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新规范编制_图文.doc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写规范”报告编写 按最新DZ/T2232011要求 三峡大学陈勇博士、副教授 mobile139******** e- 报告编写题纲 前言 一、任务的由来 二、方案编制的依据 三、方案的适用年限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一、自然地理 二、地形地貌 三、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四、水文地质条件 五、工程地质条件 六、矿体层地质特征 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一、评估范围和级别 二、现状评估 三、预测评估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一、分区原则及方法 二、分区评述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和任务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部署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 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一、工程量估算 二、经费估算 三、进度安排 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一、保障措施 二、效益分析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主要附图1、现状评估图;2、预测评估图;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部署图。 前言 一、任务的由来 o简单阐述委托过程,前提根据国家和省的相关精神,接受矿主委托,承担编制工作。 二、方案编制的依据 o和07版本一致。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矿区相关的技术文件;委托书等。删弃与地质环境无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规范中同样删弃废水、废气、噪声治理的标准,补充44号令、200961号文件;补充DZ/2232011规范。 前言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o一矿山地理位置 矿山所处行政区位置、分布范围、地理坐标、区位条件 o二矿山社会经济概况 矿山评估区的人口、人口最多的居民点及其人口数量、生产经济类型、群众收入等 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o 一矿山开采历史 包括以往矿山开采的范围、层位、开采方式、开采规模、开采时间等; o 二矿山开采现状 包括矿山剩余资源及储量、矿山现状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矿山剩余生产服务年限、年生产能力,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等。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o一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 主要介绍工业广场布局 o二开采层位 矿山批准的或拟开采的层位 o三矿山资源及储量 勘查报告和核实的储量 o四矿山设计生产服务年限、年生产能力 o五按开采方案 矿山阶段或采区布置、开采接替顺序、开采方式、顶板管理方法o六三废问题 介绍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堆置场地、排放量和处置方法 一、自然地理 二、地形地貌三、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四、水文地质条件五、工程地质条件六、矿体层地质特征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介绍位置、坐标、范围、面积、交通、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介绍矿区地形地貌类型、海拔高程、相对高差 等 介绍评估区分布的地层及其岩性、地质构造、 地震及区域稳定性 介绍地下水类型、含水岩组特征、矿井充水类 型、充水量预测、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等 介绍矿区工程地质岩组类型、矿层顶底板工程地 质特征 介绍矿层层数、厚度以及矿质 介绍本矿及周边人为工程情况,说明活动类型及 其强度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一、评估范围和级别 附录A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 评估区重要性分级标准附录B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级附录C 小于200m 3/h 200800m 3/h 大于800m 3/h 07版 小于3000 m 3/d 300010000 m 3/d 大于10000 m 3/d 矿坑正常涌水量简单中等 复杂 水文地质方面的 不同o 2011新规范根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构造、环境地质、 开采情况、地形地貌”等六个方面确定,且每个方面的描述更加详尽和准确。 o 表后的注释上一级优先原则。07版注释后三条同时满足 才定位该级别。 o 现状评估应在资料收集及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对 评估区地质环境影响作出评估,评估分级见附录E o 影响因素包括地质灾害、含水层、地貌景观、土地资源o 现状评估分区及其评述o 矿山现状环境问题恢复治理难度o 矿山开展环境保护与治理情况 二、现状评估 o 预测评估应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采矿 地质环境条件,分析预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评估矿山建设和生产可能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影响程度评估分级按附录E 。o 评估对象包括地质灾害、含水层、地貌景观、土地资源 o 由于“方案”内容涵盖了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所以“方案”中 涉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必须由具备评估资质的单位编写,并对评估结果负责。 o 持勘查、设计资质而不具备评估资质的单位,编写“方案”时须委托具 备评估资质的单位编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且评估按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452004进行。 