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态模型的井下抽采主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研究.pdf
第16卷第9期 2020年9月 Vo l . 16 Na . 9 Sep . 2020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Jo u r n a l o f Sa f et y Sc ien c e a n d Tec h n o l o g y doi 10. 11731/j . issn . 1673-193-. 2020. 09. 010 基于稳态模型的井下抽采主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研究 张逸斌1,2,张浪1,2,张慧杰1,2,李伟1,2,刘彦青1,2,朱南南1,2 1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北京100013 定位精度;压力梯度法 中图分类号X936 ;TD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 193X2020 -09 -0064 -07 Rrsearch on iakagr drtr eton mrtod of undrrground ex traction main pipeline based on steady-state modei ZHANG Yibin12 , ZHANG La n g12 , ZHANG Hu ij iv12 , LI Wei12 , LI Ya n qin g12 , ZHU Na n n a n1 1. Min e Sa f et y Tec h n o l o g y Br a n c h , Ch in a Co a t Resea r c h In st it u t e , Beij in g 100013 , Ch in a 余小广等*10建立 管 体运动 模型, 提出对泄漏状态和严重程度的判别模型;郭寿松等*11 管道泄漏模拟实验,优化泄 产生的声波频 率与管 及测定距离间的数学关系模型; 伟 等*12 采用实验室模拟和现场实验的方法,验使用管 平方 曲 率对 管 识的 性;刘伟等*13 、韩宝坤等*14 学软件与 数值模拟软件相结合,对 然气管道内泄 特性进 行研究;许凌云等*15 针对油气管道泄漏检测过程中采 集数据信息精度低的问题,提出Ka l ma n滤波算法,改善 了管道泄 测精度 综上,大多数学者对于管道泄漏检测定位方法的研 究更偏向于地面正压流体管道,如天然气管道、石油输 送管道等,对于 管道泄 测方法的 研究相对较少,个别方法仅对管道泄漏区间进行检测, 且缺乏对泄 管道内流体运动规律的细化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泄漏程度较大的 主、干管 测,除关停、调泵等特殊情况外,长期 主管道内 及流量相对稳定, 基于稳态模型的压 力梯度法进行检测。依次 Co mso t数值模拟、宏岩 矿地面实验、阳煤五矿井下实验的方法验证其有效性及 性 1 基于稳态模型的管道泄漏检测原理 1・〔 压力梯度法管道泄漏检测原理〔 压力梯度法管道泄漏检测原理 管道内气体的稳态流动是指管道沿程上任1点的 流动参数只与该点的位置有关,而与时间无关压力梯 测原理为分 管道首 的压才 变化从而判断管道泄漏与否。当管道处于稳定状态时, 以近似认为管内 性变化 ;当管道突 发泄漏并再次达到稳定状态后,抽采管道内 分布如 图1所示。由于 管道发生泄漏时外界气体瞬间流 入,使得漏点 较无泄漏时发生突变, 点 后的压力梯度不一致且图像出现明显的 现象时则 认 为管 生 泄 , 为管 点 图1压力梯度法定位示意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locating with presssre grad nent 1.2 管道阻力计算公式修正管道阻力计算公式修正 系统的复杂化,抽采管道阻力的 准确核算极为重要,但实际工作中 系统 计算结 与实际结 在较大偏差,因此为了更为 i地 对 管 程 计 , 得 到 管 度,添加局部摩擦阻力修正系数9“,抽采管道总阻力修 正系数92 ,得到最终 管道的 计算修正如 式(1)所 [919681 [ 41923 Z 务。(1“ 式中[为管道损失压力,Po; L为管长,m; 为管 道内气体为时的绝对温度,K; 为标况下绝对温度, 0 273 K;0为标况下气体密度,kg /m3 ;卩为管道内气 体绝对压力,Po;C为标况大气压力,Po;.为标况气体 运动黏度,Y/t; Z为标况管道内气体流量,m3/h ; 为 管道内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m; F为管道内径,m; 9“为 局部摩擦阻力修正系数;9为 管道总阻力修正系数 1.3 管道漏点定位原理管道漏点定位原理 管道检测参数显示负压发生明显 突变时, 管 生泄漏,由管首 数 据,带入抽采管道阻力计 中,计 点管 r , 推 出管道首 及 拟合方程, 计算拟合方程交点即为漏点位置 2压力梯度法管道检测数值模拟研究 281 为了模拟不同泄漏程度下抽采管道内流体运动规 律,并判断漏点检测可行性,采用COMSOL Mu l t ip h y sic s 软件进行模拟建立长为100 m,管径800 mm的三维 仿真管道,管内 料 为 体,模型 Re a l iza bl e 9 - 流模型。