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pdf
ICS 91.140.30 J73 JB/T 9062--199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 涂装技术条件 The painting specification fo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s 1999- 07- 12 发布2000- 01- 01 实施 国 家 机 械 工 业 局 发 布 标准下载网 I 前 言 本标准是对 ZB J72 0178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 涂装技术条件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 ZB J72 01788 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 原 ZB J72 01788 中的第 5 章、第 6 章、第 7 章、第 8 章、第 10 章和第 11 章,现合并为 第 5 章; 对表 1 中的性能要求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去掉了 ZB J72 01788 中的附录 B。 本标准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ZB J72 01788。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通惠–开利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伟荣、张玮。 JB/T 9062- -1999 标准下载网 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的涂装技术要求、性能试验与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以下简称设备) ;不适用于暖气片、除尘设备等。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 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201979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17271992 漆膜一般制备法 GB/T 17301993 漆膜硬度测定法 摆杆阻尼试验 GB/T 17311993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 17351979 漆膜耐热性测定法 GB/T 17401979 漆膜耐湿热测定法 GB/T 17631979 漆膜耐化学试剂性测定法 GB/T 17641979 漆膜厚度测定法 GB/T 17661995 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 6514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T 92761996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磷化处理 将金属表面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一种非金属的、多孔的磷酸盐薄膜。 3. 2 附着力 涂层与被涂表面之间或涂层之间相互粘结的能力。 3. 3 光泽 国家机械工业局 1999- 07- 12 批准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 涂装技术条件 The painting specification fo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s JB/T 9062--1999 代替 ZB J72 01788 2000- 01- 01 实施 JB/T 9062--1999 2 物体表面受光照射时,光线朝一定方向反射的性质。 3. 4 耐水性 涂层耐水性能。 3. 5 耐盐水性 涂层耐盐水性能。 3. 6 涂候性 涂层在自然气候诸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 3. 7 柔韧性 涂层在弯曲试验后底材上的涂层开裂和剥落情况。 3. 8 冲击性 评价涂层在高速度的负荷冲击下快速变形的一种性能。 3. 9 硬度 指涂层表面被另一更硬的物体穿入时所表示的阻力。 