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治理理念和煤与瓦斯共采技术.pdf
★ 本刊特稿 ★ 瓦斯治理理念和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袁 亮 1 .煤 矿 瓦斯 治理 国家工 程研 究 中心 ,安 徽省 淮 南市 ,2 3 2 0 0 1 ; 2 .淮南矿业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淮南市,2 3 2 0 0 1 摘 要 基 于煤炭 在我 国能 源构成 中的重要 地位 ,介 绍 了 “-3前 煤炭 工业安 全 生产 情 况和 科 学 开采 面临的 I * 1 难 ,并具 体针对 低透 气性 高 瓦斯煤 层群安 全 高效 开采技 术难题 ,重点分 析 了淮 南矿 区先 进 的 瓦斯 治理 理念和 管理 理念 ,阐述 了无 煤 柱 煤 与 瓦斯 共 采技 术 的产 生背 景 、 发展 历 程 ,并详 细介 绍 了无 煤柱煤 与 瓦斯共 采理 论及 基 于此 的瓦斯 治理技 术 工程 实例 。最后 指 出 了深 入 研 究 的 方 向 。 关键 词 瓦斯 治理 煤 与 瓦斯 共 采 煤 层群 高效开 采 中图分 类号T D7 1 2 ,T D 8 2 3 . 8 2 文献 标识 码A Co nc e p t o f g a s c o nt r o l a nd s i mu l t a ne o u s e x t r a c t i o n o f c o a l a nd g a s Yu a n Li a ng 1 . Na t i o n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Re s e a r c h Ce n t e r f o r Co a l Ga s Co n t r o l ,Hu a i n a n,An h u i p r o v i n c e 2 3 2 0 0 1 ,Ch i n a ; 2 . Hu a i n a n Mi n i n g Gr o u p C o L t d , Hu a i n a n ,A n h u i p r o v i n c e 2 3 2 0 0 1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Ba s e d up o n t he s i g ni f i c a nt r o l e o f c oa l i n t he na t i on a l e ne r g y s t r u c t u r e o f t hi s c o un t r y,t h e a ut ho r p r ov i de s a n a c c ou nt a b o ut t he s t a t us q u o o f wo r k s a f e t y i n c o a l m i ne s a s we l l a s t h e pr o bl e m s a n d i s s ue s f a c e d b y t he c ur r e n t mi n i ng t e c hn ol o g y i n t hi s c ou nt r y .On t he ba s i s o f s o me t o ug h p r ob l e ms o n s a f e r a n d hi gh l y e f f i c i e n t m i n i n g i n l o w p e r me a b i l i t y c o a l - s e a m g r ou ps wi t h hi gh ga s c on c e nt r a t i on,t he a ut ho r f oc us e s o n t h e a d v a nc e d c o nc e pt o f H u a i na n c oa l mi n e a r e a o n m i ne ga s c o nt r o l a n d t o t a l ga s ma na g e me n t .Be s i d e s,t he a u t h or a l s o pr o vi de s a n a c c o un t a bo ut t he ba c kg r