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综合研究.pdf
15 第 1 3卷第 4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Vo l 1 3 No 4 1 9 9 9年 1 2月 J o u r n a l o f Ar i d L a n d Re s o u r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D e c 1 9 9 9 f 吉 林西 部农 业生态 地质 环境 脆 弱性综 合研 究。 张殿发林 年丰 长春 辩 ; , l 3 0 0 2 s 提要 f ’ f 吉林西 部农 业 生态地 质环境 是 一个典 型 的 自然一 经济一 社会 复合 系统 , 生 态地质环 境脆 弱性是人 与 自然相 互作用 、 相 互影 响 的结果 。 自然 因素是基 础 , 经 济 因素是关键 , 社会 因素加 剧 了脆 弱性 的发展 。本文从 自然、 经济和 社会三方 面 建立 了农 业 生态地质环 境脆 弱性 的评价指 标 体 系, 并在 时间尺 度上 对 吉林 西部 农 业生态地质 环境 的演化过程进 行 了分析 。 3 0 4 0年代 本 区生态环境 处干轻度 脆 弱状态 i 5 O ~6 0年代 发展到 中度脆 弱状 态 ; 7 0年代 以来 达到 强度脆 弱状 态 ; 特 别是 8 0 9 5年 为极 强度 脆 弱状态 , 9 5年 以后本 区生态环 境 虽然有 所好转 , 但 仍 处干 强度 脆 弱状 态。 关键 词 农 业生态地 质环境脆 弱性 自然一经 济一 社 会 复合 系统 评价 指标体系 吉林臣 堡 参 钢 , 中 圈 分 类 号 S 1 8 1 文献 标 识 码 A 农业生 态环 境脆 弱性 已成 为制 约 区域 可持续 发展 的 重要 因素 , 引起 了国 内外 的广 泛关 注 。 吉林 西部平原 位 于橙嫩平原 的西靖 , 属于生 态环境脆 弱带 和农 、 牧 业交错 区 , 总面积 4 . 7 万平 方公里 , 占吉林省 幅员 的 2 5 。受 自然 因素 、 经济 因素和社会 因素的影 响 , 农业生 态环 境 问题 日益 突 出 , 土地严 重退 化 , 农业生 产效益 低下 . 易 受 自然灾 害侵袭 。 面对脆弱 的农 业生 态环 境 , 正确地 认识其客 观发展规 律 , 寻求 改 良对策 , 对缓 解人 口、 土 地 、 粮 食 、 经济和环 境 的 矛盾 , 促 进 区域 农业经济 持续 、 稳定 、 协调的 发展 具有重要 意义“ 。 1 吉林 西部农 业生态环境脆弱性 系统分析 1 . 1 吉 林西部 农业生态 环境 脆 弱性的成 园 农业 生 态环境脆 弱性是 区域 内 自然、 社会 和经济共 同作用 的结 果 。 由于人类 在开发 利用 自然 资源 时违背 了生态 规 律 , 使 农业生 态系统 出现 了局部 失 调 , 某些 自然条 件发 生突 变 , 农 业 生 态系统 的结构失 调 、 功能降低 , 逆 向演 替和 恶性循 环 , 抵御外部 干扰 的阈值降低 。 农 业生 ①收jl 膏日期 t 1 9 9 9 0 6 1 8 维普资讯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第 1 3卷 态环境 脆弱性 的成 因可归纳 为 自然 因素、 经 济因素 和社会 因素三个方 面 。 1 脆 弱 的 自然 因 素 自然因素 主要包 括基质 和气 候 因素 。 基 质因素包 括地质 、 地貌 地 表组 成物质构 成 、 地表 植被类 型等 , 是 决定生 态环境脆 弱性 的物质条 件 。气候 因 素包 括 降水量 、 蒸 发量 、 干燥度 、 热 量 、 风力等 因素 . 是 农业 生态 环境 演替 的能动条件 。 ①脆 弱 的基质 因素 全 区具有典 型的 冲积 平原特 点 , 地 表 由第 四纪冲积 、 湖积 和洪 积物 组成 。东北部 、 中部 是广 阔 的冲积低平 原 , 地势低 洼 , 排 水不畅 , 土 地盐碱化 严重 。西 南部 为 沙丘覆 盖的 冲积平原 抄丘 、 沙垄 与垄问 洼地 相间排 列 , 是土地 抄化 潜在 区 。 ② 脆 弱 的气 候 因素 吉 林 西 部 平 原 为 半 干 旱 大 陆性 气候 区 , 年 平 均 降雨 量 为 4 0 0 5 0 0 ram , 而年平 均蒸 发量 为 l 5 0 0 一 l 9 0 0 mm, 年降水 量 的 7 0 ~8 0 集 中在 七 √ 两 月 , 夏 季常发生 暴雨洪 水 , 而春 季却 干旱多风 大风 与干旱 交加 , 给农牧业 生产 带来灾难 性后果 。 