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矿井安全综合评价.pdf
第 1 9卷 第 5期 2 0 0 9 年 5 月 中 国 安 全 科 学 学 报 Ch i n a S a f e t y S c i e n c e J o u r n a l Vo 1 .1 9 No. 5 Ma v 2 0 0 9 基 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矿井安全综合评价 徐 杨 , 周 延 , 教授 孙 鑫 , 于 明 , 1中国矿业大学安全3 7 - 程学院, 徐州 2 2 1 0 0 8 2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州 2 2 1 0 0 8 学科分类与代码 6 2 0 . 5 0 2 0 中图分类号 X 9 1 3 .4 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s o s 3 4 o g o ; 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2 0 0 7 B A K 2 9 B 0 1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2 o o 9 0 9 9 3 5 5 s 。 【 摘要】 为定量地综合评价煤矿安全状况, 结合 目 前煤矿灾害事故的特点, 根据影响煤矿安全的 因素, 建立了包括环境 、 技术、 人员、 管理 等4个 单元、 l 7项指标 的多因素多级指标评价体 系。采用 模糊层次分析法 F A H P 和模糊综合评价模 型相结合 的方法对煤矿 安全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是通 过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 了各评价指标 的权重, 其结果 显示 安全管理是影响煤矿安全的首要因素, 其 次是人员素质、 技术与装备保障, 而矿井 自然安全条件排序为最后。理论联系实际, 应用模糊综合评 价方法对某矿的安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 , 得出其安全状况为“良好” , 同时也证 明将模糊层 次分析法 应用于安全评价的可行性。 【 关键词】 煤矿; 安全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S y n t h e s i z e d As s e s s me n t Me t h o d f o r Co a l Mi n e S a f e t y Ba s e d o n Fu z z y An a l y t i c Hi e r a r c h y Pr o c e s s XU Ya n g , ZHOU Ya n r. P r o f .SUN Xi n , YU Yue t 1 S c h o o l o f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 X u z h o u 2 2 1 0 0 8 , C h i n a 2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 o a l R e s o u r c e s Mi n e S a f e t y , X u z h o u 2 2 1 0 0 8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Fo r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l y a n d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l y a s s e s s i n g t h e s afe t y o f c o al mi n e,a n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ma i n f a c t o rs a ffe c t i n g c o al mi n e s afe t y,a mu l t i l e v e l a s s e s s me n t i n d e x s y s t e m wi t h fir s t l a y e r o f f o u r f a c t o rs i n c l u d i n g e n v i r o n me n t ,t e c h n o l o gy ,p e rso n n e l a nd ma n a g e me n t a n d s e c o n d l a y e r o f s e v e n t e e n f a c t o rs w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wi t h c o n s i de r a t i o n o n t h e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s o f c o a l mi n e a c c i de n t s .A c o mp r e he n s i v e s afe t y e v a l u