抽采管道泄漏模型示意如图2 所示,并提出以下假设 ・66・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第16卷 流量传感器瓦斯抽采漏点 主管道r 压力传感器 △Mg 图2瓦斯抽采主管道泄漏示意 Fig. 2 Schematic diagram for leakage of maic gas extraction picelice 1 “假设瓦斯抽采管道内为一维不可压缩气体的稳 态流动。 。 2 暂不考虑温度对管道的影响,气体在管道内的流 动为等温流动。 。 现场实际情况,管道内部为负压设置,管道入 口选取速度入口,管道出口选取压力出口,中间漏点设 置为压力出口, ,模型边界设置为壁, ,管道粗糙度为0. 000 5 m 模型中网格划分 自由剖分三角形网格进行划 分, ,物理场 格单元大小 常规, ,单元数为 1 459 933 模型具体网格划分效果局部图如图3所示 图3管道泄漏网格划分局部效果 Fig. 3 Locai diagram for mesh partition effect of picelice leakage 抽采管道泄漏程度对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精度存在 一定的 , ,为了验 的 性并总结 I 规律, ,对 同泄漏程度管 仿真模拟 建立 i气 体负压管道模型,速度入口设置为13 m/s,压力出口设 置为相对压力-40 000 Po, ,漏点设置为压力入口 0 Po, , 漏点位置设在管道中心50 m , ,泄 次设置 为0.03 , ,0.05 , ,0.08 m并与未发生泄漏情况进行对比 2.2管道泄漏检测模拟分析管道泄漏检测模拟分析 图4为不同泄漏程度下管道内部流速云图, ,图5为 不同泄漏程 管道内 图。由图4可知抽采 管道正常运行时管道内流 于 且管内流 均 分布 ; ; 管泄 的增大, ,管内流线呈 现出 的 , ,说 管道泄漏程度的加大,漏点 、 、 显著突变, , 湍流效应的 , ,这一 特征符合管道流体运动规律预期。由图5可知 当管道 正 常 运 , , 管 内 分 布 现 出 管 降的 ; ;当发生泄漏时,漏点 显 , ,且 ‘ 管道泄漏程 大,漏点 减小, ,因此管道内 使 波 点处向管 传播 为了验证基于管道稳态模型的 对抽采 管道泄 测的 性,各泄程 分别截取管道相 同位置的首 数 拟合, ,求得首 拟合 方程的交点即为理 点, ,并分析理 点与实 点 间的相对误差 管道泄漏程度对定位结果影响统计见 1 1 以出, , 对于管 点的判 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且其他条件恒定时,随着管道泄 的扩大, ,管的漏入量越大, , 的相对 越 小 , , 管 泄 程 的 大 , , 管 泄 测 的 越好 3基于压力梯度法的泄漏检测实验 3. .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设计 在 吕 面泵站搭建瓦斯抽采管道泄 逮度场 尹, 10 9 L/m-s_1 14 13 WCm-s-1 100 80 60 4“ 流线速丿 a不发生泄漏b漏孔半径0.03 m c 漏孔半径0.05 md泄漏孔半径0.08 m 图4 不同泄漏程度下管道内部流速云图 Fig. 4 Cloud map of icternai flow velocity ic picelices with different leakage degrees 第9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67・ (a)不发生泄漏 -4.000 -4.050 -4.100 -4.10 4.20 f 4550 (c)漏孔半径0.05 m (b)漏孔半径0.03 m 图5不同泄漏程度下管道内部压力云图 Fig. 5 Cloud map of inte rnai pre s sure in pineline s with diffe re nt leakage de g re e s 表1管道泄漏程度对定位结果影响统计 Table 1 Statistics on influe nc e of pine line leakage de g re e on locating r e s uUs 点 首拟合方程拟合方程计 点/m实 点/m相对 / 点 0.03 mA - 1. 096 91 b -39 883. 27A - 1. 1 34 96b -39 881. 3 949.46501.08 漏点半径0.05 mA - 1. 097 41 b -397 66. 1 2A -2. 080 16b -398 15. 6950.44500.88 点 0.08 mA - 1. 1 00 39b -39 875. 85A -5. 1 93 15b -39 669. 