三、预测评估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四、评估精度 一级评估以定量为主,作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二级评估以定量与定性结合,作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三级评估以定性为主,作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 区 一、分区原则及方法 o 按照重点、次重点、一般的顺序,对各分区应分别阐明防治区的范围面积,区内存在或可能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其危害,以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等。 o 在防治图上应将措施用文字框指向保护或治理对象,增强其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二、分区评述 ◆重点防治与优先治理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矿山地质环境重要经济开发区、城镇人口密集区、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国家重大工程实施区。优先治理潜在地质灾害危害严重区及重金属污染的严重区; ◆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耕则耕,优先恢复耕地;◆坚持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布置,分步实施的原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结合的原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贯穿与矿产资源全过程的原则。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原则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贯穿与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和任务 o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总体目标任务和阶段目标任务。 o目标要根据存在的问题拟制保护恢复治理的程度。 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来叙述,应定量叙述。任务包含保护与预防任务、恢复治理任务、监测任务。 一总体部署 布置时应按采矿计划以及影响顺序进行部署可按近期、中期、远期进行安排。叙述防治地段、防治对象、防治工程项目、防治投入等。 二年度实施计划 实际上是部署的细化,将总体防治、监测工作进行细化,按年度或“期”进行安排。 最好列表表示。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部署 o按预防对象分述工程名称、技术方法、主要工作量等。 针对矿山实际,有的工程就叙述,没有的工程就不叙述,做到有的放矢。 o各项工程应包含保护预防和恢复治理的内容。 o与2007规范不同的是没有分开叙述,而是放在一起叙述。 o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预防措施。o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同,采用的预防措施也截然不同。 一、预防措施 o 1、地下开采的固体矿山,应预留矿柱、矿墙,或采用充填法开采,及时回填采空区;o 2、采取充填及排供结合等措施控制疏排水,防止岩溶塌陷;o 1、存在滑坡,崩塌隐患的区域,要消除隐患或采取避让措施;o 2、固体废弃物有序、合理堆放,设计稳定的边坡角,必要时 应采取加固措施或修筑拦挡工程; o 3、露天矿山开采应根据岩土结构、构造条件,选择合理坡角范围,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或修筑拦挡、排水、防水工程。o 1、合理堆放废渣弃土,做好护坡,消除或固化泥石流物源;o 2、修筑拦挡工程、疏浚矿区的排水系统,消除诱发泥石流的水源条件。地质 灾害预防 地面塌陷 崩塌滑坡泥石流 o a 修筑排水沟、引流渠、防渗漏处理等措施,防止有毒有害废水、固废淋滤液污染地下水; o b 揭穿含水层的井巷工程,应采取止水措施,防止地下水串层污染; o c 采取帷幕注浆隔水、灌浆堵漏、防渗墙等工程措施,最大限度的阻止地下水进入矿坑,减少矿坑排水量,保护地下水资源。 含水层破坏预防 o a 优化开采方案尽量避免或少占用破坏耕地; o b 合理堆放固体废弃物,选用合适的综合利用技术,加大综合利用量,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o c 边开采边治理,及时恢复植被; o d 采取围栏、警示牌、避让、加固等措施保护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的预防 1、地面塌陷治理应根据地面塌陷的类型、规模、发展变化趋势、危害大小等特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a 未达到稳定状态的,宜采取监测、示警及临时工程措施; b 达到稳定状态的,应采取防渗处理、削高填低、回填整平、挖沟排水、植被重建等综合治理措施; c 对岩溶塌陷区,可采取注浆、回填等措施控制塌陷的发展,减少危害。 2、地裂缝治理应根据地裂缝的规模和危害程度采取土石填充并夯实、灌浆、防渗处理等措施。 二、恢复治理措施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二、恢复治理措施 3、滑坡 滑坡治理的类型、措施及其主要作用 抗滑桩地表排水 锚索削方压脚 二、恢复治理措施 4、崩塌 崩塌主要治理工程措施有 o1遮挡遮挡斜坡上部的崩堵落石; o2拦截在坡脚部或半坡上设置拦截构筑物; o3支挡在突石或不稳定大弧石下面,修支档柱、墙; o4护墙护坡在易剥落边坡地段,修建护墙; o5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用片石填空洞,水泥砂浆沟缝等; o6刷坡削坡在危石、弧石突出的嘴及坡体风化破碎地段,采用刷坡放缓边坡; o7排水在有水活动的地段,布置排水沟,拦截疏流。 崩塌防治措施 崩塌防治实例1明洞 崩塌防治实例2支挡 崩塌防治实例3拦截 崩塌防治实例4灌浆 二、恢复治理措施5、泥石流 泥石流治理实例1拦挡 泥石流治理实例2跨越 泥石流治理实例3排导 6、含水层破坏治理可采用回灌、修补含水层、置换等措施;如造成周边居民生活用水困难的,应采取措施解决替代水源。 7、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治理丘陵山区可采用边坡加固、采坑回填、植树种草或者挂网客土喷播等工程措施,以修复景观;平原区可采用清理废石渣、采坑塌陷坑回填、整平、覆土、复绿、造景等工程措施进行地形地貌景观重建。 二、恢复治理措施 三、监测工程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4.2遥感监测滑坡活动 用遥感技术监测滑坡运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大规模高速滑坡对环境的影响往往远超出滑坡本身活动范围,这些影响大都发生在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的地区,遥感监测常有独到的优势。 以易贡滑坡为例说明滑坡遥感间接监测 滑坡 区三维图像 滑坡第四天 的中巴卫星图像 滑坡第26天 的卫星图像 滑 后第30 天的卫星图像 坡后第 41天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