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壁放顶煤采煤法.ppt
采矿学电子教案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采矿系2003年3月,第十一章长壁放顶煤采煤法longwallminingwithsublevelcaving,第一节厚煤层长壁放顶煤采煤法类型和采煤系统一、长壁放顶煤采煤法概念长壁放顶煤采煤法开采缓斜厚煤层时,先采出煤层底部长壁工作面的煤,随即放采上部顶煤的采煤方法。或在缓斜厚煤层的底部(或煤层上部某一范围的底部)布置长壁工作面用常规方法进行采煤,随该工作面推进,利用矿山压力或人工破碎方法,将顶煤破碎,而后将顶煤放出,由采面运出。放顶煤采煤的基本类型,放顶煤采煤工艺基本特点,1、采面采煤同综采、普采、炮采。2、增加了放顶煤工艺。3、采煤循环完成采、放全部工序过程。,放顶煤采煤的基本类型,按采煤工艺分炮采放顶煤开采普采放顶煤开采综采放顶煤开采综采放顶煤综采轻型支架放顶煤简易放顶煤,滑移顶梁液压支架铺顶网单体液压支柱配Π型钢梁铺顶网,放顶煤采煤的基本类型,按放顶煤面输送机数目,分单输送机双输送机按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囗及位置,分高位放顶煤液压支架;中位放顶煤液压支架;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放顶煤液压支架类型,高位放顶煤单输送机液压支架(平顶山、辽源、潞安)煤尘大、采放不能平行作业、回收率低,放顶煤液压支架类型,中位放顶煤双输送机液压支架(阳泉、乌鲁木齐、抚顺),放顶煤液压支架类型,低位放顶煤双输送机液压支架(兖州、鹤壁、晋城)后输送机铺在底板上,煤尘小,有发展前景,放顶煤液压支架类型,放顶煤采煤的基本类型,按回采巷道的布置方式,分1)缓倾斜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放顶煤采煤法,特点(1)采面采高Mh12.03.0m,(2)放顶煤高度h21-3h1适用M4.5m,M3,(二)生产系统l运煤l运料l通风,(三)主要参数,,1、工作面长度1)主要影响因素顶煤破碎顶煤放出煤炭损失采场上覆岩层充分运动有利于破煤。当采面80m时,顶煤不能充分破碎,放煤难。,工作面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2)原则一个班内要将顶煤放完一个班内将顶煤放完为原则确定的工作面长度,式中l采面长度,m;n同时放煤的支架数,n3;T每班工作时间,min;t每架支架放煤所需时间,min;B支架宽,m;班工作时间利用率。T、B、n视为常数。,工作面长度计算实例,阳泉一矿M6.5m,顶煤4m,平均每架放煤t57min,取n2,B1.6m,T.5h得l135190m平一矿M79m,顶煤56m,t8min,T.5h则l96m。实际采面长87m。,工作面长度,一般工作面长度150m,高产高效工作面长度达200m,国内最长的工作面达270m。兴隆庄302m,济三矿280m,东滩200m,2、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一般大于8001000m,加中切眼后,已加大到2000m以上。简易放顶煤工作面的连续推进长度不应小于600800m。,第二节综采放顶煤矿压显现及顶煤破碎放出规律,一、综采放顶煤矿压显现规律综放面矿压显现也有周期性支架载荷没有随采厚加大而大副度增加综放工作面开采引起的支承压力对两巷的影响距离增加,影响程度降低。,二、顶煤破碎和放出规律,(一)顶煤破碎和影响因素实体煤破碎煤块放煤口支承压力顶板回转支架作用,顶煤破坏过程,初始破坏区在支承压力作用下,煤壁前方较远处顶煤由弹性变形进入塑性变形,原生裂隙扩展,顶煤初始破坏。支承压力峰值大小与工作面长度有关,顶煤破坏过程,破坏发展区受顶板回转作用,煤壁前方附近顶煤发生破坏,裂隙扩展,位移增大。,顶煤破坏过程,裂隙发育区支架反复支撑,控顶区内的顶煤形成发育的裂隙。支架反复支撑,形成交变应力,破碎效果提高。梁长顶煤破碎加剧,顶上易冒空。支架反复支撑的次数n与顶梁长度L及截深B有关,LnB式中B0.6m,n37次顶煤强度小,节理发育,n取小值;反之,n取大值;,顶煤破坏过程,垮落破碎区顶煤完全破坏,失支连续性,在支架后方垮落放出。,(三)顶煤放出规律,1、椭球体放矿理论椭球体放矿理论认为矿石在采场破碎后,是按近似椭球体形状向下自然流动下来的,即原来所占的空间形状为一个旋转椭球体,放煤椭球体表面上的颗粒将大体同时到达放煤口。,1-放出椭球体,2-放出漏斗3-松动椭球体,4-移动漏斗,2、放出椭球体参数,设长轴2ah,短轴为2b1;h放顶煤高度。生产实践及实验表明2b1(0.250.3)hb1(0.250.3)h/2,3、松动椭球体,理论认为放煤的同时,放出椭球体周围的煤岩也将向放煤口移动,充填放煤留下的空间,此空间体与放出椭球体相似,称松动椭球体。