9150.32500.64 漏检测实验平台,通过人为设置漏点,采集管道泄漏前 后管道监测参数,验证压力梯度法对管道泄 测与漏 点 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管泄 测现场实 验示意如图6所示在宏岩矿地面泵站连接1根长约 100 m的井下抽采软管并使用管 和生料 E 行密封在管道中间安设孔板及 ,分 于测量管 道负压、流量及控制管道泄漏程度,并对管道泄漏前后 参数进行现场采集,对比分析各泄漏程度下的泄漏检测 稳定性 ①, ②, ③, ④, ⑤号 板 、 流 量 3)上述 的管道参数代入宏岩矿地面管道阻 力计算修正 求得管 点 ,并绘制管道首 J 、流量变化图,分管道泄 测 3・2 实验数据采集 现场测得的孔板前后端压差值,测量地点的大 气压力,管内的气体 、温、 ,推出管 中的流量大小,并对管道泄漏前后测得参数进行对比 分析管道实验参数统计见表2 图6抽采管道泄漏检测现场实验示意 Fig. 6 Schematk diagram for fieli experiments of iakage detection on extraction pineline 实验具体步骤为 1) 模拟不泄漏条件,调节控制阀,依次测定①,②, ③,④,⑤号孔板的 、流量,并计算管道修正系数92 2) 模拟泄 件,开启管道中心 ,并次测定 表 2 实 计 Table 2 Statistics on pinelin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管道参数统计结果 管道直径( ) /mm50 孔板直径(F ) /mm25 截面比(8 )0.25 管道测试温度(Q/C27.4 当地大气压()/kPa88.9 管道内壁当量绝对粗糙度(-)/m0.000 5 标准状况下气体运动粘度(;)/(m2・s-1 )1.578 7 x 10 -5 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0 )/( kg・m-3 )1.293 实际孔板流量特性系数(1)0.063 3 ・68・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第16卷 3.3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现场 的管道参数数据, ,排除实验存在 不可避免的系统误差,宏岩矿地面管道泄漏前后参数对 比如图7所。由图7可知,当管未发生泄漏时,宏 面管道的流量几 , , 流体在管 道中的运动方向呈现出较为 的趋势, ,上述规律 均符合管道流动客观规律。当管 中心 泄 时,由于外部空气大量涌入, , 点 管道 压力呈现出明显突变,漏突变,漏点 较较小,漏,漏点 E 力梯度较大,漏点 分布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偏折 现象 同时漏点 管道流量也呈现出明显的突变现 象,漏点 流量增量较小,漏点后流量显著增大, ,验 了 基于稳态模型的 对于管道泄 测与定位 的 性 U U I M *垢 管长/H1 图7宏岩矿地面管道泄漏前后参数对比 Fig. 7 Comparison of parameters before and after leakage of ground pinelines in Hongyan mine 本次实验位于宏岩矿地面泵站,由于实验所用材料 均为现场制备, ,管道搭建过程中存在微小漏气的情况在 所难免, ,且管道参数的读取并非采用精密传感器,故存 在 系统 的 情 对 管 点 运 检测与定位,基于管道压力损失推导公式1及现场观 测数据, ,推得到 面实验管 计算修正公 式2 ,,于幅所限, ,且计 程与 五 测试 相似,故省略部分数据。当人为设置漏点位置为22.5 m 时, ,拟合管道首 分布方程, ,推 出理 点位 置为27 m,实验计算结果绝对误差为4.5 m,相对误差 为 6 , , 验 了 对 于 现 场 实 管 泄 测 定位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1 -“96 7 68.8[ ■| 1 923 斛 等% 斛 等% C 2 4阳煤五矿井下抽采管道检测效果分析 阳煤五矿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城西南侧,本次管道泄 漏检测与定位井下现场实验选择在位于 南方向 的 系统中的842“高 及其所连接的小南 , , 系 统管 全 7 542 m , , 管 为 700 mm , , 为 27 实 , , 最终 管 有人工检测孔的 “ 685 m的抽 管 测 , , 测 数 3 所 五 现 场 实 测 参 数 , , 对 管 计 修 正 , , 得到 合 五 现 场 情 的 修 正 , , 并 得 到 煤五矿现场 测数据计 4所示 局部摩擦 修正系数 9 1 为 1.1 , , 4 现 场 数 计 得 抽采管道总阻力修正系数92为“.“7, ,推导得出适用于 次 实 验 的 管 3 口 口 1 1 1 「 「 ; F|025 LO0 C T [ 1.“ X“.“7 X 68. 