a t i o n mo d e l o f c o almi n e s wa s p r o p o s e d t h r o u g h us i n g t h e me t h o d o f f u z z y a n aly t i c h i e r a r c h y p r o c e s s F A H P a n d f u z z y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m o d e 1 .T h e w e i g h t o f e a c h a s s e s s m e n t e l e m e n t w a s d e t e r - mi n e d b y FAHP,wh i c h s h o w t h a t t h e f a c t o rs aff e c t i ng t he s a f e t y o f c o almi n e s we r e s a f e t y ma n a g e me n t , p e rso n n e l ,t e c h n o l o g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i n o r de r .An i l l u s t r a t i o n wi t h t h e a s s e s s me n t r e s u l t o f“g o o d” i n d i c a t e s t h a t t h i s me t h o d i s f e a s i b l e t o a s s e s s t he s a f e t y o f c o al mi n e . Ke y wo r d s c o a l mi n e; s a f e t y a s s e s s me n t ; f u z z y a n alyti c h i e r a r c h y p r o c e s s ; f u z zy c o mpr e h e ns i v e a s s e s s me nt mo de l ; i n d e x s y s t e m 0 引 言 煤矿安全是矿井生产工作 的重中之重 , 因而要 求矿山技术和管理部门在生产过程 中对煤矿进行安 全评价 , 通过安全评价来确定生产 系统 的危险状态, 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以最少的投资来实现本 质安全化。因此 , 如何结合煤矿生产系统的特点 , 建 立有效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来评价矿井生产系统的危 } 文章编号 1 0 0 3 3 0 3 3 2 0 0 9 0 5 0 1 4 7 0 6 ; 收稿日期 2 0 0 9 0 1 0 9 ; 修稿 日期 2 0 0 9 0 4 3 0 1 48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h i n a S a f e t y S c i e n c e J o u rna l 第1 9 卷 2 0 09 拄 险程度是一个迫切需要 的新课题⋯ 。 目前, 用于煤矿安全评价 的方法 主要包括 四大 类『 2 一 ] 专家评价方法、 运筹学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新型评价方法 神经网络、 灰色评判 、 混合方法等。每个方法都有其优、 缺点和使用范围。 研究表明 J , 主观评价方法中层次分析法 A H P 较优, 能够有效地处理难于完全用定量方法分析的复 杂问题, 其思想是对两两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作 比较 判断, 一般来说比较易于实现。然而 A H P在构造判断 矩阵时没有考虑到人的判断模糊性, 同时在一致性检 验时过于复杂, 实用程度不高 J 。 模糊数学的方法充分考虑个人判断的模糊性, 因 而能更好地反映主观判断的模糊性【 6 J 。通过引入模 糊数学的方法, 克服了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 以及人类 思维的主观性, 这种方法称为模糊层次分析法 J 。 笔者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 , 采用基于模糊层次 分析方法 F A H P 建立矿井安全评价模型并进行 了 实例分析。 1 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 系 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涉及煤矿安全生产 的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是 进行安全评价 的基础 “ 。笔者在对煤矿安全状 况调查、 分析的基础上 , 本着涵盖井下生产系统的所 有环节的原则并采用人 一机 一环境 系统分析方法 , 确定煤矿 的安全状况为 总 目标层 , 影响煤矿安全 的 一 级评价指标为4个, 在每个一级指标下面又分别 设二级指标 , 如图 1 所示 。 1 矿井 自然条件 因素 主要是指影响采掘生产的地质条件 , 如瓦斯状 况、 煤层赋存条件 、 煤层 自然发火倾向性以及水文地 质等。 