3. 10 耐湿热性 涂层耐高热(47℃1℃)和高湿(9498)时的性能。 3. 11 耐热性 涂层在受一定的高温作用下仍能保持完好的性能。 3. 12 粘度 流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 3. 13 涂料 一种流动状态或粉末状态的有机物质,把它涂布在物体表面上能干燥固化形成一层薄膜,能均匀 覆盖和良好附着在物面上。 3. 14 涂装 系指将涂料涂布在清洁的被涂物面上,经干燥成膜工艺或将涂料在被涂表面扩散开的操作。 4 涂装方法 4. 1 手工涂装法 4. 2 空气喷涂法 4. 3 无空气喷涂法 4. 4 静电喷涂法 4. 5 电泳涂装法 4. 6 粉末熔融涂装法 4. 7 粉末静电涂装法 5 要求 5. 1 对需涂装的设备零、部件的要求 5. 1. 1 所有应涂装的零、部件在检验合格后才能涂装。 5. 1. 2 零、部件有耐热、耐油等特殊要求时,应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涂料。 JB/T 9062--1999 3 5. 1. 3 铜、铝等金属制成的零件,根据产品的应用范围规定其涂装方法。 5. 2 涂装前的表面处理要求 5. 2. 1 零、部件表面上不应有毛刺和锐边,并除净焊渣、飞溅、浇口、冒口、飞边、多肉等缺陷,以 及金属屑、油污等杂物。 5. 2. 2 铸件表面应经机械清洗、喷丸等处理,使表面除净锈层、粘砂、涂料等附着物。 5. 2. 3 钣金、铆焊件等应根据表面不同的锈蚀等级,采用手工或机械等处理方法,使被涂表面达到涂 料所要求的处理质量等级。按附录 A(标准的附录)执行。 5. 2. 4 涂耐油、耐热等涂料时,非磷化表面要加工处理到金属本色后才能进行涂装。 5. 2. 5 对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除锈后应磷化处理。磷化膜厚度根据涂装工艺要求确定。 5. 3 手工、空气、无空气、静电、电泳涂装法的一般涂装工艺要求 5. 3. 1 钣金件、铆焊件、铸件有锤痕或其他凹陷时,应用腻子填平。整个表面薄刮第一层腻子,然后 略微打磨后再薄刮第二层腻子,要求细腻、平整、均匀。一般每层腻子厚度不超过 0.5 mm,每层腻子 均应在前一层干燥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5. 3. 2 底涂层涂装 5. 3. 2. 1 涂层应涂布均匀、完整,涂层厚度一般在 2040 m。 5. 3. 2. 2 涂层干燥方法按涂料有关要求确定。 5. 3. 3 面涂层涂装 5. 3. 3. 1 涂装前工件应清洁无灰尘、油污等。 5. 3. 3. 2 面涂层涂装层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制品的外观装饰性和使用条件,一般涂一层。对装饰性要 求高和使用条件特殊的产品一般涂 23 层或更多层,涂层厚度一般为 2040 m。 5. 3. 3. 3 面涂层应平整、涂布均匀、色泽一致,外观无缺陷。 5. 3. 3. 4 涂层干燥方法按涂料有关要求确定。 5. 3. 4 每层涂装前应打磨,增强涂层的附着力。 5. 3. 5 对需稀释的涂料应根据有关技术要求加以稀释。 5. 3. 6 喷涂涂料时的环境温度不低于 5℃,场地应清洁。 5. 3. 7 涂料一般在相对湿度不超过 70的环境下喷涂。当相对湿度超过 70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5. 4 粉末熔融、粉末静电涂装法的一般涂装工艺要求 5. 4. 1 使用热固性粉末涂料时,应进行加热固化处理。 5. 4. 2 粉末静电涂装如需涂底涂层时,应使用导电良好的涂料。 5. 4. 3 使用热塑性粉末涂料时,一般需涂底涂层。 5. 4. 4 被涂物一般无须预热,但流动浸渍法和喷涂法应预热到粉末熔融点以上。为获得厚涂层,其他 粉末涂装法也可预热。 5. 4. 5 加热塑化(或固化)后应进行急速冷却处理。 5. 4. 6 熔融涂装法涂层厚度一般为 100500 m。粉末静电涂装法涂层厚度为 40200 m,工件预热 后涂装,其涂层厚度可达 100500 m。 5. 4. 7 加热参数依据粉末涂料塑化(或固化)的规定。 5. 5 涂料、稀释剂、腻子的选用和验收要求 JB/T 9062--1999 4 5. 5. 1 涂料的颜色、外观和涂层机械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在使用过程中耐久、稳定,以及耐使用 环境介质的侵蚀。 5. 5. 2 涂料对被涂表面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多层涂装时各涂层间的配套性良好。 5. 5. 3 所选用涂料的施工性能、干燥性能、涂装性能等应与所具有的涂装条件相适应。 