ou nd a nd d e v e l o pme nt c o ur s e o f t h e s i m u l t a ne ou s mi n i ng of pi l l a r l e s s c o a l a n d t h e e x t r a c t i o n o f m i n e ga s .The n,t he a ut h or g o e s i nt o de t a i l s a b ou t t h e t h e o r y of s i m u l t a ne o us pi l l a r l e s s c o a l mi n i n g a n d g a s e x t r a c t i o n b y p r o v i d i n g r e a 1 p r o j e c t c a s e s b a s e d u p o n t h e s a i d s i mu ha ne o us mi ni ng a n d e x t r a c t i o n.Fi n a l l y,t he a u t ho r p o i nt s o ut t h e di r e c t i on s f o r f ur t h e r de e p go i n g r e s e a r c h a c t i v i t i e s i n t h e f ut u r e . Ke y wo r d s g a s c o nt r ol ;s i m u l t a n e ou s e xt r a c t i on o f c o a l a nd g a s;c o a l s e a m gr o up;hi g hl y e f fic i e nt mi ni ng 瓦 斯治理 是煤 矿 安 全 高 效 开采 的前 提 和基 础 。 瓦斯问题特别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治理是世界性难 题 ,长期 以来没有解决 ,因而导致煤矿瓦斯事故多 发 、生产效率低下 ,安全高效开采难以实现。随着 矿井开采深度加大 ,地质条件更复杂,地应力 、瓦 斯含量和压力增加 ,瓦斯治理难度进一步增大 。近 期我 国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都 是 由于煤 矿 向深部 开 采过 程 中瓦 斯灾 害升 级 所 致 , 如 2 0 0 9年 2月 2 2日,山西古 交 市屯 兰 煤矿 发 生 瓦 斯 治 理 理念 和煤 与 瓦 斯 共 采 技 术 瓦 斯爆 炸事 故 ,7 7人死 亡 ;2 0 0 9年 5月 3 0日,重 庆 松藻 煤 电 同华 煤 矿 特 大 瓦 斯 突 出事 故 ,3 O人 死 亡 ,7 7人 受 伤 ;2 0 0 9年 9月 8日河 南平 顶 山市新 华 四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5 4人死亡;2 0 0 9年 l 1 月 2 1日,鹤 岗新兴煤矿特大 瓦斯爆炸 ,1 0 8人死 亡 。 淮南矿区煤层赋存条件极其复杂 ,是我国瓦斯 含量最高的矿 区之一,曾是全国瓦斯事故重灾 区。 目前 ,淮南矿区内现有矿井全部为高瓦斯、煤与瓦 5 斯突出矿井。新建矿井多为深井开采 ,首采区多在 距地表 8 0 0 m 以下深度;大部分生产矿井 的开采 深度 已达 一7 O 0 ~ 一1 0 0 0 m,且 开 采深 度 正 以每 年 2 0 2 5 m的速度增加 。由于传统的瓦斯抽放技术 和方法,不能解决松软低透气性煤层群开采的瓦斯 治理难题 ,自 1 9 9 8年起,淮南矿 区转变了瓦斯治 理理念,开展科研攻关 ,创新瓦斯治理技术,取得 了瓦斯治理技术的重大突破 ,实现 了煤矿安全高效 开采 。 1 科学 开采是煤 炭工 业发展 的必 由之路 1 . 1 煤炭科 学产能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体来看 ,我 国煤炭科学产能制约 因素主要 有 1 深部煤炭开发的资源制约 ; 2 煤炭开发 基地 西移 中的生 态环境及 长距 离输 送制约 ; 3 安 全高效生产能力制约; 4 资源回收率制约; 5 环境容量制约 。我 国煤矿灾害类型多,分布面广, 在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中开采条件最差、灾害最严 重 。