2 生产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人的基本素质和安全意识及安全 行为, 在人机环境系统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 对安全系 统状态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反映人员素质的主要 指标有 安 全 意识 、 技 术水 平 、 文 化水 平 及人 员结 构等。 3 技术与装备保障因素 在整个煤矿的生产系统中, 技术装备因素是内 容最多、 涵盖面最宽的因素, 包括采掘机械化程度、 各种设备的配备以对设备的维护和技术上的创 新等。 4 安全管理水平因素 管理因素是影响煤矿安全性最为重要的因素类 之一, 煤矿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 管理因素包括安全监察体系、 安全教育培训 、 安全投 入 、 事故处理等。 A矿井 安全状况 B l 矿 井自 然安 全 条 件 I B 2 人 员 素 质 及 技 术 水 平l l B 3 技 术 与 装 备 保障 l I B 安 全 管 理水 平 c, c7 Ir 图 1 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 系 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矿井安全综 合评价模 型 根据煤矿安全影响因素的三级特点, 采用模糊 层次分析法 F A H P 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的 方法对煤矿安全进行综合评价 。在构建模型的过程 中, 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 以指标定量化为基本准则 和 目标 , 在评价过程 中没有定性指标直接参 与评价 过程 , 而是通过特定 的处理方法将定性指标 转化为 定量指标 , 使其不影响评价过程以及评价结果。 2 . 1 建立三角模糊判断矩阵 用三角模糊数定量 表示 因素间的两两 比较判 断 , 比较其对于准则的重要程度 , 并按事前规定的标 度 定量 化 , 得 到 三 角 模 糊 数组 成 的模 糊 判 断 矩 阵_ 8 J 。判断矩阵中各元素的数值采用数字度量尺 度 , 记 E I 表示同等重要 , WMI 表示稍重要 , S MI 表示 比较重要, V S M I 表示相当重要, A M I 表示绝对重要, 第 5期 徐杨 等 基 于模 糊 层次分 析 法 的矿井 安 全 综合 评 价 1 4 9 数字度量尺度如图 2所示 。 图 2 相对重要性的语言尺度表 2 . 2 计算评价准则的综合重要程度值 令 表示模糊判断矩阵中第 个评价准则相 对第 个评价准则的重要程度值, 表示模糊判断 矩阵中第 i 个评价准则相对其他所有准则的综合重 要程度值, 则 S 可用公式 1 计算。 m m .s i 互峨 【 ∑ 】 1 - Ei J 1 ‘一 V 一 ‘ 2 . 3 计算评价准则的归一化权重值 设 S 。 Z 。 , m , , 和 Z , r n 2 , “ 是两个三角 模糊数, v s ≥s 2 表示三角模糊数 s ≥S 2 的可能程 度, .s ≥s 。 , S , ⋯, |s 表示三角模糊数 s大于等于 K个三角模糊数 s 的可能程度, 令 d C 表示个准 则 优于其他准则的纯测量度。当m , ≥ 时, 唧 {书 当 m 2 ≥ml 时 , ≥ 1 1 ,1 l ≥ 2 ,其他 2 3 经过归一化处理 , 可 以得出每个准则的归一化 权重值 W [ d C 。 , d C , ⋯, d C ] 6 2 . 4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设因素集 U , , ⋯, 为一级指标 引, 评价集 V , , ⋯, , 对应的权重集 W W , W , ⋯, W 。一 级指标集 中的任 一元素 划分子 集的个数为 t , 于是得到二级指标因素集合 U M , ⋯, “ , 对应权 重集 为 W W ∞ ⋯ , 加 , U i 的单因素评价矩阵记为 。 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对每一个子因素集 分别作出综合评判, 根据公式B W i R , 进行模糊 矩阵的合成运算 , 并归一化 。 2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用一级评价的结果曰 i 构 成因素集 的单 因素评价矩阵 , 于是有二级综合 评判 BWR。 3 实例分析 某矿水文地质条件一般 , 煤层具有 自然发火倾 向, 煤尘有爆炸危险。主采煤层属煤与瓦斯 突出煤 层 , 瓦斯含量高 , 压力大 , 透气性差。矿井安全管理 措施完善、 生产系统安全保障技术先进 , 设备齐全、 预防措施合理 。现以此矿为例 ,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 法 F A H P 和模糊综合评 价模型相结合 的方法对该 矿安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 d C i S ≥S , S , ⋯, S m i n V S S k 3 . 1 确定评价对象集 4 于是可以得到所有准则的权重向量为 [ d C , d C 2 , ⋯, d C ] 5 确定评价对象集 P{ 某矿井安全现状 } 。 