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设计管理规定.doc
采煤工作面设计管理规定 1 总则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井下采煤工作面的设计工作。 第二条“三下”采煤工作面、首个保护层工作面等特殊工作面设计报集团公司审批,其他工作面设计不需要报集团公司审批。 第三条工作面采煤方法选择必须满足安全、经济、煤炭采出率高的基本原则,努力实现高产高效安全生产。 在选择和设计采煤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地质因素包括煤层倾角、厚度、赋存状况、顶底板稳定性、地质构造、瓦斯含量、自燃发火等、上级有关规定、技术发展和装备水平、矿井管理水平及煤质等因素的影响,选择适合的采煤方法。 第四条对于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多变的陕渑煤田、新安煤田、偃龙煤田等,在工作面上下巷掘进过程中,要利用物探、钻探等手段,对工作面的煤层赋存状况进行探查,及时绘制巷道素描图、填绘工作面煤层赋存状况平剖面图,工作面构成后利用坑道透视仪、超声波地震等物探手段进一步探测采面内煤层赋存情况,当发现工作面煤层实际赋存状况与预计出入较大时,必须及时修改设计的工作面回采工艺。 第五条工作面设计必须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支护创新”与“工作面防治水”工作要求,必须设计完善的排水系统,在工作面投产时投入使用。 第六条工作面设计前必须对采面位置、范围及四邻采面边界的地质情况了解掌握清楚,工作面设计时要统筹考虑有关情况,工作面形成后不允许在超出工作面上下巷的范围外进行改造。 第七条对于工作面倾斜长度较长,有中巷的工作面,不允许使用两条巷道出煤。 2 设计程序 第八条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设计部门按回采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及项目设计负责人。 第九条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室根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采煤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第十条项目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指令下达设计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第十一条项目负责人根据确定的设计原则及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设计,绘制图纸、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第十二条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采煤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经修改通过后实施。 3 设计依据 第十三条集团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第十四条矿批准的该分阶段的地质说明书、设计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距及夹矸情况; 第十五条同一煤层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 第十六条邻近工作面及边界采空、积水情况资料; 第十七条研究确定的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第十八条工作面设计需要的其他资料。 4 设计内容 第十九条工作面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编号,巷道断面,采掘关系。 第二十条工作面几何尺寸参数、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收率。 第二十一条采煤工艺、顶板管理方法、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第二十二条工作面绝对及相对瓦斯及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预测,通风系统、设施、风量计算及风量的验算。 第二十三条工作面煤炭、材料、设备、人员运输线路、设备及能力,并附系统图示意。 第二十四条供电系统设计及能力核定。 第二十五条供排水系统设计包括供水系统、涌水量的确定、排水方法的确定、排水设备及能力的选择、水沟管道水仓的设置。 第二十六条通风及照明系统设计。 第二十七条六大避险系统设计。 第二十八条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的隔爆设施、措施及灌浆系统的确定。 第二十九条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冲击地压及其它危险现象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瓦斯治理、防治煤层自燃、冲击地压防治等灾害治理,必须按有关规定另行编制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十条采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十一条特殊开采需要确定的内容 第三十二条工作面设计附图 5 设计说明书编制格式及顺序内容 第三十三条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目录、章节内容及附图目录 ⑴封页式样 ⑵目录为查找内容而设,位于封二,不编页码或单编页码; ⑶附图目录为查看图纸而设之索引,位于章节内容之后 第三十四条概述 ⑴工作面的位置及与邻近采掘工程及主要大巷上山的关系。 ⑵工作面周围开采状况 ⑶工作面所采煤层及开采顺序 ⑷工作面计划接替时间 ⑸工作面采用何种方式开采,走向长、倾向长壁综、普、炮采等。 ⑹其它特殊说明 第三十五条工作面地质概况 ⑴工作面煤层走向、倾向、煤层厚度及变化规律 ⑵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工作面地质变化情况 ⑶工作面瓦斯情况、煤尘爆炸指数及发火期 ⑷工作面水文情况、煤层上覆主要含水层,对开采的影响,预计涌水量 ⑸其他地质条件 第三十六条巷道布置 ⑴工作面开采方向及布置原则 ⑵集中巷或顺槽的布置及与采区主要巷道的相互关系 ⑶工作面顺槽布置的依据,与邻近采空区煤柱情况;顺槽断面规格、支护形式、长度、掘进方式及其主要用途。 ⑷切眼布置形式、长度、断面规格及支护要求。 ⑸溜煤眼个数及设置原则,溜煤眼位置及与运输巷道相互关系。 ⑹联络巷个数、布置原则及用途,并说明联络巷的主要技术特征。 ⑺其它硐室规格、位置及用途。 第三十七条工作面主要技术参数 ⑴工作面倾斜走向长度及推进长度 ⑵采高及其确定依据 ⑶ 工作面储量表 ⑷ 工作面生产能力、月进度及可采期的计算 ⑸ 作业制度 第三十八条 工作面设备选型及技术特征 ⑴ 选型原则和依据 ⑵ 液压支架(单体液压支柱)端头支架、过渡架技术特征 ⑶ 采煤机技术特征 ⑷ 工作面运输机(综放工作面包括后运输机)技术特征 ⑸ 顺槽转载机(综放工作面包括破碎机)技术特征 ⑹ 顺槽胶带运输机技术特征 ⑺ 浮化液泵站技术特征 第三十九条 设备布置 ⑴ 液压支架(单体液压支柱)布设方式及数量、支护长度及配 合布设尺寸(单体液压支柱间排距、兀梁的配合尺寸、端头及两巷 超前支护要求) 。 ⑵ 工作面运输机铺设总长度及配合尺寸。 ⑶ 运输巷内设备布置、设备型号、数量及运输长度和设备安装 要求。 ⑷ 轨道巷设备布置、设备型号及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第四十条 运输系统 ⑴ 煤流运输路线 ⑵ 进架(梁、柱)撤架(梁、柱)和材料运输线路。 6 第四十一条 通风系统 ⑴ 风量计算原则及风量确定 ⑵ 工作面进、回风路线 ⑶ 主要的通风设施 第四十二条 供排水系统 ⑴ 水源、供水方式的选择、供水管路规格及路线 ⑵ 排水方式、设备的确定及局部疏排水说明 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四条 综合防尘方式的选择及防尘设施布置要求 隔爆设施选择及布置要求 第四十五条 供电系统 ⑴ 设备总容量的计算、供电设备及设备选型 ⑵ 通讯、照明设备选型及布置 第四十六条 第四十七条 第四十八条 六大避险系统 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其它有关内容 ⑴ 矿压情况预计 ⑵ 避灾路线 ⑶ 特殊说明 第四十九条 附图目录见下表 ⑴ 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图、剖面图、巷道支护断面图 ⑵ 煤层综合柱状图 ⑶ 工作面机械配备图 7 ⑷ 通风系统图 ⑸ 综合防尘系统图 ⑹ 排水系统图 ⑺ 供电系统图 ⑻ 通讯及监测监控布置图 ⑼ 生产系统图 ⑽ 支架布置图 ⑾ 液压系统图 ⑿ 避灾路线图 ⒀ 其他图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