据调 查 ,对 于 国有 重 点煤 矿 ,处 在 浅 部 开 采 时 ,地 质构 造 复 杂 或 极 其 复 杂 的 煤 矿 占 3 6 ,地 质构造简单的煤矿 占 2 3 ;进入深部开采后,地 质构 造均朝 复杂 或极其 复杂 发展 。 我国煤层瓦斯含量丰富,累计探明煤层气地质 储量 1 0 2 3亿 m。 ,可采储量约 4 7 0亿 m。 ,埋深浅 于 2 0 0 0 m 的煤层气 资源量为 3 6 . 8万亿 m。 ,居世 界第三位。但我 国高瓦斯 矿井多,国有重点煤矿 7 0 以上是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大部分为 低透气性煤层 渗透率1 roD ,平均在 0 . 0 0 2 ~ l 6 . 1 7 mD。其 中,渗 透 率 小 于 0 . 1 0 mD 的 占 3 5 ;0 . 1 ~ 1 . 0 mD 的占 3 7 ;大 于 1 . 0 mD的 占 2 8 ;大于 1 0 mD的较少 。 1 . 2 煤炭科学开采势在必行,瓦斯治理任务艰 巨 实践证明,靠传统的瓦斯综合治理途径 、引进 技术和地面开采煤层气等方法都不能解决我 国绝大 部分矿区的瓦斯治理难题 ,特别是在类似两淮矿区 复杂的地质条件低渗透率煤层 ,根本就无法解决瓦 斯治理难题 ,自然就遏制不了瓦斯事故的发生。必 须依靠 自主创新,走科学开采的路子淮南根据矿 区实际情况 ,经过长期探索研究及工程实践 ,探索 出了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 群煤层气高效开采与 利用技术,初步建立了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 瓦斯共采关键技术理论体系 ,该瓦斯治理理念和技 术在全 国大部分矿区得到了推广。 6 2理 念创 新 引领 煤矿 瓦斯综 合治理 2 . 1 安全 与 生产 的 矛盾 可 以统一 于先进 生产 力 实践证明,煤矿的安全与生产并不是一对不可 调和的矛盾 ,在先进生产力面前 ,保护生命和提高 产量 目的其实是可以同时达到的。事实上,治理瓦 斯的 目的之一也就是要提高生产力水平 。淮南建设 新 型能 源基地 的 特征 就 是 “ 一 先 进 三保 护 ” ,即发 展先进生产力,保护生命 ,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并实现 “ 三个转变” ,即从劳动密集型转到技术密 集型,从粗壮劳动力转到高素质员工队伍 ,从粗放 管理转到科学管理。 2 . 2可保 必保 、应 抽尽抽 淮南矿区经过长期探索研究及工程实践,得出 首 采卸压 层卸 压开 采 、煤 与瓦斯共 采是 对突 出煤层 进 行消 突最有效 、最 可靠 ,也是最 经济 的方法 的结 论 ,认为可保必保 具备条件的必须开采首采卸压 层 ,应抽尽抽 给足卸压抽采时间和空间 ,实现 瓦斯抽采最大化。在此前提下 ,基本上解决了低透 气性高瓦斯煤层 群瓦斯高效开采难题。 2 . 3治理 瓦斯 ,岩 巷先行 事实证明,瓦斯治标治本都离不开打钻 。打钻 和岩巷作为安全生产技术的第一要务 ,为实现瓦斯 治本 ,必须着力建设一流的打钻和岩巷队伍 、一流 的打钻和岩巷装备、一流的打钻和岩巷管理 。淮南 矿区现立足打大钻 、打长钻、打高技术钻 ,用准军 事化、专业化、精细化手段管理打钻队伍。淮南矿 区现有 8支 专 业化 打 钻 队伍 ,共 计 1 7 0 0人 ,实 现 了专业化打钻队伍 “ 全覆盖” 。 2 . 4 瓦斯 利 用 瓦斯是我国煤矿生产过程 中的主要灾害源 ,同 时也是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 。开发 利用瓦斯 煤层气 ,既 可以充分利用地 下资源, 又可以改善矿井安全条件和提高经济效益 ,对缓解 常规油气供应紧张状况,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战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保护环境等均具有十分 重要 的意义。因此,煤矿瓦斯治理必须走 “ 变抽放 为抽采,煤与瓦斯共采 ,治理 与利用并重” 的路 子 。 