81 “ 923 I 0 3 842“高抽巷前后端设置“对检测孔,采用U型压 差计对管道首 、 、流量 测, ,现场 管道 布置如图8所示,当阀门关闭时,842“高抽巷近似于“ 无泄漏的负压管道打 时,连接裂隙帶 的管 工作,由于此处裂 较低,漏入 气体可近似视为空气,查表4空标况气体 ,从而 达到不破坏现场管道且不影响抽采管道正常运行即可 模拟管 生泄漏的目的 表3 8421高抽巷管道测试数据 Table 3 Piteline testing data of 8421 high extraction roadway 高 管管 Ta管 流量/m3・min-1 /温 TC 842“高抽巷测试管道首端-6 1663622713.5 8421 高 测 管 -“4 2604501912.8 第9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69・ 表4阳煤五矿现场抽采检测数据计算 Table 4 Calculaticg table of fieli extraction detection data ic Yangmei No. 5 coai mice 抽采管道 管 粗糙度/m 管 / mm 标 体 / m2 ・ s-1 标况管道流量 /m3 ・ h-1 管长/ m 计管 i 失压力/Pa 总管道损失 压力/Pa 实测管道损 失压力/Pa 8136 高 5 X10-47001.578 7 x 10 -520 5406 27214 330.2014 330.2021 089 .60 5 x 10-48001.578 7 x 10 -521 904770 1 040.92 8406 高 5 x 10-46001.578 7 x 10 -521 9041 3897 438 .7920 025 .4125 453.76 5 x 10-47001.578 7 x 10 -521 9044 51111 545 .69 5 x 10-48001.578 7 x 10 -523 2351 5702 355.19 8410高抽巷5 x 10-46001.578 7 x 10 -523 2351 3898 259 .4223 429 .6225 935 .20 5 x 10-47001.578 7 x 10 -523 2354 51112 815.02 裂隙带抽采区 模拟泄漏位置 阀门 nTji 图8 8421高抽巷检测示意 Fig. 8 Schematic diagram for detection of 8421 high extract con roadway 基于压力梯度法检测原理,根据表3所测8421高 抽巷抽采管道首末端所测数据,带入公式3 推导得出 表5中管道首末端压力拟合方程如图9所。井下长 约1 685 m的抽采管道最终计算得到的泄漏位置距离管 道首端检测点约354 m,与管道实际泄漏位置220 m的 绝对误差约为134 m,相对误差约为7.95。由于井下 现场情况较为复杂,本次井下实验在不影响管道正常工 作的前提下进行测试,且采用人工测量管道负压的方 ,在人为因素 测量误差,最终 管道稳 态模型的 测出管道漏点 , 以接 受,现实中 适量添加传感器数量或 高精度传 感器的方法提升检测精度对于漏点较多的问题,可以 表5 8421高抽巷漏点定位统计 Table 5 Statistics on location of leakage poicts ic 8421 high extraction roadway 管首拟合方程 管 拟合方程 测管 Tm 计 点 Tm实 点 Tm对 Tn 相对 / A - 2. 646 3b - 6 166 a - 5. 378 6b - 5 197 1 685 3542201347 .95 依据此方法,适当提升传感器密度加以解决 图9 8421高抽巷管道首末端负压推导 Fig. 9 Negative presssre derivation at head and end of picelice ic 8421 high extraction roadway 5结论 1 分析泄漏前后管道内压力变化规律,管道未泄漏 时,管内 分布,管 泄漏时,漏点 产生明显突变,且管内 分布呈现明显 现象,弯 为管 点 , 此 出 基 于 稳 模 型 的 管道泄 测方法 2 对管 同泄漏程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 随着管道泄漏程度的加大,湍流效应显著 ,漏点 速度、压力产生明显突变且 他条件恒定时,随着 管道泄 的扩大,管道的漏入量越大, 的相对 越小, 管泄漏程度的增大,管泄位 检测的 越好,并验证了检测方法的 性 3 基于 在 面 实验,实验结 果显示绝对误差为4.5 m,相对误差为6 依据阳煤 五 数据,对管 计 修正,局摩 -70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第16卷 擦阻力修正系数91为1.1,抽采管道总阻力修正系数9 为1.17,最终在阳煤五矿井下8421抽采巷进行现场应 用,当测量管道长为1 685 m时,绝对误差为134 m相 对误差为7.9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刘见中,孙海涛,雷毅,等煤矿区煤层气幵发利用新技术现状及 发展趋势* J 煤炭学报,2020,45 1 258线67. LIU Jia n zh o n g, SUN Ha it a o ,LEI Yi,et a l . Cu r r en t sit u a t io n a n d d e- eel o p men t t o en d o ec o a l bed met h a n e d eeel o p men t a n d u t il iy a t io n t ec h n o l o g y in c a a l min e a r ea* J . Jo u r n a l o f Ch in a Co a l So c iet y, 2020 ,45 1 258-267. *2 程志恒,卢云,李海涛,等高位钻孔不同封孔方法质量检测及其 优选* 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6 6 61线7. CHENG Zh ih en g, LU Yu n, LI Ha it a o, et