3 . 2 确定评价集 确定评价集 V , , ⋯, V 。评价分为5个 等级 , 采用满分 1 0分制 n , 如表 1 所示 。 表 1 安全等级加权值和标准分值 评价等级 很安全级 较安全级 一般安全级 较不安全级 不安全级 加权值 1 O 8 . 5 7 . O 5 . O 1 . O 标准分值 9~1 O 8 8 . 9 6~ 7 . 9 4~ 5 . 9 4 1 . 安全评价等级数目可视实际分级需要而不同, 一般分为5级。 备注 2 .加权值和标准分值均是经验确定。 1 5 0 中 国 Ch i n a 安全 S a f e t y 科学 S e i e nc e 学报 J o u r n a l 第1 9 卷 2 0 0 9正 3 . 3 构造因素集 构造因素集 U M , , 。 , U 4 矿井 自然 条件 , 生产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 , 技术与装备保 障, 安全管理水平 。 3 . 4 计算一级指标权重和二级指标权重集 根据数字度量尺度 , 进行两两比较得到一级指 标对总目标的模糊判断矩阵, 如表 2所示。 表 2 评价准则模糊判断矩阵 B 评价准则模糊 评价准则 判断矩阵 矿井 自 然安全条件 B 。 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 B 技术与装备保障 B , 安全管理与保障 B B1 l 1 1 1 3/ 2 2 1 3/ 2 2 3/ 2 2 5/ 2 l / 2 2 / 3 1 1 l 1 1 1 . 5 2 1 3 / 2 2 1 /2 2/ 3 1 0. 5 2/3 1 1 1 1 1 3 /2 2 B4 2 /5 0. 5 2 /3 O. 5 2 /3 l 1 /2 2 /3 l 1 1 l 根据 式 1 , 计 算 每 个 一缴 指 称 准 则 的综 合 重 要程度 S 。 5 。 4 . 5 , 6 , 7 . 5 ‘ , , 丽 1 一 O . 2 0 3 , 0 . 3 4 6 , 0 . 5 5 6 s 3 . 5 , 4 . 6 6 7 , 6 , , 丽 1 0 . 1 5 8 , 0 . 2 6 8 , 0 . 4 4 8 s 田 3 , 3 . 8 3 3 , 5 ‘ l_, , 丽 1 0 . 1 3 5 , 0 . 2 2 1 , 0 . 3 7 3 s 硝 2 . 4 , 2 . 8 3 3, 3 . 6 6 7 ‘ , , 1 4 一 0 . 1 0 8 , 0 . 1 6 4, 0 . 2 7 4 根据式 2 ~式 5 , 可得 d B 。 m i n [ |s 。 ≥.s 舵, S 仍, S 肼 ] 1 ; d 2 m i n [ V S 舰≥s 刖, S ∞, s 矾 ]0 . 7 6 1 ; d B 3 m i n [ S ∞≥S B l , S , s 硝 ] 0 . 5 7 7 ; d m i n [ S 肼≥ 。 , S 砚, S 彤 ] 0 . 2 7 9 。 经 归一 化 处理 得 0 . 3 8 2 , 0 . 2 9 1 , 0 . 2 2 0 , 0 . 1 0 7 。 , 同理, 可求各二级指标相对于一级 指标的权重值 见表3 。 3 . 5 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 根据评价矿井的情况及查阅的相关资料, 结合 专家意见对各二级指标打分, 评分结果如表 3 所示。 表3 某矿井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及模糊隶属度 安全等级 一 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很好 较好 一 般 差 很差 c l 瓦斯状况 0 . 4 7 8 O . 1 O . 2 O . 4 O . 2 O . 1 c 2煤层赋存 0 . 3 2 7 0 . 2 0 . 4 0 . 2 0 . 2 0 . O B 1 矿井 自然条件 O .1 0 7 C 3自然发火 0 . 1 0 o 0 . 2 O . 5 0 . 3 O . O O . O C 4水文地质 0 . 0 9 5 0 . 3 0 . 4 0 . 3 0 . 0 0 . 0 C 5技术水平 0 . 3 7 1 O . 3 O . 3 0 . 2 O . 2 O . 0 B 2人 员素质及 0 .291 c 6安全意识 0 . 2 5 l 0 . 1 0 . 3 O . 3 0 . 2 0 . 1 技术水平 C 7文化水平 0 . 2 6 3 0 . 2 O . 3 O . 2 0 . 2 0 . 1 C 8人员结构 O . 1 1 5 0 . 1 0 . 3 0 . 4 0 . 1 O . 1 c 9科技创新 0 . 4 l 6 O . 2 O . 4 O . 3 0 . 1 0 . 0 B 3技术 与 O .22 O C 1 0机械化水平 0 . 3 2 0 0 . 4 0 . 3 O . 3 O . O 0 . 0 装备保障 C 1 1 装备配置 0 . 1 2 8 0 . 3 0 . 3 0 . 4 0 . 0 0 . 0 C 1 2设备维护 O . 1 3 6 0 . 2 O . 3 O . 4 O . 1 0 . O C 1 3安全监管体系 0 . 2 8 9 0 . 1 0 . 4 0 . 3 0 . 2 O . O C 1 4安全教育培训 O . 2 4 0 O . 2 0 . 3 O . 3 0 . 1 O . 1 B 4安全管理水平 0 . 