3 技术 创新是 实现 煤与 瓦斯共 采的关 键 煤与瓦斯共采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淮南矿 区开 展了大量研究 ,成功地解决 了矿区瓦斯治理和安全 中国煤炭第 3 6卷第 6期 2 0 1 0年 6月 开采技 术难 题 。应 用 这些 成 果 ,连 续 1 2年 避 免 了 瓦斯爆炸事故 ,百万 吨死亡率从 4 . 0 1降低到近 5 年 0 . 1左右 的 国际先进 水平 ;安 全有 了保 障 ,企业 得 到发 展 ,年 产 量 从 1 0 0 0万 t 增 加 到 6 7 0 0万 t 。 淮 南矿 区的煤 与 瓦斯共 采主要 创新 技术包 括 如下几 个方 面 。 3 . 1 地 质保 障技 术是煤 与 瓦斯共 采 的基 础 目前淮南地质保障技术的创新重点主要包括三 维地 震精 细解 释 地 面地 质“ C T” 、井 下 综 合 物 探 井下 地质 “ C T” 、地 测 、 防治 水 信 息 化 及 预 警 、地球 化学 识 别 地 质 “ DNA” 、出 水 水 源 快 速判 别 、瓦斯 地质等 关键 性技术 。 3 . 2低 透 气性 煤层 群卸 压 开采抽 采 瓦斯技 术 3 . 2 . 1 卸压 开采抽 采 瓦斯理论 淮南在 解决 低透气 性 高瓦斯 煤层 安全 开采 技术 难题 的过 程 中 ,打破 传 统 自上 而 下 的煤 层 开 采 程 序,设计了制造煤体松动卸压的开采方案 ,提出采 取卸压 开采增 加煤 层透 气性 、抽 采 瓦斯 的 原理 ,变 传 统 瓦斯 自然 排放 为集 中抽 采 ,实现卸 压 开采抽 采 瓦斯 、煤与 瓦斯共 采 的科学 构想 ;图 1为 首采层 开 采后,大量解吸瓦斯在抽采负压作用下沿卸压张裂 隙径 向流动 的卸 压 开 采抽 采 瓦斯 原 理 图 。基 于此 , 根据 实验 室模 拟研究 ,提 出了在煤 层群 中选 择安 全 可靠 的煤层首先开采,造成上下煤岩层膨胀变形 、 松 动 卸 压 , 增 加 煤 层 透 气 性 ; 同 时 在 被 卸 压 煤 层 卸 底板远程抽采钻孔 图 1 采动覆 岩移动 “ 竖 三带 ” 、“ 横三 区” 和 “ 裂 隙三发育 区”模型 I一冒落带 ,Ⅱ一裂隙带, Ⅲ一弯曲下沉带 ; A一煤壁支撑影响区 ,B 一离层 区,C一重新压实区 ; 1 一上部采空区顶区空隙区,2 一裂 隙带 内的楔形裂隙发育区 , 3 一远程卸压煤层离层发育 区 顶底板设计巷道、钻孑 L 抽采卸压瓦斯的技术路线。 同时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手段对淮南矿区卸压开采采 瓦斯治理理念和煤与瓦斯共 采技术 场 内应 力场 分 布规律 进行 了系 统深入 研究 ,并 发现 了首采层开采后顶板存在环形裂隙区、顶底板被卸 压煤层膨胀变形区的裂隙场分布及演化规律 ,以及 瓦斯富集区分布及运移规律。研究成果在百余个工 作面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 ,取得了巨大成功。 3 . 2 . 2 卸压开采抽采瓦斯、煤 与瓦斯共采工程技 术体 系 尽管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技术在淮南矿区取得了 成 功 ,但 该 技术存 在 瓦斯抽 采 巷道 、钻孔 工程 量大 等 缺 点 ,因 此 ,在 此 基 础 上 又 进 行 了深 入 研 究 , 2 0 0 4年又提出了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 的科学构想 走采煤工作面无煤柱沿空留巷替代顶底板瓦斯抽采 岩巷、变传统 U型通风方式为 Y 型通风方式、在 留巷 内设 计钻 孔 连续 抽 采 采 空 区 瓦斯 的技 术 路 线 , 见图 2 。 图 2无 煤 柱 沿 空 留 巷 钻孔 法 抽 采 瓦斯 原 理 图 1 首采煤层顶板瓦斯抽采技术 。 首采煤层工作面的瓦斯主要来源于本煤层 、采 空区和邻近层的卸压解吸瓦斯。根椐矿山岩层移动 理论 ,煤 层 在开采 过程 中 ,顶底 板岩 层 冒落 、移动 产 生裂 隙 。由于 瓦斯具 有升 浮移 动和 渗流 特性 ,来 自于大面积的卸压瓦斯沿裂隙通道汇集到裂隙充分 发 育区 ,在环 形 裂 隙 圈 内形 成 瓦 斯 积 存 库 见 图 3 a 。数值模拟研究表 明首采层瓦斯富集区位于两 巷采 空侧 上方 宽 0 ~3 0 m,高 8 ~ 2 5 m 的环形 裂 隙区 见 图 3 b 、顶 板 破碎 角 5 0 。 