5 O 年 代 以来 的统计 资料表 明 本 区降水量减 少 蒸 发量增 大 , 气候 向干旱化发 展 气候干 旱加重 了土 地盐碱 化和 沙化 。 自然因素奠定 了本 区农 业生态 地质环境 脆弱性 的基础 。 。 。 2 脆弱 的纾济 因素 由于 本 区开 发晚 . 经济技 术落后 , 农 牧业生 产长期处 于 自然 经济 状态 , 仍 然“ 靠天 吃饭 ” , 1 9 9 5 , 农 民人 均收 入 8 1 4元 . 其 中生 活 费支 出 占 8 3 , 用于 再生产 的农业投 人很少 , 农业 生 产条 件得 不 到根本 改善 , 甚至连 种子 、 化肥 都要 靠贷 款 , 化肥 施用 量平 均每 亩仅 l 6 . 6公 斤 , 科学种 田覆盖 面低 , 粮食平 均亩产 2 0 6 . 5公斤 , 只及 省内 中部 地 区的 2 / 3 。贫 困人 口比例高 。 经济 落后是 生态环境 恶化 的强大驱动力 , 低 水平 的经 济必然 导致 生 态环境恶 化 。 贫困迫使 人 们 对 土地 资源掠 夺式开 发 和不合理 利用 , 滥 垦 、 过牧 、 伐薪 、 采药 等 , 都是 导 致生 态环境 脆 弱 的经 济行 为 。形成 了“ 越 垦越穷 . 越 穷越 垦” 的恶 性循 环 。由于经 济效 益和生态 效益 的失衡 使 农业 生态 系统遭 到严 重破 坏 , 农业 生态地质环境 脆 弱性 加大 3 脆 弱 的社 会 因 素 ① 政 策不 稳 长期 以来 . 在 片面“ 以粮 为纲 的错 误方 针 的指导 下 , 不 顾农 业 生态地 质环 境 的演 化规律 没 有 园地制宜 开发利 用土地 资源 , 吉林 西部地 区草 原 辽阔 , 发 展牧业 条 件优 越 理 应 发展 牧 业 或农牧 结 合 但过 分 的 中央集 权使 地 方政 府无 权 选择 适 宜 的土地 利用方 式 , 被 迫毁林 开荒 , 开垦草地 , 使农 业 生态环境遭 到严重破 坏 ② 管理不 善 用 、 养 、 护三权 不明 , 草场 长 期超 载过牧 , 造 成 草地 严重 退化 。林业 重造 轻 管 , 植 树成 活率 低 , 滥 砍盗伐 现象 普遍 , “ 三北 防护林 ” 在 部分 地 区林 术保 存 面积仅 为 4 O , 形成 年年植 树不见 林 的现象 区 内林地 面积 少 , 仅 占幅员面积 的 l 3 , 森林覆 盖率 低 , 仅 为 8 . 4 。国家把 土地 承包 给农 民后 . 对 经营者投有 土地 养护 的质 量要求 , 导 致土地肥 力下降 , 而农 民不负 任何 责任 , 客 观上 包容 了土地使用 者 的短期 行 为和掠夺 式经 营 ③ 人才奇缺 技 术落后 全 区具 有大专 以上学 历 的 9 4 9 2人 , 占全区 人 口总数 的 0 . 2 4 , 比全 国最少 的西藏 、 青海 还少 0 . 0 6 。人才 的缺乏 . 使得先 进 的生 产技 术和管理 经验难 以推 广 , 农 牧业集 约化程 度低 , 基本上 还是靠天 种地 养 畜 无法 把资源优 势转化 为经济 优势 。 ④人 口基数 大 增长速度 较快 地 区分布 不均 , 农 业人 口比重 大 人 口数量 增长与 国民 经济 的增 长不相适 应 , 人均资 源 占有量下 降 。 人 口素质 低 全区 尚有文 盲和半文 盲 6 6 0 4 6 3人 科 学文 化水 平低决 定 了思想观念落 后 知 足 长乐 . 不 思进取 、 短期行 为普遍存 在 . 限制 了对 自然 资源 的合 理 开发 利用 。 所 以 , 只有从 自然 、 经济 和社会 三方 面进行 系统分 析 . 才 能彻 底 查 明吉 林西部 农业 生态 维普资讯 第 4期 张殿 发等 吉林西部农 业生态 地质环境 脆弱性 综合研 究 1 7 地质 环境脆 弱性 的根本原 因 , 为农 业经 济 的可持续 发展提 供科学 依据 。 在制 约本 区农业 生态 地质 环境 脆 弱性 的综合 因素 中 , 自然 因素是 基础 , 经济 因素是关 键 , 社会 因素加 剧 了脆 弱 性 的 发 展 。 2 农 业生态地质环境脆 弱性 的结果表现 2 . 1自然灾 害频繁 吉林西 部农业 生态系统 功能脆弱 , 抗御 自然灾 害能力 低 . 气象 灾害 主要是干旱 、 大风 、 玲 害和 内涝 。 “ 十年九旱 的气候 条件严重 制约农 业可持续 发展 , 经 常造 成粮 食减 产 , 从 1 9 5 1年 一 1 9 9 0年 的 3 9年 中 , 春 旱频 率为 7 3 , 夏旱频率 为 5 4 , 秋旱频率 为 6 2 。全 区易旱 面积 8 O万公 顷 。每年 7 ~8级 以上 的大风平 均多达 3 1次 , 多 集 中在春季 , 大 风与 干旱 交 加 , 给农 牧业 带来严 重的经 济损失 。江河堤 防险工险段 多 , 抗洪 能力 下降 , 1 9 9 8年 的特大洪水 给本区 的生命 财产造 成巨大损 失 。 2 . 2土地 质 ■ 下 降 吉 林西部 平 原土 地退化 主要表现 在 土地 沙化 、 碱化 与草 原退 化 简 称“ 三化 ” 以及东部 黑 土 的肥力减退 。 ” 受 自然 因素和人为 因素 的影 响 . 土地“ 三化 ” 问题 E l 益突 出 图 1 , 目前 全 区 土地“ 三化 ” 面积 已达 2 5 3万 h m 。其 中沙化 土地 6 8 . 7 6万 h m , 盐 碱化土 地 1 5 3 . 2 7万 h m。 . 不含 沙化 、 盐碱化 而因超 载过牧等 引起的草原 退化 面积 3 O . g 5万 h m 。 土地生 产力下 降 , 中低 产耕地面积 为 7 . 9万 h m , 占总耕 地面积 的 7 O 以上 , 平 均亩产 仅为 l 1 8公斤 。 农 民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和生产条件的限制, 仍沿袭着广种薄收、 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土地用 养脱 节 , 地力普 遍下 降 。许多地方 出现 了。 三重 三轻 的现象 , 即 重 产 出轻投人 , 重 化肥轻农 肥 , 重耕 地作物 轻养地作 物 。这种 掠夺式 的经 营方式 , 使全 区土壤肥力 有 明显 下降趋 势 。主 要 表 现在 1 土 地耕 层 浅色化 , 有 机质 含量在 1 以下 ; 2 土壤 养 分 下 降 , 速效 养 分失 调 ; 3 黑 土层变薄 , 破 皮黄 、 盐碱土 、 风沙 土面积扩大 。 沙 化 2 7 % 草场竭化 1 2% 盐 碱化 61 % 国 l吉 林 西部 土地 退 化 类型 Fi g .1 Th e t y p e s o f l a n d d e g e n e r a t i o n i n t h e we s t o f J i l i n Pr o v i n c e 2 . 3草 原 生 态 系统 失 衡 由于严重 超 载过牧 , 开荒 造 田 , 使草 原牧业 生 态系统 遭 到破坏 , 草场 沙化 、 碱化 、 退 化 El 趋严 重 , 草畜 矛盾越来越 突 出 。草场面积 比 5 0年代 减少 了 4 O . 并 以每年 2 的速度 减少 . 全 区大牲畜 翻 一备 . 每 只羊单 位 占有 的草场 由 5 . 5亩 下 降到 3 . 4亩 。低 产草 地面积 为 6 8 . 9 万 h m , 亩产干 草不到 5 0 k g, 单位 产草量 下降 了 6 O 以上 。牧草 质量也越 来越差 , 草场 植被 按羊草一 杂类 草一碱 蒿或碱蓬一 光碱斑 . 羊 草一 杂类草一 星星草 一光 碱斑 系列演化 和退化 。 荒 漠化正 在向东扩 展 , 严重威胁着 松辽平原 的生态环境 。 维普资讯 1 8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第 1 3卷 2 . 4 业经济 发展缓慢 由于抗 御 自然 灾害 的能 力弱 。 粮 食产量低 而不稳 。 农 、 林收人 各县均 为负值 . 多数县 靠国 家财政 补贴过 日子 , 全省 8个 贫困县 中. 本 区就 占了 4个 。 草原生 产力和 牧畜品质 普遍 下 降 牲畜经 常处 于“ 夏饱秋肥冬 瘦春死 ” 的恶性 循环状 态 , 牧 业生产效 益极低 。 农 业生态经 济系统 一 直 处 于 低 效 益 运 行 状 态 3 吉林西 部农业 生态 地质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 吉林西部农业生态地质环境是一个典型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台系统 . 生态环境脆弱 性是 人与 自然相互作 用 、 相互影响 的结果 。 3 . 