5. 5. 4 尽量选用毒性小和污染少的涂料。 5. 5. 5 涂料稀释时,应使用该类涂料的专用或通用稀释剂。 5. 5. 6 腻子应具有良好的涂刮性、干燥性、打磨性、填平性、耐油性,以及小的收缩性和吸收性。对 涂料的附着力要好。 5. 5. 7 对进厂的涂料、腻子按有关标准进行验收如下的项目 a 涂料 外观颜色、干燥时间、光泽、附着力、粘度等; b 腻子 耐油性等。 5. 6 涂装检查 5. 6. 1 涂层应牢固,装饰性涂层的外观应平整、美观、色泽一致。产品涂层的边角线条应整齐、清晰。 5. 6. 2 产品保护性涂层应均匀,无流挂、起泡、发白和明显的缩皱、桔皮剥落等。对装饰性涂层除不 应有上述缺陷外,还不应有明显的伤痕和划痕等。 6 性能试验 6. 1 涂层性能试样按 GB/T 1727 的规定。 6. 2 涂层性能试验及要求见表 1 规定。 6. 3 涂料性能按涂料进厂的批量试验。 7 检验规则 涂装完工后,经检验部门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按 5.6.1、5.6.2 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填写涂装合格 字样。 8 涂装的安全、卫生技术和环境保护 8. 1 涂装前处理工艺的安全、卫生,按国家有关安全、卫生规定执行。 8. 2 涂装作业安全按 GB 6514 执行。 8. 3 涂装作业卫生按国家有关卫生规定执行。 8. 4 有害物质的排放按国家有关排放标准执行。 JB/T 9062--1999 5 表 1 涂层性能涂 层 性 能 试 验性 能 及 要 求 涂层厚度 按 GB/T 1764 按 GB/T 17271992 中表 1 规定或技术条件中规定的厚度 硬 度 按 GB/T 1730 达到产品的硬度指标 附 着 力 按 GB/T 1720 达二级以上 耐冲击性 按 GB/T 1732 用 4 倍放大镜观察无裂纹、皱纹及剥落 柔 韧 性 按 GB/T 1731 涂层在弯曲后用 4 倍放大镜观察应无网纹、裂纹及剥落等 破坏现象 光 泽 按 GB/T 1766 失光率应在 5060间 耐 候 性 按 GB/T 9276 按 GB/T 1766 综合评定等级良以上 耐湿热性 按 GB/T 1740 在温度 47℃1℃,相对湿度 9498条件下 按产品标准规定时间内无异常 耐盐水性 按 GB/T 1763 中耐盐水性的 测定,3氯化钠溶液 涂层无剥落、起皱、起泡、生锈、变色和失光等现象,符 合产品标准规定为合格 耐 水 性 按 GB/T 1733 对失光、起泡、起皱、脱落、生锈等记录其现象及恢复时 间,符合产品标准规定为合格 耐 热 性 按 GB/T 1735 按产品标准规定温度,在规定时间内,将涂层样板取出, 冷却至温度 25℃1℃,表面无起层、皱皮、鼓泡、变色等现 象或按产品标准规定检查 JB/T 9062--1999 6 附 录 A A1 锈蚀等级规定 A1. 1 A 级钢材表面完全被氧化膜所覆盖或只有极少量的锈迹。 A1. 2 B 级钢材表面的部分氧化膜已剥落,已有一定量的锈迹。 A1. 3 C 级钢材表面上的全部氧化膜剥落,已大量生锈,但用目测还看不到孔蚀。 A1. 4 D 级钢材表面上的全部氧化膜剥落,并且有相当多的目测可见孔蚀。 A2 手工除锈质量等级 手工除锈质量等级分为两级。处理前钢材表面应除去积灰和油污,铲除较厚的锈层。 A2. 1 Ⅱ级钢材表面应有淡的金属光泽。 A2. 2 Ⅲ级钢材表面应有明显的金属光泽。 A3 机械除锈质量等级 机械除锈质量等级分为四级。处理前钢材表面应除去积灰和油污,铲除较厚的锈层。 A3. 1 四级除去疏松的氧化膜、铁锈、污物。 A3. 2 三级钢材表面略呈灰色。 A3. 3 二级钢材表面仅有轻微的点状或条纹状的痕迹。 A3. 4 一级钢材表面应有均匀一致的金属光泽。 (标准的附录) 涂装前钢材表面加工的等级规定 JB/T 9062- -1999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机 械 行 业 标 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 涂装技术条件 JB/T 9062-1999 * 机 械 工 业 部 机 械 标准 化 研 究 所 出版 发 行 机 械 工 业 部 机 械 标准 化 研 究 所 印刷 (北京首体南路 2 号 邮编 100044) * 开本 8801230 1/16 印张 3/4 字数 14,000 1999 年 8 月第一版 1999 年 8 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 1-500 定价 10.00 元 编号 99--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