对 应 向上 4 O ~ 5 8 . 7 m 的竖 向裂 隙 区 。因此 ,把 抽 采 钻 孑 L 和巷 道 布置在环形裂隙圈内,能够获得理想的抽采效果 , 从而避免采空区瓦斯大量涌入到回采空间。淮南矿 区工程实践表明,在裂隙区内预先布置顶板巷道或 钻孔抽采 卸压瓦斯 ,抽 采率可达 6 O % 见 图 4 。 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理论研究 和 工程 实践在 淮南 矿 区取得 成功 ,实 现 了卸 压层 间 距达 5 0倍采高,突破了 3 0倍采高的传统理论 ,实 现 了无煤 柱煤 与 瓦斯共 采技术 的重 大 突破 ,图 5为 7 卸压开采抽采瓦斯原理图。 冰 \ 霜 a 首采层顶板抽采富集区瓦斯原理图 沿工作面倾斜 方向水 平距离/ m b 顶板裂隙区数值模拟结果 图 3首采层顶板瓦斯抽采 姜 妪 悯 匠 旧 H ● f 卜 \ \ ■ . . 、 ▲ \ ● 一 、 f ,‘ H 1 \. , I 、 、 - \ 盎 n . J . 口一 图 4 首采煤层顶板瓦斯抽采试验效果 2 大 间距上 部煤层 膨胀 卸压 开采顶 板瓦 斯抽 采技术 。 淮南矿区利用首采煤层的远程采动卸压和使顶 板卸压煤岩层下沉变形破裂 ,使透气性成千倍增 加 ,在首 采 层 开 采 过 程 中 ,在 顶 板 破 裂 弯 曲下 沉 带 ,首创 “ 卸压煤层底板岩巷和网格式上向穿层钻 孔瓦斯抽采方法” ,将顶板弯 曲下沉带卸压煤层和 底板臌起卸压膨胀带 内的解吸瓦斯 ,通过顺层张裂 隙汇集到网格式抽采 钻孔,进行及 时有效 的抽 采 见 图 6 。研 究 发现 首采 层卸 压 开 采后 ,上 向卸 压范围为走向卸压角 8 0 . 8 ~8 4 . 7 。 ,倾向卸压角 8 3 ~ 8 5 。 ,上 向卸 压 层 问 距 达 1 0 ~ 1 5 0 m,采 用 在 被 8 卸压煤 层底 板弯 曲下沉 带预先 布置巷 道钻孔 抽采卸 压瓦斯的技术方法 ,抽采率达 6 5 以上 。 . 5 0 倍 瓦斯抽 采工程 采高 首采卸压层 ~、 L ’ 『 ’ J l 。l ●l ~ ● \ \ |l 5 O 倍 { \ { 是 采 高 . P . P 瓦 斯 抽 工 程 棚 阡 开 、 4 严 。 图 5 卸压开采抽采瓦斯原理 图 图 6远程 卸 压 开 采 模 拟 图 3 煤层 群多层 开采底 板卸 压瓦斯 抽采技 术 。 淮南 矿 区 B 8 ~ B 4煤 层 属 于 煤 层 群 开 采 ,B 8 、 B 7 b 、B 7 a 不是 突 出危 险 煤 层 ,B 6和 B 4为 突 出危 险煤层 。因此 ,首先 以非突出煤层 B 8作为首采保 护 层 ,然后依 次开 采非 突 的 B 7 b 、B 7 a 煤 层 ,最 后 图 7 煤层群多层开采底板卸压 瓦斯抽采模拟 图 开采 受 到上保 护层采 动卸 压保 护 的 B 6 、B 4突 出危 险煤层 。当 B 8采 动后 ,B 7 、B 6煤层处在膨胀裂 隙带内,在此裂隙带的底板岩层 内布置巷道和网格 式穿层钻孔实现多重高效瓦斯抽采 ,如图 7所示 。 中国煤炭第 3 6卷第 6 期 2 0 1 0年 6月 研究 发现 多重卸 压 开采后 ,下 向卸 压范 围为走 向卸 压角 9 9 . 3 ~ 1 0 0 . 1 o ,倾 向卸 压 角 1 0 2 ~ 1 1 O 。 ,下 向 卸压 层 间距 达 l 0 W1 5 0 m,采用 预先 布 置巷 道 和穿 层钻孑 L 抽采卸压瓦斯,瓦斯压 力 由 3 . 6 MP a降至 0 . 2 MP a ,透气 性系数增 大 了 5 7 0倍 ,抽采 率达 5 O 以 上 。 4 多重开采上 部煤层对下 部煤层 的卸 压效 果 。 B 8煤层 开 采 后,由于 B 4煤 层 与 之 距 离 达 6 2 . 3 m,卸压 的效果 不够充分,钻孔 流量虽有提 高 ,但 提高 幅度 远不 如 距 离较 近 的 B 6等 煤层 ,再 加上开 采过 程 中 的卸压 时 问 较短 ,使 得 B 8煤 层 开 采 时 ,B 4煤层 含有 的瓦斯 并没 有得 到 充 分 的释放 , 以致残余瓦斯压力仍达 1 . 5 ~2 . 0 MP a 。B 7 、B 6 煤 层 的陆 续 开 采 ,使 B 4煤 层 有 一 个 多 次 卸 压 的过 程 。