1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建 立 根 据上述对 吉林西 部农业生 态地质环境脆 弱性 的系统分析 . 本文从 自然 、 经 济和社会诸 多影 响因素 中选 取 了主要 的评价 指标如 下 表 1 , 在 所选 择 的 1 5项指 标 中 。 土地荒 漠 化 比 率 、 土壤养 分变化率 干燥 度变化率 、 人 口增 长率 、 草场超 载率 和恩 格尔系数与 生态 环境脆 弱 性 正相 关外 . 其它 9 项 均与脆弱 性成负相关 表 1 吉 林西 部 农 业生 态地 质 环境 脆 弱性 评 价指 标体 系及 权重 Ta b .1 Th e we i g ht a n d a p p r a i s e i a a e x s y s t e m 。 f a g r o-- e c o-- Ge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v u [ n e r a h i [ i t Y i n t h e we s t o f J i l i n P r o v i n c e 评价指标 代码 指 标 古 义 1 相关 性 1 权重 自然 因素 指 标 森林 覆 盖 率 土 地荒 摸 化 比率 土 壤 养分 变化 率 干燥 度 变 化率 降 雨 量变 化 率 N1 反 映 生态 效 益 N2 f 农业生态环境预警, 荒漠化发展状况 N3 l 反映土壤质量变化 N4 I水热 配合 不 当 一 生态 环境 脆 弱 N5 1反映生态环境桅弱性的艰资源成翻指标 负 正 正 正 负 O 4 0 j 0.1 0 O5 0 0j 0.I 垃价四 鬲于 } i 怀 L 负 年 』 、 均 纯 收 增 长率 E 1 生 态经 济效 益 O.0 6 土 地生 产 率 E 2 土 地生 态经 济 技术 效 益 GDP年增 长 率 E3 国 民生产 总体生 态 经 济技 术效 益 农 副 产 品商 品率 E 4 农 产 品转 化 为 商品 的 经 济技术 效 益 草 原 生 产率 E5 草 原生 产 状况 、 质量 好 坏 、 经济 效 益 社 会 因 索指 标 S 正 人 口增 长率 S l 口数量 对 生 态环 境 的压 力 』 、 口索 质提 高率 S 2 平 均 寿命 、 文 化程度 、 身 体索 质 政 策稳 定性 指 数 S 3 国家政 策 对 生态 环 境 的干 扰程 度 恩格 尔 系数 S 4 生 活指 数 人 民生 活 水 平 草 原超 载迁 牧率 S5 草 原退 化 的 主要 驱动 力 3 . 2指 标 权 重 的 确 定 要对农 业生态 地质 环境 脆 弱性进行 定量 的综台 评价 , 就必须 对 各个指 标 重要程 度 的大 小用 具体 的数字来度 量 . 通 常用指标 的权重来 表示各指标在 整个 指标 体 系 中的重要 程度 。 维普资讯 第 4期 张殿发等吉林 西部农业生 态地质环 境脆弱 性综合研 究 1 9 为 了获得准确 的综合评 价结果 , 如何 提 高权重 的客观性 和可靠性 显得尤 为重要 。 本 文采用 专 家咨 询法给扳 重赋值 , 赋值 结果见 表 2 。 3 . 3生态 环境脆 弱度计算 建 立 了评 价指 标体 系 , 并对 指标 赋权 后 , 可根据如 下公式求 得生态 环境脆弱度 G 。 n G l 一∑ PiW i i - 1 式中 P i 各指标 初始化值 ; wi 为各指 标权重 。 根据 上述公式 计算 出吉林西部 不同时期农 业生态环境 脆弱度 表 2 。 裹 2 吉林 西 部各 时期 农 业 生态 地质 环 境脆 弱 度 Ta b. 2 Th e a g r o--e c o -- g e ol o g [ c a [ e n v i r o n me n t v ul n e r a b i l i t y i n t h e t i me o r de r i n t h e we s t。 I J i l i n P r o v i n c e 1 年代 1 9 3 0 1 9 4 0 1 9 5 0 1 9 6 0 I 9 7 0 1 9 8 0 1 1 9 9 0 1 9 9 5 1 9 9 8 脆 弱 度 0 . 1 6 2 0 . 2 3 4 0 . 4 7 8 0 . 5 3 8 0 . 6 2 6 0 . 8 3 4 l 0 . 8 2 1 0 . 8 0 5 0 . 7 3 2 脆 弱 度分 级 轻 度 中 度 强度 极 强 度 强度 1 0 O. 8 馨0 . 6 釜0 . 