3 8 2 C 1 5安全投入 0 . 2 0 7 0 . 3 0 . 5 0 . 2 O . O 0 . 0 C 1 6事故处理 0 . 1 8 2 O . 2 0 . 4 0 . 4 0 . 0 0 . 0 C 1 7安全文化 0 . 0 8 2 0 . 4 0 . 3 O . 2 0 . 1 0 . O 第 5期 徐杨 等 基 于模 糊层 次 分析 法 的矿 井安 全 综 合评 价 l 51 3 . 6 模糊综合评价 根据各二级指标权重 和对应的单因素矩阵 , 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B l 尺 l 0 . 4 7 8 , 0 . 2 3 7 , 0 . 1 0 0 , 0 . 0 9 5 0. 1 0 . 2 0_ 4 0 . 2 0 . 0 0 . 2 0 . 4 0 . 2 0 - 2 o . 0 0 . 2 O . 5 0 . 3 O . 0 O . 0 0 . 3 0 . 4 0_ 3 o _ 0 0 1 0 0 . 1 6 2 , 0 . 3 1 4 , 0 . 3 1 5 , 0 . 1 6 1 , 0 . 0 4 8 同理计算, 可得4 个一级指标对应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 如表 4 所示。 表4 隶属度的计算结果 评价指标 很好 较好 一般 . 差 很差 矿井 自然条件 O . 1 6 2 O . 3 1 4 O . 3 1 5 O . 1 6 1 O 。 O 4 8 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 0 . 2 0 0 0 . 3 0 0 0 . 2 4 8 0 . 1 8 9 O . O 6 3 技术与装备保障 0 . 1 9 6 0 . 3 0 0 0 . 2 5 9 0 . 1 8 7 0 . O 5 8 安全管理水平 0 . 2 0 8 0 . 3 8 9 0 . 2 8 9 0 . O 9 0 0 . O 2 4 矿井安 全现状 0 . 1 9 8 0 . 3 3 6 0 . 2 7 3 0 . 1 4 8 O . O 4 5 利用一级模糊评价的结果 , 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B 尺 0研0 2 9 l Q ’Q 3 8 2 0 . 1 6 2 0 . 31 4 0. 3 1 5 0. 1 61 0 . 04 { B 0 . 2 0 0 0 . 3 0 o 0. 2 4 { B 0. 1 8 9 0 . 06 3 0 . 1 9 6 0 . 3 0 0 0 . 2 5 9 0. 1 8 7 0 . 0 5 8 0 . 加 8 O . 3 8 9 O . 2 8 9 O. 0 9 0 0 . 0 可见, 各评价指标得分比较接近, 且大多数指标 属于 良好或一般等级。人员素质和技术与装备保障 两个一级指标 对“ 差” 等级 的隶属度高 , 这表 明这 两项是影响矿井安全现状的主要限制因素。 根据矿井安全现状对应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和 各个评价等级的取值, 加权计算安全现状的综合评 价结果 , 即 l , 0 . 1 9 81 00 . 3 3 68 . 5 0 . 2 7 3 x 7 . 0 0 . 1 4 8 5 . 0 0 . 0 4 5 x 0 . 1 7 . 5 3 2 。由于 V∈ 6 , 7 . 9 , 这表 明该矿井的安全状况属于 “ 一般 ” 等 级, 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如安全管理水平以及技术与 装备保障等。 4结论 1 借鉴前人在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 研究成果, 在对煤矿安全状况调查 、 分析 的基础上 , 结合矿井 的实际情况 , 采用人 一机 一环境管理系统 分析方法 , 建立 了煤矿 安全现 状 的多级 评价 指标 体系。 0 . 1 9 8 , 0 . 3 3 6 , 0 . 2 7 3 , 0 . 1 4 8 , 0 . 0 4 5 2 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 F A HP 可以克服层次 分析法的局 限性 , 较好 地保证 了权重系数 的客观性 和准确性。通过对 F A H P模型的求解, 对煤矿安全 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 了排序。结果显示 安全管理因素是首位的, 人员和技术装备因素次之, 矿井 自然安全条件因素为末位。这为煤矿安全工作 提 出了重点, 对实际工作有一参考价值 。 3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 可以全面考虑影响系 统安全的各种因素 , 比较客观合理地对煤矿安全生 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 便于矿井根据评价结果采取 相应的措施,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这种方法简便、 可 行 ,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4 进行煤矿安全评价的重要前提是确定科学 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由于不同矿区的灾害条 件不同, 在评价指标 的选择时, 需根据实际情况和经 验进行必要的调整。