松动椭球体参数松动椭球体高度为H,H(2.22.6)h,4、放煤口间距,放煤口间距l大小影响放煤效果当l2b1时,Fig、118、a、b示,脊背煤损失大;l越大,损失越大;,放煤口间距,当l2b1时,Fig、118、c示,脊煤损失小,煤矸石混杂;,支架选取后,l是确定的,要求合理放煤工艺,减少煤损,不增加混矸,第三节综采放顶煤工艺特点,一、放顶煤工艺特点(一)初末采放煤工艺初期初采推进1020m不放煤(煤损多)现在多数工作面从开切眼处放煤措施让顶煤和顶板垮落初期;距停采线20m铺网、停止放煤;或工作面沿底板爬至顶板(煤损多)现在距停采线10m铺网、停止放煤;措施选择合理的停采线位置,以利于撤面防止后方矸石窜入,(二)放煤步距(循环放煤步距),1、放煤步距(循环放煤步距)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前后两次放顶煤之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确定放煤步距原则顶煤充分破碎,提高采出率,减少煤矸混杂。,放煤步距大,顶煤放不出,煤损大;放煤步距小,煤矸混杂,煤质差。,放煤步距太大顶板方向的矸石先于采空区后方的煤达到放煤口,关口,顶煤放不出,放煤步距太小采空区方向的矸石先于上部顶煤到达放煤口,顶煤损失部分,放煤步距影响因素,顶煤厚度;顶煤可放性;顶煤冒落时的垮落角;直接顶厚度。当前,生产实践中截一刀放顶煤一次,(顶煤厚度较小)截两刀放顶煤一次,(顶煤厚度较大)截三刀放顶煤一次,(顶煤厚度较大),阳泉一矿实则放煤步距与采出率和含矸率的关系,(三)放煤方式,放煤方式放顶煤工作面放煤顺序、次数和放煤量的配合方式1、多轮、分段、顺序、等量放煤采面分23段;段内同时开启两个相邻放煤口;每次放1/21/3的顶煤;按顺序循环放煤,直至该段全部放完;再进行下一段放顶煤。优点可使冒落煤岩分界面均匀下降,采出率高,含矸率低;充分利用放煤口面积,放煤快。缺点要求操作水平高。适用顶煤3m以上。,放煤方式,2、多轮、间隔、顺序、等量放煤放煤口放煤顺序先放1、3、5、7、、、、、、、、每次放1/21/3的顶煤;后放2、4、6、8、、、、、、、、每次放1/21/3的顶煤;反复两三轮优点可使冒落煤岩分界面均匀下降,采出率高,含矸率低;丢煤少,3、单轮、间隔、多口放煤先放1、3、5、放顶煤,见矸关口,留较大脊背煤;滞后一定距离放2、4、6、放出留下脊背煤中的一个椭球体。优点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放顶效果好,丢煤少,少出矸适用广泛采用。,(四)煤炭损失,国家规定厚煤层采区采出率75。采区煤炭损失1)护巷煤柱损失2)采面的回采损失(初采、终采,放煤工艺)初采损失率,为防止顶板冲击支架,开切眼放煤量往往控制在80;采空区充填物高度约等于支架高度。,末采损失率(末采损失率与采面推进长度成反比)放顶煤采面收尾方法1为安全拆除设备,距停采线1015m内,铺网、不放顶煤,以保持顶煤及顶板稳定性。适用顶煤较硬较稳定条件。2以810的坡度,采面爬顶,停采线处顶板为岩层。,三角煤损失适用煤软。,煤炭损失,端头损失端部23架不放顶煤,保护出口。此损失与采面长度成反比。放顶工艺(脊背煤损)损失采面泼洒损失2、提高煤炭采出率的技术措施采用切顶巷,鲍店矿,M8.7m,煤f3.13.9,采面推进3.4m,顶煤冒落,推进7.8m,直接顶垮落,步距减少了5.2m;回采率提高了0.31。在切顶巷两帮内打眼放炮,扩大切顶效果,采面推进方向,切顶巷,第四节综采放顶煤长壁采煤法的应用,一、综采放顶煤与厚煤层分层开采相比(1)有利于合理集中生产,单产高,效率高(兖州矿区综放面产量已超过500万t/a,工效已超过200t/工)。巷道少,系统简单(2)对煤层厚度变化适应性强(3)经济效益好减少了巷道掘进费、维护费、分层开采的设备占用费、材料消耗费,工作面安装费和工作面拆迁费,工资。,综采放顶煤与厚煤层分层开采相比,(4)煤损大比分层开采多10以上;(5)易发火,易自燃;(6)瓦斯隐患较大,要求管理严格;瓦斯聚积顶煤空间聚积瓦斯。当顶板垮落、硬岩块摩擦冲击,火星爆炸(7)煤尘大比分层采高12倍以上。10001200毫克/m3鲍店降尘后10毫克/m3,二、放顶煤适用条件,1、煤层厚度M512m为佳,过小易超前冒顶,过大破坏不充分2、煤层的可放性煤质松软,层理节理发育。煤质中硬,f2最好。个别f3.13.9,层理节理发育亦可3、煤层倾角不宜太大,缓倾斜煤层中一般15o,太大影响支架的稳定性,25o30o煤层中也试验成功,4、煤层结构过厚过硬的夹矸影响顶煤放落,单层夹矸厚大于0.5m或f大于3要采取措施顶煤中的夹矸总厚度不宜大于顶煤厚度的10155、顶板条件顶板岩性最理想的条件是基本顶I、II级,直接顶有一定厚度,采空区不悬顶,冒落后松散体基本充满采空区。6、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切割块段,阶段煤柱等无法应用分层长壁采煤法时,可放顶煤。采面短,亦可放顶煤。如回采鸡窝煤。,第四节简易放顶煤,简易放顶煤支护手段滑移顶梁液压支架单体液压支柱配型钢梁铺顶网单体液压支柱配十字绞接顶梁铺顶网,思考题,1、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工艺过程2、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优缺点3、放顶煤采煤法的技术难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