a l . Qu a l it y in sp ec t io n a n d o p t imiza t io n o f d if er en t sea l in g met h o d s f o r h ig h -l ev el bo r eh o l e * J . Jo u o n a -o eSa eet y Sc ien c ea n d Tec h n o o g y,2020,166 61-67. *3 王国法,杜毅博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框架与建设思路* J 煤 炭科学技术,2020 ,48 1 1-9. WANG Gu o ea, DU Yibo .Co a l min e in t elig en t st a n d a o d syst em f r a mew o r k a n d c o n st r u c t io n id ea s * J . Co o l Sc ien c e a n d Tec h n o l o g y, 2020,481 1-9. *4 舒畅,姚安林,徐涛龙,等基于突变理论的采空塌陷区输气管道 危险性评价研究* 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 1 97-102. SHU Ch a n g, YAO An l in , XU Ta o l o n g, et a l . St u d y o n h a za r d a ssess- men t o en a t u o a l g a sp ip el in ein min in g su bsid en c ea o ea ba sed o n c a - t a st r o p h c t h eo r y * J . Jo u r n a l o f Sa f et y Sc ien c e a n d Tec h n o l o g y, 2017,13197-102. *5 王云飞,梁伟,张来斌多层融合的管道泄漏诊断技术研究*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 ,23 8 171-176. WANG Yu n eei, LIANG Wei, ZHANG La ibin .Resea o c h o n mu l t i-l a y er d a t a f u sio n -ba sed t ec h n iqu e f o r d ia g n o sis o f p ip el in es l ea ka a c * J . Ch in a Sa eet y Sc ien c e Jo u o n a l,2013,238 171-176. *6 张鹏,胡波,李虎,等不同穿越角度对采空区埋地管道力学行为 的影响* 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6 5 82-88. ZHANG Pen g, HU Bo, LIHu, et a l .In el u en c eo ed ieeo en t c o o EEin g a n g l es o n mec h a n ic a l beh a v io r o f bu r ied p ip el in e in g o a f* J . Jo u r n a l o eSa eet y Sc ien c ea n d Tec h n o l o g y,2020,165 82-88. *7 曹佐勇,何学秋,王恩元,等新建突出煤矿“先抽后建模式与 实施路径* J 煤炭学报,2016 ,41 S2 425线33. CAO Zu o y o n g, HE Xu eqiu, WANG En y u a n,et a l . Mo d el a n d imp l e men t a t io n p a t h o f“ p u mp in g in a d v a n c e a n d t h en c a n st r u c t io nf o r a n ew c a a l a n d g a s o u t bu r st min e * J . Jo u r n a l o f Ch in a Co o l So c iet y, 2016 ,41 S2 425线33. *8 靳世久,王立宁,李健瞬态负压波结构模式识别法原油管道泄 漏检测技术* 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1998,12 1 59-64. JIN Sh iiiu, WANG Lin in g, LI Jia n . In st a n t a n eo u sn eg a t i ee p r essu r e w a eep ater n r ec o g n it io n met h o d in ea k d et ec t io n o ec r u d ep et r o eu m t r a n sp o r t ed p ip el in e* J . Jo u r n a l o f El ec t r o n ic Mea su r emen t a n d In - st r u men t,1998 ,121 59-64. *9 唐秀家,颜大椿.