应加强该 方面的研究 , 逐步对 构建模型进行优化。 1 5 2 中 国 C h i n a 安全 S a f e t y 科学 S c i e n c e 学报 J o u r n a l 第1 9 卷 2 0 0 9 年 [ 9 ] [ 1 0 ] [ 1 1 ] [ 1 2] [ 1 3 - 1 参 考 文 献 荆全忠, 姜秀慧, 杨鉴淞等. 基于层次分析法 A H P 的煤矿安全生产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J ]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 0 0 6 , 1 6 9 7 4 7 9 李成林 , 何谐. 基于 R o u g h S e t 和层次分析法的煤矿安全评价方法[ J ]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0 8 , 2 7 1 61 1 曾康生. 我国煤矿安全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其改进[ J ] . 中国煤炭, 2 0 0 8 , 3 4 1 1 9 4 9 6 Y a - j i n g L I U,S h a n q u n MA O,Me i L I . S t u d y o f 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a s s e s s m e n t me t h o d f o r c o a l m i n e s a f e t y b a s e d o n a h i e r a r c h i c a l g r e y a n a l y s i s [ J -1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7 , 1 7 1 6 1 0 赵玮 , 李桂莲. A H P的扩展及应用[ J ]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 9 9 7 , 2 7 2 1 6 5 1 8 0 M e t i n D a g d e w i r e n . A f u z z y a n a l y t i c n e t w o r k p r o c e s s A N P m ode l t o i d e n t i f y f a u l t y b e h a v i o r r i s k F B Ri n w o r k s y s t e m J ] . S a f e t y S c i e n c e , 2 0 0 8 , 4 6 7 7 1 7 8 3 K e J n n Z h u , Y u J i n g , D a Y o n g C h a n g . A d i s c u s s i o n O N e x t e n t a n al y s i s m e t h od an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ff u z z y A H P [ J ] . E u r o p e an J o u r n al o f Oper a t i o n a l R e s e a r c h, 1 9 9 9,1 1 6 4 5 04 5 6 C h a n g , D . Y .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t h e e x t e n t a n al y s i s m e t h od o n f uz z y A H P [ J -1 . E u ro pea n J o u rna l of O per a t i o n a l R e s e a r c h, 1 9 9 6, 9 5 6 4 96 5 5 许江. 矿山矿井安全评t介内容与评价体系[ J ] . 中国矿业, 2 0 0 5 , 1 4 8 1 1 1 4 李凡修, 陆晓华 , 梅平等. 煤矿安全预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及应用[ J ]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 0 0 5 , 5 1 1 1 8 1 2 0 卢国志, 李希勇, 宁方淼. 煤矿安全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 J ] . 安全与环境学报 , 2 0 0 3 , 3 3 2 9 3 1 何学秋. 安全工程学[ M ] .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 0 0 0 1 1 7 1 l 8 肖红飞, 彭斌, 李树清. 基于层次分析 一 模糊综合评判的电解车间安全现状评价研究[ J ]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 0 0 7 , 1 7 1 1 1 5 21 5 7 ] ] ]] ]] ] ]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