极装备使_ } { j 耙装机或装载机,创造条件推广应用掘锚装 体化新技术,煤矿要尽快实现掘进工作面机械装载。 3 结论 总之,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不断创新是企业 发展的动力,各煤矿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时,要有压力、有办法、 有人才、有资金、有决心;要敢做,会做、能做;要敢创新、会创新、 能创新。加快薄煤层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应用。 ◆考文献 【1 】张欣,张枢.薄煤层采煤机的发展状况及趋势【J 】.煤矿机 械,2 0 0 21 6 1 1 5 - 1 1 8 . 【2 】刘大同.5 M G 2 0 0 “ - B 型薄煤层采煤机通过技术鉴定【J 】.煤矿 机电,1 9 9 5 2 1 0 5 1 0 8 . 【3 】潘美华.全国采煤机械化工作会议简况【J 】.煤炭工程, 2 0 0 4 7 1 3 4 1 3 8 . 【4 】昊迪儆,蒋洪巽.谈谈我国采煤机械化的发展[ J 】.当代矿 工,2 0 0 1 5 1 0 4 1 0 8 . 【5 】Z h o uC h a n g f e i .H u a n g6 u o w a n g .T h et h i n c o n IS e l l l s h c a r c rp r o b l e m si nd e v e l o p i n g 【J 】.C o n lm i n em c h i n e r y , 1 9 9 6 “ 1 1 6 - 1 1 9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