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的战略规划在吉林省的实施分析.doc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的战略规划在吉林省的实施分析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的战略规划在吉林省的实施分析 [摘 要]根据吉林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在全面、系统综合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首先论述了自然环境特点和区域地质背景,其次根据当前全省经济现状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的需求,对全省进行了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分区,同时重点地论述了全省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战略规划和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 环境地质问题 水文地质分区 吉林省 吉林省由于受自然环境特点和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的频繁活动,不仅导致各地水资源严重紧缺,而且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带来一系列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开展全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和治理保护生态地质环境,不仅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而且,这也是关系到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1 自然环境特点及区域地质背景吉林省从东南到西北,由长白山,经松辽平原,到大兴安岭,跨越三个不同的地理地质单元。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在地形地貌特征上,自东南向西北,由强烈上升、切割剧烈的通化延边高原中低山→缓慢上升,切割减弱的吉林辽源低山丘陵→持续沉降,挽近时期又相对隆起的长春四平高平原→持续强烈沉降的松原通榆低平原→持续沉降的白城山前平原→缓慢上升、剥蚀夷平的洮南西部低山丘陵。在气候条件上,由东南部山区湿润气候→中部高平原半湿润气候→西北部山前平原和低山丘陵的半干旱气候。降水量随之递减,蒸发量随之递增;河网密度随之变小。吉林省在大地构造上,地处纬向构造体系和北北东向新华夏构造体系, 包括长白山隆起带、松辽沉降带、大兴安岭隆起带相互交切,相互复合部位,构成全省基本构造格架。从而形成了两侧是隆起区山地高原,中部是沉降区盆地平原的区域地质结构背景。这种区域地质结构背景,不仅控制形成了现代地貌景观,同时也控制着全省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和各种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东南部长白山区,群山之间零星的分布着一些规模不同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它们的地下水资源形成分布与环境地质问题特点与周围基岩山区不同。 2 社会经济状况与国民经济对水资源的需求吉林省经济发展地域差异明显,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东、中、西3个经济区。东部经济区境内以长白山区为主体,林业和矿产资源较丰富。森林资源约占全省95,山区特产种类繁多,是全国3大天然药库之一。全省的煤炭、铁矿、硅灰石、硅藻土和天然矿泉水和地热水资源也主要分布于此。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比较突出,有很多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经济作物产出。中部经济区主要位于高平原,也包括一部分丘陵地区。城市密集、交通发达、耕地连片,人口稠密,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工农业发达,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所在。 农业春旱和城市缺水严重,地表水资源有限,地下水资源贫乏。西部经济区该区地处科尔沁草原东部,属于半干旱地区。草原面积大,但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严重。是以畜牧业、粮食、油料作物种植业为主的经济区。气候干旱,无江少河,多为闭流区,农牧业严重缺水。城市和油田区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下水水质恶化。综上所述,全省自然环境特点和区域地质背景,特别是东、中、西3个经济区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及环境地质问题的整治客观需求都是十分迫切的。吉林省各级政府在“十五规划”中都提出许多具体要求,不在此一一赘述。根据全省宏观上、区域性的自然环境特点与地质背景及经济发展概况,全省可归纳和划分为7个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分区。不同的分区,有不同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和采取不同的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治理保护对策,提出和制定今后开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项目的建议。 3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分区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分区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区域地质背景及经济社会状况,初步划分7个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分区,并同时指出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现状见图1。 1通化延边台原中低山区山势陡峻、切割剧烈、地形破碎、基岩裸露。暴雨后常诱发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通化、白山等地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2吉林辽源低山丘陵区山势和缓、沟谷宽浅,盆地、谷地发育。暴雨后有时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有的矿山发生地面塌陷。城市有水资源紧缺问题,辽源缺水严重。吉林地下水污染严重,污染面积较大。3长春四平高平原区呈波状或丘陵状起伏,有一定切割。城市地下水出现降落漏斗、水质遭受污染,有一定水土流失。有的煤矿有地面塌陷。长春四平均严重缺水,地下水污染也较严重,大多县级市均存在缺水和地下水污染问题。4松原通榆低平原区地形平坦,土地沙漠化、盐渍化、道路冻融广泛。高氟水普遍。城市及油田区地下水出现降落漏斗,水质遭受污染。5白城山前平原区由于连年持续严重干旱,白城扇形地目前潜水位普遍下降。已造成开采井深度逐年增加,开采量逐年减少,森林植被枯萎,湿地消失。扇形地前缘有盐渍化。普遍存在高氟水。6长岭双辽低平原区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相间分布,高氟水普遍,城市城镇缺水严重。 7洮南西部低山丘陵区剥蚀夷平作用强烈,山势和缓,沟谷宽浅,风化壳和断裂构造发育。农牧业缺水严重。普遍存在水土流失。 32 主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 321 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 吉林省一些地区土地沙漠化、盐渍化不断加剧,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水中氟含量较高。①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在西部低平原区,占西部区域面积的2207,目前有继续向东部移动趋势,对东部的梨树、农安构成严重威胁。②土地盐渍化主要分布在西部低平原区,占西部区域面积的361。据近年来资料表明,盐渍化发展趋势向外扩展,盐渍化程度明显加重。③水土流失全省水土流失分布较普遍,占全省面积的883,东部山区水土流失占区域面积的22。以山间盆谷地最重,次为低山丘陵平原,东南部熔岩台原台地较轻。④高氟水广泛分布于西部低平原和高平原地形低洼、径流滞缓的湖沼洼地。其中乾安、通榆、长岭、前郭、大安、洮南等县市松散岩孔隙潜水中氟含量较高,达到24mg/L。 322 城市环境地质问题 主要表现在城市严重缺水,局部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和水质污染。①水资源紧缺问题据2003年3月资料,全省有30个城市存在水资源紧缺问题。属于水资源贫乏型的缺水城市有长春、四平、公主岭、辽源和榆树;属于缺少工程型的缺水城市有吉林、松原、大安、集安、白城、洮南、敦化、延吉、珲春、蛟河、舒兰、梅河口、九台、龙井、浑江、通化等。属于水源受到污染而缺水的城市有图门、桦甸。②地下水降落漏斗许多城市由于过量超采承压水而形成地下水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