基于神经网络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及仪器 *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 3 319线27. TANG Xiu iia, YAN Da c h u n . Pip el in e l ea k d et ec t io n met h o d a n d in st r u men t ba sed o n n eu r a l n et w o r ks * J . Ac t a Sc ien t ia r u m Na t u r a l iu m Un i eer sit t i sPekin en si s,1997,333 319-327. *10 余小广,周厚权,杨利平煤矿井下瓦斯抽采管网泄漏检测技术 * J 煤矿安全,2013 ,44 10 75线7. SHE Xia o g u a n g, ZHOU Ho u qu a n, YANG Lin in g . Lea k d et ec t io n t ec h n o l o g y in u n d er g r o u n d g a s ex t r a c t io n p ip e n et w o r k. * J . Sa f et y in Co a l Min e s,2013,4410 75-77. *11 郭寿松一种基于超声波检测的瓦斯抽采管道检漏技术* J .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 ,41 3 88-91. GUO Sh o u so n g . A l ea ka a c d et ec t io n t ec h n o l o g y f o r g a s d r a in a g e p ip el in e ba sed o n u l t r a so n ic in sp ec t io n * J . Min in g Sa f et y En v i r o n men t a l Peo t ec t io n,2014,413 88-91. *12 雷柏伟,吴兵,李旭,等基于压力测量的瓦斯抽采管路运行状 态诊断方法研究* 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7 ,44 1 32-35. LEIBa iw ei, WU Bin g, LIXu, et a l .Resea r c h o n d ia g n o sismet h o d eo r g a sd r a in a g ep ip el in en et w o r k r u n n in g st a t eba sed o n p r essu r e mea su r emen t * J . Min in g Sa f et y En v ir o n men t a l Peo t c c t io n ,2017 , 441 32-35. *13 刘翠伟,李玉星,王武昌,等输气管道声波法泄漏检测技术的 理论与实验研究* J 声学学报,2013 ,38 3 373-81. LIU Cu iw ei, LIYu t in g, WANG Wu c h a n g, et a l .Th eo r et ic a l st u d y a n d et p er imen t a l st u d y o n l ea k d et ec t io n eo r n a t u r a l g a sp ip el in es ba sed o n a c a u st ic met h o d * J . Ac t a Ac u st ic a, 2013 , 38 3 373-381. *14 韩宝坤,蒋相广,刘西洋,等基于声波法的天然气管道泄漏检 测与定位系统研究* 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374102-110. HAN Ba o ku n, JIANG Xia n g g u a n g, LIU Xiy a n g, et a l .Na t u r a l g a s p ip el in el ea ka g ed et ec t io n a n d l o c a t io n sy st em ba sed o n a c o u st ic w a v e met /o d * J . Jo u r n a l o f Sh a n d o n g Un iv er sit y o f Sc ien c e a n d T0c h n o l o g y Na t u r a l Sc in c 0 ,2018,374 102-110. *15 许凌云,朱月敏,宋建英,等基于Ka l ma n滤波器的管道泄漏检 测自动控制的研究* 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38 12 “ 91 -94. XU Lin g y u n,ZHU Yu emin, SONG Jia n y in g,et a l . Resea r c h o n a u t o - ma t ic c o n t r o l o ep ip el in el ea ka g ed et ec t io n ba sed o n Ka l ma n eil t er * J . Au t o ma t io n Vl n st r u men t a /o n ,2019 ,38 12 91-94. 责任编辑郭利责任编辑郭利