4 0 2 0 , 0 量善 萤 誊 基 量萤 誊 馨年 图 2吉 林西 部 生森 地 质环 境脆 弱 度变 化 曲线 Fi g 2 Th e c u r v e o f a g r o-- e c o-- g e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Vu | n e r a b i | i t y c ha n g e i n t h e we s t。 f J i l i n Pr ov i n c e 3 . 4吉林西部 农业生 态地质环境脆 弱性演 化分析 从 图 2可以看 出 , 吉林 西部生态 地质 环境 的演 化可分成 以下几 个阶段 1 良性循环 阶段 3 0 4 0年代 吉林 西部生态环境 脆弱度 小于 0 . 2 , 人 口稀少 , 牲畜 数 量少 , 地表植 被覆盖度 很高 , 耕地 面积小 , 人类对生 态环境 的破坏力 不大 , 生态环境处 于轻度 脆弱状 态 。 2 急 剧退 化 阶段 5 0 6 0年代 解 放 以后 . 随着 人 E l 的增加 , 毁林 开 荒、 垦草 种 田强度 加 大 , 人类 对 生态环 境 的破坏 力 急剧增 大 , 脆弱度 快速 上升 到 0 . 6 , 生态 环境 退 化到 中度 脆 弱 状 态 。 3 迅 速 扩大 阶段 7 0 8 0年 代 在 这一 时期 , 由于再 次大规 模开 垦 荒地 , 使 天 然植 被 遭 到严 重破 坏 , 多数 沙地 无植 被保 护 . 导 致沙地次生 沙化迅速 扩大 , 草场严重 退化 . 土地 盐碱 化发 展迅 速 , 生 态 环境处 于强度 脆弱状 态 , 到 8 0年 代末 , 生 态环 境 脆弱性 达 到最 高点 , 脆弱 度大 于 O . 8 . 处 于极强 度脆弱状 态 。 4 逐 步有 所 改善 阶 段 9 0年代 以后 由于“ 三 北 ” 防 护林 体 系 的建 设 , 森 林 覆 盖率增 加 , 防风 固沙 、 涵养水 源的效果初 步显现 , 使次生 沙化土地 有所减少 生 态环境脆 弱度有所 降 低 , 但由于土地盐碱比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 . 草场退化还在发展 , 所 以到 目前为止, 吉林西 维普资讯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第 1 3卷 部农 业生 态 环境仍 处 于强 度脆 弱状态 , 脆 弱度仍 大 于 0 . 6 。治 理 生态 环境 的 任务 还 相当艰 巨 。 参考文献 [ 1 林 年丰 . 第 四纪 地 质环 境 的工 再 造作 甩与 土地 荒漠 化 , 第 四纪研究 . 1 9 9 8 2 1 2 8 ~1 ∞ [ 2 j 扬劲 橙土壤 盐 渍化 地球 化学 研 究的进 展 厦发 展趋 势 , 土壤. V。 I 2 3 . No 4 , i 9 9 1 2 0 6 “ Z 0 9 [ 3 ] 李 取生 . 裘 善 文 . 邓 伟. 粉 嫩平 原土 地戎 生盐碱 化 研究 . 地理 科 学 V . i 8. No 3, ] u n e. 1 9 9 8 2 6 8 ~2 7 2 [ { ] 张 为政草地撬 生 盐渍 化研 究 一 一 杠 嫩平 原扶 生盐 碱 班成 目的 研究 , 土 壤学 报v o l 3 0 , No . 2 Ma y. I 9 9 3 , i 8 z ~ l 8 9 [ j ] 赵 跃龙 , 张玲 鹃 脆 弱生 志 环境定 量评 竹方法 的研 究 地理 科学 . Vo l 1 8 , No 1 F e b 1 9 9 8 7 3 ~7 8 [ 6 ] 罗 承平 , 薛 纪瑜中 国北 方农 牧 交错 医生 卷环境 瞻 弱性 及其 成困 分析 , 于旱 区资 潭与 环境V。 【 _ 9. NG 1 . 1 9 9 5 . 5 i ~ 7 ] 王 让会 . 樊 自立 . 塔 里木 河 流域 生态脆 弱 性评 价研 究 . 干旱环 境监 测. VM. i 2 No 4 , De c . 