数据表 明,在上部 B 8 、B 7 、B 6煤层 回采后 , B 4 煤 层瓦斯 压力 降低 了 5 0 ,B 4煤 层透 气性 系数 增大了 3 0 0倍 以上 ,B 4煤层钻孔瓦斯流量由原来 的 0 . 0 0 8 ~ 0 . 0 0 9 m。 / rai n提 高 到 了 0 . 1 4 5 5 m。 / rai n ,增大 了 1 6 . 1倍 。实际上在多重开采上保 护 层之后,测得 B 4煤层 的残余瓦斯 压力 实际值 为 0 . 2 MP a ,证 明多重 开采上 部煤 层 比开 采 单一 煤 层 卸压效 果更好 见 图 8 。 善 兰 ‘鲁 g 皿 删 霜 0.8 0.6 0 . 4 O . 2 1 5 l 0 5 3 2 1 P Q 8 多重 升米 上 邵 煤 层 卸 压 效 果 5 卸压 开采裂 隙发 育 区地 面钻孔 管抽采 瓦斯 技术 。 地 面采空 区钻孔 的设 计 目的在 于在得 到一 个 高 效 的地 面采 空 区钻孔 抽采 系统 ,该 系统 能更多 地抽 采高浓度的瓦斯 ,并使采空区 自燃的风险最小。地 面钻孔 结构 如 图 9所示 。 采空 区瓦斯抽 采对 减小 回风 流及 其 它抽采 方 法 如顶板 钻孔 、上 隅角抽 采管道 的瓦斯 浓度有 很大 影响。尽管在钻孔工作的早期阶段并不明显,但随 着工作 面离开 钻孔 位置 ,钻孔 的 瓦斯 流量 和浓 度 都 瓦斯治理理念 和煤与 瓦斯共采技术 随之增加,回风流及顶板钻孔或巷道 内的瓦斯浓度 也开始下降,典型情况下降低 0 . 2 ~0 . 3 个百分点。 图 9地 面钻 孔 结构 不 意 图 3 . 3 无煤 柱 煤与 瓦斯共 采技 术 根据煤层群赋存条件 ,首采关键卸压层,沿采 空区边缘沿空留巷实施无煤柱连续开采 ,通过快速 机 械化 构筑 高强 支撑体 将 回采 巷道保 留下来 ,沿空 留巷与综采工作面推进 同步进行 ,在 留巷 内布置上 下向高 低位 钻孔 ,抽采顶 底 板卸压瓦 斯和采空区富集瓦斯 ,工作面埋管抽采防止采空区 瓦斯 向工 作 面大量 涌 出 ,以留巷 替代 多条岩 巷抽采 卸压 瓦斯 ,可 大大 减少岩 巷 和钻孑 L 工程 量 ,实 现煤 与 瓦斯安 全高效 共 采 ,见 图 1 O 。 图 1 O 无 煤柱 沿空留巷钻孔法抽采瓦斯原理图 9 日 R 4 l £ Ⅲ / 喇 鼋H . 噬 加 3 . 3 . 1 首采保护层采场 内应力场 、裂 隙场分布及 演化规 律 淮南矿区无煤柱留巷卸压开采煤与瓦斯共采试 验发现 ,首采层沿空留巷采场内增压区位于首采保 护层工作面前方 0 ~3 0 m,应力集 中系数为 2 ~3 倍 ,见图 1 1 ;采空区 3 0 0 5 0 0 m 以外为卸压稳定 区;裂隙发展期为首采保 护层工作 面后方 0 ~5 O m;活跃期 位 于 5 0 5 0 0 m;衰减 期 为 5 0 0 m 以后 且呈 楔形 偏 向采 空 区发 展 。钻 孔验 证 发 现 采 面后 5 0 3 0 0 m、顶 板 向上 5 ~4 0 m 环 形竖 向裂 隙场 内 瓦斯 浓度 为 1 O ~4 O 。 采空区顶板 5 ~4 O m,首采保护层工作面开采后 5 0 m瓦斯浓度超过 1 0 、1 0 0 m超过 2 O %、3 0 0 m达 到 4 0 。这为布置抽采瓦斯钻孑 L 提供了依据。 工 作 面过 测 点距 离 / m 图 l 1 无煤柱 留巷卸压开采煤 与瓦斯共采 留巷采空侧走 向裂隙发育演化 3 . 3 . 2 首采层开采后顶底板 瓦斯富集 区4 、5 钻孔抽采 瓦斯浓度 8 5 ~ 1 0 0 ,单孔抽 研究发现首采层开采后顶底板不同层位存在着 采流量 0 . 1 2 ~0 . 9 8 m。 / mi n ;留巷下向钻孔有效抽 4个瓦斯富集区,即上 向被卸压煤层解 吸瓦斯富集 采卸压瓦斯 的走 向长度 1 2 0 ~1 5 0 m 约 4 O ~5 0 区、竖 向楔形瓦斯富集区、顶板环形瓦斯富集区和 d ,钻孔有效抽采区域为左边角小于 8 5 。 ,底板方 下 向被 卸压煤 层解 吸瓦 斯富集 区 见 图 1 2 。 向发展 深度 达到 1 0 0 m。上 向被卸 压煤 层通 过 1 、 图 1 2 首采层 开采后顶底板 瓦斯 富集 区示意图 经过现场试验考察得到,1 钻孔抽采瓦斯浓 度 1 O ~3 0 ,单孔抽采流量 0 . 2 ~1 . 3 m。 / mi n , 钻孔有效抽采区域为垂直煤层顶板向上 4 . 0 ~1 2 . 2 倍采高 8 . 0 ~3 6 . 