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广西地质环境特点和地方建设特色的研究》——土建论文范文.doc
针对广西地质环境特点和地方建设特色的研究土建论文范文 针对广西地质环境特点和地方建设特色的研究土建论文范文 摘要土木工程实验室与教学、科研、生产实践密不可分,直接决定学科的建设与土木工程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平,桂林工学院土木工程实验中心针对广西地质环境特点和地方建设特色,探索了一套自己的特色目标和建设方向,充分发挥了专长,建成了既能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发展需要又能很好为地方服务的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土木工程 实验室 地方特色 效益 桂林工学院土木工程实验中心是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土木工程综合机构,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较快,研究领域也飞速拓宽,通过学校与科研生产单位优势互补,实验室在人财物及研究领域和方向上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成了适应广西等西部地区建筑特色与地质环境特点的土木工程新结构、新技术、新方法的施工与设计研发基地,为各类理论基础设计和技术方法研究提供实验场所。创建特殊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对提升我国土建工程管理水平和促进实验室建设都有积极意义。桂林工学院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对广西土木工程领域一些关键性突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实践,为广西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广西的科技及社会经济发展。 一、对广西特殊岩土的土木工程特性研究 桂林工学院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紧密结合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广西及其周边省市工程建设提供进行基础研究的平台,中心建有岩土工程实验室下设土动力学试验室、土特殊性质试验室、岩石试验室等,对广西特殊岩土的成因、结构、化学与矿物成分、变形和强度及其自身具有的特殊性进行工程分析研究,研究它们给工程活动带来危害,并得出治理、设计以及改良的措施,为工程建设提供依据。桂林工学院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的这一做法,极大地推动了广西和周边地区土木工程事业的发展,并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广西地处低纬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雨量充足,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各种特殊土,其中以膨胀土和红粘土尤为典型,造成工程难度大,为广西土木工程领域专家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科研命题。桂林工学院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研究人员结合广西的实际,既注重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创新,也注意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针对广西的膨胀土、红粘土这些特殊土的成因、结构、化学与矿物成分、变形和强度以及这些特殊土将对工程建设造成的严重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这种特殊岩土多年的现场实地考察、工程案例分析、现场实验与室内实验及模型建立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近年来,桂林工学院土木工程实验中心承担了一些特殊岩土研究的重要纵向研究课题,如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裂土在多雨炎热环境下的力学模型及成灾机理”;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构性软土地基沉降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研究”;“广西区膨胀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广西百色、宁明、南宁膨胀土综合原位测试研究”等,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城市建设和高速公路的建设之中。该中心还围绕广西及其周边省市等我国典型特殊岩土分布地区,开展碳酸盐岩、红粘土、膨胀土、污染土等特殊岩土地区的城市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的防治的系统研究,先后建立了柳州、南宁、梧州、桂林、防城港、北海等城市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评价系列图件和相应的数据库;结合南宁、贵港、武鸣、昆明等地区的膨胀土工程灾害问题研究,建立了用于工程建设的膨胀土判别专家系统。这些新技术为国家节余大量的工程投资费用,创造了明显的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沿海建筑物耐久性评估和增强建筑物耐久性的新方法研究 随着广西和东盟联系的进一步加强,沿海的码头、港口等建筑物将越来越多,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难题,同时,随着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耐久性研究必将成为研究重点。桂林工学院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在这方面的研究已进行了许多年,目前已经具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研究队伍和完整的科研设备,并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发表了十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论文被EI、ISTP收录。还有“混凝土结构的环境损伤及工程效应研究”、“广西沿海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等多项在研科研课题。在新结构体系、新材料、环境与荷载耦合研究方面一直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该中心进行了“沿海地区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构件荷载条件下的耐久性试验研究”,经过长达两年的不间断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实验室正在设计与实施的“沿海地区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构件动荷载条件下的耐久性试验研究”也已完成试验设计和理论计算阶段,计划依托MTS等大型实验设备和光电传感等新的测试技术展开深入的试验研究阶段,预计研究结果将取得重大突破,为广西土木工程建设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三、对广西矿山特殊工程要求及复垦、恢复重建的研究 广西地处太平洋与特提斯两大构造域的复合部位和我国云贵高原向东南丘陵过渡地带,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区之一,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对新老矿山的开发及复垦和重建恢复方面,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兴盛阶段的矿山存在尾矿坝稳定问题、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以及洗矿的大量废水处理等问题;广西大部分为岩溶地区,这类地区矿山赤泥堆场渗漏污染是主要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广西平果铝矿的赤泥经过长时间不沉淀,会造成堆场困难且因赤泥渗流污染居民生产与生活的水源。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通过科学的现场采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查明其成因机制、影响因素、物理力学模型等得出科学的技术方法加以解决。且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伴随矿山环境恶化,土地破坏、水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加剧,潜伏着巨大安全隐患,对广西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由此对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在广西比在全国任何地区显得更为紧迫必须。除了切合广西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需要外,广西作为中国典型的岩溶地区,本身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桂林工学院土木工程实验中心针对以上突出的问题,充分利用在土木工程地质基础方面的研究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广西岩溶脆弱区石漠化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子课题,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有色金属矿山复垦与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及其应用”,国土资源部针对广西矿山复垦恢复重建项目“广西融安县泗顶矿矿山环境治理”,以及“平果铝三期氧化铝槽罐桩基工程评价”等纵向课题的研究。目前该中心正从事着与之相关的科学实验如地表塌陷影响因素、尾矿砂石堆放与流失模式、地下岩溶管道系统破坏形式、赤泥的泥土分离沉淀方法等,这些研究与实验成果的成功将为广西矿山开发中存在的工程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验研究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