1 9 9 8 2 i 8 ~ 2 3 SYNTHETI CAL S TUDY oN AGRo ECo G Eo Lo GI CAL EN VI R0NM ENT VULNERABI LI TY I N W ES T oF J I Ll N PROVI NCE Ch a n g Di a n f a Li n Ni a n f e n g En v i r o nm e n t a n d Co n s t r uc t i o n En Ri n e e r [ n g Col l e g e. Cha n a c hu n Sc i e n c e an d Te c h n ol o gy Uni v e r s i t y. Cha n g c h un. i 3 00 2 6 J A hs t r a c t Th e a gr o-- e c o g e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t i n t he we s t o f J i l i n Pr o v i n c e i s a t y p i c a l c o rn p o u n d s y s t e m o f n a t u r e , e c o n o my a n d s o c i e t y . Th e a g r o-- e c o g e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i s】 n t e r a c t i o n a 1 r e s u l t o f hu ma n a n d n a t u r e . Th e n a t u r e f a c t o r s i s t h e b a s l e, t h e e c o n o mi c a l i s t h e ke y, t h e s o c i e t a l a g g r a v a t e t h e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Thi s a r t i c l e s e t u p t h e a p p r a i s e i n d e x s y s t e m o f a g r oe c o g e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me nt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f r o m n a t u r e . e c o o omy a n d s o c i e t y, a n a l y z e d t h e e v o l v e me n t p r o c e s s o f a gr o--e c o g e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i n t h e J i I i n Pr o v i n c e W e s t i n t h e t i me o r d e r . Th e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i s l o w i n 3 0 ~ 4 0 y e a r s. mo d e r a t e i n j 0~ 6 0 y ea r s,i nt ens i t y s i nc e 7 0 ye a r s.mos t i nt e ns e t h e e s pe c i a l l y i n 80~ 95 ye a r s. Al t h o u g h t h e a g r o --e c o --g e o l o g i e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b e g i n t o i mp r o v e . t h e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i s s t i l l i n t he l nt e ns e s t a t e. Key W o r ds T h e a gr o-- ec o~ g e ol og i c a l e n vi r o nm e n t, vul ne r a bi l i t y, t he c ompound s ys t e rn o f n a t u r e . e c o n omy a n d s o c i e t y. t h e a p p r a i s e i n d e x s y s t e m , J i l i n Pr o v i n c e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