6 m ,倾斜方 向 O ~4 0 m,留巷 内钻孔有效抽采长度 5 0 0 ~6 0 0 m;远程上向卸压 煤层有效抽采瓦斯区 ,2 、3 钻孔抽采瓦斯浓度 6 0 ~9 5 ,单孔抽 采流量 0 . 2 5 ~ 1 . 5 0 m。 / mi n ; 钻场有效抽采卸压瓦斯的走向长度超过 2 0 0 m 约 4 O d ,相当于 3倍 的层 间距 ,钻孔有效抽采区域 为左边角小于 7 5 。 ,顶板方向发展高度超过 1 3 0 m。 】 O 2 、3 钻 孑 L 连 续 抽 采 采 煤 工 作 面 后 方 0 ~ 3 0 0 m ,顾桥矿 1 3 1煤层 ,实现单 面 日产气 3 0 9 4 6 m。 ,日产 煤 1 6 4 2 6 t ,抽 采 率 达 7 2 ;新 庄 孜 矿 B 1 1 b煤层 瓦斯预 抽率 达 7 2 . 4 ,下 向被 卸 压煤 层 通过 4 、5 钻 孔 连 续 抽 采 ,新 庄 孜 矿 B 8煤 层 瓦 斯预抽 率达 5 6 。 3 . 3 . 3 无煤柱 护巷 围岩控 制关键 技术 基于无煤柱留巷围岩 内外层结构稳定性规律的 研究 ,提 出无 煤 柱 留巷顶 板抗 剪切破 坏 的强化锚杆 控制技术和辅助加强支护技术,构建 了如图 1 3所 示的 “ 三位一体”的留巷支护技术体系,即抗顶板 剪切 回转 的锚 杆 注 主 动支 护 P 、强采 动 应力 影响期间的巷内自移辅助加强支护 P 。 和高承载性 能的巷旁充填墙体支护 P 。 。研制出了高承载性能 机械化施工的巷旁充填支护技术,能保证充填墙体 紧随工作面及时快速构筑,满足了综采工作面 日进 1 0 m、日产 2万 t的快 速开采要求 ;同时,实现 中国煤炭第 3 6 卷第 6期 Z 0 1 o年 6月 0 毒 9 0 0 m 深 井护 巷断 面 8 ~ 1 0 m。 ,长 度达 2 9 0 0 m 的 世 界 纪 录 ,是 国 外 的 2 ~ 3倍 ,成 本 仅 为 欧 洲 的 1 / 3 ,兼顾 了采煤生产和充填平行作业 ,实现 了矿 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巷旁 充填 侧模 板支 架 充填 墙 体 9 0 0 m 深度 护巷 效果 图 1 3 “ 三位一体”围岩控制技术及工程效果图 3 . 3 . 4 无煤柱 护巷 Y 型通 风 留巷 钻 孔 法抽 采 瓦 斯关键 技术 1 首 采层采 空 区留巷 钻孔法 抽采 瓦斯 技术 。 技 术原 理 图见 图 1 4上 图 。现 场试 验 效 果 为 抽 采瓦斯浓度 1 0 ~4 O ,首采层采 空区瓦斯抽采 率 7 O 以上 ,连续抽 采最 高达 9 0 。 - 8 O 0m 一8 2 9 m 表土 层 1 3 - 1 煤 砂 岩 组 泥 岩 组 泥 岩组 砂 岩 组 填充墙体 进风巷 蒋 进风巷 图 1 4 无煤柱 Y型通风留巷钻孔法抽采瓦斯关键技术示意图 2 留巷钻孔法上向钻孔抽采卸压煤层瓦斯技 术 。 瓦斯治理理念和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技术原理 图见图 1 4中图。现场试验效果为上 向被卸压煤层瓦斯抽采率 7 2 以上 ,瓦斯压力降 至 0 . 2 ~ 0 . 4 MP a以下 ,瓦 斯 抽 采 浓 度 达 6 0 ~ 9 5 % 。 3 留巷 钻孔 法下 向钻 孔抽 采卸 压煤层 瓦斯技 术 。 技术原理图见图 1 4下图。现场试验效果为瓦 斯抽 采浓 度 8 5 ~ 1 0 0 ,采 一 层被 卸 压 煤层 ,瓦 斯抽 采率 4 6 %以上 ,多层 开采 后可 达 7 0 以上 。 4 淮南 矿 区应用 效果显 著 。 首采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抽采浓度 由 6 O 提高 到 7 O ~9 O ,抽采 率 由 6 0 提 高到 7 0 以上 ; 上下 邻近 的被 卸压 高瓦斯 煤层 瓦斯 压 力 降至 0 . 2 ~ 0 . 4 MP a以下 ,瓦斯 含 量 抽 采 至 3 ~5 m。 / t以下 , 首次 达到 了上 向 1 5 0 m,下 向 1 0 0 m 的有 效卸 压范 围;高浓度瓦斯作为资源抽采至地面直接利用 ,治 理和 利用成 本 降低 了 5 0 以上 。 3 . 3 . 5 井上下立体瓦斯抽采体 系 目前 ,淮南矿区已形成 了井上下立体的卸压开 采 抽采 瓦斯 、煤 与瓦斯 共采 的工 程技 术新 格局 ,实 现了被卸压煤层瓦斯含量 、瓦斯压力分别降低到国 家规 定 的 8 m。 / t 和 0 . 7 4 MP a以下 。 1 顶板 走 向钻孑 L 抽采技 术 。在 采煤工 作面 上 风巷 每 隔 8 0 ~ 1 0 0 m 向 顶板 施 工 一 个 钻 场 ,在 钻 场内施工 6 ~1 0个钻孔 ,终孔高度位于煤层顶板向 上 1 O ~1 5 m,距 工作 面 回风 巷 的水 平 距 离 为 5 ~ 2 0 m,扇形布置。顶板走 向钻 孑 L 抽采浓度一般 在 1 5 ~4 5 之 间 ,纯 量 在 5 ~ 1 8 m。 / mi n范 围。 2 穿 层钻 孔预 抽技 术 。在煤 层底 板开拓 或分 组 集 中岩 巷 内 ,沿走 向每 隔 2 5 ~3 0 m 施 工 一个 钻 场 ,布 置一 组穿 层钻 孔 ,钻孔 穿透煤 层 ,孑 L 底 间距 1 0 2 0 m,预抽 2 ~3年 。抽采 浓 度一 般 为 3 O ~ 7 0 ,单孔 纯量 为 0 . 2 ~1 m。 / mi n 。该 技术 主要 用 于 无保 护层 开采 的突 出煤层 消 突 。 3 穿层钻孔抽采卸压瓦斯技术 。一般配合卸 压层 开采 ,施 工穿层 钻 孔拦截 抽 采被 卸压层 卸压 瓦 斯,终孔位置为进入 临近被卸压煤层顶板 0 . 5 m, 钻孑 L 间距 为 2 O ~ 4 0 m。抽 采 浓 度 一 般 为 4 O ~ 8 0 ,纯量 为 2 0 3 0 m。 / rai n ,最佳 抽 采 范 围为 随 卸压层开采推进走向 2 0 0 3 0 0 m。 4 采空区埋管抽采技术 。在工作面上风巷单 独敷设抽采管路进行上隅角埋管抽采,埋管分为浅 埋 3 ~5 m 和 深 埋 2 0 ~4 0 m两 种 。上 隅角 1 1 充填垛采用编织袋装填煤矸进行充填 ,主要用于控 制高瓦斯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或积聚。 5 顶板专 用 瓦斯抽采 巷抽 采技 术 。在 开采煤 层顶板岩层或煤层 中沿工作面走向方向施工顶板专 用瓦斯抽采巷 ,层位处于采空区裂隙带 内抽采高浓 度 瓦斯 。一 般 用 于 瓦 斯 涌 出量 在 3 O ~ 7 0 m。 / rai n 的工作 面 。 6 回风巷倾 向钻孔抽采技术 。开采下卸压层 或工作面上临近层瓦斯涌出量较大时可在回风巷向 顶板施工倾向钻孔 ,抽采被卸压层或临近层 瓦斯。 钻孔倾角 4 0 6 0 。 ,终孔落在被卸压层顶板或临近 煤层顶板。封孔深度超过冒落带并且不低于 2 0 m。 7 地 面钻井 抽采 技术 。开采 卸压层 时 ,采用 地 面钻井抽 采采动 区卸 压瓦 斯 。钻 井一 般布 置在工 作面的中部 ,钻井间距 3 0 0 m左右 ,单井流量 5 ~ 1 8 m。 / mi n ,浓度 5 0 ~9 5 O,单井抽放纯瓦斯可 达 2 0 0万 m。以上 。 采用地 面钻井 抽采 采空 区瓦斯 时 ,钻井 一般布 置在 距 工 作 面 回 风 巷 3 0 ~ 5 0 m 左 右 ,钻 井 间 距 1 2 0 m左右 ,单井流量 3 ~8 m。 / rai n ,浓度 3 0 ~ 8 O ,单井抽放纯瓦斯可达 1 0 0 万 m。 以上。 8 顺层 钻孔 抽采技 术 。通 常是在 开采煤 层 的 机巷和风巷时 ,沿煤层倾斜 方 向施工顺层倾 向钻 孔 ,也可由采区上山、下山、工作面煤壁沿煤层走 向施工水平钻孔。顺层长钻孑 L 瓦斯抽采技术主要解 决 突出和本 煤层 瓦斯 涌出量 大等 问题 。矿 区试 验顺 层钻 孔深度 已达 3 0 0 m。 4结语 淮南矿区的实践表明,通过加强技术攻关能够 有效 治理 瓦斯 灾害 ,煤 矿 瓦 斯 资 源可 以变 害 为宝 。 只有 瓦斯 治理 与利用技 术不 断 突破 ,才能有 效预 防 和避 免瓦斯 事故 的发生 ,促进 煤炭生 产安全 高效 绿 色开采,实现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尽管煤 与 瓦斯共采 在淮南 矿 区取 得 了成 功 ,并 在全 国开始 推广 应 用 。但 我们 应 该 清 醒地认 识 到 , 煤与瓦斯共采研究成果要在全 国进一步推广 ,还有 很多 工作要 做 ,需 要对 不 同矿 区 、不 同煤层 地质条 件 的相 关技 术 问题进 行研 究 ,使 煤与 瓦斯共采 能够 适用于我国各类条件的煤矿,并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